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小郎中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柳川
说起这事,马老六很是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说道:“以前都是我混蛋,不过我后来发现了,其实严格的说也算不得是我的原因。而是鬼邪扰乱了心神,这才不能够正常应对。现在我的病已经完全好了,而且还不是吃药好的。”
杨仙茅很是有些好奇,问道:“不吃药就好了?那你吃了什么?”
“我什么都没吃,我只是不在那里住了,搬出来了。说来也奇怪,我搬到南城之后就发现,我发怒的毛病很快就好了。我也非常的奇怪,我为什么以前会这样毒打我家娘子,真是畜生干的事。我给我娘子道歉,倒把我娘子吓的够呛。待到后来她知道我是真心的道歉,而且以前是因为中了什么邪了,现在不中邪了,整个人好了,这才跟我抱头痛哭。”
说到这,马老六语音更是沉重:“现如今,我们准备收拾着离开呢。对了,之前有一个跟我一起,原本也是想请你和秦掌治病的大汉子。前几天我无意中遇到他,说起这件事,他说他也一样,之前带着混家因为准备躲避金军,所以先搬到了西城的亲戚家住,准备一起南下。结果到了亲戚家之后,他夫人的病就很快好了。又恢复了以前那样贤惠端庄,脾气超好的。他也觉得很纳闷,我们俩合计之后便觉得,肯定是那块地有什么问题。只是现在大家都在忙着躲避兵灾,又有几个去在乎那个地方还有没有邪祟,很快同州城就都要空了。”
杨仙茅听了他这话,不由心头一动,他对先前刘二郎的娘子杀人以及马老六暴打他妻子这两件事记忆犹新。而现在马老六离开那个地方居然好了,杨仙茅很想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反正他也不着急逃避兵灾,对他来说搞清楚这个病案反而更加重要。他可以由此来积累相应的治疗经验,对于一个郎中来说,是最重要的。所以杨仙茅决定再去那个地方看看,到底是什么导致这样的变化。
杨仙茅跟马老六辞别之后,径直来到了马老六他们所在的那个地方。
刘二郎的屋子还锁着门的。尽管就三妹已经告诉他,只要杨仙茅救了刘三妹的命,这屋子就送给杨仙茅做谢礼。现在杨仙茅已经做到了,按理说这屋子就是他的。但是杨仙茅并没有想进入屋子搜索,因为刚才他听到马老六说他跟另外一个汉子两个人离开住处之后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这也就是说影响他们的应该是一个共同的东西,这东西是马老六刘二郎的娘子和那汉子他们应该都能够接触到的。
杨仙茅将这一带搜寻了一遍之后,他的目光便落在了这一片主要的生活用水上,也就是那口水井。刘二郎被他娘子砍死之后,家里办丧事,杨仙茅来帮忙,曾经来到过这里来。





大宋小郎中 第865章 哮喘将死的老人
当即杨仙茅再次来到水井,想了解一下是否这井水就是导致异样发生的原因。他探头往里瞧着,刚开始并没发现什么异样,但是很快他注意到,这个并不深的水井不时有气泡从下面冒出来,然后在水面裂开,泛出来的味道有一股淡淡的臭鸡蛋的味道。
闻到这个味道,杨仙茅心头一凛。这似乎不是什么正常的味道,现在杨仙茅已经基本能确定了,导致马老六突然发狂和刘二郎的娘子发疯将他砍死的原因,应该都集中在这口水井上。准确的说,是在这口水井所冒出来的水泡上。
杨仙茅之前已经注意到了这水泡,但是当时他没有想到这东西竟然就是罪魁祸首。是什么样的毒从水里冒出来,使得来打水的人由此中毒呢?刘二郎他娘子和那汉子的娘子,平时都是由她们负责来水井担水的,而马老六这之前一直心疼体弱多病的娘子,所以是由他自己来担水。
正是这些人来此打了水,所以才会使得刘二郎的娘子,那汉子的娘子和马老六都因此中毒,变得性格大异。但是这只是一个想法,杨仙茅现在已经无从查证还有没有更多的人也出现这种精神上的异常。因为这时城里的人已经逃走了大半,这附近的屋子都已经空了。
心中有一个大致的推断之后杨仙茅没有再做停留,而是迅速的离开了水井,他现在要立刻前往陇州。
