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中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雪漂
周馥听了自然是心领神会,立刻非常愉快的应下,周学熙对于如此际遇,也是十分的兴奋,作为这时代标准的官二代出身的士子,修身入仕那绝对是梦寐以求的正道,而南洋大学作为这时代唯一的一所西式大学,加上大批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南洋嫡系官员,早让看好南洋体系的士子学生们眼热进入南洋大学的机会了!
而这个所谓的特科,更是南洋大学中的一个极佳机会,据说进入特科的学生,都需要有特殊的能力,一旦录用毕业后,将会直接进入体系内的相关重要部门学习,这样的机会,那是可遇不可求。
而周馥更是明白时下的局面,他作为跟随李中堂近20年的智囊,岂会不明白这其中实力的消长,此番李中堂面对南洋体系军力上的崛起所采取的方略,很大程度上也有他的建议成分,更重要的一点是,李中堂关注的是整个淮军体系的利益,这也是他进行利益交换的大前提,而现在能够担得起这个利益的唯有南洋体系!
南洋新军崛起于中法之战,但是奠定这秦烈风如今地位的,却是万余新军入袭京师,那一战的决断和策划,着实令他和李中堂侧目,而秦铠入京后展露的雷霆手段,迅速平息东北叛乱,同时大手笔的拿出隐藏在幕后的惊人实力击溃俄国人的挑衅,这种情况下,不光是李中堂,就是淮军智囊们都明白了一个事实,对外作战屡战屡败的淮军根本无法和现在的南洋新军对抗。
好在,秦铠入京后的所作所为,都让他们略感安心,尤其是在内阁总理位置上的主动退让,更是让淮系官员们找到了和秦铠打交道的原则,那就是“利益换利益”!而现在周馥最想了解的,就是秦铠利益交换上的底线……
同样的问题,很自然也是秦铠所关心的,事实上,李中堂的存在,确实是横在自己面前的一个重要障碍,秦铠从当初接触这位大佬开始,就从未曾轻视过这位能干的“糊裱匠”,平心而论,李中堂的见识绝对堪为这时代的智者,自己那段历史上,这位呕心沥血开洋务之先河,却最终因为甲午一战,替满清背了百多年的骂名。
稍候,秦铠叫进来洪海,tèbié交代今日不再处理其他事务,专心和周馥慢慢商讨双方合作的可能性,涉及到切身利益之时,周馥自然是刀笔锋利、丝毫不让,李中堂开出的价码并不低,如今的局面下,大选中要击败秦铠,无疑是难度极高的课题,但好在,选举还有半年多时间,一切都有可能,所以,谈判之时,一切价码都可以探讨。
周馥提出了十大条款和25点意见,要求秦铠从各方面确保淮系官员、军官在选举后的利益,对此,秦铠自然也不会全盘接受,淮军系的军官、官员中能有多少可用的官员,他也没个数目,事实上,旧官僚中,他想用的还真没多少,就是要用,也要经过南洋体系的锤炼后才能用上……
不过,这样的利益交换,确实是秦铠目前最需要的,如果国内的经济产值,对于深谙中国潜力的秦铠而言,那绝对是连起步的算不上,一旦掌握国家权力后,所能带来的好处,可不是荣耀和地位那般简单,所以,经济利益是他最拿得出手的东西!
当然,李中堂需要摆平的内部利益自然不仅仅是价码上的问题,他可以放弃国家主导权的争夺,但却希望获得另一个维系个人威望的重要位置……依据宪法起草委员会对旧君主立宪体制的修订,将来新政府将实行内阁负责制,但设立总统的职务,用于平衡内阁的权力,总统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内阁直接负责国家权力,而监察院则负责监督和司法公正。
这一次,李中堂退而求其次,希望秦铠支持他对总统位置的竞选,而且,他还希望南洋体系支持淮系官员在国民议会中占有一定比例的位置……对于这一点,秦铠则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自己可不想为未来的掌权之路人为的增加障碍,淮系的官员中,还不就是些旧官僚嘛!
他的底线很清楚,对于淮系高层的这批人,像周馥、杨士骧之流,他可以全力支持他们,虽然这些人未必和自己政见相同,但确实是有能力、能担当的人物,新政府到时候绝对用得上,也迫切需求这样的能人,对于那些一身旧官场习气的旧官僚,他可没有接纳的意思,南洋体系已经培养出了大批可用之才,10年的教育投入,有一大批可用的年轻人,虽然他们未必比一定胜过旧官僚们,但是,他的理念、理想和抱负,可以更加顺利的推行自己的未来设想!
