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中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雪漂
很显然这种关键问题又需要一些重要的因素才能获得解决,谈妥了800马克的价格后,那查理大学的职员非常爽快的递给他一张纸头,说这是特斯拉导师那里打听到的,他在布达佩斯的工作地点。
于是正在忙活着招募分销商的詹姆斯立刻被告知必须立刻赶往布达佩斯,不过幸运的是,这时代的奥匈帝国铁路交通已经是非常完善了,全国已有铁路近两万公里,从布拉格到奥匈帝国另一个重要城市达佩斯的行程,无疑是轻松的旅行。
詹姆斯对于王黎这随意更改行程安排多少有些不满,而且使他的一次商业拓展努力打了水漂,不过好在布达佩斯也有着巨大的市场,他毫不犹豫的投入了其中,抓紧一切时间努力打拼自己的收入。
布达佩斯提马尔电话公司里,一群公司的股东正为电话设备的问题进行着讨论,这些都是由英国公司提供的设备,但是在英国工程师完成安装后,却一直被通话质量低劣的问题所困扰,他们向英国公司提出更换设备的要求后,却被高额的费用所困扰。
现在其中的一名董事表示他出资聘请了本地的一家设计公司的工程师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无疑是一根救命稻草,虽然大多数董事对此并不抱一太多希望,但是既然有当地公司愿意来做这项业务,这价格肯定是大幅度下降!
半个小时候,一名留着小胡子的微卷头发、高鼻梁的年轻人来到了会场,他只带来了两个小盒子,向董事们介绍的时候,他称呼这个刚刚被他研发出来的东西为过滤器,作用是滤除电话铜线中的冗余信号。
对于这两个小盒子的作用,董事们自然并不买账,不过这不要紧,年轻人立刻让人拖来两门电话,当场试验安装这个过滤器后的效果,结果原本声音模糊的电话,立刻就变得清爽了……试用过电话的董事,毫不犹豫的同意了与这家设计公司的合约。
年轻的飞速、愉快的离开了会场,今天的生意为公司赚取了至少一万五千克朗(奥匈帝国货币),不过对于他来说,他可以获得其中3%的提成,那就是450克朗。他愉快的设想着,可以利用这笔钱,他可以买一套标准烧杯来完善他空空如也的化学实验室,也可以买一个手摇发电装置,来改进下他的物理实验室……
刚走出电话公司的大门,他就非常意外的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他来到布达佩斯不过三个多星期,整个布达佩斯认识、可以叫得上他名字的人不超过三个,而且很显然这个声音非常的陌生!
一转头,他看到不远处一个本地的中年男子和一个看起来似乎是亚洲人模样的年轻人,喊他名字的正是那个本地的中年人。
王黎前面坐在马车里,几乎就一眼认出来从里面出来的这个年轻男子一定就是自己教官要自己来寻找的目标,完全是直觉,他立刻让翻译上去叫了声,对方的反应很显然让他终于有如释重负的感觉……终于让我找到啦。
“这位先生,我们认识嘛?”特斯拉还是一副奇怪的模样。
“确实不认识,不过我们公司里应该有人认识你,并且有一份非常bāng的合约希望和你签署!”王黎这个托词早就考虑过很久了,前因并不重要,只要结果足够打动人就行了。
这位后世文明的发明家,此时还是一贫如洗、初踏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虽然他有着足够的智慧,却也无法看穿这其中的奥妙,他有些警惕的问道:“什么样的合约?你们为什么会来找我呢?”
