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回到中军帐,御医为刘秀的脸颊止了血,朱祐气得脸色铁青,怒声说道:“陛下,微臣早就说过了,对秦丰这个老匹夫,我们没什么好谈的,陛下下令攻城吧!”

    “陛下下令攻城吧!”强攻黎丘,并非上策,这也是汉军围而不攻的原因。

    但现在,秦丰借着谈判之机,暗中放冷箭刺杀天子,如果己方还按兵不动,还要继续围困黎丘,就太说不过去了。刘秀的脸色也同样不好看,他不想再造杀戮,不想再看到成千上万的伤亡,才选择招降秦丰,并开出分封给秦丰五个县的条件,可秦丰却毫无和谈之诚意,暗中埋伏神射

    手,欲射杀自己。

    他还没来得及说话,一名羽林卫快步走进来,向刘秀插手施礼,说道:“陛下,秦丰派来的使者求见!”

    人们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刘秀。刘秀眯了眯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赶走使者,全军筹备,两日后,我军将士,强攻黎丘!”众人齐刷刷地插手领命。朱祐愤愤不平地说道:“陛下太仁善,秦丰小人,厚颜无耻,先行刺杀之事,再派使者求和,当陛下和我等大汉将士都是傻子不成以微臣之见,

    就应斩下使者首级,高挂于辕门之外!”

    刘秀眼眸闪了闪,点点头,说道:“就依仲先之见!”朱祐一句话,让秦丰派来的使者成了有命来,无命回,被汉军擒下的使者还想拼命做出解释,但根本没人听他的,汉军兵卒将其摁跪在地,刀斧手上前,一刀斩下使者的

    头颅,而后高高悬挂在辕门之上,向秦丰乃至黎丘城内的贼兵贼将表明,己方准备强攻黎丘的决心。

    其实,秦丰和麾下的数万将士都属于受到牵连的倒霉蛋。

    倘若没有这一箭,黎丘之战很可能就到此结束了,可是这突如其来的一箭,激怒了汉军将士,也同样激怒了刘秀,导致双方和谈的大门就此关闭,化为泡影。

    刘秀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留在黎丘这里督战,汉军这边还没有对黎丘展开大举进攻,洛阳先传来消息,隗嚣的使者正在赶往洛阳。

    现在北方和西部都不太平。

    蜀地的公孙述,三番五次的拉拢隗嚣,并承诺授予隗嚣大司空之职,扶安王之王位。公孙述给隗嚣的承诺不可谓不诱人,这让刘秀也感到了压力。

    另外,北方的卢芳与匈奴人勾结,在匈奴单于的扶持下,于匈奴称汉帝。没错,又有人称帝了。

    卢芳这个人,和王郎有些相似,能说会道,扯起谎来都是一套一套的,把周围的人也都能唬得一愣一愣的。

    他称自己的本名叫刘文伯,乃汉武帝的曾孙,他的曾祖母,是匈奴谷蠡浑邪王的亲姐姐,也就是汉武帝的皇后。

    江充作乱时,太子被杀,武帝的二儿子刘次卿、三儿子刘回卿,都逃出皇宫。

    后来拨乱反正,刘次卿被接回皇宫,立为太子,刘回卿却不肯回宫,一直隐居在山谷里,再后来,刘回卿生子,取名刘孙卿,刘孙卿又生子,便是他刘文伯。

    (江充作乱这一段历史,便是大名鼎鼎的‘巫蛊之祸’,英明神武的汉武帝,也受其蛊惑,骨肉相残。)卢芳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还真就哄骗了一大批追随者。刘玄为帝时,封他为骑都尉,赤眉攻陷长安后,卢芳便在西凉自立为王,西平王。卢芳在西凉时,与西羌、匈奴通

    婚,积极拉拢,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西凉的大豪强隗嚣回来了,卢芳带着自己的兄弟和一大批的追随者,一路北上,跑到匈奴领地,寻求匈奴单于的庇护。

