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第一强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鲈州鱼
时至如今。情报司和税务部门的协作是越来越少了,但贾军师认为这项制度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故而将其保留了下来,内容则是从针对偷税漏税变成了无所不在。
领内的百姓若是发现可疑人等,可以上门举报,日后查实,会根据情报的价值,予以相应的奖励;在外面游走的商人则更宽泛,沿途的见闻,都可以到情报司汇报,事无巨细,一旦汇报的信息中存有一定价值的情报,事后也会得到奖励。
这个奖励通常不会太高,却可以根据提供者的意愿,决定是否当众发放。发奖励时,会有情报司的官员出面,称呼提供者为义民,并感谢后者对青州做出的贡献。
以目前青州的氛围,挖将军府墙角的偷税者会被群起攻之,反过来自然也是很高的荣誉。有很多人压根就不在乎那点物资奖励,纯粹就是冲着出风头,享受荣誉来的。
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情报司的耳目一下子扩大了好几倍。
从前的模式是青州这边训练谍报人员,然后派遣出去,并提供经费,由谍报人员采取潜伏、伪装、收买等手段,有针对性的取得情报。这样的模式较有针对性,但耗费高,风险也大,刺探重要军情还好,普通的情报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现在将群众发动起来,情报源源不断的就上门了,情报司的工作重心一下子转移到了整理、筛选、分析上门,专业的谍报人员也可以潜伏得更深,于是工作效率也大有提高。
对青州有深入研究的诸侯或谋士们,都因此提高了对王羽或贾诩的评估,但他们并不知道,这项策略虽然出自王羽的提议,但真正将其完善起来的却是个女子。
去过红楼的人都知道,红楼里的安排和布置都很特殊。
进门的时候需要登记,然后会得到一块牌子,按照次序等候,一一入内。
内室的布置很简单,正当中垂着一门帘,帘子上有铃铛,报告者背对门帘坐,铃铛响,则开始陈述自己所要报告的事情,报告完之后,铃铛再响,就可以离开了。
普通人不觉得有什么,只以为是情报司的人员需要保持神秘性,但真正了解内情的人却很清楚,若非这项政策一开始就由貂蝉夫人主导,内室的布置也不会如此的神秘。
现在举报,或者说汇报制度已经扩展开来,貂蝉夫人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规矩却是就这么保持下来了。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规矩。汇报者之中也分出了层次。普通人只能见到普通的接待人员,但那些提供了重要情报的人,却有机会在没挂着门帘的地方,与情报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对话。
张老板原来是个屠夫,这几年改行卖肉了。不光卖肉串,而且还开了一家火锅店,一天忙忙碌碌的,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好,过得美滋滋的。
他是个胸无大志的人,觉得只要日子一直这样过下去就好。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在红楼之中,与情报司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对答。
“那几个人长得很高大,嗯,有多高?嗯,差不多比俺高出半个头。眉眼间都是杀气,为首那个后生看起来倒还和善,但眼神却亮得吓人,倒是那个闺女……他们说自己是从关中来的,但俺从前也碰见过关中来的商人,听他们口音有点不对味……”
张老板磕磕绊绊的说着,不时向周围瞄几眼。心下颇为忐忑。
他自己是第一次干这勾当,但从前却没少听人说过,听到的都是按规矩,背对门帘叙述一番就完事了,结果他这次却被反复召见了好几次,这一次甚至还是聚集了很多名官员和举报者一起……自己,不会是捅了什么大篓子吧?
“杨老板,你觉得张老板的叙述有哪里需要补充的吗?”
