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河边草
此时,李破也算明白了,这位公子哥是个很随性的人,有一定的野心,却并不太执着,享乐才是人家的人生目标,对打打杀杀的事情,更没多大的兴趣。
不管怎么说,这确实是李破见到的人物中,比较独特的一位,交之为友,你会感觉很舒服,可你要想指望他成什么大事儿,也是白扯。
十多天之后,小白脸依依不舍的走了,临行之际,拉着李破的胳膊,眼眶都红了,依依惜别,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没办法,好几年了,自从跟妻子成婚之后,游玩的这么尽兴的也就这一次。
长辈们的谆谆教诲,兄弟们的明争暗斗,妻子的强势泼辣,都让这位可以说是天生尊贵的窦氏嫡子压力山大。
不想,在偏僻的云内,却能放松情怀,嬉笑怒骂,几无忌惮,连妻子在这北风凛冽之处,好像都变得温和了起来。
对他来说,这里几乎就是佛祖的极乐世界啊。
嗯,和李氏兄妹其实差不多,家里管的太严,出来放放风就觉着外面的世界特美好,特精彩,实际上也不过是缰绳松了些罢了。
窦诞可怜巴巴的走了。
至此,李碧对夫君交友的本事,简直是惊为天人。
要知道,当年在涿郡,她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人请来,办了一件在人家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儿。
现在好嘛,这才几天相处,看那样子,窦家子都快和丈夫要磕头拜个兄弟了。
而且吧,让李碧更为确定的是,丈夫在撩拨女儿家上面,独具天赋,你瞅瞅,李家二娘子瞟过去的眼神儿……啊,呸呸呸,你李氏还有没有家教了,养出来的女儿怎么都这个样子嘛。
实际上,在这个上面,不是李破多有本事,口舌上又有多油滑,而是他对女人的态度上,和这年头的男人有着很大的差异。
这种自觉不自觉流露出来的不避不讳,平等相交的姿态,对于这年头的女儿来说,才是最上等的毒药。
送走了窦诞,夫妻两人对什么马邑郡通守之职,都没怎么在意,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云内的事务终于渐渐少了起来,李碧也开始给夫君上礼仪课程了。
这厮的缺憾之处还多着呢……
北雄 258.第258章 局势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雄最新章节!
回到的晋阳的窦诞跟他的泰山大人说,恒安镇的李定安将云内治理的很好。
这样平实的说法,其实比他称赞恒安镇军精锐无比,所向无敌还要让李渊诧异。
晋地的棋盘很大,作为下棋之人,李渊做出的努力,耗费的心血,比他之前几十年都要多的多。
他无疑是将晋地当做李氏基业来打造了,而且,他还要时刻关注着东都,长安的局势。
实际上,在北边儿,他唯一着重关注的只有突厥,也只能是突厥。
强盛的突厥,可以以为盟友,也可以成为最为可怕的敌人。
他无意向突厥低头,因为他很明白,如今面北而称臣妾的家伙,可得一时之利,将来必定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不到万不得已,或者是紧要关头,他绝对不会迈出这一步。
用一句直白的话来说,现在李渊很忙,非常忙,他的目光在整个晋地逡巡,慢条斯理,却有有着节奏的梳理着纷乱的局面。
一支支义军,在这种节奏下,迅速失去了活力,要么被官军扫平,要么归附降顺,在大业十二年的后半段,除了上党,其他地方陆续平静了下来。
地方大族,在使者的规劝之下,更是纷纷响应,拿出家中积攒的粮食,来安抚流民。
晋阳的政令,也在一条条的传下,重新分发田土,登记户籍,平抑粮价,严明刑律。
随着晋阳留守府的官吏,纷纷赶往各地,任职郡府要害,晋南的局势,终于有了安定的迹象。
这显示出了晋阳留守李渊的治政才能,同样也让这位晋阳留守雄心渐显。
战乱纷仍的山东河北,乱糟糟的河南两淮,危如累卵的关西诸郡,割据一方,内乱不休的江南蜀中。
