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雄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河边草
这话说的可就大气了,不但在点评兄长,连父亲都捎带了一下,李渊都扬了扬眉头,愕然了一下,然后便是哈哈大笑。
抚掌叫好道:“好好,很多人都在为父面前说过这话,但只有今天这一次,让为父最为高兴……”
一边说着,一边一仰头,又干了一杯。
要不怎么说李渊最为喜欢这个女儿呢,说话太贴心,有的时候,甚至会让李渊有跟友人闲谈畅饮的感觉,就这一点,旁人谁也比不了。
哦?还有?
笑声未去,这边又捧起了酒撰,不过这会儿,人家小脸儿上就严肃了起来,让李渊恍惚了一下,因为窦氏要说正事的时候,总是这么一副表情,让人不得不重视起来,细心倾听。
“今日早间,马邑郡丞李靖传来捷报,去岁一战,恒安镇将李碧率军守城,诱敌军入城,全歼围城之两万余突厥人马,阵斩突厥猛将仆骨吉思,俘众一千。”
“哦……”李渊还有些晃神儿,只是轻轻哦了一声,不过随后,就愣住了,转了转眼珠儿,眉头猛的一蹙,“嗯?”
这个转折确实有点大了,让他接受不能。
还在消化的时候,李秀宁接着又道:“捷报上还说……”
“还说什么?”李渊想也没想,下意识的就问。
“还说……雁门围解,突厥大军北去,恒安镇军参军李定安,率军倾巢而出,衔尾追击,溃敌无数,更于神武北二十余里处,全歼突厥万余众,俘五千余人,随后……此人率军急进,入云中草原,纵横数百里,歼敌无法计数,虏获亦极众……”
“这最后一杯,敬父亲方履要职,便能得遇此等良将,若能驱驰,必是如虎添翼啊。”
看着父亲下意识的将酒倒进嘴里,少女捧着酒撰,咕嘟咕嘟,喝的极为爽快。
心里虽也在嘀咕,就知道,听了这个消息,女儿也就不是女儿了,但……起码今日能多饮两杯解解馋,不错不错。
这原来还是个好酒的小娘子。
李渊放下酒撰,也确实从慈父的角色中彻底脱离了出来。
摸着胡子想了想,眉头紧紧蹙起,“胡闹,这等事怎么会是你跟为父来说,他们人呢?”
少女无奈的放下酒撰,“父亲,您觉着此事有几分是真?若是真的,又为何时至今日,捷报才至晋阳?”
李渊愣了愣,他迅速的进入到了太原留守的状态中,想了想便也恍然,心中暗自咒骂了一声,才轻轻摇头道:“这些人啊……”
不过,他的宽容不是装出来的,有些时候,他很能为下面的人着想一下,所以他立即转开了话题,“想来李药师也不敢撒这样的弥天大谎,就算有所夸大,也应该确有其事才对,李碧啊,李靖家的女儿,是有个叫李碧吧……”
“怎么就成恒安镇将了?”
说到这儿,脸上又露出了一种极为复杂的笑意,估计是又想起了当年旧事,他可还是揍过李药师那小子呢。
李秀宁脸上终于升起了两朵酡红,她又趁父亲自言自语的功夫,偷喝了两杯,终于喝的有点晕乎了。
还不知死活的插话,“这女儿就不晓得了,李家姐姐女儿到是见过两次,孔武有力的很,还老是捏我的脸,娘亲也不是很喜欢她,说李靖把个女儿家教的不成样子了,亏他自己还读过那么多的书,嘻嘻……”
李渊终于发现,自家女儿这是又喝多了,啪的就拍了下桌子,李家的家里人都知道,这丫头好酒,喝多了话就多,所以在喝酒上,对她都是严格控制。
今天不小心,又让她钻了空子。
看着摇头晃脑的女儿,李渊也是哭笑不得,赶紧唤人进来,把女儿弄走。
等消停下来,他自斟自饮了些,又吃了几口菜,便起身出了暖阁,一边思索着一边溜达,不知不觉间,又来到水榭之上。
半晌过后,李渊拍了拍栏杆,心想,李靖啊李靖,这捷报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你若有意欺瞒,想要赶走王仁恭那个老家伙,你可就大错特错了。
咱这个太原留守,还就拿你来开刀立威了。
不过这要是真的……就有些难办了啊。
恒安镇参军,这是什么东西?能领一镇兵权的参军?这还是头一次听说,离开晋地也没几年嘛,这怪事就多起来了?
