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高功师兄,今日的课业结束了?可还顺利?
刘致广摇了摇头:现在的这帮道童,没一个努力的。你为经主多年了,情况怕是比我还清楚,就拿上月月考来说,几份列为一等的卷子里,能有一份课业突出的吗?若是放在当年你们那个时候,怕是都在二等之列。
方致和道:那也是当年师兄为经主时教得好。师弟我为经主,就惭愧了许多,比不得师兄当年。
刘致广道:你教的没问题,这个我是知晓的,不必妄自菲薄。还是人才的原因。当年你们那一批,出了多少好苗子?马致礼一个你一个,功课都极为扎实,更不用说还有赵致然诸致蒙,个顶个拿出来,都远远强过如今这帮道童。
方致和安慰道:师兄莫急,慢慢来就是了。
刘致广叹道:你说得轻松,身为高功,我这心里还是别扭啊。要是再能遇到几个你们这样的人尖子就好了,至于赵致然和诸致蒙,那就不想了,也不知十年二十年能不能碰到一个。
方致和一笑道:师兄今日无事吧?既然提起赵师弟,嗯,赵都管,要不要一起去看看他?
刘致广想了想,道:他把个君山治理得如世外桃源,我是陪夏知府去过的,果然大开眼界,你是还没去过吧?且过两日,等我把明天县城里的斋醮法会做完,咱们就去他的君山庙转转。
方致和低声道:何须过两日?就今日吧。也不用去君山了。赵都管如今就在山下,特意备了酒水,让我来请高功下山一趟。
刘致广愣了愣:为何不上山?
方致和指了指后院,点了点头,刘致广喜道:原来如此。又看了看方致和身上的衣装,道:师弟稍候,待我换上常服。
第二十三章 下山吃酒
刘致广换了衣装,与方致和一道,趁着天色渐渐昏暗,避过来来往往的院中众人,一路下了无极山。
由于金记商铺这两年的崛起,带动了无极山下的发展,这里已经形成了一条还算繁华的街道。
两人随意在街上闲逛,绕到金记商铺后边,眼见左右无人,便闪身拐了进去。
赵然已在房中等候多时,桌上摆了菜肴,见二人进来,含笑稽首:刘师兄方师兄,快请入座。
刘致广哈哈一笑,道:赵师弟,等待了数月,终于把你等来了。
赵然微笑:让师兄久等,我之过也。又招呼方致和:方师兄,快来入座,咱们多少年没在一起喝酒了?今日好生喝几杯。
方致和可不敢像刘致广那样,称呼赵然师弟——虽说赵然的确曾经是他的师弟,不由自主带着恭敬的语气,道:今日便和都管一醉方休!
赵然和刘致广落座,方致和则过去将门闩上,走到桌边拍开酒坛的封泥,动手斟酒。
酒满,三人举杯相邀,都是一饮而尽。
方致和忙着继续斟酒,刘致广道:前些日子收到西真武宫公文,白都讲公推升座,钟监院和蒋高功也升了三都,我就盘算着,师弟应该很快要过来了。
钟腾弘蒋致标二人都是无极院走出来的,所以刘致广依旧以他们当年在无极院中的旧职相称,这也是道门职场中的一种习惯,显得和老领导多少要亲近一些。
赵然道:我偏处君山一隅,消息不太灵通,多谢师兄给我报信。
董致坤依旧不给君山庙转发公文,他已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条道走到黑了,赵然对此也完全理解。
但以他如今的地位,说什么消息不太灵通,那是哄刘致广开心的鬼话,他压根儿用不着再往无极院索要公文,有的是人通风报信。
如今但凡无极院有什么风吹草动,君山庙立时就能收到消息,少的时候三两封书信,多的时候甚至能达到十多封。
比如这次白腾鸣升座之事,赵然就收到了无极院十九封书信,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积极主动的给他充当耳目。
大势所趋,没有人是傻子。
刘致广听了之后很高兴,道:师弟用得着就好。又问:师弟准备好了么?
赵然道:都差不多了,到时候西真武宫来了人,师兄这边把东西递上去就行。东西你看过么?
刘致广笑了起来:这个陈致中,此番倒也识相,拿出来的东西我都看了,整死姓董的绰绰有余!对了,你还见不见陈致中?
赵然摇头:这些事情,有师兄在就好,陈致中我就不见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用不着我再多说什么。再者,我此行不宜和旁人多所会面,把事情约定好就是,见多了人,反而对我不利。
这是拿刘致广和方致和当心腹对待了,刘致广自觉相当熨帖,方致和则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不停的斟酒布菜端茶递水,尽心尽力的伺候着赵都管和刘高功。
赵然的话,这两人都懂,虽说都知道是赵然要扳倒董致坤,但明面上却必须做得好似赵然与此事无关。名声——至少是台面上的名声,对于一位有志于攀登道门仕途的道士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又喝了几杯酒,吃了几口菜,闲谈片刻,赵然将筷放下。见状,刘致广跟方致和也连忙停下手,等赵然发话。
赵然喝了口茶,擦了擦嘴,然后慢悠悠道:今日来见刘师兄,其实是为了别的事。
刘致广笑道:师弟有话只管说来,但凡我能办的,必定给你办成!
