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郎中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柳川
毕竟在每个人的心中太医院的太医那是医术最高的,无人能出其右。患病了当然要找最好的医生来看,这是每个人的想法,因此送来太医院的病人最多。杨仙茅有了基础方,根据这个方子迅速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调整,然后用药。果然不出杨仙茅所料,他这种新的方子最多也只能治愈三成左右的病人,还有七成病人都还是不治而死。
大量病人送来之后,给了杨仙茅一个很好的观察病情的机会,他需要确定这些病人究竟是怎么得病的,得病之后有些什么症状,尝试着对这些病症进行分类。
这是他判断病因病机的一个基础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给病人的诊治,杨仙茅有了新的想法。他马上把费神医请了过来,想请他在一起分析一下自己的方子,看看这样的判断行不行。如果说这个思路可行,他再根据这个思路来确定方剂的配伍。
费神医来了之后杨仙茅直接说道:“费神医,这段时间里,我通过治病发现,这种新的瘟疫实际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导致毒性肿瘤的瘟疫。这种肿瘤是由于瘟疫的热毒从皮肤的溃疡或者伤处侵入,从而在脖子腋下或者腹股沟处形成了一种血性的热毒。这种可以用我先前配置的那种方子来治疗,那种方子之所以只能医治三成左右的病人,是因为另外两种瘟疫虽然性质上跟这种瘟疫差不多,但病症不同,因此我那个方子就没有效果了。”
费神医对杨仙茅的这个发现非常的惊讶,频频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那你发现另外两种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种,我把它称为血毒瘟疫,这种瘟疫是由于食用了不洁的食物,使得有热毒的食物进入人的肠胃之后,在肠胃和血液中血毒蒸郁,酿积成毒。外发为黑斑,扩大到整个身体各处。这种就需要用新的肠胃型的药来进行治疗。而第三种则是利用空气,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导致染上肺毒的瘟疫,这种瘟疫典型特征就是吐血。当然这三种瘟疫相互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的病人可能只占其中的一种,有的可能是两种或者三种都有。那就需要相应的调整方子。”
费神医捋着胡须频频点头,这段时间他也一直在观察杨仙茅这边的情况。不过他没有像杨仙茅这样,将病归结为几种,然后再针对性的用药。但是杨仙茅的观点在他看来非常有道理,觉得完全可以按照这三种方法来制作三种相应的药方。或者根据病人患有瘟疫的不同情况,来综合调整用药。
在得到费神医的肯定答案之后,杨仙茅的信心强了很多。经过连续几天的配药试验,最终他锁定了一个基本方,并把这种方剂称为加碱解毒活血汤,这个药方是在清热解毒的基础上增加了解血毒清血热活血瘀的功效。基础配方是连翘三钱,柴胡两钱,葛根两钱,生地五钱,当归半钱,赤芍三钱,桃仁八钱,去皮尖打碎。红花五钱,川朴一钱,甘草两钱。
以这个解毒活血汤为基础,针对三种病情再做相应的增减调配组合,从而形成不同的方剂,来抑制不同的症状的病人。这就需要医者对症状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做到准确的调配。