而且,他自己也是领兵之人,恒安镇军能有多少人马?在云内城下全歼了两万多突厥人,就算是用计,听上去也有点不可能啊。
还能在大冬天的,在野战中全歼一万多突厥骑兵?然后还追去了云中草原?
天兵天将下凡吗?
李渊是越想越不可能,随即到也理解了手下人的谨慎,这捷报看着挺好,是个大捷的样子,但要是假的报到他这里来,那可就有的瞧了。
本来他还想叫人过来问一问,但现在嘛,却不打算过问了,先让他们查一查再说吧。
到了这一天晚间,李渊次子李世民回来了,急急便来见父亲……





北雄 211.第211章 成名(十五)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雄最新章节!
李世民年轻而又强壮,浑身上下好像有着用不完的精力。
风风火火的来到李渊面前,也不管有人没人,先是捶了捶胸膛,不等李渊说话,一屁股就坐了下来,乐呵呵的就问,“父亲,听说马邑出了两个将才,是不是真的?儿子可听说了,杀了好几万的突厥人。”
“啧啧,这要是真的,儿子可得去见一见,这一地哀鸿……我可是看够了……”
李渊是一阵的牙疼,窦氏给他生的几个儿女当中,就数这个儿子最让他头疼,从小就满地乱窜,他这个父亲的权威,在这个儿子眼中,形同虚设。
每次惹了祸,逮住他还都振振有词,一顿胖揍下去,人家屁事没有,反而把他这个当父亲的气的不轻。
而每每到了这个时候,妻子便笑,“世民多有顽劣不假,但心胸豁达,有容人之量……别看呼朋唤友,却眼光颇佳,有识人之明,将来必为吾家麒麟儿……”
这评价可不低,但李渊怎么瞧,自家这个儿子,都和杨二少年时差不多,心底也就有些不喜。
所以,虽说四子李元吉更能惹祸,但挨揍最多的就是李世民。
窦氏说的别的现在都看不太出来,只这心胸豁达一项,李世民是占了个十足十。
比如说李元吉惹了祸,总要找母亲或者兄长李建成来缓颊一番,才敢在父亲面前露面,被李渊揍了几次,见了李渊就好像耗子见了猫一样老实。
但李世民不,这小子惹了祸,李渊只要不说,他就一副没事人的样子,该干什么干什么,一点担心的模样都欠奉,心大的连李渊也是自叹不如。
无奈的摆了摆手,让人都退下去,这才板起脸来训斥,“谁让你回来的?方入军旅,便轻慢军务,该当何罪?”
李世民稍稍坐直身子,不过和往常一样,是一点也不担心,“这可错怪儿子了……儿子正有军务向唐公禀报。”
就知道有话等着呢,李渊快速的摸了两把胡须,“讲。”
“儿子听说,马邑李郡丞要来晋阳献捷,怎么说也是一地守臣,不能怠慢,儿子想请令去迎一迎,还请父亲允准。”
李渊听的当即就是一皱眉头,这下他对属下人等真的就有点不满意了。
这么大的事情,竟然还没人在他面前提一句,这是要瞒到李靖来了才告知于他这个太原留守吗?
“谁跟你说的?”
李世民的动作和他父亲一模一样,伸手就去摸下巴,眼珠儿也转悠了起来,这样子李渊太熟悉了,这是要说瞎话的前奏啊。
“儿子就是那么一说,李郡丞的信使刚到,估计怎么也得等天气再暖暖才能启程,儿子这不想着先跟您说一声吗?”
“私拆公函?你胆子可是越来越大了啊……”李渊习惯性的眼睛开始乱瞄,那是想找一找有没有棍棒之类的东西呢。
关西人家,不管多高的门槛儿,教训儿子的方法都差不离。
李世民一瞧,心里先就撇了撇嘴,就算有棍棒,您还能像以前那般揍我一顿?外面不知有多少耳朵听着呢。
您那口口声声挂在嘴边的李氏脸面还要不要了?
不过他还是连连摇头,“信可不是儿子拆的,只是正好被儿子见到了而已,嗯,就稍微瞅了两眼……您也别生气了,难道您就不想见一见马邑出了些什么样的人物?”
