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末边军一小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此次随他出战的大军,连王斗护卫总在内,还有温方亮,高史银,李光衡,温达兴,赵瑄等甲等军战士。又有孙三杰的辎重千总,吴争春、沈士奇、高寻等三部的乙等军战士,计有七千人。
这几千大军中,除了孙三杰的辎重千总外,余者甲等军战士人人有马,不过乙等军战士就没有马了,他们身上还或披棉甲,或披铁甲,加上余者兵器装备,一身负担怕有几十斤重。
上千里路走下来,全靠步行,这辛苦可想而知()。
好在盔甲受力的是全身,很大程度抵消了铠甲重量,而且选入新军的,都是身体素质非常优秀的青壮。更经过军中数个月的艰苦训练,营养补充也非常良好,各人的体质都有了质的飞跃,长途行军,并没有对他们造得很大的影响。
能随军出战,这几部的新军都深感荣幸,一路行军唱歌、击鼓,他们的士气,始终保持。
“赞皇守备是许小娘子,老相识了,到了那里,我大军应该可以补充好几日的粮草。”
王斗身旁的温方亮打趣道,引起众人一片笑闹,王斗也是微微一笑。
大军以牵线阵的行军阵列展开,不过温方亮,高史银,孙三杰等人都聚在他身旁,各人部中,以中军官领军前进。此次王斗领军出来,军士七千,连战马骡马,马匹有五千多匹。
以大明的食量来算,人日食一升,马日食三升。这样七千军士,一天需要的粮食在74石,战马与骡马约需要165石,人马合起来一天就需要24o石粮草,一个月就需要72oo石粮草。
孙三杰的辎重千总有马车四百辆,一次只能运送粮草二千石,供大军几日食用。所以此次王斗出动马车一千二百辆,除辎重千总外,又以两部乙等军士押送,随军粮草共六千石,有如三个辎重千总。
就算如此,随军的粮草,大军也吃不到一个月,更不要说马匹的食用率只是以最小估算,种种隐性的消耗,随军粮草能支持的天数更少了。所以王斗的原则,第一拿出兵部行文,让沿途州县至少供应几日粮草,实在没有的,就在当地购买,最后才吃随军粮草。
在保定府与真定府还好,韩朝在涞水,虎大威现在调到保定任总兵。韩朝是王斗部下不用说,虎大威与王斗相识,途中消耗的粮草都可以快得到补充。
便是在真定府的定州等地,王斗曾救过当地乡绅百姓的性命,舜乡军经过时,得到热烈的欢迎()。多不敢说,三到五日的粮草供应没问题。眼下更要进入赞皇,粮草补充也好,让王斗忧虑的是进入中州后……
“情报司在中州,在湖广诸地积粮可有完善?”
王斗策于马上,缓缓说了一声。
温达兴忙道:“回将军,自去年起,我情报司联合东路大批商贾,依将军指点之城镇,刺探流贼敌情,大力购买粮草,以为军需之用。依下官手中的统计,郑州,开封,洛阳,随州,襄阳诸地,我情报司各细作手中,都囤积有可供大军食用数日到一个月的粮草。”
“不过……”
温达兴说道:“眼下大明各处大旱,特别中州之地,斗米千钱,甚至万钱,富家多闭粜,这粮草的购买,越来越难。上几个月,湖广,苏、松诸府大水,斗米七、八百钱,街坊罢市,乡村闭户。虽多耗心神,也可以买到粮草,不过这花费又多了数倍。”王斗淡淡道:“银子不是问题,只要可以用银买到粮草,便是耗费再多银钱也无妨。”
他心下叹了口气,明中叶时,一两银子可以买米两石,现在十几、二十两银子都买不到一石粮,这百姓怎么活啊。
听了温达兴的话,身旁各人都是兴奋的窃窃私语。依王斗计议,参谋司定下方略,便是在河南,湖广一带活动,看看那些流寇怎么打仗。依这个方略,早在去年,王斗己经布局河南,湖广一带。
东路大部分商人,现在与王斗一条绳上的蚂蟥,很多人经挑选后充任舜乡军细作,奉幕府之令,前往这二地买卖经营,资金不足的,由幕府资助。
王斗对他们的要求,便是源源不断将各地情报收集上来,汇集到各城的情报司细作手中,还有囤积粮食,以为现在大军军需之用。作为护卫,还有监视,一队一队,一甲一甲的舜乡军随他们前往,乔装打扮,散到了这两省之地()。
高史银高声道:“有了粮草,将士们吃饱喝足,这天下间,有谁是我舜乡军的对手?”
