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赵然道:“是啊,能去叙州为通判,当然是一条很好的出路,雷善在白马院向来为我左膀右臂,对红原来说很是重要,说实话我是须臾离不开他的,但我并无意阻止,这的确是他自己的要求,他向我提及的时候,我也有些意外。”

    夏吉叹了口气:“既然是他的要求,那我回信布政使司,向周布政说明情由吧。”

    赵然抱拳:“那就有劳夏督了。”

    回到白马院,赵然向雷善道:“你的事情,我已经向夏督禀明,夏督说周布政对你很是关心,我建议你还是最好写一封书信给周布政,也向他表明一下你的心意。”

    &nb




第六十八章 柔安的回复
    在忐忑期待中等到了第二天,明觉回复了:“赵方丈,经梁掌柜询问,目前的认购情况为,柔安郡主认购四十股,高衙内认购八十股,野利小侯爷认购六十股,骨勒小侯爷认购四十股,梁掌柜自家认购四十股,小僧认购八十股,形势很好,剩下的都会在金波拍卖会上发行,时间初步定在下月。梁掌柜请赵方丈放心,如果赵方丈还想出手股份,这边都能接得住。”

    赵然皱着眉头一遍一遍回味这份飞符的内容,但是很遗憾,他没有从里面读到需要的东西。

    是梁掌柜话没有传到,还是柔安郡主压根儿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又或者柔安郡主的转告,梁掌柜和明觉没有原原本本告知,而是把一些他们认为无关紧要的话给“吃”了

    这些内情赵然都不得而知,但他感到了一些焦虑,这种焦虑来自于对情报的未知,来自于对无法掌控局面的无力。

    正对着窗外发呆之际,明觉的飞符再次到来:“郡主说,她的认购股份没有变化,银子本月之内便可结清。”

    赵然呆了呆,立刻修书一封发往总督府:“敌军近期内或将出动。”将钟楼上歇息的南归道人唤来:“南归主任请了,十万火急,劳驾送往夏总督当面。”

    赵然重新趴回红原舆图上,仔细沿着白河一线寻找,从切瓦河谷开始,沿河南下,姜清塘、吉沙谷、合峒山口、月亮渡、安曲村、达尔朗山、孔龙洼,再往南就是冰天雪地的龙甲山脉了,龙甲山脉和南部的卓登山脉纵向数十里,无数险峰深豁,非人力所能攀,基本不用考虑。过了龙卓山脉,便是吐蕃的大小金川。

    反复看着舆图上白河一线,尤其是除了切瓦河谷、月亮渡和安曲村这三大渡口之外的其余地方,赵然仔细思量着,不知吴化纹会做出什么选择。

    九月底的时候召开了第二次军议,军议安排在了切瓦河谷的松藩卫中军大营,杜腾会和夏吉身份比较引人注目,都没有前来出席,而且这次是纯粹的用兵战术,这两位来了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大,反而可能会暴露行踪,从而引起白马监军司的注意。

    赵然赶赴切瓦河谷的路上,看见了一幅丰收的场景,一望无垠的耕地上满是即将熟透的庄稼,草原上牧民们赶着成群结队的牛羊,牛群和羊群在蓝天之下、绿地之上,犹如一朵朵盛开雪莲,在红原所有百姓的信众绽放。人们脸上满是笑意、眼中全是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这些普通的百姓,谁又知道战事即将来临呢

    军议是由曹指挥使主持的,就各军之间如何协同配合再次予以确认,同时对一些前期部署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调整。

    按照军议的要求,赵然赶回了大君山,将裴中泽和整训的张百户叫到身边:“训练如何了”

    张百户道:“赵方丈,若是平地野战,这么拉出去肯定不行的,才不过整训了一个多月,最基本的阵列都没练出来。但只是守城的话,大概是能够试一试了。”

    “试一试”

    “是的,试一试,因为我不知道西夏会来多少军兵。一千人以内,我认为可以守住,两千人的话,会非常勉强,就算守住,损失也小不了。如果是三千人,卑职实在没有底气回答方丈。”

