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野性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王梓钧
    宋家。

    《焦点访谈已经升起片尾字幕,宋其志心情舒畅,笑道:钟大华死定了!

    蔡芳华抱着儿子说:多亏了小弟。

    是啊,还是他厉害。宋其志感慨道。

    郭晓兰对儿子儿媳说:收拾东西,准备搬家!

    妈,你准备搬哪儿去?蔡芳华问。

    从哪里来的,就回哪里去,郭晓兰握拳道,我一直坚持住在这破房子里,就想着有一天能堂堂正正搬回大屋。你爸被抓的时候住在那里,等他出狱了,也应该回到那里!

    蔡芳华立即放下儿子:我去收拾,明天就搬家!

    宋家原来那套200平米大屋,此时被钟大华的儿子霸占着,但无所谓,直接带人轰走即可!

    咚咚咚,咚咚咚!

    敲门声很急。

    宋其志打开门一看,却见邵卫东带着两个酒厂干部站在外边。

    你们怎么来了?宋其志问。

    邵卫东说:我们都是来请郭大姐回厂主持工作的,厂里现在乱得很,只有郭大姐能够镇住。

    郭晓兰问:出什么事了?

    邵卫东说:钟大华的那些亲信,现在都被工人们抓起来了,捆在仓库门口吊起来打。那帮人太招恨了,我根本拦不住。要不是跑得快,我都要被他们打一顿,毕竟我是钟大华提拔的厂办主任。厂里现在生产都停了,乱七八糟的,估计还有人趁机偷酒回家。

    郭晓兰解下围裙,随手一扔,说道:其志,跟我去酒厂!

    宋其志抄起车钥匙,对妻子说:把门反锁了,今晚很乱,万事小心。

    我知道,你去吧。蔡芳华道。

    宋其志开着桑塔纳直奔酒厂,老远就听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甚至还有人在厂区里放花炮焰火庆祝。

    滴滴滴!

    宋其志狂按喇叭冲进大门,直往人多的地方去,那里有钟大华的十多个亲信被扒光了示众。闹事工人甚至怕看不清那些人的丑态,特意在空地上燃起篝火,男工人指指点点哈哈大笑,女工人羞红着脸小声议论。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可是建国后还有人在山沟里称帝的地方!

    邵卫东下车后立即大喊:郭大姐来了,郭大姐来了!

    工人们认出了宋其志的车子,顿时纷纷围拢过来——

    郭大姐是不是回来管厂子的?

    郭大姐来了就好。

    郭大姐,你可不能走啊,酒厂不能没有你。

    是啊,钟大华把我们祸害惨了!

    郭晓兰自然没有这么高的威望,追根溯源,只是因为她是宋述民的妻子而已。至于宋其志,就更说不上话了,他这趟只能当司机跑腿。

    郭晓兰喝道:保卫科长是谁?

    工人们指着一个被扒光衣服满身伤痕的家伙:在那儿呢。

    你们都是酒厂的老职工了,还有没有安全生产常识?郭晓兰喝骂道,这里是酒厂,在院子里放鞭炮倒罢了,居然还敢乱放烟花,酿成了火灾怎么办!你,苏涛,暂时担任保卫科长,带人清除一切安全隐患。邵卫东,赶快报警,把这些人移交给警方,就说他们想要毁灭贪污证据,工人自发将他们抓起来了。还有,先让他们把衣服穿上!

    我马上报警!邵卫东连忙说。

    苏涛也喊道:保卫科的都过来,干活了!

    郭晓兰又问:生产科长呢?

    有工人大笑:生产科长是陈锋,他把老婆送给钟大华睡,刚才被我们打了一顿。

    郭晓兰立即说:陆国明在不在?

    在呢!一个小干部站出来。

    陆国明暂时接任生产科长,立即组织恢复生产!郭晓兰命令道。

    陆国明立即喊道:都散了,各回各的岗位!

    只用了不到十分钟时间,酒厂迅速恢复秩序,郭晓兰又带着宋其志去连夜拜访老厂长陈忠华。




118【死定了】
    钟大华真的全国出名了,节目播出以后,立即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

    并非因为钟大华有多坏,有多可恶,而是涉及到国企改革干部贪污等关键词汇。这在90年代属于普遍现象,全国超过40的国企都在亏损,国企干部把厂子吃空也属于常态,借着国企改革的名义侵吞国有资产更是层出不穷。

    上亿观众对此感同身受,因为他们身边就有无数个钟大华。

    同类案情的举报信件,如雪花般寄往《焦点访谈栏目组,背后影藏着一桩桩含泪带血的故事。但《焦点访谈多半不会再派记者,因为有一个钟大华的典型就够了,他们还有更多的丑恶需要揭露。

