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太子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浮沉
这也意味着,杨羡在儒学与科学的碰撞上,他的态度,至关重要,而这个态度,可不是朝堂上那种为了维护炎帝和太子的正统,而支持王安的态度……
来者,不善啊。
王安放下茶杯,脑子里盘算了一阵,抬头看着杨羡,从床榻上摸出一把扇子,唰地展开,直接摊牌。
“杨尚书这次来,是为了万国科学博览会的事,还是为了儒学与科学争端的事?”
对杨羡这种端方君子,王安自己虽然做不到君子,但对一直帮助自己的杨羡,还是颇有好感,哪怕已经推理出来杨羡来者不善,也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懒得绕圈子,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
“殿下果然直率。”杨羡放下茶盏,坦然道,“二者都有,端看殿下是什么态度。”
我能有什么态度,对儒家的态度?
就朝堂上本宫说那些话,还看不出本宫对儒家的态度?
等等,杨羡不会没有看出来,既然看出来了,又说二者都有……
王安琢磨一会儿,看着杨羡,忽然明白过来。
这是来要自己给他在朝堂上背弃儒家立场支持他来讨个说法了啊,果然就算是君子,涉及到自身的利益,也敢跑过来和本宫谈条件了。
王安嘴角扯扯,算是知道杨羡这次来的目的了。
不过,他本身承了杨羡的情,又屡屡被杨羡帮了不少,真要说到补偿,他也不愿意让杨羡夹在中间难做。
更何况,还有炎帝那层关系,他要是今天真耍赖不给杨羡补偿,回头炎帝就得替自己的人找他麻烦。
果然,朝堂这么复杂危险的事情,不是本宝宝可以混的。
王安咂咂嘴,折扇轻摇,还好他早有准备。
“本宫一向对儒家学说十分尊重,只是奈何总有刁民要害本宫,对本宫推行的科学产生种种误会,万国科学博览会一事,本宫也是不得已啊。”
虽然打定主意要给杨羡补偿,但一上来王安还是开始卖惨,反正他确实是个大好人,想的都是怎么让百家学说活跃,可没有让科学以一敌百的打算……
他这么一个好人,怎么就没有人相信呢?
杨羡似笑非笑,没有搭茬,太子的卖惨,谁都知道,是,太子的确尊重儒家学说,但,也仅仅是尊重而已,比起现在大炎独尊儒术的方针而言,儒家在太子心中的地位,可是远远不足。
能一统天下,谁要和百家共分江山?
这也是科学的崛起让许多儒生那么慌张的原因之一,不是儒生要打压一切异端学说,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儒家以儒释道三家融会贯通为荣了。
但儒释道,算是殊途同归,就算是佛和道家,也不会对儒家掌控科举地位产生什么影响,说白了,其他学说就算再多人信奉,但考试唯一官方指定教材,还是他们儒家的!
而这种自信,在科学出来之后,被太子的一通骚操作给打破了。
别说什么白石滩规模小,白石滩的规模再小,也是太子的试点区,弄不好,就是太子继位之后的执政理念,是未来几十年的风向标。
现在这种风向标,居然告诉他们,他们儒学将不会成为在学校唯一学习的东西,未来,科学可能会加入他们神圣的领地,成为考试项目?
那怎么行!
这可不仅仅是学说之争,更是……反抗科举改革的抗争!
其实这一点,王安就算不听其他人表露这个意思,想想他前世,每一次高考改革带来的激烈反抗,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一个进一步进修的高考改革都能让所有人集体高潮,更何况是科举这种一场考试就决定未来官途和命运的改革,别说儒生反抗科举,现在杨羡没有当场抡起鞋底板试图和王安拼个你死我说,就已经很客气了……
当然,杨羡这种君子,也干不出来这种事就对了。
“太子不必解释,老臣心里都明白。”
杨羡不慌不忙,慢条斯理道:“老臣既然今天站出来支持太子,就不会因为万国科学博览会之事,责怪太子半分,只是殿下,万国科学博览会,虽然好处众多,但既然以科学为名,便有可能引起外界种种不解,老臣,总要弄明白,才能向其他人解释。”
果然能当上六部大员,也都不好对付啊。
王安一听就知道,杨羡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从他身上敲下来点好处,还不走了。
而这个好处嘛……
“杨尚书,是想让本宫出冠名费?”