赵然道:其实也没什么要办的。就是想问一下师兄,对谷阳县布道事务,是怎么看的?你就说一说,哪些事情,是咱们的当务之急?
刘致广不敢再嬉笑了,严肃认真的考虑了片刻,道:我以为,无极院要办的事情,只有一件,把君山庙的成功经验在全县推行。
赵然点点头:能具体说说嘛?师兄眼里,君山庙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刘致广道:其一,是尽快将慈善金制度在全县推行下去;其二,建立农村互助小组;其三,修路挖渠。说来惭愧,经义是我所长,但治世却是我之所短。这三项都是师弟在君山的成功经验,但我认为既然是成功经验,为什么不可以拿出来推行呢?当然,要做这些事情,还必须和孔县令取得默契,道院和县衙一起发力,肯定能做成。当年咱们不就做成了么?
赵然便又就其中的某些问题拿出来,和刘致广讨论,谈谈说说之间,一顿饭就吃得差不多了。
赵然最后道:听了师兄的话,我心里也就踏实了,放心了。
刘致广笑道:师弟尽管放心,等你当上监院之后,我们几个必定按照师弟的君山经验,好好治理谷阳,让谷阳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将刘致广方致和送走,赵然把在外间伺候的金掌柜叫进来,让他收拾桌子,重新布上酒菜。
等了没多久,金掌柜进来禀告:仙师,朱都讲到了。
赵然起身迎了出来:赵致然见过老都讲,马师兄也快请进来。
朱都讲笑呵呵的抱拳稽首,落座后问:致然怎的这么晚还请我出来喝酒?
赵然笑道:懒得上山了,有些人我也不想见,见了心里不舒服。今晚请老都讲出来坐一坐,也是我感谢老都讲当年的提携之恩。
当年赵然受牒时,朱都讲曾经出过力气,尤其在考试的时候,赵然能够顺利满分过关,靠的就是这位老都讲提前帮他温习功课。此刻重提往事,自然是有答谢的意思了。
朱都讲一听就明白了,心中不禁大为舒爽,暗道这小子倒是个顾念旧情的人,我当年帮他的事,他至今记得,也不枉我当年费了一番功夫。
其实赵然当年可是出了血本的,不然朱都讲如何肯帮他?此刻嘛,收银子的事情忘了,帮赵然的事情他却一直挂在心上。此乃大多数人的习性而已。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客气话说了一箩筐,赵然问:不知老都讲可有什么难处?
第二十四章 君山猎寨
听赵然问起,朱都讲心头一动,看了看旁边端坐的马致礼。
马致礼冲他点了点头,于是朱都讲沉吟片刻,叹了口气道:不瞒致然,我一把年岁了,自己的事情也就那样了,没什么太多的指望,尤其是近些时日来渐感身子骨越来越乏,精力大不如前。
赵然道:老都讲身子骨依旧康健,再为谷阳县百姓干上十年,一点问题都没有!
朱都讲呵呵一笑,摇头道:致然不用安慰我,我自家的事情自家明白。别的都没什么,只是有一桩事,始终牵挂于心。
老都讲请说。
致然可能也听说过,我自家的儿子走得早,没能留下血脉,便从宗族里过继了一个给我当孙子。我这幼孙如今也已经十七了,眼看着却没什么前途出路,实在是令人放心不下啊。
马致礼补充道:老都讲的幼孙喜好念书,但课业上却有些平平,家里请来的几位先生都说,恐怕还得再读几年。可那孩子很拧,非要参加今年八月的县试,老都讲是在担心他的举业问题,怕这孩子应试不中,反会憋出什么病症来。
赵然问:老都讲和孔县令提过吗?
马致礼道:提过,但孔县令没敢给准话,说是夏知府去年刚到任,万一他这边县试过了,到了府试那里过不去,恐怕夏知府那里不好交代。
县试能过,府试过不去,这很正常,但孔县令却为此担忧,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朱都讲家这个过继来的幼孙,文章恐怕不通。不通也不怕,很可能是被家里惯坏了,自以为文章锦绣满腹才华,科举考试必然高中。
这种熊孩子,比赵然调教过的曲凤和更难办。
想了想,赵然问:如果县试府试都过了,还考不考院试?