雇不到马车就只有步行了,杨仙茅买了些干粮带在身上。现在金军即将打来,粮食的价格疯一般的往上涨。杨仙茅很是花了一笔钱才买到了够路上吃的粮食,好在杨仙茅原本就对金钱没什么概念,所以也不觉得如何心痛。而那些其他的百姓,花如此重金才买到了一些干粮,一个个都心疼的,哭丧着脸如丧考妣一般。但是若是没有粮食的话,又如何能逃荒呢?所以他们也没得选择。
杨仙茅是往西走,只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往西逃难,而大部分人则选择往南。尽管往西逃的人不算多,可是汇集到西城的时候还是形成了一股的人流。因为城门只开了一半,同时要保证出城和进城的人的盘查。
现在军队的盘查也异常的严格,事实上这种盘查已经带有浓厚的敲诈勒索的意味了。搜出来的所谓违禁品堆得跟小山似的,大部分都是值钱的东西,看来这些守城的将士也想利用这最后的机会来大捞一把。杨仙茅看得摇头,这样的军队又如何抵御金军的铁骑呢。
杨仙茅还是比较轻松的通过了城门守卫的检查,然后跟着人流往西而去。往前走了半日,到傍晚时分,杨仙茅正准备跟其他人一样,找个地方歇息。这时他忽然看见,路边有一块空地上已经有一些人在那里搭起了帐篷,看来是准备临时过夜的。
他看见一个汉子在路边不停的冲着行人作揖,还求着什么。不过杨仙茅离得远,听不到真切。待到走近了,杨仙茅终于听清,原来这汉子在央求经过的人,看看谁懂医,能够救一救他父亲,他父亲病重快死了。
杨仙茅正要上前帮忙,这时从帐篷出来一个少女急声叫道:“哥,快来,爹好像不行了!”
那汉子大吃一惊,赶紧转回头跑到了帐篷里。杨仙茅抬眼瞧去,那帐篷倒也不错。从帐篷的质地,用的布料以及刚才这汉子和那女子的衣着来看,这至少是一个小康之家。杨仙茅跟上来,到了帐篷外面探眼望去,就看见帐篷里那汉子正用手抱着一个老头,那老头翻着白眼,喉咙发出呼呼的抽风箱一般的声音。
杨仙茅一听便知道此人应该是得了哮喘,实在喘不过气来。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抢救,一定会有生命危险的。于是杨仙茅连忙朗声道:“我是郎中,需要帮忙吗?”
刚才那汉子在路边求人求了半天也没有人进来帮他,也是他时运不济,刚好这里并没有什么郎中从此路过,其他人都爱莫能助。没想到现在终于有郎中愿意来帮忙了,而且人家还主动找到帐篷来,这让两人感激不尽。
那汉子赶紧放下父亲,站起身躬身施礼道:“多谢这位郎中,你快点救救我爹吧。”
杨仙茅知道,对于哮喘病急性发作呼吸困难的病人来说,就诊的时间非常重要,所以哪里还有空闲去寒暄。立刻点头答应,蹲下身,从怀里取出一个竹筒,这里面是他带着的银针。
杨仙茅出手如电,在这老汉的膻中穴、列缺穴、肺俞穴、尺泽穴等穴道入针,用泻法。很快老者急促的哮喘声渐渐平息了下去,呼吸也慢慢恢复正常。原本一直在抹眼泪的那少女终于露出了笑容,一个劲对杨仙茅表示感谢。
杨仙茅针灸完毕收了针后,老汉已经能够正常呼吸了。只是人非常虚弱,连话都说不出来。那汉子忙恭声对杨仙茅说道:“多谢公子,还未请教公子尊姓大名,此大恩大德我们铭刻在心。诊金需要多少?我这就给你。”
杨仙茅摆摆手说:“举手之劳而已,不用了。不过见你父亲这病,似乎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现在他的身体极度虚弱,身上的病只怕也不止这一个吧。还是尽早安顿下来,切不可长途跋涉啊,不然老爷子还会犯病的。”
那汉子感激不已,连连拱手,又叹了口气说道:“是呀,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原本是到同州来探亲的,结果亲戚已经跑到南宁去了,我们扑了个空。都怪这可恶的金朝人,我们现在是在往回赶。原本我们到同州来,一来是探望一下亲戚,二来也是想在同州找个郎中给爹看病。听说秦氏医馆的秦掌柜医术很高明,我们便想过来请他帮我父亲瞧瞧。只可惜他们也在几天前往南走了,没办法,我们只好返回陇州。没想到在这里我父亲犯病了,幸亏遇到公子,不然家父的病就危险了!”
那少女抹了把眼泪,勉强一笑说:“就是啊,今天还是家父的生日呢,若是今天有个三长两短,可叫人怎么想得通。”
杨仙茅一听这话,不由又惊又喜。因为这一天正好是他在四十年前拜的干娘唐氏的生日,只是不知道时辰是不是对得上。杨仙茅赶紧说道:“令尊是否是酉时生辰?”少女吃了一惊,上下瞧了瞧杨仙茅说道:“公子如何知道?”
