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黄金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愚公村就在景区旁边,距离非常近,村子里的经济搞得很不错,各种民俗餐馆甚至停车场应有尽有,当然,卖纪念品的就更多了。
但那些普通纪念品怎么能被徐景行看在眼里
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奔着村里的古玩市场去的。
说是古玩市场,其实就是两家卖纪念品的小商品店,就开在农民的院子里,不过院子里都搭着棚子,里面摆着几排柜台,各种纪念品堆的满满当当,种类很多,主要是愚公和王屋山相关题材的纪念品,但也有从山上捡来的所谓奇石,以及红色纪念品,甚至有一些个五六十年代印刷的太祖语录。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个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的所谓古玩,绝大部分都是一眼假的货色,根本不用上手,更不用开本相之眼,稍微一个懂行的就能鉴别出来。
但是,这里还真有好货。
反正以徐景行的眼光来看,在仅有的两个摆着古玩的柜台里,确实有几件看起来挺不错的物件。
然而一问价,价格却高的吓人,一件民国时期的瓷瓶,开口就是二十万,而且是一口价,不还价的那种,这价格都是直接贴在柜台上的。
这价格,别说徐景行了,就是叶初青也看不过去,直接说道:“咱们走吧,太黑了。”
徐景行却笑笑:“不急,再看看,”说是看,其实就是走马观花的浏览了过去,大致浏览过一遍之后,等人很少时才问看摊子的女人:“大姐,这里没点上档次的古董”
“古董啊,这就是了,”那大姐指了指棚子里的两个柜台。
“这里的虽然不错,但没有我喜欢的,”徐景行摇摇头:“要是没有更好的,我就不到打扰你了,去其他地方看看。”
“有更好的,只是事先跟你说明白,一分钱一分货,到时候别嫌贵。”
“规矩我懂,”徐景行点头道。
“那你出门右转第三家,就说建斌家让你去的。”
“好嘞,谢啦,”徐景行道谢后转身离开。
叶初青急忙跟上:“徐大哥,你怎么知道这里还有其他地方也卖古玩的”
“不是跟你说过了吗我就是古玩市场上摆地摊的,对这些人的门道熟悉的很,”徐景行随口道。
“什么门道”
“这个门道需要一定的眼力支持,要是眼力不足,就算告诉你你也不会明白的。”
“跟我说说嘛。”
“咳咳,好吧,”徐景行无奈道:“院子里摆出来的古董有真有假,但主要作用并不是拿来卖的,而是用来钓鱼的,就跟一般店家挂在门口的招牌一样,通过这种隐蔽的方式告诉懂行的人,这里有古董,而且有好货,只要多问两句,店家看你懂行,就会把你领到真正的卖家那儿。”
“啊这么复杂他们为什么只招待内行不是说,外行的钱很好赚么”叶初青更加好奇。
“外行的钱是好赚,但也麻烦,因为一旦他们发现买了假货之后经常会找后账,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去工商局举报你,很烦人,所以真正的卖家很少会跟外行人打交道,”徐景行说道这里又指了指那个大院子:“而且应付外行人,有院子里那些物件就够了,反正外行人什么也不懂,主要靠忽悠,货物的真假根本无关紧要。”
“还真是这个理,”叶初青眼睛闪亮亮的,像是发现了新世界一般,但很快就又皱起眉头:“这样一来,岂不是捡不到漏儿了”
“这可不一定,”徐景行笑笑:“刚才不跟你说了,捡漏儿主要看运气,卖家就算再高明,也有走宝的可能,运气好,就算在首都那些个很大的古玩店里一样能捡漏儿,只是概率比较低而已。”
“这样啊,”叶初青兴奋道:“那咱们快走。”
“好。”
出门右转第三家,是一家民宿,不过看起来规模并不大。
徐景行跟叶初青走进去的时候有人在二楼窗户上喊道:“没房间了,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我们是来买东西的,建斌家介绍过来的,”叶初青抢在徐景行前边喊道。
“这样啊,稍等一下,”那男人快步从二楼跑下来,上下打量徐景行二人几眼后道:“进来吧,想买点什么”
叶初青傻眼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扭头看徐景行。
徐景行笑道:“先看看你这儿都有些什么。”
“我这小地方,没多少东西,将就着看看吧,”男人领着二人进入一楼大厅,又
第1275章 泽州陈廷敬
这还是只是瓷器一项,算上字画、玉器、青铜、钱币、神佛像之类大项,这门类可以说是多如牛毛。
在这么多门类中专研一项并且达到小有成就的地步就得花费很多时间,想在大的门类中研究出个眉目来,那耗费的时间真的很长,最起码十年起步。
这还是学习者肯用心的结果,如果学习的人不够用心,或者天赋太差,那么耗费再多的时间都不见得能入门。
