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长宁帝军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知白
    沈冷笑道:“你认为我会输?”

    石元雄叹了口气:“那你认为我能赢?”

    沈冷楞了一下,默默的取出一百两银子的银票。




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那个十分的人
    辽北道是大宁道治面积最大的道,大概相当于九个东蜀道那么大,将近两个京畿道,辽北道也是整个大宁最大的粮产区,大宁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出自这里。

    辽北道的非但麦好,米也好,甚至比南方的水田稻米还要好一些,而正因为辽北道太大了,地域又特殊,历来都是敌国密谍潜藏之处。

    曾经的辽北道,北接黑武,东连渤海,大宁和黑武的征战最激烈的一条边境线就是辽北道的北境线,息烽口大营,瀚海城,都在辽北道。

    而北疆重甲铁骑大营,则在辽北道和军屏道之间。

    大胜黑武之后,大宁的疆域向北推进了数千里,这就让曾经直面黑武的辽北道变成了大后方。

    可是黑武人的密谍组织在辽北道经营了不是几年,也不是十几年几十年,而是有至少两百年的历史,可以推算到黑武青衙建立之初。

    两个超级帝国之间的斗争也从来都不仅仅是战场上的交锋,在各个方面都在交锋。

    比如那些依附于两个大国的小国,他们要面临着两个大国的压力,在大宁弱势的时候,大宁的礼部的官员使者连拉带拽恩威并施,从黑武那边拉过来的小国足有十几个。

    商业上,黑武帝国为什么死死的把控着渤海?就是因为只要把控渤海国就能钳制大宁北方的海运生意,而且还能把黑武,渤海,桑国,这三个反宁的国家连成一线。

    宁军东征灭掉渤海,就是为了打破黑武帝国对于北疆海域的封锁,一刀把三国联盟斩开。

    西域那边,黑武帝国一直都是强压政策,哪个小国和大宁亲善他们就打压哪个,长期以来,西域诸国和大宁都是敌对态势,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站在黑武那边,他们不是傻,谁能想到后来大宁能一举击败看起来更强大的黑武。

    正面战场上的交锋是人们看得到的,看不到的地方凶险一点儿也不少。

    廷尉府的统计,从大宁立国开始到现在这数百年间,被黑武密谍刺杀的大宁官员至少有千余人,都集中在北方诸道和长安,因为渤海人和宁人基本上没有外貌上的区别,所以黑武大规模的训练渤海人潜入大宁伺机破坏。

    黑武人训练密谍的衙门和大宁廷尉府之间的对抗已有数百年,黑武青衙每年往大宁之内输送的密谍数量都不少,青衙也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实力都大大的超过廷尉府,因为青衙的背后就是剑门。

    随着大宁北征大胜之后,青衙不得不压缩对宁国的渗透规模,也和大批的密谍失去了联系,可是青衙始终没有放弃。

    龛罗黑庭等人被杀之后,青衙的实力大打折扣,行事也变得越发低调起来,然而懂得低调的敌人比一味高调的敌人更可怕。

    青衙还在呢,廷尉府就不能放松。

    星城,青衙。

    一身锦袍的高大中年男人带着上百名精悍甲士走到青衙大门外,青衙的所有官员都在大门口迎接,看到这个中年男人后,他们不得不低下头。

    时过境迁,剑门已灭,心奉月死了,青衙失去了最大的依仗靠山,现在的青衙已经不是那个甚至敢派人暗中监视汗皇的青衙了。

    “我叫千鸟飞崖。”

    中年男人走到青衙官员面前,扫了扫那些人后大声说道:“从今日起,我就是你们新的青衙指挥使,我是一个不愿意多说废话的人,每个人的时间都应该用来做更多有用的事而不是啰里啰嗦。”

    “第一,把十年来青衙安排潜入宁

    国的密谍名单给我送过来,十年以上的不要。”

    “第二,所有青衙中关于剑门的重要卷宗都给我送过来。”

    “第三”

    千鸟飞崖大步走向已经属于他的那间大大的书房。

    “所有剑门弟子出身的青衙官员”

    这句话说了一半的时候,很多青衙官员的脸色就都已经变了,谁都知道剑门对青衙的影响有多大,说是直接隶属于汗皇陛下不向任何衙门负责,然而青衙历来都是剑门的人把持。

    前阵子剑门屠杀了整个星城中的贵族,然后剑门被元辅机的军队屠杀,这两件事之后,青衙人心惶惶,谁也不知道屠刀会在什么时候朝着自己的脖子剁下来。

    “所有剑门弟子出身的青衙官员自己把和剑门有关的身份凭证之类的一切东西都毁了,我给你们两个选择,第一,坚持自己是剑门弟子然后出门领死,第二不管谁问你们都不承认自己是剑门的人。”

    千鸟飞崖脚步一停,回头扫了扫那些脸上变色的官员,一字一句的说道:“愿意的话,从今天开始,以后不管是谁派来的人调查你们,哪怕是摄政王派来的人,问你们是不是剑门的人,你们一律回答你们是千鸟飞崖的人。”

    “是!”

