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旅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素罗汉

    这些写给时任首相布莱尔以及多个n部门大臣的信件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军事、农业、环境保护、草药、学生饮食反映出大锤对诸多公共议题广泛和深度的关切,但同时也引发了其是否有脱离政治中立、干涉n公务嫌疑的争论。

    然而争论没什么卵用国王老太子有精力,有意愿干政,做了




第306节 建制(四)
    ?通常来说,每到过年,长辈是要掏腰包给孩子们压岁钱的。这个道理在古代皇帝那里也通用:每逢朝廷大祀,皇帝在祈天禳地这些仪式之后,总要给臣子和军民发一波红包。

    在这个过程中,底层的军兵和小吏们会得到一些钱钞,布匹和冷肉。而高层的大佬自然看不上这点东西,他们在意的是恩萌:子孙会得到做官的名额。

    这波红包虽说名义上是由皇帝来发,但是实际上花得还是国库的钱。哪怕是恩萌的名额和等级,那也是有定数和规矩的;皇帝可以小范围私人调整,大局上是不能改动的。

    这种局面通常会在新帝登基时达到。无论是开国皇帝还是后代新帝登基,都会“大宴群臣”外加“大肆封赏”。

    这种封赏就相当有含金量了:勋贵集团的传家爵位就是这么产生的。每当新帝上台,就总会有一批新贵,权宦和外戚得势一朝天子一朝臣。

    当然了,以上这些政治资源和配套的大笔赏赐开支,大出血的依旧是国库。

    事实上,户部每年拨给皇帝养家的银子数目是有限的,在一个王朝结构稳定的前中期,皇帝很难从文官集团那里勒索出不合理的资金用来私人消费。

    这里有一个专有名词:内帑银。

    内帑银就是私房钱。皇帝在享受一部分国库财政的同时,另外还靠着皇商,皇庄,贡品,放印子钱等等手段来搞外快。在清代,皇帝单单在东北、华北等地就设有886处皇庄,由内政府管帐司经管。

    以上的各种收入加起来,就是皇帝平时养家,给太监嫔妃发工资,赏赐臣下私人礼物,宫廷采买各地珍玩的私人资金来源。

    那么既然是私房钱,就永远没有嫌多的时候——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为了自己手头能宽裕点,也是和文官集团干了很多仗,撕了很多逼的。

    这中间有的皇帝成功了,譬如宋徽宗;也有被文官忽悠瘸的,亡国时勋贵和文官家里都塞满了银子,唯独皇帝精穷是的,说得就是崇祯老兄。

    还有一些皇帝属于不要脸类型的。明万历皇朝后期,穿越众到来之前的20多年,为了充实内库,多年躲在后宫不上班的万历皇帝,竟然派出大批矿监税使去各地敛财,导致了全国此起彼伏的抗税暴动。

    不过,除了容易出现极端情况的王朝后期和一些奇葩皇帝之外,纵观历史,大部分时候,皇帝们的内帑银都是有稳定数额的;某些时候,在国家用兵之际,皇帝还要贴银子出去。

    事情回到穿越众这里。

    这之前曹川运输到新位面的所有物资,事实上都是属于“公物”。这些物资是挂了公账的:先由大股东曹川投资进来,然后实际主持工作的小股东们再按需分配物资,建设国家。

    然而现在不同了:架构中既然产生了皇室,那么就一定会有内帑银。公私要分明,否则的话,皇帝拿着国库当自家钱袋子,那更可怕。所以,政府今后是肯定要每年拨一笔款项的,话说英国财政部同样有下发的“君主拨款”。

    注意,这里所说的内帑银,是专指曹皇帝从后世带来的那些穿越众“有生之年”无法制造的物资。至于大明当地的工业品和金银财宝——这些囊中之物在第一代穿越众眼里根本不值钱,大家回头和皇帝商量个分配比例就行了,没人在意。

    所以说,眼下的局面比较特殊:因为皇帝比较牛,所以他理论上可以把今后运来的货物都据为己有,当成内帑银留给傻儿子。

    譬如,停在楼下的那辆金色劳斯莱斯幻影——某人前些天专门花了两个“宝箱”运来的零件,现在已经被组装了起来,就为了自己登基时装逼用的。

    于是新的,还没有正式成立的“影子政府”现在就很头痛:夏老中堂不但要想方设法和皇汉们斗争,还要负责和曹皇帝谈判,争取从对方手里拿回大部分的“进口物资”分配份额。

    好吧,这年头政府是弱势群体,要靠剥削皇帝的内帑银来过日子。

    然而皇帝好歹是三流大学毕业的,没有崇祯那么好忽悠:文官们想要拿回主动权,不出点血是不可能的这个容后再说。

    皇帝有了内帑银,那么其他人呢事实上其他人要求发一点私房钱的呼声早就有了。

    自从穿越以来,每个穿越者除了半个立方的私人物品外,其余的就只能在大明朝寻找替代品。

    这是很悲催的一件事。绝大部分穿越众都是用的草纸擦屁股,化工厂建成之前洗澡用皂角,而最早穿越的那帮人,尤其是野外工作的,鞋烂了,裤子烂了,外套烂了,连内裤都完蛋了。

