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工业中华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雪漂
那姓李的捕头拿了几个旗人,顿时来了精神,匆匆跑进来来到秦铠就要行官场大礼,不过立刻被秦铠制止了,上下打量了一番这胖胖的李捕头,有些意外的问道:“李捕头?你认识我”。.。





工业中华 第191章 历史的小转变
;
李捕头一看秦铠这架势,知道他不想多声张,忙凑近了轻声说道:“大人来上任之时,卑职正好在码头值哨,所以见过大人这些旗人真是无礼了,要不小的替大人送他们去旗城交给广州将军府?”
秦铠一愣,他倒是明白,这可是大清的铁律,这旗人就归旗城了管,大事小事,这外面的衙门还管不了呢,不过现在这里的事情还没搞明白呢,他摇摇手,把那几个旗人军官拉过来,又把被打的老头和两个小孩叫过来,一问,果然也就是鸡毛蒜皮的绿豆事。
这会儿地上趴着的老头看到有人替他们出头,显然有了精神,这半老头带着两个小娃子乞讨了一些个饭菜,结果在这酒楼门口瓦罐不当心碰到了这几个喝醉酒的旗人,结果被对方不分青红皂白的殴打,老头倒是机警,趴地上装死……
秦铠听老头不是广东口音,这说话之间颇有条理,倒也不像个乞丐,便问了句,“老汉,你是从哪里来的以前做什么营生,怎么会乞讨到广州府了”
没想到这半老头竟然还有些来历,从怀里掏摸了半天,拿出一份油纸包裹的玩意,里面竟然一份贡生的文书,原来是个老秀才,说是从广西梧州府逃荒而来,去年广西大旱,梧州周围方圆几百里地都欠收、绝收严重,到了今天两三月份,大批人家都已经没了口粮,各地都开始饿死人了。
他不得已,带着两个孤儿出身的学生,搜罗了家里最后的盘缠决定逃荒出来,在西江上游搭上了一条货船,才算逃到了广州,今天看到青天大老爷替民伸冤,真是感激涕零……感激涕零啊,说罢,老头子趴在地上猛磕起头来。
秦铠听到广西大灾,这消息对于他来说十分的陌生,琢磨了一下,这几个旗人军官他毫不犹豫让衙役当场各打10军棍,以儆效尤,罪名嘛,那最容易了,不敬上官嘛另外在他喝令之下,让他们每人拿出2两银子赔给老头,也就马马虎虎算了。
那几个旗人打了棒子后,倒也老实了,灰溜溜的互相搀扶着被赶走了,这恶人自要恶来磨老头和两小孩他带回衙门好好问问广西梧州的消息,毕竟这可是临近广州的大府,若是那边大旱,临近的罗定州、肇庆府可也是大有问题
到了衙门里,这老头才搞明白,原来这个微服私访的官员竟然是广东巡抚大人,心中又多了几分敬畏,这老贡生对于秦铠问及的问题自然是知无不言,细问之下,秦铠也发觉这其中问题似乎已经到非常严重的地步,要命的事,自己作为广东巡抚,竟然一无所知
找来孙复询问此事,孙复也并不知晓,不过他到底是老官场,把老贡生叫来一问,便理清楚了其中的关窍,这梧州府闹灾自然是肯定的事情,但是这广西的官员定然也清楚这灾情的程度,不过他们肯定心存侥幸,希望能熬到七月秋收,就能度过这一关,反正没粮食,野菜谷糠也能熬上几个月的。
根据老贡生的描述,孙复估计接下来一两个月内,往广东方向逃难的人群还会大批量增加,毕竟像老贡生这样能凑出来盘缠,搭得上货船的还是少数,大批人估摸着还在沿着梧州到肇庆、罗定的山区里跋涉。
秦铠立刻拿出地图,梧州府方向的交通其实还算可以,沿着西江逆流而上,就能从肇庆直达梧州,河道宽阔,内河的小船是可以航行的,倒是个可行的办法
