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这个怎么这里只有山君自己,蟾宫仙子五色大师和青田居士那几位呢?
仙子在小君山上,五色回去睡觉了,那头笨牛跟着仙子上山了。
好吧,看来自己之前跟那只兔子说的事,对方还真上心了。
第四十一章 开田耕地真忙
小君山是座小山头,真心不大,赵然上山后绕过五色大师的洞府,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山坳里忙活的兔子和大牛。兔子蹦来蹦去的四处乱蹿,看看这里看看那里,大牛则背上套着一副犁,吭哧吭哧的平整翻地。
赵然走过去的时候,见周围已经翻出来了三块小田,每块都只有三四分的样子。
仙子早啊,吃了没?真是辛苦啊哈哈
小道士快来,蟾宫仙子冲赵然招招小爪子:你看本仙子选的地方如何?五色那家伙说后园的灵泉是你改的风水?很不错!你看在这里开一块地怎么样?
唔还可以赵然哪有心思跟它扯这些,嘴里随意应付着,心里认真思索着,怎么委婉的把这几位赶走。
听赵然说还可以,蟾宫仙子立刻冲青田居士喊:笨牛,快上来,把这块地开出来。
青田居士应道:好咧!看俺老牛的本事!兴奋地一跃而上,拖着背后的犁就干了起来,一边翻地一边唱着不成调的歌谣:开田耕地忙嗨,老牛心欢畅啊,一张犁来一杆锄,一把汗水一斤粮
蟾宫捂着两只长长的耳朵:难听死了!笨牛你给我闭嘴!哎小道士,你在那里扭来扭去做什么呢?
赵然:仙子啊,你不觉得居士这号子哼得很带感吗?
青田居士唱发了性子,继续卖力的高歌。歌声中,四只蹄子飞快轮动着努力向前,犁刀在身后一铲而过,眨眼间就平整梳松出一条标准的犁道。地里的碎石硬土如浪花般飞溅而出,刚好散落在蟾宫仙子选取的范围之外。
几个来回之间,又是三分耕好的田地!
青田居士围着地转了一圈,满心的喜悦,又拖着犁跑过来:仙子,还要俺老牛耕哪里?
蟾宫仙子爪子一指,青田居士又哼着歌谣赶了过去。
小道士,本仙子已经想好了,回头把那只白鹤翅膀下的灵药灵果都弄过来,把这后山都种满。你想办法把灵泉引过来一股用来灌溉,唔,还要炼一套阵盘,起座护山大阵防护起来,免得宵小之辈偷药!过两天本仙子回去一趟,移植一棵桂树过来,这洞府就完美了!
见蟾宫仙子滔滔不绝的描述着未来,看青田居士在地里欢快的挥洒汗水,赵然实在不好意思再开囗赶人了,只是有些好奇的问:仙子,我师兄回来怎么办?
骆道长回来也不怕了哎,笨牛,那块大石头別扔,本仙子有用!
不怕了?这是为啥?
哎,别砍树你问为什么?呵呵,跟他约好的,我们告诉他谁最厉害,他以后就不找我们麻烦。
蟾宫仙子和青田居士忙活着要将小君山改造成药园,五色大师和白山君则悠闲的准备睡觉,赵然只能自己骑着老驴离开了君山,再次?上了南下青城山的道路。
老驴昂着脖子,撒开蹄子,欢快的飞奔着,不到两天就带着赵然抵达青城山脚下。
青城山是道家第五洞天,但此洞天不在前山而在后山,不在丈人峰下而在青云峰上。上回赵然来的时候去的是青云峰上的玉皇阁,在那里破境羽士成功后便直接离开了青城山,赶赴夏国,这次过来就得往丈人峰处的玄元观拜山门了。
玄元观是整个川省十方丛林的最高衙门,每天来这里敬香祈福申办斋醮求拜办事的人不知凡几,早就不知多少年前便在丈人峰下聚集了两条街道,热闹程度远甚谷阳县城,据说比成都府的酒市都毫不逊色。
拍拍老驴的屁股,让它自行去耍,赵然从熙熙攘攘的街市中穿过,连登三层石阶,转过丹岩翠林,眼前出现一片亩许见方的广场,俱以青石板铺就,显得相当干净平整。
玄元观的大门敞开着,无数善男信女排着长长的队列,各自手捧信香高烛,在几名火工居士的维持下等待入内。大门内烟云缭绕,人头攒动,赵然远远站在外面都能感受到烟香呛人。
打眼看了看情形,就见左侧开着道门,门口竖着块牌子,写着知客二字,不时有道士和官员从这里进进出出。顺着这门进去,便被两个火工居士拦住:信众上香拜神从正门进出。若是办事,呈上帖子,到堂中等候。指了指旁边的厢房。
赵然看那厢房中不下数十人,心说这要等到什么时候?
