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在赵然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红原从三月开始,就显示出巨大的消费能力,各路商贾们纷纷前来贩卖货物,短短三个月时间,城中便多出来二十余间商铺,粮食种籽农具羊羔牛犊等货物是充足的。单单金记商铺就从兴庆运回来两次商货,其中羊就有七千多只。

    无论是汉人流民们配售耕地也好党项人换置土地也罢,之后,他们还会向慈善金贷款购买上述物资,用来生产。而三千二百四十两的差额是远远不够的,在土地低价配售的情况下,在党项人置换草场数量与四月持平的情况下,购地支出和购买上述物资的比例大致应在一比三。

    三月份的时候,赵然心里测算的比例为一比二点九,四月份是一比三点一,都在正常之列。

    但是五月份,这个数字就变成了一比二,这说明什么?说明土地的配售和慈善金的放贷不成比例,最大的可能,就是土地卖多了,或者换一句话,就是有人冒名在以配售价格购买耕地!

    袁灏当即起身:我去查!

    赵然叮嘱:动静不要太大。

    我晓得的!

    赵然继续翻阅其他公文,他最关注的问题,还包括红原的人口数量,信众是基础,信众增加,才能令信力值可持续增长。

    按照典造房截止五月底的统计,在籍的红原百姓正在快速增长,已经由去年十一月的一万两千人,增长到了一万六千多人。增长的主要是内地迁徙而来的流民。

    此外,兴庆府那边,白庚的努力成效也很显著,这几个月已经开始陆续向红原发来赎买的汉人了。四月份是九十八人,五月份就达到了两批次共二百四十五人。

    至于山中的白马三部,至今没有在典造房登记入册,所谓的六万余部民,只是三部当年内应归附时自报的数字,对于赵然来说,这部分人并不存在。

    三部的问题终究还是要解决的,当然,这要等到先将土地问题捋顺,使党项人初步归心之后才能开始着手,在此之前需要谨小慎微一些。

    在赵然的计划上,三部问题将会是明年白马院最为重要的事务。




第一百零四章 品行端正的反派
    不得不说,监院袁灏的办事能力当真强悍,前后不过七天,他便将五月份土地配售和慈善金借贷之间比例失衡的问题查了出来。

    赵然桌上放着一张单子,上面开列着六个名字:都管谷腾丰典造房罗典造经堂董静主,以及典造房账房三个执事的火工居士。

    上述六人,一共冒籍购买耕地四百八十亩,三个管事的道士各自一百二十亩,三个具体操办的火工居士各自四十亩。

    赵然愿意发卖红原的草场,但对耕地是禁止发卖的,只能配售。红原需要这些本就不多的耕地来吸引更多的内地汉民,以改变本地的人口构成,绝不允许有人冒籍购买。

    配售的耕地均价为五钱银子,大约是四川省内行价的八分之一到十六分之一,与白送没什么大的区别,所以上述六人的行为,是绝对的踏入了雷区。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处理?赵然和袁灏相顾无语,各自扶额长叹。

    如果出问题的是聂都讲范高功那帮人,赵然会毫不犹豫的高举大旗,果断拿下,并将其绳之以法,但出问题的却是这么几个人,这就令他倍感无力了。

    谷都管一直以老好人的面目出现,在三都议事中从来没有给赵然添过麻烦,各种场合下,都忠实的维护者赵然身为方丈的权威,而且,他还是宋致元当年在玄元观任巡照时的下属。

    罗典造这几个月兢兢业业,丈量土地流民安置户籍安排等等,诸如此类,全都打理得妥妥当当,可谓赵然身边的得力人选。

    至于董静主赵然才刚刚做主,由他代掌经堂,这些时日也始终唯赵方丈马首是瞻

    就这么遮掩过去吧,容易让人诟病,而且会形成风气,到时候更加难办。要揭开盖子吧,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很可能导致几人面临被拿下的结果。

    这几个人如果被拿下了,就会令拥护赵然的许多道士们寒心,极大的打击赵然的威信,红原那么多事务,还有谁会真心替赵然卖命?