温方亮嘻笑道:“如将军所料,流贼又在中州闹腾了,待我舜乡军前去,杀得他们连亲娘都不认得。”
周边又是一阵狂笑。
现在舜乡军中,盛传定国将军王斗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可以与诸神勾通,预知未来之事,崇祯十一年那场战事就是证明。果然现在流寇又开始在河南折腾,今后舜乡军数月都在这里打仗,王斗事先的中州布局,成为舜乡军胜利的重要保障。
“好了!”
夜不收己经在前方找到了供大军扎营的地方,王斗看看天色,传下命令:“李千总的骑兵与各部炊事车快马先行,有马步军随后跟上,余者军士也要加快步伐,半个时辰之内,到达赞皇城下,全军吃饭歇息。”
舜乡军军律,每次快到扎营地时,骑兵与各部各总的炊事车派到前面,这样马匹可以早点歇息,步军一到,也有现成的饭菜等着,让士兵不会忍受难熬的等饭之苦。
“加快脚步。”
“唱起歌来!”
在王斗传下命令后,大军明显加快了步伐,激昂的歌声中,这只大军滚滚向前而去。
……
申时中刻,舜乡军到达赞皇,许月娥早得到消息,带着城内各官将,在离城数里的地方迎接。
崇祯十一年那场战事,许月娥受封为赞皇守备,依王斗手中的情报,她事实上控制着赞皇,临城,元氏,高邑诸地()。她现在手上的力量,约有骑兵一千多人,人人有甲,步兵三、四千人,一部分有甲,相比附近的官兵力量来说,算是兵壮马壮,各方争先拉拢。
她原来在赞皇等地就斩杀了两百多个清兵,声名大振,远近闻名。巨鹿之战后,部下战力更强,特别她是宣府镇总兵杨国柱的义女,真保镇总兵虎大威也与她相识,种种原由下,许月娥在赞皇等地声望无双。
她在赞皇等地征收保护费,摊派养兵费用,每城每镇,过路商贾,每年交纳多少,对不服从者颇为狠辣。
在她的经营下,赞皇各地有若一个小王国,不过当地官员都不敢说什么,不说许月娥的关系,若是逼迫太过,一怒之下她跑去做贼寇,上官与朝廷追究起来,倒霉的只是这些当地官员。
不过除了定额之外,许月娥倒不征收其它费用。而且在她的管束下,境内马贼、流寇绝迹,那些兵痞也不敢过份招摇。她还经常赈济灾民,鼓励农桑,相比境外之地,该处百姓算是生活安定了。
本地士绅称赞她为秦良玉,冼夫人第二,保定总督杨文岳称赞她为女中豪杰,对她大力拉拢,承诺不久后保举她为游击将军。
在杨文岳看来,许月娥麾下兵马战力很有可能过自己的督标营,过镇内普通营兵更没问题,其部更敢与东奴作战,这样的人不拉拢,拉拢谁?
对许月娥的展,王斗也关注后,不过参谋司与情报司研究过她麾下战力后,王斗就不以为意了。许月娥部下战力,相比当地官兵与附近流寇是不错,不过与舜乡军当然不在一个层次上。
依参谋司看来,许月娥的一千骑兵,用马队来形容更为适合,舜乡军只需派出一总两百人的骑兵,就可以打得她的一千“骑兵”溃败。再派出数百的舜乡军,就可以打得她的几千人狼奔豕突。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349章 若贼围洛阳,我该如何?
“本月初,登封贼李际遇以岁饥暴乱,旬日间聚众数万,攻破登封,前往投李闯诸贼()。”
“豫西之地,多有贼人起事,听闻诸地纷纷,多有小儿传唱民谣。”
王斗问道:“什么民谣?”
