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学堂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金佶
看梁欣怡还想说话,提出意见什么的,钱汝君连忙说:“我要出门了,今天就不用找我了。我会很平安的。就在中央水塔区活动。不用派人跟我,我要的帐篷,叫我吩咐的人帮我准备好。她今天的表现很好,做我的手下,就要以我的事为重,不应该受其他的人事指使或干扰。”
霹雳啪啦的说了一堆话,钱汝君也累,她动作迅速的跑掉,她可怕那个小黄门醒悟过来,硬是架着他回长安。
夜色中,钱汝君骑着脚踏车驶往黑暗处,很快就不见人影了。毕竟,今天的灯光,只有电灯,其他各家的灯火,还没有齐备,今天,有些人已经开始营业,但是大部分的人,都还在忙着搬家。到了晚上,搬家的速度,有些变慢。
幸好,旧中央水塔区,今天虽然断电,但并没有断水,还是能生活的。
新中央水塔区用了很多钱家农场新研究出来的科技,整个设施比以前更好了。毕竟,以前就算想做,但调整所需的人力物力太多了。反而不如这次建新城,全部加入规划中,有次序的,一步步建立起来。
钱汝君静悄悄地来到中央水塔,中央水塔有一个设计,是只有她才能打开的。钱汝君进到这个空间,然后让空间泉水加入新中央水塔区。然后就进空间好好休息、劳作,到了第二天,才出空间绕着中央水塔仔细的观察所有细部的细节,只有做到这一步,她才能让空间泉水,持续出水到中央水塔。当然,钱汝君离得远了,水的效果会加强,所以钱汝君必须依照距离,安排不同的中央水塔,给予不同的空间泉水浓度。这是很复杂的计算。
钱汝君一直待在一个地方没动还好,一但她动了,就得重亲计算一次,重令钱汝君无语的是,这个计算她只能自己来,不能借助别人。而且,现在钱汝君并没有一个公式和模板,必须经过不断的尝试才能够做到完美。
第四一四章 腌制品
没有科学化数据,而且距离遥远之后,植物的变化,又不能马上取得一个数据。毕竟,即使成熟较快,大部分的蔬菜也没有一天成熟的情况,所有的变化,都会纪录在蔬菜的记忆库里,最后出现不同的味道,种田难,难在这里。不对,种田有千般难,万般难,这个只是其中一种而已。
反正,钱汝君只能从味道变化去拿捏。可问题是,她回到长安的沿路,蔬菜的味道,也在缓慢提升。除非能取得三个月之前的蔬菜,不然味道是品嚐不出来的。
幸好,前天梁欣怡给了她一个方向:“腌菜”。
倒不是说钱家农场的蔬菜生产太多,卖不掉。透过多方位经营的结果,现在钱家农场已经有肉类三十四种,蔬菜一百二十六种,每一种的菜地面积和牧地面积分下来,其实都不太大。尤其是,皇帝对马匹、和免费菜军需菜,或廉价军需菜需求都很大,就用掉了钱家农场快一半的产量。这部分的收入,还有时候成本都收不回来。
钱汝君只好用民间市场销售来弥补所需的差额。
在金麦城独立以后,钱家农场的金钱压力骤减,长安这边高昂的价格,总算缓慢的降下来。更多的人能吃到钱家农场的蔬菜,所以基本上没有滞销的情况。
其实,钱汝君更想要这些产品,比一般价格微高就好。这样任何人想吃,就可以吃到。毕竟,一个月有一两餐吃好一点的东西,一般人还是吃得起的。
也就是说,钱家农场,按道理是没有腌菜这种东西的。
但是有人想吃啊?要知道,这时期可没有冰箱,没有冷冻库,就算要保留,就冰箱和冷冻库也不经事啊?