负责问询的情报司官员倒是和颜悦色的,但问询的流程却十分严谨,听着他的措词和波澜不惊的语气。让人不由自主的就紧张起来。
“没有,张大哥眼光很老道,说的也很详细……”杨老板的回答让张老板松了口气,他不是不知道,这举报制度中暂时还没有惩罚措施。说错了也不要紧,可在这种氛围下,不知怎地,他就是不想出错。
“嗯,那麻烦你再重复一次路上的见闻吧。”
“我这次去的是关中……”
在场的几个接受询问的人,张老板认识几个,这杨超就是其中之一。与另外几个同在延津开设店铺的人不同,杨超是外来的,据说是安平郡人,曾经在河北大战中立过点小功劳,有机会成为前几批海商,结果却错过了,这几年做了行商,一直往西边跑。
在白波东迁前后,河北至关中的商路相当火爆,董卓集团和朝中的百官都是有钱的主儿,而关中疲敝,物资极度匮乏,随便运点什么过去都是大赚。
不过,自从曹操大举西进,关中一带的生意就没从前那么好跑了。虽然商品的价格持续攀升,但兵荒马乱的,行商的风险也是以倍数增加,一个不好,就人货两空了。
除了跟随水师行进,进行的大宗交易的半官方商队,其他商队基本都放弃了西线,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利润同样丰厚的其他几个方向,特别是海贸。
依然抱着关中商路不放的,要么是死心眼,要么是胆子特别大,想要富贵险中求的。在张老板看来,杨超似乎就属于后一种情况。
听说当年他和一位好友在清河遭劫,险些没了性命,最后却是因祸得福,被太史慈救下,并在其麾下立了些功劳。后来他那好友用功劳换取资格,登上了东渡的船队,其后成为了青州第一批海商,往来于青州和东海四岛,如今身价已经不知暴涨了多少倍。
因为抉择不同,两名生死之交的好友境遇有着天差地别,在旁观者眼中,杨超死抱着关中商路不放,就有了种知耻而后勇的味道了。
张老板之前一直觉得杨超很可怜,很为他遗憾,错过机会倒还罢了,但因为放不下面子,就一条道走到黑,显然有些不值当。
想那东海四岛何等所在?据说岛上金山处处,银山遍地,铜矿也是随处可见,哪还有什么比在那里发财更快的途径?眼光不行的人多着呢,何苦无谓的赌这口气呢?
但今天和杨超在这里遇见,张老板敏锐的发现了一丝异样。
他觉得杨超像个探子,多过像个商人,商人行走在外,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特别是遇见那些有勇力的凶悍家伙。多正眼打量对方一眼,都会多出不小的风险来。
杨超明明看到那几个西凉以少敌多,把上百个河内官兵打得屁滚尿流,居然不但不尽快躲开对方,还反复用言语试探。这不是探子的作风是什么?
听说随着举报制度的拓展,情报司现在正开始发展外围谍报人员,说不定啊,这位杨兄弟就是先行者了。
“杨老板的观察很仔细,给我们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不过,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不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冒险,毕竟对方武力高超,在隐藏形迹方面又不是很在行,一旦察觉你的试探,很有可能直接翻脸……”
杨超是最后一个被问询者,结束问询后。情报司官员果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见杨超点头,表示虚心接受后,又转向张老板等人,温和说道:“也请各位留意这一点,各位不是专门的谍报人员,为情报司提供情报只是义务。只要大家不怕麻烦,将看到听到的汇报过来就可以了,没必要,也不建议主动进行刺探……”
“咱们河北这太平来之不易,大家也是尽尽自己的心意罢。”
“是啊,只是问两声,也不费什么事,要是能帮上忙,那就再好不过了。”
“就有人起了凶心,还敢当街行凶不成?也不问问咱们河北是什么地方。”
听那官员说的实在。对大伙的关心也是发自真心的样子,众人也都是感动,纷纷嚷嚷起来。
张老板也附和着表了几句决心,不经意看到杨超,却发现后者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由心中暗叹:这杨兄弟看来还真是铁了心想往这一行里走了。不过,转念想想,年轻人有上进心总归不是坏事。
……
事情结束,众人散去,情报司又归于了平静,不为人知的是,就在刚那间询问室中,竹帘再次放下,两边再次坐满了人。刚刚负责询问的主官坐在竹帘靠正门的一端,正捧着手中的文卷,朗声念诵。
“汇总了所有的相关情报之后,疑似西凉探子的一行人,行程已经确凿无疑,其目的也缩小为几种可能……”
