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亏成麻瓜了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江公子阿宝
闻弦知雅意,拉着林冬在这边唠嗑,自然不会是要吐槽和他分享利益的老东家玩火自焚。
“名字暂定为《我叫李雪莲》,文艺片,你最喜欢的类型,回头我让人把资料送到你助理那边,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咱们就再合作一把。”马达非常的满意。
还是林冬这样的冤大头……哦不,是良心资本家靠谱。
他现在也不是走投无路,毕竟中友还是会支持他的,已经承诺给他出一半的钱。
只不过,他个人比较希望能够把林冬和自己绑在同一辆战车上。
被马达占用了太多时间,林冬后面就只能直接去前台入座了,他和徐怪坐一起,继续聊新电影的事情。
我快亏成麻瓜了 第393章 看到哪吒就肝颤
第二天还要去上班,所以林冬在开幕式结束之后就回去了。
此后的几天也基本上很少露面。
不过,电影节确实是一个可以接触到很多项目的地方。
林冬让杜启喜帮自己去接触一下潜在的合作对象。
杜导在娱乐圈绝对是金字招牌,而且他脾气好,为人讲义气,凡是求到他面前的事情,总有一个解决的办法。
人送外号小孟尝。
这些天,还真被他拿回来一大堆的项目书。
基本上全都被系统给否决了。
即便有几个也还行的,但那玩意一看就是赚钱的项目,是杜启喜厚着脸皮主动找人家要的。
一个是《封神传说》。
林冬看了卡司还有投资额,立刻就冷笑不已。
李飞鸿、范雪雪主演,还有一堆大腕在里面甘当配角,比如古少龙、梁子辉等等。
张文在里面演哪吒。
哪吒啊。
林老板现在看到宋橘儿都觉得心跳加速,就因为她小时候演过哪吒。
小哪吒多坑啊。
一部动画片,没有任何卡司号召力都能搞到52亿票房,这一部请了这么多的实力演员。
颜值担当,有!
演技担当,有!
动作担当,有!
甚至连话题搭档都一抓一大把。
更离谱的是投资额竟然达到了四个亿。
四个亿啊。
这还不是关键,林冬在演员表里看到了一个名字。
这可是香江大佬的儿子。
人家为了捧儿子,动用这个娱乐圈的人脉关系,誓要把这部电影打造成经典,让儿子一炮而红。
这种一看就是要往死里赚的电影。
咱凑什么热闹。
对不起,不约!
打死都不约。
“老板,我觉得这部电影铁定有的赚,我都不止能说三个理由,十个八个都能给你列出来。”杜启喜沾沾自喜。
这是他一个哥们介绍的项目,他跑过去和人家谈,那边终于松动了一些。
只要再多磨几天,绝对能争取一块蛋糕。
“七喜哥,这个项目就算了,我让你找的是别人都不怎么看好的项目,但是又必须有质量,这样咱们才能吃到饱,你说的这个封神传说,就算它票房一百亿,咱们如果只能拿到10%的份额,那才分几个钱啊。”林冬很想把这货踹开。
我约了裴总吃饭,你凑什么热闹。
最近你闲的蛋疼,找不到人生猴子也别来背刺我啊。
“那另外一个总行了吧,《叶问3》,投资三个亿,咱们可以拿30%的份额,而且还能和甄功夫合作一把。”杜启喜继续推销。
他这种人,就算失业了都可以去做微商。
只要是他觉得好的东西,他就会不依不饶的去推销。
“这都拍成系列了,还能压榨出来多少价值,咱就别瞎掺合了。”林冬无奈,只要给出一个理由。
这个理由很现实。
林冬一度自己都快相信了,觉得《叶问3》铁定赔。
可他想到了徐秃子的《泰不容易》。
还想到了薛依瑕《美丽有缘2》。
被《灵山王4》插的这一刀到现在还鲜血淋漓。
简直就是噩梦!