所以用各种方式延长保留期限,成了他们唯一选择。其中就有腌菜。
腌菜这种东西,虽然会随着盐价高低起伏,但总体来说,比蔬菜不能存放这件事,还要轻微。有点能力的人,都不想吃淡菜,也就是没有加盐巴的菜,所以都会制作一些腌菜,免得冬天没有东西可以下饭。肉类的价格,毕竟更贵,当然,也更成为腌菜主流。用贵贵的盐巴,腌贵贵的肉。很满足人民的想像。
最近钱家农场,得到最多的产品,就是钱汝君在金麦城晒出的海盐。
金麦城出产的海盐,洁白,不含沙,完全可以算是最高品质的精盐,更重要的是,透过轨道运输,送到洛阳,再从洛阳转运到长安来卖的时候,价格也上升不到产地的一倍。
而产地的盐巴,不过是一斤三铜钱。不要小看一斤,一斤盐巴可以吃好久了。所以大量用盐巴来腌盐,成为美味食材的一景。
腌菜腌肉不只是保存的手段,更是美味的源头,所以钱家农场自然不能免俗,也腌了一批菜来,甚至用肉类做了腊肠之类的东西。风味独特,美味好吃,甚至成了抢手货。
其至卖出去,因为能够保持很久,味道是愈陈愈香,竟然成了保值炒作的产品。
大汉可以说,太缺乏投资手段了,钱家火腿、腊肉一出,正了大家疯狂抢购的产品。
大汉女学堂 第177节
其是不只是钱家农场,大汉没有污染,任何产品,几乎可以说都是有机的,所以用钱家金麦城出产的美味盐来处理,几乎都可以做出美味。
大汉因为这些东西的出现,慢慢的成为一个美食食代。也触发了所有对厨艺有点兴趣的超脑者,有了发明的管道。
相信,经过时间的考验,这些美食,有一天都会发光发热,成为后世追寻的古早味。
钱汝君有种预感,她可能看不到这样的景象了。经过时间的蕴酿,很多事情都会发生变化。这世间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任何事物都会发生改变。
钱汝君很认同。也很信仰。
腌菜的美味,取决于它产生的时候,腌肉也是。比起腌菜,钱汝君对腌肉更有兴趣,尤其是腌猪腿肉,那一片片削下来,一定会很美味。
钱汝君想到这里,肚子都快叫了起来。果然,思考会影响肠胃,照道理,她现在不应该饿肚子。
幸好,水塔区离城区不远,有些店家,已经开门营业,不过大部分的店家,曾经开门营业,但又再度歇业了,钱汝君知道,这些没开门的店家,发现了异常,新中央城区的水,并不能带来之前同样的美味。
至于开店的店家,倒是无所谓,因为他们用的东西,不包含水,食材都是钱家农场,或者其他农场的出品,味道没有什么变化。
要用到水的产业,比较头疼。现阶段,他们还没有去跟中央水塔管理处抗议,因为他们还在做研究。
幸好,钱汝君半夜就将空间泉水加入了。而且钱汝君就在进处,空间泉水可以持续的提供给中央水塔。他们应该还会再去取水。
因为空间泉水混合的一般水,随着时间过,灵气会消退,散发到空气中。
对于中央水塔区来说,这些灵气的散发,长久下来,自然对住在这里的人好处多多,但对每天负责扛水、挑水的人来说,就很坑爹了。他们会怀疑,第一桶水,是不是冒出来久了,所以失去了原本的味道水准,再去挑第二遍。
“吃些什么?”开店的没有几摊,所以摊位的生意非常好,幸好,因为中央水塔有服务规章,所以摊位的主人,并没有摆脸色,只是笑容非常勉强。估计人都要忙晕了。
钱汝君也不是霸道的人,说道:“来份韭菜鸡蛋饼,还有一杯甜豆浆。”
随着面粉被引进,豆浆这种东西,也被发明出来了。不过,他们用的不是黄豆,而是粟米磨的。会叫豆浆,还是因为有一次钱汝君看到的时候,惊呼了一声:“豆浆”。
钱汝君是看错了,可惜,其他人根本不管,而是把这个名字理所当然的引用了。一点都没有理会钱汝君后来说的:“哦!我看错了!”
