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王梓钧
宋维扬说:跟我爸一起创业的那些老伙计,全都进了监狱,现在只有一个刑满释放。但我爸是个念旧情的,不但恪守当初的分股承诺,还提高了比例,用来作为补偿。
胡博生赞叹道:令尊真是信守承诺!
宋维扬继续道:还有,我们购买酒厂的钱,是用喜丰公司的股份作抵押,从银行贷出来的,你别把我们的抵押债务给搞忘了!
胡博生尴尬笑道:当然没忘,否则宋家的财富就要翻番了。当然,宋生说了这么多内幕,我回去再跟评估人员商量一下。
这么说吧,宋维扬毫不客气道,只要《资本家敢公布宋家资产有23亿,我立即请律师起诉贵公司。这不是小问题,你们胡乱报道,会让全中国都认为宋家侵吞了国有资产!
胡博生说:宋生,不如这样。宋家在大陆富豪榜的排名,暂时定在15到20位之间,你觉得如何?
可以。宋维扬感觉很无语。
福布斯排富豪榜连蒙带猜不说,还特么可以讨价还价!
只能说90年代的中国太奇葩,权威如福布斯富豪榜,到了大陆也妥妥的被带跑偏,难怪这榜单做了几期就不做了。
酒菜已经端上来,胡博生一边吃东西,一边拿出纸笔和录音机:宋生,我知道你还在读书,所以我们就抓紧时间吧。你现在读的是哪所大学?
你猜?宋维扬笑道。
五角场附近有好几家大学,还真不一定能猜出是复旦。
胡博生只能说:那我们谈一下个问题。喜丰和仙酒都发展势头迅猛,你有想过在港城上市吗?
这才是《资本家杂志所关心的,在整个90年代中前期,大陆股概念被吵得火热,港城股民疯了一样砸钱抢购。而大陆的企业家们,由于在沪深上市困难,也千方百计的跑去港城上市,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史育柱这两年能玩得那么大,就是港城同胞疯狂送钱的结果。在港股圈钱且不提,他修建的巨人大厦还没打地基,楼花就被港城市民给预购一空。
《资本家杂志还算专业,没有问太多的八卦话题,全程都围绕着商业展开。
直至最后,胡博生问道:你率先发起了中国工商界抗战檄文,有把握在饮料行业,干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吗?
几乎不可能,宋维扬说,但我会尽全力抢夺饮料市场份额。两年之内,喜丰公司将推出可乐产品,把可乐市场重新夺回来!
胡博生有些兴奋:曾经占有中国可乐市场份额70的天府可乐都没了,根据资料显示,现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占据了中国可乐市场份额的98以上,你有信心夺回多少失地?
至少三成!宋维扬说。
也就是说,喜丰公司生产的可乐,未来将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三分天下?胡博生故意引导。
不错!宋维扬点头说。
胡博生笑得非常灿烂,他已经想好了文章标题。
147【时光之沙】
胡博生目送二人下楼,对搭档陈贵说:跟着他们,看他们进了哪所学校!
万一他们不去学校,我要不要一直跟着?陈贵问。
不用,胡博生摇头说,我就确认一下,都不一定会写出来。宋维扬这个人很狂,而且很有前途,适合长期保持友好关系,没必要因为泄露就读学校这种小事儿得罪他。
陈贵笑道:今年走访了大陆那么多企业家,有几个不狂的?我走了,你在这里等着。
胡博生哑然失笑,大陆的企业家们确实狂啊,相比起来,港城富豪反而显得小家子气。
这种比较,并非以资产而论,乃是一种叱咤风云的气魄。
刘氏兄弟看似谦虚,四年前还被吓得尿裤子,想把亿万家产全部捐给政府。但前阵子接受《资本家采访的时候,刘老板谦虚又谦虚,还亲自给记者倒茶,谁知突然蹦出来一句:希望集团的初期目标是称霸全国市场,帮助九亿农民发家致富。等完成了这个目标,我们就走出中国,走出亚洲,进军全世界!非洲兄弟不是穷吗?希望集团帮他们填饱肚子!
至于牟其中,胡博生简直无话可说。
这位老板两年前就成立了卫星公司,已经发射上去好几颗卫星。今年胡博生去采访时,牟其中直接带他去东北,指着一个破地方说:我准备投资35亿元,起码征地10平方公里,把满洲里打造成远东最大的商业口岸,做成一个中美俄经济繁荣圈!我要建一个北方港城,一个北方深城!
港城富豪们再多钱又如何?谁敢开公司发射卫星,谁能一口气就拿下10平方公里的地,那面积都相当于百分之一个香港了!
胡博生非常喜欢给大陆企业家打交道,政策敏感带来的谦虚谨慎,与唯我独尊的狂傲霸气完美融合在一起,那才叫真正的商界枭雄,让他写的章都带有风云气势。
路过五角场的大转盘,林卓韵微笑着侧身说道:你真要跟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三分天下?
