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黄金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下高速后,徐景行在刀玉海的指点下开往市区一个小区,路上随口问道:“卖家什么情况”

    “一个资深藏家,据说手里有不少好东西,本人是个退休干部,儿女双全,没了老伴,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刀玉海简单的回答道。

    “好吧,跟没说一样,”徐景行耸耸肩,将车开进小区




第1246章 大千好梦
    徐景行能看上的画,自然不是简单的有水平,要么是有大量灵气以及物性极强,要么就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石涛的这幅小立轴工笔花鸟画的水平确实很高,但要说让徐景行花多少钱买,其实多少还是有点心疼的,毕竟现在的他是负资产,没多少钱可供他挥霍。

    问题是,这画上有一枚鉴藏印让他非常眼红。

    谁的鉴藏印呢

    张大千的。

    在这幅画上有三枚印章,两枚是石涛的“老涛”“原济”印,在题跋的后边一上一下,剩下的那一枚则在画卷的左下方,正是张大千的“大千好梦”白文印。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幅画曾经是张大千的藏品。

    张大千那是什么人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其成就可以说是震古烁今,在绘画领域的造诣不说是独步天下,也是绝对的宗师级存在,在整个绘画史上都是绕不开的绝顶人物。

    而张大千本人的作品在书画市场上自始至终都是最受追捧的那一批,不客气的说,随便一幅张大千的画,都能卖出一个非常好的价格。

    甚至,只要是跟张大千沾边的东西,身家都会倍增,不管是张大千用过的东西,还是别人送给张大千的东西。

    现在有这么一幅画曾经被张大千收藏过的名家画作,那市场价值根本没办法估量好么。

    尤其是这位名家还是石涛这样的存在。

    别看石涛是明末清初的人物,可是对近代绘画史的发展却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甚至有人认为,近代绘画史的改变正是从石涛开始的,是石涛引领了国画的改变,是石涛率先对绘画界的传统创作理念提出了挑战并且矢志不渝,也是石涛开创性的提出了“艺术与现实的统一、内外统一、心物统一、识受同一、无法法论、借古开今论、不似之似论、远尘脱俗论”等等创作理念,这些创作理念至今为止依然被画坛奉为圭臬。

    也就是说,石涛不只是一个画坛高手,更是一个理论家,是可以开宗立派的人物。

    这样一个人物的作品,还被后世另外一位同等级别的人物收藏并且留下鉴藏印,这作品的价值可想而知。

    要知道,张大千那个级别的存在,可不会轻易收藏同行的作品,因为那是相当于帮对方提升身家,但是只要被他收藏了,那必然会引领起一波收藏风潮,这一点都不夸张。

    用搞事情的说法来讲就是“被张大千收藏过的石涛真迹”,这话说出去多有噱头,真要扔到拍卖市场上绝对会让人抢破头。

    原因很简单,石涛和张大千都是高产画家,作品存世量都不少,两个人的作品也不是特别难买到,但是像这种完全将两个人联系在一起的作品却非常罕见,现在忽然蹦出这么一幅高水平的,谁不稀罕

    如果说的再夸张一点,把这画说成是“石涛和张大千共同创作的稀世之作”也不是不可以,因为这一幅画上不光有石涛的画和字,还有张大千的印。

    有人问了,有个印有什么了不起

    错,一般人的印章那可能就是一枚印章,但是张大千的印章,却跟他的字画一样出色,因为张大千学艺之初,就是从治印开始的。

    治印就是篆刻、雕刻印章。

    也就是说,雕刻印章才是张大千的本职工作。

    所以张大千的印,跟他本人的字画一样有价值,不管是收藏价值、欣赏价值还是市场价值都非常高,现在张大千的印跟石涛的画结合在一块,说这画是两人的共同作品,过分吗

    好吧,是有点过分。

    但是对生意人来说,那就一点都不过分了,真要让这幅画落到那些个拍卖行手里,他们会毫不犹豫的使用这个噱头来搞宣传。

    而对徐景行来说,最值钱的就是画上的那枚“大千好梦”白文印,这枚钤印在普通人眼里就是一枚普通的印章,但在徐景行眼里,却有着神奇的力量,虽然那力量并不强大,但却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效果,仿佛一下子就把这幅画的质量提升了一个档次一般。

    用通俗点的话来讲,这枚“大千好梦”白文印就像一个强力buff,带着一种赦令一般的效果。

    按照他的估计,这枚印章的本体应该具有更加强大的效果,哪怕是在随便一幅画上盖上这么一下,都能大幅提升那幅画的档次。

    当然,那种档次不是说画的本身,而是画的物性。

    按照正常情况来判断,石涛这幅画其实是不具备凝聚出本相的能力的,因为这幅画距离现代的年代太短了点,才区区三百年左右,而且这幅画就是一副工笔花鸟画,本身立意并不高明,虽然技法非常出色,但是对一幅画而言,有特点的立意才是灵魂所在。没有很有特色的立意,这画想要凝聚出本相,只能依靠漫长的时间来一点点的孕育。