    匈奴单于见到卢芳后,也是感触良多,称匈奴和汉,原本是兄弟之邦,奈何到了呼韩邪单于时,匈奴衰败,只能依附于汉,汉则出兵,对匈奴予以保护。

    现在汉也不幸衰败,我当拥立你为汉天子,让汉室尊奉、臣服于我。

    就这样,在匈奴单于的支持下,卢芳在匈奴的领地内称帝,自称为大汉天子。

    卢芳在匈奴称帝后,还真吸引来一大群的拥簇者,李兴、随昱、田飒、石鲔、闵堪等人,都是其中带头的人,他们来到匈奴,迎接卢芳回中原。在这些投奔者和匈奴人的支持下,卢芳率领着所谓的汉军,攻入并州的五原郡,先是一举攻克九原县,定国都于九原,然后以九原为中心,向外扩张,先后攻占五原、朔<

    br />

    方、云中、定襄、雁门诸郡。

    并州总共就上党、太原、定襄、上郡、西河、五原、云中、定襄、雁门、朔方十个郡,卢芳占了其中五个郡,等于是打下了并州的半壁江山。

    有了半个并州做基础,卢芳的势力迅速壮大起来,卢芳带着手下的将士,领着匈奴军,四处抢掠,为祸北方。

    对于洛阳朝廷来说,现在北方有卢芳,西面有公孙述,都是心腹之患,而位于西北,夹在卢芳势力和公孙述势力之间的隗嚣,变得至关重要。

    只要隗嚣能死心塌地的臣服于洛阳,能站在己方这一边,向西他能牵制公孙述,向北




第七百九十六章 相互猜忌
    申屠刚向刘秀欠了欠身,正色说道:“主公已经收到陛下的诏书。”

    刘秀哦了一声,问道:“那为何隗公还迟迟不按照朕的旨意行事”

    申屠刚说道:“陛下有所不知,并非主公不遵圣命,而是力不从心,难以从命啊!”

    刘秀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

    申屠刚说道:“卢芳一直对西凉虎视眈眈,一旦主公出兵攻打蜀地,卢芳必定会趁虚而入,届时西凉空虚,实在难以抵御强敌。”

    刘秀露出恍然大悟之色,说道:“朕听说公孙述曾派使者给隗公送去印绶,封隗公为大司空,扶安王,朕还以为,隗公是有所心动呢!”

    申屠刚心头一震,急忙说道:“陛下,绝无此事!”

    刘秀不解地问道:“申屠持书的意思是,公孙述从未向隗公送过官印和王公印绶”

    “不不不,微臣不是这个意思。”申屠刚说道:“陛下,主公曾与公孙述交锋多次,不管公孙述提出什么条件,主公绝不会向公孙述俯首臣称,还望陛下明察!”

    申屠刚说的是事实,隗嚣的确和公孙述打过好几次仗。其中最为激烈的一次,是吕鲔在陈仓起事,勾结公孙述,举数万大军入侵三辅,当时镇守三辅的正是冯异。冯异麾下兵力不多,面对数万之众的贼军,显得人单势孤,力不从心。冯异来不及向洛阳求助,就近给隗嚣传说,隗嚣得知此事后,立即派出麾下大将杨广,率军数万,

    驰援三辅。

    这一战,隗嚣军是主力,冯异反而成为辅助,骁勇善战的杨广在三辅地区,连战连捷,大败吕鲔军,以及支持吕鲔的公孙述军,将入侵三辅地区的贼军全部驱逐了出去。说起来,隗嚣也是帮了洛阳朝廷不少的忙,前有对付赤眉军,后有驱逐吕鲔、公孙述,洛阳朝廷能击败赤眉,隗嚣功不可没,洛阳朝廷能守住三辅,没让公孙述的势力蔓

    延出蜀地,隗嚣也同样是功不可没。

    听完申屠刚的话,刘秀心有所感地点点头,说道:“隗公于汉室,的确有大功啊!隗公在西凉,南拒公孙述,北御羌胡,东抵卢芳,可谓居功至伟!”