喊喊口号而已,千万别当真。宋维扬嬉皮笑脸,气势全无。
林卓韵说:我更喜欢你刚才那个样子,特别有男子汉气概。
宋维扬乐道:男子汉气概,可不是说大话吹出来的。
你没说大话啊,中国能有几个能做出像你这样成就的?林卓韵越笑越灿烂,眼睛变成了两弯月牙。
宋维扬说:我赚钱速度还是太慢,史育柱才是真厉害。人家兜里只有3000块钱的时候,就敢在花都和京城之间来回坐飞机,只为去京城赊账打广告。那嘴皮子真利索,杂志社竟然被说服了,答应赊账帮忙宣传。他创业第一个月就赚了4万多,很快赚了100万,然后把这100万全拿去打广告,一个月的销售额变成500万,一个季度的销售额变成3000万,一年的销售额接近2亿!他那是高科技行业,2亿销售额可比喜丰卖饮料的利润多得多。
听起来是很传奇,林卓韵微笑道,不过你也不比他差,我相信你能够超过他。
借你吉言。宋维扬嘴角翘起,微微一笑。
林卓韵显然被这笑容给帅到了,突然低头看着地面,双手插在衣兜里,小皮鞋踢着从缝隙中冒出来的杂草,红着脸突然说:这边都没有电影院。
宋维扬指着前方的凌乱平房:要不我把它们拆了,盖一栋大楼,喝咖啡的跳舞的看电影的,什么都弄齐全。
肯定要亏本。林卓韵仔细考虑说。
也对,宋维扬想了想说,那就盖一栋三层小楼,一楼是咖啡厅和餐厅,二楼是电影院,三楼是歌舞厅。
这注意不错,附近的学生肯定愿意来。林卓韵说。
算了,没那么多精力,宋维扬一路挑了好些时候,指着紧挨在一起的两栋两层自建房说,没必要自己修,我打算把那两栋小房子拿下,重新精装修,再在二楼搭楼梯相连。做一个集喝咖啡看书看录像和唱卡拉ok为一体的小资消费场所。
林卓韵笑道:那可有意思,保证五角场独一份。
哈哈,整个盛海都独一份。宋维扬说。
盛海的咖啡馆,大概是在1990年左右兴起的,但为数不多,也不够档次,卖的都是速溶咖啡。今年,衡山路那边突然开了几十家酒,基本上每家酒都兼卖咖啡,咖啡化才真正有了复苏的迹象但味道非常难喝,比速溶咖啡还差劲。
不过要等到1997年,由盛海市政府牵头搭台,这座城市的咖啡馆才开始遍地开花。
在宋维扬的设想当中,两栋房子的一楼为大堂,用来喝咖啡和看书。二楼隔成包间,可以看录像,可以唱卡拉ok,甚至学生们还可以搞化沙龙。
五角场周围有很多所学校,出现这种新玩意儿,大学生们肯定愿意消费。
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大学生是最先锋的群体。早在1984年的时候,复旦学生宿舍里就有个人咖啡馆,还兼办沙龙,甚至吸引来外校的学生参加其实就速溶咖啡冲开水,一帮子学生坐寝室里瞎侃。
宋维扬觉得,这甚至能做成牌,早几年抢滩占市场,连锁店开遍全中国,将来说不定能够吊打星巴克。
你帮忙想个店名,要艺一点的。宋维扬说。
林卓韵道:艺小屋?
俗了。宋维扬说。
艺苑?林卓韵道。
宋维扬笑着说:还怡红院呢。
时光之沙怎么样?林卓韵偏着脑袋问。
咦,这名字可以。宋维扬比较满意。
两人开始讨论时光之沙的细节,一路闲聊回到学校。林卓韵感觉时光在飞逝,沙子漏得太快了,忍不住又说:再走走,去看同学们打球。
打球没什么意思,还是听他们唱歌。宋维扬笑道。
接下来一段时间,宋维扬的作业天天出错,那修改频率已经超过了毕业论,傻子都能看出来林老师不正常。
不但如此,宋维扬的传条也多起来,总是莫名其妙写几句名人名言,或者写一段诗歌,林卓韵美名其曰是在讨论学。
《资本家关于宋维扬的专访出炉了,在港城引起不小的反响。
不过跟史育柱比起来,宋维扬还是不够看,人家今年底直接被评为中国改革十大风云人物,受到中央领导的特别接见!