    “无妨,对面来三千人的可能性不大,顶多两千人不到。从现在开始,每日晚间偃旗息鼓,分批分次,于五日之内进驻红原城,入城之后宿营于城西,不得穿戴军甲,不得打起旗帜,一应人等俱在营中休整,随时等候军令。”

     



第六十九章 敌情
    回到洞天之中,赵然将众灵妖聚集起来,道:“这次敌军入袭红原,我已安排蟾宫仙子驻守红原城中,红原城可保无虞。另有两处任务需要诸君帮忙,望诸位齐心协力,共保红原。”

    灵妖们的修炼自成一体,顺其自然,不需要像修士们那般打坐练功,因此闲散时间实在太多,一听有仗可打,当即个个踊跃报名。

    赵然当场做了分派,让黄山君、申姜子各带手下入了修行的灵虎、灵豹跟随左右,又让通臂神猿带手下百十只妖猴为主力听从调遣,天上则配以南归道人。

    这支奇兵是用来在红原城外游弋的,届时一旦抓到战机,保忠率领的民团骑兵将从城中杀出,而自己率领这支灵妖奇兵则在外游荡,确保将这支入袭之寇一个不落的全部留下。

    其余灵狼月影、灵獾雅湿道人、灵羊黄角大仙、黑白道人、飞龙子、高元帅、五色大师、青田居士等则守护洞天,尤其叮嘱月影,让他看顾好二师兄余致川,万万不可使余致川发生一点意外。

    这位二师兄是楼观之宝,按照老师江腾鹤的说法,是注定要受天庭符诏的人物,如果出了什么意外,对楼观来说可真是莫大的损失了。

    又过了几天,东方敬忽然发来警讯,他手下一个修士在德格谷地河段处发现异常。得到消息,赵然立刻赶了过去。

    德格谷地位于月亮渡和南边的安曲村之间,离两地各有十六里,处于正中间的位置。此处河道水流湍急、险滩极多,完全不适宜船只横渡,且河道深深嵌于山中,两旁河堤高处水面十余丈,哪怕船只摆渡过来,也是爬不上岸的。

    两岸说是河堤,其实就是山崖。

    因此,在明军军议之时,并未将德格谷地列入重点查探的地段,只是一般的沿线巡视。能够发现此处异常,完全出于巡查修士的高度责任心。

    东方敬手下那名修士今早巡查白河南段的时候,偶然内急,兴之所至,跳上山崖向河中灌水。他返回的路上途径此处,再次内急——这种几率实在是太小了,然后重新跳上之前灌水的山崖,再次灌水。

    这次,他发现“水柱”在落入河水之前便凌空消散开了,说俗一点,他尿不直!

    “尿不直”的意思,就是尿柱不凝,下去以后是散的,一般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肾虚,要么是受大风横吹的影响。如果是普通人也就罢了,但他可是黄冠修士,偏偏又对道医方面的学问很有研究,他知道自己不虚,更知道以自己的修为,尿柱是必然凝实不散的,哪怕大风也吹不散!

    这位修士当即留了心眼,也不敢以卫道符查探法力波动的痕迹,若无其事的下了山崖,急报东方敬。

    东方敬接到禀报,立刻赶到德格谷地,以他的经验和能耐,自是和黄冠修士不可同日而语,当即瞧出此处必然有问题,因此赶忙知会赵然等人。

    赵然趴在东方敬身边,小心翼翼的俯视河谷,见河谷并无特异之处,于是开天眼。天眼一开,周围的天地气机流动尽收眼底,向东方敬道:“敬师兄,果然有问题,此处乃是幻阵。嗯,这幻阵极其高明啊,三层幻阵!”

    东方敬问:“你确定是三层的”

    赵然应道:“天地气机被扰动三次,南北并开,东西折返,上下错位,三层幻阵,没跑了!”

