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隋末阴雄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史万岁的眉宇间终于舒缓了开来,笑道:“王将军,还是你有办法,就按你说的办,只是这样一来你完全可以随大军行动啊,为何你要拖在后面?”
王世充心中暗道:我能告诉你这是因为我想离你远点,以免给你牵连到吗?但王世充脸上却摆出一副无奈的表情,双手一摊:“史元帅,这也就是做做姿态给蜀王的人看看罢了,不然把他们全部打发在后面当运输队,只怕这万智光也会有意见,但要是我带着麦将军,冯将军他们,带个三千人拖在后面,这样蜀兵也没话说了。”
史万岁哈哈笑道:“王将军,我实在是弄不明白你的想法了,你费这心思把他们五个给弄来,却又跟着自己在后面看粮道,且不说你南征能得到什么,就是他们几个,能答应吗?”
王世充正色道:“到时候史元帅凯旋之时,把这些俘虏的账分给我们一部分就是,大军远征,粮道要紧,想必其他将军也不会有太多意见,而且我这样也是以防万一,蜀王就是真的想在后面搞什么鬼,有我在这里盯着,也不会逃过我的眼睛,这样可确保史将军在前方作战无虞。”
史万岁没有说话,站起身,来回踱起步来,走了几个来回后,他转头看向王世充,双眼中精光一闪:“王将军,你的提议我接受,但我也不能把你放得太靠后,毕竟这次深入宁州,瘴疫毒气很麻烦,你正好有办法对付这个,还是跟我先走一段再说。
象段达,司马德勘,冯孝慈他们这些人,先留在后面,隔个百余里,就让他们筑寨而守,放上一千多蜀兵驻守,再把我们的关中兵也放上两三百,这样混编,蜀王也没有话说。毕竟这次蜀兵是有兵无将,也需要我的这些将领来节制的。”
王世充心中暗叫一声:苦也。但脸上却是浮现出一丝笑容,行了个军礼,说道:“谨遵大帅军令。”
从中军帅帐中出来后,王世充就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低头进帐后刚一抬头,就发现麦铁杖等五人都盘膝坐在自己的帐中,一个个正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呢。一见到王世充,心急的麦铁杖便嚷道:“行满,有消息了吗?这回我等担当什么任务?”。)





隋末阴雄 致歉声明,外加感谢网友佟关
;
由于本人查阅资料时不够谨慎,在找绵竹烧曲的资料时把酿造时需要玉米这一句也加进文中,在337章蜀王夜宴中写了出来,玉米是明代以后才传入中国的,在书中的年代中并没有出现,感谢书友佟关的指正,现在已经在正文中修改,天道学识有限,错误在所难免,写书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希望能在今后的文中得到书友们更多的指点与交流,感激不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隋末阴雄 第三百四十章 请战争功
;
王世充不动声色地看了五个人一眼,每个人都是一脸的期待,眼神中尽是急切之色,他坐回到了自己的那张行军胡床上,平静地说道:“这一点为何诸位不在帅帐之中亲自去问史元帅?”
满脸横肉的司马德勘“嗨”了一声:“王将军,你就别跟我等绕弯子啦,这次南征,咱们哥几个可都是冲着你王将军来的,这些年我们在骁果军里成天站岗放哨,啥军功都没有,眼看着其他将军们个个都升了官,我们却还是原地不动,这个心急啊,多亏得这回王将军你记得我和段将军,把我们弄了出来,能不能进一步,就全看这次啦。是不是呀,老段。”
段达的脸上比起八年前,额角多了一道长达三寸的刀疤,那是当年在星星峡留下的,王世充总觉得当年欠了段达一份人情,上次从突厥回来后,这几年七七八八加起来给了他十万多钱,而这次也是第一个就是想到了带他出来混个军功。
段达瞪了司马德勘一眼,似乎是不太满意他在冯孝慈,刘全等人面前把自己的底细都说出来,但话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也只能转向王世充,点了点头:“司马兄弟说的是事实,王将军,你也知道我们骁果军士是皇家卫队,除非大战,是没有出来征战得功的机会,这次能不能向上动一动,就全指望宁州之战啦。”
王世充本待开口,却突然想到了两年前在射箭跑马场碰到的雄阔海,便开口问道:“老段,你们骁果军里有没有一个叫雄阔海的军官?三十左右,紫脸长须的一个壮汉子。”
段达点了点头:“不错,有这么一个人,即使在骁果军中,也是出了名的猛将,他是并州人。五年前番上部队大比武的时候被选进了骁果军中,曾在我的手下当过殿内将军,前年大宁郡主正式出阁嫁给高仆射的三公子高表仁时,皇上特批让他和他那个小队的二十名骁果卫士去给郡主当护卫,现在他的编制还在骁果军内,但人在高仆射府上,怎么。王将军你认识他吗?”