    钟大华及其亲信大部分被抓,只有几个潜逃在外。

    至于酒厂被烧光了账目,无所谓,钟大华的老婆面对警方压力,分分钟招供,连埋在农村老家的现金和存折都说出来了。

    这混蛋在接任厂长之后,头两个月还比较正常,渐渐的胆子越来越大。

    刚开始,他只是徇私舞弊,任人唯亲,收些小钱,就连卖酒都只敢让亲信偷出去卖,或者说半路被人抢了报假案。仅半年时间,他就虚造产品合格率,将一箱一箱的白酒报废,伙同其他酒厂干部大肆亏空。

    仅钟大华夫妻二人,就贪了快2000万。还有他的儿子侄子堂兄,以及亲信,加起来也贪了近1000万。

    那个跳反的厂办主任邵卫东,虽然没有得到钟大华的绝对信任,其实也吃了十多万。只不过他做得很小心,不留证据,打死不承认,宋其志和郭晓兰也懒得去追究。

    而给酒厂带来的经济损失,却远远不止这一点!

    白酒月销售额从1300万降到400万,差价并非全给钟大华吞了。而是他那种贱价私卖白酒的搞法,大大扰乱了市场,让经销商们吃不消,导致酒厂的销售份额迅速萎缩。继续这么下去,嘉丰酒业必将走向死亡,沦落到产品无人愿买的地步。

    钟大华一家子都死定了,枪毙是必然的。

    宋家想让他们死,黄市长想让他们死,汤勇及其背后的袁公子,更想让他们赶紧死汤勇和袁公子已经收了前期活动经费!

    杨家湾监狱。

    郭晓兰将今天新出炉的报纸,按在桌上推过去,笑道:郭大华完了!

    宋述民端起报纸快速浏览了一遍,吐口浊气说:肯定要枪毙吧。他在省里和市里都没根基,又对酒厂的发展没功劳,居然敢这么疯狂。他搞股份制改革的时候,送给谁的钱最多,谁就最希望他死快一点!

    扬扬在电话里也这么说。郭晓兰欣慰道。

    《焦点访谈是怎么回事儿?宋述民问。

    郭晓兰道:半年前,中央台新开的一档节目,专门揭露各种社会问题。听说《焦点访谈的记者到地方采访,市长都要装病躲起来,小领导被吓尿裤子的都有。

    宋述民笑道:这节目好。

    郭晓兰道:老百姓都说好,家家户户每天等着收看,就看又有哪个贪官被曝光了。

    你们是怎么让《焦点访谈来采访的?这节目应该很难联系吧。宋述民疑惑道。

    哈哈哈,郭晓兰未语先笑,忍俊不禁道,扬扬出的馊主意,让他小舅去简州雇了500号人,分秒不停的给《焦点访谈打了半个月热线,让整个栏目组都记住了钟大华的名字。

    宋述民不禁莞尔:不愧是我的儿子,很有我当年的风范。

    扬扬可比你强多了,现在罐头厂的名气比酒厂还大。郭晓兰说。

    宋述民乐呵呵说:再强也是我儿子。你知道,我这辈子最得意的两件事是什么吗?

    是什么?郭晓兰问。

    宋述民哈哈大笑:一件是娶了个好老婆,一件是生了个好儿子。

    郭晓兰白眼道:其志不算你儿子啊?

    宋述民摇头晃脑说:老大虽然有闯劲,但做事太冲动,不懂得用脑子。老二更像我,能用脑子解决的问题,绝对不会去动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古今中外皆如此。

    别拽文了,看把你美的。郭晓兰笑道。

    宋述民收起笑容,问道:酒厂怎么处理?

    郭晓兰道:我们家独资收购,其志担任厂长,我和扬扬分别持股。陈忠华老厂长担任终身顾问,负责工人的安置,资金可以让银行解决。

    宋述民说:给邵卫东一点股份,再给陈忠华一点股份,不需要太多,意思意思就够了。你手里的股份,等酒厂老伙计出狱了,就酌情转给他们,这是我欠他们的东西。

    明白。郭晓兰道。

    还有,宋述民说,除了塑料厂,酒厂下属的其他厂子全部扔掉,这是摆脱包袱的好机会!有困难就扔给政府解决,这本就该是他们头疼的东西。

    嘉丰酒业下属的那些乱七八糟厂子,都是当初政府硬塞进来的。

    宋述民曾经下了一番心血,把其中的两三家扭亏为盈,但现在全都被钟大华给整回了原形。

    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郭晓兰道,回去我就跟政府谈。

    宋述民又拿出厚厚的一叠稿子,吩咐道:老范应该是不行了,你把这东西送给黄市长。

    这是什么?郭晓兰问。

    宋述民道:这是我花半年时间写的容平市工业发展规划书,黄市长既然喜欢官帽子,那这东西对他而言,就比黄金还贵重。你不要靠黄市长太近,有这份工业发展规划书,足够让他照看着宋家了。

