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首辅家的长孙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刹时红瘦

    藏丹又道:“四夫人虽然生下嫡女,可四老爷本是庶出,三姑娘的身份哪里能够与姑娘相提并论,奴婢以为,姑娘并不需要如此在意。”

    可不是根本不用在意不说大老爷与四老爷本身就有嫡庶之别,就算四老爷也是嫡子,三姑娘是太师府嫡房嫡女,说到底不仍与二姑娘差着这么多岁数待三姑娘到了争强好胜的年纪,二姑娘早已出阁,犯得着为了这么个堂妹耿耿于怀二姑娘的心眼,真是比针尖还小,脑子也比家豕还笨,莫不说生肖为猪,就果然长了副猪脑子!

    但猪脑也有猪脑的好处,人的是非黑白难辨分明,却又极其容易被拿捏七寸。

    比如对于兄长的“痴迷”,就很能让二姑娘投鼠忌器。

    兰心到底是担心着被兰庭彻底厌恨,方才改变了主意继续容忍藏丹这么个“不祥之人”,不过是把她这么个一等丫鬟,反而禁止踏入屋舍,让藏丹屈居剑青之下而已。




第353章 各为其利
    春归低估的是当四夫人如愿得偿这一日,彭夫人狂躁的心情。

    起先因着彭妈/妈被逐一事,话别时彭夫人就已然极其恼恨:“顾氏那个狐媚子,果真是个红颜祸水,我竟没防范她什么时候竟然蛊惑了我的台哥儿和阁哥儿!只可恨赵兰庭至今仍没看穿她的真面目,偏偏又,偏偏又……这么个色令智昏的混账,老太爷竟然把家主之权交付,这让人怎能服气!”

    彭忠家的哀叹一声,原本还想着像从前一样顺着主母的话咒骂几句,但一转念,意识到从今往后自己恐怕是再没机会回到太师府了,也不用在意那许多利弊,横竖她大义凛然已经背了这黑锅,何不彻底的忠心耿耿。

    良药苦口的话终于是说了出来:“夫人从前就是太小看了大爷,这回才至于吃这么大的亏,往后夫人可别再想着让老爷夺回家主大权了,太师公说句话,可是连皇上都能听进耳里的,太师公的遗令,轩翥堂势必无人胆敢违抗。且夫人也万万不可再说二爷、四爷是被顾氏蛊惑的话,这就是伤敌一千自毁八百的结果。依老奴看来,与其说二爷、四爷是被顾氏蛊惑,还不如说是从前有太师公的拘束,让二爷、四爷与大爷一直亲近的缘故,莫说轩翥堂一系的子弟,就连南京的族长,包括诸多族人,不也视大爷为马首是瞻连京城的几个老太爷,也对大爷这晚辈后生很是敬服呢。”

    “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能有这大本事,说到底都是老太爷偏心的缘故!”

    彭忠家的觉得实在无法说服主母承认大爷的能力,也只能叩首辞别:“奴婢服侍夫人一场,一生蒙受夫人恩惠,原想着从一而终,如今到底是不能够了,唯有忠言逆耳的话,临了还是当提醒夫人,二爷和四爷的声名为重,夫人再如何仇恨顾氏,也不能再说损及两位小爷的话,且顾氏意图,分明在夺中馈之权,夫人可得小心防范了,虽说老爷并非长子,待老太太过世,必定会分家另过,可看老太太的身子骨,至少十年之内都不会有病弱之状的,有这些年,夫人只要靠着老太太稳稳掌着中馈,莫说钱财之类了,至少还能为二爷、四爷争取不少人脉,两位小爷有了前程,日后二房方才有望扬眉吐气,所以夫人再怎么也不能丢了中馈大权,可顾氏有大爷撑腰……夫人笼络着三夫人、四夫人几分,也能避免她们为顾氏利用。”

    正是因为彭忠家的一番话,当闻知四夫人产女,彭夫人才紧赶着前往看望,不过她打的虽然是笼络的主意,但心里却想的是落井下石,最好挑拨得四老爷夫妻失和。

    她就看不惯四老爷成婚多年膝下明明只有一个独子还能坚持着不纳妾!