她后面的话,撤撤底底被无视。
第四一五章 神女说……
钱汝君吃完美味,并且颇符合她胃口的早餐之后,回到中央水塔,努力的熟悉它的一景一物。才一个上午过去。又去买了炒饭当做什餐。
炒饭的价格,在换了一般油以后,略微有点上涨,但符度没有那么大。
钱汝君听到其他的食客说道:“这炒饭好吃是好吃,但跟以前比好像少了一点味道,变比较不好吃了。”
“这还真不能怪店家。店家还是一样有良心。是因为管理处不准他们用二手油了。以前那丰富的味道,就是来自于那些油。”
“那干嘛不用?便宜又好啊?也不用像现在这样,炒饭价格上涨,味道反而下跌一成。”
“管理处说,神女公主大人说这样吃不好。所以大家慌忙就把油品下架替换掉了。说是以后用那种油,要处罚的。”
管理处的处罚,当然没有坐牢这一件事,但是让你永远无法进入中央水塔区对一个大汉人来说,就是莫大的处罚。而且赶你出去以外,还有一些让你看不到的附加处罚,钱汝君都不一定懂。
“管理处的处罚,听说都很可怕的。而且这话既然是神女公主大人说的,那就不会有错。我们还是乖乖听话,抵制那些不乖乖听话的商贩。到时候去管理去检举,得功劳。”
“对对,我不信别的上帝,就信神女大人。”
“呸呸呸!你这话要是让上帝们知道了,还不让上帝们对神女大人不满,神女大人被派到人间已经够可怜了,不能这样害她。神女大人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生活,我们就要替他们着想。”
钱汝君偷听他们说话,偷听得脸红极了。幸好,她的外表已经经过收敛,她现在有能力让收敛外表的光华,让外表变得平淡一点。
钱汝君低下头吃她的炒饭,觉得她想溜掉,同时心想,原来管理处根本没有跟老百姓提出化学的说法,而是直接用她的名号,当挡剑牌。
本来想回去说梁欣怡几句,但是钱汝君想了想,就明白管理处这么做的意思。
虽然说中央水塔区的居民水准比较高,但也只是高上一丝丝,尤其是做生意的人,大部分是白手起家的人,不像那些富户,有学一点东西。
就算有学一点东西,也不经用啊!因为除了钱汝君教授过的那一批人,其他人对化学这种东西,都是两眼一抹黑。不要说别人,就是梁欣怡她,钱汝君都不能确定她是否真的懂了。
她日常事务比较多,可没有学堂的学生那么悠闲,也就学习起来,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肯定没有学堂的学生们好。
这样子,梁欣怡就头痛了。
钱汝君说得事情,她又不能不做好。
但也因为这本来就是钱汝君说的话,那让百姓知道,也没什么关系。
不说别的,在中央水塔区的百姓中间,钱汝君的话好用。
不是因为钱汝君是公主,而是因为钱汝君是神女。
中央水塔区很神奇,谁都知道,中央水塔区的神奇,最开始来自于一个人,不是胡茬,而是神女钱汝君。
所以这样一件事,其实也不用费心去解释了,直接说是钱汝君说的。剩下百姓自然会去脑补一套他们愿意相信的道理出来。
想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钱汝君哭笑不得。吃过一顿不错的炒饭,打着饱嗝,钱汝君就离开中央水塔区,往另外一个中央水塔区前进。
钱汝君本来想要拿个帐篷伪装一下,但想到回去可能会见到那个小黄门,也不想回去拿了。她决定利用时间两地跑,争取让她对这两个中央水塔同时熟悉起来。
估计能节省一天的时间,好回去看看她的“父皇”究竟有什么话要说的。
北方的事情?最近北方因为大汉薄家骑兵队出击有力,并且这一年,属于皇室的力量的军队,也送上前线,加上朝廷的几支兵力,都已经组训完毕,送上前线,前线力量大辐增长。很是打了起次胜仗。
最近匈奴的活动线已经后移上千里,增加许多空白的草场。
要不是不敢离长城太远,大汉的勤劳老百姓,早就跟着过去耕种了。
不过,位在战场前线,还是不保险,所以耕种老百姓没上去,倒是有汉人老百姓,养了一群跑得快的羊,白天出关去放羊,晚上长城去休息。
结果增加边关许多的业务工作量。必须有人认得当天出关的百姓,并且记得入关的百姓,有没有减少。
幸好这时期,没有边关存在,要不然,就要设立一个通道,一边一排人排排座。
估计匈奴那边还不想派人呢!