王安眉头一挑,似笑非笑。
极品太子爷 第1138章 赢麻了
“冠名费?”
杨羡错愕地重复了一遍这个没有听过的词汇,琢磨半晌,才明白过来,爽快地捋捋胡须,微微颔首:“若是殿下觉得是冠名费,那便是吧。至少,让老臣能有个交代。”
作为儒家实际上的领袖,杨羡的意思也很明确,那就是外头的风言风语,老夫帮你兜着,但是好处,你太子也得拿出来,不能让他下不去台。
“既然如此,本宫愿意在万国科学博览会中,为儒学留出三个展位,如何?”
王安做出一副忍痛的模样,伸出三个手指。
杨羡微微一笑,摇摇头,伸出一根巴掌。
“五个,也行?”
王安眼前一亮,这么好搞定,五个展位就同意了?本宫还没说总共有多少展位呢。
“不。”
杨羡摇摇头,笑着吐出几个字:“要比科学的展位,多五个!”
靠,这也太黑了。
“要不,本宫这就给博览会改名儒学博览会?”王安不干了,折扇一收,脸色板起,翻了个白眼,“冠个名就要比儒家少五个展位,来来来,名字给你,展位给我。”
狮子大开口也没有这么开口的,真是人看着越老实,杀价越狠。
“老臣只是要展位,可没有要太子的讲座啊。”
杨羡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琢磨王安所说的博览会的细则,微微一笑,点出了王安最大的依仗。
没错,王安在万国科学博览会中,真正打算用来震慑万国的,并不是所谓的展位,这些东西,就算设置再多,也只有很少人可以看完。
但讲座,可不一样。
能面向大众,而且完全由白石滩包办的讲座,能对大众的认知有多少影响?
看看后世开多少讲座就知道了!
更何况这年头的老百姓,读书的本来就不多,给他们看展位,他们看得懂才怪,但打着给百姓免费上课名义的讲座,就一定会有人听,而且只要参加,王安就敢保证让他们每个人都能听得懂。
讲座,才是王安想要万国科学博览会举办权的最大原因。
当然开幕式和闭幕式,也同样重要。
可以说,王安的万般谋划,如果缺少了几个展位,还没什么大碍,但一旦缺少了讲座的绝对主导权,那问题可就大了……
前一天讲科学,第二天讲儒学,百姓听谁的?
当然是谁讲得更让他们觉得熟悉就听谁的,而在百姓熟悉的程度上,科学可以说,毫无竞争力。
“杨尚书,您这可就过分了。”
王安嘴角扯扯,折扇展开:“您想想,这博览会名字叫万国,有这么多国家参与,哪有那么多展位可以让儒学和科学瓜分,展位可以有,比科学多一个,不能再多了。”
“三个,不能再少了。”
杨羡气定神闲,伸着三根手指:“否则,老夫也不知道,那些儒生对白石滩和科学博览会的偏见,该如何消除啊,哦,不过,若是没有一个儒生参加,殿下……对科学的宣传力度,会更大吧。”
看着眼前一向不苟言笑的老头笑眯眯的样子,王安眼角抽抽,摇着折扇的手一顿。
居然威胁他……
没有儒家的参与,这万国科学博览会,还开个寂寞啊,没有背景板的衬托,怎么能显示出科学对儒家的大获全胜?
王安看出杨羡对万国科学博览会已经研究得相当透彻,说不定,就是自己写给炎帝的信上写了太多,被炎帝透露给他的这些心腹,结果自己被捅了一刀……
“一个,再加报纸的一整个版面!”
牙关一咬,王安给出了最后的筹码。
“报纸?”杨羡看得出来,太子已经拿出了自己认为最好的价码,当即见好就收,只是这报纸……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看着杨羡好奇的样子,王安勾起嘴角,长吐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上不存在的汗。
“这报纸么,是本宫打算在万国科学博览会上做的东西。”
王安折扇轻摇,眼中光芒一闪。
“运用白石滩最新印刷技术,就像书籍一样,将会收录万国科学博览会上所有优秀的成果,允许在万国科学博览会上有突出成果的展位在上面刊登自己的评论文章,并且……”
少年太子懒懒地往后一靠,看着眼前的大儒,慢慢吐出几个字:“向全国发放,一月一刊。”
向全国发放,一月一刊?还有白石滩最新印刷技术?