“具体的原因,我并不清楚,那应该是公司上层的关系吧!不过这份合约,特斯拉先生,你可以看一看,公司愿意资助你你到德意志帝国柏林大学继续你感兴趣的任何研究!在第一年期间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
特斯拉听到这个消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从格拉孜综合技术学院毕业后,就希望到更高层次的学府进行学习和研究,但是查理大学的经历让他明白了,这时代昂贵的科学研究和学费不是他现在能承受的,所以他选择了先工作挣钱的想法。
这肯定是导师拉瓦列通过某些关系为自己争取到的,特斯拉非常肯定的想到了这个问题,或许……也可能是格拉孜综合技术学院的导师洛兰!不过这些现在确实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机会已经摆在自己面前。
“对于这资助的协议我希望仔细看一看,第一年之后呢?有什么附加协议嘛?”特斯拉考虑了半分钟就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抗拒这样的诱惑,柏林大学……那是这时代物理学研究的中心,与法国兵工厂实验室以及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都是这时代最富盛名的科学圣殿。
“其实这第一年只是让特斯拉先生你能充分了解我们的诚意,之后,你也可以留在德国柏林实验室继续研究课题,也可以选择到公司的实验室进行试验,那里有着全世界最完美的实验环境和氛围,如果你有足够的才华,甚至可以组建自己的实验室!”王黎循循善诱的埋下了一个个诱饵。
越南山西城,周瑞东的人马已经驻扎在这里大半个月了,不过十几天前,他们的营地就从城外搬进了城里,按照双方的约定,黑旗军的编制依旧维持原样,而周瑞东提供一批武器后,他营中的士兵作为武器教习进入黑旗军中对这些从未使用过火器的士兵进行步枪射击训练。
城内刘永福的宅子里,十几个黑旗军的头目正在议事,内容自然是这次招安后的那些个事情。以往黑旗军在越南那也是一地的首脑,虽然粮饷上还受河内城越南驸马黄佐炎的管辖,其他方面也是完全独立的。
只是,黑旗军并非是几营士兵那么简单,这些士卒很大一部分来自与边境上招募的华人、当地百姓,在这越北扎根了十多年,当年的老兄弟若不是埋骨疆场,早已经有了家室。早些年跟清军打,这些年就和法国人斗上了,现在终于来了朝廷的钦差招安。
前几日,那个周千总带来秦大人的消息,凡是归正的黑旗军家属都可以回国,能干活的安排由马尾船政安排伙计,就是女人们想做事,也可有地方安排,而小娃子统统可以都免费的学塾,至于这房子,一家都分一块造房子地方,可以先向船政借钱造房子,日后到船政的厂子做工了慢慢还!
对于这次钦差大人给的道,不少黑旗军的武官和头目都表示了怀疑,这回去了都不分块地,那哪能养活自己啊?所以,尽管周瑞东把这些消息传给刘永福都快10天了,但是黑旗军这边只有寥寥几十个人同意迁回国,基本还都是些阵亡将士的家属,他们在这边也没了盼头,倒是想着回国过安生日子。
其实这事情深层次上的道理周瑞东和刘永福自然都明白的很,这大军招安自然要有些个表示,既然钦差同意不卸兵权,那自然要那些东西作为保证,而现在秦大人提出来的就是以家属为质,而刘永福手下这帮子人对于这钦差还谈不上十分的放心,自然不愿意这么着就把家里人给送来去……
在场的武官们吵吵闹闹也没个结果,还是军师侯显这会儿脑子比较清醒,立刻提出来他的观点,“各位统领,现在我们可不是当初从广西退出来的黑旗军啦,而是钦差秦大人手下的官军,人家给粮支饷,咱若是在这事上违了钦差的意思,那这条归正的道可就走到头了!”
刘永福是个明白人,知道这事情可是马虎不得,和手下这些军官商议后,现在不少黑旗军家小很多都在他们的根据地保胜(中越边境的老街),既然现在投了钦差秦大人,这有令不听那可是大忌,于是决定暂时以家小多在保胜为理由拖上一拖,而那几十户愿意去的,也派了十来个机灵的士兵护送,也算是探探风。
周瑞东稍一打听也就知道了他们的意思,也不揭穿,依旧每天在黑旗军各营里串门,刘永福那边也是天天报到,而时不时透露一些个消息,今天一见面,就拿出一封邸报给老刘看。刘永福识字,而且据说书法还不错,这邸报自然看得懂,不过就是上面内容多了点,一时间没找到该看的东西。
倒是一旁的侯显眼睛尖,一眼就看到了邸报上右下角带有黑旗军字眼的那篇,是清流一派侍郎宝廷弹劾淮军潘鼎新的折子,“……四月,淮军潘鼎新部北宁遇黑旗匪,兵溃!”
读完之后,刘永福和侯显面面相觑,自己一直在宣化、山西呆得好好的,怎么分身去北宁袭击这淮军的兵马!这其实是怎么回事,现在可是谁都说不清楚了,这朝廷的奏章都这么说了,那就是定论了。
“周大人,这事可不是我们黑旗军所为啊,烦请禀告秦大人替我们辩白一番!”侯显有些郁闷的解释着。
周瑞东微微一笑,这本来就是我下令干的嘛,当然与你们无关啦,不过这越南之地,教官是铁定要chā手了,所以由不得你们做墙头草,大清的土地大着呢,不过能容下你们的也就只有南洋这一小块地方而已!
“这事秦大人肯定会帮你们辩白的,只是……刘守备,这鼎字军那可是李中堂的嫡系,我听说现在改由另外一直淮军吴长庆部驻守北宁督战!”