    申屠刚急忙向前躬身施礼,说道:“微臣代主公谢陛下盛赞!”

    刘秀一笑,说道:“公孙述在蜀地称帝,实乃朕之心腹大患,申屠持书回到凉州后,可向隗公转达朕的意思。”

    申屠刚拱手说道:“陛下放心,微臣回去之后,定将陛下之心意转达于主公。”

    刘秀说道:“朕三番五次邀隗公入朝为官,可隗公都未肯,朕与隗公神交已久,奈何一直无缘相见,朕希望隗公能来洛阳,与朕把酒言欢。”

    申屠刚含笑说道:“微臣定会向主公转达陛下之邀。”

    虽然隗嚣帮过刘秀不少的忙,但刘秀对隗嚣还是很不放心。自隗嚣臣服刘秀以来,一次洛阳都没来过,很简单,他是不敢来,怕自己到了洛阳之后就回不去了。

    他对刘秀有忌惮,不敢到洛阳,刘秀对他的忌惮也变得越来越深,在刘秀看来,隗嚣只是表面对自己臣服,实则,他就是想偏居一隅,在西凉称王称霸。即便察觉出隗嚣对自己可能是三心二意,刘秀现在也奈何不了隗嚣,毕竟像公孙述、卢芳以及张步、董宣等等贼寇,他们的威胁都要远大于隗嚣,即便刘秀要对付隗嚣,

    其顺序也要排在这些人之后。

    这些刘秀和隗嚣的使者申屠刚会面,相谈甚欢,申屠刚对刘秀的态度也是十分敬重,毕恭毕敬。但刘秀对这次的会面并不满意,因为完全没谈到实质性的内容。他希望隗嚣能出兵蜀地,攻打公孙述,申屠刚说会把此事转达给隗嚣;刘秀希望隗嚣能到洛阳任职,申屠刚说会把此事转达给隗嚣;刘秀希望即便隗嚣即便不愿在洛阳任

    职,哪怕你过来一趟,我们见见面也好,申屠刚还是说会把此事转达给隗嚣。

    说了一大通,申屠刚什么事情都决定不了,什么事都拍不了板,一切都需回到凉州,转达给隗嚣。

    这让刘秀清楚的意识到,隗嚣派来使者,只是为了安抚自己,表明他隗嚣并未对自己生出异心。

    对此,刘秀嗤之以鼻,倘若你心中无鬼,你又怕什么,又在担心什么

    以前,在刘秀的心目当中,隗嚣是可以划入自己阵营这一边的。

    可随着隗嚣派出申屠刚,出使洛阳后,反而让刘秀在隗嚣的头顶上画了个问号。现在刘秀还不至于把隗嚣划入敌对阵营,但他也很难再把隗嚣当成自己人了。

    翌日,刘秀召来来歙,让他随申屠刚一同回凉州。来歙和隗嚣的关系特别好,两人是在长安相识的,后来隗嚣回了凉州,来歙则投奔了刘嘉。

    再后来,来歙跟着刘嘉一同投奔刘秀,来歙被封为太中大夫,隶属于光禄勋。

    见到来歙后,刘秀说道:“我记得,来大夫与隗嚣交情莫逆。”

    来歙连忙说道:“是的,陛下!微臣与隗公相识于长安,这些年来,一直都有书信往来。”

    刘秀点点头,说道:“不日,申屠刚便要返回西凉,你随他一同去趟西凉。”

    &

    nbsp;来歙一怔,但也没敢多问,向刘秀拱手说道:“微臣遵命。”

    “到了西凉,见到隗嚣后,你可向他言明,只要隗嚣肯来洛阳为官,朕可册封他为凉侯,并让他留任西州大将军。”刘秀说道。

    来歙心头一震,凉侯!难道陛下要把整个凉州都封给隗嚣不成他变色道:“陛下,这……”

    刘秀说道:“此行,来大夫只需把我的话,原原本本的转达给隗嚣就好。”

    来歙深吸口气,向前躬身施礼,说道:“微臣遵命。”

    刘秀没有再多说什么,挥手道:“退下吧!”