“带着女眷,又在经过河内关卡的时候悍然出手,显然他们不是专业的谍报人员,来我青州肯定不是刺探军情的。入境时又特意回避了兑换处,更显示出这一行人做谍报工作的经验不足,看到类似岗哨的地方都是回避。还有……”
马岱若是在这里,肯定会相当郁闷。经过了张老板举报的事件,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行踪有可能暴露,但他做梦都没想到,他这一路的行踪竟然完全落在了青州情报系统的眼中,无所遁形。
行踪暴露,疑点也被汇总起来,马岱已经不止是行踪暴露的问题了,连他的身份,甚至此行的目的,都已经被情报系统纳入了思考范畴。
“马腾生有三子一女,其兄有子马岱,性格沉稳细致,深得马腾倚重,不出意外的话,此行为首者应当就是此人。那名女子年龄尚幼,武艺却相当之高,与马腾之女云騄的资料完全吻合,至少有九成以上的可能性,来者正是马岱兄妹。”
“其目的应当不是来刺探机密军情的,有五成可能,是来观我青州风物人情,以此与得到的情报相印证,以便于修正西凉方面的河北攻略。还有两成可能,马岱是私逃出来的,意欲投奔青州,算是马家两面下注的手段,那马家小姐就是准备结亲……”
说到这里,汇报的官员下意识的放缓了语速,迅速抬头看了一眼竹帘,见后面的人没什么表示,这才继续阐述道:“当然,也不排除那马家小姐是私自出行,至于其余的可能性,有一半是马岱观我青州风物后,认为难以力敌,打算与主公当面接触,刺杀的可能性是最低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辛苦邢主簿了。”竹帘后传来轻柔的话语声,邢颙虽然不是第一次听到,可心中还是微微一荡。这当然是失态的表现,他赶忙收敛心神,肃声答道:“这都是属下的本份,当不起夫人此言。”
邢颙是河间鄚县人,少年时就被举了孝廉,却没就此出仕,而是一人一马游历天下去了,直到骠骑军北上东征,这才自荐从军,一来就以见多识广,虑事周密被情报司选中。
对情报司这套逐渐步入正轨的情报收集系统,邢颙大为惊叹,不过更让他惊叹的是,王羽竟然把自家夫人安置在了情报司。
虽然还未亲眼见过,但因为王羽和吕布在洛阳大战的关系,貂蝉一举成名天下知,早就是名闻天下的美女了。将这样的美人收入房中,自然应该尽享温柔滋味,怎么会有人将其当做幕僚使用呢?这就是所谓的非常人果然行非常之事吗?
邢颙还没当面接触过王羽,但只凭这一项举措,他就对王羽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了,虽然后者不喜欢名士,但自家还是很有不拘一格的名士之风的。
当然,邢颙也是个做实事的人,虽然经手的这些情报算不上多机密,但他哪还不知道其重要性?往严重了说,中原大战到底会以怎样的形势做为开端,说不定就要着落在这些情报上面呢。






三国第一强兵 八四八章 谈判的可能
沙场争锋讲究知己知彼,接人待物同样如此。有了情报司的多方刺探,当大军行至长乐,马岱亮出身份登门求见的时候,王羽一点都不意外,而是有着一种‘终于来了’如释重负般的感觉。
“西凉军来势汹汹,看来也不过是色厉内荏而已,那马岱既是马腾的侄子,此番拜见,想必也有弃暗投明的意思。若得西凉军之助,两面夹击关中,那曹操纵有三头六臂,又岂能翻出天去?如今中原稍有与我青州争锋之力者,唯曹操耳,曹操一去,天下定矣,臣在这里恭喜主公……”
马岱报名求见的时候,王羽正和陈琳谈事情,后者的反应也快,一听马岱的身份,顿时一躬到地,对王羽大加恭维。
陈琳在军务方面并不擅长,但坐而论道,评论天下大势却是当代名士们的拿手好戏,马岱求见这件事顶天也只能说是一个契机,可在陈琳嘴里说来,却像是王羽虎躯一震,马腾、韩遂纳头便拜了似的,好不夸张。
“哪有这么简单。”王羽不以为意的摆摆手,完全不吃陈琳这一套。
他可不相信事情会这么容易解决,马腾不比公孙瓒等人,他此番东进怀的是必得之心,目标是整个河北,平北策根本套用不到他身上。就算谈判,也必须要填满对方的胃口再说。
曹操许的是河北,南北分立,自己想要怀柔马腾,恐怕也只有将并州、关中,乃至洛阳都许给他。东西分立了,这条件怎么答应?即便答应了。谁又能保证马腾得了并州之后,不会出尔反尔。趁着自己对付曹操的时候,在自己背后捅刀子呢?
要知道,西凉军的成分相当复杂,即便马腾这个名义上的首领,也不可能凡事都一言而决,跟他们谈判的风险相当之大。马腾都是如此,就更别提马岱了。
马岱也算是三国后期的名将,前期名声不显,等到马超病故。蜀中大将纷纷凋零,这才被火线提拔了起来。名声不显有几种可能,一是大器晚成,二就是不受重视。想想西凉军的相关信息,王羽觉得还是后面那种可能性更大。
既然不受重视,自然人微言轻,怎么可能改变得了西凉军高层的决策?