    凭什么她就该贤良淑德,四弟妇论家世家世不如,论相公相公是庶出,论儿子也比她生得少一个,但竟然一点都不顾诽议撑着硬是不肯纳妾!

    怀着如此矛盾的心态,导致彭夫人对四老爷的一番话说得过于不伦不类,结果受到不软不硬的顶撞,这心情哪还能好

    一晚上都在生闷气,偏偏听说二老爷一回

    来竟然直接去了孟姨娘的院子!

    彭夫人头顶燃着熊熊的怒火就直接杀到了孟姨娘的居院,硬是把外衣都解了的二老爷用冷嘲热讽逼回了自己的屋子。赵洲城如何不气一屁股险些没把太师椅给坐塌了,立着眉头怒吼:“究竟有多么了不得的事体,十万火急的把我逼回来!”

    “哟,老爷在孟姨娘的院儿里,究竟有多么十万火急不能脱身的事”彭夫人也拉开了战争模式。

    “别以为我没听说你今天做的荒唐事,还有脸妒娨莫不是你看着你爹刚得了个留都工部的闲职,就觉得荣耀十足了不成”

    这话说得可真够尖酸刻薄了。

    彭夫人的老爹前些年被御史弹劾了一本,虽没获罪,但也因此丢了官职赋闲家中,好在是她的伯父还算本事,所以彭父到底还存在起复的机会,没想到运筹这些年,起复是起复了,却只得了个南京留都工部的差使,顶多就算混个薪俸,实在让彭家人沮丧不已。

    这是彭夫人的心头恨事,偏偏被自家丈夫用来捅进胸口。

    险些没有吐血三升。

    但因为有强健的身体打底,血是吐不出来了,只能把唾沫星子喷了二老爷一脸:“老爷这个时候竟然讥鄙我父亲仕途不顺,怎么不想想自己当年虽说中了个进士,散馆时竟沦落到险些外放的境地,老太爷的确身居高位,却袖手旁观不愿替老爷争取留京,若不是我的伯父父亲替老爷奔走,老爷又哪里能有今日的光鲜!”

    二老爷哪肯承认自己的官途竟然是仰仗岳家,也把眉毛一竖端起夫威来展开争执。

    夫妻两互揭老底、彼此伤害一番,完全忘记了“正事”。又到底是二老爷毕竟中过进士的人,在官场上浸淫多年练就了一张利嘴铁齿,渐渐占了上风,彭夫人被数落得又羞又气时,也终于意识到自家丈夫从来就是吃软不吃硬的脾性,且她的家世和太师府比起来也确然存在先天差异,着实占不住道理,于是才往罗汉床上一坐,掏出帕子来掩着脸痛哭流涕:“我纵然有



第354章 叔母家事
    “让宝姐儿婚配妓子庶出”彭夫人其实也不用如何绞尽脑汁,稍一思谋就找到了这桩姻缘的荒谬之处:“真亏老爷敢想呢!宝姐儿可是侯府的嫡长孙女,惠妃娘娘的亲侄女,这姻缘若是成了,让惠妃娘娘的脸往哪里摆!”

