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学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金佶
岛上的人,也算是自己人。
但是如果让别人能够种出更多的粮食,这个世界将能够养出更多的人口,大汉在目前为止还需要更多的人口来占领更多的荒地。
如果这些荒地没有更多的人口占领,很可能就会被别的种族,跟生更多的孩子的人来占领。
这个世界人多和人少还是有差别的,人多的种族,就有权力,也有可能去占领更多的地方,所以人口竞赛的上。
汉人不能够退让。
对于钱汝君的说法,他们不是很懂,但是金麦城的人普遍不愿意生太多小孩,因为对他们来说生小孩是很有压力的,对他们来说,小孩是人口,不是人手,必须养到足够大的时候,才能够替他们赚很多钱,但是这之前都是投资,都是成本,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储备金额。
他们算过,如果在金麦城养孩子,最少也得花去他们所有钱的三分之一。
如果是这样,养一个还养得起,养两个就非常费神,两三个就不用吃饭了。
虽然金麦城对于养三个小孩的合理家庭,一些补助,但是这些补助都要看你养小孩的方式是不是符合金麦城的模式。
有很多人毕竟不喜欢养小孩,还要金麦城的官方人员来关注。
也最可怕的是,如果你养小孩最后不符合金麦城的要求,金麦城不愿付这笔钱,小孩又不能送回女人的肚子。
生了就生了,就得养,就得照顾,如果想要依照金麦城的方式来照顾的话就没有钱吃饭,除非搬离金麦城。
金麦城模式现在成为大汉非常关注的焦点,很多人都在观察金麦城的模式,这么不同于大汉的方法。
最后究竟会走到什么地步,不过他们发现,金麦城模式让金麦城的人越来越有钱。
而更多的人受到吸引,回到金麦城去,但是因为他们没有金麦城的基本素质,往往需要费力的追求。
对于新到金麦城的人,他们一享受到金麦城的公共服务,就再也不想要离开金麦城,就算他们过的日子比金麦城人还差了一点,但是他们在金麦城发觉到一点,只要他们努力,就可以提升生活的品质。
这种努力不只是在赚钱方面,还必须在他们的读书识字方面。
但是只要努力就可以提升,在大汉很多时候都办不到。
只要他们读书时是达标,得到金麦城的认定,就有机会成为金麦城民享受金麦城的更多服务。
不是金麦城认证合格的人,虽然可以住在金麦城,但是不能够在金麦城租房子,只能住在客栈里面。
甚至他们在金麦城都不能购买房子,即使买了房子,在一定的时间里,里面没有得到认可,他们的房子还会强迫卖出,这个时间不会太短,至少给你一年的时间。
多富豪宁愿买了房子再努力的尽到金麦城的补习班去补习,达到金麦城认可标准,因为在金麦城的房子,拥有大汉所没有的方便措施,只要跟大汉其他地方比较,就能够理解在金麦城的小房子拥有多么方便的生活技能可以减少很多,需要人家服侍的地方,也就是说不需要花这么多的钱了。
有钱人其实也会算账,知道怎么样让自己过得更舒服而这些人如果不用服侍他们,就可以让他们去种田,比他们多赚一点钱。
而且他们发现以前在大汉,想要享受生活,就必须养个厨师,虽然厨师也不需要很多钱,但是好的厨师需要代代相传,才能够累积足够的菜谱,甚至很多菜谱在传宗接代的时候甚至会遗失。
不管是什么样样的菜谱,他们发觉他们的私房菜,跟金麦城小吃街的菜比起来,真的是有点落差。
要知道大量自由的产业,只有金麦城有,所以只有金麦城那有吵架等食谱。
不许长安的女学堂,还有中央水塔区也有,但是对大部分的人来说那太远了,而且长安不是谁都能够过去的。
相对起来,来到金麦城容易多了,因为皇帝针对金麦城的自由通行令到现在还是有效的。
以人口如果要到长安城,有非常多的关卡,可是想要往金麦城却是自由。
这也导致金麦城附近的人口大量的流失,很多人都纷纷的上书给长安,那边希望长皇帝能够撤回这个命令。
皇帝并没有撤回这个命令,而是纷纷要求这个地方,想办法把野人抓回来,并且把失去人口的土地耕种起来,而失去人口的土地,一般土地都不是抛荒,而是卖掉往往能够买得起土地的都是大地主。
而这些大地主很多是商人,没有错,但是最可怕的事很多都是皇亲国戚,还有朝廷官员。