其实,大汉也不觉得出关的地盘,就不是他们的。他们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踏破贺兰山,并到北海看看那里的风景,究竟有多美。
谁说大汉军人没有旅游的梦想,他们的梦想,比一般百姓来得大。
当然,平时最大的梦想,就是吃饱肚子,领到薪水。
由于薄家兵的出现,属于朝廷的军队、皇家的军队,待遇节节升高。他们可不知道什么钱家农场,就是觉得皇帝和朝廷最近对他们比较好。
爱大汉的心更为强烈了。不得不说,钱汝君虽然没有留名,但是真正做到了支持。有一些人是关中人,也知道他们吃得东西,骑得马是哪里来的,偶而也会跟他们同僚说一下,虽然信得人不是很多,但最起码小范围里面,钱家农场的名声是留下了。
“北方问题?北方还能有什么问题?难道要我去北边空出来的那一大块土地去放马放羊?那里倒是适合,草也不错。但重点是肯去的人不多啊?虽然也不需要几个人,但就怕北方的人突然杀过来,抢了马就跑。”如果对方真的抢了马就跑,那她真的就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钱汝君骑脚踏车在人来人往的大路上,倒是不敢过快。但四周没有人,她就敢放胆子把她的能力施展开来,速度比原本快了四倍都有。更重要的是,道路崎岖,她却能如履平地。不过她心里还是想,这路该修了。
第四一六章 新地盘
两座中央水塔的位置地段有点差异。
第三中央水塔,是建立在一处涌泉地带,但附近沙地多,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农耕用地。倒是颇适合种西瓜的,钱汝君想道。
西瓜倒是颇为流行,自从在大汉种了以后,可以说形成一种风潮,吃西瓜,种西瓜的人都多。
最重要的是西瓜种了不占地方,原本不能种粮的地方,都能种。
现在大汉的农民很幸福,他们在自己地块又多找出几片可以耕种的地方。
现在每天连夜晚,有月光的时候,都舍不得睡觉,半夜都贪黑耕种了。只是半夜种毕竟视线不明,田野里可是有很多生物生存,夜间是它们活动的重要时候,农民加大对他们干扰的结果,难免被咬上一两口。
本来生意不是很好的大夫,生意突然好起来了。但夜晚意外死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些都被报到县府,县府再报到郡府,郡府再报到朝廷,竟然成为皇帝面前的大案子。
有的奏折里提出,既然钱家农场可以使用夜间照明,那为何普通人民不能使用?他们不需要普遍化的灯挂在农田上,他们只需要临时,不起火的灯就可以。
这个讲话很有很像力的人完全没有想到,他提出的作法,连钱家农场都办不到。要说有谁能办到,那估计只有钱汝君了。而且钱汝君也不是自己能辧到。而是她有这个知识的来源。
说起来,这就是一个电池的问题。对钱汝君来说,就是环保的问题。对她来说,有些时候,土地可比她不认识的人命重要多了。
钱汝君爱这块土地,就连不是她的土地,她也都一井喜爱。
所以她不想由她起头污染,也算是她掩耳盗铃吧!她倒是希望,大汉以后会走向另一种道路。
钱汝君知道,温柔已经在起草第三中央水塔区的规划方案。可以第三水塔区再建的时候,她已经跟她踏上金麦。准备回去跟胡茬团聚了。
其实,在后世,温柔不过是一个年轻的小女孩,在这个时代,却已经是一个大孩子的妈了。
现在温柔吃了空间食品,外表不像大汉其他人,因为营养失调,容易老。其实只有营养均衡才是长寿的密方。现在的温柔,外表的样子,完全就是后世二十岁的小女孩,甚至说十八岁的小姑娘,都有人相信。
钱汝君知道,梁欣怡会什么会挑选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对大汉其他人来说是没有用的地方。但在钱家农场来说,完全不是问题。透过钱汝君的教学,他们已经知道不同作物适合在不同的地方种植。
这片沙地虽然不适合种粮,但在钱家农场的种子库里,却不是没有可以种的东西。
更重要的事,梁欣怡根本不打算拿这样的地方来种田,而是要吸引人来住,发展都市建设。
或许,梁欣怡就是大汉第一个看出土地开发能够赚大钱的人。幸好,梁欣怡还算有良心有道德,对于土地,特别选择不适合农耕的。这样的地方,被适合耕作的土地包围,又有合适的水利设施,人工的渠道设计到四周的田里,所有的田都会变成上田。
改造了田地,并且让这个地方形成可以商业聚居的土地。
钱汝君在猜,或许下一步,这几个先后兴建起来的城市,就会因为距离够近,而出现功能分区,改善长安城的混乱景象。让长安能够出现新气象。
钱汝君挺喜欢这样的地方的,三、四个月来看一趟,倒是挺不错的。可惜,大汉这样的地方太少了。听说青州那里,也有热闹的大城市。
青州离幽州金麦还颇近的,轨道交通听说已经经营到那个地方了。有机会钱汝君倒是能去逛一逛。这个时代,小娘子后面跟着几个大汉走的景象,倒是蛮普遍的,几个家世不错的,都会这么做。倒不是爱摆显,而是治安巿的太差,必须用这种方式保证家人和本身的安全。
而且负责保护的人,很少全部是新聘用的武师,多半是家生子。
经过一代二代人,忠诚度可以保证。
要不然,怎么会有世家跟暴发户的差别呢?