    “真是妇人之见!”二老爷嗤之以鼻:“魏国公的那个外室至今不肯进府,郑小郎君也是魏国公发了话,得记在国公夫人的名下,视同嫡子!就算不少人都知道其实是庶出,但名份为重,其余都不打紧。且魏国公的同胞妹妹毕竟是贵妃,品阶要比惠妃娘娘高不提,论圣宠,魏国公府与安陆侯府实在也不能同日而语。”

    二老爷越是剖析越更头头是道:“宝姐儿真要嫁给魏国公的嫡子,那是实打实的高攀,嫁个有名无实的嫡子才算门当户对,哪里伤得着惠妃娘娘的脸面且对于娘娘而言,如今最关键的当然是十皇子,别看魏国公的妹妹是贵妃,可到底无出!郑贵妃待秦王如何众所周知,魏国公哪能真去辅佐秦王又就说八皇子的母家,到底只是国公夫人娘家的姻亲,和魏国公隔着一层,要若宝姐儿嫁了魏国公的亲子,魏国公府可就与安陆侯府成了正儿八经的姻亲,魏国公自然明白十皇子与八皇子孰亲孰疏。”

    一下子就让彭夫人再说不出反对的道理。

    彭夫人只能暗叹:宝姐儿另嫁虽然可惜,奈何种种利益都需得先归于十皇子能够登极九五的前提下,否则惠妃与十皇子倘若失势,安陆侯府就更没了指望,说来宝姐儿那性情也的确不怎么讨喜,要不是看在这些利益份上,别说侄媳妇,便是给侄儿当个妾室都怕不配。

    罢了罢了,横竖侄儿还小,婚事也不急于一时,待日后十皇子得储,还怕侄儿娶不到名门淑女为妻

    彭夫人就这么放弃了安陆侯府的宝姑娘这么个“准侄媳”。

    话说喜得千金的四夫人这段时日当真是心满意足沉浸在宿愿得偿的喜悦里不能自拔,但性子跳脱的她坐起月子来仍然觉得渡日如年,

    也多得是三夫人和春归日日都会过来陪她闲话,四夫人方才觉得时间易挨一些,这天春归刚走,她突地想起自家的爱宠白团来,于是让人唤来白鹭抱着猫儿进屋子里逗趣。

    正巧三夫人又来看望,话没说两句,四夫人便指着炕床上撂着的“半成品”相求道:“我得赶制三姐儿的冬衣,实在做不得这许多针凿,原本早前想着托庭哥媳妇帮手,被她一番诙谐话一讲,混得我竟然把这茬给忘得个一干二净,嫂嫂的针凿也精细,莫如帮着我先缝制好这套中衣”

    三夫人先是一口答应了,可拿起“半成品”一瞧,觉着尺寸明显偏大,便问:“这衣裳怕不是弟妇自己穿着的吧”

    “我没那么讲究,自己的衣裳都耐丫鬟们动手,实在忙不过来也不嫌弃针线房的仆妇的活计,这是我们四老爷的中衣。”

    三夫人一听,连忙就撂了手,忍不住教训弟妇:“咱们是妯娌,自个儿的贴身衣物互相帮手并无忌讳,可这毕竟是四叔的贴身衣物,哪有假手于我的道理这话你也说得出!”

    四夫人张口结舌,这才回过味来自己这请托相当的不合适,涨红了脸:“是是是,是我唐突了,只想着三伯和四郎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嫂嫂也历来把我当亲妹妹一样看待,都是一家人……嫂嫂快别气了,嫂嫂可别就这么走了……让我怎么陪不是我都认,好歹多陪我再说会子儿话



第355章 伦常事案
    这日里,春归照旧在阮中士之处听教仪态雅艺完毕,就赶来看望四夫人及她天生得白白胖胖的三妹妹,不想却遭遇了三夫人亲自相迎,这让春归大觉受宠若惊,赶忙就要行礼客套,手臂却又受了一扶一挽,这让春归越发的满头雾水了。

    三夫人待人一贯谦洽温婉,不过除对四夫人之外,却极少表现出如此亲昵,来往交道间的距离感一直把持得宜,这让有心亲近的春归往往为难于分寸之限,担心太过明显的殷勤反而引得三夫人抵触,可不能获得三夫人的支持显然会让她的计划难上加难,心里着实难免焦灼,而今却突然有了转机进展,怎不让春归又惊又喜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三夫人接下来一番话:“庭哥媳妇就别和我客气了,今日我可是有事相求,还望着庭哥媳妇能够相助呢。”