导致于这些县州的税收大量减少。
可是这些人也是最需要劳力的人,而劳力却大量的以往金麦城,导致于他们劳力不足,劳力不足的时候,如果还想要雇佣佃农,就只能给予更高的福利。
要不然只有买奴隶回来耕种了,但是买奴隶就要承担它对官府的税收。
但不用出人,但是要出钱,对于有钱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金麦城倒是会去搜寻,是不是有失据家长照顾的孩子,而把这些孩子买回来加以教育训练之后,放归他们自由,至于买他们的身价金,就让他们工作之后慢慢归还,当然他们受的教育也是需要出一点钱,但是因为可以分期付款,所以并不会构成他们太大的负担。
这种事情,现在金麦城形成一种循环,这也是金麦城,年轻人涌入的通道。
很多人就算不是孤儿,也想要把儿子卖给金麦城,由金麦城来把他们抚养长大,在抚养长大的时候,还会给他们足额的教育,这是他们做不到的而金麦城却可能做到。
透过买卖的行为,他们就可以转移户籍,成为金麦城的人民。
对他们来说,这是个大福利,也算是钻金麦城的漏洞了。
不过金麦城的管理人员却不是很在意。
因为这笔钱原本就是公主交代他们操作的。
把更多的孩子训练成有用的人才,金麦城才能够有足够适用的人才来发展,想要发展出更高程度的城市,没有高级人才是不行的。
这些管理人员也发现有些工作,普通人根本没有办法做。
他们自己也在奋力的读书之中,要不然他们会逐渐被金麦城淘汰掉。
金麦城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城市,其实生活在里面的人还是很有压力的,不过他们在压力的情况之下,还是能够体会到金麦城带给他们幸福的感觉,因为在金麦城,他们有大汉,别的地方没有的公平与自由。
朝廷官员所需要的劳动力,金麦城根本就是专业人员来取代这些人,不但工作更有效率,而钱是由金麦城给,除了财产在一定标准以上的人家都不用负担这笔钱。
第七六〇章 继续南下
在钱汝君眼里,像金麦城这么大的地方,住个几千万人都没有问题。
几千万人,可就等于这个时候的大汉人口。
虽然没有办法把青菜水果运来,但是把可以长久放置的粮食运来没有问题。
钱汝君现在除了积极发展轨道交通以外,最积极开发的就是水运交通。
轨道交通和水运交通,才是搬运粮食的利器。
把整个大汉的人口都聚集起来,大概也就这几千万人。
在后世,一个城市就能够把所有的人容纳起来。
但是现在没有办法盖高楼,如果盖高楼,全部会变成危楼。
这个时代的钢筋水泥远远达不到合格的标准。
盖个三四层楼就已经是超高的,即使是长安女学堂现在盖的楼层比较高,也不过是六七层,这六七层已经是把金麦城打铁做出来的最好,钢铁都用进去了,可以说是消耗了几年的产量。
如果仅整个金麦城都要用这种钢铁,以现在的打铁能力远远达不到。而且这个时候的打铁铁的成本可是等于后世的一辆汽车,对后世的人,汽车也是很贵的。
所以现在有锅子的人也会想办法要修修补补,到现在,金麦城出现修补锅子的人,都是属于高新科技的人才,不像后世补锅子的人已经退流行了,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潮流里。
当然这里所包括的人口并不包含野人,野人可没有计算在大汉的常住人口里面,也就是说在历史上根本没有记录,其实在这个年代是真正纳入统治的人,大概只有住在外面的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的人躲在山野里面,不想让别人寻找到他们,并不是没有跟外面沟通,只不过他们的沟通很少,并且会躲避官方,只跟住在乡野间的人,交易往来。
其实他们需要兑换的产品大致上就是盐巴,还有一些铁类。
至于其他的东西,生活在山野里面的人,很多都能透过自己的手工制造,当然,如果是外面作坊生产的东西会比较精巧,他们如果有可能的话,也想要兑换几个回去,在山野里面的生活,说不上高端富贵,但是想要吃饱却没有问题,比较大的危险是山野里的猛兽很多,他们生产的作物很多都会被山野里的猛兽吃掉,但是他们也有机会捕捉到山里的野兽。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就会是养起来,不过是养起来同样,还是会遇到山野里的野兽捕捉的危险。