    整个青衙里响起一声整齐的呼喊,每个人的脸色都变得激动起来。

    “去办事!”

    千鸟飞崖一摆手。

    “是!”

    青衙官员们全都散开。

    书房中,千鸟飞崖在青衙指挥◇零零使的那张墨玉座椅上坐下来,试了试,皱眉:“这东西很贵吗?”

    手下一名官员连忙回答:“是龛罗黑庭大人当年特意让人打造的,据说价值万金,是用一整块龙山黑玉雕刻出来的。”

    千鸟飞崖的手在墨玉座椅的扶手上拍了拍,起身:“把这椅子,包括以前指挥使的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都送到星城商行里拍卖,所得的银钱存进青衙银库,用以给阵亡之人发放抚恤。”

    他吩咐了一声:“给我搬一把木椅来,加一个软垫。”

    手下人连忙动了起来,六七个壮汉才把那墨玉座椅搬出去,屋子里所有贵重值钱的东西也都清空,整个房间看起来更宽敞了些。

    千鸟飞崖在木椅上坐下来,满足的点了点头:“这才舒服,那个冷冰冰的椅子像是棺材一样。”

    一名青衙官员抱着厚厚的一摞卷宗进来,小心翼翼的放在桌子上:“首座大人,这是十年来所有潜入宁国的密谍名单和出身资料,都在这了,大人若是想要更久一些的,属下一会儿再送过来。”

    “十年以上的人都没用了,事实上,五年以上没有动过的人都算是没用了。”

    千鸟飞崖道:“在宁国安安稳稳的生活了十年以上而没有执行过任何一次任务的人,你们觉得他们还会全心全意的服从青衙的调遣吗?他们已经是飞出了笼子的鸟,换做是你们也不会愿意回到笼子里。”

    屋子里的人谁敢随便搭话,可实际上他们都知道千鸟飞崖说的没错,青衙成立以来,最疯狂的时候,有一年往宁国派送过去四百多人,然而这些人九成到了宁国后就失去了联络。

    “把五年内派遣过去的人梳理出来,密谍考核成绩在七分以上的人单独给我梳理出来。”

    千鸟飞崖打开一份卷宗,一边看一边吩咐道:“另外,在星城内训练的

    密谍,考核成绩七分以上的全都给我找来,我要见他们。”

    青衙关于密谍的考核很严苛,按照他们的考核制度将密谍能力从一分到十分进行打分,绝大部分密谍的综合能力都在三分以下,而达到三分的人就能派遣到宁国。

    可是派遣到宁国的密谍又太特殊,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都是孩子,在七八岁十来岁的时候派过去,送到宁国辽北道的六处密谍训练之地秘密训练。

    所以辽北道的黑武密谍训练体系和黑武帝国之内的青衙训练体系又是两码事,辽北道的那个主持六处密谍训练基地的青衙官员,级别相当于青衙的副指挥使。

    青衙指挥使被称为首座,只有一人,副指挥使一共有三个,其中一个就在宁国,十年前派去宁国后就一直都没有回来,事实上如元培圣那个级别的密谍和那位副指挥使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青衙考核成绩能达到五分,就会被委以重任,到了七分以上的算是千里挑一。

    “我听说”

    千鸟飞崖看向手下人:“宁国辽北道密谍指挥使夜凯是三十年来,青衙密谍训练出来的唯一一个十分。”

    “是。”

    手下人连忙回答道:“只有他一人,所以才会在二十一岁就被任命为副指挥使,如果不是战场上我们输给了宁人,和夜凯大人失去了联络”

    后边的话他没有敢说出来,说了半句就已经开始后悔,如果不是失去了联络的话,夜凯会被调回黑武,成为青衙首座。

    “十年了。”

    千鸟飞崖的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沉默片刻后说道:“所有七分以上的人到了之后让他们来见我,我要挑选一批人去宁国辽北道,不惜代价把夜凯找回来,我需要他回来帮我,他不能再做那个断了线的风筝”

    与此同时,长安城。

    廷尉府刑房,韩唤枝坐在那看着元培圣,元培圣被他看得有些发毛,好一会儿之后他叹了口气说道:“长安城里所有黑武密谍我都已经交代了,韩大人你还想知道什么?”