杨仙茅用这个方子对他的病人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经过大量的病案医治之后,确认这个方子治愈率超过了九成。
杨仙茅并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别人,因为他给病人看病的情况王院判和费神医都高度关注,几乎是天天守在旁边看着。每次好一个,他们都会去记录下来。因此当杨仙茅最后的药方取得了超过九成的治愈力的时候,王院判已经连续几道奏折报告给了宋神宗。
宋神宗异常高兴,马上吩咐招见杨仙茅。
杨仙茅不知道这时候皇帝要见他做什么,他其实没什么兴趣去见这位皇帝的。不过思索片刻之后,他还是决定去见见皇帝。毕竟他要娶到药香郡主,最终还得过皇帝这一关,所以还是不能够跟他把关系闹毛了。
进入宫城更为严格,不仅杨仙茅要将全身上下的衣袍换成里面提供的干净的衣袍,而且还要彻底的沐浴并用药水消毒。同时他也不可能长驱直入皇宫,而是在皇宫靠近大门的一处四周用高墙隔离起来的偏殿拜见皇帝。
而见到皇帝时,杨仙茅才知道什么叫做小心谨慎。因为杨仙茅被送到偏殿之后,内侍让他远远的站在门口,不许靠近皇帝,回答要大声。
等了片刻,皇帝终于从后面屏风出来,坐在金銮殿上,距离杨仙茅竟然有百十步以外。而且在这之前,太监已经告诉杨仙茅这个已经是对他的最大的礼遇了。皇帝面见其他大臣,大臣们都是在金銮殿外面等候。需要商议什么,只能在门外大声表述自己的观点,连奏章都不能进来的,就怕把皇帝给传染了。
杨仙茅站在门口望着因为距离比较远看不真切的皇帝,觉得他的气色比较差,看来他经常生病是不假的。杨仙茅已经得到陪他来的太监简单教了拜见皇帝的基本礼仪和注意事项,知道不是正式的大典之类的场合是不需要下跪磕头的。当下躬身一礼说道:“微臣拜见官家。”
“免礼平身。杨爱卿,朕已经听说你找到了治疗瘟疫的药方,而且治愈率能达到九成,朕非常高兴。特意召见你,予以勉励。”
“多谢官家赞誉。能研制出这样的药方,也是托管家的鸿福。”
大宋小郎中 第831章 献药方
杨仙茅听宋神宗说话底气不足,便知道他的身体已经病得很重了,而且应该有多种疾病。
宋神宗说道:“宣你进殿除了嘉奖你的成就之外,朕还有一些事情想与你商议。”
“微臣不敢当,官家有何吩咐尽管告诉微臣,微臣一定遵从。”
宋神宗点点头说道:“朕公务繁忙,要处理很多事,就长话短说了。其实就一件事,你这药方朕想买下来,然后公之于众,让所有的医者都能使用。你意下如何?”
杨仙茅一听就笑了,说道:“皇帝官家,这是嘲笑微臣贪财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有什么东西不是皇帝的呢?这方子微臣本来就是打算进献给官家的。”
杨仙茅当然知道跟皇帝做买卖那自己简直是活腻味了。就算是自己大大方方将方子交出去,皇帝的赏赐也绝对不会少,又何必套上买卖这样词来惹皇帝不痛快呢,更何况他压根就不在意钱财,他现在的钱已经花不完了。他现在最在意的当然是药香郡主,如果能够用这个药方作为交换,使得皇帝不干涉他娶药香郡主那就算大功告成了。
但是这种话当然不能直截了当地说拿药方换,那皇帝可就太没面子了,必须要表达出这个意思,但是又不能太直白。
杨仙茅一时还真想不到该怎么来表达,不过他决定先把这药方献给皇帝,让皇帝欠自己一个人情。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再说这件事,免得两件事一起说,会让皇帝感觉到自己在跟他交换谈条件,要是那样恐怕这事情就更加麻烦了。
