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强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鲈州鱼
管亥军队的成员来自四面八方,有同乡在的还好说,可以互证清白,但这个时代的人口流动率太差了,很多人都只认识本村的人,几十里外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般,哪里又分得清楚谁是奸细,谁是真贼?
更何况,很多人压根就是被管亥挟裹进来的,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哪里又肯通力配合?
所以,尽管管亥一直怀疑有奸细作祟,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加强了对军事物资的监管。可失火的情况还是在继续着,哪怕一丛野草,时不时的也会发生自燃,情况极其诡异。
逮什么就烧什么的奸细?还是军队规模太大,管理跟不上的固有缺陷?
管亥有些迷茫,打家劫舍不需要懂兵法,自己人多势大的时候就打,打不赢就往山里跑,等对方防御松懈了再回头钻空子,只要懂得这些,就已经是个很了不起的大当家……是渠帅才对。
拿不出确凿的证据,就算他这个大当家,也不能整天逼着弟兄们捕风捉影的抓奸细,兄弟们的抗议也是很有道理的:不烧粮草辎重,冒着生命危险放火吓唬人,这有嘛意思?敌人的奸细是不要命的疯子或白痴吗?
于是,都昌城下的连环失火事件,逐渐淡出了贼寇们的视线,变得司空见惯起来。
但管亥很快就发现,这次的问题大不寻常,不是失火,而是……
管亥觉得视线中有什么闪了一下,抬眼急看时,正见一道流星划破夜空,带着一道亮丽的轨迹,燃烧着落进了自己的营寨,就落在先前火光燃起处不远的地方!
一道接一道!
流星滑过墨一般黑的夜空,在连营之上散开,绚丽得如同九天仙女在赐福凡人,将天宫里的花瓣纷纷扬扬的洒下来。
然而,瑰丽的情景带来的并不是福气,而是死亡和杀机!
部分花瓣都砸在了地面上,跳了跳,瞬间便熄灭了。另一部分橘红色的花瓣则准确,亦或不幸的,溅在了葛布或麻布做成的幔帐上,迅速便引起一团火光。
“敌袭!”
下一刻,管亥撕心裂肺的叫喊穿透了夜幕:“敌袭,儿郎们,起来迎战!有人袭营!”
那才不是见鬼的流星或者天女的,而是火箭!有人在用火箭袭击他的军营!拥有这种装备,并且对自己有敌意的,只能是官军!
“该死的张饶!带着二十万人还封不住路,居然真把敌人给放进来了!”在意识到现实状况的一瞬间,管亥怒气勃发,同时也开始后悔。
自己太大意了,以为张饶的二十万大军,足以将北海国屏蔽得水泄不通,事实上这也没错,从渤海赶过来的幽州军,不就被挡在了乐安国吗?
以此推论,他也猜到了袭营者的身份:是泰山军,是王鹏举,只有此人,才会制定出进行这么大胆而疯狂的计划!
一颗接一颗的流星接踵而来,如同下了一场豪雨,没错,跟下雨一样,因为伴随着流星的,还有阵阵沉闷的雷声!
末日一般的景象中,死亡之焰越来越密集,波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管亥声嘶力竭的叫喊没有惊动太多人,连营太大了,别说十个人,就算是只跟管亥同样个头的蛤蟆,也不可能嚷嚷得那么大声,将整个连营都惊动起来。
首先被惊动的是靠近火起处的贼兵,他们或是衣衫不整,或是赤身**的从营帐中跑了出来,揉着惺忪的睡眼,嘴里骂骂咧咧的诅咒着。
他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当发现自己身处熊熊烈火的包围中时,本能的发出了刺耳的尖叫。尖叫声惊动了更多的人,很快,凄厉的尖叫声连成了一片,汇聚成了一曲来自炼狱的哀歌,比管亥一个人的嘶吼响亮了无数倍。
然而,连营依然没有被彻底惊动。
这一瞬间,管亥有了明悟,他终于知道连环失火事件的真相了!
没错,那就是奸细干的,来自泰山军的奸细。这些奸细的目的不是烧毁自己的粮草辎重,他们就是为奇袭部队踩盘子来的!
每次失火事件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骚动,频繁的闹过之后,喽啰们就会习以为常,不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反正不是烧在自己身边,自己瞎折腾个什么劲,难道跑的快,大当家就会嘉奖自己不成?