那些商人说了,其中两特别有名:“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王斗心想:“李岩等人己经归降李自成了。”
这些商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对河南之事表示担忧,商人对时局其实是最敏感的。各类消息来源,比官府还灵通。王斗静静听着他们说话,他手中有情报司在开封等地的详细情报,不过听听这些商人说话也好。
各人言李自成有数十万众,王斗认为不可能,李自成初入河南,约有骨干心腹一千多,就算一斗谷、瓦罐子、李际遇等人投靠。连上那些饥民,可能有十几万众,几十万之说,只是路人传言罢了。
围攻洛阳的可能倒是真的,历史上李自成便攻破了洛阳,其实不是攻破,是那些守城官兵自己开门的。洛阳城池与开封一样坚固,更有总兵在内,如果守兵稍稍用心点,如开封城池一样,李自成也只能拿洛阳干瞪眼。
洛阳城落,有可能是那两民谣的鼓动,政治攻势有时比军事攻势还可怕。
王斗接下来问起那些商人在开封府储粮之事,各人约购买了五千多石粮草,合计花了好几万两的银子。河南灾祸越甚,能买到这些粮草,各商人己经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王斗也不能要求他们更多。
这些粮食给王斗时,将在他们购买价格的基础上略抬一些,作为他们的辛苦费,拿着王斗批的条子,回东路再给银子()。
他们当然相信王斗不会不给钱,作为回报的好处当然很多。其中有一点,未来王斗经营塞外后,这些帮助过王斗的商贾,可以在外面大规模圈地,圈占草场,这引起东路很多商人的兴趣,很愿意作王斗大军的马前卒。
随后王斗又问他们在开封等地的商业经营,都是叫苦,言道生意难做,能赚钱的行业都被人垄断把持,想插进一脚非常艰难。
其实开封人口众多,商机应该也多,比如城内便有河南布政司、开封府治及各级官衙,大批的官员及家属都在城内,还有大量的退休官宦、乡绅寓所。
除了这些,开封城内更有其特产,藩王府。
诸藩中,以周王最是会生,其封地便是开封府,繁衍到现在,周王宗室子孙己经有五千多人,封为郡王的就有四十八位,城内王府林立,除周王府外,还有曲靖王府、华亭王府、原武王府、瑞金王府等等等等。
每个亲王、郡王,都设有专门的文武官员、兵丁人役。整个开封府,可说由周王府为中心,大大小小为他们服务的官吏军士,加上围绕他们运转的百姓商人,构成了开封人口的各样群体。
所以没意外的,城内商业,大多是为周王府及各官员贵族们服务,数百年下来,城内商业都被当地官商所垄断,外地人想插进一脚,何其艰难。东路这些商人来到这里,当然不愿做那些走街串巷的货担郎,或是一些很小的买卖。
王斗也是沉吟,自己势力没有展到中原等地,没办法为这些商人提供庇护。官商,官商,这时代实力最雄厚的就是官商,他们在各地根深蒂固,不是高官或是高级军将,他们庇护下的商贾是无法插足各地的。
而且这时候乱世纷纷,土匪遍地,流寇满野,除非军队护送,否则不要谈长途运输,眼下大明路况也不行,物流跟不上()。最重要是,东路能卖什么呢?
粮食,铁器,武器,未来可能是东路的招牌,不过这些,王斗都不会向外出售的。
……
那些商人走后,王斗在中军大帐招集各将议事,聚集在帐内的便是迟大成,谢一科,温方亮,高史银,李光衡,温达兴,孙三杰,赵瑄,吴争春,沈士奇、高寻等诸位千总。还有一些随军的幕僚文书。
其中又以温方亮,高史银,孙三杰节制吴争春,沈士奇、高寻三位乙等军千总。
东路有钟显才、杨国栋,钟调阳,雷仙宾等沉稳的人坐镇,几部甲等军,乙等军在内,想必没人敢打东路的主意。除了王斗,也没有人可以调动东路的舜乡军队,任何人敢有什么歪心理,都会遭到留守的舜乡军无情打击。
王斗一一看向各人,此次随军出战,众将都是荣幸,要知道,每次出征,各将都是抢破了头。特别吴争春,沈士奇、高寻三人,神情中颇有激动之意。
不过吴争春是沉默之人,高寻是城府内敛之人,面上神情都没怎么表现出来。只有沈士奇脸上颇有意满之色,昂然坐得笔直,不时还向对面的吴争春瞥去一眼。
其实在崇祯十二年吴争春与陈酥娘成亲后,沈士奇多少放下心来,这家伙总算有老婆了,该死心了吧?当年的沈士奇虽是情场得意者,不过总担心自家娘子与这家伙偶断丝连。
