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学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金佶
就像大汉,也把铁器管得很严,匈奴人不容易拿到。
在这个时期,匈奴人的练铁技术,远远不如汉人。
毕竟,大汉才在铁器发展的时代。自己都不成熟,还在快速的改进之中。
在层层封锁下,想突破文化的障碍,取得练铁的方法,对匈奴人来说,还是很难。
很来,匈奴人练铁进步了,可是长城里的铁匠更进步。
其实,如果不是铁匠有意隐瞒技术,五百年的技术进步,对大汉人来说,五年就可以达成。
可知大汉浪费了多少时间。
又有多少科技,在隐瞒不公开的情况下,最终消失了。
所以西方会发展专利技术,只要你用他的技术,就要给他钱。
所以技术拥有人,就不怕人知道他的技术。
在大部分技术可以公开的情况下,科技的进展,就像飞了一样。
不过,后来也出现了新的问题。
就是技术壁垒的出现。
太多的技术要给钱,导致后来的技术发展不容易。
人们消费的产品也愈来愈贵了。
因为他们消费的产品要给人技术专利费。
每个人都分摊一点点,到最后就是很大一点。
不过铁器的优势不像后来发展火药,能够跨越距离,把马上民族打趴下来。
铁器再优秀,能够提升的只有个人的作战能力。
什么时候能用得上这个作战能力呢?
或许只有当马的术度慢下来,或许匈奴的骑者被甩下马匹的时候。
所以大汉的铁器虽然发展的比匈奴早,很多发明都能够超越匈奴。
但都比不上一台可以撞人的车。
你拿把剑,对着一个开车的凡人挥舞的结果会是什么?
如果对方车技好一点,你都没有撞到对方的运气。
幸好,这个问题,不需要钱汝君去思考。
如果是她的话,不会去养什么马,而是要那些发明出脚踏车的少府人多用点力,发明时术可以四百公里的高铁。
用高铁的车厢,把匈奴人从头到尾撞一遍,对方只有变成血肉的可能性。
连火药都不用发明了。
在没有火药的时代,其实可以纯粹速度比速度。
感觉也没有那么血腥。
钱汝君对火药的观感不太好。
虽然车子也能把人撞得扁扁的。
但毕竟是生活上的东西,她还是比较能够拉受的。
路线,铁定不能跟上次一样。
千年人蔘这种东西,可不是一年时间就能重新出现。
即使在空间里,也需要种个一百年。
以钱汝君的思维,一百年她都要去棺材报到了,还种什么种。
挖过的地方,再挖到的可能性就比较低。在别的地方还有大量千年人蔘的情况之下,不值得费这个力气。
看着地图,钱汝君的眼光越过长城,看向幽州北部的夫余。
也就是后世长白山那个地段。
其实,也不需要走过长城,其实朝鲜可以坐船直接到金麦,再从金麦到达长安。
只不过朝鲜半岛各国的使者,向来走得是辽西走廊的这个路线,也就是要经过长城,穿过燕山。
其实钱汝君觉得挺傻的。
坐船多近啊!
以现在的走路速度,至少可以省四分之三的时间。
钱汝君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坐船。
在没有坚固的船只的情况之下,下海是一个风险极高的冒险举动。
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的可能性,船只会在海上解体。
当然,如果他们能拿到汉朝官制的船,汉朝少府工匠,代表着大汉的最高水平。
能轻易秒杀后世的造船大亨朝鲜,这时可能叫马韩或弁韩。或者叫无名氏。
这个时候的韩国并不是全境统一,甚至在城市以外的大部分地方,还有许多野人活动。
尤其在山林里,那是各自为政。他们也没有什么国家意识。
组成国家,学的是春秋战国时的那一套。有点封建。
而没有封建的地方,自然就不属于朝鲜的国土。
钱汝君在想,要不要去夫余呢?
