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侯门嫡女之一品夫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凌七七

    劝皇太孙的话自然是不能太明白,否则皇太孙定会激起逆反心理,甚至对老镇国公也心存怨怼。老镇国公现在真是太看清楚皇太孙的性子了。

    “太孙还是别去边关的好。首先就是安全问题。再者,太孙妃还有顾良娣皆身怀有孕,若是太孙去了边关,等太孙回来,孩子怕是都出生了。太孙若是错过孩子的出生,这不是很可惜吗还有太子妃也会担心太孙的。”

    皇太孙眼底一动,但还是摇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如何能为儿女私情所牵绊。”

    皇太孙见老镇国公还要再劝,一时间不禁有些不耐烦,眉头紧皱,语气里也带出了几分,“外公年纪大了,还是好生休养的好。我已做了决定,就万万不会改变。”

    皇太孙说完,便起身告辞。

    老镇国公眼睁睁地看着皇太孙离去的身影,心里五味陈杂。

    镇国公在皇太孙离开后,嘟囔道,“父亲,其实太孙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出去镀一层军功回来,这对太孙的好处是不用说的。还有那楚家人——”

    “闭嘴!你们全都出去,思罡留下来。”

    镇国公,佟建安和佟思维皆退了出去。

    &nb




第170章 老镇国公行动(二更)
    东宫的女人如何担心,对皇太孙造成的影响并不大。因为皇太孙并没有因为几个女人而改变心意,他想去边关的心一点也不曾动摇。

    老镇国公还指望着太子妃和太孙妃能厉害点,劝住皇太孙,结果她们没一个劝得住的。

    太子妃还因为这件事特地召见了老镇国公。

    老镇国公是太子妃的父亲,这些年,太子妃在东宫循规蹈矩,并无一丝不妥,几乎从未召见过老镇国公。几十年了就那么几次,外人也不会拿着这件事说。

    太子妃一见到老镇国公就忍不住嘤嘤哭泣,“夫妻,行儿(皇太孙燕行)不听女儿的话啊!边关是那么好去的吗更别提现在边关还在打仗。行儿去了,若是万一出个什么事情,女儿该怎么办啊!自从太子薨逝,女儿就只剩下太孙一个指望了。”

    老镇国公听着太子妃的哭声,眉头皱得紧紧的。太子妃不是那种嚎啕大哭,而是嘤嘤细哭,就跟苍蝇蚊子叫似的,听着人心烦。

    “你是太孙的母亲,就该好好劝劝太孙。你的话,太孙总是会听的。”

    太子妃吸了吸闭嘴,“我若是能劝的住行儿,今日也不用特地找父亲您了。父亲,您说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啊!行儿是铁了心要去了,我这当母妃的拦不住啊!”

    眼见太子妃又要哭,老镇国公眼底闪过一丝不耐烦,面上却丝毫不露,“皇上那儿是什么意思”

    太子妃回答,“父皇那儿是还没有个准确的意思,不过父皇似乎是倾向于行儿去边关的。”

    老镇国公手一紧,最不好的情况就是这个了。孝康帝一叶障目,怕是觉得皇太孙千好万好,有心让皇太孙去边关立功,镀一层军功回来。

    皇太孙若是去边关能老老实实,安安稳稳地当个吉祥物,不插手任何事物,就让楚老将军统领全局,等到打了胜仗,把大凉人赶回去,皇太孙的军功就捞到了。老镇国公自然是对皇太孙去边关万分赞同。

    问题是就皇太孙这样子去边关,哪里会是什么老老实实的人,他摆明是觉得自己是无敌战神,正等着去边关,让所有人看到他的本事呢!

    皇太孙这样子,就是再借镇国公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让皇太孙去边关啊!

    可惜这些话不能明着跟太子妃说,在太子妃眼里,她的儿子皇太孙也是千好万好的,哪里能容得别人说皇太孙半句不是,就是他这个父亲也不成!