王世充笑了笑:“有过一面之缘,印象挺深,听说两年前他把越国公世子杨玄感给打伤了,后来他怎么样了?”
段达的眉头皱了皱:“这事当年在京城传得人尽皆知,王将军你不知道吗?”
王世充摇了摇头:“出这事的时候我正好在外地,也只是回城后听人说了这么一句。当时是关心杨世子和高郡马了,今天看到你和司马老弟,才突然想起这雄阔海来,他现在应该回来骁果军了吧,早知道这次应该把他也带来。”
段达摇了摇头:“他现在不在骁果军内,当年出事之后,正是交给我处理的。本来高仆射治了他一个带头斗殴,险伤人命的大罪,不仅打了二十军棍,还准备把他从军中除名,下狱论罪,结果那杨世子醒来后,听到是这个处罚结果,居然说这雄阔海是条好汉。就这么逐出军中可惜了,还亲自向高仆射求情,请他网开一面,让他带着那帮军士来越国公府上作护卫,每日陪他练拳习武。
出了那事之后,杨世子和高郡马都给两家大人禁足在家几年,到现在还没有解除禁令。高郡马本就是一书生,这回在家里也不需要骁果军当护卫了,而杨世子却是天生的武将,在家要是没人陪他练武。会把他闷死,所以高仆射在请示了皇上后,就特地准了杨世子的请求,雄阔海现在是以六品奉车都尉的身份在越国公府上当了护卫队长,王将军,只怕你这回即使有意,也不可能调他出来参战了。”
王世充轻轻地“哦”了一声,心中微微有些失望,那天他见到雄阔海这样的好汉后,就有心结交,可惜被杨玄感抢了先,但他脸上还是平静如故,说道:“只是随便问问罢了。刚才老段和司马问到了接下来任务的事情,我这里也跟大家透露一下,千万不要外传啊。”
王世充扫了一眼各人写满了期待,屏着呼吸的脸,看了一眼门口,低声道:“今天大家也都能看出来吧,蜀王殿下也是有意出来抢功的。”
冯孝慈恨恨地说道:“蜀王也真是的,派了个什么鸟人啊,我看那个姓万的哪能上战场,八成是他的娈童吧。”
刘全连忙捅了冯孝慈一下:“孝慈,慎言!”冯孝慈这才收住了嘴,下面更难听的话没有说出来。
刘全看着王世充,说道:“王将军,这个事我们大家都看得出,刚才只怕史元帅留你下来也是为了商量这事吧,你刚才可是劝史元帅跟蜀王搞好关系呢?”
王世充笑了笑:“刘将军,你是怎么知道的?”
刘全叹了口气:“王将军一向识大体,顾大局的,你要是不这样做,倒是反而奇怪了。前几天我们一直商量这次平南的时候,大家还想着打先锋,战阵上立功得爵,这回是不是为了让蜀王满意,得让我们改打后卫了?”
王世充心下雪亮,这几位当中,只有刘全的脑子最好使,堪称将帅之才,想必也是刘全怕自己的功劳给分,才拉上众人一起来自己的帐中问自己的,所以自己接下来的解释需要小心谨慎,至少要让这刘全满意才行。
于是王世充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点了点头:“具体的还没定,但以前那种让蜀兵负责粮道和后勤,我关中大军一路征战的策略显然是没法执行下去了,不然要是蜀王在后面使坏,扣发军粮,我们前方的大军没了粮食,要全部崩溃的。”
刘全紧跟着说道:“那就是准备用蜀兵去平叛,让我们这些关中精锐在后面守粮道?既然如此,我等还跑这里做什么,就地征发蜀兵就是,还用得着大军千里而来吗?”这话一出,其他四人都面色凝重,不约而同地看向了王世充。
王世充站起身,走到门口,对守在门外的张金称说道:“金称,我和几位将军有要事相商,护卫们都撒得远点,三十步外,也不要让别人接近。”张金称领命而去。
王世充走回了帐内,坐回了那张胡床,看着刘全的双眼,说道:“其实我现在认为,这种情况下我们守粮道,倒不一定是坏事。”
刘全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旋即问道:“此话何解?”