好在他早有准备,将外罩的青衣闪去,收入储物扳指中,露出里面那身装束。为了进门方便,赵然特意换上了自家华云馆修士的道袍。
身着修士道袍露面,待遇自是不同的,两个火居瞄了瞄他道袍上的火焰标识,连忙躬身施礼:见过仙师,不知仙师可是来自华云山?此行欲见何人?
赵然稽首为礼:二位慈悲,贫道正是自华云山而来,道号赵致然,欲见寮房宋水头。劳烦通报。
两个火居愣了愣:不知仙师说的宋水头是哪一位?
便是宋致元,宋师兄。
原来是宋巡照,仙师请随我等入内稍歇。说着,两人将赵然引着往里走,越过已坐满数十人的厢房,进入一间更雅致的客室。
这便是玄元观了,哪怕赵然是位仙师,也不是说闯就能闯的。来玄元观办事的仙师几乎每旬每月都有,人家见得多了,并不稀奇。当然,如果赵然是位法师级数的仙师,那自然又是不同的。
见他插队,那厢房中等候的数十人颇有几个不忿的,还待嚷嚷,却被明晓事例的一把拽住: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也不看看人家那身穿扮!
很快,便有今日当值的客堂门头赶了过来,一见面就笑道:听闻有位华云山的赵仙师光临,我便赶来看看,果然是你!赵仙师,赵庙祝,不知可有褔份继续称你一声赵师兄?
赵然笑道:快别说这些寒碜人的话,师弟近来如何?一别四年,你可是升了门头了,再要到无极院去,就能直接挂监院了!
原来这位不是旁人,正是曾经到无极院历练了近一年的赵然本家,赵致星。
第四十二章 再见故人
当年赵致星下挂无极院历练时,担任的是知客一职,那时候正逢赵然掀起轰轰烈烈的青苗钱改革,整天忙得要死,和赵致星的接触并不多。
这位赵致星也是个明白人,一般事务基本上也不指手画脚,就做一些迎来送往的事情,不得罪人,也不会被人得罪。
如果不是在迎接西真武宫监院张云兆莅临时曾作过长谈,两人也许真有可能素昧平生了。
张监院身死后,赵致星使了点手段,抢在无极院接受问责之前调回了玄元观,算是躲过一刧。当时焦头烂额的宋致元对他这一举动很是不喜,但赵然却很是理解,趋吉避凶乃人之本能,有机会有本事躲过去,为什么还要傻等着一起挨罚?
有赵致星这位客堂的门头出面,自是不用赵然在此傻等,赵致星便陪着往里走,一边还介绍着玄元观的大致景观。
此处是第一大殿,赵致星手指月门外人群拥挤处的高大殿宇:前头供奉赵财神,里头供奉慈航真人。此处也是我玄元观香火最盛之处。
赵然点头:有财神爷在此,自然群神辟让。倒让慈航真人沾了光。
赵致星笑道:师兄所言有理。
第二重大殿,供奉了五岳丈人宁封真君和大天师杜光庭。宁封真君受黄帝所封,住在青城山上,统管五岳百川诸神,神位就是五岳丈人,丈人峰也由此得名,此丈人为伟男子之意,非是后世的亲家公。而广成先生杜光庭这个名字,对赵然来说不要太熟,当年他还和宋致元一起,将杜光庭亲手所书的一卷《神仙感遇传送给了西真武宫的白都管,而现在无极院山门处的题名匾额,还是杜光庭写的。
第三重大殿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三清殿,九成的道宫都会有。
望着三重大殿巍峩的气势,如织的香客,赵然不禁有些羡慕,暗道君山庙若是也有这般气象,我这功德挣起来不知会有多少。
回过神来,赵忽然想起件事,问道:适才听门口处两个火工居士称宋师兄巡照?
