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师姐我错了,千不该万不该,不该不听师弟的吩咐
呃若是下次再犯
认打认罚,听凭师弟处置
这个态度非常诚恳,不是宋雨乔的风格啊,赵然不解的盯着宋雨乔,迎上对方低眉顺眼的浅笑,一时间被堵得说不出话来,沉默片刻方道:那个成安,师姐见还是不见?
赵然已经想好了,宋师姐千里迢迢甘冒奇险,来到兴庆只为见一面成安,索性就成全了她。不过却要事先和成安想办法打个招呼,将她这幅痴情浇灭才好,省得后患无穷。
却听宋雨乔道:不见了。
赵然反倒愣住了:真不见了?
不见了。
赵然满是狐疑的打量了一番宋雨乔,猜不透她怎么想的,问道:为什么?
宋雨乔轻轻摇头,自失一笑:此行回山后,我闭关半年,不出山门半步。
不见就好,也省得麻烦,而且有这种甘心自罚的态度,也算是开窍了。赵然懒得再猜她究竟怎么想的,于是道:那就一起用饭,明日返程。
好!
第四十二章 老朋友
从白河入兴庆的时候,赵然走了十五天,从兴庆返回白河,用时就更长了,单单是到灵州,就走了整整五天。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赵然拖带了从金波会所竞拍到的六十三个明人百姓呢?
为了将他们顺利带回大明,赵然买了三辆平板大牛车,其中一辆用来给实在走不动的女子轮换着乘坐,其余两辆则拉着给他们准备的毛毡陶罐黍米肉干等等,以备路上食宿。
好在能够在西夏为奴,成日干着重活还能存活十年的人,基本上都是生命力极为顽强的壮劳力,所以一路上倒也没那么多灾病发生,再加上赵然颇多照顾,所以没有减员一人。
这些人听说要返回大明,年长一些的在离开兴庆之后便开始满脸泪水,年岁小一些的则在激动之余略微有些茫然,看得张居正和护卫明军都忍不住有些伤感。
到了灵州之后,赵然没有进城,而是在城外找了家官道旁的大车店。进城出城太麻烦也太耗时,他要赶在十月前返回松藩,实在耽搁不起了。
当晚,赵然将这些人召集起来,道:贫道出钱将你们从兴庆赎回来,今后大家依旧做回大明的百姓,而不再是任人打骂凌辱的奴隶了。
此言再次引发一阵唏嘘,勾起许多人的泪水。
赵然接着道:贫道会将你们护送回大明,等到渡过白河之后,各位何去何从,便需要好好考虑考虑。我知道你们都是松藩的百姓,因战祸之殃而被掳至西夏,有一些人,亲眷都在西夏亡故,如今孑然一身,比如谷娘子,还有一些人,有可能家人还留在松藩,比如雷大郎。等回了大明,尔等便可回家,十年了,也该去见见亲朋故宅,看看还有没有存留下来
众人伏倒,大呼道长慈悲。
赵然抬手虚扶,请大家起身,道:诸位,贫道这几日来左思右想的是,诸位回到大明,不再为奴,此诚然可喜可贺,但诸位身无分文,将来以何谋生?松藩历经多年大战,什么田土什么牧场什么房舍,说实话,其档籍契文多半是流失了,制度败坏无疑,想要跟官府索要,怕是没人认账,也无法认账。贫道就在想,若是回去以后,诸位反而无衣无食,流落野外,以至于身死,那岂不是贫道的罪过?
众人沉默着,面面相觑,当即有人领头,喊道:还请道长大发慈悲,指点我等一条生路。
赵然点点头,道:贫道回去后,便将至红原白马院担任道职,同时贫道还是楼观派的修行弟子,贫道打算在大君山,嗯,也就是原来的鹧鸪山左近,施行授田之策,帮助各位在红原重谋生业,重立门户。
当下,赵然便将他的授田方法详细做了解释。
赵然在红原准备施行的授田法,并非直接授予,而是一种发卖制度。当年在谷阳县施行的授田法在红原行不通,因为赵然并没有承包那么多土地——他如今的身份,也不好如当年一般再行直接出面承包了。
当然,由官府——即白马院直接授田也不是不可以,但田土的好坏胥吏的操守处理时的繁琐,都会带来种种弊端,而且授田的最初几年,官府是得不到任何银钱收益的,这也会影响到他对红原的发展规划。
赵然的打算,是由官府出面发卖土地,想要耕种的,按照每亩一两到二两不等的价格发卖;想要畜牧的,草场的定价则为三钱到一两。
具体操作的时候,引入在龙安府已经根基丰厚制度完备的慈善金,向需要的农户借贷银钱,农户借贷了银钱之后向官府购买,再以低息归还慈善金。
农户们拿到了土地,在借贷还息的刺激下努力耕种放牧,官府获得了人口和银钱,可以开办诸如水利修路之类的工程,促进农田牧场的高产以及商业上的流动,从而获得更多的税赋,以此实现民治上的良性循环。同时,道门获得了稳固的信众,渐渐改变红原的族群对比。
解释完毕,赵然没有逼迫他们立即答应,而是把时期宽限到了回明之后。
诸位渡过白河之后,愿意到红原安家落户的,可以跟随贫道前往大君山挑选你们满意的田土和草场,若是不愿的,也可自行回家。
说完之后,赵然便转身离去,他身旁的张居正自然又是一路紧跟,不停的向赵然请教,直问了半个多时辰才意犹未尽的回去歇息。
到了夜深时分,赵然心中一动,打开房门,向门口的明觉道:大师还不休息?