当天的深入恳谈,秦铠和周馥都各有收获,不过,稍晚时候,洪海却不合时宜的打断了他们的讨论,他送来一份来自德国的重要电报。(未完待续。)
工业中华 第831章 军力部署和大移民
;
1887年12月15ri,德国报纸率先刊登了来自保加利亚的重要消息,赶走了俄国势力后,11月底,奥匈帝国接受了保加利亚费南迪亲王的军事援助的申请,派出奥匈帝国北方第二军团入驻保俄边境,当时对于奥匈出兵的举动,德、英都持支持态度,毕竟,俄国已经放弃了对保加利亚的干涉,这对于欧洲各国而言都是件好事情。..
但是,临时驻扎在加拉茨附近的奥匈北方第三军团两个营,13ri忽然与加拉茨边境附近的俄**团发生冲突,两个营的奥匈军队竟然直接被击溃,伤亡数十人,而且还有军官被俄**队俘虏。
消息传出,奥匈帝国外交部长卡尔诺克愤怒的宣布这是俄罗斯帝国对奥匈帝国的宣战书,同时宣布,奥匈将准备发起国战级别的反击……巴尔干刚刚平息的烽火一夜间似乎又再次点燃了……
当然,这寒冬腊月的季节,当地的气温低至零下,双方根本不可能有发起大规模作战的可能xg,但是,冲突中奥匈帝国的军队糟糕之极的表现,却让刚刚与奥匈达成秘密协议的德国、英国不得不再次正视俄罗斯帝国强大的陆军。..
英国财政大臣丘吉尔(这自然不是那个温斯顿丘吉尔,而是他老爹伦道夫丘吉尔)立刻秘密会晤了德国驻英国大使哈兹菲尔德表示,希望德国在必要时表明对奥匈帝国的支持态度,防止俄国人在chun季发起针对奥匈帝国的攻势一旦发生这种糟糕的局面,奥匈帝国可能会面临崩溃的局面!
但是。铁血首相俾斯麦却还在为《德俄再保险条约》背书。在是否需要出兵协助奥匈帝国的问题上举棋不定。因为,通过外交途径,驻俄国公使带来了俄罗斯帝国不希望激化保加利亚冲突的消息……但这消息反倒是加深了德国和英国方面的猜测!
这消息让秦铠也有些莫名,他所了解的那段历史上,保加利亚危机中,俄国人最终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俄罗斯帝国并没有在这场危机中遭受任何的重创。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帝国在近20多年的和平发展后,并没有立刻进入战争的意向,亚历山大三世的智囊团根本不希望和英、德这些列强正面冲突。
事实上,俄罗斯帝国忽然在乌克兰与保加利亚边境上导演了这幕军事冲突,很大程度上却是因为在远东的军事失利,远东的失利不仅仅严重打击了俄罗斯帝国的海军梦,更严重的是,历来号称欧洲第一的俄罗斯帝国陆军也遭了秧,而恰恰是保加利亚危机,为俄国人重拾信心提供了一个小小的机会。所以,很不幸。欧洲列强中垫底的奥匈倒了个大霉。
而这一举动显然让欧洲各国都绷紧了神经,一时间刚刚达成一系列条约、重点在互相维系平衡的列强们都纷纷展开外交斡旋,而欧洲的媒体更是惊慌失措的断言,欧洲全面战争迫在眉睫。
18ri晨,秦铠召开了军政部的重要会议,列席会议的还有他的高级幕僚郑观应、刘大同等人,对于欧洲的局面,虽然下面的高级将领和参谋们似乎对俄国拿奥匈练手的事情十分感兴趣,他却只是一笔带过,理由很明确,其一,俾斯麦的外交大战略是要为德意志帝国创造发展的良机,而非给予法国佬任何报仇的机会,一旦德国参战,将意味着逼迫俄国人和法国人结盟……所以,德国参战的概率极小。
其二,英国人只关心他们的海上贸易线,俄国人能作出让步,不主动争夺黑海海峡的控制权,英国佬就谢天谢地了,至于黑海范围内的斗争,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英国人同意让步,现在也不会太当回事,而且是在中国在远东对俄国造成压制xg攻势后,这种对抗俄国的迫切xg已经被大大降低了。
而这一天,秦铠代表军政部颁布了经过内阁同署后的新人事任命,原来各镇的高层都因北方战事纷纷获得晋升的机会,一镇改组为第一集团军,将běijg周边征募的新军悉数编入其中,扩编后辖5个标准师,驻防běijg、宣化府、遵化府、永平府,晋升周瑞东为中将司令官,署理军政部内务并统辖第一集团军。
同时,为了确保第一集团军的补给,秦铠已经令徐润展开北方铁路网一期的股市资金募集,将修建běijg通往辽阳府的北方铁路线,预期在1年半内完工,在铁路网的中段、临渝扩建秦皇岛港,用于京师补给,届时,国家首府将拥有连接直隶保定、河间府、天津的南段铁路网和连接北方的北段铁路网,战时军力集中将十分的迅捷。