对于这背后捅刀子的事情,刘永福可是经历的多了,他这个越南的三宣副提督的官职,顶头上司就是坐镇河内的驸马黄佐炎,不过当上提督后,自己在当地剿匪、镇守山西击溃法国人小队的战功可都给黄佐炎吞了,甚至一点功劳的渣滓都没给黑旗军留下,而且军饷粮草也是克扣的厉害。
当天晚上,刘永福考虑再三,立刻通知周瑞东,安排船只送他家小到福州安置,他和侯显、杨著思商议良久,这才发现,除了投靠钦差秦大人外,越南、大清竟然都无没有他们黑旗军的容身之地……
刘永福做出这个表态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周瑞东立刻不失时机的开始宣布了马尾船政各种福利,首打的就是小孩子的免费读书,黑旗军中少有能识文断字的,所以读书人的地位都很高,比如那个年纪轻轻的军师侯显,这条福利立刻让许多黑旗军咋舌。
其次就是免费的医疗、提供家属工作机会、非常不错的薪水等等,这些闻所未闻的诸般好处,立刻让黑旗军上上下下都感到这次招安是走对路了。而接下来对黑旗军的训练,也得到了各营统领的全力配合。
周瑞东发现黑旗军的一大特点就是老兵特别多,都是经过和法国人近战肉搏的战事锻炼的,但是这些士兵对于火器的认识是在是糟糕透顶,很多人都还停留到耍大刀的阶段,而获得一部分步枪之后,尤其是看到护**的演练后,黑旗军的几位统领也都注重起枪械的训练了,这使得一营的军官和士兵都非常的抢手。
到了六月间,当秦铠收到周瑞东的消息是,黑旗军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枪械训练,急需枪械两千支……
而此时,马尾海运公司却正在酝酿着一个新的大计划,大批货船正云集在马尾港口的仓库,码头搬运工正在紧张的装卸者货物。
日本东京千叶贸易港,这是一个民用兴致的小型港口,不过得益条件的优越,这里依旧可以停泊大型海运货船,所以不少英国、美国商人在这里设立的洋行,销售海外货物。很显然,最近千叶港低调的开张了一家英国洋行,洋行老板是英国人斯密斯。
不过这家洋行开张了近半个月,并没有销售任何的货物,这位老板斯密斯只是联系了在各个通商口岸的英国商人,询问他们有没有兴趣经销他带来的货物,在看了货物自后,大多数商人非常明智的选择了加入这个贸易计划,毕竟这其中的风险和利润想比,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这其中的货物都有这20%以上的利润空间,而且按照约定,供货的数量都是个巨大的数目,那样的话,各地是英国商人都明白,短时间内就能获取巨大的商业利润。而这些货物的来源,则与他们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只需要稳定供货途径,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七月初二,大批货物由中国和英国货船运送到实现已经支付定金的各个通商口岸英国商人手里,按照预先签订的约定,各种货物都流入了日本的市场,而这些货物,很显然,并非日本国内能生产的,大量的白银被迅速的赚走。
工业中华 第119章 太政官的对策
;
第119章太政官的对策
对于整个日本商界来说,大阪商人无疑是最具代表xg的一群,在日本教科这样描写——大阪商人特有的向往自由和努力进取的气质!而这些所谓大阪商人的努力进取,只不过是通过国内的纺织业的产业化,进而掠夺身旁那个沉睡大国的财富而已。
但是这一切在去年就成为了终结,东方的大清国似乎一夜间就造就了纺织产业化,那块巨大土地上的原料可不是弹丸之地的日本能比拟的,很快三井财阀只能接受近百万两白银的损失,以及大批棉布的积压的现实,黯然逐步推出那里的巨大市场。
不过在内务卿伊藤君的直接干预下,棉布、棉纱得以向南亚的那些地方转运销售,但是原本希望建立在掠夺清国原料基础上的工业化纺织业却依然遭受了突如其来的重创,三井财阀下属的十家纺织厂,目前能正常运作的不过两家。
而通过清国当地采购棉花、丝绸原料的行动,却遭受了空前的压力,那些中国商人都有很庞大的地域关系,沿海诸省的棉花、丝绸都被牢牢的控制在他们手中,而上海洋行的生丝价格更是居高不下,在这种原料高价格的压力下,即便是想进行采购,那也要考虑到进行加工后是否存在利润的空间。
三井财阀才刚刚元气大伤过,那里还有胆量继续尝试,就算是大掌柜三野村利左卫门有心一搏,内务卿伊藤博文那边也肯定会有意见的,毕竟国内的经济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而不是巨大的波动,为此三井家已经决定出售几家纺织厂给其他有意参与经营的财团,当然价格只能是白菜价啦!