    说话间已经到了四夫人的屋子里,春归瞧见此处已经没了闲杂,且三夫人的心腹婢女还立在帘子外头以防耳目窥听,分明是要密谈的架势。

    又说三夫人虽然是痛下决心,然而到底觉得接下来的谈话对于她和春归的关系来说可谓是有些交浅言深了,神情里颇有些踌躇之意,还是四夫人极为坦率的开门见山率先挑破主题:“是三嫂本家的一件烦难事儿,如今也只是三嫂暗下怀疑,这事关系极为要紧,却又不能对外声张,是我想着春儿你机敏又细致,也许能替三嫂解了这桩难题。”

    春归会意,连忙道:“不管我能不能帮上三嫂的忙,嘴巴定会闭紧的。”

    三夫人这才说起了本家的事儿:“我家里是三兄妹,我行二,上头有个兄长底下还有个弟弟,长兄和嫂嫂乃青梅竹马,婚后自然也是相敬如宾,奈何前头的几个子女,竟都相继夭折了,兄嫂无论怎么仔细照料,竟没一个幸存。后来嫂嫂好容易又生下一子,就是前两日被我接来小住的侄儿康哥儿,照样是出生时看着康健,可不足半岁,竟又上吐下泄哭泣不止……为此兄嫂请了不少大夫替康哥儿诊治,奇怪的是谁都无法确断康哥儿究竟得的什么病症。”

    春归原本想问有没有请乔庄看过,又忽而醒悟三夫人的侄儿如今有七岁,七年前乔庄怕还没学成医术。

    “可我如今看伍家表弟的情形,并不孱弱。”春归道。

    “当年兄嫂遍求名医也无法断诊,病急乱求医,后来听信了一个方士的说法,道嫂嫂的命格竟然是克犯子女,若想康哥儿得治,要么兄长休妻另娶让康哥儿认他人为嫡母,要么只能把康哥儿过继他人,总归与嫂嫂不能有母子的名份。兄长当然不愿休妻,且我父亲与兄长的岳丈也极交好,嫂嫂幼年就遇父母双亡,父亲受好友托孤之请,不仅将嫂嫂抚养长大,且眼看着兄长与嫂嫂性情相投,便促成了这门姻缘,父亲当然也不愿对不住好友相托将嫂嫂休弃,原本不想听信方士的话,然眼看着康哥儿这孩子病情渐重,最终还是决定把康哥儿过继给了我的弟弟一房。”

    三夫人说到这里叹息一声:“父亲原本想着的是康哥儿过继给了本家的叔父,兄嫂又并非再见不着,如此也能一慰牵挂不舍之情,终

    不算是骨肉彻底分离两相无干,又说康哥儿自从过继之后,身体确然渐渐有了好转,到了三、四岁时,已经彻底康复。兄嫂膝下唯有康哥儿一个独子存活,嫂嫂当然做不到对康哥儿不闻不问,可康哥儿也不知怎么的,从知事时起,就对嫂嫂厌恨得很,嫂嫂心里能不难过

    又有我的弟妇,对待康哥儿确然视如亲出,甚至比亲子还要疼爱,因为嫂嫂屡常接近康哥儿,她心里就极不乐意,妯娌两闹得争执不断,起初我们都以为弟妇是怕康哥儿再被嫂嫂犯克,总之弟妇也是为了康哥儿着想,所以无论是母亲还是我,都一味的劝导着嫂嫂,可后来……我渐渐起了疑心,总觉得弟妇看着兄长的眼神儿……”

    三夫人说到这里顿了一顿,深觉难以启齿的模样,可话已经说到这样的程度,再没有藏着噎着的道理,深吸口气道:“我怀疑弟妇对兄长存着不好的心思,进而怀疑……说不定兄嫂前头夭折的子女包括康哥儿出生不久便染重病的事,是人为。”

    春归愕然:“三叔母是怀疑您那几个夭折的侄子侄女是被毒害!”