老贡生和他的学生,秦铠让张简把他们领了去,该读书的读书,老头子则派去蒙学继续教学生,他则带着衙门里书办记录好的梧州灾情直接去找两广总督刘坤一,这事情老刘能管,他却越权了,不过对于广西难民,对他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可是广东缺乏的劳力啊
刘坤一最近比较烦,粤军重组的事情进展也不顺利,裁撤杂兵和旧军官都需要大笔的遣散费,他截留的那60万两白银哗哗的就用的差不多了,还要招募新兵、购置枪械,军资、服装又是一大笔支出,他正琢磨着还能截留什么银子……这下子连他几个幕僚都急了
这截留朝廷的银子,偶尔一次问题不大,毕竟这封疆大吏总得有地方找银子吧,这“就地筹饷”的名义好要,但是真正兑现成银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刘坤一筹饷的号令去下去一个多月了,现在这时分,田里的稻子才刚发芽呢,那里去筹的了饷
韩师爷进来禀告,说是广东巡抚秦铠来求见,刘坤一自然知道所为何事,之前双方的师爷都算是通过气了,两人虽然官阶相差一级,但是并无上下相属的关系,那就以叙叙私谊吧……立刻让人把秦铠请入侧厅饮茶,让韩师爷、胡师爷两个亲信也进来陪着。
对于这个秦巡抚,最近广州府的新鲜事可不少,首先就是他那个经济特区,让刘坤一意外的是,竟然一招商,就来了那么些商人,争先恐后的在那片荒地上投入本钱、盖起了厂房,最早盖厂房的商家已经开始生产货物了。
他是派了韩师爷去张望过了,是榨油厂,那个工艺简单许多,而且对工人的要求也不高,但是产出的豆油、麻油质量非常好,而且榨油效率极快,一家小工厂一天能处理几千斤大豆,精炼的豆油能有一千多斤,最主要的是这家厂子还有些新工艺,生产非常清澈的油品,外面销路甚好。
不过对于这榨油技术和机械,那些商人三缄其口,闭口不谈,这些产业可是入门简单,而且产品附加值又高,榨油的剩余产品豆饼进行粗加工后可以作为牲畜的高档饲料,其实精磨加工后,作为食品也是可以的,所以整体加工后的附加产值很高,自然是当成自家的机密来保守。
对于这些,自然不会放到台面上来问,加上这次在征讨琉球的事情上,秦铠可是买了个大情面给刘坤一,免费送上后方坐镇、后勤支援的功劳,虽然相比之下,这也是小功,但是也算是大有面子的事情。
一见面,刘坤一已经热情的招呼道:“烈风,出去许久了,一路可好”
“刘大人,托您的福,一路可是顺当了,”秦铠哈哈大笑着进了屋子,又分别和两位师爷拱拱手算是招呼过了,坐下后边与刘坤一客套起来,这谈话的内容自然不理这次的征讨,提到战事,老刘也兴趣颇高,两人倒是颇有些共同语言。
一旁,韩师爷整起了功夫茶,这正宗的功夫茶手艺,秦铠在后世可没见过,只见茶盏灵巧的更换着,滚烫的茶水略微泡制后,经过好几回繁复的手法后,才斟出几杯带着淡香的茶水,光是欣赏这手艺,已经是叹为观止了,让秦铠好生感叹了一会,后世他在影视中看到的功夫茶手艺,相比之下,简直就是农村把式。
不过秦铠这品茶的水准只能说是极为的低级,这色香味俱佳的功夫茶,他喝起来也就是略有感觉而已,客套一番后自然进入正题,他拿出打听到广西梧州府的灾民消息递上,“刘大人,这是我在路上偶遇一批灾民打听到的消息,也不敢妄断,所以特地带给大人一观”
刘坤一看了看,神色也渐渐严肃起来,转手递给旁边的胡师爷,这件事他并没有什么印象,“胡师爷,这事梧州可有奏报的条陈?”