而因为三井家纺织业上的巨大挫折虽然不至于影响到生存,但是纺织厂的倒闭,又直接导致了更严重雇工纠纷,在日本社会产生了一些动荡的风波,好在官府出面后,三井家的财政状况逐步好转,这场日本纺织业的危机暂时算是熬了过来。
但是刚刚缓过一口气的日本纺织业,从这一年的六月起,再一次陷入了一场新噩梦之中。
设立在各地的西洋商行,仿佛与上次的棉布价格战一般,一夜之间就能提供成品的衣服供城市里的平民选购,这些衣服有着各种规格,而且设计式样显然是针对日本人而设计的,虽然未必每一件量身定制,大大小小两三种型号,但是胜在价格便宜。
但是,只要稍具价格观念的人,都能轻易推算出购买本国棉布,然后经过制作后的大约价格,至于这些衣服是不是完全合身,在相差5o%的价格优势面前,都变得无足轻重起来。
这第一批成衣出现之初,就有一些和西洋商人关系不错的日本本土商人现了其中的商机,大批量了购入了成衣,然后转运到其他相对内6的城市进行销售。
而率先受到冲击的并非是三井财阀这样的大型棉布、丝绸生产商,而是那些小型的棉布加工作坊。佐藤家是大阪都岛町最有名的制衣作坊,这里邻近港口洋商的聚集区,方便想洋商购买各种新奇的衣服饰品和金属钮扣,这也是佐藤家一直来在大阪颇具名气的原因之一。
但是,这一次这点地理的优势,完完全全成了葬送他们家族产业的命门。附近的洋商从十几天前开始出售成衣后,佐藤家的老掌柜佐藤家太就觉自己的生意明显的减少了,刚开始一两天,老佐藤以为是偶然现象,毕竟他们家可是大阪赫赫有名的好手艺,不少名门豪族也都是在他们商铺里定制衣服。
但是四五天过后,老佐藤才感觉出一些不对劲,他到商铺前面询问店里的工人,才听到一些风声,说是西洋人的商行开始出售各式各样的成衣,价格便宜到疯,在自家店里定做一件普通品质棉布袍子花费的日元,可以在洋行里买到两间半到三件的棉布衣服。
此时,制衣作坊里只有可怜的两位客人,一位是大阪城本地富商武宫家的子弟,而另一位则是大阪本町工部所的官员田中义武,这町工部所可是消息灵通的地方,老佐藤忙上去打招呼:“田中君,这洋行,最近可有什么消息?”
这田中义武四十来岁年纪,和老佐藤那也熟悉的很,“佐藤君,你这里生意很清淡啊,现在大阪城谁都知道了,洋行可以买到便宜又结实的衣服,前日我们税务所的长官也去和西洋人谈过了,不过听说东京、静冈、长崎都有消息传来,西洋人的成衣销售火爆的很!”
“田中君,都和大阪的价格一样吗?”老佐藤还有些不死心的问道。
“佐藤君,你还没去看过西洋人带来的衣服吧,我是看过了,式样肯定没有你们佐藤家做的精细,但是这针线和结实程度都过了你们佐藤家的普通工人!”田中义武有些不忍的把真实情况告诉了老佐藤。
老佐藤愣了好一会儿,才确信刚才没有听错,他们家的那些制衣工人可都是花了大价钱雇佣的,难道这些都打了水漂了?他茫然的转回了屋子,立刻召集了在店铺中帮忙的子侄,让他们立刻去采购几件洋人出售的衣服……他到底还是不死心!
从来都是事与愿违,这次也不例外,西洋人带来的成衣这式样还真是普通,估计是随便剥了一个日本人穿的衣服,然后照样子做的,没想到还是卖的这么火……自家这些手艺精细的工人虽然可能做到对方这种廉价成衣的质量,但是要完成如此大批量的衣服制作,他也明白,只有一个可能,那就制作!
想到这里,老佐藤已经感到一种莫名的无力,原本自己一手创办的产业,竟然在这一瞬间就崩塌了,他心底已经明白自己这家作坊面临的困局,不过十几年经营的直觉告诉他,现在似乎还有一线生机,毕竟自己还有一块相对稳定的客户,向田中君这样的体面的人物,那是不会去购买哪种毫无特色成衣的!