所以杨仙茅躬身道:“这个药方本来就是普济苍生的,我记得先祖皇帝曾经搜罗天下药方,汇编成册刊印天下,造福百姓,可也未曾收过百姓一文钱。现在这药方拿出来,救治被瘟疫时刻威胁的百姓也是我们医者该做的事。没有什么可讨价还价的,所以微臣愿意将这张药方无偿捐献给官家。”
说罢,他回头看了一眼门口站着的内侍说道:“能否借只笔用,我把药方写下来。各种不同的情况要使用不同的药,这些也需要详细写下来,以便临症的时候变化使用。”
那内侍扭头望向金銮殿上的宋神宗,宋神宗面露微笑,缓缓点头。
于是内侍便赶紧跑去取来笔墨纸砚,还有一张小方桌和一个蒲团,侧着放在门边。杨仙茅在蒲团上盘膝而坐,内侍替他研墨。杨仙茅笔走龙蛇,很快写了一套方子,这方子是个基本方,下面是根据他归纳的三种疾病的变化进行的方剂调整原则。
写完之后,他将笔放在了桌上,在将那方子递给了内侍。
宋神宗也不要那药方看,只对内侍说道:“你马上将这方子交给成书局立刻刊印出来,送到各医馆,让医馆恢复行医。全城百姓家有患瘟疫的可以送到医馆就医,其他人还是不容许随意上街,只要不是紧急情况都可以劝返,以免扩散瘟疫。另外叫太医院的药房平价把药物给各医馆卖一些,让他们有药给病患及早治疗。”
杨仙茅由衷赞叹说:“官家心系百姓疾苦,当真是令人敬佩之极。”
宋神宗道:“你替朕找到了治疗这可怕瘟疫的方子,真正救民于水火之中,朕一定要重重赏赐于你。你说吧,有什么要求尽管开口。”
杨仙茅用了十二分的力气才把要皇帝不要管药香郡主嫁给自己这样的要求强行按了回去,他使劲吞了口唾沫,脸上完全是一副心甘情愿的样子说道:“官家,微臣刚才已经说了,这方子无偿捐献给官家,用来救济百姓。微臣说话算话,所以不要任何赏赐。”
宋神宗缓缓点头说道:“很好。如果每个医者都有你这种医者心肠,那可就是百姓的福气了。等到洪水退后,朕自然会论功行赏的。”说罢站起身,在宫女搀扶下转身进了后宫。
杨仙茅一直垂手而立,等皇帝退到后面之后,他这才直起腰,嘴角有一抹浅浅的苦笑,心想:“这个方子连个水泡都没冒就献出去了,那可是真正的价值连城啊,但愿他能为自己迎娶到药香郡主铺平道路。不过皇帝的口味很很大,单靠这个方子要想让他松口,默许自己娶两个郡主,怎么都觉得分量还是轻了点。还得立下功劳,或许才能够换得官家的点头。
杨仙茅正往外走,忽然前面看见几个太监用箩筐抬着什么东西过来。走到距离不远处时,竟然有东西从那箩筐钻了出来,掉在地上,四只小爪子乱动着,吱吱叫。
杨仙茅的目光迥然,虽然隔得远,却还是一眼看出了认出来,那竟然是一只田鼠。
田鼠可比家鼠要大许多,而且一般是在田地里,几乎不会在城里面出现,怎么在皇城中突然发现一只田鼠呢?
那只田鼠躺在地上想翻身却翻不过来,也没逃走。
一个太监尖着嗓子叫骂了两句,上前用火钳夹着那田鼠扔进了箩筐,再把盖子盖上后吩咐抬走。
杨仙茅随即听见箩筐中,随着那只田鼠的进入又有老鼠的吱吱叫声传来,而且声音很微弱,似乎已经快不行了。他不由心头一凛,杨仙茅赶紧招呼道:“几位公公请留步。这些箩筐里面是什么?是都是田鼠吗?”
一个领头的老太监警惕的盯着杨仙茅问:“你是谁,为什么要问这个?”
“在下杨仙茅,是太医院的太医,刚才官家召见我,刚从金銮殿偏殿出来。看见你们抬的好像是田鼠,有些奇怪,这皇城中怎么会有田鼠呢?”
一听是太医,那太监这才顿时释然。换了副笑脸,说道:“是呀,我们也觉得奇怪,这是从高太后的院子里突然冒出来的,也不知道是从哪钻进去的。高太后很生气,把管事的狠狠责罚了一顿。让我们把这些拿出去用水淹死,然后找地方埋了。”
杨仙茅说道:“我能瞧瞧吗?”