仔细看了看那两页纸的内容后,胡师爷点了点头,说道:“大人,这事情归属广西巡抚管辖,不过去年秋天确实奏报过当地大旱欠收,广西巡抚徐延旭大人年前已经进行过赈灾粮的募集,只是不知道为何还有灾民逃难到广州来”
“哦……”刘坤一点点头,这事既然广西巡抚徐延旭已经差人办理了,自己也不便过多经手,毕竟双方职责不同,互不相属,民政那边还是巡抚权责更大些,他转头跟秦铠说道:“烈风,那看来这肇庆、罗定必然灾民不少,你有何良策?”
秦铠心中腹讥了一番,这肇庆府、罗定州可都是你刘坤一的亲信手下把持着,咱这个巡抚到现在也没安插成功一个手下,不过现在自己可是有求于他,而且这灾民之中,未尝没有利用的价值。
他故作深思后才说道:“刘大人,这些灾民应当进行适当引导,我可派人从西江而上,到两府之间设立粥棚,但是肇庆府、罗定州两府也要开仓赈灾,缓解灾情而且这些灾民还是要注意引导,可别生了什么乱子我考虑将这些人转移到雷州,那边还有荒地可予以安置。”
这赈灾的事情其实也就是个由头,以刘坤一从哪个动乱年代走过来的湘军大人物怎么会搞不定这点事情,而且最后这事情还得落到主管民政的巡抚身上,还是他秦铠的事情,不过银子可以由他来处理,但是这当地的湘军系官员还是要配合的嘛
刘坤一早听出秦铠的言外之意,既然秦铠愿意接手这灾民之时,他自然乐得清闲,他现在关心的是整个湘军系的生存问题,左大帅常年征战在外,这些湘军系统的老人马可就靠着他来支撑着。
这一次粤军在越南的表现可谓十分的糟糕,而桂军的虽然是长期守卫边境的军队,竟然也是战力低下,让他这个两广总督可谓是面上无光的很,打定主意要重组粤军,不过现在问题出现了,银子是阻碍这件事情的最大障碍。
刘坤一自然满口答应,立刻让两地的官员配合此事,话锋一转,问道:“最近朝廷里有些风声,烈风你可有应对?”
谈到正题了,秦铠立刻提起了精神,这事情孙复事先都和韩师爷私下沟通过了,这双方的要点可都明白的很,今天也就是走个场面,两面的大佬在最后碰头商议下,“刘大人,这事情都怪我,原本想整一支水师,保家卫国,那想到会闹出这么多事情来只怕是这支水师,不出年余,就给败罗”
说道这兵马,湘军可有着切肤之痛,刘坤一眯着眼睛,不住点头。
现在一个要巩固自己对南洋水师的的掌控,一个要借助重建粤军的机会巩固湘军体系,两边一拍即合,刘坤一答应立刻联络左大帅,向朝廷上书,反对满人掌控水师,具体的理由自然是这水师操控困难,非经数载学习,不足以掌握。
同时,两广提督刘坤一同时奏请朝廷对船只老旧根本无法作战的广东水师进行编练,委托南洋大臣秦铠进行整顿,以应对来自越南的法国舰队的威胁。
作为回报,秦铠自然为刘坤一一直来困扰的银子问题支招,他提供了两条出路来增加收入,一是开办属于湘军系统的工厂,这方面的前期资金由秦铠解决,但是人力由大批富裕的湘军子弟来解决,这倒是刘坤一一支希望做的事情,他自然是全盘接受。
产业方面,秦铠建议选择了最安稳的榨油、面粉产业,这属于劳动密集,利用机器的产量带动收益的产业,而且利用官场的背景,粮食是最容易弄到的东西,进行深加工后,这产品附加值虽然不高,但是胜在量大。