    当“国库”里的那点早期日用品储备用完后,哪怕是糙老爷们也叫苦连连。

    而这些都不是最难熬的,阿玛尼破了大不了肘子上打两块灯芯绒补丁冒充休闲款最难熬的是烟没了。

    对于一个正常烟鬼来说,一天一包是平均值。所以无论这帮人如何节省,到了穿越1年半之后的今天,所有烟鬼都断粮了。

    这件事也间接促成了窑区卷烟厂的上马。然而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后世的卷烟是高档工



第307节 建制(五)
    花了一早上时间来确定最重要的几个项目后,与会人士抓紧时间吃了顿盒饭工作餐,又不辞辛苦地开始解决次一级的问题。

    今天与会的三方,在那些悬而未决的议题上进展都很快——绝大多数其实早已就有了答案,只是缺乏拍板的人而已。

    如今皇帝出更,没了阻碍,大部分议题都是一遍就过。诸如袖珍政府的组织架构,即将发行的银元和钞票图案,即将使用的“玉玺”“相印”“贵族服饰”等等物品的规格图案;这些议题看似重要,其实务虚成份居多,不扯皮的话,没人愿意多费口舌。

    当然,还是有少数几个议题引起了争议:譬如历法。

    帝国现行使用的历法,是从后世带过来的公历纪元。这个所谓的公历纪元原称是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是由意大利人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里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西历是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后世的学者们为了淡化其宗教色彩以及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于是将其改称为公元和公元前这两种说法。

    辛亥革命爆发后的第二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便采用了公历作为国历。

    在旧世界,所谓的公历就这样一直沿用了下去。另外,传统的农历后来也得以保留,只不过用处很少,也就是商家爆月饼和看春晚时能用一用。

    ......

    对于皇汉们来说,历法方面的问题妥妥属于原则问题:以耶稣生年为纪元实在太搞笑了,与其那样,不如用玉皇大帝纪年呢,反正都是主神,谁比谁神格低

    穿越众如今既然在新位面开了新朝,如果历法要是再用耶稣历,那就是荒谬+滑稽,这是不能忍的,一定要改!

    夏先泽这帮人则不这么看。

    和满口意识形态的皇汉们不一样,实际掌握着政府资源的保守党人更多考虑的则是执行方面的问题:修改纪元不但牵扯到现有的行政系统,工业系统和教育系统同样会受到影响。

    包括旧世界带来的电脑和文字资料在内,整个穿越国都会随着改元而产生一段时间的混乱。这种局面不是眼下力求稳定的夏先泽愿意看到的。

    另外,针对皇汉们大声嚷嚷的意识形态方面,保守党人其实是嗤之以鼻的:旧世界整个国家10几亿人都在用公历过日子,也没见谁屈辱到自杀

    十四亿人唱着国际歌,使用着摄氏度、摩尔、牛顿和安培。如果历法需要上升到民族自尊,政治正确的话,那么其他那些从西方传来的东西怎么办都改了这不是掩耳盗铃嘛......

    “呵呵呵......”听完两派人马的陈述后,曹川笑了:“老几位说得都挺有道理。”

    “要我看啊,你们各有各的立场,也不能说谁错了。”曹川说到这里,扭头问白鸿达:“老白,你们主张的这个新历法,是打算从三皇五帝算起呢,还是春秋战国抑或是汉唐盛世”

    “咳......”白鸿达听到这话后竖起了一只手:“都行,只要不跟着白皮的祖宗走就可以。”

    “哦......我明白了。”曹川用中指揉了揉眉心,然后抬头说道:“既然这样,那趁着咱们现在盘子还小,历法就改掉算了。不然的话,等以后人口多了,群众养成习惯后,想改也来不及了。老夏,你说呢”

    夏先泽心想你这都把调子定下来了,还问我同不同意我靠真是昏君一个。

    想到这里,夏先泽一脸正式地点点头:“既然曹总这么说了,那我们照办就是。”

    看到老夏给面子,曹川笑着对他点了点头:“嗯,那就好,要顾全大局嘛。另外,原来的农历也就不用取消了,咱们还是和旧时空一样,双轨制。”

    顿了顿后曹川继续说到:“至于‘新公历’的起始年代问题......既然你们无所谓,那就从秦朝算起吧。搅和了我的国号,总要有点补偿不是”

    “同意!”

    “很公允......”

    “好主意!”

    几个皇汉见目的达到,急忙连声拍起了马屁。

    于是乎,穿越位面的新公历就这么定了下来。新的历法会将原本历史的公元元年往前推221年,正好是首个中央集权的汉族统一国家“秦朝”成立的那一年。

    从今以后,在穿越者建立的国家里,学生们会在课堂上学到新的公历年份。而已经习惯了旧历的穿越众,则会在旧时空的公历基础上加上221这个数字——1628年这个年份,会在今后的官方文件和教科书中变成新历1849年,和西历彻底分开。

    ......