    能够布设三层幻阵,至少是罗汉境修士,可比肩道门炼师,难道说为了这次入寇红原,吴化纹军中专门给配了擅



第七十章 红原之战(上)
    东方敬问:“致然,有何异处”

    赵然不好解释那么多,只是道:“必是此处了,吴化纹还真是冒险啊,在这里渡河,他只有一夜时间,天一亮,必然被我军哨楼察知,区区一道二尺宽的铁索桥,他能过来多少人想必西夏朝中的政争已经压得他快喘不过气了。”

    东方敬对比表示赞同:“哪怕让他渡过了河,想要回去也很难了,从渡河到打进红原,再安全由此撤回,他只有不到一天一夜的时间,只要稍有延误,就肯定回不去的。就算没有你的情报,他这险也冒得太大,几乎是不顾一切了,用兵如此凶险,非是良将之才。”

    赵然道:“就是不知是否他亲自领军。”

    东方敬道:“多半是他亲自领军,说句中肯的话,他每逢战事必身先士卒,为我大明千户时如此,在吐蕃如此,到了西夏同样如此,故此很得部下之心。”

    赵然道:“那正好,这次来了就别想回去了。”

    为了确保吴化纹全军渡河,明军表面上一如既往,既没有对德格谷地特别关注,也没有就此松懈,该巡逻时巡逻,一切照旧,只是在这里藏了两名修士,全程关注着对方的进展。

    到了第二天深夜的时候,赵然收到了东方敬的飞符:“吴化纹渡河了,全军八百步卒,是他麾下步跋子精锐,佛门修士不少于十位。”

    一道二尺宽的铁索桥,一夜强渡八百步卒,这已经是极限了,想必那些佛门修士在其中出了大力。

    赵然连忙知会裴中泽,将早已潜入城中驻扎的红原民团尽数调到城墙下,连夜分发军甲兵器,安置守城法器。

    待布置妥当之后,赵然将城防之责交给了裴中泽和袁灏,自己则离开了红原城。

    随着他的离去,身后的城门重重关闭。

    天色蒙蒙亮时,红原城中的百姓发现,四门大闭,白马院方堂的巡查正在各处巡检,要求所有百姓立刻返回家中,无特殊缘由一律不得出门。

    待街巷肃清之后,白马院道士们才一齐出动,沿街鸣锣,知会各家各户关于西夏进犯的消息。又按照户籍征募各家中的男丁和壮妇,得了千人。男子至城下帮忙运送物资、抬送伤员,女子帮忙合面做饭、救治伤员。

    半个时辰不到,南门外就发现了西夏军兵,八百步卒结队而来,当先是十余名修士及二十余员骑将。

    骑将中簇拥着的,正是白马强镇监军司左厢指挥使吴化纹。

    在吴化纹的催促之中,大队来到南门前,没有旌旗仪仗,没有列队叫阵,没有“来将通名”,时辰紧急,不可能耐心围城扎营。

    一员都司在吴化纹身旁道:“指挥使,大门紧闭,没法直冲而入。”

    吴化纹道:“也是常理,未出意料之外,抓紧时间破城吧。”

    身边簇拥的几个修士顿时横向分开,几名骑将勒转马头,将后队军兵调了上来。

    横向分开的四名修士口诵佛咒,几道光华漫天升起,这是护军光盾,可拦截道门大范围杀伤的道术。但凡大范围杀伤性法术,攻击截点都很分散,行不成突破力,用这种法力光盾都能做到有效拦截。

    当然,遇到法弩之类的法器,光盾的效果就没那么明显了,需要依靠军兵个人的法盾之类法器才能抵御。对于大军来说,最怕的就是在无防护的情形下遭受大范围法术攻击,至于几名、几十名军士在作战时的死亡,这



第七十一章 红原之战(中)
    张五、蒋竹子、铁腿龙三等几个都被赵然从小街庙抽调回来,各为临时小旗,也正是他们才有与步跋子当面白刃的勇气。在他们的带领下,民团三五一群围拢过来将这几个步跋子堵住,在作训军官的拼命指挥下,这才按照之前演练的章法攻了上去。