何况马岱求见的方式也很微妙,他不是按部就班的投帖求见,而是在大军经过邺城时。突然向自己的将旗靠近,结果被警戒的亲卫围住,无奈之下,这才亮出身份。
王羽当然不会被这些表象所迷惑。结合情报司传递过来的情报,他认为马岱应该是察觉到了自己已经暴露,于是顺水推舟的来了这么一出。其目的无非是当面评估一下自己,为今后的进一步接触留个伏笔。也算是给马家留点余地。
这倒是和西凉方面传回来的情报很契合,这马岱的确是个心思缜密。行事谨慎之人。
“陛下的情绪可还稳定?”王羽找陈琳来,当然不是为了让他参赞军机,陈琳不适合这个,更擅长做那些表面文章,比如安抚天子。
“陛下还好,只是一直说想要见您,臣好说歹说,总算是劝住了……”一边说着,陈琳一边偷眼观察王羽神情,吞吞吐吐的显得很是迟疑。
“孔璋,你也知道,咱们青州不提倡从前官场那一套,因言之罪什么的更是谈不上,有话你只管直说便是,做这扭捏之状作甚?”尽管对马岱来访没报多大期望,但对于马岱,王羽还是很有兴趣见一见的,好歹也是蜀中名将不是?
“是,是……”陈琳满面惶恐,连忙说道:“臣只是奇怪,既然主公令臣等迎了天子,又暗中放出了风声去,何不亲自迎接,昭告天下呢?”
他相当不解,不明白王羽这又是怎么个算计。他明白王羽肯定不会让权于皇帝,可按照事先商定的办法,天子还是要露个脸,向天下人宣示青州是汉室正统所在,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现在迎了天子却不见,莫非是改变了主意吗?
一想到这个,陈琳不由忐忑起来。且不说他现在的功名富贵都系在天子身上,只要想到,王羽有可能改变主意,暗中对天子下手,他就一身的冷汗,他可是知情人,而且是没什么其他本事的那种,要知道,杀人灭口从来都是最稳妥的善后方法。
“时机还不到……”王羽简单解释了一下。
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没什么大用,乱世争雄,靠的唯有实力,逢迎天子与否,只是名声好不好听罢了。
历史上曹操从荀彧的提议,奉迎天子,实力大涨,表面上是得了天子,令得天下应从,实际上只是他出手的时机足够好,趁着多方混战的机会,一举吞并了超过自身实力的军力。
当时的形势是李傕、郭汜互相攻打,时而又联合起来攻打保皇党,而保皇党这一边则是有段煨等关中实力派,再加上河东的白波军。李、郭二人的部属是董卓遗留的精锐部队,保皇党这边完全不是对手,要不是他二人互相争斗,战争本来是没什么悬念的。
曹操切入的时机,刚好是保皇党逃到洛阳,他率众迎上,首先对段煨等人就有了救命之恩,随后利用在朝中的人脉和精湛的权谋之术,轻而易举的吞并了河东白波。证据就是杨奉等人全师而来,最后逃出洛阳时,身边只有少量亲随,大军去哪儿了呢?
并了白波军和关中实力派,曹操的实力暴涨,进而取关中,杀李、郭,招降纳叛,实力自然再上一个台阶。
后世说曹操和袁绍在奉迎天子的选择上不同,高下立叛,王羽从前也赞同这种说法,但现在却觉得有些穿凿附会。
奉迎天子本身的好处有限。关键还是那些附带的价值。袁绍的地盘在河北,想向洛阳。乃至关中伸手,有着诸多的不便。得不到这些附加价值,他光得个天子有什么用?