    到了晚饭时分,会议的议题已经谈到了内阁席位这个重点项。

    席位这个问题可是真正的利益所在,之前为了屁股底下那几个位子,两党之间差点把脑浆打出来。而这次在曹皇帝的调解下,双方也终于达成了协议。

    保守党内阁会让出交通大臣的职务给皇汉,另外还有一个警察总局的局长位置也被拿了出来做交易。至于皇汉们心心念念的四大国务大臣,这个就没办法了,谁让他们是少数党呢。

    当然,皇汉们也没有让某些人好过:有鉴于这个袖珍



第308节 建制(六)
    曹川关于册封贵族的程序性修改,肯定不是为了他自己,这一点大家都清楚。开国帝王的权利是最大的,某人不需要谁来批准就可以册封贵族。

    但是规则的建立本身就是为了约束强者的。曹川即便可以为所欲为,他的后代就没那么强势了,所以他今天提出来的修改规则,其实是为后代准备的。

    君宪制下的国王虽说有册封贵族的权利,但实际上候选贵族是由首相或者议会提名的,国王还是只有举行仪式的权利。

    而随着资本社会的日渐发展,所谓的爵位就会失去它们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标志意义。

    用不了多少年,贵族头衔很快就会变质:凡是对国家有功勋或是在、艺术、科学等方面有杰出贡献的土著社会精英,都可以被册封爵位。

    在这种局面下,曹川就想为后代开个口子:手里有几个私藏名额的话,没事就可以册封几个为富不仁的混蛋,也算是为子孙找个饭辙。

    然而他的心肝肺第一时间就被老奸巨猾的臣子们看破了。在这个问题上,两党成员瞬间心照不宣地合二为一:n皇权是政治正确嘛。

    于是“双方”就此问题展开了一轮“亲切友好”的“意见交换”。最终,在将所有封爵事宜都纳入了一揽子谈判中后,大家还是达成了一个简化版的六等帝国封爵体系。

    考虑到这个穿越众建立的国家,未来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过渡到快节奏的工业社会,所以他们这里也就不打算大肆分封了工业社会的贵族没有了封建制度下的权利,到头来都是一帮没实权也没钱的落魄货,指不定还要靠着嫁女儿给新兴资本家,有什么好封的

    所以与会人士一致决定:除了皇室排名前列的继承人可以封“公爵”和“亲王”之外,其余皇家人士一律不再封爵。

    至于200多个穿越者,他们将会得到“男爵”这个最低一级的贵族称号如此一来,穿越众就达到了组建贵族议会的要求。

    而五等爵位中间的“侯,伯,子”这三等,将会暂时空白。这些位置在今后会封赏给那些为国立下大功的人,和少数退休的高级n官员其实就是首相。

    以上这五等爵位,都是数量稀少的“世袭爵位”。而对于那些层出不穷的,各行各业的社会精英人士,这里也有一个最低级的,不能世袭的“国士”称号在等着他们。

    这个“国士”称号介于贵族和平民之间,其实就是简约版的英国“爵士”称号。

    由古代骑士体系演变而来的爵士称号实际上相当复杂,有九个等级之多。穿越众这里自然不需要那么多等级大众不会在乎邵逸夫和弗格森的爵士是第几等级。

    曹皇帝一开始提出的册封规则,也在“国士”这一等级上体现了出来。两党人士最终和曹川达成了妥协:皇帝每年可以不通过议会和首相的同意,册封两位“国士”级别的社会精英。

    封爵体系商谈完毕后,已然是万籁俱静,月上中天。与会者短暂休息后,又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了最后一个大项的讨价还价中:帝室待遇。

    前文说过,曹某人好歹也是三流大学毕业的,没那么好忽悠。所以在谈到未来的皇帝待遇的时候,那是相当的强硬。

    所谓待遇,年金工资那些都是次要的,领地才是关键。和其他穿越众不一样的是,皇帝是可以拥有免税领地的,就和旧世界的皇庄一样领地的税还是要收的,只不过没进国库,进了皇帝口袋。

    双方唇枪舌剑一番后,终于达成了协议:未来的皇室可以在东西两块大陆上各自挑选一块领地,总面积不得超过100平方公里。

    下一刻,曹川搓了搓脸,深吸一口气后,他伸出手指,先是在面前摊开的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就这儿吧,偏僻,沙土地,也没啥人。”

    接下来他又在地图东边的一块岛屿处点了点:“嗯,这儿看上去蛮荒凉的,狼不拉屎的地儿,我就勉为其难吧,也算帮你们处理不良资产了。”

    他第一块画圈的位置,在后世叫做陆家嘴。第二块画圈的位置,在后世叫曼哈顿岛。两块土地加起来差不多就是100平方公里。

    饶是一干臣工都身经百战,这一刻也被皇帝的厚脸皮给震精了。

    所谓的免税领地,只不过是给开销巨大的皇室提供一些补偿而已。这方面大家是心照不宣的:不要张扬,少让民众说嘴的地方就好。

    然而某人偏偏就要装傻充楞:巴掌大的曼哈顿在2016年的是5500亿美元,而查大锤待机了一辈子,总资产也不过是3亿美元
1...8283848586...1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