    作训的十多位军官中又分出几个来,指挥名团弓手按照鼓点进行齐射,封锁下方步跋子的登城路线。

    实战才是真正老师,经历过最初的慌乱之后,民团逐渐打出了一些之前演练的效果,堪堪将登城的步跋子压制住了。

    率先登城这几个步跋子也是勇悍,自发配合在一处,拼命护住最后一个城垛,保证着最后一条登城路线的畅通。

    裴中泽见情势稍微稳定了下来,便阻止了请战的曲凤和等修士出手,用几个登城的步跋子来锤炼民团的战力和血性,这可是一个很好的练兵机会。

    城门处,骆致清的大剑光也拍了下来,佛门几位反应迅速的修士立刻持咒,步跋子身上穿戴的重甲在佛咒声中泛出道道光华,十人合力,将沉重的金杵托举过头顶,硬扛大剑光的压力。

    一声金铁交击的爆响,十名步跋子竟然合力顶住了骆致清的一剑!

    骆致清早就听说军阵杀伐与普通斗法之间区别很大,但没想到区别竟会如此之大,当下又是诧异,又是惊喜,伸手一招,剑光倒卷回手中。

    他旋即向下一指,剑光再次飞出,这回加到了八成法力!

    一名佛门修士取出个铜钹,飞转着来到金杵之上,步跋子的重甲法力立刻汇入铜钹,连同金杵一道,组成一柄大伞,十名步跋子合力持伞,迎向骆致清的剑光。

    又是一阵爆响,铜钹上被砸出一个尺许方圆的凹陷,剑光再次被弹开,飞回骆致清的手中。

    裴中泽看得明白,当即喝道:“步跋子精锐,必须留下来!”

    军中各有精锐,多少不论,个个都是久经战阵、配合娴熟的厮杀好手。能够被称为精锐的,并非他们个人如何武勇在修士面前普通人的武勇没有意义,而是在长年的训练和作战中,锻炼出来的协同配合能力。这种能力让他们能够极好的与修士配合,或者干脆是与法器、法符配合,聚众为阵,直面修士。

    这十名步跋子能够扛住骆致清这个金丹高手两剑,真是很令人惊奇了,哪怕是在佛门修士的协助下,也是极不容易的,必是精锐无疑。若是能把这十人留下来,定然会给吴化纹留下深刻的教训。

    不用裴中泽叮嘱,骆致清的斗志完全被勾起来了,他眼闪精光,那剑光顿时暴涨一倍。他一步踏上城垛,也不飞剑而出,就这么双手持剑硬拍了下去。

    剑风呼啸,顿时掀起雷鸣之声,就连数十丈外骑在马上的吴化纹都感受到了面颊上吹来的疾风,他大吼道:“救人!”

    所有佛门修士全力出手,十多件法器或是拦截、或者旁击、或是直接打向骆致清。

    骆致清脑后瞬息发出十余道大小不一的剑光,各自迎向飞来的佛门法器,正是他新近苦练出来的分光剑影,而掌中巨剑不管不顾,依旧拍了下去。

    仿佛如同九天惊雷炸起,吴化纹头盔上的符文化作阵阵涟漪,将音波消解,就算如此,他耳中也是好一阵轰然巨响、经久回荡。

    十名步跋子被剑光拍倒,其中五人当场被拍成肉泥,另外五人则口中吐血仰天躺在地里,金杵压在身上几乎断折,金杵上套着的铜钹则被拍得完全变形,分不出本来模样。



第七十二章 红原之战(下)
    裴中泽记得智深,但智深却早已忘了当年庙中那个病恹恹的小黄冠,何况他的眼中只有踩在城垛上的骆致清,根本没注意到城楼下的裴中泽。

    智深是经历多年战事洗炼的佛门修士,深知战阵之上个人武勇不足凭恃,别看自己是罗汉境修士,对方只是个差不多比丘境修为的修士,但绝不可轻慢大意,何况对方刚才展露的剑光,已经足以表明,这个道士斗法实力相当威猛。

    故此,他踏前三步之间,便将自家的保命法器——燃灯祖师袍披在了身上,手持念珠,口诵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燃灯祖师袍鼓荡着,将他身边三尺之地化为小须弥之境,佛号一宣,一座赤声金刚像自后背生起,急速砸向城头的骆致清,手中念珠捻至第八颗时,八颗念珠自行在手腕上开始往来缠绕,如同一道金刚降魔圈,随时待发。
1...378379380381382...6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