当然,秦铠现在所谓的集结兵力,完全是全面掌控国家权力为目的的考虑,大选在即,随着复兴党的成立,各股势力自然都按捺不住纷纷跳上台面,他们身后自然有着各种利益集团,情报司那边忙的焦头烂额,不断从军中抽调人手。
而běijg城的稳定显然是重中之重,虽然和李中堂有了秘密协商的机制,但是,自己可不会把任何成功寄托在别人身上,一切能够把握的东西,都要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里,而最强力的依仗,自然就是这支跟随自己一起成长的军队。
晋升章奎少将司令官,扩编二镇为5个师的第二集团军,驻防辽阳,协防旅顺军港,二镇中除了一万多是广东带过去的老兵外,其余近三万人都是在东北招募、训练的预备役战事招募的,随着辽阳重工业区域的建立,秦铠已经开始由从两江、湖广、越南北部、朝鲜北部向东北大批移民,计划在五年内移民80100万人。
更重要的是,滨海、阿穆尔行省和外东北地区已经受命成立的外东北行省,当地人丁极度缺乏,目前驻防的刘永福部完全采取的是军管措施,全面驱逐当地斯拉夫人,至于战俘则全部被送往辽阳矿区为他们入侵中国的罪行赎罪。
而对于那些愿意归入中国籍的外蒙布里亚特族人,秦铠的方略也不是就地安置,而是将他们迁入东北境内并入工业区劳力,所以,当地的人口的缺额十分的惊人,当地民政官员统计出来的数据,滨海、阿穆尔行省城镇几乎都处于空白状态,大批房屋闲置,需要的劳力和入住民户至少20万户,如此预算下来,外东北行省的移民计划也将达到惊人的百万人级别。
事实上,施行管理的当地官员也有大票的缺额,不过,这点上秦铠倒是没有任何的担心,外东北平叛和滨海、阿穆尔的攻略中,海军、陆军都有大批军官、士兵伤残退伍,这些人对于南洋体系的忠心那是毋庸置疑的,他已经令蔡绍基筹办政务特科班,对这些退伍老兵集训后派往外东北担任地方职务。
而刘永福的五镇将整编为3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的第五集团军,晋升刘永福为中将司令官,全权负责东北中俄边境的防务,整个东北无疑是秦铠目前布局中的重心,十万大军据守这一要点,究其原因,还是一句话,北方的交通注定了这样布局的必要xg。
而三镇指挥官薛超被任命为第三集团军少将司令官,下辖4个师的番号,驻防山东、江苏、上海,薛超的三镇一直来的表现都是敢打敢拼,当年在顺化阻击法国陆军和北方双城子的攻城战,可谓是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他镇守越北多年,也显示出颇为灵活的政治手段,这也是秦铠把他放在中原至关重要的山东、江苏之地的原因。
此外,调第21师师长陈冬驻守安徽凤阳、调22师驻守襄阳、调20师驻守武昌,24师、25师驻守广州、新编27师、28师驻守广西,这次军政部任命中比较奇特的是关于马龙所辖第六特种旅的任命,这支一直为秦铠看重的部队,现在正在云南、藏北一带活动。
事实上,这次军政部整编之后,云南岑家也面临一个巨大的选择,秦铠给了岑家军2个师的番号,这意味着岑家只能保留维系缅甸边境的国防军力,甚至要进行一部分的裁撤,而同时,云南岑家现在也面临着另外一个大大大问题,云贵总督岑毓英重病不起,这位云南岑家的强力人物若是没法子扼下去,岑家那可就有大麻烦了。
所以,在接到军政部整编的命令后,岑毓英已经不能理事,岑毓宝连夜回电,希望军政部派员协助整编新军,而最适合做这件事情的自然就是马龙所辖的这支兵马,所以,第六特种旅一下子被提为第六混成师,下辖滇军、黔军6个整编旅。
另外一个任命却是秘密颁布的,此番南华分舰队已经并入联合舰队序列,但是,南华陆军只派出了4个营的陆战队兵力参与进攻,而这一次给予南华陆军的编制为海外师3个师的番号,而且全部都是海军陆战队的编制。
军政部上上下下立刻围绕着整编事务全力运作起来,不几ri就是年关了,随着北方局势全面的掌控,12月20ri,左安门外,秦铠在大队新军的簇拥下迎来了自己的爱妻戚书萱一行浩浩荡荡的队伍,而随行人员中,可都不是等闲人物!(未完待续。)
工业中华 第832章 教育产业基金
;
一年多来,秦铠与老婆大人只是书信往来,就连三岁的女儿也只是从照片中看到,不过,对于这样的选择,他自然是无怨无悔,自己的奋斗那也是为所爱的人获得更美好的未来,尤其是从政之路,容不得丝毫的差池,而戚家妹纸那也是娴熟通达的女子,相夫教子倒也其乐融融!