王世充平静地说道:“今天史元帅和蜀王殿下已经算得上是公开翻脸了,由于我军的后勤补给和粮道转运全要依赖于蜀王,可以说他掌握着我军的生命线,要是想使点坏,扣发军粮,那我们全得饿死在宁州的深山老林里。
刚才我和史大帅商量过,不能象原来那样让蜀兵守粮道,关中军打头阵,而是实行混编,蜀兵是有兵无将的,我们这二十员关中的将领,到时候要分散到各军,每个人担任行军的子总管,带一两千军士。
至于那个万智光,只怕要和史大帅一起走到最后了,也只有这个办法,才能让蜀王不至于在后面做手脚,他要的是那个万智光得到军功,这就相当于他自己得了军功,冲着这功劳,他也不会害我们的。”
刘全点了点头:“这个我们能理解,只是守粮道的是谁?就是我们这些人吗?王将军,大家都是信你才来投奔过来的,要是我们都只能在后面看守粮道,那还不如不来了呢。混编我们没意见,但不能只让我们五个守粮道,这件事还希望王将军能出头帮我们向史大帅争取。”(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隋末阴雄 第三百四十一章 安抚五将
;
王世充笑道:“不会让大家吃亏,这次的宁州之战取胜是没悬念的,但为了那点功劳你争我夺,结怨蜀王,以至于给他抓到把柄告我们一状,那就得不偿失了。各位可能有所不知,宁州是有黄金矿的,那些蛮夷也一直为了争夺金子互相攻杀,还曾经用金子行贿过时任西宁州刺史,现任大理卿的梁毗。
我军取胜之后,一定会有许多金子,到时候史元帅想必不会把这些金子上交国库的,要是私分了这些金子,就会落下把柄,到时候有可能会给蜀王告上一状,那我们别说得功升官,就是连现在的职务都未必能保住,最起码以后的前程要受影响。”
众人没有料到还有这一层意思,一下子都傻了眼,默然不语,良久,冯孝慈才长叹一口气:“娘的,怎么每次打仗都要碰这种狗皮倒灶的事情,真他娘的烦。”
王世充也跟着长叹一声:“孝慈,要是我们都只是小兵,只用听官长的命令,鸣鼓而进,闻金则退,人头和俘虏算军功,简单直接,那倒也省事了,只是我等现在既然到了这个位置,已经回不去当小兵了。
这次南征宁州,皇上不让蜀王当大元帅,而是另派了史元帅过来,其实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我们这些中层将领就得夹在中间当受气包啦,当时我没料到事情会这么严重,把各位牵扯了进来,大家真的要怪,就怪我吧,我王世充给各位赔罪了。”
王世充说着,站起身,向着众人郑重其事地作了一个揖,顺便在弯腰的时候使劲地挤了挤眼睛,弄出了点泪光出来。
冯孝慈猛地一拍**,说道:“王将军,这事怎么能怪你呢,咱们兄弟都知道你是好心想提携我们,谁又能想到来这里后又是这结果呢,我老冯只听你的,你让我做啥我就做啥,守粮道就守粮道好了。”
麦铁杖跟着也站起了身,哈哈一笑:“守粮道也挺好的,至少不用担心给饿死,他们要斗就让他们斗去,我老麦能平平安安地回老家抱老婆就行。”
段达和司马德勘对视一眼,也都站了起来,段达对着王世充一抱拳:“行满,当年早就把命交给你老弟了,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办,我们都知道你是为了我们好的。”
刘全摇了摇头,也站起身,对王世充说道:“王将军,我们来了就是把命给了你,你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绝不会有什么异议的,只是你这样把我们五个都留在后面守粮道,这个置身事外的用意是不是太明显了点,会不会两头都不讨好,到头来无论哪方不满意,都会把我们当出气桶呢?”
王世充微微一笑:“他们抢他们的功,抢他们的钱,我们不去掺和,又会得罪谁呢?刚才我向史元帅进过言了,他也没什么意见,这次我还是一路上跟着史元帅,为他出谋划策,等到史元帅觉得不需要我的时候,我就找机会留下来看守粮道,到时候还有赖各位的鼎力支持。”
刘全点了点头:“那就辛苦行满你了,行军路线还是按原来的吗?”