管亥不是一点防备都没做,他安排人巡营,布置防卫,而且没有完全将连营联接在一起,而是分割成了相对独立的几个大营。最重要的是,他将营盘周围十余里的障碍物都清空了,视野相当开阔,就算来袭的是骑兵,也有充足的预警时间。
但接连不断的失火事件降低了贼兵的警惕心,不论听到什么动静,发现什么怪异的东西,他们都不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哪怕是现在这种情况,也是一样!
营寨里的火势开始蔓延,大火四周被映得纤毫毕现,但远处的黑暗却黑沉如许。
黑暗中,也不知有什么怪物在,低沉的闷雷声,象是马蹄击打地面,但却又有些不同,比马蹄落在地面的声音更沉闷,更短促,也更轻薄!
如同有疾风吹送,闷雷声在营盘外滚滚卷过,所过之处,有无数新星璀璨升起,骤然落下,将帐篷一片一片的点燃,将管亥的营盘陷入火海,将恐惧吹送到贼兵们的灵魂深处!
烈火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在蔓延,比火势蔓延得更快的,是恐惧,深入骨髓的恐惧!
风雷交集,火光冲天!
越来越多的喽啰兵逃出了帐篷,不顾自己衣不遮体,也来不及拿起武器,只是出于人类求生的本能,疯狂的往营寨深处逃去。
接连不断的失火,已经可以看做是上天降罚的预警,现在,天谴终于到了,不想死在雷火之下,就只能远远的逃开。
连营深处的人也被惊动了,失火司空见惯,但成百上千人奔跑的大乱却没人司空见惯。人都有从众心理,在动乱发生的时候,没人会认真思索,除非有某些更具权威性的人或规矩指导,否则大多数人只会加入集体的行列。
逃亡的队伍在扩大;
致命的恐慌在蔓延;
渐渐的,波及到了连营深处,造成了更多更大的连锁效应。
“站住,泰山军没几个人,大伙儿不要逃,把来犯的贼军都杀光!”管亥急了,嘶吼声越来越响亮。
他没有应对这大场面的经验,没想到只是因为吃惊发了会儿愣,局面就演变得不可收拾了。不过他知道,来的兵马不会太多。
张饶那二十万大军不是摆设,已经正往齐国集中过来的各地黄巾,也不是瞎子。如果泰山军大军犯境,不会一点警讯都没有,张饶也不会只是不痛不痒的说,有小股骑兵在境内活动!
何况,他还知道更准确的情报,从洛阳回返的泰山军不足万人,这段时间王鹏举也没有扩军行动,就算泰山倾巢而出,来的也只有数千人罢了,而自己的大军,足足有五万以上!
实际上,来的人可能连数千都没有,因为来的是骑兵,王鹏举又不是真的神仙,难道挥挥手就能变出几千匹战马吗?
“都别逃,传我的将令,准备反击,违令者斩!”管亥一脚踢翻了一名从身前跑过的喽啰兵,顺手又抓住了另一个。
他这个大当家是结结实实的砍出来的,死在他刀下的,有官军、有豪强、有百姓、也有很多同道。杀官军是为了反抗;杀豪强是为了报仇;杀百姓是为了掠夺;杀同道是为了自保和争权!
所以,他在军中向来很有威望,别说喽啰兵,就连张饶这种大方,都对他异常看重,不但许下重酬邀请他共襄盛举,而且还跟他分享了很多很机密的情报。
可是,在生死关头,谁还顾忌这些?没人理会管亥,就连被他揪住脖领子的小喽啰,都用力一挣,将唯一的外套留给了他的大当家或者渠帅,头也不回的跑进了黑暗深处,只有光溜溜的的臀,微微映射着火光,好像一只飞远的萤火虫。
“站住!我是你们的大当家,是你们的渠帅!听我的命令,杀回去!外面只有千八百的骑兵而已,泰山军的骑兵就这么一点!杀了他们,都昌就会投降,到时候随便你们在城里找乐子,然后咱们一起打天下,建一个永远不挨饿的清平世道!”
管亥发了疯似的嘶吼着,手中的战刀已经染了血,几个不听话的喽啰兵葬身在他的刀下。然而,溃逃并没有终结,管亥举动的唯一效果,就是将自己身边清空了一大块,同时,让恐慌变得真实起来。
溃兵们远远的避开了这个疯子似的杀神,一边逃,一边乱喊:“王鹏举来了,来的是泰山王鹏举!”
“来了好多骑兵,跟恶鬼似的!”
“贼兵完蛋了,大家不要跟着一起送死啊!”
“不要拿兵器,王君侯的兵马是仁义之师,只杀贼寇,不杀良民!”
“跑,跑啊!”