其实夫余这个外族,历史上不怎么提到,提到也几乎是一笔带过。
听说骊城附近以前也好像是一个叫孤竹的国家,立国也有上千年了。可是倒楣得遇到扩张的齐国,被灭国了。
而后来这一块地方,又被燕国给拿下。
齐国和燕国的恩恩怨怨,历史也说过很多。
只不过这些国家的名字都洇灭在历史之中。
只有一些对于历史典籍特别有研究的人,才会知道这些国家的名字,一般人根本没有兴趣知道。
即使燕国的历史距今不会太久,但燕国和附近的齐国曾经也灭掉好几个国家。这些国家,几乎都不存在记忆之中了。
其实何止是这附近的一些小国,以前中国大地上有多少个国家?
这些国家的名字在被灭了之后就很少在正史上被人家提到。
第五四二章 新目标(二)
在大汉以前,长江附近以及长江以南都被称为蛮夷之地。
而蛮夷之地,并不是化外之地,人们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也有组织,也有社会,甚至也有部落、国家。
组成一个部落,几乎是在新石器时代以来,人们就发展出的一个模式。
他们发现只有团结才能够在这个逐渐强大的社会里,存活下去。
他们必须抵抗的对象,除了野兽之外,还有人类。
如果还想靠个人荣誉来孤军奋战,很容易在这个组成国家的浪潮里面,被人家打败。
而被人家打败,对男人来说往往就是死亡的命运,女人还比较好一点,因为女人就等于生育能力,很多族群的人都会把别的族群的女人收纳进来,替他们生孩子,等孩子长大就会是他们族群里的人。
这时,对女人而言,生育可以说是过鬼门关,尤其是第一胎。
这个过程,导致男女比例,严重的男多女少。
大汉女学堂 第254节
再加上某些男人,需要强占多点女人,有些男人,难免就会缺女人。
大部分的人几乎都不存在叛变的可能,人们也习惯了这种游戏规则。
夫余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候,也成为历史的典籍,甚至有些经典还把它神化
当成某个神仙圣地,还外仙岛。
夫余所在的地方就是后世的长白山,现在估计也不叫长白山,而有别的名字
钱汝君任性的不想跟夫余人沟通,也不想知道它现在叫什么名字。
她知道长白山是个宝贝,不只是人蔘很有名,事实上,它的乌拉草,还有貂这种动物,也都非常有名。
除此之外,各种稀奇的,动物植物几乎在这座山上应有尽有,它的特有种显得非常的多。
感觉上长白山特别有生命力。
钱汝君记得长白山以前曾有一个名字叫做窝集
窝集代表的是很多树叶掉下来腐烂掉,而大自然的这个行为往往能够替地里带来营养的肥料,带来更多的生命力。
比起去年她带领的这群学生,武力又强大了不少,甚至还有医疗的能力。
就是因为学生拥有了医疗的人力,使她们有可能进行纵深比较深的活动。
而且长白山本来就是草药盛产地。
在那里还能够采到很多的草药用来治病疗伤。
可是深入外族内地是一个很危险的行为,尤其是她的身份所代表的政治意涵往往会替她的母国汉朝带来很大的影响。
所以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前,钱汝君最好不要下这个决定。
而且,夫余人的讯息太少了,他们是不是很强大,实力如何?