朱都讲道:只要能得个童生,我也满意了,将来让他苦读几年再去赴考,也把稳一些。
这方世界中,大明的科举规定,过了府试以后就算是备案在册的童生了,具备了参加院试去考秀才的资格。
赵然想了想,道:老都讲不用心焦,此事我来操办,去年夏知府去君山的时候,我与他相谈还算熟络,或许夏知府会卖我一分颜面。
朱都讲大喜,道:如此,有劳致然了。
大家都是明白人,此后便不需要再多说什么。如此形势之下,赵然有什么想法和要求,不用猜都知道,此刻如果说出来,反而落了下乘,变成赤条条的利益交换了——虽说本来就是利益交换,那就太难看了。
将心满意足的朱都讲送出去,又吩咐马致礼好生护送朱都讲回山,唠叨了几句夜行山道不安全,一定要注意之类关切的话语,把个朱都讲感动得老怀大慰,赵然这才返回屋中。
等回屋之后,不须赵然再多嘱咐,金掌柜亲自动手,再度撤去残席,重新更换了酒菜。
过不多时,金掌柜推门而入,向赵然禀告:莫库头将袁都厨请到了。
赵然连忙起身迎了出去,抱拳稽首:多谢袁都厨光临!来,老莫快进来,正好饿了,一起坐下来小酌几杯
赵然在无极山下待了一天,没有上山,见了要见的人,然后就返回了君山。
将关二叫到跟前,问:宋雄还没有回来吗?
关二道:庙祝不是给他三个月的休沐吗?他是五月初离开的,这还差些时日吧?
赵然问:你知道封大郎的事么?
关二点头:宋雄走之前跟我交接了,他怕庙祝有急用,所以把此事告诉了我。庙祝放心,只告诉了我一人。
这个宋雄办事很细致周备嘛,赵然不禁点了点头。
你回头再去找封大郎谈谈,把条件许足,就把人放了,让他去西真武宫。跟他说清楚,这件事情成了,一切都好说,若是不成,只有死路一条。还有,想要逃跑,那就看看他能不能跑得过道门的天罗地网!
当晚,关二来到君度山中,找到了那座伪装成猎户村落的猎寨。
如今猎寨中收罗的贼匪已经近百人,其中十多号人都是绿林道上叫得出名号的硬手。这些贼匪已经在君度山中生活了四年,被关二和鲁进调教得服服帖帖。
并不是说关二和鲁进身手如何如何了得,将这帮子人压得如何如何没有反抗之力,而是他们现在过的太平日子相当滋润,对君山安逸的生活条件非常满意,已经没有了再去江湖上重新亡命奔波的勇气。
大明六百年天下,如今依旧太平,并非乱世,除了极少数人外,谁愿意整日做个朝不保夕的贼匪?
至于投奔到这里来的那些朝廷通缉的凶徒,或者查实过手上沾着无辜人命的悍匪,早就扭送县衙杀头了。赵然做事情,这点底线还是具备的,他也不敢随意给自己惹祸。
就连开碑手宋雄这位江湖闻名的绿林高手,好勇斗狠是有的,抢劫伤人也难免,但手上也不曾带着命案,赵然早就和谷阳县衙备案过,给他在官府方面洗白了。
反倒是因为这座猎寨的存在,谷阳的金县尉立了不少功勋,抓到了好些个全府乃至全省通缉的累犯,不过是几年时间,金县尉在布政司好几位大人物心里,都留下了精擅刑名的好印象。
当年君山庙曾经答应过,只要猎寨这帮人老老实实替君山卖命,五年之后便全都给他们在谷阳县备案过档,让他们转做良民。如今四年已过,其中甚至有些人已经筹划着把多年未见的家人接过来了。
宋雄不在,寨中的事务由张五和蒋竹子两个人负责,自从宋雄正式取得君山庙火工居士的文书后,这两人羡慕得不得了,做起事来更加尽心了。
那小子最近怎么样了?关二进了寨门,直接问这两人。
还在石牢里待着,关道长放心,宋寨主交待过,不许旁人接近他,一应吃食都由铁腿龙三照理。
铁腿龙三本是滇北武林好手,因得罪了仇家,被对方割了舌头。此人不敢再混迹江湖,孤身背着自家腿脚残疾的老爹跑到川北,因缘巧合落脚于君度山中。
关二点了点头,让张五和蒋竹子头前带路,很快就来到寨子旁边一处隐秘的石壁下。
第二十五章 封大郎
石壁下有一间宽大的竹屋,张五打头,当先进去,关二蒋竹子鱼贯而入。就见里间床上躺着一个老头,床头边坐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壮汉,正在一勺一勺喂老头喝药。
这壮汉便是铁腿龙三,家传的铁腿横练功夫,滇北武林中大大有名。
龙三忙将手中的药碗放下,转过身来抱拳行礼。床上老头也想起身,却被蒋竹子赶过去按住:龙老头,你身上有病,就躺着休息吧,关道长找老三出去说点事。端起药碗,接着喂老头喝药。
龙三感激的冲蒋竹子点点头,跟着打竹屋出来,就听张五道:老三,关道长要去里头见那厮,你好生护持着。
龙三连连点头,当先钻入石壁上的一处洞窟,关二猫腰跟着进去,张五则守在洞外。
往里走了十来丈远,拐过一道弯,眼前豁然敞亮起来,却原来进到一处洞中的天井里,头顶七八丈高处是道三寸多宽的石缝,将光亮透了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