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黄巾神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山舞

    他的污名再也不可能洗刷掉。

    这样死去,他还不如直接自杀。

    犹豫中,颜良已经斩杀了数十个袁军。

     




第390章 力竭昏迷赵徽动
    蒋义渠向前逼近。

    这是他杀颜良最好的机会。

    他不想错过。

    只要杀了颜良,这个功劳,可以让他坐稳冀州第一战将的位子。

    这个功劳很诱人,但是蒋义渠很小心。

    他先是用了三波的攻击,来消耗颜良的体力。

    现在必经颜良的途中,蒋义渠也一直关注典韦赵云的身影。

    只要两人向颜良靠近,蒋义渠马上就会撤走。

    虽然功劳很诱人,但是蒋义渠更在乎自己的性命。

    他没有和典韦赵云交手过。

    可是他清楚,不管是典韦,还是赵云,杀他真的不需要十个回合。

    甚至只要一个照面,他就会被杀死。

    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了。

    如果蒋义渠有拼死一战的勇气,还能多坚持几个回合。

    但是蒋义渠显然早就怕了。

    未战先怯,兵家大忌。

    在被袁绍派出来的时候,蒋义渠真的只是想消耗。

    “典韦没有靠近。”

    “赵云没有靠近。”

    蒋义渠加快速度。

    典韦和赵云当然都看到了这边的变化,只是赵徽早就吩咐过了。

    他们没有去帮助颜良。

    这一关,就靠颜良自己。

    典韦赵云出手帮助,并不能改变颜良的想法。

    即使颜良现在看起来,已经精疲力尽了。

    蒋义渠越来越接近颜良,他看到了颜良的手在颤抖。

    颜良连手中的长刀,都要拿不住了。

    最后看了一眼典韦赵云所在的位置。

    蒋义渠完全放开,冲向颜良。

    只要他第一时间将颜良斩杀,然后马上撤回。

    典韦和赵云绝对追不上他。

    他身边是三千袁军,足以抵挡住典韦赵云,让他安全退回去。

    “颜良,你为什么还有脸活着”

    “颜良,你现在跟我回去,主公说不定还能原谅你。”

    “颜良,跟我回去吧。”

    每说一句,蒋义渠就越靠近颜良。

    第三句落下的时候,蒋义渠已经冲到颜良面前。

    颜良心中越发的犹豫。

    那五十个死士围杀他,是真实的。

    这样回去,袁绍真的能原谅他

    或许跟着蒋义渠回去,袁绍会听他的解释。

    可是他能向袁绍解释什么

    现在什么都说不清了。

    除非他能带着赵徽的人头去见袁绍。

    但是这可能吗

    就算三个月前,身体没有问题的时候,颜良也完全没有信心。

    就在颜良心神恍惚的时候,蒋义渠的长枪,朝颜良刺了过去。

    他怎么可能让颜良回去。

    他并不知道袁绍派死士围杀颜良。

    蒋义渠担心,颜良要是真的回去,那么他的地位肯定又要下降。

    还不如现在杀了颜良,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就颜良现在这样的状态,杀他真的太容易了。

    蒋义渠的突然出手,颜良毫无防备。

    长枪刺进颜良的身体。

    好在颜良的反应还在,身体稍微偏转了一下,长枪没有刺进他的心脏,而是刺进他的肩膀。

    “你,为什么”

    颜良用手抓住枪杆,没有让蒋义渠将长枪拔出。

    蒋义渠摇着头,很是觉得可惜。

    颜良的身体是不行了,但是当初的反应还在。

    他这必杀的一枪,没想到还是被颜良躲了过去。

    换成反应慢一点的人,现在就已经倒下了。

    “呵呵。”

    蒋义渠冷笑道:“为什么你这个背主不忠之人,主公如此信任你,你却背叛主公。今日我就要替主公杀了你。”

    “我没有。”颜良大喊。

    蒋义渠道:“现在冀州,谁不知道,就是因为你背叛,才让主公丢了常山。”