暴发户只能用聘用的护卫,这些护卫可能武艺不错,但忠诚度就很耐寻味了。说不定当你家护卫,就是为你家的钱财来的呢!出个门有护卫还不见得能够安心。请人也不敢请一个地方的人。反正麻烦事特别多,暴发户也不是随便人都能当的。
在两地中央水塔区来回跑了三天,钱汝君才有了熟悉的感觉,骑着脚踏车回去。黄门到现在还没有回去,这三天他也没有在管理处等,而是四处找钱汝君。钱汝君可没有告诉他去了哪里,而梁欣怡的属下,虽然没有得到钱汝君的吩咐,但都看得出来,钱汝君不想理眼前这位,只好跟着忽悠他们。
真正知道钱汝君去哪里的人,早就躲得不见人影。而留下来的人,都是不知道的人,于是他们就可以跟黄门说实话了。
对皇帝的使者说假话,他们可不敢,天知道会不会犯上欺君之罪呢!
“可以到长安去了吧?”黄门已经被钱汝君搞得没脾气了,他心里只想着,回去怎么认错。在他的认知里,他回去交差的时候,肯定要被骂了,说不定有看他不顺眼的人,会拉他下马,让他做不成黄门这个肥差了。现在,说他有多沮丧就有多沮丧,恼怒得不想跟钱汝君说话了。
“我沐浴一下就去,你可以先走没关系,我还要骑脚踏车回去。”钱汝君说道。
黄门可不敢离开这位姑奶奶,他说道:“我有马,可以随着你回去。”
钱汝君翻翻白眼,回道:“好吧!那你就等吧!我不会跑,真的会回去。”
钱汝君也不管黄门,快速去沐浴了。她本来就不是故意把黄门拉下,而是真的有事。她准备见过皇帝之后,就启程回长安了。
大汉女学堂 第178节
钱汝君的护卫与温柔也得到通知,集中了过来。
第四一七章 求亲
回到长安,黄门把钱汝君引回去报到,自己就去认错,顺便打钱汝君的小报告了。
对于这个小报告,钱汝君是不在意的。
同一件事情,在不同情况之下,听在人的耳朵里,意义会不一样。钱汝君这种行为,如果放在皇帝对她不信任的时候,就会让皇帝起了怀疑的心思,让为她的心静极思动,可能会危害他的地位。
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她乖乖听话又会如何?
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皇帝可能怀疑她,是否会别有心思,这么想不要在表面上犯错,眼巴巴地回来。
但是如果皇帝对她认同的情况之下,钱汝君这种行为叫胡闹,如果乖乖回来,那就叫朕的贴心小宝贝。
“见过父皇……”钱汝君差点想说出吉祥两个字。后来想想,这好像是清宫戏里才会有的剧码,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大汉,一切都还是比较正统的。毕竟,他们学习的是秦朝的典章制度,而秦的典章制度,又是各国浓缩的精华。
而春秋战国的诸侯,学的又是周天子的传统。周天子则是正儿八经传承千年的大家族,或者说大族群。
其实,大汉这块土地上,原本有非常多族群,尧、舜、蚩尤、黄帝等等,一个个都是不同的部族。
那时中国大地跟现在的北方匈奴也差不多。部族争取好的地盘,时常搬迁。各自移动来移动去,相遇的时候,还要攻击对方部族,比个强弱,许多部族,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不见踪影。
后来好一点,部族的征伐不再是以灭亡对方为目标,而是要他们臣属于大部族,估计从黄帝开始,开创了这个年代,不过,蚩尤大概是那个时代的倒楣鬼吧!蚩尤的部族,在后来的历史,就没有怎么听说过了。
“这么这时候才回来,不是几天前就派人去找你了吗?”皇帝虽然没有狠狠骂一遍钱汝君,但语气是很明显地不开心。
钱汝君却没有不开心,皇帝会对她表示生气,表示皇帝还拿你当自己人,所以没有必要跟你客气。要是皇帝对你客客气气的,才经过不良表现的钱汝君,真的应该皮绷紧一点,要不然会出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