最关键的是,学古玩鉴定必须经手大量实物,而且是真品赝品高仿低仿都要有,这样才能积累大量的经验,也才能将实物跟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不然的话始终都只能在纸上谈兵。
但徐景行没有这样的资源,他手里没有那么多实物可供徒弟们研究,也没有什么相关的人脉很难给徒弟们提供更好更适合的成长环境,跟着他学古玩鉴定,只能白白浪费时间,还不如随便找个古玩店去当学徒工来的好呢,当学徒工虽然不一定能学到高深的理论知识,却有着大量的实物上手经验。
要知道,跟学习理论知识比起来,大量真真假假的实物上手经验才是最难得的。
理论知识这东西在现在这个社会里最不值钱,就算在网上查资料都能学个差不多,但实物却不好找,对普通人而言只有两个途径,一就是去古玩店或者相关单位里从最学徒工做起,自己一点点积累,二则是啥也不干的天天去古玩市场、古玩店、博物馆这种地方观摩学习。
就算是徐景行,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
所以,他根本没想过要教自己的徒弟学习古玩鉴定,效率太低,而且效果不见得好。
最关键是,学习古玩鉴定真不一定能出成绩,出了成绩也不见得能派上用场,不知道多少人冲着这个行当而来,学了十年二十年之后却只能以古玩爱好者的身份在古玩市场上或摆地摊或专门捡漏混饭吃,只有少部分有人脉有成绩还有名气的家伙才有资格成为掌柜、掌眼先生或者所谓的鉴定专家。
一句话,这个行业入门难,就业更难。
因此这世界上很少有专职的古玩鉴定师,也就各大拍卖行以及大博物馆才会养这么几个,剩下的所谓古玩鉴定师多是兼职,不信看看电视节目上那些个专家们,哪个不是身兼多职,而且身怀其他技艺。
为什么那些专家们就那么多才多艺
错!
主要原因只有一个——只懂古玩鉴定这一门手艺混饭吃,结果就是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不客气的说,古玩鉴定这门技艺,只能做兼职,只能做兴趣爱好,而不能当主业。
所以,徐景行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叶初青的请求。
开玩笑,他连徒弟都不教,教这么一个刚认识不到一天的小丫头
他脑子瓦特了才会答应。
叶初青显然没想到徐景行会拒绝的这么干脆,愣了一下,下意识的追问:“为什么”
“没钱途!”
“怎么可能没前途”叶初青不服气的反驳道:“明明是一门可以名利双收的职业,怎么可能没前途。”
“所以说你还小,只懂得表面,”徐景行满口你还太年轻的语气调侃到。
“什么嘛,明明就是不想教,”叶初青不满的嘟囔两句,忽然眨了眨眼睛:“徐大哥,教我,我给你介绍个大美女。”
“多大一个美女”
“很大很大。”
“哦有油菜花那么大么”
“油菜花哦,你说她啊,比她漂亮多了。”
“咳咳,妹子啊,你没抓住重点。”
“什么重点”叶初青有点懵。
“嘿嘿嘿,自己领悟,”徐景行说着悄悄的瞟了小姑娘的前胸一眼,嗯,确认过了,是对a,真的要不起。
说完,也不管叶初青什么反应,从面前一个柜子里小心翼翼的取出一对卷轴,然后拿到房间的桌子上慢慢展开。
这是一幅七言诗立轴。
诗文是:“孤标特立紫云中,千古名山隐华嵩;夜静风霜随宝剑,秋高星斗映珠宫。天坛日出沧溟小,太乙烟开河汉空;更有群仙齐献寿,依稀鸣佩月华东。”
这是明代诗人林大春的一首七言诗。
但落款却是“泽州陈敬廷”四个字。
也就是说,这是一幅陈廷敬写的七言诗立轴,是一幅再正常不过的书法作品了,哪怕是真品,可能在很多人眼里也不会值太多钱。
但是,在徐景行眼里,这一幅简简单单的书法作品的物性和灵气却都超过了他的认知。
按说,这么一幅市场价不超过五万块的清代书法作品,里面的灵气含量应该不会太多才对,物性更不可能有多强,可是,这两者的量和质都超出了他的认知。
原本,在他用本相之眼看到这幅卷轴的时候还以为这是哪位字画大家的作品呢。
可直到展开才发现却只是陈廷敬的作品。
要说吧,陈廷敬也算是个名人了,但是这人的主要成就在于编纂《康熙字典》,虽说也擅长写个小诗小词什么的,但水平在整个历史上却只能算二流水平。
不客气的说,就陈廷敬这字,都没现在的徐景行有水
第1276章 名人字画
至于为什么一幅原本应该很普通的书法作品能拥有精品的灵气含量和物性强度,原因应该归结于立轴上的这首诗,以及陈廷敬当时写这首诗的心境。
以陈廷敬的书法水平,一辈子都不可能写出非常精品的书法作品,因为陈廷敬的书法水平就那么高,别说跟一众书法大家相比,就算跟同时代的二流书法家相比也只能勉强算是半斤八两,没什么亮点,也没什么特别明显的缺点。
说得再直白一些,就俩字儿——平庸。
但是,万事无绝对,如果有外力相助,别说陈廷敬这样的大名人,就算是一个普通的小书童,都有可能留下精品之作。
徐景行根据他自己的创作经验判断,陈廷敬当时写这幅立轴的时候借助的外力不外乎两点:王屋山和林大春的诗。或者说,这两个因素其实可以合二为一,是两者共同辅助下才使得陈廷敬这幅字的物性和灵气达到精品水平。