因为他们可不会认为这个东西是自由自在的野兽,他就可以捕捉。
是你饲养的,就不可以捕捉他,反而认为你是养的东西特别的不会打架,非常方便他捕捉。
即使钱汝君抓了几万个人,满山片野里的野人一样不会少,如果能够把野人都放进官府管辖的地方,其实官府大概会很感谢钱汝君。
但是皇帝心里就会心惊胆跳的,这时候钱汝君很不想再得罪皇帝,因为她发现得罪朝廷不是个事,但是得罪皇帝,他就会给你找麻烦。我以前汝君也就没有再继续去抓野人了,以后如果抓到物业人,估计会私底下抓,不会再这么光明正大,而且不会在长安附近,因为随着抓野人行为的进行,钱汝君对这方面的事情越来越了解,终于知道野人并不是只有在长安附近才有,满山遍野,其实都有野人,也就是说她大可以到南方去抓野人,甚至到别的国家去抓野人,然后训练成自己人,然后让这些人来开疆拓土,她开疆拓土,如果是私底下做的事情,也就不用交给大汉来处理了。
这样新的人,完全可以依照她的想法来处理,也就不会这么麻烦了。
皇帝本身还有一个名义,就是他的父亲,他给你找麻烦,以钱汝君的概念对于义父还是必须孝顺的。
这是钱汝君在二十一世纪所接受的洗脑,即使他想要反抗,但是她内心里已经接受了这个概念,反抗无效,只会让她感到痛苦。
就像她已经接受了,用马桶上厕所用澡缸,或者是淋莲蓬头来洗澡。
如果做不到这样的事情,她就会非常的痛苦。
或许方便的东西是一种执念,也有可能是因为舒服的生活,让人家恢复到痛苦的生活,会觉得非常难以忍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曾经享受过的美好,让很多人宁愿遭受一些痛苦,也必须让这些美好保持在身边。
小金麦城和布农族的人最后还是打起来了。
所谓的打,当然不是武打,而是文打。
也就是,不是打生打死,而是两方面一字排开,派出代表来打,只不过在钱汝君的建议下,他们身上的设备还是能够带在身上,一场带设备,一场没有带设备,来上场打。
钱汝君不想让小金麦城人,变得骄傲自大,但是也不能够让布农族一贯领先,必须让他们了解设备的差别,对战斗的影响。
顺便让设备的生意能够做起来,当然最好的设备,钱汝君不会卖给布农族,因为就像葡萄牙人把火枪卖给翻岛国的藩王一样,太过先进的武器会让整个战争的场面失衡,万一让布农族不断的做大。
对岛上的生态平衡可是不大妙的事。
但是如果她们的女生愿意嫁给汉人,慢慢的汉化,这倒是一个可以做的生意。
只不过如果部落的男人没有昏头的话,绝对会反对的一个两个还好,如果大批量的人嫁了出去,对他们的影响就太大了。
这可是关系到种族的存亡。
就算一般的部落里的男性会没有感觉,但是身为他们部落的长老一定会想明白,到时候一方面是钱汝君,一方面是部落的存亡,他们一定会选择部落的存亡。
“你们下山一方面危险各方面麻烦不如我们每年就送你们需要的东西上来。
大汉女学堂 第477节
这些东西你们不需要这么多,就能够把它们交换出去,换一些你们需要的东西,这样也能够节省你们的麻烦和困扰。
而这些东西其实原本没有这么珍贵,透过交换,你们可以用更容易取得的东西来换得这些盐巴或其他你们需要的东西,对你们的好处也比较大。”
虽然呆了十几天之后,已经有几个人能够初步的沟通,但是要做完整的沟通还是很困难,所以钱汝君还是找来他负责沟通的那个女生跟她说明。
他们来说,这当然是双赢的事情,他们千肯万肯。
“我们不要等一年,最好能够季节转换的时候就来一次。”
这个时候布农族,还没有月份的观念,对他们来说,时间的转换就等于季节的转换,虽然在中南部山区季节的转换并不明显,但是生活在山林里的人来说,他们能够很敏感的发觉季节的变换。
钱汝君带来的好处只是暂时的,让他,但是他们平常没有办法做到。
而小金麦城的人,能够对他们带来的好处却是永久的,虽然他们可以做到,但是做起来非常的困难。
