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日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伯伦散人
许朗又去了万州呆了几天,这些日子,整个琼州府各州县的书院陆陆续续的建了起来,许朗和马骐骥、林超、吕兴等人在来回穿梭,一心经营着各地的书院。许朗到万州把手头的工作和马骥骐等人交代了一下便回到了榆林湾筹备教导团。
朝廷的消息还没有到,许朗在教导团里忙了一天,日落西山的时候才回到了家中。
一进家门,许朗就愣住了,程依依正在指挥着人布置偏房,各种家具堆放了一地。
“你这是干嘛?”许朗问道,“是谁要搬进来住吗?”
“遂了你的愿了。”程依依笑道,“给你找了2个小丫鬟。”
“真的?在哪呢,我看看。”许朗刚说完就改口了,“你逗我玩吧,你能给我找丫鬟?”
“瞧你急的那样。”程依依讥笑道,“没逗你玩,真的找了2个丫鬟。”
“你们过来。”程依依招手叫过来了2个十四五岁的女孩,“来见一下咱们家的老爷。”
“见过许老爷。”两个女孩给许朗行了一个万福。
“甭叫老爷,叫我许先生就行。”许朗有点糊涂,“依依,到底怎么了,怎么突然找了2个丫鬟。”
“你呀,没法说你。”程依依微笑道,“芷若有了。”
“真的?”许朗被这个消息惊了一下。
“这种事我骗你干嘛?”程依依说道,“我领她去欧阳的医院看过了,已经一个多月了。她现在不能和你一起住,所以我找了2个丫鬟,她们搬到偏房去住。”
“为什么不能一起住?”许朗笑道,“她要是搬出去了我怎么办?”
程依依在许朗的后腰上狠狠的拧了一下:“你说为什么,要不要我也搬出去,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
“千万别,再过段日子我就去北京了,咱们得加把劲,怎么说你也是她姐姐。”
“滚一边去。”程依依笑骂道,“芷若还在学校没回来,你先进去歇歇,一会收拾完了咱们就吃饭。”
掌灯时分,许朗三人围坐在饭桌旁,两个小丫鬟站在身后伺候着。
“那个。”许朗有些不适应,“你们叫什么名字?”
“回许先生。”两个丫鬟答道,“奴婢叫碧荷、紫云。”
“不错,这名字挺好听,谁给起的?”
“回许先生,是二奶奶给起的。”
“二奶奶?王熙凤?”许朗笑道,“我怎么感觉咱们家快成女生宿舍了。”
“那你还不高兴。”程依依笑道,“你不就喜欢住女生宿舍吗?”
许朗没理会程依依的玩笑,转头对赵芷若说道:“芷若,我过些日子就去北京了,你现在有了身孕,要好好保重。”
赵芷若听许朗这么说,眼中又含上了泪水:“许朗,你又要走了。我也不能陪着你服侍你。”
“你还服侍他?”程依依说道,“你现在是咱们家重点保护对象,需要别人来服侍你。”
“是啊,芷若。”许朗伸手搂住了程依依,“你照顾好自己就行,有你依依姐服侍我。”
程依依在桌子下面狠狠地跺了许朗一脚:“丫鬟们都在,你以后说话注意点。”
“那怕什么。”许朗在心里暗暗说道,“大不了一起收了。”
蒋北铭给朝廷上的奏章有了答复,旨意传到了榆林湾。
周磊授千户衔,进驻宣府镇下北路,由宣府镇节制;王谦祥授千户衔,进驻大同镇北路,由大同镇节制;许朗授千户,张海、叶战授副千户,进驻北京;王兆星授千户,进驻登州,由登莱巡抚节制。
众人领旨谢恩之后便开始各自准备,陆天翔和张国栋对各路人马千叮咛万嘱咐,终于在十二月初,各个方面的军队陆陆续续的出发了。与此同时,何炯的工作量成倍的增加,在重新建立北京和登州的联络网的同时还要着手建立大同和宣府的联络网。
北风呼啸,雪花飘飘,一场大雪将整个盛京变成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焘敏和焘功裹着厚厚的皮袍子陪着皇太极站在盛京城外的一片高坡上,他们的面前,上千名农夫、杂役正在挥舞着各式各样的工具拼命的劳作着。
“先生。”皇太极身边的范文程问道,“咱们在这挖了几个月了,如今天气甚是寒冷,不知先生还要挖到几时?”