    四夫人快人快语道:“三嫂确然有这样的怀疑。”

    “可三叔母的兄嫂屡受丧子之痛,难道完全没有戒备就算外头请的大夫也许难以诊断是否中毒,可姻家舅太太亲自悉心照料的话,应当不会让旁人有机可乘的吧。”春归认为三夫人的怀疑有些不合常理。

    虽说大户人家的孩子襁褓之龄时一般都是乳母主要负责照管,可当母亲的又哪能不闻不问更不要说三夫人本家兄嫂已经相继夭折了这么多子女,对于乳母、仆婢的择选哪能不精心三夫人的弟妇若真坏着歹毒心肠,哪能避开这么多的耳目行凶

    三夫人知道春归不是无端质疑,忙解释道:“我父亲虽说官拜尚书,可我本家却并非官宦世族,原本也是家境贫寒,父亲当年放的是外任,靠着微薄的奉禄,哪里养得起那么多仆婢,自从第一个侄儿夭折,嫂嫂本也怀疑是乳母照顾得不够用心,是以后来……都是嫂嫂亲自照管的孩子,可仍然避不开子女接连夭亡,当时莫说嫂嫂,咱们谁都没有怀疑过弟妇,且都以为



第356章 永嘉公主
    三夫人既然主动求援,春归就算对这事件心怀异议,却也不会拒绝助着三夫人察断真相,不过当她听闻三夫人的意思竟然也有通过莫问先测卜一番伍家大太太是否真犯克子的命格,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于是只好先敷衍着,说得自己先行判断,否则让莫问插手的话,万一三夫人的长嫂沉不住气,那可就得打草惊蛇了。

    听三夫人的意思,伍尚书可不怎么信得过方士术士之流,且重道义,万万不会因为莫问小道一句话便质罪子媳,否则当年怕就已经逼得大儿子休妻了。

    春归初步制定了计划,可当然少不得渠出的相助,于是特地把她从魏国公府唤了回来。

    渠出自从顾纤云一案,已经在魏国公府盯看了一段时间,但却没有什么可喜可贺的进展。

    “魏国公确然是交游广泛,但正因为交游广泛,光盯着他都能把我累得够呛,寻常来往的那些人,都是亲朋好友,酒席上说的事也无非风花雪月没半点要紧,魏国公又的确谨慎,仿佛机密事宜都是通过书信沟通,我凑上前看,字个个都认识,可光看字面儿有的连意思竟都不通顺,全然不知密谋的什么,不过相比秦王,魏国公的确和八皇子的母家书信来往更加密切。”

    “这就是说魏国公与秦王也有书信来往”春归问。

    “确有。”这一点渠出答得十分肯定:“秦王府我是进不去的,但有几封书信,魏国公确然是辗转送去了秦王府,奇怪的是秦王和魏国公府的来往原本就不曾断绝,但两人见面,直说的都是无关要紧的事体,又有魏国公府的世子夫人,似乎和秦王妃十分要好,也常常往秦王府里去。”

    春归挑挑眉,深觉这事有些不寻常魏国公府的这位世子夫人可是今上的长女,虽不是皇后所出,且生母早早便亡故了,但据说很得皇上的疼爱,弘复元年即被封为永嘉公主,只不知为何公主下嫁却没另立府邸,竟是与魏国公世子住在夫家侍奉公婆。

    上回太后寿诞,春归与永嘉公主有过一面之缘,不过一个字的交谈都没有,论来她也摸不准这位金枝玉叶的性情,不过是听易夫人和

    舒娘子都提起过,永嘉公主性情很是孤傲,对太子妃高氏往前都是爱搭不理的,竟能与出身寻常的秦王妃交好
1...99100101102103...2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