杨羡梳理清楚王安所说的这些词汇之后,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如果真的如太子所说,这报纸的意义,可相当于将所有人的学说都刊登在上面,并且……是一个让所有读书人都能看到的平台!
儒家和科学孰优孰劣,也能交给天下所有读书人来评判。
如果在报纸上拥有一整个版面,对儒家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当然,杨羡相信,最大的好处,还是在太子掌握的科学手里。
“当然,本宫也会在报纸上进行投票,用苏家商行的人脉,收回统计,若是有某一期,儒家文章的投票超过了科学文章的投票,本宫也可以,做一期儒家专属的特刊。”
王安根本不相信杨羡会拒绝,要知道,这时代的报纸,可是掌握舆论的大杀器。
普通人看不出来,但既是掌握科举的礼部尚书,又是作为儒家领袖的大儒的杨羡,一定能看得出来报纸的意义。
投票?儒家专属的特刊?
果然,一听到这些,杨羡的眼睛都彻底亮了,连着喝了好几口茶,才勉强冷静下来。
对儒家来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正面堂堂正正击败科学的机会!对杨羡这么一个君子而言,也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来让他弄明白科学和儒学之分。
如果拿到了儒家专属的特刊,就意味着……儒家,真正地赢了。
“老臣想要看看,报纸,究竟是什么样子。”
杨羡深吸一口洗,向王安提出了请求。
毫无疑问,当他这么说的时候,王安就知道,这位端方的君子,已经被他拿下了……
“成交。”
王安折扇一收,微微吐了一口气,今天也是无敌的一天啊……
别看他一直是在向杨羡妥协,但得到的却是整个儒家对万国科学博览会的全力支持,至少在举办万国科学博览会这件事上,王安再也不用担心儒家会给他添麻烦,至于报纸?有了儒家的参与,报纸的销量,还用担心吗?
什么叫双赢,这才叫双赢,王安赢两次,赢麻了。
你可能不会输,可我永远都在赢!
极品太子爷 第1139章 各怀心思
“太子答应了你什么条件,让你这么得意?”
看着从东宫回来之后一直压抑不住自己笑意的老友,贾希言捧着茶杯,靠在杨羡的胡床上斜眼看他。
看他那副得意洋洋的样子,真是不稳重。
“也就是些微不足道的交换。”
杨羡谦虚地摆摆手,那副分明有什么却藏着掖着的样子让贾希言看得牙痒痒。
“算了,你不说,老夫就不问了。”
贾希言摆摆手,也懒得顺着杨羡的心意去探问,只是慢腾腾喝着茶,眼中幽光一闪:“只是杨兄,你动作要是不够快,等太子祭完太庙,或者开始着手筹备万国科学博览会,你的交换筹码,可就没用了。”
原因不用说杨羡也明白,太子祭太庙代表的是地位的进一步稳固,若是等太子祭完太庙,功绩已经被过了明路承认,自然能有一批墙头草倒向太子,到时候,太子代表的就是正统,而杨羡安抚儒生,就成了锦上添花,自然不如现在雪中送炭。
而若是等到太子开始筹备万国科学博览会,杨羡还没有出手平息儒林对白石滩和科学的争议,到时候,收到掣肘的太子,自然也会怀疑杨羡合作的诚意,他的筹码,也就没用了……
都是朝堂老江湖,虽然行事作风各自不同,对朝局的把握也都十分准确。
做好一件事不容易,不仅需要对时机的掌控,还需要多方齐心协力,但要将一件好事变成坏事,只要错过一个小小的时机,就足够了。
杨羡闻言,只是默默点点头,轻叹一声:“不容易啊。”
不过,有了太子的条件,说服那些儒生,倒也并非不可能。
毕竟说到底,儒生也只是他们这些朝臣在野的代言人而已,若是上头的人都偃旗息鼓了,下面的人若是乖乖的,自然能尝到甜头。
“更何况,这次的参与者,可不少啊。”
贾希言意味深长地捋了捋胡须,目光幽深,向府外投去,京城的某些府邸,如今恐怕,彻夜难眠了。
比如此事的源头……
昌王府。
“最新接到的消息,杨羡去了一趟东宫,看起来和太子相谈甚欢。”
王瀚将一本小册子递给对面坐着的王睿,神情沉郁。
“杨羡?”王睿接过王瀚的消息,略微翻了翻,心中却对王瀚又起了几分警惕。
在宫中这家伙的眼线都能这么快将消息送到,王瀚,到底还有几分实力隐藏起来……
眼中闪过一丝忌惮,王睿匆匆翻了翻那消息,沉吟片刻,摇摇头:“若是如此,恐怕儒生这边,我们能动用的人手,就少很多了。”
说到底,虽然他们能够鼓动儒生,甚至掌握一部分儒生,但比起杨羡这位大儒在儒林的影响力来说……
根本就不用比,一眼就能看到结果,除了一些贪慕权势的士子,他们根本没办法再积累起之前几乎全员声讨太子和白石滩的声势。
要不,这一次,就让王安那小子过去?