李渊气结,这个儿子他真是管不了了。
从军都不带跟父亲说一声的,就跟在了云定兴的身边。
云定兴是什么人?一个只知道花言巧语的家伙……外人会怎么看?是不是会说唐国公李渊把儿子托付给了云定兴?
那他李渊不是跟云定兴成了一丘之貉?
火气来的快,其实去的也不慢,李渊的人生哲学向来是不能强攻便要智取,只是李世民和李秀宁截然相反,时不时的总能勾起李渊的怒火,想要收拾他一顿先。
“你是不是想派人去马邑?”
李世民一拍桌子,瞪大眼睛就道:“您不说儿子都忘了,我已经派人去了。”
李渊狠狠喘了两口粗气,接着问,“你派人去哪儿了?”
李世民张口欲言,却又止住,先就到了门口,厉声道:“都离远些。”
于是,候在外间的人等,顿时作鸟兽散。
回来坐下,李世民才道。
“儿子派人去恒安镇了,要说恒安镇军……应该没多少兵力啊,差不多两三千人就是大镇了吧?”
“儿子觉着,捷报要是真的,恒安镇定然不止两三千人,应该有一万到两万人马……没守马邑,却留在了云内,啧啧,李郡丞真是好胆量啊。”
这是最让李渊窝心的一点,这个儿子聪明着呢,却总是吧……有点那个,连他这个父亲也说不好,怎么就养出这么一个儿子来了。
“若是那样的话,李靖人头落地,也不足为过。”
这次李世民终于收起了笑容,毫不客气的摇头道:“父亲此言差矣,皇帝北巡本就不妥,致有雁门之围,前去救援者,不过中规中矩,算不得良将,李郡丞若真是在云内留有大兵,引而不发,最终一击而中,如此,方为上将之才。”
“父亲,如今天下大乱,朝廷威严尽失,各人都在招兵买马,割据之势渐成,如今父亲坐镇晋地,正应广揽晋地豪杰为己用……若是只和王氏之人交结往来,将来必是后悔莫及。”
“如今要能早作准备,将来即便不能称雄天下,也能保我李氏一门富贵,父亲,您说儿子说的对不对?”
李渊静静的听着,再没有方才的火气,目光幽深的好像一汪幽潭,深不可测。
这些事情,他想过吗?当然想过,估计现在几乎所有大阀的阀主们,都在仔细的权衡得失,准备迎接真正的乱世的到来。
只是他李渊绝对不会宣之于口,即便是面对最亲近的人,他也不会明说什么。
但这个儿子直接戳破了这张纸,让他有点无言以对。
父子相对,无谓的作态不是李家的作风,所以他选择了沉默,想让儿子知道,就算他说的全对,现在也不到那个时机。
但李世民接下来的话,却给了他重重一击。
“母亲常说,文皇帝得位,在于隐忍,如鱼在渊,一朝乘风而起,便不可制焉。”
“但如今情形不同,天下疲敝,乱事频仍,隐忍又有何用?不如招纳豪杰,以待天命所归……”
“够了。”李渊沉声道:“既然你想见识一下英雄豪杰,那为父就派你去一趟恒安镇,该用什么样的理由,自己去想……”
李世民噎了噎,他正说的高兴呢,怎么就跑到恒安镇那儿去了?您这是听进去了还是没听进去啊?