相比之下,刚刚经历过突厥三十万大军南下战事的晋地也就越发的显眼儿了起来。
饱受战乱之苦的河北,河南的流民,也开始往晋地涌了过来,这给晋地带来了充足的人口之外,也让晋阳留守李渊压力大增。
没办法,天下战乱频仍,就没有乐土那一说,这本就是自汉末战乱以来,中原大地战祸最为深重的一个时节。
流民的剧增,在冬天时达到了顶峰,这让晋阳留守李渊不得不停下扩军的脚步,先来妥善安置流民。
在如今的天下,能有这样的度量的人,实在不多,无论是其他还在大隋治下的地方,或者是义军,谁也不愿意收留过多的人呢下来,一旦收留下来,其实也就是将丁壮充入军中,多数不会让这些流民回去耕种了。
但李渊不一样,他毫不犹豫的给予了这些绝望的流民以生存的希望,将他们散入各个郡县,分给他们田地,并让各个郡县极力赈济流民,并打开汾阳仓,将粮米运往南边儿,补足各郡所需,务求让晋南百姓,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渐渐的,太原李渊仁义之名,开始传播了出去。
而与此同时,李渊也表现出了他冷酷的一面,雁门陈孝意,马邑王仁恭请求拨粮的文书,都被他扔在了一边儿。
晋南晋北,完全是两个世界。
而到了大业十三年年初,收下了大量流民的晋地的人口,其实已经居于江北之冠。
这样的一番布置下来,李渊也是精疲力竭,更是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于是,晋阳留守的一日三餐,都成了粟米饭配腌菜,吃的比军中将士还要不如。
这样的做作,更是让晋地百姓感激,各郡府,乃至晋阳上下将领官吏,纷纷仿效,大家的日子好像一夜之间便回到了隋文帝中期时候的模样。
破衣烂衫的官吏,行走在河东地面上,不以为耻皆以为荣,太原留守李渊在民间名声鹊起,也让他初步完成了原始积累。
有这么多的大事堆积在李渊心头,他还没忘了去用一个马邑通守的职位,去祸害马邑的几个军政人物,这完全得益于他的一双儿女到云内的见闻,不然的话,云内那样一个偏僻所在,就算出了个李定安,又如何能看在他的眼中呢?
现在,去到云内的女婿,却说那个后生小子将云内治理的很不错,这让他稍微感兴趣了一些。
不用说了,没有其他的因素,如今,他对能够治平属地的事情都很感兴趣,不得不说的是,陆续赶来他属下效力的关西来人让他有些失望。
他们都颇为善战,但对治理地方却少有真知灼见……
于是,李渊到真是认真的问了一下。
在云内光顾着玩耍的窦诞的回答,注定不会让他感到满意。
太笼统了,云内很安定,没有冻饿和战乱,云内不缺粮草,云内的百姓过的很不错。
李渊在心里当即就翻起了白眼儿,这根本说不到点子上嘛,云内为什么那么安定?他们怎么就不缺粮草?恒安镇军为数几何?
当然,窦诞在云内呆了差不多半个月,到也没白呆。
有一点他却是问的很清楚了,见岳丈越来越是沉默,脸上就差写上不耐烦和不满几个字了,赶紧将这个拿出来搪塞。
他之后用了很多话来叙述,其实就是一个,云内的物资管控严格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尤其是平抑粮价的手段,几乎就是一刀切下去,根本没给云内的百姓,仕绅任何的回旋余地。
听到这些,李渊才算有了些心动,可很快,他就明白,这样的手段他是用不上的。
云内才多大点地方,做到外无往来应该也很容易,而河东又是多大的天地,他要是敢来个照猫画虎,不定最终就像了狗了。
不过呢,话说回来了,他对云内的那个年轻人,到是真有点刮目相看了。
不管手段如何,在如今这等局面之下,却还能让治下百姓活下去,又无多少怨言的,可不多见呢。
没看雁门的陈孝意,马邑的王仁恭吗,这可都是治理地方的老臣了,也有着很大的名声,现在却一个个都来他这里哭穷叫苦,如果不是道路阻隔,东都的诏令可能早就应该到了晋阳了吧?
所以,他对北边的两个守臣,都是嗤之以鼻,好官做到你们这个份儿上,也就只剩下名声了吧?
这么一来,云内的李破,也就给显了出来,李渊觉着,这个年轻人到很是不错,可惜,怎么就做了李靖的女婿了呢?