    &



第1247章 全部身家
    至于韩老头儿说的瞻仰吕祖像的感觉最舒服,原因应该是那尊吕祖像使他早起的作品,物性不是那么的强大,在跟普通人产生互动的时候,造成的压迫和伤害是最低的,而且材质是金丝楠,物性较为温和,所以韩老头儿会觉得舒服。

    当然,如果韩老头儿真的能长时间的跟他那些作品的物性进行互动,那么,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只要韩老头儿不乱来就行,反正老头儿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那个阶段。

    嗯,普通人想要感应物性的存在,想要跟高强度物性进行互动,确实危险,但危险一般发生在第一次时,如果第一次接触没有发生什么异常状况,那么随后的危险性就会大幅降低,接触的次数越多,危险性也就越低。

    从韩老头儿自个儿描述的情况判断,老头儿已经习惯了跟高强度的物性进行互动,危险性早就降到了一个很低的程度。

    只是,徐景行还有个疑问,“韩先生,您只在我的作品上有过那样等感受么”

    韩老头儿一愣,然后笑着点点头:“是的,我在观摩其他人的作品时从来没有产生过那样的感觉。”

    撒谎!

    徐景行敏锐的觉察到韩老头儿有所保留,但是,大致情况应该差不多,或者说,韩老头儿也在其他东西上感应到过物性的存在,但是情况比较罕见或者说是比较离奇,所以韩老头儿撒了个谎企图隐瞒那一点。

    不过也正常,他跟韩老头儿萍水相逢,人家也没道理一见面就把那么离奇或者罕见的事情跟他讲出来。

    所以他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指了指一旁的刀玉海:“韩先生,你们先说事儿”

    韩老头儿咳嗽一声,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对刀玉海道:“刀老板,我不是跟你说过了么,那画不卖。”

    刀玉海苦笑道:“韩先生,我是真的非常需要那幅画,真的,这事关我全家的身家性命,只要您把那幅画让给我,开什么条件都可以,只要我能办到。”

    “刀老板,那幅画我是在岛国花了好几百万并且搭上了一个天大的人情才买回来的,这么多年不知道多少人想要买下,开出的条件一个比一个离谱,说实话,你这条件也没比那些人的高到哪儿去,”韩老头儿却不紧不慢的说道。

    “韩先生,我知道唐寅的画很珍贵,如果不是事情紧急我也不愿意一次次的打扰您,可这不是实在是没办法了,真的,韩先生,只要您愿意松口,什么样的条件都可以,就算豁出去我全部的家产我愿意一试,”说到这里,刀玉海长吸一口气:“不瞒您说,我全部身家加起来三十多个亿,光现金就有小十亿,只要您开口,这些都可以全部给您。”

    卧槽!

    刀玉海疯了

    徐景行在一旁被震到说不出话来了。

    为了区区一幅唐伯虎的画,至于花这么多钱么三十亿,快能把市面上唐伯虎的真迹全部买下来了吧!

    不过想想刀玉海目前的处境,似乎除了这条路子也没别的办法了,反正这些钱也不过是还在刀玉海手里保存着,一旦等到七爷发力的时候,这钱就不知道归谁所有了,所以刀玉海说的真诚,实际上已经没把这些家产当成自己的东西了,而是用一种“挥霍别人的财产”的心态在谈这笔买卖。

    反正七爷最想要的是刀玉海手里那些个能赚钱的大买卖和地盘,而不是刀玉海已经赚到的这些财产,三十个亿的财产也挺诱人,但是麻烦也多,毕竟财产转移在现在社会里是个大难题,一不小心就会落下铁证,到时候不但吃不到羊肉反而会落得一身臊。

    相反,只要拿到刀玉海手里的大买卖和地盘,区区三十个亿,要不了多久就能赚回来。

    所以刀玉海还真敢用全部家产换这么一幅唐寅的画。

    亡命之徒么,有什么赶不出来的事儿!

    但就算是亡命徒,能做出这样的选择也需要莫大的勇气和魄力,不是什么人都有勇气直接放弃掉自己的全部身家,而且是这么丰厚的身家。

    所以不光徐景行自己被镇住了,连韩老头儿也被镇住了。

    不过韩老头儿只是呆了几秒钟就回过神来,笑道:“刀老板的身家还真够丰厚的,”说到这里却摇摇头:“但是再多的钱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我都这个年纪了,最多再有十来年的好活,这十来年里就算天天吃好吃的喝好喝的玩好玩的,又能花掉多少钱我现在的存款足够花的了,根本没必要卖掉我

    的心头好。”

    有钱难买心头好。

    这话说的确实有道理。

    韩老头儿说的一番话更有道理,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来讲,这个世界上确实没有多少值得留恋的东西了,其中最不值得留恋的正是钱这种东西,对韩老头儿这样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韩老头儿是退休干部,享受的是省部级的待遇,对普通人而言也是身居高位的人了,在位的时候该享受的都享受过了,退休下来更是有足够的时间来享受之前没有享受过的,现在年龄大了,身体机能也退化了,只要心态能放得开,对金钱确实不



第1248章 唐寅《望江图》
    徐景行之前就猜测这老头儿的身家可能挺丰厚,但看到书房里悬挂的字画后,感觉还是低估了这老头儿的财力。

    韩老头儿住的只是九十年代的老旧小区,装修也不算特豪华,可是房间里悬挂的字画却件件都是精品,光是客厅跟书房里悬挂着的字画,加一块就能卖到七位数,这还是徐景行的粗略估算,更没计算那些被藏起来的。

    甚至光书房里悬挂着的唐伯虎的作品就多达六幅,虽然都是小尺寸的小件,入镜心、扇面之类,可能收集到这么多唐伯虎的真迹,这不光是有钱就能办到的,不信看看刀玉海。

    要是有钱就能轻松买到唐伯虎的真迹,刀玉海至于费这么大力气来韩老头儿这边讨这个没趣还不是因为唐伯虎的真迹太少的原因!