    真真是令人坐蜡!

    和袁灏对坐良久,袁灏开口了:方丈,我有一点想法。

    监院请说。

    别看红原已立三年,但过去对制度规矩是极不重视的,很多制度并不完备,有时候也会让咱们白马院同道们左右为难,甚至不知如何是好。

    赵然心中一动:你接着说。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比如是否承认以前西夏治理时期的文契,至今没有一个成文的规矩来予以确定,故此才会导致之前耕地问题的出现。又比如,其他道院都有关于道产和公产的区分,有关于同道们年节补贴的规矩,这些咱们都没有。还比如

    吧啦吧啦说了一大堆,总之就是一个问题,随着红原的发展,随着白马院事务的日益繁忙,过去制度缺失所造成的粗放管理,越来越跟不上形势了,白马院迫切需要制定一套完备的成文的规矩,来予以明确,使同道们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赵然极为赞赏,道:这件事情的确重要,也是白马院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事务,这件事,便请监院亲自负责,从各执事房抽调人选,拟定一套符合我白马院实际的制度规矩。

    袁灏当即慨然道:下官责无旁贷!

    斟酌了片刻,赵然又道:对于过去因此产生的错漏和偏差,我们也不能置之不理。监院在制定规矩的时候,如果发现过去有和我们规矩相违背的情况,小错要批评,大错要纠正。当然,本着爱护同道维护士气的原则,也要注意批评和纠正的方法,要既能令其幡然悔悟,又要保证不要伤害到同道的热情。总之,依我看来,我白马院的同道总体上是好的,是尽职尽责的,是团结一致的,我们不能因此而自乱分寸,毁了红原未来的发展。

    袁灏叹道:方丈大格局大胸怀,对同道们的爱护,实在是令人感佩。

    于是从六月开始,袁灏便将重心移向制度建设上,历经两个月,白马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成文的制度和规矩。

    也就在同时,袁灏代表赵然出面,一对一约谈了谷都管罗典造和董静主等人,包括三名火工,对他们过去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批评,并勒令纠正,退出冒籍购买的田地,同时允许他们以市价购置草场。

    同时约谈的有贾经主等几位五主十八头的执事道士,指出了他们过去的一些错误,要求他们进行整改。

    其中还牵涉到正在松藩基层信众事务调研小组干活的范都讲,他有几个小问题也处置失当。问题虽然不大,但赵然还是令人去信切责,要求他写出书面检讨。

    赵然为此专门将袁灏请来,想看一看能不能借着这次清查,查出聂都讲和范高功的问题,不拘贪腐也好,或者个人作风也罢,都是个踢出白马院的机会。

    奈何袁灏也无能为力,至少到目前为止,以这个时代的标准而言,这两人在银钱和作风方面都很是干净,并没有什么痛脚可抓,也引爆不出什么丑闻。

    赵然暂时无法,只能另寻他途了。他感叹着对袁灏道:还真是应验了那句话,只要自身坐得正,就无惧外间风雨啊。

    对此,袁灏的回答是:那是因为,外间的风雨还不够大。

    一句话,令赵然若有所思。

    七月和八月,赵然专门前往龙安府都府保宁府,面见白腾鸣陆腾恩和宋致元,央求他们出面联络官府,尽量向红原输送流民。

    白腾鸣和宋致元很是出力,专门下文给府衙,将红原列为输送流民的第一首选之地。

    陆腾恩虽然没有下文,但却给了赵然一张名帖,引荐他去拜会了都府沈知府。赵然和沈知府相谈甚欢,沈知府保证,今年都府搜罗的乞丐发配的罪囚,全部将红原设为目的地,同时还将在无地的灾民中进行鼓动,鼓励他们前往红原。