    “你在青衙的级别是什么?”

    元培圣回答:“以前是百夫长级别,仆月来了之后,给我提升为银袍千夫长。”

    “你只是个百夫长。”

    韩唤枝问:“我想知道,谁是你们的首领,在辽北道一定有个人比你级别高的多,整个密谍组织全都在他之下,这个人是谁。”

    “我不知道他具体是谁,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代号,甚至有可能还是一群人。”

    元培圣摇头:“韩大人你不用那么看着我,我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叫夜凯,但是身份是什么,长什么样子,多大年纪,如今在哪儿,这些我都不知道,我对他唯一的了解,就是这个人是青衙三十年中唯一的一个十分。”

    韩唤枝点了点头。

    这也是为什么他向皇帝请示让沈冷或是孟长安去的原因之一,辽北道的那个潜藏最深的家伙,一定很强。

    他把自己断开了,宁人找不到他,黑武人自己也找不到他。

    “夜凯”

    韩唤枝自言自语了一句。

    他问元培圣:“你为什么说他有可能是一群人?”

    “他曾经几乎同时出现在六处基地。”

    元培圣道:“所以,可能一群人是他,他是一群人。”



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小人物的大情怀
    辽北道

    孟长安的队伍比沈冷的队伍早出发了一天左右,沈冷回家和茶爷她们说了一下,第二天一早才出城,这次以历练武院新人为主,虽然那些黑武密谍都很狡猾而且应该大部分人都会一些武艺,可沈冷和孟长安两个人出发的时候都没有觉得这会是多困难的一件事。

    “目标是哪儿?”

    陈暗问了一句。

    沈冷骑在大黑马上,指了指方向:“目标是辽北道和江南道比较靠近的地方,那里有座山名为清隽山,山北属于辽北道,山南三百里就是南平江,属于江南道。”

    “清隽山。”

    陈冉楞了一下:“离咱们老家并没有多远吧。”

    “也不算近,有六百余里。”

    沈冷道:“咱们得尽快赶路,从长安到清隽山至少要走八天左右,按照元培圣交代的,清隽山山北就是黑武密谍六处秘密藏身之地之一,咱们赶过去就算当天灭掉那股黑武密谍,还要再赶路两天才能到下一处,孟长安的路程比咱们远一些但他们先走了一天,不能输给他们。”

    “驾!”

    沈冷一打马率先冲了出去。

    这次沈冷出门带的是一百二十名武院的弟子,陈冉身边只带着一个十人队的老兵。

    与此同时,清隽山。

    山南有个镇子叫隽山镇,镇子已经有几百年历史,在宁国还没有建立之前这里就有不少人定居,大部分人是为了躲避楚国灭亡之前的战乱逃到这的,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镇子,如今已经是个大镇,人口上万。

    隽山镇的壮年男人有不少一部分在山北的屯田做工,农忙的时候几个月不回家,到了冬歇期才会回来,不过每年带回来的工钱都不在少数,所以日子过的很富裕。

    隽山镇的人大部分还是以农桑为生,女人和老人们在家里操持,养蚕种桑,每年特定的时候都会有商人来镇子里收购,所以也不用操心那么多。

    隽山镇因为人口多,镇子里有镇衙,按照规矩说一个大镇子的村长,按照大宁的规制称为里正,大镇的里正是八品,小镇的里正是九品。

    八品九品都不算正经的官员,不入品,正式的官员是从七品起,小县的县令大部分是正七品,也有从七品,大县的县令是从六品,如果这个县的规模足够大而且十分重要,县令也有正六品的。

    隽山镇隶属于南山县,之所以隽山镇显得这么重要,还因为从山南到山北最近的一条路就在隽山镇后边,穿过七十里峡就能走到山北。

    此时此刻,隽山镇的一户大宅院中。

    宇文小策坐在摇椅上前前后后的轻轻摇晃着,闭着眼睛晒着太阳,似乎格外享受这种安逸。

    院子里有不少持刀的壮汉,他们戒备着四周,院子正中跪着不少人,有十几个,都是正壮年的汉子。

    宇文小策晃了好一会儿后缓缓睁开眼,随意指了指其中一个被按跪在那的年轻人:“把他带过来。”

    年轻人被宇文小策的手下拖拽过来,一脚踹在腿弯处,年轻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宇文小策面前。

    “陈三阳呢?”

    宇文小策问。

    年轻人摇了摇头。

    宇文小策笑道:“你说不知道陈三阳在哪儿?嗯我信,那是一个能把你们都丢弃的人,他干得出来。”

    他又问:“陈三阳的妻儿呢?”

    年轻人再次摇了摇头。

1...863864865866867...9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