他们根本不知道,说不定他跟后世的女真人一样,都是敢打敢杀,所以决定他们不能打出去的重要原因是人太少,马太少,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和行动能力。
在这个时代,松辽平原还在逐渐形成之中很多地方都是沼泽地人,行走都不方便,更合惶论马匹了。
在后代女真人到处打仗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女真和契丹人都大量使用马匹。
代表那个时代松辽平原已经很适合骑马了。
黄淮平原,经过一千年的发展,都能够形成一块平坦的大地。
松辽平原,的土壤冲击能力,一样很高。
大汉距今有两千年。
而且钱汝君发现在历史记载东北的少数民族的时候,常常使用渔猎民族,这个名词。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暗示。
这个地方其实在早期是很适合捕鱼的。
先不说河流,这个地方可能很多地方都存在大面积的湖泊,只是后世消失不见了而已。
湖泊要消失只要几百年、几十年就可以完成。
长江三峡大坝,如果没有常常在上面抽沙,它的使用寿命也不过是一百年。
所以钱汝君可以判断这个地方的人出去行走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交通问题。
而交通问题,有没有使用撞击力强大的马匹之类的动物,就影响到了他们的最大攻击能力。
后世的汽车如果不是我们给他下了很多的规范,其实它也是非常强大的杀人器具
没有使用马,可能是扶余人显得比较弱势的原因。
“公主又在想些什么呀?眉头都皱在一起了。要是公主能跟我们说,我们来帮他一起想,一起研究就好了。”
“你傻瓜呀!如果是我们能够做得到的事情,公主就会给我们做,如果公主判断我们做不到,那可能很我们就真的做不到。”
“为什么?”说这话的人很明显不服气,也看得出来,他是没有经过洗脑,而且比较有个性的人。
这样的人往往都想有好表现,可是在他观察的结果,他的表现能力并没有比同侪更高,这令他有点郁闷。
他最讨厌被叫笨蛋了。
他的同学实在都太优秀了,在成绩排名里面他还是属于后段班的,几乎是倒数几名了。
如果不是跟他同学比,他跟外面的比,都能够很骄傲的说他是天才。
事实上喝了钱汝君的灵水,他的确可以自傲的说他是天才。
“说你傻,你还不相信,你傻非要跟人家比,全部最了解我们能力的人就是公主,就算你是在社团活动得到的表现,都会有记录送到公主的手上。公主很关心我们的发展,所以我们有什么表现她都会看在眼里,如果我们的表现不如人意,甚至有什么挫折,公主都会找人过去谈谈。”
“可是公主没有找过我去谈话……”
这个学员都不知道该判断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可是他总觉得能够跟公主讲的上话,好像是好事。
他可以发现,他的同学每次跟钱汝君面谈之后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就好像突然开窍的鸟儿挣脱云朵飞向蓝天,之后他的发展就会非常的迅速。
这让他很羡慕。
“这可能是你还没有走到那个关卡,加上公主很忙,不见得有时间照顾的到你。但是只要你在挣脱关卡挣脱不出来,这时候公主一定会找你过去说话,不会让你在那里浪费时间。”
“我感觉到你想安慰我,可是没有安慰到关键点,我觉得更沮丧了。”
“那我也没办法了,你还可以主动去找公主说说话……”
第五四三章 新目标(三)
钱汝君当然听得到外头学生的闲聊。
她并没有禁止他们聊天。只是在有外人在的时候,要他们注意礼节,应有的态度,该保持的要保持。
只不过,钱汝君发觉,她的听力越来越好,这样子对她工作可能形成干扰。
不过也不会,他们的声音毕竟小,专心的时候,是可以把他们的声音抛诸脑后。
她。也不准备跟他们说,她能够听到他们的说话,因为偷听别人聊天,好像是她一个小小的恶劣乐趣。
她之所以喜欢让不同的人来守卫她,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聊天主题,有不同的话题。
这样她每次才能够听不同的话,要是都是同一个人,都讲的是同样的话,那就无趣了。
把心收回来,钱汝君再把注意力放到眼前的地图,虽然距离等其他因素有很多的错误,但是方位最起码是正确的。
即使是容易出错的距离,他们也是尽量做到正确,毕竟钱汝君教给他们的测量方法没有经过长久的实践,还是容易有各种问题。
“伤脑筋,要决定去哪里比较好呢?如果要走夫余这条路线,那就要避开关内,走秘密的路线。
说起来难,做起来也不难,很多商人都在走这条路。