不管是哪一样的好处,都是实打实的,对于朋友不能组的人是很欢迎的,当然就没有砍人头的问题。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钱汝君的要求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要求了,倒是钱汝君希望他们能够减少对祖灵的依赖。
他们还要花一些时间才能够接受,不过钱汝君相信,如果她能够沟通的那个女生,在族里的地位,能够借由她来稳固的话,未来这样的事情不是不能够办到的,至少在她认知里面二十一世纪,原住民已经没有在砍人头了。
毕竟如果他们再砍人头,就是杀人犯法,所以族群的概念在遇到法律的时候,其实就是形势比人强,谁能够压制谁就是听谁的。
竟然已经完成了任务,大家就准备下山了,至于他们的要求,小金麦城的人当然同意,毕竟小金麦城的人已经开始在晒盐,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外面的海滩正适合晒盐。
因为他们会有一个比较长的干净,虽然不能够一整年都作业,但是能够作业的时间已经足够生产他们好几年可以用的盐巴拿出来做交易也是一件好事。
对他们来说,盐巴的生产也是富有剩余的,虽然可以往下金麦城那边拿去贩卖,但是金麦城的研发生产量也非常大,对于盐巴的需求不是很多,而对岸的人虽然需求非常的大。
但是他们对这个岛存有什么念头还不知道,幸好他们的船现在还没有办法,安全的每一条都开到这个岛上来。
在船只还没有发展得非常鼎盛的时代,大部分的人在开船的时候,只敢沿着岸边开,离岸边远一点的地方就不敢前进了,因为失去方向,在大海是非常可怕的,而这时候他们在海上并没有导航的设施。
不要说没有罗盘,连指南针都没有,当然卫星导航更不用期待了,这个时代根本还没有卫星产生。
天空这个时代还是属于人类的禁区。
大海虽然不是禁区,但是在海峡里面,四到十二月有非常多的台风会到访。
在没有气象预报的时代,天气的灾害无疑的会放大非常多倍,因为他们往往在海上看到这些灾害发生的时候,甚至会来不及躲避,因为这时候他们的船的速度,比后世要慢了十几倍。
到目前为止,除了看到有些船只偶尔来访之外,他们只能看到来自于金麦城的船只。
至于更南边的地方,金麦城的人目前还没有继续开发,因为这个岛就非常的大,即使弄更多的人过来,都没有办法把这个地方的人填满。
而且这个地方的原住民,其实生活的地方跟他们可以耕作的地方有些差别,所以在他们眼里,这里有大量的空地都让那些梅花鹿到处奔跑,在小金麦城这些刚从农民转化过来的人认为,实在是太浪费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钱汝君给金麦城管理处的海图,最远只到这个岛,至于更远的地方的海图,他们手上并没有,所以对于状况不明的情况之下,他们也不敢随意去探勘。
毕竟规划者大部分并没有向海洋去,从各地方传回去的报告,他们知道海洋其实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所有的看看行为都非常谨慎,不知道前方是什么状况的情况之下,他们也不敢贸然前进。
钱汝君听到小金麦城的报告之后,才想到她之前交待开发到夷州,其实已经认为,金麦城管理处的人,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够开拓到这个地方来。
没有想到,她让学堂岛学生南下开拓之后,他们的脚步就一发不可收拾的跑到这个地方来。
再往下,其实岛屿都是一连串的。钱汝君到不怕金麦城的大船找不到补给,因为他们补给一次就能够航行很远的距离,只不过初次到达的地方,想要找到洁净的水源,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
因为热带的水源有很多,看起来是干净的,但是里面长有非常多的病菌,还有毒气。
就算看到有水也不见得能够用,尤其是池塘还有湖泊之类的。
倒是流动的河水比较安全,只是他们取水的时候哦,要比较注意鳄鱼的出没,要不然,取个水,会让小命都没了。
“其实往南边还有一连串的岛屿像是菲律宾以及印度尼西亚,也不知道这个时候叫什么名字,拿纸笔过来,我帮你们画个图,你们这里有纸吧?”