杨仙茅咧嘴笑了,这可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自己救的这老汉的生辰八字居然跟干娘唐氏一样,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可是明明刚才他哮喘发作几乎就要断气了,若不是自己及时用针灸为他治疗,这老头就死定了。自己已经救过他的命,怎么心中却全然没有完成使命的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呢。难道是生辰出了问题吗?不对啊,古人对生辰八字那是非常在乎的,所以记得非常牢,一般不会有错。
这么说来的话,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老汉的病还有可能会发作,也就是说自己虽然救了他这一次,但是老汉的病并没有完全的被治好,老汉还会因为自己救治的这个病而丧命,又或者还有其他的劫难,所以现在救了他,也只不过是暂时延缓了他的性命而已。这种救治是不彻底的,也是达不到所谓救命的要求。如此看来,要完成使命,就必须要把对方彻底的治好,让他解除生命之忧,才可能被判为达到了救治的目的。
杨仙茅知道,自己必须想办法跟对方待在一起。于是装作很随意的样子说道:“你们是陇州人吗?”
那汉子忙点头说:“是呀,公子也是去陇州的吗?”
“是呀,我有个亲戚在陇州。听说金军打来了,我在同州待不下去,就想到陇州去找我亲戚,投靠他们暂时住在陇州,因为很多人都说金军喜欢的是宋朝的江南花花世界,不会往西边打来的。因为西边要比南边穷的多,他们肯定先去抢那些南边的富足之地。所以跑到西边反而安全些,我这才想着到陇州去找我这个亲戚。”
那汉子欣喜的说道:“那太好了,我们正好也回陇州,而且我们世代住在陇州,对当地很熟。你说你的亲戚叫什么,住在什么地方?我或许可以带你一起去找找。”
杨仙茅一听,不由大喜,忙躬身道:“要是能这样,那可真是太感激了。”接着又随口编道:“我那亲戚就住在东城,姓杨,是我三叔。我知道他们家宅院在哪,倒不用你陪同。不过你父亲的这病很危险,我刚才只是用针灸暂时控制了他的哮喘。他还是随时可能发作的,需要尽快用药物治疗才能彻底断根。不然下一次发作,针灸还能不能控制就很难说了。如果你们相信我的话,我们可以一路结伴到陇州,在路上要是你父亲出了什么闪失,我也可以及时帮他医治。”
这汉子原本就是这么打算的,他刚才主动提出要帮杨仙茅去陇州找亲戚,其实就想向杨仙茅示好,随后来提出希望能跟杨仙茅一路同行的想法。这样要是父亲的病情再度发作,就可以得到这人的救治。这小郎中医术十分高明,仅仅用银针三两下就控制了父亲这十分棘手的哮喘。这等本事实在让这汉子放心,虽然杨仙茅看起来很年轻,但这时候他已经顾不得这些了,有个郎中在一旁,那可总比没有郎中要强的多。否则父亲要是再次发病的话,那可就惨了。




大宋小郎中 第867章 古老的衙门
因此兄妹两都好说歹说,一定要有一个人跟着杨仙茅去见他亲戚,并且要跟他亲戚商议,请杨仙茅继续帮自己父亲医治。他们家还有一些积蓄,哪怕花上两倍的钱也都愿意,因为这时候已经没有选择了。
杨仙茅听他们如此坚决,自己也无法拒绝。眼珠一转,便想了个主意。反正路上看见很多的宅院都是空的,可见城里不少人都逃走了。只要在这些空宅里随便找一户人家,说是自己的亲戚就行了。到时候敲不开门,便说全家人已经逃走,自己就可以跟着兄妹俩在罗家住下。反正这也是罗家最大的愿望,但是杨仙茅必须要给自己再路上编的谎言圆谎。
当下杨仙茅点头答应,这让罗氏兄妹异常的高兴,商议之后便让罗小妹跟着杨仙茅。罗大匡心头打的算盘当然就是,妹妹到底是个年轻美貌的少女。如果到时候因为有什么事情耽搁,不让杨仙茅来给父亲救治的话,有妹妹去央求也会比他这个大男人管用的多。杨仙茅这小郎中可以硬着心肠拒绝一个大男人,但是很少有年轻人能够拒绝一个美丽少女苦苦哀求的。
杨仙茅带着罗小妹往东城走,罗小妹他们的家在南城,杨仙茅要尽可能离他们家远一些,这样她就不会熟悉了。免得找到一户刚好他们家认识的,那这谎话可就穿了。虽然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可能会让罗家兄妹产生不必要的疑惑,影响自己后面的行动。
街上已经没有可供租赁的马车或者牛车了,虽然有一些穷苦人自己做了手推的推车来招揽生意,但是杨仙茅当然不会坐。依赖别人的双脚,还不如依赖自己。看着罗小妹的身体倒也相对比较健壮,走一段路应该问题不大。
杨仙茅故意东张西望,说自己很小的时候来过,这些街景大多跟小时候记忆差不多,但是有很多都已经很模糊了。于是一路上,罗小妹便给他介绍沿途的一些主要建筑,包括酒楼客栈和大的商铺。
他们穿过城中心便见到了陇州的知府衙门,见到这衙门杨仙茅不禁愣住了,因为这衙门实在是太破旧了,上面的青砖绿瓦都已经长满了青草。而从围墙外望进去的房顶,有好多瓦片都已经掉落了。一个个窟窿在房顶上,同样长着已经开始发黄的野草,证明这些楼房已经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岁月了。
衙门口冷冷清清的没什么人,就连门房都不见踪影,大门紧闭着。杨仙茅有些奇怪,瞧了瞧天色,现在也不过刚刚过了中午,离下衙的时间还早着呢,怎么就把大门给关上了呢?