他一直认为,他本人之所以能创作出那么多强物性甚至凝聚出本相的作品,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点就是他的作品本身就非常出色,作品如果不够出色,那么不管他再怎么努力,都很难赋予作品那么强的物性甚至本相。
换个说法,他认为,作品就跟人类的肉身一样,物性乃至于本相就是人类的本相,如果肉身不够出色,根本无法承载乃至于包容超水平的物性和本相。
所以,陈廷敬这幅书法作品之所以能承载超出水平的物性和灵气,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陈廷敬选的这首诗是描写王屋山的精品之作,同时本人也超水平发挥乃至于无意中勾动了王屋山的物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这幅简单的书法作品的潜力,这才使得这幅立轴能承载这么多灵气和物性。
再加上这幅字可能一直在王屋山的周边存放着,在王屋山物性的渲染下,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也不算太奇怪。
也就是说,徐景行认为,这幅七言诗立轴是陈廷敬与王屋山、林大春的共同作品,并非陈廷敬一人的功劳。
想通这一点,这幅画在他眼里也就没那么奇怪了。
这时,一旁的也清楚好奇的问:“这幅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你觉得呢”
“我觉得,比较一般,”叶初青想了想,“但是,又有点特别的感觉,说不上来,这字看着一般可细看又觉得很有味道但再细看还是觉得一般,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呵呵,所以说年纪轻轻的学什么古玩鉴定,嫌自己秃的慢啊”徐景行呵呵笑道。
“……什么嘛,”叶初青娇嗔一声,却也下意识的捂住自己的发际线,这姑娘的发际线周边的发量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疏松,并不影响大局,但是女人么,那真是头可断,血可流,发际线死都不可丢,对发际线的重视甚至要超过鼻子、嘴巴、脸、耳朵等等等等,因为其他缺陷可以化妆、整容以及美颜来弥补,但发际线,那是连植发手术都难以挽回的存在。
不过叶初青毕竟不是普通姑娘,恨恨的瞪了徐景行一眼之后捅了捅徐景行的腰眼:“徐大哥,给我讲讲”
“有什么好讲的,不就是一副名人字画么,水平又不高,还不值钱。”
“不是说名人的字画才更值钱么那些个卖出天价的字画作品不都是名人的”
“教你个乖啊,名人字画和名家字画是两码事儿,”徐景行一边研究面前的立轴一边解释:“名家字画就是齐白石张大千董其昌赵孟頫这种字画大家的作品,这些人的名气本身就来自于他们的说话作品,是这方面的名家,他们的作品水平很高,深受人欢迎,市场价自然非常高,你刚才说的名人字画就是这种,实际上在行内叫做名家字画,详细点说就是字画名家的字画。”
“至于名人字画,这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这里说的名人就是常规认知中的名人,在某个行业或者某个领域名气很大,除了书画作品,举个例子,娱乐圈内某些大佬大腕也有喜欢字画的,也跟着人学过几天,他们的作品也能卖出不菲的价格,但实际上水平很次,这就是行内人嘴里的名人字画,字画是次要的,名气才是重点。”
“这陈廷敬的书法作品就是这种情况,字呢,有点水平但远远不到书法家的地步,但是呢,在历史上又算是个名人,他的作品就是典型的名人字画,而在市场上,陈廷敬这种名气不是非常高,书法水平也一般的人,地位很低,作品价格就更不用说了,”徐景行说着指了指面前这幅字:“就这字,扔在古玩市场上也就两三万块钱的水平,而且行家都不见得愿意收,因为很可能会砸到手里。”
叶初青惊了:“这么不值钱”
“你以为呢别看陈廷敬还算有点名气,实际上就是一个单纯的文官,在文化史上有那么点地位,但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那就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小石子,有钱买他的字,还不如买两幅梅兰芳或者马连良的呢,后两位虽然跟明星一个性质,但毕竟名气更大,作品存世量也更大,喜欢听戏的人也更多,所以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升值了,比陈廷敬这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划算多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