天子在手,麻烦多多。被人当做权臣、奸臣骂就很郁闷了,如果有朝廷大员过来投奔更是棘手。
要判断一个王朝的寿命,官场的腐烂程度是最直接的标准,老话说: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这所谓的妖孽,就是种种不合理的存在。而这些不合理之所以存在,根由其实不在天灾,全是**,而且根子就在朝堂之上。
根据蔡邕的说法,现在的朝堂上,真正做事的人几近于无,大多数人都只擅长搞阴谋诡计,党争什么的,偏偏名声还很大。
如果这些人听说天子的消息。跑来青州,那就头疼了。青州新政颠覆了诸多常识,这些人八成是要指手画脚的,不理会吧。这些人的名声大,号召力和蛊惑力都很强,没准儿会惹出什么乱子。想收拾一顿同样也是投鼠忌器。总之是麻烦得很。
正如当初死在徐晃斧下的王允,此君也就是搞搞阴谋诡计还成。正经本事压根没有。历史上他死之前,好歹还执掌过朝政。这一世死的也算是无声无息了,结果呢?现在此君在外面的名声居然还很好,是做为忠臣烈士被传扬的。
王羽现在忙得很,没时间也没精力和这些政客纠缠,所以考虑了一番之后,他干脆低调处理天子之事。
“这几年,孔璋你们就辛苦一些,不要对外宣扬,只管带着陛下四处走走看看,用度只管从府中支取,无须节省。”
“遵命。”听了这话,陈琳顿时松了口气,至少不用担心被灭口了:“主公,臣斗胆问一句,您希望陛下看到和听到的,应该是……”
宫中法度森严,皇帝从太子时代开始,就接受很正规的培养,这种方式很难培养出什么明君,但培养出来的,肯定权力**很浓的人。
陈琳认为,王羽低调安排天子,一方面有回绝朝廷大员的意思,另一方面,未尝不是让自己影响天子,让其向其他方向转化的意思,比如变成胸无大志的纨绔公子哥什么的。
“用不着特意安排,只管将陛下带在身边,多参加你们那个圈子的聚会就可以了。”王羽面带微笑,陈琳这种务虚名士也有他的好处,他能听话听音,自己自然省了很多口舌。
“臣明白了。”陈琳躬身领命。
他那个圈子都是些什么人?无非是孔融、祢衡这一类有文才,有口才,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就是不擅长处理实务的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天子和他们混久了,自然潜移默化,变成差不多的人,王羽和陈琳当初商量出的傀儡计划,自然也更容易实施了。
陈琳告退,王羽吩咐一声,早有亲卫押着马岱上来了。
说是押着,但也就是做个样子,只是将马岱身上的武器搜了去,并未做捆绑,四名前卫前后各两名,将他夹在中间而已。
王羽无法确切评估马岱的武艺,但只要他的武艺不在纪灵之下,四名亲卫就不可能对付得了他。只是马岱这次拜见是怎么回事,双方都心知肚明,也没必要计较太多。
“主公,嫌犯已经带到。”为首的亲卫抱拳施礼。
“嗯,你们先下去吧。”王羽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只留了太史慈站在身后。虽然刺杀的可能性很低,但王羽如今的这个地位,安全怎么注重也不为过。王羽本身武艺精强,又有太史慈护卫左右,别说是马岱,就算是吕布空手来行刺,也不可能出现万一。
亲卫应命退下,王羽开始打量起马岱来。
这位西凉名将的形象和王羽预想中的相差不大,身材魁梧,双眼有神,手上的骨节粗大,标准的武人形象。稍有不同的是,马岱身上看不到太多西北人的粗狂之气,倒是有几分儒雅气质,若是穿上一身儒衫,或许会被当做读书人也未可知。
王羽打量对方的同时,马岱也在观察王羽。
第一印象就是年轻,王羽的年龄不是秘密,他是熹平四年生人。恰好和孙策同龄,都是二十岁。比兄长马超大了一岁。虽然早就知道,可当面见到的时候。马岱还是吃惊不小。
兄长马超自幼习武,也是年方弱冠就上了战场,有着西北人独有的粗狂之气,外貌显得成熟得多。而王羽虽然这几年也在外征战不休,但前面十几年几乎是当做千金大小姐养的,单看外表,和弱冠少年也没什么两样。
马岱当然不会因为外表就轻视王羽,可他只要一想到面前的这位看起来比自己还要年幼的少年,身份是天下至强的诸侯。一股浓浓的违和感就涌上了心头,使得他一时都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见马岱有些心神恍惚,王羽干脆省了寒暄问候那一套啰嗦,直截了当的问道:“伯瞻此来,伏波将军有何交代么?”
“哦……”马岱微微一怔,马上意识到自己失态,收敛心神,从容答道:“伯父这次吩咐末将前来,也是听闻青州政令清明。让末将来观瞻学习,将来若能亦步亦趋,也能造福一方,令得西凉百万之众。也能安享太平。”
1...398399400401402...4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