虽然造纸技术已经在大汉传播好几年,但是钱汝君知道这个时代传播的速度太慢,而且造纸需要很多的木头,所以钱汝君并没有让金麦城的人制造太多。
在产量有限,别人又还来不及模仿学习的情况之下,这个地方也不知道有没有纸送过来,因为在这里似乎只没有什么生存空间,因为对这里的人来说,他们大部分书写的方式都是在树木上刻画,而且也不是文字,大部分都是图片。
“有有有,我们每一个都是认识字的,所以书籍在小金麦城里还是有的。我们也需要纸来记录一些东西。”
第七六一章 栾树
钱汝君在纸上写写画画。
来到大汉,提笔写字已经变成正常的事情,钱汝君逐渐已经习惯了。
只不过钱汝君私底下常用的是炭笔,而不是毛笔。
但是如果要写正式文书,那么也只能够提起毛笔。
幸好,钱汝君有了电纸书空间之后,手变得灵巧许多,就算写毛笔也不至于太难看,最起码不是鬼画符。
花了几个时辰,写了半天,因为是画地图,钱汝君的个性自然不可能随意画画,因为如果在海上随意画画,那么可能会把人带偏到几千公里的海外,让人迷失方向。
钱汝君脑子里面大致上记得准确的地图,但是这些地图真正准确的只有所谓的方位,因为钱汝君大致上会换算经纬线跟实际方位的差别,所以对这个时代的海图来说,已经是最精确了。
但是钱汝君有一个毛病,就是她不能够记得实际的距离。
但是脑中有经纬线存在,大致上距离不会偏颇到几十公里,不过误差个几公里还是有的。
虽然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很容易了解经纬线,但是钱汝君在训练的时候还是有帮金麦城的人训练经纬线,而这些人虽然不是全部能够了解,但是大致上知道有经纬线的存在,甚至有一两个人能够读通经纬线。
所以钱汝君要把这些读通经纬线的人划归到海洋发展处。
钱汝君现在的画画不是给小金麦城的人看,而是给远在金麦城的海洋发展处的人看,因为只有他们能够看得懂,并且规划出适当的行程。
工作了几个小时,钱汝君也感到疲倦。
不是她事实上身体会疲倦,因为她的身体能状况一直很好。
但是长时间做同样一件事情,精神会感觉到疲倦,即使她现在的身体状况很好,也会对同一件事情厌烦,钱汝君本来就不是一个工作,能够持久的人,常常需要一段时间就换一件事情做。
看到钱汝君终于开始休息,旁边的学堂岛学生帮她端上一杯水,并且问道:
“公主,为什么你要这么费劲的画这张草图你不是还要继续到处玩吗?如果你现在不往南走的话,那么就是要回去了?”
钱汝君还真没想到,她可以继续往南走,从现实方面来指挥。
但是对她来说,这也是一种冒险,而不是一个安全的路线,在船上有再大的能力,几乎都没有办法防范危险的发生,但是钱汝君有一个好处就是她能够飞行,透过飞行,她能够看到方向。
只是如果太远的地方都没有岛屿,她一样会在大海上迷失,因为大海上可以很久很久都碰不到一个岛屿,她也就没有可以确认方向的东西了。
所以每一个大海探险都是一个冒险的行为,尤其是要寻找岛屿,而不是大陆,如果要寻找大陆,倒是简单,只要向着一个方向前进,多多少少会碰到一个大陆,不过只要不回到亚洲大陆海上还是有很多像大陆的岛屿。略微有一点偏差,不至于迷航钱,汝君倒是可以试着走看看,或者她可以把沙劳越和沙巴找出来。
但是钱汝君现在只是想要让人找出吕宋岛。
在这个时代,行船最大的问题就是补给问题了,由于船行的速度不够快,沿途如果没有岛屿,可以补给淡水就会造成在大海缺乏淡水而死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