王世充眼中绿芒一闪,从一边的行军床下拿出了那张从大兴带出来的舆图,摊在了帐内的小案上,五人不约而同地围了过来,只听王世充低声道:“还是按之前的军议,大军明ri开拔,出蜻蛉川,过弄栋,经小勃弄,大勃弄,入南宁州。这一路的行军要在原始森林里走上一个月左右,由我们关中军打头阵,遇到蛮夷的反抗就地粉碎,为后面的打军打开通道。
这一路上我军要大张旗鼓,宣扬王化,声势越大越好,以震慑蛮夷,让他们集中部队与我军决战,这样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众人的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喜sè,段达笑道:“要是这种打法的话,能一战击破蛮夷的主力,那也不用守什么粮道了,直接就平叛了嘛。”
王世充摇了摇头:“没有这么乐观,这次跟上次岭南平叛不一样,上次我们有冼太夫人和其他的蛮部相助,在番禺城下一战击杀了叛军首领王仲宣,加上此前被消灭的陈佛智,周师举那三个主要的叛乱部落,剩下的事情就是让那些投降的蛮部去剿灭三个叛乱蛮部的残余势力,可谓一战而定。
但这宁州的情况和岭南完全不一样,爨氏一族在这里经营了近四百年,比南北朝的时间还要长,这里无论大小部落几乎都是爨氏的分支,想要象上次那样击败爨翫后驱使其他部落去剿灭爨翫,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最可能的事情是粉碎了爨翫拼凑的各部联军后,这些蛮夷也纷纷作鸟兽散,就象当年的孟获一样,要么逃回峒中死守,要么四处去找救兵,到时候剿起来可就头疼得多了。
所以我想我们在和爨翫决战取胜之后,大家就分头留下来守粮道,而我也会找机会脱离史元帅和万智光的,史元帅用兵狠,当年平江南时带着两千人转战千里还攻下了敌军的老巢,成就了他的名将传奇,这次在宁州也会穷追残寇不止的,到时候我们保证给他的后勤供应即可。”
刘全等五人脸上都显出叹服的神sè:“王将军,你可真是运筹帷幄,太厉害了。”
“就是,我们早就知道王将军之能,所以才会这样跟着你混的,听你这么一说,决战取胜也有足够的军功了。至于那个追击战,就交给史大帅吧。”
“老麦,你最能跑了,要不这回你带些跑得快的健卒,到时候打赢了以后就直接盯着爨翫追,也省得史大帅再玩一次千里追击啦。”
“嘿嘿,要是在平地上,十个爨翫我也能捉回来,只是到了那深山密林,老麦地形不熟,两眼一摸黑,那可就追不上了,弄不好还把自己这条命给搭了进去,这种高难度的任务还是交给史元帅吧,老麦自知不是这块料。”
众人相互嘻嘻哈哈了一阵,原来帐内有些沉闷压抑的气氛变得舒缓了许多,王世充长身而起,说道:“时间不早了,各位先回营休息,明天一早还要两军会合,混编,然后誓师出征呢。”
众人纷纷告辞,王世充又回到了那张小案前,出神地盯着舆图,尤其是看着昆州的治所味县(今曲靖十五里三岔)一带,那里倒是地势平缓,有一片方圆数十里的草场,也是为数不多的南宁州西南马(上次征岭南时用的那种驮马就是出产自南宁州的西南马,身材矮小,但耐力不错,可作驮马)产地,在这个西爨的老巢,想必会有一场决战吧。
王世充正入神思考的时候,张金称的声音突然在帐外响起:“王将军,史元帅那里有要事,请你速去相商。”
王世充微微一愣,这会儿已经夜深,哪还会有什么要事呢?但史万岁既然传唤了自己,自然不敢怠慢,连忙收起了地图,出帐向着史万岁的帅帐走去,进得帐中,却发现史万岁正衣不解甲,举着一顶油灯,正出神地看着案上的一幅地图,而他的身边,却站了一名将校打扮的雄壮武夫。
王世充心中暗想,一定是史万岁又有了什么新的战术,要招自己过来合议一下,可是奇怪的是,为什么平时一起议事的杨武通这会儿也不在呢。
王世充走上前去,正要行礼,眼睛却不经意地向那地图上一扫,突然发现那张不是宁州的地图,而是自己非常熟悉的岭南地图,脸sè微微一变。(未完待续。)




隋末阴雄 第三百四十二章 岭南再叛
;
史万岁的头依然没有抬起来,声音中透出一丝沉重:“王将军,刚刚接到军报,岭南桂州俚人大首领李光仕于月前反叛,叛乱波及二十个州郡,皇上已经紧急命令柱国王世积征岭北兵平叛,上开府将军周法尚征岭南兵先行出发,看来我们这里动作还要再快点,绝对不能输给王世积!”
王世充的脑袋“轰”地一声,但他马上恢复了镇定,点了点头,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李光仕我认识,当年他向我军投降,在剿灭王仲宣的叛乱中也立有大功,怎么好端端地就反了呢?”