    当然,刀玉海也是有要求的,必须是大尺寸的唐伯虎真迹,如果尺寸太小,像那什么镜心、扇面之类的小件,拿去送给七爷做礼物,那不是送礼,那是打人耳光,还不如不送呢,人七爷家大业大的会看得上镜心扇面这样的小件

    如果刀玉海只是想要随便一幅唐伯虎的真迹,根本没必要跑这么一趟,或者韩老头儿绝对会给刀玉海一个面子,或者说会给刀玉海出的高价一个面子,毕竟镜心扇面这样的小件也就几十万百把万的样子,刀玉海真要舍得出十倍百倍的价格,韩老头儿绝对没有拒绝的道理。

    问题是,刀玉海来的路上就说得很清楚了,他想买的是一幅名为《望江图》的山水画横轴,长度超过了一米,高度也有四十多公分,是绝对意义上的大尺幅。

    这样的尺幅,在存世的唐伯虎真迹中,都能排的上号了,如果这画的水平在唐伯虎的水准线上,那么卖个一两千万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望江图》,顾名思义,这是一幅山水画。

    唐伯虎虽说以仕女画闻名,可实际上传世之作最多的却是山水画和书法,仕女画的存世量反而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市面上出现过的,绝大部分都是山水画。

    可见,唐伯虎的山水画水平绝对不比仕女画差,甚至可能会更出色。

    当韩老头儿从保险柜里取出刀玉海念念不忘的那幅《望江图》在书桌上慢慢展开以后,徐景行就更加肯定自己的推测。

    这幅长度超过一米的横轴横着铺在宽大的紫檀木桌面上后,猛的望去,感觉如同有一条长河横亘而出,那种气势缥缈烟罩云绕的立体感扑面而来,气场虽然不如黄公望,可逼真程度要要更胜一筹。

    而且这画是设色画,色调明亮和谐,写实度极高,看上去有点像是半工笔画,但笔法却是货真价实的写意笔法。

    整幅画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一座高山一条长河外加一个人,剩下的就是树木石头花草飞鸟以及太阳等点缀物,整体画面看起来挺稀疏,可整体布局却错落有致,山和长河一高一远,一静一动,只两者就构成了整幅画卷的核心,在唐伯虎那细腻的笔触下,山的高大挺拔和大河的宽阔流畅显得那么逼真,搭配着同样逼真的点缀物,看起来更加生动。

    从这画上,能看出很多画坛前辈的风格,布局很像黄公望,尤其是那种错落有致的画法几乎是一脉相承的。而设色风格却又极具唐风,比墨色的使用上跟夏圭有点相似,整体色调和风格还有院体画派的风范。

    这么说吧,从唐伯虎的画上,能看到太多太多前辈的痕迹。

    这是一件好事儿,说明唐伯虎在创作上喜欢兼容并蓄,不以某家某派为尊,只求能为己用,这不光能提升唐伯虎个人在绘画领域的造诣,对后人的影响也是无可估量的。

    但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唐伯虎的水平还没有高到自成一派的地步,虽说整体水平也不差,但跟黄公望、石涛、董其昌、张大千这些开宗立派的大宗师相比,还是要差一些火候的。

    如果唐伯虎能将他借鉴的这些人的风格完全融为一体然后借此开创出独属于他的风格,那么他完全有资格与那些个最顶级的画坛巨匠同台而立。

    然而,事实上却是只能与祝允明等人合成“四大才子”,多少显得有些后劲不足。

    而唐伯虎之所以能有现如今这么大的名气,其实还要归功于“唐伯虎点秋香”这一系列的民间故事,因为人们自古以来就喜欢听这种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而唐伯虎的身份、经历、真实实力都恰好戳中了民众的心窝儿,所以,故事传播的越久,唐伯虎的名气也就越大,以至于不知情的人就逐渐把唐伯虎当成了举世无双的那种大画家大才子。

    可实际上唐伯虎是典型的名高于才的才子。

    &n

    bsp;才是有的,而且非常出色,只是远没有名气那么高。

    当然,这是徐景行自己的看法,不代表别人的意见。

    但就算是他却,也不得不承认,唐伯虎虽然不到开宗立派的境界,可单纯的讲技术,唐伯虎对得起他的名气,别的不说,光是那种能将各家各派的技法、理念、风格信手拈来的娴熟技巧,就足以吊打一众大家。
1...283284285286287...4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