明觉摇了摇头:将道长送出夏境,小僧此行才算圆满,如何安心休息?也不知何方宵小,竟然打起了道长的主意
说话间,院中翻墙落下一僧,赵然仔细看去,不禁乐了:觉远道友,这几日跟得着实辛苦,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否?来,请入内一叙。
一旁的明觉还有些不明所以,赵然已经跟他解释:此乃我之故交,当年初入修行门槛时曾与他结识,大师放心,不妨事的,叙叙旧情而已。哦,对了,忘了介绍,这是觉远道友,乃大雷音寺
话没说完,觉远更正道:大雷光寺!
明觉问:熙河外积石山大雷光寺?记得有一晚夜窥官驿的,便是你么?
觉远上前合十:阿弥陀佛,见过明觉师兄,小僧正是大雷光寺住持觉远。早闻师兄大名,今日得见,还望师兄多多指点。
明觉问:你早听说过我?
觉远一笑,道:师兄担任奉迎虹体特使,此事谁又不知?
说着,三人入了赵然的屋子,相互对坐。
赵然知道肯定赶不走明觉的,干脆就大大方方任其旁听,自己向觉远道:道友如今什么境界了?记得当年道友便是和尚境第二观智——缘摄受智,这都有七八年没见了吧?看上去似乎大有进益?
觉远瞄了一眼明觉,道:小僧近年来颇有顿悟,如今已看破耳识界,入了沙弥境。
ht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第四十三章 交易
佛修六大境界,初境为和尚境,大致相当于道门的道士境和羽士境;第二境为沙弥境,又分为两个层次,在生灭随感智上时,略低于道门的黄冠境,在坏灭随观智上时,则又稍高。
觉远没有说自己是在沙弥境的哪一观智,但大概就在黄冠境左右罢了。赵然对此还是略为惊异的:道友今年还没贫道岁数大吧?这就已经成沙弥了?再给道友十年,怕不是就混出个比丘来?
觉远没好气道:道兄也不差啊,如今已是黄冠,却不知是何时入的黄冠?再过几年,不就是金丹法师了?
赵然嘿嘿道:刚入黄冠而已,比不得道友。话说道友实在是客气得紧,千里迢迢赶来送行,贫道多谢了!
觉远翻了个白眼:你愿意当贫僧是来送行的,那贫僧就是来送行的好了。此为其一,第二,道兄当年讹我那两千银子,是否可以归还了?
赵然作诧异状:道友不要凭空污人清白,明觉大师还在这里坐着呢,贫道何曾讹过道友银子?
觉远从袖中翻出一沓黄纸,啪的一声拍在赵然面前的小木桌上:明觉师兄在这里,刚好做个见证!
赵然顿时笑了:这不是你买的我君山股票么?怎么说是讹你银子呢?
觉远忿忿道:当日你可是说好的,买了你这劳什子君山股票,大把大把银子到手,一年进项至少两成!这都七年了吧,按照你当日的说法,这些银子怎么着也得五千两往上了。银子呢?快快赔来!
明觉听得新奇,忍不住伸手将桌上的这沓黄纸捡起来翻看。
赵然笑道:觉远道友,你拿着股票就跑来找贫道兑银子,怕是不合规矩。
觉远气道:哪里不合规矩?道兄你是想赖账吗?明觉师兄,你给评评理!
赵然正要解释,明觉却在旁边点了点头,插话道:觉远师弟,的确是不合规矩。
啊?觉远不明所以,压根儿没想到这位天龙院的明觉师兄竟然不帮自己说话,顿时愣了。
只听明觉道:这股票小僧也有的,三年前,金波会所拍卖竞价过一次天马药业的股票,贫僧花费三百八十两银子,购买过十股,每股三十八两银子。当时竞买是因为觉得有趣,没想到如今每股已值五十两。
说着,明觉从怀中取出一张同样的黄纸,上面写的却是天马药业股票,下面的数字是一股。
觉远接过明觉递来的股票,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不禁有些发懵。
明觉继续解释:购买股票即是入股,表明你愿意出钱入股商铺,为的是商铺每年的收益分红,而不是拿去兑换银子。换言之,你买了股票就是商铺的东家之一,并非商铺找你借钱,更不存在到期后约定归还。
觉远有点明白了:买了股票之后,只能等分红,不能找人要回来?