那公公摇头说道:“你虽然是太医,但根据皇帝旨意,宫中人不许跟外人接触。所以你赶紧走吧。”
杨仙茅没有多说,拱拱手快步离开了皇宫。
宋神宗从偏殿下来,觉得身体很是有些倦怠,整个头昏昏沉沉的。尽管刚才杨仙茅进献的药方能够治愈瘟疫,让他非常高兴,可是却也只能维持片刻的喜悦和清醒,随即就感觉到倦怠和无力。这些日子里,他这种感觉越来越深。太医开的药吃了也没什么效果,反倒更增添了一些身体的不适了。
宋神宗坐着轿子回到寝宫,刚到门口,就从花丛后钻出一个少女,拦住了他的轿辇,红着脸说道:“官家皇叔,是不是我杨大哥来见你来了?他好吗?”
宋神宗抬眼瞧去,只见正是自己三弟的女儿药香郡主。
宋神宗知道这位药香郡主曾两次被杨仙茅救了性命,一次是她的天生绝症,都说活不过十八岁,得到这位小神医神奇的药物医治,已经基本好了。再一次是黄河突然发洪水,在峡谷中差点被淹死,也是这位新提拔的太医冒死相救。因此宋神宗对药香郡主问起杨仙茅并不感到惊讶,只是微笑道:“他挺好的,刚刚向朕进献了一道药方,朕很是赏识。准备在大水退后,瘟疫治好再论功行赏。”
药香郡主眼珠一转,脸上的神色更红了,上前两步说道:“我这些天身体不大舒服,我担心是我先前的病又犯了。因为杨大哥说过我那病还没断根,在洪水之前杨大哥也一直给我治病来着。皇叔,你能不能让他进宫,再帮我治治呢。”
宋神宗摇头道:“这恐怕不行,皇宫只有皇家的人才能呆。如果是外人,不管是谁都不允许进入的。这是保证皇宫不染上瘟疫的唯一办法,目前为止,这种方法还是起到了很大效果的。尽管朕也相信这位杨太医没有染上瘟疫,可是还是必须要小心谨慎。你的病也不急在这一时,他既然能将你基本治好,就应该不怕你的病反复,还是等到瘟疫扑灭之后再说吧。”
“可是这瘟疫要多久才能扑灭呢?我的病万一严重起来了可怎么办?”
药香郡主其实并没有发病,只是杨仙茅叮嘱她要以这个为借口,两人才能在一起。一想到跟杨仙茅在一起时让人脸红心跳的事情,药香郡主就又羞又喜又是期盼,所以这是听说皇帝召见杨仙茅之后,便大着胆子来找皇帝,要求让杨仙茅进宫了。
宋神宗微笑道:“放心吧。朕估计京城的瘟疫很快就能扑灭了,因为你这位杨大哥刚刚给朕进献了一个药方,这个药方经过他亲自的治疗,治愈力能达到九成,很快你就可以见到你的杨大哥了。”
药香郡主知道皇帝金口玉言,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只好叹口气说:“那好吧,那我走了。”
药香郡主转身正要离开,忽然又站住了,因为她看见就在她的身后,刚才的那假山上有一只老鼠正瞧着她,眼睛滴溜转,胡须还在不停的动。而且这种老鼠比平时的老鼠体型要大许多,就跟一只小猫似的大小,顿时把药香郡主吓得脸色煞白,一声尖叫,转身扑到了宋神宗的轿辇之上。
大宋小郎中 第832章 田鼠皇宫
药香郡主的这声尖叫把宋神宗也吓了一大跳。跟随的太监和护卫以为有刺客之类的,吓得赶紧四处张望,却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他们没有注意到假山上的那只老鼠,直到药香郡主一边尖叫着一边用手指着假山的方向。众人目光瞧过去,这才看清那老鼠趴在假山上的一块石头上,正盯着他们瞧。