他到是有了想法,有心将人叫到晋阳来见一面,现在晋阳留守府邸之中,确实缺少大量的人才,对于有本事的人,李渊不介意与人尽释前嫌,只要这人能忠心于他……
然而,那毕竟只是个想法,过后李渊也不再提起,云内毕竟太远了,北边儿让他担忧的事情也太多,一个棋子而已,并不能让他动心到将棋子拿到眼前来仔细瞅一瞅的地步呢。
……………………………………
大业十二年冬,恒安镇将李破晋马邑通守。
这个任命给马邑郡上演的三国演义,注入了新的催化剂。
云内的夫妻两人没什么动静,好像一直在保持着旁观者的姿态。
可马邑城中的两位,就有些坐不住了。
当晋阳的任命以文书的形势传至马邑城,马邑城中两方僵持的局面终于松动了起来,暗流涌动之间,不久,太守王仁恭从雁门借兵千余,并借太守职权之便,死死看住了马邑的粮仓重地。
这个时候,最难受的肯定就是刘武周了。
晋阳设下了马邑通守之职,也就是说,他这个郡尉一下便位于马邑通守之下了,差不多算是失去了掌握马邑兵权的官方承认。
换句明白点的话来说,按照程序来讲,他再要动兵,就必须得到马邑通守李破的允许,一旦他没有通报云内,便动用兵卒,李破便可以将之宣为叛将,挥兵惩之。
其实这也同样适用于马邑太守王仁恭,此时云内完全可以以他私自从雁门借兵之举,光明正大的进行责问。
是的,通守官儿别看有着辅佐太守,处理郡中军政要务一条,但实际上,一旦设下通守官儿,任何调兵之举就都绕不过他了。
马邑的这个冬天很冷,呆在马邑城中的两个军政首脑,都感觉到了一丝彻骨的寒意。
王仁恭加快了进逼的脚步,而刘武周却暂时偃旗息鼓,他在郡尉府中不时的北望,焦急的等待着北边的消息。
不管是派去突厥的人,还是派去云内的人,只要能有一边儿传回好消息,马邑的局势,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惜,一直等到冬末,北边都是悄无声息,连个人影都没回来,刘武周的失望,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更有一种恐惧感,在不停的折磨着他,突厥人那边儿也就算了,他可是派了刺客去云内呢,一旦事情泄露,他便是腹背受敌,随时都有人头落地的危险了。
……………………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危险处境,比他想象的还要凶险几分。
在寒风呼啸中,云内又迎来了一位客人……
(对不住,对不住,幸亏翻看了一眼,后台的定时发布竟然又失效了,倒霉。)
北雄 259.第259章 回归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雄最新章节!
“我带来了尊贵无比的颉利汗的声音,只要您能给他献上马邑郡尉刘武周的人头,您就会得到他兄弟般的情谊……”
这是个粗糙的好像石头一样的突厥人,带着浓重的草原气息,突然来到了李破的面前,提出了一个听起来极为荒唐的要求。
颉利可汗,在突厥语中,其实可以称之为西方汗,和他相对应的,则是突利汗,又称东方汗。
这是突厥大可汗鉴于突厥疆土太过辽阔,而设下的两个小可汗,分别治理东西两方的突厥部族。
他们一般都是大可汗的兄弟子侄,身上流淌着突厥人中间最为尊贵的血脉。
在突厥分为东西两部的今天,颉利汗的权力,自然比不上突利汗,但论起和王庭的亲近程度来,往往颉利汗要略胜一筹,毕竟,西域在突厥人眼中,是散发着金子般光芒的地方。
他们无疑就是突厥汗国中的藩王了,而且,他们往往还是突厥大可汗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也是第一和第二顺位的继承人。
对于突厥的政治体系,李破不太熟悉,却也绝不陌生。
像颉利汗这么有名的突厥实权人物,他自然是知道的。
只是莫名其妙就在这里,你说你离着十万八千里的突厥西方汗,巴巴的来到马邑,想要郡尉刘武周的人头。
刘武周能耐不小,将人都得罪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了,他不是也派了刺客去刺杀人家了吧,要是那样的话,对刘武周还真要刮目相看了。
到了这个时候,李破也没能想到,这是他送人家的王冠惹的祸,而且吧,中间还有人不欲多生事端,小小歪曲了一下,于是就成了这么一个结果。
扫平赤六安部的罪魁祸首没事儿,马邑郡尉刘武周却是首当其冲的成了替罪羊。
而且,远在圣山脚下的颉利汗能够这么快的派出使者,找到云内,也少不了突厥汗账中那位胖子大罗便的帮助。
显然,人家想的很周到,不但要讨好颉利汗,还要顺便看看云内这位隋人英雄是不是个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家伙,如果李破选择向颉利汗低头,痛快的答应了这件事,那么,人家可就立功了。
一石二鸟,谁说突厥人脑子笨了?