管亥只觉喉头一热,一股血腥味在嗓子眼里盘旋不去,他终于想起来了,营寨里不都是跟随他多年的喽啰,还有很多新被挟裹进来不久的普通百姓。
按照正常规律,这些新加入的人开始都是不情不愿的,但日子久了之后,这些受害者就会变得跟曾经的加害者一样,适应抢掠,适应厮杀,适应屠杀……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
不过,管亥此番兴兵的时间还太短,战果也只有朱虚一个县城而已,这些受害者的情绪还不是很稳定,他们更向往的是日耕夜息的平静生活,而不是挥舞着刀枪,去创造什么清平世界。
平时不会有事,这些人拖家带口的,想逃也逃不远,逃了也无从容身,可是现在,当打着黄巾大旗的贼军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四散而逃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当中还混有数量不明的奸细!
该死的王鹏举,居然如此老谋深算,奇袭之前,还布置奸细,这分明是不给人活路走啊!
管亥一口将涌到喉头的血咽下,翻身回到了营帐,他还没输,他也不认输!
他成为黄巾,是从夏天开始的,在那之前,他是个山贼,一度曾经在泰山贼和青州贼之间徘徊。
他麾下的喽啰,很多都是最初那批遭灾的灾民,经过十多年盗匪生涯,都从老实巴交,人畜无害的百姓,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悍匪。
这支队伍足有五千人!
就算在动乱中离散了一些,剩下的,也足够与泰山骑兵一战了!管亥开始穿戴盔甲,普通的贼兵当然没有这种装备,但管亥是大当家,自然有特权。
张饶的情报来源非常可靠,他开始不放心,还派人潜入徐州和泰山,分别验证过。情报显示,泰山军的骑兵不过千人上下,其中还包括了五百幽州的白马义从,这些客军会为别人的事死战吗?
只要自己聚拢起一两千人,表现出足够的战意,就能让身为客军的幽州人有所顾忌,泰山兵再厉害,王鹏举本人又不可能出现在这里,还有什么可怕的?
……
管亥的情报来源的确很准,发起突营之战的骑兵只有八百多人。
阳人之战中,白马义从一支没遭受大的伤亡,但一连串的战斗打下来,减员也有两成左右,公孙越本有意帮王羽补齐,但出于种种考虑,王羽并没有接受。
然后王羽又从本队的骑兵中,抽出了两百人,打算训练成具装骑兵。这个过程肯定很漫长,耗费也很大,但他还是这么做了。
重装骑兵奔袭能力较差,更重要的是,这支骑兵还没成型,没到拿出来作战的时候。所以,太史慈带来的骑兵,就只有不足九百人。
九百对五万,完全不靠城内的接应,这个计划看起来很疯狂,但太史慈却热血沸腾,要打,就应该打这种大仗才够威风,功劳也大。
换在一般的军队中,将校们可能会有不少异议,但无论是王羽的嫡系方悦,还是客军主将秦风,都没有反对的意思。
泰山军就是这种风格,跟着一个霸气四射的主公,什么仗是他们不敢打的?
五万贼军?土鸡瓦狗的乌合之众而已,挥挥手也就平了。
“开始突阵吧,别给他们重整旗鼓的机会!”凝神观察一阵,确定了敌军的乱势,太史慈再也按耐不住,他跃马横枪,第一个越过了栅栏。
“呜……呜……呜!”
方悦吹响了号角,九百轻骑在秦风的指挥下,以三十人为单位,分成了三十个小队,一部分追在主将太史慈的身后,另一部分呈扇面撒开,全面向敌营深处推进。
每个小队都有一部分人持着火把和战刀,另一部分人持着弓箭。持弓者抽出箭矢,在同伴手中的火把上点燃,然后开弓放箭,将无数燃烧的流星送上苍穹深处,化为一片流星火雨,带来新一轮的灾难。
深秋时节,北风强劲,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熊熊的大火照亮了苍穹,如同平地升起了一轮红日!