谁特么说续集会赔钱的,上课的时候,说这个结论的老师,你敢不敢出来拍片,我给你钱。
《叶问1》票房过亿,看似不起眼,可那是2010年的事情了。
那时候票房普遍低迷,过个亿都能大书特书。
《叶问2》票房翻了两倍多。
观众对第三部呼声甚高,说万众期待都不过分。
这样一个项目,你告诉我他会亏本?
“这不能投,那不能投,那我跑这一趟白忙活了啊。”杜启喜也很郁闷,忍不住对着老板发牢骚。
接到这个任务,他每天都各处跑。
接触形形色色的电影人。
拿自己国际大奖的名头去套近乎,他容易吗?
可是这份辛苦却被弃之敝履。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也不是说全都不投,那部什么驴来着,就投了吧,你去帮我谈。”林冬无奈,只好在为数不多系统允许的项目里挑了个名字很拗口的。
这类文艺片,还是将民国时期故事的片子,应该翻不出什么浪花了吧。
只可惜就一千万的投资。
现在动不动就开始操作上亿资金的林老板都开始嫌弃了。
算了,蚊子腿他烤了也好吃啊。
少点就少点吧。
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亏钱也一样,就算亏一毛钱,那也是一笔生意不是吗?
杜启喜回想了一下,这才想到这个项目。
他和这个项目的两个导演其实都不怎么熟悉,人家都是中戏的,和他们北电的天生不对付,更何况人家两位还是话剧圈的人。
据说,这个项目的导演之一周绅有一次无意间听到了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缺水的地方,学校养了一头驴挑水,可谁都不愿意出养驴的钱,于是校长便将这头驴虚报成了一位名叫“吕得水”的教师,用“吕得水老师”的工资来养驴。
当上级来检查,要见这位吕老师的时候,大家只能编造各种借口搪塞。
挺黑色幽默的。
饭局只是随性一聊,周绅意识到这是一个好的故事题材,于是当天便与创作伙伴刘璐一起讨论,并决定将其拓展成了一个电影大纲。
2010年,周绅完成了《吕得水》电影剧本的文本,并申请了文字著作版权。
2011年,一部名叫《吕得水》的微电影出现在网络上,短片借鉴了部分剧本的内容,但并没有拍出精髓,这让周绅意识到必须马上把真正的《吕得水》立起来。
然而相比较拍电影,排一个话剧显然要快得多。
人家毕竟是中戏毕业的。
所以,他们很快着手将《吕得水》改编成话剧剧本。
话剧反响还不错。
两人送2013年又开始筹备电影版。
才做一千万的预算啊,可是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成,由此可见这个项目是多么的悲惨。
杜启喜是娱乐圈小孟尝嘛。
于是,他们就摈弃了学术方面的偏见,找到了花蝴蝶一样在电影节乱窜的杜启喜。
“老板,这才一千万的项目啊。”杜启喜也是觉得电影成本太少了。
“七喜哥你这是飘了啊,一千万就不是钱了吗,要不忘初心,你也不想想你当年第一个项目才花了多少钱。”林冬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亏出去的钱。
那时候还是太年轻,以为亏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还说出了狗都会亏钱这样没脑子的话。
我快亏成麻瓜了 第394章 你是天蝎座的吧!
杜启喜被批评的差点痛哭流涕,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得意忘形。
果然还是林总踏实。
七喜哥虽然已经是十亿大导,可人家林冬却是十亿大导的老板,人家都不嫌弃,他嫌弃个什么劲。
完全忘了关于《封神传说》林冬给的评价。
理由正是嫌弃份额少,一百亿的票房都分不到几个钱。
所以,这两个人一个是擅长忘记十秒前自己听到过什么,一个忽悠起来连自己说了什么也不知道。
还好结果非常完美。
一个自认为错过了两个非常赚钱的电影,选了最不可能赚钱的那个。
而另一个总算没有白忙活。
下回在朋友们面前吹比也可以很有面子。
吹比版的故事可以是这样的:
那一次,我们林总想投资两个大项目,一个是《封神传奇》,一个是《叶问3》。
你们知道这两部电影吗?
没人不知道吧。
我当时就觉得咱电影人必须有情怀,这种商业大片跟着掺和有意思吗?