罗小妹看出了杨仙茅的疑惑,笑道:“出城之前就已经是这样了,因为早就传闻金军要打过来。在金军真正开始打过来之前,守城的知州就已经开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守城上头,到处去搜罗粮食,准备银钱招兵买马了。同时还搜集各种守城用的器械,已经不把心思放在衙门的工作上了。官司之类的事情就交给当地里正,能由里正处理的就由里正直接决定。若是有命案,这才会派人去侦办。但是衙门的公务基本上都停下来了,所以整个衙门实际上已经没什么人在里头办公了。监狱里的囚犯也都被放出来到城楼上帮着守城,说这可以算是戴罪立功,将来可以从宽发落。所以衙门整个都空了,当然也就把门关上了。”
杨仙茅哦了一声,饶有趣味地瞧着已经成了空宅的衙门。心想,现在金军大举南下,一路烧杀。这守城的兵士,如果不能守住城池左右都是个死,还不如顽抗到底。现在守城成了首要的甚至唯一的任务,其他的衙门所谓的公务全部都会放在一边,全力以赴镇守城池,于是便把偌大的衙门抛在了一边空着。
城里的衙役马步弓手所有能动的全都上了城楼,参与防御去了,日夜操练,哪里还有时间来处理日常公务,连吃住都在城楼之上。以保证这些从没经过大战的人有较长时间的适应战争环境,不至于真正打起来的时候不知所措。
杨仙茅很是感叹,感叹着守城的知州这种誓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和周密的组织安排能力。杨仙茅说道:“看这衙门破破烂烂的,可见已经很有些年代了吧。”
罗小妹嫣然一笑说:“我听说这衙门是太祖皇帝在的时候修建的,到现在已经有差不多两百年了,那之后就没有进行过大修。因为我有个亲戚在衙门里头当书吏,如今他也上城去守城去了。他说过衙门有个规矩,叫做官不修衙。也就是当官的不拿钱来修缮衙门的,朝廷也没有这笔开支。——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官员做上几年就调到别的地方当官去了,何必要为别人做嫁妆呢?所以都是能将就就将就了,也不会主动去要求朝廷拨款修建衙门,朝廷也不愿也不希望县官把心思花在修建衙门上头,那给人一种贪图享乐的印象。”
杨仙茅点头说道:“是呀,如果官老爷都把心思放在如何把自己住的地方修得更舒服上面,那当然就不会有更多的心思去关心百姓,这种想法也是对的。但是这衙门也太破旧了点,稍微修缮一下,把漏雨的地方补一补也未尝不可呀。”
罗小妹笑到:“是呀,不过我听说我们的知州一门心思都在守城上头,衙门所有的钱全部用在这上面了。至于衙门,他来了之后就没进行过修缮。还说每一分每一文钱都要用在刀刃上,城池保不住,就算衙门修得再漂亮,金军进来也一把火烧个精光,又有什么用。”
杨仙茅听她这么说,很是有些感慨,事实的确如此。他们走过了衙门,继续往前走,又走出一段路之后,杨仙茅又停下来四处张望,说:“好像就是这一带了,具体是哪一户我得找找,因为好多年没来了。”
罗小妹关切的问道:“是你什么亲戚啊?”