而更让南洋体系内上上下下都十分佩服的是,秦铠至始至终未曾给予丈人家任何产业上的倾斜,尤其是体系内的大佬们,他们可都清楚的很,各自手上那一块产业已经膨胀到如何惊人的地步,但是,秦铠在这些事情上给予了他们足够的信任,完全没有让戚家的势力插手任何一块产业,戚家避嫌确实做的十分的到位。
而事实上,广州戚家原本在广州十三行内也是颇有规模的一家,这几年间,戚家还在做海外贸易产业,不过,他们顶着偌大的名头,即便秦铠这边没有交办产业,但是何兴那边也是处处照应着,拿货、出货方面都是十分的优厚,这家族生意倒是做的平平稳稳。..
秦铠这个老丈人戚鹤山不是没琢磨过投资新兴的广州工业区,不过戚书萱和自己老父亲一番恳谈后,戚家再也未曾涉足过南洋的新兴产业,而是将家族子弟中优秀的分子全部送入广州新学,数年之间,已有不少子弟学成后重归家族产业。
而这一次,秦铠拍发给戚书萱的电报中,却第一次让她从戚家子弟中挑选三名能力jg干的可靠人手随同入京。而老丈人戚鹤山这一次也是顺道陪着女儿一起进京。老头子如今的风光可不是当初自己能想象的。没想到自己这个宝贝女儿独具慧,自家这金龟婿可真是前途无量,一路上,同船而来的南洋系大佬们,对自己的态度那可是尊敬的很,向何大掌柜、陆大掌柜……这些大佬,在如今的国内商界都是只手遮天的大人物!
秦铠迎到老婆大人后,戚美眉身后冒出来古怪jg灵的女儿更是惹得他爱心泛滥。向来严肃的秦大总长今天的表现让簇拥在他周围的虎贲都露出了难得的笑意!
当晚,免不得要为老丈人和这些体系内大佬接风洗尘,宴席之上,戚鹤山向自家贤婿介绍了这次派来协助cāo办事务的三个戚家亲信,四十来岁、一脸儒雅之态的是戚鹤山最小的弟弟、也就是戚书萱的小叔叔戚鹤鸣,是前清举人出身,早年一直在肇庆星岩书院研读儒家经义,数年前才开始协助cāo办戚家产业,颇有儒商气派,介绍之时。倒是让秦铠颇有些意外。
对于自己丈人家的情况,秦铠自然也是了解不少的。欧阳庆那边也作出一些外围的调查,戚家确实是正经生意人,在地方上也颇有善名,不过考虑到这涉及秦大总督,那边也并没有过多深入,出乎意料的是,戚家倒确实有些家底。
而另外两个三十来岁的jg干中年男子,都是戚鹤山的子侄,一个叫戚松临、一个叫戚松河,都是jg于管理,并且就读过南洋大学特科的子弟,戚家派出这样的实力参与秦铠要督办的事务,确实让他颇为满意。
在座的南洋体系内各产业的大佬中,除了何兴外,其他人并不知晓秦铠要如何用戚家子弟的缘由,他们是赶着年关前到京师来向秦铠汇报一年产业的发展,这早已经是南洋体系内的惯例,年底的产业交流,既是这些大佬们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又是获取新产业信息的重要契机。
几乎每年,南洋体系都会投入一批经过马尾实验室和试验工厂产业化研究的成果,而这没一项成果,都意味着可能是以一个具有惊人利润的产业链,早几年炼焦产业的香料工艺,马尾实验室都搞出来近百种的工业芳香烃化合物,能够完成工业化生产的虽然只有不到10种,却至今依然还是海外贸易的暴利产品,他们自然很期待,今年或许会投产新的产业!