所以我就强烈建议投资《吕得水》。
一部文艺片,黑色幽默喜剧,话剧改的电影,我觉得咱们应该多给这类电影一个机会。
我是谁?
我是林总的智囊啊,我们大学那会他就什么都听我的。
这一会也不例外,他听我一席话,顿然醒悟,果断的抛弃了那两个大项目,拿出一千万投资了《吕得水》。
这一千万,是他原本打算用来买跑车的钱。
他有跑车?
不,那是他借的,他从出道到现在,都还开这那辆保姆车呢。
买车没房……
和我一样是单身狗……
哈哈……
而林冬心情不错的情况下,邀请杜启喜一起跟着吃饭。
裴潜龙正在食堂里等着。
此时食堂会议室里放着崔健的音乐。
我不愿相信真的有魔鬼
也不愿与任何人作对
你别想知道我到底是谁
也别想看到我的虚伪
“裴总也喜欢崔健啊?”杜启喜觉得找到了知音,他的手机铃声就是崔健的《一无所有》。
“一般般吧,距离我太遥远了,我才二十多岁。”裴潜龙冲进来的两人举举酒杯,然后一饮而尽。
“呃……”杜启喜默默的拿出的手机,删掉了所有崔健的歌。
铃声换成张靓颖的《我的梦》。
他还决定回头就弄个杀马特发型,坚决和任何上一代的元素割裂开来。
“今天的菜有点不一样啊。”林冬搓搓手,还没坐稳呢就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菜,果然美味。
裴潜龙非常懂得享受生活。
他几乎从来都不走出园区,没事就在是树荫凉亭下煮茶打坐,或者让食堂做点好菜一醉方休。
嗯,没错,他也是个单身狗。
“小地方的菜系,好不容易才找到擅长的厨师。”裴潜龙回道。
林冬之所以经常找他一起吃饭,除了讨论公事,还因为他也是个吃货,虽然吃的不多,但总是换着花样的吃。
“你们两个节制一下吧,吃饭也不给钱,就因为你们这样的人在,后勤部的赤字节节攀升。”杜启喜吐槽了他们一句。
“来,杜总,咱们今天喝两杯。”裴潜龙给杜启喜拿了个杯子。
“什么酒啊?我有几瓶20年的茅台,下次拿过来哥几个吹了。”杜启喜坐过来。
“呵呵,我这个啊……”赔钱虎转了一下瓶子,将商标露了出来。
“噗,牛栏山,还是十块钱一瓶的……”杜启喜差点就喷了。
“喝习惯了,我八岁的时候就和我叔,也就是裴擒虎他爸一起喝,二十年了,这酒还是没怎么变味。”裴潜龙给杜启喜倒了一点。
杜启喜也不嫌弃,他穷的时候也是喝这个。
首都人喜欢喝酒,而且喜欢喝白的,主要是和北方的气候有关。
不过啤的也越来越多。
据说从50年代起,就开始有啤酒喝,但很长时间里是传说。经常有人念叨,老莫有一种叫啤酒的好东西,然后问谁,谁都含糊其词,既像自己已经喝过,又说不出所以然。
打死都不会承认自己只是听说。
后来喝散啤,一大澡盆啤酒摆着卖,大家拿着搪瓷缸子去买。
像杜启喜和裴潜龙这个年纪的人,大多喝燕京啤酒,后来喝青岛,一喝就是一打,杜启喜那肚子,多半装的是啤酒。
“马达几天前找我,问我投不投他的新片……”林冬看着他们喝酒,他今天喝康师傅冰糖雪梨。
盒装的那种,几口就能喝完。
“《我叫李雪莲》吧?”裴潜龙立刻就能接上,杜启喜则是一脸的茫然,他在电影节混了好几天,而裴潜龙人家连园区都没出去过。
“是呀,你觉得怎么样?”林冬问。
“别投!”裴潜龙回答的很干脆。
“为什么?”林冬心里一喜,难道赔钱龙觉得这电影会赔钱,所以不让自己下手?