赵致星羡慕道:不错,在玄元观这几年,宋师兄勤奋有为勇于任事,深孚众望,去年已迁典造,今年初又转了巡照,观中上下都说,宋师兄不愧是底下县里做事做出来的人物,精通庶务
这还真是给了赵然一个惊喜,他记得宋致元应该是有五十的人了吧,原以为到玄元观以后是来养老的,没想到居然又进一大步,真是枯木又逢春啊!这算不算焕发了第二次政治生命?当下暗自思量着,如果宋致元帮忙使力,去别的府任个县院的三都,会不会有难度?
又在想,去哪个府呢,是保宁府还是潼川府?不过还要想办法,最好只去挂个名,否则把君山庙交出去如何甘心?若是实在不行的话,也要想个辙,让金久当君山庙庙祝,这才能保住自己的基本盘!
正胡思乱想间,寮房到了。赵致星笑着示意赵然稍等,自己先敲门进去。
过不片刻,宋致元从屋子小步跑着冲了出来,在门口看见赵然的时候,顿了顿,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赵然道:师兄,我来看你了,你这头上白发多了
宋致元一把拽住赵然就往屋子里拉,赵然见诺大的房中站着七八个人,有抱着簿册的,有拿着纸笔的,有坐在旁边等候的
宋致元道:对不住了各位,请回吧,有事明日再说,我师弟来了,这里有些重要的事情。
这些人忙打着哈哈从屋里退出来,还有人嘀咕:这小道士是谁啊?那么大架子,宋巡照都要避客相迎?
没听见吗?宋巡照的师弟或许是当年无极院的师弟
你们没看见吗?那位是仙师!两朵火焰标识,华云馆的羽士!
原来如此!
难怪宋巡照能做巡照,我还听说他有个侄女也是馆阁中的仙师
且不提外头如何议论,单说宋致元将赵然摁在椅子上,要亲自动手泡茶,赵致星连忙把泡茶的活接了过来。三人便对坐闲聊起来。
宋致元道:我去年还去信无极院,找罗都管问你的情形,说是你去了白马山军前效力如何了?来我看看,这身法袍,啧啧,了不得,四年没见,师弟已经是修行的神仙中人了
赵然呵呵笑着,把这几年的事情大概说了说,重点是华云馆的经历,讲他如何受箓如何修行等等,所谓白马山军前效力的事几句带过。他口才不错,说得引人入胜,宋致元倒还罢了,却把个本就对馆阁之地神往不已的赵致星听得如醉如痴。
谈论多时,宋致元拍了拍额头:岁数长了,人也糊途了,致星师弟,快去集上订桌席面,咱们今日喝一点。
赵致星笑道:巡照师兄,早就让他们去订了。
于是三人换下道袍,穿上常服后出了玄元观,就在观外市集中找了家酒楼。赵致星显然是这里的常客,与那掌柜十分熟悉,说笑间进了最里的包间。
刚一落座,酒楼的伙计便流水介将菜肴传了进来,满满当当布了一大桌菜。
宋致元从身后柜子里取出一坛酒来,拍开泥封,亲手斟满,三人一饮而尽,都道是果然好酒。菜的味道也不错,玄元观的高道请客吃饭,厨上的师傅们敢不卖力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宋致元问起赵然的来意,赵然也不隐瞒,将自家的想法说了,问:不知师兄你这里可方便相助?