火势开始向连营深处蔓延,连绵的火海一侧,是豕突狼奔的贼兵和被挟裹入伙的百姓,另一侧,一队队如同幽灵般的骑兵在火光中若隐若现。看不见任何旗号,唯一能辨明对方身份的,只有那白亮的马身……
“白马义从!”恐慌进一步加剧了。
从虎牢关开始,王羽震惊天下的战绩中,总是伴随着白马的影子,诸侯们倒是不会分不清,但很多只听过传说的普通人,却更容易将白马义从当成王羽的亲卫之流。
抵抗很微弱,为数不多的反冲者当中,只有少量的亡命悍匪,大部分都是被黑夜和大火搞昏了头,不辨东西乱撞的溃兵。
这些人形不成有效的抵抗,他们之中,有少数人死在战刀和长槊之下,更多的人则连泰山军的脸都没看到。
白马义从的箭术可不是一般的精湛,即便在黑夜之中,也是精准得吓人。喽啰们可没有大当家的特权,对正规军构不成致命威胁的羽箭,射他们却是一箭一个。
“不要怕,跟我上,他们没几个人,冲上去,杀光他们!”管亥终于集结起了一支千人左右的部队,他之前让卫士去巡营,终究还是起到了作用,巡营士兵之外再收拢些溃兵,就有了如今的规模。
看到泰山军分兵多处,嚣张的四处放火,他毫不犹豫的发动了反击。
“呜……呜!”
管亥迎上的这队骑兵,毫不犹豫的调转马头,迅速拉开了距离。管亥扑了个空,只能望尘兴叹;另一边,骑兵的队率吹起了号角;白马骑兵则从马鞍另一侧抽出了羽箭,一边后退,一边洒下了一片箭雨。
这次的箭上没有火,但激起的却是一片飞溅的鲜血和阵阵惨叫声。
“呜……”像是应和似的,远近都有号角声响起,显然,泰山骑兵传递了遇敌的警讯,要集结了。
管亥拼命的冲杀,想在敌人援兵到达前,击败击退面前这一小队人。然而,两条腿的注定追不上四条腿的,白马义从的骑兵进退自如,毫不留情的将一阵阵箭雨洒在贼军的头上。
管亥身边的队伍开始缩水,少部分人是被弓箭射杀了,更多的却是被吓跑了。
“大当家,撤吧,追不上也打不着,咱们光挨打也不是个事儿啊,敌人的援兵又要到了。”
“是啊,撤吧。”喽啰们七嘴八舌的劝道。
管亥大怒:“撤个屁,现在聚成一团,就算死,也有希望拉几个垫背的,分散着跑,你们就能跑得过马了?还不是死路一条?听我号令……有盾牌的都站到前面去,带弓箭的站到中间,咱们学官军的战法,接盾阵,包围他们!跑得快的,肯定不擅长肉搏!”
说着,他捡起一面盾牌,举刀冲在了最前面。
管亥军不是纯粹的黄巾军,这么多年的山贼生涯下来,他的军中还是积累了一些兵甲的,至少木盾什么的有不少。
大当家身先士卒了,喽啰们也鼓起了勇气。反正逃也没用,在这里逃出生天,也只能去投靠别家贼团,享受过了特权和人上人的生活,他们可不想从小喽啰重新做起。赶跑了眼前的骑兵,就有重整旗鼓的机会!
数百喽啰,结成了七八个盾阵,白马义从的箭雨还在不断落下,但喽啰的伤亡却少了很多。骑射的最大弱点,就是攻坚能力不足。
“看见没有,他们不行了,上,跟我上!”管亥纵声大吼,喽啰们也是齐声欢呼,看见这边动静,不少溃兵都停下了脚步,他们也发现敌人不是很多了,如果聚集到大当家身边,也许……
“架弩!”摇摆间,泰山军阵中传来了一声号令,乱箭停止了,代之的是风雷之音!
“崩——崩——崩!”强弩松弦的声音,跟战鼓没多大区别,当这种声响连成一片的时候,带来的只有死亡的气息。
“嘭!嘭!”
“咔嚓!”
“啊!”
强弩的攒射,连军用的大橹都能摧毁,何况贼军用的普通木盾?雷厉风行一般,贼军的盾阵破开了一大块,往中间塌陷进去。
不等管亥再发号令,黑暗中,一骑快马全速奔驰而来,马上的骑士吼声如雷:“东莱太史慈在此,贼酋还不速速纳上命来!”
话音未绝,一人一骑已经顺着盾阵塌陷处,冲入了管亥的阵势,枪戟掀起了新的死亡风暴!(未完待续)
三国第一强兵 一八二章 勇不可当
管亥和太史慈都是东莱人,是名副其实的同乡,然而此刻,他却一点都没有看见同乡的喜悦,满心里都被震骇和怒火填满了。
太史慈太凶悍了!