“因为我和他们有仇。”裴潜龙理所当然的说道。
理由清新脱俗,完全让人意想不到。
不过,回顾一下裴潜龙的人生经历,他先是范雪雪那边的公关,因为不满上司沙雕,而自己明显又没有出头之日,于是决然离职。
范雪雪不舍得,但是又没办法——比起不舍得裴潜龙,更不舍得换掉自己的亲信——于是就把他推荐给了中友传媒。
中友传媒大公司,可惜大公司的环境更复杂。
裴潜龙看谁都觉得特沙雕。
忍了两年,最后忍无可忍,一手办怼在上司光秃秃的脑门子上。
手办和上司的脑袋两败俱伤。
于是他就被中友传媒炒掉,还额外附带了一个监狱生活十四日体验套餐,所以他说自己和这群人有仇,一点毛病都没有。
只是这事都已经过去两年了。
这人居然还记得一清二楚,林冬和杜启喜甚至怀疑他时刻关注两位前东家,随时找机会准备报复。
你特么天蝎座的吧!
“电影本身你觉得怎么样?”林冬问。
“电影应该还不错,不过呢,就算抛开我的私仇不谈,马达有告诉你这个项目需要投多少钱吗?”裴潜龙问。
“这倒没有。”林冬看了助理带回来的项目书。
其实内容方面挺接地气,故事也还行,马达这一部电影不是专门为了搂钱而拍的,估计也是想反映一些社会问题。
我快亏成麻瓜了 第395章 清清白白不贪心(求推荐票)
电影已经立项过审。
选角什么的都已经差不多了。
里面还有不少林冬的老熟人,比如张昃,郭池、黄健辛等等。
除了主角的演技让人担心,其他配角完全可以说都是精挑细选,绝对能让电影质量拔高好几个档次的存在。
“没有预算表,是因为某些演员拿走的钱太多了,一贯的套路,等谈的差不多了再谈钱的事情,娱乐圈居然有这种骚操作,你敢信?”
“其实范雪雪人气挺高的。”杜启喜说了一句。
“有什么用,她那个人气太虚,形成不了票房号召力,难不成你以为泰不容易那玩意最后几秒的镜头造就了十几亿的票房吗?”对于自己的老东家,裴潜龙一点也不客气。
其实,他本来就是一个挺尖酸刻薄的人。
这不是贬义。
当然,也不是褒义。
区别只在于裴潜龙根本不掩饰自己,狂傲、小气、刻薄,都可以作为他的标签。
如果这样的人没本事,可能就一键盘侠。
好在他能力不是一般的强,于是这一切的缺陷就可以解读为奇人怪癖。
“……”杜启喜被怼的说不出来话了。
“范雪雪拍这戏能拿多少钱?”林冬好奇的问。
“很少,至少你能看到的很少。”裴潜龙毫不掩饰的嘲讽道:“你甚至可能会看到她零片酬出演的报道。”
“老裴你这也太偏激了。”杜启喜不是范雪雪的粉丝,但毕竟是他的童年回忆啊。
“她演这部戏要扮丑对吧?”裴潜龙问林冬。
“对,又土又丑,虽然没有定妆照,但是项目书里有写,一贯以女神形象示人的范雪雪,这次要演一个村妇,也算是难得一见的卖点。”林冬点头。
“呵呵,扮丑,她永远不可能扮丑,《立春》里的王彩玲才叫扮丑,你能认出来那是姜文丽?”裴潜龙毫不客气的戳穿这种骗局。
“算了,咱不投了。”林冬放弃了。
一方面是不确定这剧能不能赔,但是很明显,不管是演员阵容,还是导演功力,都不支持这部剧赔钱。
另一方面,林冬不想掺和那一摊子乱七八糟的事。
人家手段太多,而且也太大胆。
薅羊毛都薅到那啥头上了。
赚的那么多还不满足,一年好几个亿啊,明星收入排行榜连续好几年了都是前三,贪心的人早晚没好下场。
克莱斯特清清白白,该交的税一毛钱不少,每年还拿上亿去做慈善。
“来,杜总,干了。”裴潜龙想敬林冬一杯,但是看到林冬手上拿着的冰糖雪梨,果断的转头去敬杜启喜。
杜启喜和他碰了一杯。
心里感慨着,得罪谁也别得罪老裴啊。
这人太毒辣了。
一般人遇到这事,可能就会和老板说,我和这几个人不对付,为了避嫌我不管这事了。
可是老裴不一样。
他找到机会,三下五除二,就把事给搅和了。
而且搅和的光明正大,一点也不掩饰自己是在打击报复。