“是啊,先生。”一旁的济尔哈朗也问道,“不知先生动用这么多人挖这些石头到底有何用处?”
“贝勒爷。”焘敏笑道,“您是见识过榆林军的火炮的,咱们也缴获了一些他们的火枪,贝勒爷认为咱们的弓箭能否胜得了他们的火器?”
济尔哈朗亲眼看过王兆星30舰炮的威力,并且在战后亲手打过榆林湾的火枪。对于那些火枪100多米的射程和穿透力,整个大金的高层都感到吃惊。
“贝勒爷有所不知。”焘敏又从随身的包裹里取出了两块石头,“先师曾教过我们,咱们将来要想击败大明,入主中原,则必用火器。而要想制造火器,则必要有铁,而且要用上等的铁。咱们要用的铁就是用这个炼出来的。天佑我大金,咱们整个大金境内,这种石头还是很多的。”
“先生。”皇太极也问道,“这种石头里面能出先生所说的上等铁吗?”
“回大汗。”焘敏回道,“咱们盛京一带,出产非常好的煤和铁,有了这两样东西,奴才一定会造出比大明朝,比红夷人还要好的火器,到时候这天下便是大汗的天下了。”
“一切有赖先生。”皇太极微微一笑,又对周围的人厉声说道,“挖矿炼铁一事,全部由先生决断,任何人不得阻挠。”
榆林湾的会议室里,陆天翔、张国栋和沈大兴三人正在开碰头会。
“蒸汽机的模型现在已经搞出来。”沈大兴说道,“但是实用性还差点,上次试验的时候发生了锅炉爆炸,幸亏没有伤到人,我们正在想办法改进。”
“要抓紧。”张国栋接着问道,“米尼弹和开花弹研制的怎么样?”
“这个不太容易。”沈大兴答道,“咱们现在的枪都是滑膛枪,没有膛线,而发射米尼弹必须是要用线膛枪。在蒸汽机没用搞出来之前,咱们是没有办法大规模生产线膛枪的。至于开花弹也是这个原因,要使用开花弹,就必须要对现有的火炮加以改造。”
“这些情况我们也知道。”张国栋有些无奈,“不过还的抓紧,委员会做过评估,焘敏和焘功去了满清那边以后,肯定也会极力劝说皇太极制造枪炮。东北的煤铁都很丰富,如果这帮彪悍的八旗兵再配上能和咱们媲美的枪炮,那可就真的麻烦了。”
“我明白,张主席,我们也在加紧研制。”沈大兴说完又看向陆天翔,“不过陆老,科研所的经费又有些紧张了,这个还得请陆老帮帮忙。”
“你说的这个情况我了解。”陆天翔说道,“孙大雷给委员会打过报告,上次混成旅的抚恤金一下子发出了几十万两的银子,咱们的经费又很吃紧。委员会正在想办法,你们科研所不要考虑经费的问题,把蒸汽机赶紧弄出来,我们现在是在和焘敏赛跑,不是和皇太极赛跑了。”
“对了,陆老。”张国栋问道,“邱鹏说再过3个月,郑芝龙的订单就完成了,咱们下一步怎么办,还卖不卖给他武器战舰了?”
“我的意见是先停一停,看看东南亚的局势再说。”陆天翔想了一会,“现在很难说郑芝龙有了这20艘战舰和火炮会不会和西洋人开战。上次许朗给你的那个建议,就是卖给西洋人军火的那个,你们军委会和上届委员会讨论过了没有。”
“我们现在正在和西洋人接触。”张国栋答道,“但是西洋人出价太低,可能是他们不相信咱们的军火和战舰的威力,所以一直没有结果。”
“我看这样吧。”陆天翔最后说道,“现在蒋北铭他们都去了北方,越南的李福强和徐田彬也传回消息,越南也出了一些问题。咱们的摊子越铺越大了,咱们还是召开一个委员会扩大会议吧,把各方面的情况汇总一下,拿出一个大概的方向,也为明年的第一次穿越大会做做准备。”
宣府镇离着榆林湾有将近5000里地,周磊的一团马不停蹄的走了将近2个月才到达了宣府镇,此时已经是崇祯七年的正月末了。
北方的天气不比榆林湾,尤其现在又是小冰河时期。虽然榆林湾提前给这些北上的将士们准备了足够的粮食和冬装,但是连续两个月的长途跋涉,还是有一些战士病倒了。
宣府城内,宣府镇总兵卢抱忠和下北路参将管鸣珂正在宴请周磊。