    老镇国公按下心头的心塞,老脸露出一副伤心难受的表情,“老臣也是如此想的。不止是太子妃您不舍得太孙去边关冒险,老臣也一样不舍得啊!”

    太子妃顿时觉得自己找到了知己,连忙道,“父亲,那我现在该如何是好啊!”

    “太子妃还是好好劝太孙吧,你是太孙的亲生母亲,你的话,太孙总是能听进去的。”太子妃除了在皇太孙耳边说,也没其他用了,暂时就这样吧。

    太子妃想想,除此之外,她的确做不了其他事,于是点点头,“好,我听父亲的。不过外面的事还得父亲多操心。我只求太孙别去边关犯险。”

    老镇国公随意点点头,心不在蔫地离开了。

    来东宫一趟,老镇国公的心是愈发乱了,只靠东宫几个女人,是没什么用。皇太孙根本不会把她们的话放心上。必须得阻止皇太孙去边关,但是该如何阻止呢老镇国公心里实在是没个主意。

    皇太孙眼看着是不会改变主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地要去边关了,老镇国公再拿担心他安危的话劝,皇太孙也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况且这些话,太子妃说的还少了母亲的分量可比他这个当外公的要重多了。

    决定皇太孙去不去边关的是孝康帝,如果孝康帝不同意,那皇太孙就是再想去也是不可能的。只是从太子妃露出的意思来看,孝康帝似乎比较倾向于皇太孙去边关的。老镇国公拧着眉头,在心里盘算着,该如何打消孝康帝的想法。

    老镇国公总不能去孝康帝面前说什么担心皇太孙的安危,所以舍不得皇太孙去吧。这样的事,太子妃早就做过了,不过孝康帝也只是劝太子妃,太孙大了,该出去长长见识,历练一番。

    老镇国公更不能直接去孝康帝的面前说皇太孙不行,让他去边关,指不定会弄得边关大乱吧!这样的话要是说了,皇太孙不恨死他就怪了,就连孝康帝也不会信。

    老镇国公真是烦得一个头两个大了!怎么就摊上这么一个不省心的外孙!

    老振国用毕竟人老成精,他脑筋转得很快,孝康帝还没有真正下决心,总得有个在孝康帝面前极为能说得上话的人去说,孝康帝才能听进去。孝康帝最近召见的重臣不少,老镇国公在那些人面前也是有些脸面的。

    问题是,老镇国公不能一个一个地去打招呼,这样极容易泄露口风,届时皇太孙知道了,就他那比针眼还小的心眼,一定会记恨死他。

    真真是左右为难啊!老镇国公只觉得他这会儿真是走进了死胡同里。

    老镇国公眯着眼,心里隐隐有了个人选。

    万钧正在府邸看着万易彬和万如雪来的信,还有他的外孙和外孙女写的信。万易彬很细心,还派人送了外孙和外孙女的画像。

    万钧苍老的手指抚摸着孙子和孙女的画像,眼底一片温情,就跟普通的老人似的。

    等万钧把信和画来来往往看了好多遍,他才将信和画放下。

    赵管家上前禀报,“老太爷,老镇国公派人来传了一句话。”

    万钧挑挑花白的眉毛,“哦什么话”

    赵管家道,“老镇国公希望皇上召见老太爷您说话时,老太爷您能阻止太孙去边关。”

    说完,赵管家忍不住说了一句,“看来老镇国公是很担心太孙的安危啊。”

    万钧嗤笑一声,眼底的讽刺几乎遮掩不住,“有千军万马的保护,别说一个人了,就是一只老鼠都能被保护得严严实实,滴水不漏。又不用皇太孙亲自披坚执锐,上阵杀敌,他哪儿来的危险。也就那些妇道人家想不到这点,以为去边关就是去送死呢!”