当然,关节之处在于,攻击赤六安部的是谁,那也不用多提,是隋人的恒安镇军,还是马邑郡尉刘武周,谁说的清楚呢?
反正,颉利汗盛怒之下,立即派出了使者,在胖罗的指引下,来到了云内。
这个过程有点复杂,也是稀里糊涂,就算再给李破十个脑袋,他也想不清楚,没办法,有些事情就是这么的莫名其妙。
看着抬头挺胸,满身傲慢的突厥使者,李破想笑,却抿紧了嘴角,让阴云尽量掩盖住自己的真实情绪。
他环顾左右,大堂中有三位校尉,李五,步群,还有尉迟。
他不会私会什么突厥人,给可能得到消息的部下以错误的信息,所以,如今军中三位最为重要的将领,都被他叫了过来。
只是没想到,听到的这样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请求,只是,突厥人的气焰,太高了些,要知道,几年之前,突厥可汗还跪在大隋皇帝面前,称呼大隋皇帝为圣可汗呢。
几年过去,对大隋的边将,突厥人却有了颐指气使,如对臣下的气派。
颉利汗可能派来了一个很有勇气的家伙,可他并不个一个好的使者。
勇气这东西,在外交中往往代表的就是强硬,或者说是强势,也许,突厥人感觉这很恰当,可一旦面对的是不想屈服的人话,结果便会非常的糟糕。
这是个将目的和过程弄颠倒了的家伙,抓不住重点,是外交使节的大忌,更何况,他对恒安镇军根本就是一无所知。
没什么好说的,这年头比较盛产这种没有目的性的使者,换句话说,他们一般想的不是怎么达到出使的目的,而是专注于出使的过程。
而更为可笑的是,往往他们回去,都会受到赞誉,实际上,他们大多数都没有达到出使的目的。
当然,这些都无关紧要,而来人的傲慢,也确实挺刺激人的。
尉迟先就恼了,当李破看过来的时候,这个黑大个当即便道:“将主,此人如此轻慢,着实可恨,不如让末将杀了他,也好让突厥人晓得,我恒安镇不可轻辱。”
颉利汗的使节,当即就扭头瞧了过去,轻蔑道:“我带着可汗的善意而来,请不要拒绝他,不然的话,所有人都会被可汗的怒火烧成灰烬。”
无疑,这是个拼命给自己棺材上钉钉子的家伙。
李破适时摆手,让都被激怒了的几个校尉稍安勿躁,终于开口问道:“这里是大隋的云内,不是突厥汗账,颉利汗的怒火烧不到这里,我的怒火却能把你烧的灰都不见,好了,不要考验我的耐心,我想问的是,颉利汗为什么要刘武周的人头呢?”
使节感觉很受伤,所以也很愤怒,但显然,他也并不想把性命丢在隋人的地方,他做出一副你有权知道原因的样子,微微垂头,抚胸道:“那个可恨的家伙,将一顶王冠送去了王庭,但那顶王冠,本来属于……一位非常尊贵的人。”
“王冠已经回到了可汗手中,但亵渎了它的人,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而作为马邑郡最有权力的人之一的您,应该也想杀死这个背叛了大隋的人吧?而且,还能获得可汗的情谊,我想,您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才对。”
李破终于恍然大悟,作为执行者的尉迟,也听的目瞪口呆,觉着将主祸害人的本事,真不是旁人能够学的来的。
李破忍着笑,“好了,回去告诉颉利汗,大隋的事情就不劳他费心了,如果他想要什么人的人头,让他自己来取,我想,在草原上有着很大名声的他,怎么会将报仇的事情交给外人来做呢?”