与外面的凶神恶煞不同,沈士奇颇为惧内,对妻子总不敢半点恶声恶语。这些年中,沈士奇与吴争春算是激烈竟争关系,起初沈士奇爬到吴争春头上。吴争春奋蹈厉后,又爬到他的头上。
总算二人身份平等了,又有一事让沈士奇闷闷不乐,就是吴争春与陈酥娘成亲后,陈酥娘生下了三胞胎,全部成活,而且都是儿子()。这引为东路一奇,连王斗都亲自去看过。
由于陈酥娘每天喜欢吃肉,因此喜欢吃肉的女人会生儿子的传扬,在东路是传得沸沸扬扬。
这些年,沈士奇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这让他感觉被吴争春比了下去,内心怎么都不舒服。
“闻贼每破一城,即尽其城而毁之,将军,依末将之见,李闯诸贼素无大志,此流寇之为,不足为据。”
参谋司己经整理了河南各地的情报,由参谋司大使温方亮向王斗汇报。
王斗微微一笑:“听闻闯贼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此人坚韧不拔,屡扑屡起,倒也不可小视。”
在王斗看来,李自成神经怕己磨成钢筋,好几次被打得只剩十余骑亡命逃窜,很快又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十年中,不知失败了多少次,却始终没有气馁,象打不死的小强般。
多年的战争磨砺,其人可称一个出色的战术家,当然,他的战略眼光明显缺乏。崇祯十四年以后,他在军事上的成功,其实应当归功于明庭的**,当时大明己经回天乏术,李自成的对手多半是些大明三流部队,而且各军头明显放水,保存实力,不愿再为大明出力。
李自成却将自己看成天下无敌,结果一对上真正精锐的满洲军队,立时现出原形,几十万人一年之内灰飞烟灭。
闯军的战斗力远没有李自成想象的那样强,以战斗力而言,王斗认为清军胜于辽东军,胜于陕西秦军,胜于闯军。李自成太高估自己的实力。进京太快,是其根本的战略失误,暴露其目光短浅的弊端,或许这是大部分流寇的通弊。
明末的农民起义军,与明初的朱元璋等豪杰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当然,目前而言,王斗却对李自成等人非常重视,因为他要为自己麾下数千将士的性命负责()。
“贼,己破鲁山、郏县、伊阳、偃师、永宁诸地,对洛阳形合围之势,依学生之见,闯贼攻洛阳势在必行。”
看着那副巨大的地图,秦轶沉吟良久,抚须缓缓说道。
王斗眼前一亮,在参谋司说完所有的敌情情报后,王斗便让众人畅所欲言,各人你一言我一语,只有秦轶的话说到王斗心里去。王斗靠的是先知先觉,秦轶却靠“硬功夫”,这点上,王斗不如他。
“秦先生为何这样说呢?”
温方亮说道。
作为参谋司的书吏兼赞画,秦轶有幸随行,参谋司内的赞画,并没有几个有这荣幸。
秦轶对众人拱了拱手:“福王之富天下知名,若取了洛阳,闯贼便有了不计的金银财货,用以养军,一呼百万,其势燎原再不可扑。此方种种,学生以为,洛阳贼必取之!”
温方亮说道:“洛阳城池高厚,可不是那么好打的。”
秦轶平静道:“豫西百姓饥苦日甚,然福王仍豪奢糜费,纸醉金迷,丝毫不肯拿出粮米赈济灾民。不论军民,皆怨恨非常。贼己知编造歌谣煽动民心,其部恐有才智之士。人心纷异下,若祸起萧墙,便城池再是厚实,也形同虚设。”
众人沉默,都在深思秦轶之言,而秦轶是河南当地人,对洛阳等地颇为了解,他说的话,很有可能实现。
良久,王斗说道:“依秦先生之言,若闯贼围攻洛阳,我舜乡军该当如何?”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350章 陈永福
秦轶道:“虽福王恶劣,然学生以为,若贼真围洛阳,将军还是该救()。危急之时救得福王,我舜乡军威震天下,将军真正天下知名,士绅传扬,朝廷更为依重。”
王斗沉默,依感情上,他对福王等人极没好感。河南这个地方,众藩云集,他们的庄田,占去河南一半以上的土地,他们就象吸血鬼,加了河南之地百姓的贫苦。
特别是福王……人说明初的藩王一个比一个厉害,明末的藩王却一个比书书网整理一个象猪。这福王便是其中典型,崇祯十三年河南之地己经人相食,其人还在花天酒地,过着荒淫无耻的糜烂生活,整天看艳舞,玩女子,体重吃到三百六十斤。