史万岁叹了口气,对身边站着的那名虎背熊腰的黑脸壮汉说道:“须陀,你来说说吧。”
王世充看向了史万岁的身旁,只见一位全身披挂,威风凛凛,身长八尺的大将冲着史万岁,站了出来,此人三十岁上下的年纪,丹凤眼,卧蚕眉,颌下三缕长须飘飘,高鼻阔口,眼如鹰隼,若不是生了副黑脸膛,活脱脱象是关公在世,王世充乍见此人,心下暗赞一声,端地是条好汉。
黑脸“关公”冲着王世充一拱手:“王将军,卑职乃骁果军帐下大都督张须陀,这次奉了兵部的急令,八百里加急从大兴过来,将岭南叛乱之事告知史元帅,还好,在大军出征前赶到,总算是不辱使命。”
王世充在大兴时就听过这位张须陀的威名,此人乃是河南弘农阌乡人,弱冠从军,征南陈,平江南时都立过军功,从兵士转成了军官,后来在番上的部队**武中名列当年的冠军,加入骁果军,力大无穷,勇武过人,又少年时得异人传授武艺和兵法,是一员真正的万人敌之将,这次奉了兵部的调令过来传信,显然也是要就地留在军中,在这次宁州征伐中建功立业。
王世充飞快地回顾了一下张须陀的背景,点了点头,现在他更关心的还是岭南的情况:“张都督,你详细说一下岭南的情况,我印象里李光仕是很恭顺的,当年也见识过我军的威力,而且我记得把他的部族迁出了西南部的桂州一带,转到番禺附近安置了,怎么说反又反了?”
张须陀微微一笑:“王将军可能离开岭南时间有些久了,对那里这几年的情况不太了解,请容卑职跟您细细说来。”张须陀紧接着把岭南这六年的情况作了个概述:
当年王世充和裴世矩平定岭南后,一切按原定计划实施,冼太夫人还亲自陪同着朝廷派来的巡抚大使裴世矩,一路巡抚岭南各州郡,宣诏岭南的各族酋长与洞主们前来参见裴世矩,以示效忠。
南海首领高千里、苍梧首领陈坦、冈州首领冯岑翁、梁化酋长邓马头、藤州酋长李光略、罗州酋首庞靖、桂州首领李光仕等二十多州的当地民族界头面人物和地方武装头目,他们在洗太夫人带领下,都表示拥护隋朝。
这些人多多少少曾经参与过这次王仲宣的谋反,但在冼太夫人的担保下,裴矩对其只是一番教育和抚慰后就放他们回去,仍让其统领自己的部落,于是岭南终于被彻底平定,两三年来再没有折腾出什么名堂来。
至于李光仕,带着那些叛乱的部落去剿灭了为首的王仲宣等三个部落后,由于其是来自于桂州的外来户,实力最弱却又被王世充刻意地抬到了很高的位置,李光仕本人又在平叛过程中拿着鸡毛当令箭,颐指气使,引起了其他那些土著部落的嫉妒与不满。
当裴世矩离开广州后,新任的番州刺史赵讷上任,李光仕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在王仲宣部落的故地上站稳脚跟,不惜大肆用搜刮来的财物贿赂赵讷,当年李光仕只是一个几千户人的小部落首领,但在靠着在剿灭叛乱三部的过程中大肆膨胀,手下有十余万户,桂州老家和南海新领地加起来有上千里的领地,连冼太夫人也渐渐地不放在他眼里了。
这赵讷又是个巨贪,仗着天高皇帝远,自己在岭南大权独揽,便与李光仕沆瀣一气,支持和指使李光仕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几年下来,不仅岭南那些参与过叛乱的部落不堪其苦,连冼太夫人的本部也多被李光仕留在桂州看老家的狗腿子们侵扰。
结果冼太夫人咽不下这口气,派府中长史亲赴大兴向朝廷上书,告发赵讷在番州贪赃枉法,结交渠帅,图谋不轨的事情,杨坚得知后第一时间派御史来查,结果冼太夫人的所奏一一属实,从赵讷的总管府中搜出了大批赃银,气得杨坚下令将赵讷就地正法,并全权委托冼太夫人追查李光仕勾结贪官,占地夺人之事。
李光仕失了靠山,知道大祸将至,惶惶不可终ri,连夜裹胁着番禺一带新领地的人口部族(多是以前那三个反叛部落的遗民),逃回到桂州老家,又听说朝廷的新任广州总管令狐熙即将带兵走马上任,第一个任务就是来捉拿自己,索xg牙一咬,心一横,背靠着交州地区已经duli几十年的反叛首领李佛子,举兵造反。
1...113114115116117...2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