不过是一个万国科学博览会,想来,也翻不了什么波澜,说实在的,那小子在朝堂上向朝臣许诺的好处,他一个也不信。
世上要是有这样的好事,大炎有多少聪明人,不比王安那小子聪明几百倍,也从来没有听闻过这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
多半是王安吹牛皮,等他举办博览会之后,再做打算,也来得及……
倒是眼前的昌王,可是实打实的威胁。
王睿陷入沉思,神情一变再变。
眼见王睿隐隐有退缩之意,王瀚嘴角一扯,眼底露出几分轻蔑,但很快便隐藏在那副沉着冷静的神情底下。
“如果你想要和本王解除合作,也无妨。”
王瀚转身回了书桌,拿起一张纸:“本王,还有一个消息,作为合作最后的赠礼,送给你。”
说着,王瀚也不多话,亲自走到王睿面前,将那张纸拍在他的手里:“六皇弟还是好好看看,再做决定吧。”
被说中了心底的心思王睿又惊又疑,拿起那张纸一看,顿时不淡定了,从座位上弹了起来,紧紧抓着那张纸,双眼瞪得溜圆,脱口而出:“不可能!”
“真的不可能吗?”
王瀚看起来十分淡定,眼角瞥了一眼书桌缺的一角,眼角抽抽,忍不住又捏了捏拳头。
就算已经接到消息有一会儿,但之前看到消息时忍不住掰断书桌的暴怒,他还记忆犹新。
毕竟……
“王安要祭太庙,本王决不允许!”
王睿一巴掌把纸拍在桌上,双眼发红,想起刚刚在纸上看到的内容,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就王安那家伙,凭什么祭太庙?
就因为他弄了个互市?
这种等于父皇送给王安那废物的功劳,要是他去,他只会做得比那废物更好!
凭什么?凭什么?
就这废物,只做了这么一件小事,父皇就要用祭太庙来肯定太子的功绩,稳固太子的地位?
那他算什么,他们算什么?
“六皇弟,本王知道,你对本王素有嫌隙,不过,在现在的局势下,本王认为,我们还是可以精诚合作,至少,先废掉太子,然后,我们再各凭本事,如何?”
王瀚深吸一口气,虎目放出一丝精光,看向王睿。
当然,只要搞垮了王安,就凭王睿,绝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到时候,太子之位,就是他的囊中之物……
“消息确实吗?”
王睿紧紧盯着王瀚。
“为此,本王还死了一个好不容易安插在御书房周边的线人。”王瀚倒也并不隐瞒,叹息一声,脸上的心痛倒不是作假。
毕竟在炎帝春秋鼎盛,他母妃又出身卑贱的情况下,想要在御书房安插一个线人,就算他涉足朝政十几年,也绝不是容易的事。
王睿沉默地点头,深吸一口气,看向王瀚,眼神幽深:“那大皇兄,想要怎么做?”
“自然还是从万国科学博览会下手,牺牲多少人手,都无所谓,但事情,一定要闹得越大越好。”
王瀚眸光闪烁,一拳锤在书案上。
“只要这件事在祭太庙之前出了乱子,本王倒要看看,王安那小子,究竟拿什么脸,去祭太庙!”