对此,刘坤一听了秦铠解释后,也十分满意,毕竟这是湘军系第一次开办自己的产业,秦铠信誓旦旦的保证,经营得当的话,一年收益七八十万两不是问题,这份收益,让老刘十分满意,即可让湘军子弟享受到好处,还能有稳定收益,这等好事哪里去找啊
合作谈妥之后,这具体的经办,秦铠全都交给吴金贵负责,吴家特地安排了一个能干的掌柜替刘坤一掌管这两家厂子,这让老刘更是放心不少,安心在衙门里坐等收钱。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朝堂之上,近日来关于选派满族干员到水师掌军的话题已经是吵的沸沸扬扬,恭亲王奕对于这次选拔可谓是费足了心思,亲自委托盛京将军依克唐阿选拔当地忠厚善战的满族子弟,而且要求识文断字。
依克唐阿那也是镶黄旗的猛将,在北方和俄国的冲突中也屡有战功,颇得恭亲王的信赖,对于这次军将的选拔,他自然是十分上心,很快就选拔了20名盛京营出身的满族子弟,飞报恭亲王奕,经过首肯后,日夜兼程赶来京城。
尽管这一次反对之声的强烈程度远远超出了慈禧和满族亲贵的想象,但是在几位铁帽子亲王和宫里的强力推动下,这满人掌兵的事情看起来也是势在必行,现在多罗郡王府、礼敦亲王府、郑亲王府可是热闹的很。
因为京城里早就传开了,宫里的太后有意提拔一批满族子弟到水师担任军官,现在京城里的八旗子弟谁都知道了,南洋水师这两年可是军功不断,若是能在军中混上几年,在通通路子,回到京师,那在禁军里某个三四品的实职可就风光了。
这京城了可是大员遍地,谁家没个亲戚在朝堂上有些能耐,不过要挤进去可不容易,八旗子弟都各展身手,希望能某个好缺,若是跑去水师还当个旗兵小官,那还不如在京城里吃铁杆庄稼呢
不过几位亲王现在也是一头包,现在朝堂上不光清流、北洋派系的群起攻之,各省的督抚也是奏折满天飞,这可是在督抚的势力范围内揽权啊,试问那个督抚大员愿意开这个先例,另外,亲贵们可是清楚的很,这举动虽然得到宫里的首肯,但是主要的推动还是他们这些满族亲贵,宫里的那位太后更感兴趣的是朝堂上这些关于满人掌军的争议。
只有在各派系的争斗中,这位太后一锤定音的权威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而这些个亲王、大臣,也只是让她平日里敲打的对象,显然这一次,太后对于那位广东巡抚有了敲打的念头
恭亲王也看出来这次的事情有些难以收场,召集军机衙门的重臣商议了一番之后,清流老大李鸿藻出了主意,这次驳了太后的面子,那是万万不能,但是要硬插手南洋水师之事,只能适得其反,让天下的督抚都不满。
但是,朝廷仿制淮军、湘军的编制,编练新军,让八旗子弟领兵就是了,只是这兵源还需朝廷来解决,如果京城招不满,那就到各地旗城招嘛,天下八旗子弟子弟数百万、蒙八旗也不少,难道招不足兵嘛
历史,因为秦铠的威风,在这里悄悄的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本满人编练新军要在十几年之后,竟然也因此而提前了。
恭亲王奕考虑了一下,这确实是一个折中的方案,能编练出一支八旗新军,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只是……他手头还真没有干练的将军,这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古话又岂是儿戏