“周千户一路奔波,甚是辛苦。”卢抱忠端起酒杯对周磊说道,“本官先敬周千户一杯。”
“多谢总兵大人。”周磊也端起了杯,“皇命在身,下官不敢有丝毫耽搁。”
“本官也敬周千户一杯。”管鸣珂也微笑的看着周磊。
周磊到了宣府镇之后,先按照陆天翔的要求,给卢抱忠和管鸣珂各送了500两银子的见面礼。先和这两个顶头上司搞好关系才能在宣府镇站稳脚跟,委员会从紧张的经费中特批了3000两银子给了周磊、王谦祥和王兆星。
卢抱忠早在一个多月前就接到了北京的通知,朝廷将会从海南卫调派一支新式军队驻扎宣府镇,协助卢抱忠防御大金兵。但是北京的命令中明确地告诉了卢抱忠,这支军队的将领不是大明人士,而是先宋遗民。并且指示卢抱忠,不但要用好这支军队,更要看好这支军队,决不能让他有什么异动。(未完待续。)





大明日月 第二百三十五章 榆林堡
本来卢抱忠和管鸣珂商量过了,既然北京有这个意思,两个人决定先不冷不热的将周磊安置下,然后再从军粮物资方面掐一掐他的脖子。
哪知周磊人未到,银子先到了。500两白花花的银子摆在面前,周磊又把榆林湾大大的吹嘘了一番,并以王可宗和周崇德作为例子,给两个人拍着胸脯做了种种许诺。没喝上三杯酒,俩人就把北京的指示抛到了九霄云外,和周磊称兄道弟起来。
“周老弟真是爽快之人。”管鸣珂喝的半醉,“还是你们海南卫的官好当,天又不冷,银子又多,哪像我们,天天在这喝西北风。”
“两位大人不必多虑。”周磊也装出一副醉意,“等老弟安顿好了,咱们也可以一起发财嘛。”
“周老弟说笑了。”卢抱忠笑道,“咱们这个地方穷乡僻壤,可不比你们海南卫,想发财都没处发。”
“卢大人莫急。”周磊从肋下抽出一把95刺刀,“大人看看此刀如何?”
卢抱忠接过来端详了一阵子,脸上露出了惊讶之色:“此刀甚好,周老弟从何得来的?”
“我们自己打制的。”周磊又掏出一支手铳,“两位大人再看看这个。”
“真是精良。”卢抱忠接过手铳问道,“这个也是你们自己做的?”
“正是。”周磊笑道,“两位大人,如果咱们一起打制一些精良兵器,周边这些卫所会不会出银子来买啊?”
两个委员会认为,如果从榆林湾运送军火去大同和宣府的话,费时费力。反正这两个地方都有煤矿和铁矿,所以顺带着就给了周磊和王谦祥一个任务,尽量能在当地开设一个兵工厂,做到武器自给。给王兆星的任务更加的艰巨,因为登州离着后世的黄河口非常的近,所以王兆星要去黄河口,也就是后世的胜利油田找石油。
找石油这个事自从交给了高鹏举,就一直没什么进展,后来的几届委员会渐渐的就把这个事淡下来了。但是现在给郑芝龙的战舰已经快要交付完了,为了防止郑芝龙的翻脸,777号导弹快艇最好能再次动起来,所以石油又提上了日程。
“哈哈,周老弟真是个精明之人。”卢抱忠又端起了酒杯,“打制兵器嘛,这是咱们的分内之事,老弟尽管放手去做。”
“周老弟这次带了1000多人马。”管鸣珂放下酒杯,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道,“可朝廷方面并没有任何的安排,我们下北路各个卫所也无空缺,周老弟要不就跟着本官驻扎在龙门所城如何?”
“多谢管大人厚爱。”周磊回道,“我们这些海南卫的兵不太适合北方的天气和饮食,驻扎在龙门所城恐怕会给大人带来诸多不便。希望两位大人能让下官单独驻扎。”
“单独驻扎?”卢抱忠有些迟疑,“可是现在各堡并无空缺,不知老弟想去哪里驻扎?”
“不必搅扰各堡。”周磊缓缓说道,“我们自己筑城驻扎。”
“你们要自己筑城?”管鸣珂惊讶道,“周老弟,宣府镇不比你们海南卫,你们有一千多人,你知道在这里修筑一座城池要耗费多少钱粮吗?”