    蒋义渠双手发力,想要将长枪从颜良的身体拔出。

    但是长枪纹丝不动,颜良死死握住枪杆,不让他拔出。

    “颜良,你不要再反抗了。”蒋义渠有些焦急。

    &nbs



第391章 袁本初礼贤下士
    袁绍并不是在大后方,蒋义渠被杀的消息,一个时辰不到,就传到他耳中了。

    特别是得知,蒋义渠还是被颜良所杀,袁绍更加愤怒。

    虽然袁绍一直以来,都更加看重谋士。

    但是袁绍自认,从来没有亏待过颜良。

    而颜良却如此待他。

    蒋义渠被杀,袁绍手中,已经没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战将了。

    袁绍已经意识到,战将的重要性,不会谋士低。

    如果他帐下有能敌得过典韦赵云的猛将,现在的战斗情况不会是这样。

    袁绍已经派人去网罗猛将了。

    但是无敌猛将,比那些名士更难招揽到。

    名士已经闻名,知道有这么个人,可以直接去招揽。

    但是现在还无主的猛将,真的不好找。

    典韦赵云,都是通过一场场的战斗,才有了现在的名声。

    那些无主的猛将,还没有上过战场,最多就是在村子里打打黄巾军或者山贼。

    他们名气,最多就只在当地有一点流传,很难传到百里外。

    不能在一郡内扬名,就更不可能传到袁绍的耳中。

    袁绍想要网罗猛将,只能派出众多的探子,到各个县城。

    虽然袁绍如今战事失利,但是袁绍在冀州的名望还是非常高。

    派出去的探子,在各郡还真的挖到了很多实力不错的高手。

    但是说能与典韦赵云比肩的,还是一个都没有。

    这两个时间,袁绍网罗一百多人。连颜良文丑水平的,袁绍都没有看到过一个。

    实力最强的,也不过是韩猛蒋义渠这种水平。

    而且只是在个人实力上能与韩猛蒋义渠相比,其他方面更加不如。

    这些人大多都是山中猎户之类的。

    因为需要与猛兽搏斗,练就了一身还算不弱的功夫。

    但是他们毕竟没有接触过战争,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指挥军队作战。

    而且大多都是目不识丁。

    综合实力上,比起战死的韩猛蒋义渠,还是要差很多。

    在以前,袁绍根本不会关心这些人。

    不要说主动是网罗这些人,就算这些人主动来投靠袁绍,袁绍都不会去见他们。

    甚至审配田丰等人都不会出面。

    这些人只会被当做正常招募的新兵,送到军队中。

    最多给一个什长之类的低级军职。

    但是现在,袁绍不仅亲自接见他们,还亲自安排他们的职务。

    袁绍没有直接让他们顶替韩猛蒋义渠。

    这些人还是要在军中,多锻炼一番。

    到底能不能提拔为将军,还要看他们在军中的表现。

    但就算如此,袁绍也是博得了一个礼贤下士的名声。

    而且这些人的起点,比正常应征入伍要高。

    袁绍不拘一节网罗人才的消息,也是越传越广。

    越来越多那些没有名气,没有家族的人,慕名而来。

    有的还是当初被袁绍拒绝了,这次听说之后,又再度过来投奔袁绍。

    袁家的名头,在外面还是非常好用。

    就算只是一个平民,如果不告诉袁绍赵徽的实力,只告诉他们名字,以及家族。

    &nbs

    p;九成以上的人,第一选择都是袁绍,而不是赵徽。

    平民已经开始选择依靠世家。

    不说实力,只说个人的影响力,袁绍还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只要袁绍愿意放下身段,真正的做到的礼贤下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投奔他。

    当初被袁绍拒绝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投奔其他人,而是一直在等待机会。

    他们不会因为袁绍的拒绝,就对袁绍心怀怨恨,而是认为自己还不够优秀。

    现在机会来了,他们不会错过。

    虽然投靠袁绍的人,再次多了起来。

    但是袁绍短时间内,还是没能收到真正有大才的人。

    那些有高智慧的人,经过这么多年的了解,大多都已经不再对袁绍盲目。

    大汉,并不是袁绍说了算。

    &



第392章 芝麻绿豆小官吏
    颜良昏迷了三天才醒来。

    他身上伤口,在他昏迷中的时候,已经被清理好了。

    醒来的颜良,感觉非常饿,他的胃口前所未有的好。

    不过多日没有吃过东西,颜良只喝了三大碗的米粥。

    之前三个月,他每天都没有胃口,每天都只吃一小碗的饭。

    只是保证他不会饿死而已。

    以至于让他的身体,出现了很大的亏空,差点死在蒋义渠的手里。

    这一次昏迷中,颜良醒来时,感觉像是已经重新度过一生。

    对于以前,他已经完全放下。

    醒来的颜良,没有急于去战斗。

    他现在要做的事情,是要快点将亏空的身体调理好。让他的实力恢复到巅峰。

    颜良苏醒后,又过了几天,赵徽收到了徐庶让人送来的科举榜单,以及排在前十位考生的试卷。

    赵徽先看了榜单上的名字。

    上面有一些名字,赵徽听过,不过都是世家子弟的名字。

    整个榜单,也确实是世家子弟占据了大部分。

    但寒门子弟的名字,也占据了三成了。

    世家子弟各方面,普遍都要比寒门子弟强。

    毕竟他们拥有更多更好的资源。

    而且这一批参加科举的世家子弟,并不是世家中最精英的那些。

    在世家子弟中,只是处于中上水平。

    如果世家真的派出最得意的子弟,这次的科举,寒门子弟可能真的连一成都没有。

    文科排在第一的是王强,在他的名字后面,标注了寒门二字,下面还有王强的简介。

    数科第一,也不是世家的人,是一个名叫汪旭的二十岁出头的男子,原本是一个账房掌柜。

    他来自上谷郡,十六岁的时候,进了上谷学院,在那里学了三年。

    对于学院中的其他知识,他不是很敢兴趣,只钟情于数字。

    出了学院后,他成了一家商铺的账房。
1...131132133134135...4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