148【中国热】
1994年12月中旬,此时港城最火爆的话题,莫过于《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
窦唯张楚何勇,以及作为嘉宾演出的唐朝乐队,在港城红磡体育馆尽情展现着内地原创摇滚的魅力。
四大天王悉数到场,那一刻,他们不是明星,而是普通观众。beyond和达明一派的全体成员夹在人堆里,鼓掌跟唱着他们记不清的歌词。何勇在演唱《垃圾场的时候,黄秋生由于听得太过激动,一边狂奔一边撕烂自己衣服以致敬。
没有哨子,没有荧光棒,但全场都陷入不可思议的疯狂。
为了避免骚乱,红馆是禁止集体起立和走动的。但上万观众不顾保安人员的阻止,他们离开座位,双足跳跃挥舞手臂疯狂嘶吼,竟把媒体人员和保安人员也带入了狂欢状态。
到处都是光膀子的观众,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抱在一起欢呼呐喊,摇摆着身体激动流泪。
这是港城开埠以来,空前绝后的演出,没有一场演唱会能如此疯狂。
隔日,港台上百家媒体都以整版整版的版面报道演出盛况,标题无非摇滚灵魂,震爆香江中国摇滚,席卷港城等字样。台下那些观看演出的港台巨星,无一例外全都成了陪衬,真正的主角只有三个:窦唯张楚和何勇。
魔岩三杰,傲视群雄!
《资本家关于宋维扬的专访,就是在这种时候出来的。它夹杂在魔岩三杰的报道中,没有被彻底淹没,反而借着中国文化崛起的话题更受关注。
1997年前的港媒和港人,对一切有关大陆的新闻都非常敏感,同时情绪也极为复杂。
港人迫切想要了解关于大陆更多的信息,港媒也千方百计的猎奇夸大。于是乎就造成如下结果:港城的各行各业,主动寻求与大陆的联系,邀请大陆的名人前去交流。许多大陆的严肃文学作家,都接连登上港城各大学的演讲台,并被港媒煞有介事的报道。
商业领域更是如此,大陆这几年的知名企业家,在港城被翻来覆去的轮番报道,一时间炽手可热。
具有大陆概念的红筹股,亦成为新的投资热点,爆炒爆炒再爆炒!
特别是最近两年,由于大陆的私企上市困难,纷纷跑去港城运作上市。仅一年半的时间,中资收购或参股的上市公司,就占港城全部上市公司数量的59,发展之迅猛让人瞠目结舌。
不惟港城,美国同样如此。
在92南巡之后,就有中国公司陆续在美国上市,全部暴涨,华晨金杯在两个月内,股价从16美元攀升至33美元。
这是一波全球范围的中国概念热潮,一直延续到亚洲金融危机才结束。
而中国的大企业家们,被境外媒体疯狂爆炒,个个头顶无数光环如此这般,就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开大碗面连锁店的退役军人,只喊了几句弄死麦当劳的口号,就能被美国几大新闻网轮番报道了。
港交所。
何国明端着一杯奶茶,腋下夹着一堆报刊杂志,优哉游哉地走进交易大厅。
明仔,早晨!有熟人跟他打招呼。
何国明微笑点头:周生,早晨!
大家的心情都比较轻松愉快,因为港股的大牛市已经持续了六年之久,几乎买啥啥涨,连扫地大妈都整天讨论股票。当然,也有倒霉的,比如联想的股票在疯涨三个月后,突然因为巴统组织解散而暴跌,把无数港城股民坑得欲仙欲死。
何国明是金融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以前在英资公司做事,如今辞职了一心炒股。他把全部家当都压在股市里边,几年间就赚了200多万港币,是散户圈子里非常有名的小股神。
明仔,今天该卖哪支?旁人问道。
不急。何国明扫了一眼电子屏,在散户大厅里找位子坐下。
何国明玩的是中线投资,风格偏于保守,他喜欢坐在散户大厅感受气氛,同时花费大量时间用于报刊杂志。
在仔细翻看十多份报刊之后,终于轮到《资本家杂志,封面赫然是一个青年男子的背影,并有大大的导读标题:《一年打下亿万资产江山,豪言与两可乐三分天下本刊专访中国最年轻的富豪。
又是大陆的企业家。何国明摇头苦笑。他对大陆股可谓又爱又恨,从中赚了不少,也被联想套牢10多万。
当然,跟喜欢关注商业新闻的许多港人一样,何国明也特别热衷大陆企业家的故事。因为那些家伙一个比一个传奇,就说罐头换飞机吧,做中间商都能一次豪赚一个亿,这种事情在港城是不可能发生的。
《资本家显然选用了大陆媒体的相关报道内容,而且宋述民和嘉丰酒业的内容说得更详细。
当看到宋述民拼搏十多年,手里掌控着价值数亿的公司,却一朝入狱财产充公的时候,何国明不禁背心发凉,琢磨着港城回归之后自己的财产问题。
不过,何国明很快就被后续内容吸引了。
不满18岁的高中生,身负重债,偷家里几百块钱考察市场,一个月的时间把罐头厂扭亏为盈,用三款新品罐头攻占全国市场。接着还主导了公司转型,发起中国工商界抗战宣言,一举成为中国饮料行业的大鳄之一。
太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