    赵然此行的成效是十分显著的,进入八月后,涌入红原的汉民暴增,达到了创纪录的一千九百人,使得白马院登记入籍的百姓数终于达到了两万,其中,汉民首次超过了党项人。



第一百零五章 大红袍
    九月初,赵然召集了一次三都议事,这次议事主要布置三件事。

    其一,是布置即将到来的秋收事宜。经过一番商议,此事由雷都厨掌总,各执事房抽调人选配合,赵然要求务必保证秋收的及时完成。

    雷善是积年老吏,对此驾轻就熟,赵然相信,他应该没什么问题。

    其二,是商量经堂高功的人选。经过半年的基层信众调研事务,辛苦努力的聂都讲和范高功获得了天鹤宫杜监院的高度评价和认可,于是专门下文,调聂都讲入永镇灵蛇院,建议公推为灵蛇院方丈。

    永镇灵蛇院的首任监院是赵致星,当年为了支持赵致星掌握全盘,杜腾会没有给灵蛇院配备方丈,故此便一直空了下来,直到曾致礼前去担任监院。

    这次杜腾会将聂都讲提拔为方丈,赵然闻听此事的时候,好悬没把肚子笑抽搐了。过去的下属一跃而为自家道院的方丈,赵然已经可以想象曾致礼的脸色有多么尴尬了。

    同时调动的还有范高功,藩州飞龙院的都讲因年岁之故而辞道,于是天鹤宫的静主补了藩州飞龙院的都讲,空下来的静主职司,便由范高功前往填充。

    这是赵然和杜腾会达成的默契,赵然于上个月邀请天鹤宫五主十八头以上职司的道士去了一趟大君山洞天观景,把杜腾会伺候得极为舒服,于是杜腾会投桃报李,吹起了这么一场风雨。

    至此,赵然于无声中赶走了聂都讲和范高功,这两个职司便空了下来。赵然今日打算定一下高功的人选,至于都讲,他另有打算。

    于是,在赵然跟前发誓痛改前非的董静主成功上位,成为了白马院第二任高功。

    要议的最后一件事,是赵然请假的事。他将离开白马院一段时间,故此会把白马院的事务移交给袁灏主持。

    具体需要请假多久,赵然自己也不知道,因为结丹需要闭关多久,没有人说得清。

    纵观他的两次破境,第一次用时三日,第二次用时一个时辰,可赵然却不敢就此定论,自家的第三次破境所需时间更少。毕竟这可是结丹,九成的修士都倒在这个门槛上。

    将职司移交之后,赵然顿感浑身一轻,舒舒服服的向大君山赶去,嗯,闭关的地点都选好了,就在那座由刷经寺改名的君山庙中。

    什么?你说灵气不如后山浓郁?拜托,赵然结的是功德力金丹,和灵气有一文钱关系么?

    行了两个时辰,一路晃晃悠悠,查看了几处新设的定居点,观望了几处新起的牧场,赵然来到大君山下,正要纵身上山,却看见眼前冒出一个身影,挡住了去路。

    赵然眨了眨眼睛,发现是个披着大红玄袍的女冠,看上去很是年轻,长得非常好看,而且好看中还带了几分英气,令人眼前一亮。

    赵然确定自己没见过她,仔细回想,也想不起来自己会和哪一位年轻貌美的陌生女冠产生纠葛等等,切不可以貌取人啊,话说女修的年龄不要猜啊不要猜。

    赵然开始以余光去扫对方的身上穿着的大红道袍,果然瞥见了红袍角上的四只小鼎,这表明对方来自江西龙虎山,修为乃是金丹。

    于是赵然咳了一声,问:前辈来自龙虎山张家?

    是的。

    女冠笑吟吟的望着赵然,问:你就是赵致然?

    呵呵前辈知道我?