    这能行?郭晓兰有些怀疑。

    宋述民颇为自负地说:整个容平,没有谁比我更有资格制定工业发展规划。我考察过日苯的地方产业布局,也研究过沿海省份的工业发展,更对容平的具体情况了解透彻,这是结合国内外经验和地方特点设计的工业发展蓝图。

    郭晓兰小心翼翼收好,起身说:那我就先走了,时间快到了。

    夫妻互道珍重,宋述民抄着报纸转身而去,口中唱着沪剧《芦荡火种:你春风得意喜讯高照,刁教官说合做媒人。喜上加喜重重喜,办喜事格门道我略知一二

    htt:

    天才本站地址:。



119【猛鬼校园】
    酒厂被《焦点访谈曝光的事情,虽然算丑闻,但对黄市长的影响不大。

    因为从一开始,黄市长就明确摆明立场,坚决反对酒厂进行股份制改革。在难以抵挡来自省里的压力后,他又转而支持喜丰公司收购酒厂,所以他在整件事当中属于正面形象。

    顶多,也就一个识人不明,而他作为刚刚赴任的空降领导可以得到原谅。

    在原来那个时空,黄市长也同样制止了钟大华吃掉酒厂。虽然没将钟大华撸职,却调去一个新的厂x书记当管家婆,直接将钟大华给架空了,姓钟的几乎成为摆设。

    范书记没有足够的眼力劲,他想借机搬回局面,还专门往省里跑了一趟。结果回来之后,他又变成了老好人,非常默契的跟黄市长一起搞国企改革。

    远在盛海,复旦大学。

    同样属于老好人的王波,已经进入愤怒状态。他疯狂摔着枕头:为什么不去军校!为什么不去军校!我就是奔着军校才来读复旦的!

    聂军放下新租的《四大名捕,笑道:你不知道啊?今年复旦就取消军校训练了。

    在80年代末的某次事件之后,北大和复旦的新生,必须要在四大军校进行军政训练一年才能正式上课。

    也即是说,90年代初的北大学生,学制为五年,一年军校,四年本科——在军校可不止走队列那么简单,还要掌握政治理论,参加军事培训,同时学习文化课程。

    复旦学生的命运本来相同,但只严格执行了一年(好像是从军校回来翻车了)。接下来的几年,复旦新生虽然也必须去四大军校,但只军训一个月。从今年开始就更爽,不用去四大军校,直接在本地参加入学军训即可。

    唯一参加了整年军训的复旦生,今年刚刚毕业,多读一年不说,还在工作分配上颇受委屈,毕业那会儿集体发泄过。就宋维扬他们宿舍隔壁的五号楼,到处都是被砸掉玻璃的破窗户,甚至有一段楼梯都被烧了,全是那届学长们干的好事。

    宋维扬笑呵呵道:你就那么喜欢军训?

    不是喜欢军训,是喜欢军校,王波说,那可是四大军校啊,听说上军事课的时候,还有将军级别的来亲自讲课!现在倒好,居然在本地军训,连将军的影子都见不着。

    别憧憬了,那里枯燥得很,傻子才待得下去。聂军不屑道。

    王波不忿道:你又没念过军校,你怎么知道?

    呵。聂军继续埋头。

    丁明突然兴冲冲的跑进寝室,这地主家的傻儿子咋呼道:我刚听人说啊,一教楼前面的小土坡埋着核废料,上面有颗歪脖子树,树上吊死过女学生,经常闹鬼,是咱们学校的四大凶地之一!

    聂军对这种神神鬼鬼的事情很感兴趣,连忙问:还有哪三大凶地?

    丁明说:还有就是隔壁的五号楼,很多年前,有个来自宁城的学生压力太大,就在寝室里自杀了,当时整间宿舍直接被布置成灵堂。

    然后呢?聂军追问道。

    然后就闹鬼,丁明道,听五号楼的学长们说,那间寝室每逢月圆之夜,半夜起床都能看到灵堂的样子。90届的毕业生不是发疯吗?本来只是随便闹闹,就是被那个寝室的鬼魂给迷了,最后大半个宿舍楼集体发疯,砸暖水瓶砸窗玻璃撕书点燃被子,甚至把整段楼梯扶手都烧了。

    这个月农历十五,我要去五号楼看看,聂军兴奋道,还有哪里是凶地?

    丁明说:文科楼。

    聂军道:文科楼怎么会是凶地?我白天还从那里路过,阳光明媚,挺好的呀。

    丁明说:文科楼以前有人跳楼自杀,冤魂不散,后来就不断有人在那里跳楼,是咱们学校的自杀圣地。我听说啊,就算没有下定决心自杀的,只要走到文科楼的楼顶,都会莫名其妙跳下去,就跟被鬼迷了一样!
1...6364656667...3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