皇城尽管戒备森严,可是却也没办法阻拦这种会打洞的小动物的进入。皇宫中也使用了不少捕鼠的法子,可是老鼠永远都捕不完的。现在竟然在皇帝面前冒出头来,还这么大个,这些太监们顿时都慌了。要是把皇帝惊到了,那该如何是好,立刻便有两个太监拿起地上的石头朝着那老鼠狠狠砸了过去。
第一块石头砸偏了,而另一块石头却砸中了老鼠的尾部,把那老鼠砸的吱吱叫了一声,打了个转从假山上滚了下来,落在草地上。肚皮朝上翻着,四只小脚不停舞动,吱吱叫着却爬不起来。
立刻便有两个小太监,从甬道上拔出两块拳头大的石头,狠狠砸在老鼠身上,顿时把老鼠砸得血肉模糊,当场毙命。
一个小太监大着胆子抓住老鼠的尾巴远远扔到草丛中,领头的太监很是不高兴,怒道:“蠢才,你把他扔在这,发臭了怎么办?赶紧的,赶紧的。拿去找地方埋了,别污了这皇宫内院。”
那小太监顿时醒悟,连声答应红着脸又到草丛中找到那只死田鼠,揪着尾巴小跑着走了。
宋神宗皱了皱眉,拍了拍依旧趴在他较辇上吓得发抖的药香郡主说道:“行了,只是老鼠而已,有什么可怕的。”
“老鼠这么大,还不怕人,吓死我了。”
宋神宗也很讨厌这种动物,安慰侄女说道:“没事的,咱们皇宫内院很难见到田鼠的。”
药香郡主抬头说道:“我听说皇奶奶院子里发现好多田鼠,都是好大的那种,个个都大很吓人的。被太监们打死之后,都已经装了一箩筐了。”
宋神宗不由愣了一下,皱了皱眉,转头问身边的贴身太监龙公公:“有这等事情吗?”
龙公公实际上已经听说了,但是他怕皇上为这件事分忧担心,忙微笑摇头说道:“这个……奴才倒没听说,不过想必是下面那些人说话夸张。咱们皇宫内院平素里很难见到田鼠,怎么可能跑出一箩筐来了。可见是一些夸大其词吧,皇上不必挂怀。”
宋神宗说道:“这些田鼠要是在别处倒罢,但是在太后房院子中,那就不是寻常事。你赶紧让人仔细的把太后的院子好好检查一遍,看看这些田鼠究竟从什么地方来的,把该堵的鼠洞都堵上。如果还有幸存的田鼠窝,就一起铲除了,不要留后患,免得吓着了太后。”
龙公公赶紧躬身答应。
宋神宗的轿辇进了他的寝宫院子,看见三个孩子正在院中,扒在一口差不多有他们那么高的大水缸的边上,拿着树枝在做着什么。
这三个小孩大的叫赵煦,是宋神宗的第六个儿子。另外一个半大和一个小的,分别是赵价和赵倜,是他的第七个和第八个儿子。
宋神宗前面生了五个儿子,全部都夭折了。所以他特别关爱这三个儿子。特别是六儿子赵煦,深得高太后的喜爱。总说他聪明伶俐,跟他父亲一样。宋神宗虽然并不觉得母亲这么说有什么依据,可是长辈疼爱孩子,有时候往往是没有理由的。
虽然宋神宗也很喜欢六儿子,可是后面的几个孩子他其实都花费了很大的心血。这几个孩子这几年年纪也渐渐地大些,已经活蹦乱跳了。眼下不知道他们围在水缸边做什么,但是这个行为足以让他吃了一惊。虽然这大水缸差不多有他们那么高,按理说是不太可能坠进去的,而且旁边还有宫女太监看着,但毕竟他夭折的孩子太多了,心头总是担心的,见状赶紧吩咐停下轿辇,下来后快步过去问他们:“干嘛呢?”