不过转念一想,嗯,也不错,正想出去走走呢。
于是他又乐呵了起来,捶了捶胸膛,站起身来就道:“那儿子明天就走,路不近啊,得好好准备准备,嗯,您也多歇歇,别累着了。”
李渊对他这种风风火火的样子,向来就看不顺眼,只是哼哼两声,算是回应了这敷衍式的关心。
李世民走到门边儿,又想起了什么道:“对了,那李郡丞……”
李渊不耐烦的冷笑一声,“王仁恭已领马邑太守,不日便要来上任了,用不着为父来教训他。”
话头不对,李世民摸了摸下巴,只是他下巴上才几根毛,摸了也是白摸。
看他那样子,李渊到是有点心软了,不过转头又想起一件事来,给儿子继续添了点堵,“带上秀宁,也让她出去散散心,快去快回,等你们回来,秀宁就要启程去长安了……”
李世民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说起来他和几个亲兄妹都不太亲近,也许是身为次子,不太为父亲看重的缘故,也许是性格和其他几个兄妹都格格不入的原因。
反正,他自小就和那些庶子庶女打成了一片,反而对亲兄妹多有冷淡。
不过一听说妹妹要回长安了,他也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这是要回去和柴家小子完婚了。
这次带人出去,是父亲特意想让妹妹散散心,过了门,也就是别家妇了,柴家规矩多,估计这个妹妹抛头露面的机会也就不会太多。
心里微微酸了酸,不是为妹妹将要嫁人什么的,而是父亲的安排让他有些不舒服。
说到底,他还是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同和看重的。
不过转眼间,他脸上就带出了爽朗的笑容,连连点头道:“行,儿子这就去跟她说去。”
赶走了烦人的儿子,李渊抚了抚额头,有点想念自己的长子了,那才是李氏诸子中,最像他的一个,也是李氏未来的阀主……
次子在他面前说了那么多,在他听来,其实只说对了一件事,那就是天下真的是太乱了,为了李氏富贵着想,是要早作准备的。
但要怎么做准备,可不是一句广揽晋地豪杰能概括的了的,要做的事情可就多了,年轻人啊,往往不知道世事多艰,自以为是。




北雄 212.第212章 成名(十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北雄最新章节!
大业十二年二月,北地的天气还很冷,风也很硬。
一行十余人,策马顺着驿道,来到神武城下。
如今的神武,已算是一座空城了,不过也有事先出去躲避战乱的人回到这里居住。
而且,在年初的时候,有一营五百隋军从马邑过来,进入了神武,将神武城里的尸体,都清理出来掩埋掉了。
跟着他们过来的还有些流民,大概有一千多人的样子,算是战后第一批定居神武的居民了。
不过想要恢复成以前的样子,没个十年八年根本是想也不用想,所以说,空城的说法也不太恰当,就是人太少了些。
至于说耕地,那也不用管了。
马邑耕地本来就少,最主要的还是畜牧业,而且为了应对以后突厥人的袭扰,马邑郡丞李靖也有意让百姓都成为牧民。
这是十分明智的做法,马邑这种将要战事迭起的地方,种粮食那就是给突厥人种的,不如大家一起放牧算了。
至于说可不可行,马邑有一多半的地方都是草场,你说行不行?
十余人都穿着隋军军服,裹着厚厚的连帽披风,刀弓俱全,有两个大汉的马侧还挂着粗粗的长枪。
一看那长长的刃尖,就知道那是隋军当中最为昂贵的兵器之一,槊。
带着这种兵器的人,家世,武勇几乎缺一不可。
十余人绕着神武城转了半圈,城头的隋军士卒纷纷探头,却没几个人打问,从南边来的,穿的这么……干净……和他们这些兵卒可是一点都不搭界。
不进城也就算了,进了城自然也有营尉,旅帅们去打交道,轮不到他们使威风。
转了半圈,城门口的人已经得了禀报,正准备看看是什么人,那一行人却已经调转马头,走上了北去的驿道。
守城门的伍长狠狠的吐了口唾沫,心说,他娘的,这么贼头贼脑的,不是突厥人的探子吧?
当然了,更为可信的猜测,应该是去云内城的,现在云内城那边儿不定热闹成什么样子呢,胡子拉碴的伍长羡慕的往北望了望。
十余人离开神武城,有人在马上扭了扭肩膀,就说话了,“马邑郡八座大小城池,突厥大军一过,只神武陷落,其他皆都安然无恙,还真是奇怪了,看那城池模样,比马邑城也不差多少嘛。”
旁边传来细细的声音,带着点疲乏,透着点欢快,“雁门一地残破,马邑却只破一城,李郡丞功莫大焉。”
骑在马上的李世民当即就撇了撇嘴,这就是他不愿跟兄妹们相处的原因了,你说东,他能说西,你说战术,他就谈战略,还都明白对方想说什么,这感觉真是太糟糕了,说不到一处去啊。
李世民有些无奈的左瞅瞅右瞅瞅,除了妹妹,竟是找不到一个能跟他多说两句的人,因为护卫他们前来马邑的,都是父亲身边的近卫。
这些人都是木头,除了李渊的话,别人想支使他们,那可就费劲儿了。
尤其是那两个领头的,一个姓宇文,一个姓高,你听听这姓氏就能明白,人家家里可不白给,你个李氏次子想在人家面前耍威风,也得掂量掂量,人家会不会恼了,一槊捅过来把你给干掉。
李世民有些郁闷,他好交游不假,但这些人他却不想沾边儿,那是他父亲的近卫,你交的深了,难免有些不妥。
这就是门阀世家的规则,父亲和儿子都要遵守,但有逾越,产生的可能就是不尽的怨恨。
身为世家子,你要是连这点基本规则也不明白的话,嗯,你还是趁早洗洗睡吧啊。
所以他只能和机灵鬼一样的妹妹说话了,“谁让皇帝那会儿在雁门呢?”