他把部属甩在身后,一个人冲了进来,虽然如此,但他这一人一骑的破坏力,全然不亚于一整队骑兵。
太史慈的战法相当罕见,他左右手各持一件兵器,枪戟合璧,在奔马上同时挥舞起来,只见寒星点点,戟刃翻飞,如同一股不断变幻方向的龙卷风似的,将所过之处搅得一片狼藉。
还没等管亥想好要返身接战,还是继续追赶白马义从,太史慈已经以不可阻挡的态势,一口气冲到了方阵中央,肆意屠杀起管亥军中极其稀有、宝贵的弓箭手来。
“停步!”在枪戟合璧形成的旋风下,那些来之不易的弓箭手一个接一个的倒在血泊中,管亥大怒,他扬刀怒吼:“小的们,先随我围杀此僚!”
应者寥寥,在眼下这种不利局面下,遇到这种勇冠三军的敌人,对贼兵士气的打击不是一般的大。看着太史慈杀人如割草芥的效率,有几个不怕死敢往上撞的?
管亥环视一圈,见喽啰们脸上都有惧色,他也不多啰嗦了,这种时候想靠语言鼓动士气是没用的,想要鼓起喽啰的战意,只能自己身先士卒,灭了对方的威风再说。
他手下虽然没有骑兵,但这么多年看也看出门道了,骑兵的威力全在速度提起来后的冲击力,失去了冲击力的骑兵,就是大号的靶子!嗯,白马义从这种轻骑兵是特例。
太史慈从方阵边缘一直冲到了方阵中央,接连杀了近三十个人,的确很威风,但他的冲击力已经耗尽,在人群之中,也没有重新加速的机会。
只要自己挡住他,等喽啰们恢复战意,一同加入围攻,杀个孤身闯阵的敌将还不容易?他又不是真的有三头六臂。此人看起来还是个有点身份的,杀了或者拿下,对战局说不定还会有些帮助呢。
诸多念头在心头一闪而过,管亥一瞬间就拿定了主意,挥舞大刀疾冲而上。
管亥闷声不响的从人堆里冲出,断喝的同时,刀势就已经展开,打定的就是偷袭的主意。这里是战场,山贼本来也不是什么讲规矩的人,他存心乘太史慈不备,一刀解决了这个棘手的敌人。
“死!”
管亥的武艺相当不俗,他的家境不错,幼年开始,就受过正规的武术训练,从贼后的这十多年,更是几乎每日都在厮杀,一身武艺早就磨练得炉火纯青了。
攻打朱虚的时候,正是他孤身在城外诱敌,激怒孔融派人出来单挑,然后连杀数将,顺势闯进城门,以一人之力,顶住了朱虚郡兵的殊死反扑,接应大军入城,这才一举攻破了朱虚城的。
此刻他含怒挥刀,一身恐怖的力量更是尽数爆发了出来,那一刀仿佛要斩破苍穹一般,将破空的呼啸声远远抛在了刀锋后面,势若千钧!
“来得好!”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刀,太史慈却怡然不惧,像是早有准备似的,从容转身,右手长枪刺翻一名喽啰,左手画戟挥舞,从侧面砸向了管亥的刀锋。
太史慈变招之快,招架时让管亥大吃了一惊,但转念间,他心中已是冷笑连连:敌人武艺的确很高,但实在太托大了点,自己全力的一刀哪是这么容易挡的?用一只手,还是左手,就算取的角度再巧,又岂能见功?
看自己以力破巧,力挽乾坤!
管亥知道身先士卒的好处,也知道其弊端,心中认定了斩杀太史慈,就能扭转败局,精神狂振之下,在全力爆发之外,身体居然又生出了一股新力!
刀势于极快间,更快了几分,如同化作了一道奔雷。
“当!”刀戟相撞,发出了震耳欲聋的一声金铁交击的爆响。
管亥只觉双臂巨震,虎口阵阵发麻,他心头大骇,对方仓促变招,又是单臂,居然还能发出这么强劲的力量,若是全力爆发,自己岂不是……
好在,此人太过托大了,这一戟力道虽强,但终究砸不开自己的全力一刀,刀势虽被砸偏,但一样能伤到对方。
管亥的庆幸之情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下一刻,他只觉眼前一暗,刀招已然走空,定睛看时,对手居然借着刀戟相撞的力道,甩蹬离马,腾身跃起在半空中,仿佛一只振翅高飞的大鹏!
太史慈避开了,管亥的刀势却不可能收得住,刀光闪烁间,从留在原地的战马身上一闪而过,下一刻,战马长声惨嘶,从中分成了两半,鲜血飞溅中,轰然倒地。
“围上去,杀了他!”管亥的咆哮声几乎同时响起。
“杀!”见大当家一刀断马,威势无双,喽啰们果然重新鼓起了战意,敌人很恐怖,但自家的大当家更强!众人挥舞着兵器,怒吼起来,往太史慈落地的方向围杀过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