如果知道这事是裴潜龙搅和黄的,也不知道范雪雪和马达是什么心情。
报复回来是不可能的了。
克莱斯特根本不惧这两个人。
而裴潜龙现在是林总的心腹,因为林总不太管公司具体事务,所以整个公司都是珊姐和老裴在管。
又因为珊姐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老裴就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公司一把手。
“我这边倒是有一个项目,感觉赚钱的概率约等于零,如果林总你不差这点钱的话,不妨做做善事。”裴潜龙非常直白。
林冬对此表示怀疑。
该不会是想背刺自己吧,这套路似曾相识。
“项目名称叫《捍卫》,战争片,讲的是抗日英烈姚自青在1937年的松沪会战中,率六百壮士守卫战略要地申城宝山县,在敌众我寡,火力悬殊,装备落后的极端艰难困境中,与敌浴血鏖战七天七夜,最后全部壮烈殉国的故事。”
“战争片?”林冬有点懵。
他脑子里第一时间闪过的念头就是,不好,这可能和《特种战狼2》是同一个类型的。
但是随着裴潜龙的讲述,他才知道自己想多了。
战争片也分类别的。
《特种战狼》属于现代战争片,时间线几乎和现在保持一致,林冬在放弃啃吴锋的大瓜之后,仔细的分析了这一类型的电影。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大国荣誉感”。
这让很多人被感动,走进了电影院,从而成就了两部特种战狼六七十亿票房的神话。
还有一种战争片,时间线放在了抗战年代。
有抵御外敌的类似《举起手来》,有为了解放的类似马达的《冲锋号》。
这一类票房成绩有好有坏,但是大爆的基本上没有。
毕竟,战争距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
而《捍卫》其实哪一种都不属于,虽然表面上看它也是抵御外敌,只是抗战的主体变成了另外一拨人。
这个东西很微妙。
林冬不问都能明白为什么这个项目没人投。
“有刻意美化什么吗?”他皱起了眉头。
“这能美化什么,基本上都是有据可考的,而且近些年已经放开了不少,只是没人敢动而已。”
“也不是没人动,”作为电影学院出身的正派导演,杜启喜连忙纠正他说道:“86年的时候就拍过《铁血台儿庄》,张昃的《我的团长》也是,不过,同样是《台儿庄》的导演,他拍出来的另外一部《血战昆仑关》就没落得什么好,十一年才解禁,这类片子的命运和形式有关,确实不敢轻动。”
“大不了就是封禁,所以我才说会赔钱。”裴潜龙很坦然。
“就算不封禁,也一样会赔钱。”杜启喜补充道:“你拍出来不一定能过审,你过审了院线也不会给你太多排片。”
他这话简单归纳,就是院线的求生欲。
哪怕你这玩意很真实,没有美化也没有黑化,可大家依旧不敢给你太多的资源。
以免让人认为你屁.股是歪的。
“需要多少钱啊?”林冬问,只要不是图谋不轨的人想搞事情,亏钱的事情他当然不会拒绝。
“一点二亿。”裴潜龙舒了口气。
林总和自己是同一类人啊,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
不管是拒绝《我是李雪莲》,还是决意投资《捍卫》,都让他生出幸得知己的欣喜之感。
我快亏成麻瓜了 第396章 门槛似乎比以前更高了(为向着太阳的方向万赏加更)
裴潜龙是个非常挥霍的人。
而林冬是一个特别希望手下挥霍的人。
这样一部原本人家制作加宣发才索求八千万的电影,他给加加减减,直接报了一个一点二亿的数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