老佐藤立刻回到作坊,向工人们布置最新的决定:从今天起,要以更加卑微的态度来服侍所有的客户,我们佐藤家的制衣店必须是大阪最有品位的!佐藤家为了这个目标迅开展了转型!
说起来这小日本的吃苦耐劳还真不是盖的,佐藤家制衣铺的做工益加精细,而服务也益加到位,这让店里的生意倒也稍微好转了一些,老佐藤琢磨着是不是度过这道难关的时候,更多的小型制衣铺则远没有老伊藤的作为,不过人有人道、虾有虾道,很快这些制衣铺现了新的商机。
他们从洋商那里以合适的价格批来大量的成衣,然后改行做起了二道贩子,把这些成衣略作加工或者完全就不加工,转而迅向内6的县城贩卖,相对而言,而这便宜的价格那些村镇、山区的居民更具吸引力,很快就让这些第一批转型成功的商人赚到了甜头。
而更多的成衣相关的日本铺子、作坊在苦苦支撑,希望这一切的不利形势能够迅好转,他们却不可能知道,这是一条一去不返的下行道,除非跳出去,找到新的出路,否则只能滑向最终的灭亡,而跳出去……下面更是黑暗不见底的道路。
几天后,工部所的田中又路过伊藤家制衣铺,很显然他对于老伊藤继续经营着这份事业的决心还是非常赞赏的,不过,考虑再三,他还是把知道的新消息告诉了老伊藤,虽然,这是一个杯具xg的消息……
港口的英国洋行已经开办了新的成衣店,显然这次的对象不是那些占据人口9o%以上的普通平民,这其中的衣服的款式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而且是依照日本各式衣服的式样进行过初步的改进。
不过看得出,这些衣服用料和做工都比那里普通成衣店的衣服要考究的多,而且洋行里的日本雇员会非常热心告诉你,某一件衣服的在日本的批量仅仅有几十件,这让前去的日本华族、士族这些顶层社会的人氏也有了很强烈的购买欲望,毕竟没人会愿意和自己的钱袋子和面子过不去。
这个消息,让老伊藤再次饱受打击,不过作为一个意志坚定的老头,他最终还是决定继续自己的制衣作坊事业,虽然前景一片黯淡,就算是死也要和自己的产业一起死……
东京外务省,外务卿佐佐木五郎此时正在约见英国公使汤姆森,此番的在日本各口岸上演的成衣风波显然已经让日本政fu大为震动,但是在日本口岸上的自由贸易原则,这是日本获得西方列强有限支持的前提,何况这些交易都按照双方的约定支付了约定的税率,即便是政fu出面,也没有特别的办法能够改变这种状况!
佐佐木五郎先对于这段时间在口岸上的成衣交易的情况表示了日本政fu的担心,希望汤姆森能为此事进行一些政fu方面的协调。
汤姆森,一个傲慢的伦敦人,对于这个矮个子的日本外务卿因为自由贸易的事务来约见他已经非常的不满了,他在东京和大阪的两家英国洋行也是有股份的,这次的成衣买卖他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只要符合日不落帝国利益的事情,那一定是有道理的。汤姆森公使非常严正的提出了抗议,“佐佐木阁下,我在这里要严肃的抗议日本政fu对于自由贸易原则的干预和违背!据我所知,我们每一个英国商人都在贵国的海关缴纳了合理的税金,若是连这样基本的原则都无法保证,我会向大英帝国相禀告,要重新审定双方政fu的合作关系”
佐佐木五郎也明白在这件事情上日本政fu的短手是掰不过英国人的,不过日本人历来都有办法来应对这些变化,这变革的阵痛在这十几年的维新过程中那可谓是家常便饭。
“汤姆森阁下,这你就过虑了,我在这里可以代表日本政fu向您保证,自由贸易的原则绝对不会被违背的,只是考虑到日本国内的稳定,如果这项贸易的引的日本国内社会动荡过大,这也会影响到贵国商人在日本的正常贸易,您!”佐佐木的小眼睛微笑着盯着态度傲慢、身材高大的英国人。
得到佐佐木的保证,汤姆森显然很满意,他可不想在自己的任职期间,生任何影响大英帝国海上贸易网的事件,“佐佐木阁下,我国政fu会很满意贵国的态度,那你有什么提议呢?或许我可以向大英帝国相提出建议!”
“汤姆森阁下,是这样的,我国内务卿伊藤君提出以下建议,可以合理的化解这次的贸易冲突,而且可以为双方政fu都创造不小的经济收益,想必这也是阁下所想吧!”狡猾的小日本注意着英国人的表情,微笑着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