这就是想结束话题,埋头赶路的意思了。
旁边的李秀宁再次裹了裹披风,心里却在埋怨这披风太大了,累赘不说,一点也不好看,同时斜着眼就瞪了瞪自己的侍女,还竟然忘了带酒,回去就让她倒一个月马桶。
“二哥应该先去见见李郡丞的,这么过门而不入,颇为失礼呢。”
果然,又是驴唇不对马嘴。
李世民心里像老头一样叹了口气,道了一句,“进了马邑城,咱们再想出来可就难了,你这么聪明,不会想不到吧?”
当然能想得到,只不过是看你一天到晚傻乐呵的模样,有点不平衡罢了。
凭什么你想从军就从军,想出来就出来,我却要在府中圈着,想喝几口酒都那么难?
“哪有二哥聪明,咱们这次可是多走了不少路呢……不过这么赶着过去,可就成了不速之客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灌了满嘴的风,不由咳嗽了两声,“要不……三妹你去马邑拜见一下李郡丞,容为兄自去云内?”
旁边的少女不满的哼哼了两声,说的挺好玩的,却又耍赖,远不如大哥来的忠厚。
转了转眼珠儿,她也笑了起来,不出意外的灌了满嘴的风,大咳了两声,才道:“李家姐姐那时便丽质独具,这些年过去,不知其貌几何?二哥可不要忘了,嫂嫂过门还没两年,不要得陇望蜀才好。”
一句话,差点让李世民从马上一头栽下来,便是身边的这些卫士,脸上也都现出了笑模样,都感觉到,李氏这双儿女凑到一处,真挺热闹的。
要是旁人这么说,李世民说不定还要得意洋洋一番,男儿好色,只要有那个本事,旁人只有羡慕的份儿。
当然,文帝年间的遗风,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路,好色可以,但对正室夫人,最好不要轻动。
这在文帝年间是朝廷臣子们的共识,因为上面有一位独孤皇后在死死盯着大家呢。
所以文帝年间有个挺怪的现象,那就是臣子们妻妾成群,但风评却都不错,因为没有下堂妇啊。
到了这会,关西世阀的风气依旧没怎么改,可见,当年那位独孤皇后,有着怎样的威风和手段了。
不过,这会是妹妹说嘴,又被外人听到了,李世民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
“莫要胡言,传出去了,还道我李二是好色之徒呢。”
一边说着,那细长的眼睛已经歪向了众人,寒光闪烁,和之前立马变了个人似的,警告之意不言自明。
卫士们悄然间,便跟兄妹两人拉开了距离。
少女蹙了蹙鼻头,她可不算是无的放矢,要知道,李家的父子们,在女色上,可都没什么节制。
就拿他们的父亲李渊来说,虽然跟窦氏感情甚笃,相敬如宾多年,在长安中传为美谈,但这些年来,李渊的妾室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进门,儿子女儿一大群呢。
李建成稍微强点,剩下的除了早夭的李玄霸之外,像李世民,李元吉,都和李渊差不多。
这要是到了云内,跟李家姐姐故人重逢,哼哼,说不定出什么故事呢。
李秀宁翻了翻眼皮,自己做得,旁人就说不得了?
一路上,兄妹两个斗着心眼儿,到了这一日的晚间,便宿在了云内马场的东南。
本来,李世民还想去瞧瞧马邑隋军聚歼突厥人的战场,但他们悄然而来,没有什么向导,只能遗憾的作罢了。
第二天正午,一行人终于来到云内城附近。
越靠近云内城,他们越是犯嘀咕,这人有些多啊。
和隋帝杨广差不多,看惯了满目的荒凉,也看够了战后的惨象,一到人多的地界,是分外的不适应。
忍不住,稍稍打问了一下。
1...7071727374...7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