“这就要靠两位大人帮忙了。”周磊笑道,“我们修筑城池所用的人力物料,下官拜托两位大人代为采购。银子嘛,我们照付,分文不少。”
卢抱忠和管鸣珂两人心中暗暗吃惊,两个人都知道,在宣府镇这里要修筑一个周长一里的小城堡就要耗费钱粮大约将近4000两。而这是一千多人的军队,要是全部驻扎在一个城堡里,那没有一万多、两万两银子是不可能的。这些先宋遗民难道这么有钱?
“两位大人。”见两个人都不说话,周磊问道,“如果下官要修建一座周长五里,高四丈的城堡,大约多要多少银子?”
管鸣珂看了看卢抱忠没说话,卢抱忠思考了一会:“所有的消耗折合成银子,大约需要两万五千两。”
“哦,多谢大人。”周磊淡淡的答了一句。
卢抱忠以为自己的这个价钱说的高了,于是劝道:“周老弟也不必担心,这个价钱还有的商量,关键是看周老弟想修筑什么样的城堡,用什么材料。”
周磊从身上掏出了一张图展开:“两位大人请看,如果把城堡建成这样可有问题吗?”
周磊的这张图是完全按照棱形城堡的模式画的,虽然和中国传统的城池有所差别,但是卢抱忠和管鸣珂还是能看明白的。
“周老弟。”管鸣珂说道,“这种城堡比起我们宣府镇的确实好一些,但是造价也高,周老弟真的想修筑这种城堡?”
“大人,两万两白银。”周磊伸出了两根指头,“所有的工匠,我们管饭。”
“成交。”管鸣珂猛地抓住了周磊的两根指头。
管鸣珂是知道的,这个城堡的建筑材料也就是一万两银子出头,剩下的就是工匠的工钱和伙食费。现在周磊要管饭,那光是伙食费就能省出一大笔银子。这个工程要是自己来操作,里面最少五千两的赚头。
“咳咳。”卢抱忠干咳了两声,管鸣珂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很不好意思的向卢抱忠拱了拱手,“一切全凭大人做主。”
“管将军不必多虑。”卢抱忠笑道,“既然周老弟有心要筑城,那本官就应允了。一干事项管将军去安排即可。”
“多谢卢大人。”管鸣珂心中暗说,“官大一级压死人,我出力,大头还得你拿。”
三个人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在下北路龙门所城和长仲地堡的中间找一块合适的地方修筑新城堡让周磊驻扎。新城堡的名字就命名为了榆林堡。
王谦祥的二团走的可没有周磊那么顺利。刚刚进入he南境内,铺天盖地的难民就一起涌来。
崇祯六年冬,崇祯帝再令保定、he南、山xi诸路官军围剿农民军。是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农民军乘黄河冰冻飞渡冲出合围;连克渑池、卢氏、伊阳三县,从陕西进入he南。he南巡抚元默重兵堵截,农民军转而南下,经汝州至淅川、内乡、光化、南阳。
王谦祥进入he南的时候,恰恰赶上了崇祯六年的年末,整个he南正打的热火朝天,官兵和农民军搅在了一起,谁也不知道哪有官兵,哪有流寇。
王谦祥将斥候撒出10里,并严令各营之间的间隔不得超过半里,稳扎稳走,绝不冒进。
这日,二团的官兵正沿着大道往前进发,斥候来报:“前方发现一支流寇的队伍正在围攻明军。”
“我们现在到哪了?”王谦祥问道。
身后已经晋升为团级军士长的郑钟军打开了地图:“报告长官,咱们还距离渑池县城30里。”
“流寇有多少人,离我们多远?”
“回长官。”斥候答道,“流寇距大军10里,人数大约3000,明军人数大约800。”
“再探。”
“是。”斥候打马走了。
“团长,咱们怎么办,帮还是不帮?”郑钟军问道。
王谦祥没有回答,心里在暗暗琢磨。虽然出发前陆老讲过了河南山西一带的形势,但是现在整个河南都打乱了套,能有3000人规模的部队,能是谁的部队?