或许这又是朝廷乐意看到的,大明一向将藩王当猪养,治下百姓怨声载道才是正常,若富有“贤”名,那就是“邀买人心,图谋不轨”,福王如各官员希望的那样,只会吃喝玩乐,绝不交接宾客,才是“中外安之”()。
感情上王斗对福王等藩王没有好感,但理智告诉他,若解洛阳之围,政治上的得分将是惊人的高。或许在朝廷及皇帝的心目中,以前王斗领舜乡军击败清兵,可能都没有救几个藩王来得重要。
那是真正的天下知名,整个大明传扬——不说整个大明,也是天下大部分士子心目中硬铁的救火队,朝廷更依为栋梁。而且击破李自成军队,在他们心中埋下畏惧舜乡军的种子,对未来的经营,同样有非常高的好处。
坐视李自成攻克洛阳,唯一可有的好处,就是趁机击溃其人军队,夺得他自洛阳取来的一些钱米,然比起传扬天下的名望,显然这好处短了些。
而且依王斗后世看过洛阳的地方史志,李自成攻克洛阳后,从福王府,洛阳官仓,还有城内富户取得的金银钱米,远没有想象的那样多,不过粮几万石,银子几十万两罢了。这些钱粮,老实说王斗不是很在意。
与世人想象不同,李自成攻打洛阳,洛阳也曾经过激烈的抵抗,战事从崇祯十四年正月初七日一直持继到正月二十六日。整个洛阳动员,城中所有15岁以上,5o岁以下男女都要护城。里长、甲长分片包干,用白灰划分守卫界限,妇女搭棚垒灶、做饭送水,全民皆兵。
平日在洛阳城作威作福的福王朱常洵,也放下架子,巡视防务,鼓励军士和百姓守城,还拿出大量的银两粮米鼓励奖赏。特别组建敢死队,每人赏银百两。
王斗估计福王家财在守城时己经消耗很大部分,若真传闻他有家财千万,粮米百万石,李自成不可能只抄走那么些钱粮。
正因为洛阳军民的拼命抵抗,所以李自成军队损失颇多,最后守将投降,城池陷落后,李自成进城报复,将福王杀死()。
关于福王之死,有四个版本,第四种说法流传较广,便是福王被吃了,名曰福禄宴。王斗认为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因为比较有趣味性所以流传较广,而且不患寡而患不均,仇富是当时的主流,这种说法较为解恨。
王斗倾向第三种版本,福王募死士重创闯王军队,闯王杀他是为了报复。攻进城后,不但将福王及城内四百余官吏全部处死,同时还将从孟津、新安、嵩县三名来洛阳组织抵抗的大地主孙挺生、王朝山、王翼明几人杀死。
所以对王斗来说,坐视李自成攻克洛阳好处不多,可能的物质收获也不怎么样。
若在最危急的关头解洛阳之围,未来再解襄阳之围,名震河南,湖广,甚至是江南的良机轻松得到,充分证明自己大明守护神的角色,朝廷不依重也要依重。
有时名望比眼前的好处更重要,不管未来福王,襄王等人命运怎么样,至少目前王斗救了他们,对自己好处很大。
观流寇战法,再趁机扬名,是王斗此行战略。
利弊权衡后,王斗很快拿定了主意。
他说道:“如秦先生而言,若贼攻围洛阳,我舜乡军当救之,不过需选个恰当时机。情报司需密切关注豫西之地,闯贼一举一动,本将都要知晓。”
他环视众人:“若我舜乡军出动,便是雷霆一击,我要让李闯胆战心寒,以后望见我舜乡军旗帜而不敢战,日日梦魇惊醒哀嚎!”
众将都是一阵大笑,特别以高史银与沈士奇更是狂笑,眼中闪过残忍的光芒。
他们对王斗充满信心,对自己充满信心,对舜乡军充满信心,他们有这个底气,有这个实力!
看众人意气风的样子,王斗默默地想:“从开封到襄阳有千里之远,那边的事情,也该早做安排了()。”
……
崇祯十二年十月二十三日,开封府。
开封是河南省会,开封府治所在,以祥符县为附郭,省、府、县三级官署衙门聚集一地,各官衙署,俱在周王府西南。又以钟楼为中心,布政司署在钟楼西街,都指挥使司署在钟楼东街,下设断事司、司狱司、知事署、经历司等司。
围绕这些衙署,周边又是连绵的各官住宅,高墙朱门,屋宇宏伟。
在其中一所大宅内,河南副总兵陈永福正在沉思,洛阳消息越急,李自成横扫豫西,连攻占卢氏、陕州、灵宝、渑池、新安等地,使洛阳慢慢成为一座孤城,其围攻洛阳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1...170171172173174...4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