赵致星奇道:师兄,你都是华云馆的修士了,有那工夫去当什么庙祝都管,为何不一心一意求长生呢?这个,师弟我委实不解。
赵然道:大道千条,我选其一。我的道就是想多做点事,为黎民苍生做点好事事实,如此方能念头通达修为精进,别家行的是出世之法,我行的是入世之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第四十三章 弄巧成拙
赵然关于自家修行的这套说辞早已经越拉越溜,简直张口就来,已经快入了本能了。
宋致元听罢点点头,沉吟片刻,道:的确如师弟所言,龙安府如今不太好说话。县里的监院董致坤与你仇隙甚深,府里的杜腾会和徐腾龙两个,就不必多说了,他们也很少来玄元观,偶尔过来,见到我也当作没见到一般
赵致星跟旁边插话道:那两位是庐山强塞来咱们川省的,仗着背景扎实,别说巡照师兄,连三都甚至李监院,都不恭敬!
宋致元呵呵道:那倒不至于,只是总有些疏离感。话说回来,罗都管过世了一个月了,我至今未见西真武宫最新任命的报备文书,也不知那两位是怎么盘算的,但也不可能考虑你。
赵然点头:结仇结的太深了。
当年赵然在无极院公推监院的大议事上,当着全院道士的面弱弱的顶了杜腾会一句我有异议,最终让杜方丈颜面尽失,威信扫地,不得不灰溜溜离开了谷阳县,这就是当年做了出头鸟的后遗症。
宋致元沉吟片刻,道:既如此,先不说保宁府如今潼川府紫阳宫监院是景致摩,你说想去潼川府可是已经和他通过气了?
听说是景致摩,赵然立刻想起时拜见张云兆的时候,在张监院身旁坐着的那个不到四十岁的都管——相貌普普通通,双眼炯炯有神。此君曾是张云兆的心腹,整个川省公认最有前途的年轻道士。只是后来听说因为张云兆的死,把怨气牵连到了自己和宋致元身上。
当下苦笑道:怎么是他?果然是极有前途,他何时去的潼川?我竟不知
宋致元道:去了快三年了。
赵然点头:也难怪,董致坤向来与我不对付,外府监院的调动就更不可能知会我了。既是如此,潼川府便算了,景监院对我可是有成见的,当年还想从重惩治我。
宋致元点头道:的确,张监院之死,在他心里一直是块疙瘩,这两年他性子变了不少,听说在潼川府的时候,有个姓蒙的经主当他面提到了张监院,后来被寻借口打了顿板子。
提到张云兆之死,三人都有些沉默,过了一会儿,宋致元振作精神,笑道:潼川府不好去,那你便来我保宁府吧。
嗯,也只能如此了嗯?师兄你这是赵然顿时愣住了。
赵致星也很诧异:巡照,你要去保宁府了?
宋致元道:都是无极院出来的,我也就是在你们两个面前提一提,千万不要外传。李监院前几日找我了,保宁府刘监院身子骨不行了,他已经上书辞道,云河监院打算让我去把那边的事情打理起来。当然,没有落到白纸黑字上都作不得准,兴许几天后又有了变化也不一定。
话是这么说,但领导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会和你谈话吗?宋致元去保宁府担任一宫监院的事情,如无特殊情况,几乎可以算是板上钉钉了。
没想到一来玄元观就遇到这么个惊喜,赵然不禁感叹自己是不是太好命了,忙和赵致星一起举杯:贺喜师兄了!虽说都是平级调动,但一个在观里管着吃喝拉撒,一个去地方独当一面,哪个更好,自是不言而喻,这叫平调重用,当然是可喜可贺之事。
吃罢晚饭,宋致元亲自陪着赵然前往观中的云水堂挂单,有他这位玄元观八大执事出面,有当管上司客堂门头赵致星亲手办理,自然是挑了一套最好的独门独户的小院入住。当然,赵然修士身份摆在那里,就算不用这两位作陪,玄元观也亏待不了他。就连同为八大执事之一的知客,赵致星的顶头上司闻讯后也赶过来寒喧了不少好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