    “微臣告退!”来歙走后,刘秀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案。



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为鉴
    刘秀看眼嬷嬷,沉声说道:“说!”

    嬷嬷小声说道:“这次二皇子病得太突然,也太古怪,婢子……婢子怀疑皇宫里,可能是有人暗中施巫蛊之术,谋害二皇子。”

    听闻这话,刘秀和郭圣通的脸色同是一变。

    郭圣通下意识地看向刘秀,见后者脸色阴沉,她气恼道:“冯嬷嬷,不得在陛下面前胡言乱语!”

    冯姓的嬷嬷噗通一声跪伏在地,颤声说道:“皇后娘娘是知道的,二皇子一向康健,比同龄的孩子都要壮实,这次突染重病,婢子,婢子觉得其中定有蹊跷!”

    听她这么一说,郭圣通的脸上也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刘秀皱着眉头说道:“御医已经说了,辅儿只是受了风寒,风邪入体导致病症,与巫蛊之术又有何干系”

    冯嬷嬷跪在地上,颤声说道:“奴婢们一直都细心照看着二皇子,二皇子又怎会突染风寒

    还请陛下明察秋毫啊!”

    刘秀正要说话,郭圣通拉了拉他的衣袖,一脸的狐疑,显然,她有被冯嬷嬷的话说动,怀疑皇宫里是不是真的有人在用巫蛊之术。

    这时候,正好御医开完药方,走了过来。

    刘秀问道:“李御医。”

    “微臣在!”

    “冯嬷嬷怀疑,皇宫内有人用巫蛊之术,谋害二皇子,你怎么看”

    李御医闻言,脸色大变,急忙屈膝跪地,声音颤抖说道:“微臣……微臣不知!”

    前朝发生过巫蛊之祸,即便是英明神武的武帝都在此事上犯了大糊涂,逼反了太子,后又导致太子自尽而亡,受巫蛊殃及,皇宫里的嫔妃、朝中大臣,不知冤死了多少人,血流成河。

    现在陛下问他是不是有人用巫蛊之术害二皇子,他哪能不怕

    无论是谁,只要沾上这巫蛊二字,那就是个死。

    “微臣只……只识医术,不识巫蛊之术,还请陛下明鉴!”

    看李御医吓得浑身直哆嗦,刘秀笑了,摆手说道:“李御医请起,我也只是随口一问罢了,李御医不必惊慌。”

    “谢……谢陛下!”

    李御医颤巍巍地站起身形,躬着身子说道:“微臣……微臣去为二皇子煎药。”

    听刘秀嗯了一声,李御医一步步地退出内室。

    刘秀看向冯嬷嬷,面容冰冷地说道:“这般妖言惑众的话,以后不准再说。”

    “陛下……”“再轻言巫蛊者,无论是谁,杖毙。”

    当刘秀的目光扫过冯嬷嬷的时候,后者感觉像是有把刀子在自己的脸上划过。

    她急忙向前叩首,脑门顶在地上,不敢抬头。

    “退下吧!”

    等冯嬷嬷退出内室,刘秀又向在场的众人挥挥手,屏退左右后,他拉着郭圣通的手,说道:“我看,这个冯嬷嬷心术不正。”

    郭圣通先是一怔,接着忍不住轻笑了一声,说道:“陛下,臣妾可是冯嬷嬷看着长大的,她是什么人,臣妾能不知吗

    定是不知哪个宫人在冯嬷嬷那里乱嚼舌根子,才让冯嬷嬷变得这般疑神疑鬼。”

    刘秀眯了眯眼睛,没有往下接话。

    刘秀是个特别爱看史书,也特别了解前朝历史的人,他的许多执政方针都是以史为鉴。

    前汉亡与外戚权势过重,最终导致王莽篡位。

    他称帝以来,十分重视外戚的权势。
1...296297298299300...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