突厥使者最终碰了一鼻子灰,带着满腔的愤怒被强行送走了。
他不知道的是,他带给了李破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刘武周跟突厥人勾搭了一番,反而把人家给得罪了。
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消息,想了想,如果他是颉利汗,这个时候应该是派人去见刘武周了,然后让刘武周来取他的人头,这样一来,刘武周那厮肯定屁颠颠的再派来些刺客才对。
不过突厥人脑子有点愚,肯定想不到这么绝妙的主意。
用一顶王冠,绝了刘武周的念想,效果果然好的不得了,当初送出王冠的时候,其实他就存了这样的心思。
来自西域国王的王冠,刘武周但凡跟突厥有了来往,几乎不用考虑,肯定要将这东西送出去,除非刘武周太过爱财,不然的话,这几乎是百分百会发生的事情。
赃物啊,再送回到失主手中,还被人认出来了,那乐子可就大了。
果然,刘武周一下就掉进了他挖好了的坑里。
当然,效果好到了突厥来人悬赏刘武周人头的地步,对他来说,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之所以他没有答应,也很简单。
没有突厥人的掺和,刘武周这人在马邑,也就无足轻重了,他也没那个心思跟突厥人虚与委蛇,到不如干脆的拒绝,借此让部下们明白,他跟突厥水火不容的心思。
此事在他看来,也就告一段落了,至于什么颉利汗的怒火,他是一点没当回事儿。
这个冬天的后半段,李破几乎便住在了云内城中各处的军营当中,和恒安镇军将士同吃同住,督促军中将领,持续的严明军纪,操练兵马。
一直到十一月快要进入腊月的时候,陈圆带兵返回了云内,太仆杨义臣的平乱大军,解散了。
太仆杨义臣无奈的返回了东都,去接受东都群臣七嘴八舌的质询和为难,当然,东都的形势这个时候也已经极不乐观。
张须陀战死了,河南东部战局彻底糜烂,翟让,李密的瓦岗军驻军郑州,对洛阳虎视眈眈,调杨义臣回去,其实也是为了洛阳防御战在做准备。
让李破感到有些惊喜,也随之压力大增的是,出去一千兵马,回来的时候却变成了三千人。
这些新增的兵马大多都是河北人,还有一部分山东人,这些人之前大多都是府兵,后来陆续加入了叛军当中,在被杨义臣击败之后,归于杨义臣麾下。
杨义臣一走,他们也没了着落,他们既不愿回去家乡,也不愿再跟在乱纷纷的这个王那个王身后作战,于是便被陈圆劝着,跟随他回到了云内。
尤其让李破没想到的是,陈圆竟然还带回了一个人,李破的小翅膀,终于体现出了点威力,让这人的命运给扇歪了。
(月票月票,连续更新五个月,一天最少两更,这是阿草最勤勉的记录,看这样子,还将继续下去,哈哈,阿草自豪中。
作为奖赏,今晚阿草要去看场电影,好长时间没享受过悠闲时光了,今晚的一章更不更呢?)
北雄 260.第260章 地狱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雄最新章节!
(月票月票,今天一瞅,哈哈,又多了一位盟主,今晚这一章必须更啊,多谢多谢。)
罗士信,罗三郎回来了。
四年过去,这个年纪不大,便随程知节西逃来马邑的私盐贩子,如今已经长成了个巨人,站在那里,好像鹤立鸡群般显眼儿。
在这个人们普遍长的不算高大的年头,这样肩宽背后的彪形大汉,也确实可以称之为巨人了。
李破和陈圆都不算矮,但在人家面前,都要低上半头还多。
张须陀死了,部下四散。
以秦琼为首的一小部分当即就投了李密,还有一部分人,以裴仁基,贾务本为首,退守虎牢,很快,东都的人就出了昏招,想要拿战败之人问罪,甚至于守着落口仓这样的地方,却不给裴仁基等人军粮。
裴仁基大怒之下,斩了军中监军,带着部下也投了李密。
按照既定的轨迹,张须陀一死,与秦琼等人交好的罗士信,也没什么出路,应该也就随着秦琼一起,投了李密了。
然而,罗士信现在出路多了一条。
而且,张须陀视他为子侄,几年下来,罗士信也视张须陀为父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