赵煦年纪最大反应最快,一听到是父亲的声音,赶紧将手里的树枝扔进了水缸,然后转过身手背在后面。摇着头说:“没什?么……父皇,你回来啦。”
听到哥哥这么说了之后,两个小家伙也才赶紧转过身来。却没有将手里的小树枝扔掉,只是背在身后,有些胆怯地望着父亲,也不知道打招呼。
宋神宗走到水缸旁,往里一瞧,顿时头皮发麻。只见水缸中有好几只小耗子,正在水中上下扑腾着。有的已经一动不动随波漂流,显然已经死了。还有的却还在奋力地游动,两只绿豆大的眼睛咕噜咕噜转着。但是已经没有什么力气了,似乎随时都可能沉到水里去。
宋神宗没有呵斥儿子,而是转头望向跟着的几个太监宫女,厉声道:“怎么回事?”
一个老太监硬着头皮上前躬身说道:“回禀官家,今儿个在园子中发现了一些田鼠。这些田鼠的个头都很大,我们逮着了之后本来是想弄死拿去埋了的。没想到被三位小王爷看见了,非逼着让我们扔到水里,他们拿树枝捅着玩。奴才们不敢违拗,所以就放在水缸里了,反正旁边看着,应该也没有大碍。”
宋神宗指着他的头,怒喝道:“什么叫没有大碍?让几位王爷在这么深的水缸前跟这么脏的田鼠游戏,你们竟然认为没有大碍!”
那几个太监宫女顿时吓得跪在地上不停磕头告罪。
宋神宗深深吸了口气,这才压住心中怒火问道:“园中发现田鼠了?”
一个太监说道:“是呀,发现几个,但是不多。都被奴才们抓到打死了,发现最多的是太后那边院子,说是装了一箩筐挑出去呢。一个比一个大,拳头大的吓死人了。”
宋神宗皱了皱眉,他原以为只在太后院子中发现,没想到他们院中竟然也发现了这些让人恶心的家伙,他气不打一处来怒道:“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宫中跑出那么多田鼠,你们查了没有?”
一个太监躬身道:“奴才们查了,但也不知道是从哪钻出来的。整个院子中我们也都细细搜查了,找到了几个鼠洞,已经用石块泥土整个封上了。”
一个宫女畏畏缩缩说道:“以往院子中也见到过老鼠,可是那老鼠见人就跑,更别说会出来了。可是这次发现的这些大老鼠都大摇大摆的蹲在那发抖,人来了也不跑,真是奇怪。”
其他太监和宫女悄悄看见皇帝对这宫女的说法很是关注,他们特别善于察言观色,立刻也跟着附和。有的说在自己枕头上就发现有死田鼠,有的说田鼠曾经还爬到碗里头去。
宋神宗听的越发的烦躁,手一摆说道:“行了,马上组织人手,将皇宫内院所有地方全部清扫一遍。见到田鼠一律杀掉,统一掩埋,或者用箩筐装了从皇宫抬出皇城去,让他们烧掉。”
龙公公和跪着的那些太监宫女们都齐声答应。
皇宫里竟然连续发现田鼠,让宋神宗当真是有些心力憔悴。如果连抓田鼠的事都要让他亲自过问,那他这皇帝当得也太窝囊了,因此很不耐烦的把袍袖一拂,转身上了轿辇。
回头瞧瞧几个儿子毕恭毕敬地站着,宋神宗忍不住心头一软。自己这些日子一直在日理万机的料理着大大小小的事务,特别是抗洪防汛救灾,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几乎没有时间来陪自己的孩子。这三个孩子望见自己都不如以前亲切了,这让他不尽有些伤感。于是他招手示意三个孩子过来,三个孩子却垂手而立并没看见。宋神宗更是心头不忍,便叫道:“煦儿,你们三个过来。”
赵煦听到父亲这话之后,这才捅了捅两个依旧木在那儿的弟弟,快步来到父亲的旁边,睁着两只小眼睛望着他。宋神宗摸了摸三个小脑袋,把他们的小手拿上来托在手里,轻轻的拍掉了上面的尘土,说道:“父皇身体不好,不知道哪天就要归天了。你们三个是孩子中间年纪大的,若是还这么调皮不省事,父皇又怎么能怎么能够把江山社稷交给你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