极品太子爷 第1140章 父子密谋
昌王能得到的消息,当日参与的人那么多,也瞒不住。
很快,炎帝要王安祭太庙和万国科学博览会两条消息就在京城某些圈子里传开了。
大半京城权贵世家都在对这两件事评头论足。
“呵呵,祭太庙也就算了,陛下还是一番爱子之心,不过太子这万国科学博览会……他以为是百花会那么简单吗?”
“爱子之心,也不能任由太子胡闹吧,这可是邀请别的国家来大炎,要是太子办得不好,我们这脸不就丢到别的国家去了吗?”
“可不是,而且太子出使戚国互市的功绩都是陛下送的,就这份功绩,凭什么比得上昌王,当初昌王得胜归来都没有祭太庙,就太子的功绩……”
“嘘,慎言,咱们这太子,可还杀了那什么北莽小王子呢。”
“北莽小王子?是不是太子杀的还不一定呢,退一万步说,这是不是真的,谁知道,说不定,只是随便一个小部落,他就敢拿出来叫小王子了……”
“太子屁股后面一堆烂账,陛下还想着捧,也不看看烂泥到底扶不扶得起来。”
随着讨论逐渐增多,对太子的言论在某些有心人的推动下,也逐渐变得十分尖锐,甚至已经脱离了套路的范畴,多了不少攻击性。
有些权贵觉得,反正太子立了军令状,看看热闹也无妨,而有些权贵则十分不满,认为炎帝是在用国家资源让太子浪费着玩,甚至有些权贵直接用他们的特权进宫,当面劝谏炎帝不要让太子胡闹。
或者至少,不要让太子祭太庙。
所有人都知道,一旦太子祭太庙成功,不管太子的功绩是不是真的,都会变成真的,而这,是不少没有押注太子的权贵所无法接受的。
比起王安在京城权贵世家中的风评,昌王甚至是惠王,被权贵支持的力度,都不会小……
在这种舆论趋势之下,某些本身对太子十分不看好,但却被杨羡用利益说服的大儒在反对太子的浪潮中一眼不发,也并不显得突兀。
也只有少数有心人发现,随着杨羡的活动,街头巷尾对白石滩和科学的批判与抵触之声,渐渐弱了下去,甚至在街头巷尾活动着反对白石滩的儒生,也已经少了许多。
就算在书院之中,对科学保持沉默的儒生,也一天天多了起来……
对于这一舆论阵地的丢失,昌王和惠王看在眼里,却并不着急,毕竟在杨羡和太子达成合作之后,他们就已经预想到了这一切。
而他们真正想要反对太子的手笔,就正落在那些权贵世家之中。
随着权贵世家对太子的反对声浪逐渐高涨,炎帝也坐不住了。
硬生生扛了几天之后,尤其是这天下朝又在皇后宫中碰了个壁,这些天除了他被权贵骚扰以外,还有不少诰命夫人来拜访皇后,让皇后也不得清净。
炎帝,终于忍不住再度把被自己赶去十里亭等着找合适的机会京城祭太庙的王安找了回来。
“太子,你说万国科学博览会,你有办法解决银两问题,还能为朝廷挣一笔钱,是真的吗?”
炎帝忍不住询问道:“若是实在没有办法,需要借助宫中的力量,朕也不是不能想想办法。”
王安打了个哈欠,这几天他在十里亭做万国科学博览会的计划,外加和礼部商量祭太庙的细则,根本没怎么睡好觉。
闻言,王安也只是懒懒地行个礼道:“父皇放心,儿臣自有办法,既然立下了军令状,那天对群臣和百姓所说的话,自然会一一兑现。”
“你心里有数就好。”
炎帝叹了口气:“可是,你总得向朕透露透露,之前你在给朕的信中说要向藩王要钱,可现在京城权贵世家反对你反对得十分厉害,这种情况下,你可不要硬来啊。”
“反对儿臣?”
王安这几天还真的没怎么关注京城的消息,闻言十分诧异:“怎么反对儿臣,莫非是父皇走漏了风声,让他们知道我们要向他们要钱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