    女冠两只手臂负在身后,如同教书先生一般,来回踱了几步,一边踱步一边道:赵致然,龙安府石泉县赵庄人氏,嘉靖十二年四月入无极院为火工居士,十三年正月受牒为经堂道童,月考岁考俱在一等之列。历任无极院经堂静主方主,君山庙祝,无极院都管方丈,嘉靖二十二年十一月,任白马院方丈。嗯,极擅俗务。

    呵呵

    女冠继续道:修行上也不慢,道士境两年羽士境三年黄冠境至今三年,相当快了,就是不知何时能入金丹。要知道,这一关之后,才算是真正的入了修行的门槛,之前的,都不算!

    敢问前辈到底是龙虎山哪一位?

    我姓张,在家里排九,你可以叫我张师姐,不过我不是很喜欢这个称呼,身为张家的子弟,让我既感荣幸,又觉不幸,因为这个姓氏用的人太多了嗯,所以我建议,你可以称我九师姐。但九是九,不是第九,也请你不要弄混了。

    这位女冠,正是龙虎山张家的九姑娘,当年为了帮兄长张腾明取回稀里糊涂写下的十万两欠条,她连续派出左致珩王梧森,可惜那两位都铩羽而归,没有完成任务。

    九姑娘在龙虎山威名赫赫,只是年岁太轻,修为境界又不够高,虽有张天师称其资质绝顶,不在我之下的评语,声名却未能显于当世,再加上赵然对龙虎山张家没那么多兴趣了解,故此没有听说过,只是问道:原来是张氏高修,不知有何见教,是大天师找我么?

    九姑娘道:跟我父亲无关,我觉得你这人很有意思,所以就来了。

    赵然眨了眨眼睛,再问:是张腾明请你来的?或者左致珩?王梧森?

    九姑娘笑了:有些关系。

    赵然道:那些欠条,我已全部交给大天师了,你放心,不用张腾明再掏银子。

    九姑娘摇头:区区几万银子,还不在我眼里,我就是想看一看,能将左致珩击败的骆致清是何等人物,看看令王梧森赞不绝口的赵致然又是什么样子。原本我早就想来的,只是有事耽搁了,等我腾出手来,又听闻骆致清结了金丹。我再自信,也不会自信到能越境挑战骆木头,所以只好抓紧时间用功,如今结了丹,也算有了几分底气,所以我来了。

    赵然点头道:好啊,我骆师兄最喜与人研讨道法,记得去年在玉皇阁的时候,他约斗你们龙虎山一个叫白云崧的前辈,后来那位前辈没有赴约,骆师兄还很是闷闷不乐了许久。若是听说龙虎山高弟前来挑战,必然欢喜的。

    九姑娘道:还有这么一出,我却不知,那就要向骆道长致歉了,白师叔斗法是不行的,平常口气很大却胆子不大,骆道长不用等他了。既然如此,那刚好由我代白师叔赴约吧。



第一百零六章 九姑娘入山
    赵然向来不爱与人争斗道法,成功将锅甩给了骆师兄后松了一口,伸手延请:那就请姑娘随我入山。

    你不称我师姐吗?

    前辈面相极轻,称师姐怕是不妥,我更愿意祝姑娘永远年轻,嗯,九姑娘永远年轻。

    九姑娘抿嘴一笑,也不勉强,随在赵然身后上了大君山。

    洞府门口,见是一只虎妖守门,九姑娘愣了愣,心下对楼观的认知又调高了一分,暗道果然是千年大派的底蕴,只是为何有此底蕴,却屈居华云馆数百年而名声不显,几乎被人遗忘?此事当真古怪得紧。

    正琢磨时,忽听那虎妖竟然开口吐出人言:赵行走,每次都是你们带着人进出山门,还要我这镇门灵官何用?

    赵然连忙上前安抚几句,说是洞天新立,初期人少,过一段时间就会热闹了,到时候还要他认真负责,为大君山守好门户云云。

    九姑娘这下子就有些震动了,整个道门馆阁中,有妖修镇门的本就不多,以灵妖看护山门的更是稀少,龙虎山上也就是一只灵妖看门,区区一个道馆也能如此,这就十分罕见了。
1...348349350351352...6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