    赵管家不解道,“如果老镇国公不是担心皇太孙的安危,那为何要托老太爷您在皇上面前阻止呢皇太孙若是去边关立了军功,到时候身份就更不一样了。这对皇太孙来说似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

    万钧扯扯嘴角,“对,的确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楚英楠是谁,那是我大晋的军神啊!没有一个人怀疑楚英楠会赢不了,皇太孙去边关,什么也不用做,只要乖乖待着,等楚英楠打赢了,他就能蹭军功,多好的事啊!”

    赵管家点点头,“老太爷说的很是,多好的事啊,这有什么不对吗”

    “不对的就是老镇国公的阻止了。既然皇太孙的安全是有保障的,楚英楠那儿打赢是没问题的。那老镇国公为何要阻止皇太孙去边关”

    赵管家想不到答案,问道,“还请老太爷赐教。”

    “那就只有一个原因了,老镇国公担心皇太孙去边关会闯祸。而且皇太孙在老镇国公面前已经露出了那么点意思。”

    赵管家一愣,“不会吧皇太孙去边关能闯什么祸皇太孙瞧着挺稳重的一个人啊。”

    稳重皇太孙万钧的眼底嘲讽一片,不过也没多说什么,他虽然跟皇太孙接触不多,但还是摸准了皇太孙的几分脾性的。

    赵管家见万钧不说了,他也没有继续问,只是道,“老太爷要帮老镇国公这个忙吗”

    “帮。”万钧想也不想道,“其实也是在帮我自己。不过事情不一定能成啊。我总不能明着在皇上面前说皇太孙去边关不成,会闯祸吧。尽力而为吧。看看能不能阻止皇太孙去边关。能,这是最好的。若是不能,那也是天意了。”

    孝康帝时不时就会召见万钧说话,在老镇国公给万钧传信的第二天,孝康帝就召见万钧说话了。

    万钧到了御书房,要给孝康帝行礼,“老臣给——”

    孝康帝忙吩咐小太监扶起万钧,将他扶到椅子上坐下,语气里含着嗔怪,“朕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咱们之间无需那么多礼。”话里透着股亲近。

    万钧虚弱一笑,“礼不可废。”

    孝康帝笑指着万钧,“偏生你古板,那么多年了,还是一点也没变。雪儿那孩子就比你要活泼多了。”

    “女儿家的不懂事,也就是皇上你说她好。”

     



第171章 皇太孙到边关(一更)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铁雄这里也知道了皇太孙要去边关的事,不过他没什么多余的情绪。

    皇太孙要去边关就去呗,反正打仗的是楚老将军。有楚老将军在,打败大凉人就一点问题也没有。

    铁雄正打算找个机会问江大壮话,谁知江大壮就主动找上他。

    在军营呆了好几个月,并且经历过几次剿匪的江大壮,跟以往真的有十分大的差别。江大壮的相貌变得刚毅了许多,浑身都透着那股杀过人才会有的刚硬,跟以往那老实的江大壮,完全不可以同日而语。

    江大壮找铁雄说,他想去边关参战。

    铁雄就知道是这样,闻言叹了口气,“大壮,我不光是看在明卿的份儿上,还有你这个人我也是很看好,敢拼有勇气,吃得起苦。你要是再多历练几年,我相信你能取得的成就远不止如此。你再想想小壮,你真的打算现在就去边关参战”

    铁雄提起江小壮,令江大壮的脸瞬间有了片刻的犹豫,但他很快回过神,重重点头,“将军,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将军请放心,我一定会好好保重自己这条命,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

    他娘的死,桃花还有桃花娘的死,这三笔血债,他还没能找唐晶晶和云子翰两个讨回来!更别提他还有小壮这个亲人,他们都是自己割舍不下的。

    铁雄见江大壮去意已决,也不多劝了,“好,你既然下了决心,那我也就不拦着你了。只盼着你能平安回来,挣上前途。”