连夜进宫后,宫里召集了那些个铁帽子亲王进去议事了一天,终于达成了结果,从盛京来的20名满族子弟依旧送南洋水师编练,以求学习水师之法,银子方面,慈禧算是给足了亲贵们面子,同意由海关税支付50万两一年,不足部分就地筹饷解决。。.。




工业中华 第192章 匪徒的末日
;
这些铁帽子亲王们折腾国事倒是个行家里手,但是要真正做事了,却是一个个完全没有头绪,倒是礼敦亲王爱新觉罗诚厚提议了一个人,杭州将军志锐,他塔拉氏,满洲正红旗,出身进士,素有知兵之名
隔日,朝廷的诏书就下达了,钦命杭州将军志锐编练新军,由各地募集旗民忠勇之辈入军,参照西方编练,而在杭州将军府内,两个年方七八岁的小美女整个玩笑嬉闹,丝毫未曾料到他们家族日后竟然会身陷帝后之争的漩涡之中,而他们也无法幸免于那场风暴中。
4月7日,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反复磋商,在这场曾纪泽与矢野文雄的斗法中,曾纪泽几乎是一个字眼一个字眼进行着谈判,而随着南洋水师再次出现在大阪港,因为炮击后遗症引发了大阪城一场小规模民间骚乱,日本太政官最后在作出巨大妥协后,接受了这次的合约。
合约规定,日本国就侵略琉球、台湾之事,向中国道歉、赔款150万两;以庵美大岛、萨南群岛中线为分界线,划分两国领土,日本承认朝鲜为清国附属国,开放长崎、大阪、两个口岸;中国商品在日本口岸有半税优惠;同时中国享受日本于其他国家签约的优惠条件。
这个协议的签署,是清政府在近百年来第一次获得对外战争的胜利和赔款,虽然银子不多,不过却让朝堂上的洋务派和清流扬眉吐气,曾纪泽则是再一次奠定了他在外交上的强势地位,对此,他可是深有感触,私下写了一封私信感谢秦铠的帮助。
而军机处的议案刚刚达成,诏书还未下达之时,秦铠已经从张佩纶那里得到了好消息,由于未获得各地督抚的认同,朝廷亲贵们插手南洋水师的计划搁浅了,不过朝廷上那帮子混吃混喝的亲贵们竟然搞出个编练八旗新军的主意。
杭州将军志锐……对于这个名字,秦铠又几分熟悉的感觉,翻阅了一下光脑,才发现这位还真是个人物,若是末代清朝还有人死心塌地、想着挽救这已经烂的骨头里的王朝,这位杭州将军无疑是其中之一。
而他的家族中,志锐的堂妹中出了两位名人,光绪帝的两位宠妃珍妃和瑾妃,而这位杭州将军,历史对他的能力的评价却也一般,是个干吏,却非将军之才。
秦铠琢磨完了,微微一笑,历史车轮滚滚而来,只能顺势而为,其他的一切都将被彻底的碾碎,现在因为自己的原因,竟然莫名其妙的出现了八旗新军,他倒是想要看看到底这八旗新军能弄出些什么新意来……
在与刘坤一商议结束后,秦铠立刻下令调拨船只,迅速沿着西江而上进行赈灾,由于涉及到大批粮食的调运,广州这边由吴金贵负责先在本地收购粮食,而福州那边也大量购粮,由马尾海运运送到广州备用。
四百里外的广西梧州府外,本地经营土产的商人季樊正带着十几个家丁赶着一辆旧式的驴车走出城门,城门口的守卫在开门送出这队人之后,立刻紧张的再次关上城门。
关门的是一胖一瘦两个衙役,偏瘦的那个看了远去的驴车,问道:“陈哥,这季掌柜又运粮出去开粥棚啦?”