周磊和王谦祥的这次北上,委员会做过评估。他们两个,尤其是王谦祥因为要去驻扎大同,肯定会遇到高迎祥、李自成等人的农民军。对于满清,穿越大会现在上下一心,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对于农民军,穿越大会中的很多人还是抱着同情的态度。
两个委员会最后给周磊和王谦祥的指示是,在保障自身军队安全的基础上,如果能收编是最好。如果不能收编,则尽量避免和农民军的冲突,见机行事。
“团长,咱们到底怎么办?”见王谦祥没说话,郑钟军又问了一遍。
“传令,大军继续前进。”王谦祥决定前去看看再说。
隔着战场两里地的一个小山头上,王谦祥放下了望远镜。前方大约七八百明军被两三千农民军围在了一处山谷里,正在拼命的抵抗,看样子是中了埋伏。
农民军的阵地上,一面“闯”字大旗正在高高飘扬。
“李自成还是高迎祥?”王谦祥心里暗暗的嘟囔,“真他妈中了头彩了,第一次就遇上他们。”
王谦祥心里明白,这个时候,闯王这个称号还是属于高迎祥的,李自成只是一员闯将。
王谦祥的心里突然冒出了一种欲望,自己万年不遇的来到了这个动荡的时代,怎么着也得和这个时代的名人过过招,否则将来的史书上留不下自己的名字那不就亏大了。
“传令。”王谦祥高喊道,“二营右翼,三营左翼,一营和炮兵连居中,间隔100米,向前推进。”
一千多名榆林军举着燧发枪开始齐头并进。
“舅舅。”李自成纵马跑到了闯字大旗下向高迎祥喊道,“我们的后面来了一队官兵,人数一千。”
“谁的部队,将领是谁?”
“不知道。”李自成答道,“他们没打将领旗号,只打出了大明旗号,但是他们装束奇怪,而且看样子火器精良。”
“装束奇怪?”高迎祥问道,“有什么奇怪的?”
“他们全军上下全无甲胄,而且衣服不像是大明军服。”
“走,去看看。”高迎祥被自己这个外甥说的有些糊涂,从哪冒出这么一支军队来,就算大明的士兵没有盔甲,但带队的将官不可能连一件盔甲也没有吧。
榆林军隔着高迎祥大约半里地停止了前进。高迎祥手搭凉棚看了半天心里也没想明白,这些人到底从哪来的?
“舅舅。”李自成建议道,“既然他们打出了大明的旗号,咱们先冲一冲他们。”
高迎祥想了一会,点了点头:“让李过他们带人冲一下看看,不要用老营人马。”
王谦祥骑在马上举着望远镜看了一会,他急切的想找到哪个是李自成。但是李自成没找到,却看到对面大约几百名衣衫褴褛的难民举着各种武器乱糟糟的凑在了一起。
“团长,流寇正在整队,他们想要向咱们冲锋。”郑钟军指着前方喊道。
“我知道。”王谦祥淡淡的应了一句。
对面的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军队,而是难民,有些人的手中甚至只有一根木棍。王谦祥可以想象的到,再过一会,这些人就会整片整片的倒在铳弹之下,王谦祥的心里突然有些于心不忍。
“传令,全军保持防御阵型,后撤50米。”
“后撤?”郑钟军以为自己听错了。
“后撤。”(未完待续。)




大明日月 第二百三十六章 曹文诏
“舅舅,明军撤了。”
“嗯。”高迎祥的心里也没想明白,为什么对面的明军会后撤。
“明军撤退了,他们败了,咱们冲啊。”李过没想那么多,第一个举着武器带着几百流民冲向了对面的明军。
王谦祥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微微的叹了一口气:“传令,第一排冲天鸣枪。”
郑钟军实在是搞不明白自己这个团长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也没敢多问。
一营第一排的100支燧发枪冲天打响了,一片硝烟过后,正在冲锋的农民军发现自己这边居然一个人也没有倒下,连个受伤的都没有。
“冲啊。”李过举着刀大喊道,“明军的火铳打完了,咱们不用怕,冲锋。”
几百人的队伍在慢慢的加速。
“传令。”高迎祥突然下令,“鸣金收兵。”
“为什么?”李自成没弄明白,“明军的火铳打完了,咱们正好冲过去,为什么要收兵。”
“对面不是一般的明军。他们的火铳打的很齐,我从没见过这么号令统一的明军。”高迎祥解释道,“自成,你马上去汇集老营兵马,咱们准备撤退。”
农民军的阵营里响起了铜锣声,正在冲锋的李过停下了脚步,他没想明白,为什么自己马上就要冲过去了,闯王却要在这个时候收兵。
但是已经运动起来的队伍却没有那么容易停下脚步,每个人都在嚎叫着往前奔跑。只要冲过这短短的几十步,打垮对面的明军,自己就能有饱饭吃,有衣服穿,说不定还会有几钱银子花。
1...105106107108109...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