明觉点头:正是如此。
能有分红吗?
贫僧买的是天马药业的股票,前年和去年都分红了的,前年分红十两,今年分红十二两。
觉远当即道:可我买了股票七年,至今一钱银子分红都没有!
明觉予以纠正:并不是说买了股票就必须有分红,若是商铺营生不好,买卖清淡,折了本,那也是没有分红可拿的。
说罢,明觉当即给觉远普及了一套天马药业股票的操作规程,讲解十分透彻,说理相当明白,直说得觉远哑口无言。
觉远听罢,长叹道:如此看来,小僧这辈子是别指望拿到这君山股票的分红了
这个问题,就要看赵然怎么回答了。当着明觉的面,赵然也不好太过坑觉远,否则传出去也不好听。
想了想,赵然道:君山股份的事业是在壮大之中的,不瞒二位,自从君山股份成立后,从第四年起,每年都有盈利。但为何没有分红呢?一来觉远道友从未向我们提交过分红倡议,二来,这些红利都拿出来滚动再投入了。
觉远抗声分辨:我去哪里倡议?去君山么?君山可是在大明!上回去一次,就已经焦头烂额了。若非我来参加玄慈大师涅槃法会,如何得知你来兴庆,如何见得一面?
赵然驳斥道:道友当年购买君山股份之时,难道不是在君山?购买的时候能来,为何倡议的时候却不能来?我君山股份每年召开股东大会,都见不到道友身影,道友那一票,自是按照弃权处理了。
那到底何时能够分红?
等明年年初的股东大会上,若是有人倡议分红,到时再按照股份投票决定。
说来说去,就是分不了喽?那这股票要来何用?赵道长,赵道兄,能不能行行好,把这股票,嗯,那什么?赎?赎回去?我大雷光寺正等着用银子啊!
面对觉远的恳求,赵然耸了耸肩,表示爱莫能助。
明觉问:敢问赵道长,君山股份一共发了多少股票?
赵然欺觉远不懂,也记不住当时的话,于是将股本擅自翻了一倍多,道:共计八百股,每股五十两。
觉远对此果然没有概念,丝毫反驳也无。
明觉追问君山股份所含的产业,赵然也做了说明:包括君山近两万亩良田五十年的承包权,包括君山陶瓷作坊和君山木器作坊,还包括君度山中的药材采掘权。
听完之后,明觉向觉远道:觉远师弟,你是当真急需银子么?
觉远沮丧的点了点头:这两年我大雷光寺剃度了不少僧人,在在都要用钱啊
于是明觉道:那这样好不好,觉远师弟手上的这四十股君山股票,师兄我出银子收了。
一语既出,赵然和觉远皆惊!
赵然顿时不知说什么好,觉远则不敢相信的问道:明觉师兄,你说的是真的?
明觉微笑:自然是真的。说着,取出一把银票,数了数不够,又取出几锭大官银:两千有余!
这一下拿出真金白银来,觉远反而犹豫了:师兄要这劳什子何用?
明觉道:左右有些存银,也没什么花销的地方,且把这些股票收了,把玩也好,支持赵道长也罢,这就不须觉远师弟操心了。
觉远看着桌上这些银票和银子,陷入沉思当中。明觉也不催促,笑着端起茶盏,轻轻啜了一口,却发现盏中无水,起身去寻茶壶。
赵然主动帮明觉拿过茶壶,给他将水添上,然后伸了个大拇指,赞道:大师好胸襟,好眼光!
觉远更不淡定了,左思右想,终于下定决心,将桌上的股票收了一半回去,向明觉道:给师兄一半,剩下一半师弟我留着,也当支持赵道兄了。
明觉也不争论,付了一千两银子,接过二十股君山股票,纳入怀中。
ht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第四十四章 临洮
从灵州启程后,继续向南,过青铜峡穿韦州。赵然路上问明觉:大师买我君山股份的股票作何用途?难不成真的打算把玩?先说好,这几年都是我君山大发展的时机,断然不会分红的。
明觉道:不瞒道长,贫僧一来有些看不惯觉远那副唯利是图的嘴脸,二来也打算拿这些股票去金波拍卖行试试,看能不能拍出银子来。
赵然不禁笑了,问:大师认为,能拍出高价来么?会有人买么?要知道,君山股份可不同于天马药业,天马药业就在兴庆,看得见摸得着,产出来的灵药当真能够治病,而且还能分红。我君山药业嘛,至少从目前来说不可能兑现银子红利的,更何况又在大明。
明觉道:记得两年前,贫僧曾和金波拍卖行的梁掌柜有过几次交谈,对于股票的事情,稍许了解一些,这两年又多次观摩接触了不少天马药业股票的买卖。贫僧以为,股票这个东西,因为一些贫僧都看不清的道理,很大程度上,能卖多少银子,并不取决于每年分多少红利,不看有多少作坊,更不关心作坊建在哪里,梁掌柜说,一切取决于人心,贫僧深以为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