“那是啊,季掌柜那是有名的书香门第出身的,大善人啊,你听说没,人和镇又饿死了三十多户人家,所以季掌柜才赶着去放粥”
“知州大人怎么没下令开粥厂啊?”瘦子不解的张嘴问道
“嘘嘘嘘”,胖衙役一脸的紧张模样,立刻止住了他的话头,“别多问了,这些事情不是我们管的了的”
西江边的人和镇,从四邻八乡逃难过来的人群在镇子外面的树林里随意的聚集着,若是仔细计算,这个人口不足300的小镇外,已经足足聚集的至少七八百人的难民,而旁边的码头上,还有为数不少人正在和船民交涉着什么。
这荒年,什么东西最不值钱,无疑就是人命了饥饿的欲望是极端强大的,甚至可以让人失去理性、失去感情,几个船民正在和两个中年汉子讨价还价,而他们的商品竟然是那汉子身后的一个十三四岁满脸菜色的小姑娘。
中年男子叫牛大柱,此时一脸的痛苦之色,眼睛望着远处一家老小七八口人,这从百多里地的村子里逃难到了这西江边,原本指望这江边一带能找到吃的,或者打上一份工养活一家老小,不过现实显然是残酷的,这边早已拥堵了近千人的难民,就连附近山上的树皮都给剥光了。
一路上,他老娘最早没抗住,在吃了几块观音土之后活活给撑死了,那玩意吃进去确实可以垫饥,但是却拉不出来,最后肠子里都堵住了,把人活活憋死。
此时算上他老爹、老婆、二弟,三妹、两个儿子,一家七口人,那都已经快三天没吃过能吃的东西了,他不得已把大女儿带到码头上,准备卖给能出得起价钱的船老大,跟了船老大,起码能在江上吃口船饭,那也好过饿死。
“老乡,5斤糙米再多就没有了”一个瘦长黄脸的汉子嚷嚷着。
牛大柱看了眼这个汉子,都跟自己差不多年纪了,他看看一脸惊恐的女儿,有看了看远处的一家老小,这5近糙米,加上些野菜、青草,那也能让一家几口熬上十天,现在也就是混一天算一天了。
他伸手摸了摸女儿枯黄的头发,轻轻的撸了一把,叹了口气,正要点头允下这桩交易,身后的女儿眼泪汪汪的说道:“爹……我想跟你们在一起我不想离开”
牛大柱蹲下来,这个壮实的汉子因为几天没吃过东西了,不免有些轻飘飘的感觉,他拿衣袖替女儿擦去泪水,满脸无奈的神情,低声说道:“娟儿,你跟了这位大哥就能活下去,爹也是为你好”
这时候突然身后传来二弟的喊声,“大哥……大哥……有人来施粥了”
他转过脸去,果然不远处原本就搭建好空置的粥棚里已经有人开始忙碌起来了,升起的炊烟带给他活下去的希望,他拉着大女儿的手想了想,跟旁边的那个船老大说道:“大兄弟,让我在考虑下”
“老乡,你考虑清楚啦,明天你女儿再要卖的话,可就不值5斤米了”黄皮船老大不阴不阳的说道。
牛大柱的脚步停了一停,考虑了片刻,还是继续拉着女儿奔向了粥棚,这时候长长的队伍已经排到了几百人,他们一家老小挤在其中,慢慢的向前挪动,每向前一步,那都是活下去的希望
季樊催促着几个家丁把粮食搬到粥棚,开始紧张的忙活起来,不过看到越来越长的难民队伍,他也有些惊讶,昨天来施粥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多人,看来灾情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啊,自己运来不过一百多斤粗粮,熬成稀粥的话,勉强够这里千余人吃上一顿。
不过明天……还有后天……梧州城里也有七八户像他这样愿意施粥的人家,不过每家人的力量都有限的很,施上几天也就没余粮了,而城内卖粮的周家,竟然把米价给调高了三成,不过这周家和知府是姻亲,谁也奈何不了他。
想到这里,他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摇摇头,自己也就图个尽力心安吧……等了个把小时,第一锅粥终于烧好了,大米的香味扩散在人和镇的周围,引起了等候施粥队伍的一阵骚动,家丁们开始慢慢的一个一个放人进来,他们手中都拿着粗瓷碗,炙热的眼光盯着施粥的师傅。
每个分到稀粥的百姓都非常虔诚的捧着那个粗瓷碗,然后小心翼翼的到一旁的空地上,非常仔细的吃起了这顿美味
一百斤米烧成稀粥,三四口大锅可是要整整烧上半天,到了中午时分,牛大柱一家终于也施到了他们那一份稀粥,在郑重的叩谢过季樊后,牛大柱一家吃到了三天来的第一顿正儿八经的食物。
1...115116117118119...5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