    江大壮重重点头,他一定会好好活着的,只有活着,才有报仇的希望。

    江大壮就这样离开了江南,跟着大队人马一同前往边关,江小壮知道江大壮要去边关打仗的消息,一直沉默着不说话。

    管妈妈有些担忧地瞧着江小壮,好多次欲言又止。

    管妈妈对江小壮很好,遭逢大变的江小壮,一直被管妈妈悉心照顾着,他心里也把管妈妈当成了干娘,多了几分真心的孝顺。

    “干娘您放心,我没事的。大哥一定会平安回来的,一定会的。大哥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呢。大哥不会出事的。”江小壮像是在跟管妈妈解释,又像是在跟自己解释。

    顾明卿和唐瑾睿正去县里探望朱举人和丁氏。

    皇太孙被赐予尚方宝剑,代天子慰劳边关将士的消息就传开了。皇太孙要去边关,倒是没经过凌平县。可就是如此,南宫县令最近也派人整治凌平县,这也是有好处的,凌平县的治安是好了不少。

    唐瑾睿和顾明卿得知这消息时,唐瑾睿刚好给朱举人和丁氏买完糕点,从点香斋出来。

    唐瑾睿的神色有一瞬间的僵硬,顾明卿也有些讶异,皇太孙是边关啊,这真不是一件值得人高兴的好消息。

    就皇太孙干得事,顾明卿都有些不太敢想他去边关后会如何。

    顾明卿发现她和唐瑾睿愣在点香斋门口的时间有些久了,于是伸手拉了拉唐瑾睿,后者回过神,对着顾明卿轻轻点头,然后跟着顾明卿上了马车。

    上了马车后,唐瑾睿皱着眉头,似乎是在思考,好一会儿才开口,“娘子,你说皇太孙去边关,会不会——”

    唐瑾睿停顿了片刻,好一会儿才想出一个正确的词,“出事。”

    顾明卿直截了当地回答,“不知道。相公,你也别往坏处想。皇太孙再如何,也不会想要葬送江山社稷吧。你别想太多了。想得多了,伤神。说句不好听的,这些事情离我们太远了。我们又能做什么难道跑去边关不成

    我想皇太孙这次去边关,应该是存着捞军功的心。既然是存着捞军功的心,那皇太孙肯定是想着打胜仗。只要皇太孙存着这个心就好了。”

    顾明卿觉得皇太孙就算是傻子,起码也得存着要打赢的心思吧。

    唐瑾睿经过顾明卿的劝慰,心里舒服了不少,“我其他也不敢想了,只盼着能胜,皇太孙别闹出什么大事就好了。”

    顾明卿忽然想笑,唐瑾睿对皇太孙的要求是不是太低了,这算是根本没要求了吧。不过在知道皇太孙做的事情后,的确是不能对皇太孙产生多高的要求。

    当顾明卿和唐瑾睿去了朱举人家,朱举人还跟他们说起了



第172章 皇太孙的不满(二更)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皇太孙自从来了军营,心情是一日差过一日。

    首先就是楚老将军不曾举办迎接皇太孙的宴会,再者就是帐篷问题,在皇太孙的眼里真是太过寒酸简陋。皇太孙自认也不是那等不知道轻重的,也不是要提什么无理要求,但是按照小栗子说的,这屋里多摆几盆火,再准备点虎皮毛裘难道过份了

    皇太孙也不自己主动提,就是静静等着,结果倒好,楚老将军真是完全没想过这茬!把他这个皇太孙当成什么了!楚家人的心里果然是一点都没有把他放在心上啊!

    这些先不说,每日送来的饭菜真是气得皇太孙火冒三丈!

    这会儿,小栗子愁眉苦脸地端来了饭菜,只见托盘上放着一碗白米饭,还配着一碗肉,大多都是白花花的肥肉,瞧着就油腻的很,让人一点胃口也没有。还有一盘就是腌制的咸菜,黑乎乎的,更是叫人倒胃口。
1...7273747576...2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