听完戚鹤山介绍之后,秦铠冲着右边席位上的何兴招招手,何兴很快过来给秦铠见礼,又向戚鹤山行礼,虽然私下里,秦铠与何兴可谓是交情深厚,不过,如今秦铠的位置早已决定了面上行事的规矩,以何兴的jg明和行事稳健,自然不会在这种场合有丝毫逾礼的举动。
“戚老爷,秦总长此番有意由名下产业捐资500万两白银成立‘中华教育基金会’,推进国内新学的产业教育,只是,这项产业的推进绝无任何收益可言,却需要十分的努力和干劲去推动,所以,计划先成立华东、华南和华中三处分理机构,分驻京师、江苏南京、湖北武昌这三处重镇,推进教育产业,而这项产业推进,将以秦夫人的名义……”
戚鹤山其实对于整个南洋体系产业的规模早有认识,不过,自己这位金龟婿一口气拿出这么大笔的银子以戚家的名义推进这西学教育,多少还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而旁边戚鹤鸣三人听了却是震惊非常,要知道,这时代,就是那些超大型的钱庄,要动用百万两白银,那也是需要费些力气的,没想到这位秦总长一开口就是投入这么惊人的一笔银子,要办的竟然是毫无收益的新学堂。
然而,更让他们吃惊的消息,接二连三的从何兴嘴里平平淡淡的说了出来,“戚老爷,这是第一笔善款,两广、闽浙各地的商户正在募集资金,一年内可供投入的产业资金估计将超过一千万两……”说道这里,何兴朝旁边戚鹤鸣三人拱拱手,“三位若是承办此事,总长会安排你们去南洋大学学习一阵,而你们要做的,就是确保每一笔钱都用于当地新学堂!”
秦铠这时候接过话题,“此事我与书萱商议了不少时间,还是以书萱的名义来承办,恐怕要几位cāo劳了……”说到这里,他平和的口气却一下子严肃了起来,让旁边戚鹤鸣三人顿感压力,“cāo持这产业,恐怕不会有太多的报酬,而且责任重大,若是觉得压力太大,那也不必太担当了,尽可以提出……但若是出了差错,处罚却需依照军规!”
“总长放心,我等一定能把这事情cāo办好!”大冬天的,三人顿时额头上就见了汗,他们都是明白人,能够被家族推举出来cāo办这件事情,那可是天大的机会,他们可都清楚的很,自己姑爷已经是位极人臣的地位,ri后那地位更是尊贵的不得了,有这样的机会,那是死也不肯放弃的。
秦铠笑眯眯的举杯表示感谢,这教育产业基金的事情,其实他一直来就在考虑,福建、两广新学的推进可谓是成绩卓越,不过,要全国范围内推广,说实在话,他也有些有心无力,要知道,目前福建新学的规模相比广东,那还是偏小的,但现在的学生数已经超过30万人,每年投入到蒙学、小学、中学和高等学堂资金高达500万两。
张佩纶对这笔庞大的支出已经是叫苦不迭,好在马尾工业区的存在,加上福州商家每年的捐赠,这才算是基本持平,而广东新学的规模更是惊人,目前光是广东各新学学堂的在册人数已经达到惊人的60余万,好在广东商业的蓬勃发展,两广商业税增幅惊人,但这近千万两的教育投入,也让两广总督赵烈文手抖得很!
但是,复制广东的新学教育经验在全国铺开,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光这一项,就足以把国家税收吃去大半,所以,他才有了这么个督办教育的计划,将jg力用于高等院校、学府的创建,而蒙学、小学、中学尽量调动地方资金参与。
而秦铠可比谁都清楚,今后百年间,人才和让人才发挥的体制,那才是决定国运的关键,后世新中国,在这件事情上的探索可走了不少弯路,早期投入不足,到后期盲目引入产业化,使得教育失去了传经授业的本质,沦为一纸文凭的产业,直到多年后才纠正那些有问题的政策,这才使得教育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的制度,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尽快让教育产业正规化,而非商业化。
这个新成立的“中华教育基金”将会是一个完全遵循自己规则的完善运作组织,包括张简、蔡绍基在内的董事会拥有监督权和否决权,而具体的运作,则分别有戚鹤鸣等三人去cāo办,第一期自然是在běijg、南京、武昌三地建立起第一批新式学堂,至于学堂资金的募集,一部分由中华教育基金出资,一部分则由当地募集。
当然,在当地募集资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可就考验戚家子弟的机会了,而且,事实上,对中华教育基金的募捐方,并不享受什么学校管理的特权,而学校的管理层,则由董事会推选,实现教育人管教育的模式,彻底杜绝教育向商业化转变的可能!
他特别关照的是一点,教育基金的钱将会通过各种渠道逐步汇集,但是,这项教育产业扶持计划不搞任何比快、比大之类的竞争,比的扎扎实实的学校投入,比的是放眼十年、二十年后这些学校的价值……虽然这些要求不怎么好理解,不过,看得出三个经办人已经清楚自己的使命,而且对此已经完全鼓足了劲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