“是我三叔。宅院挺大的,小时候我还在院子里捉迷藏。我都睡着了他们也找不到我,家里人都吓坏了。”
杨仙茅有模有样地随口编着,逗得罗小妹咯咯笑个不停,说他小时候一定很淘气。
杨仙茅走过一家宅院时,发现这家宅院也很陈旧,门上挂着大大的铜锁。而且台阶上已经满是尘土,显然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开过门了。可见这家人应该早就离开了这里,因为有不少富人在金军大举南下的时候就举家南迁,想尽可能早的远离兵灾。
于是杨仙茅便站住了,四周打量,一副犹豫未决的样子。
罗小妹很是有些奇怪,便问道:“怎么啦?是不是这家?”
杨仙茅迟疑片刻,说:“好像就是这里,但是我记得不太准,我上去敲敲门。”
杨仙茅瞧了一眼台阶上厚厚的尘土,有些迟疑,到底还是踩着台阶走了上去,抓住门上的铜环当当的敲门。他敲了几下门,大声的呼唤:“有人在家吗?三叔,我是杨仙茅。我是同州来的杨仙茅呀。三叔在家吗?”
杨仙茅叫了好一会儿,当然没有听到任何声音。他沮丧地摇摇头,回头来对罗小妹苦涩一笑说道:“我三叔他们可能已经逃走了,没人在这里头。”
罗小妹心里却很高兴,如果真是这样,那杨仙茅就可以留在自己家。父亲的病就有救了,至少能够暂时保住性命。
于是罗小妹很是同情的说道:“他不知道你要来,所以可能就先带着家人躲避兵灾去了,你别担心,他们肯定没事的。”
杨仙茅点了点头说:“他不在家,那我该怎么办。”
罗小妹立刻说道:“那你可以住我们家……”这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围墙顶上有人招呼道:“是谁呀?是表少爷吗?”
杨仙茅吃了一惊,赶紧回头望去,只见高高的围墙上探出一个人来。是头发花白的老太太,脸上满是皱纹,颧骨高高耸起,脸颊深陷,正瞪着一双眼瞧着他。杨仙茅很是惊骇,原来这大门上了锁的院子居然还有人在家,这让他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杨仙茅眯着眼睛瞧着那老妇,试探着问道:“你是谁?我找我三叔。”
那老妇突然咧开嘴笑了,说:“你是大少爷杨仙茅吧?哎呀,长这么大了,连龙婆都差点认不出来了。”
杨仙茅一听这话便觉得后脑勺寒毛倒竖。这老人居然认识自己,还准确地把自己名字给叫出来了,只不过他叫自己大少爷是怎么回事?自己父亲并没有兄弟。就算有,那也是一百多年前了,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任何亲人,怎么突然跑出一个老太太把自己认成大少爷,而且还准确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罗小妹瞪大眼睛瞧着杨仙茅,一脸惊讶。
又听得围墙之上,那龙婆接着说道:“大少爷,这边门好多年前就没开了,一直都是从侧门进出,你绕到侧门来,就在那小巷里头。”
杨仙茅暗自心里叫苦,原来人家这大门是根本就不开的,难怪在大门那么多灰。不过这老人家为什么能够叫出自己的名字,这让杨仙茅的心里充满了好奇,他也想探个究竟。于是便答应了一声,带着满脸疑惑的罗小妹从小巷往里走,走进小巷不远,果然有扇小门。那门敞开着,里面正站着刚才招呼他的那老态龙钟的老太太龙婆。




大宋小郎中 第868章 龙婆
龙婆上下打量着杨仙茅,瘪着嘴笑了起来,龙婆的牙已经几乎没了,难怪整个腮帮子都往下陷。她的脖子上带着一个金项圈,从图案和色泽都可知是贵重之物。这户人家一个守家的老婆子都能带如此珍贵的金项圈,足以证明这一家的财力还是比较雄厚的。
龙婆眯着眼朝着杨仙茅说:“虽然你长这么大了,可是龙婆还是认出你来了。你的样子跟你爹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真是一家人,快进来吧。”
杨仙茅应了一声,回头瞧了一眼罗小妹说道:“要不你先回去吧,我这边忙完就来找你们。反正以后就在一个城里,以后要见面也方便。”
还没等罗小妹说话,那龙婆似乎已经猜到了罗小妹想留下的心思,便笑着说:“既然来了就进来坐坐呗。这位姑娘,你是我们家大少爷的朋友吧?长得真俊,快进来,这屋里好多年都没来人了。”
罗小妹愕然站在那,似乎没听懂老太太的话。杨仙茅对她说龙婆叫你进去,那你就跟我进去吧。”
说罢,迈步走了进去。瞧着龙婆脖子上戴着的那金项圈,道:“老人家,你这项圈可真漂亮。”
1...345346347348349...4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