因为他们有东北的商品的需求,向皮毛就需要从那个地方进口,在内部的皮毛的品质没有那么好。
要收购倒也比较不容易。
我们本来就是去挖人参,也算是去收购山货,的确是可以装当地的土民或者是做生意的商人。
相对于大汉的关卡夫余跟乌桓的根本不存在边境这回事。”
事实上,从钱汝君根据史料判断,乌桓跟夫余在这时候根本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只是很多部落的组合。
这个部落组合除了乌恒跟夫余人之外,还有很多附属的部落跟某些野人。
这世上也人才是这片大地分布最广泛的人种。
他们生活在山林里生活的方式,几乎跟野兽没有什么两样。
只不过因为毕竟是人类,他们还有居住的聚落还以及合作打猎的习俗。
至于部落里面有没有巫师这种特殊职业的存在,那就要凭运气了。
巫师其实是部落里的医师。除了一些敬神的仪式以外,部落的医师最重要的就是部落医疗的继承。
每一个继承人,都要把部落累积起来的医疗常识传承下去。
但是传承是一件困难的事,就算部落已经对于巫师采用特别保护的制度,巫师还是会因为很多理由意外的死去。
尤其是,巫师虽然学有治疗的土方法,但是不见得能够懂得医学的原理。
他们为了治疗疾病,时常站在第一线,也就很容易得到传染病而死去。
这时候,如果部落纯粹靠语言传承,那么部落的传承就可能断绝。只能重新累积新的传承。
所以初代的巫师往往特别的弱小。
这个弱小,不是指他的武力。
也不是他的祭祀能力,而是他的治疗能力。
或许这时候,他的治疗,只能全凭运气。
说起来,野人由于没有文字,几乎没有办法把他们的悲苦和勇气记录下来,只能湮灭在历史中,连尘埃都不曾当过。
“如果要走朝鲜半岛这一个分支,其实可以坐船,直接开进平壤,平壤现在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虽然河流的流向向来多变。
但是这个河道变化的可能性应该比较低。不管有没有变化,这个时代的人,几乎都生活在河边。
每一个大城市都有河流,每一个大城市也都污染了经过它的河流。
这是后世学习地理是,她记忆最深刻的话之一。
现在卫满朝鲜的都城,应该就在这条河旁边。如果没有,她干脆鸠占鹊巢,兴建起新的平壤。看看卫满朝鲜坐不坐得住。
或者,半路找人问一下地点,之接杀过去,然后再发动卫满朝鲜的力量,去找那千年人参?
算了,找千年人参,如果没有电纸书的提示,那效率真的太低了。
还可能把年份不足的挖出来,那就是浪费了。
地球的资产,就是全人类的资产,她可不能随意浪费。
在钱汝君看起来,大汉的资产,算是刘汉皇室的。大汉意外,就是她钱汝君的资产。
不是军队,就有不是军队的做法。
旁边那一条河,直接杀进平壤,说不定,靠一千个人,再加上一点手段,就能够把卫满朝鲜拿下,毕竟是攻其不备,他们还来不及把大军收回王城。
大汉女学堂 第255节
其实卫满朝鲜具有战斗力的军队还不到五千人。
对于卫满朝鲜的皇室,对卫满朝鲜有多大的控制力,还有向心力,钱汝君在钱汝君看来,几乎是没有的。
毕竟是外族统治,而且还是跟大汉处于敌对的状态。
而一般的朝鲜半岛的百姓,在这个时代,对大汉是崇拜而且敬慕的。
这个时代,可没有民族主义。
在人民心中只有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的差别。
而在大部分人的心中,什么叫上等人?在这个时代,文就是大汉,武就是匈奴。
卫满朝鲜的上层人,也从来不把自己当成朝鲜人。
说起来好笑,在卫满朝鲜的皇室,他们穿着的衣着打扮,在正式场合,越是喜欢做朝鲜人打扮。甚至平常时候,他们也喜欢朝鲜服饰。
这个时代的朝鲜服饰,可不是人民在电视剧里看到的,类似和服都露胸衣。
而是标准的朝鲜打扮,在后世的典籍,都不做记录了。
包含朝鲜本地人,都找不到这个时期的衣着,估计不是很好看。
他们一般的官员喜欢做大汉官员的打扮。
话说回来,这时候的朝鲜人,都认为汉人高人一等,他们以能够学习汉人的东西为荣,甚至把汉语当成官话。
他们就喜欢学习汉人,在后世民族主义发达的时代,是很难想象他们这种想以汉人为依归的想法。
要不是卫满朝鲜跟大汉是敌对关系,估计很多官员就要凭着距离近的理由,去大汉学习了。
严格来说,卫满朝鲜是燕国,卢氏一系的后代。
第五四四章 新目标(四)
当初燕将卢家在战场上,可是跟大汉皇帝打的势均力敌,甚至能把皇帝差点拿下。
战争的时候,他们又曾经被汉朝人斩杀。
其中的恩恩怨怨太多了。
其实,底层的士兵,对于这些因素根本也不重视,他们在乎的是,能不能准时发饭吃。
保家卫国,他们连要保护的对象都没有,皇帝,将军本身能够成为他们想要保护的对象吗?
其实如果统治者不是现在的这个家族,卫满朝鲜其实跟大汉之间的关系不会这么恶劣。
所以为不要叫他们卫满朝鲜了。
或许被北朝鲜,去除了统治阶层的因素以外,会很好的跟大汉相处。
至于统治阶层,也要分,有些是跟皇室站在一起,有些其实有他们自己的利益在。
即使这些利益没有跟大汉在一起,但是还是可以去分化他们。
分化,打击才是后世流行的手段。
有什么事情,就整体压上去,把对方打垮,那真的太不讲究手段。白白浪费人力。
除非,他们认为人力已经多到可以消耗了。
他们南边的两个小国家每次要穿越卫满朝鲜去跟大汉朝觐的时候,每次都会受到卫满朝鲜的刁难。
此时,还没有后世明朝所谓的朝贡贸易。
之所以,有朝贡贸易这种东西,那是每次藩属来朝贡的时候明朝都必须送更多的东西出去。
这叫打肿脸充胖子。
这个时代对于番邦对于大汉的朝觐是有诚意的。
他们送到大汉的礼物,可不一定有回礼的。
大汉还没有儒家以治天下,也就是说他们的礼仪之邦是真的在礼仪上面特别重视,但是不代表他需要对外必须柔和。
大汉对外族的态度也是,能打就打,打了你就怕。
怕了你就乖乖来自称孙子。
这样计算下来,其实在整个卫满朝鲜,钱汝君的对手不是卫满朝鲜所有的人,而是他们的皇室以及支持皇室的家族。
这样看起来人数就少了很多了,而且他们能够真正战斗的人力,其实不像匈奴,也不向大汉那么多。
他们的战斗能力,军事力量还不到以前的三分之一。
用老眼光去看他们,那真的是太看得起他们了。
人数或许比以前多了。但是战斗能力却大不如从前。
只不过大汉周边这样的国家也实在太多了。大汉他的主要方向,盯紧北边的朝鲜。
至于其他方向,他们到没有兴趣理会。
这个时代,统治这么大一块地方,是很费力的。
对于大汉来说,远地其实是赔本的买卖。
只要一个地方的战争,需要用到的国力人力多,需要很长的时间,他们就会放弃这一个战斗的决定。
大汉虽然不怯战,但是不好战。
而且他们对卫满朝先的军事力量的判定,其实是从以前的资料来看来的。
他们到现在现在其实没有派什么人过来卫满朝鲜看,对于卫满朝鲜现在的发展其实也不是太清楚。
大汉时期跟后代有点不一样,他们缺乏侦察八方的力量,也就是说对于长安以外的事情,除了几个封国还能够知道以外,他们简直是一问三不知。
对于外面的事情只能靠想象或者是地方官的军事呈报。
而地方官送过去的文献资料还要给皇帝看,都已经过了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了,实效性的确很差。
哦,他们最近的速度变快了,轨道交通有一个任务,就是必须免费替这些军事呈报用最快的速度吧,这些官方的资讯传达到长安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