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武侠世界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大荒散人
求道武侠世界 第五十二章 救援之议
“不妥,不说咱们还不知道大师兄等人的确切下落,即使他们真的陷落京城,想要出手救人也是艰难万分,要知京城乃是元蒙的核心之地,高手如云,还有朝廷兵马不知多少,想要从元蒙腹地把一众武林高手救出,以我武当之力,谈何容易!”
俞岱岩对殷梨亭的建议不置可否,去京城救人,在他看来,根本不现实,京城之地,凭他们武当现在的实力,想要救出各派高手,希望着实渺茫,即使加上张三丰这等天下第一高手,都没有几分希望。
张三丰沉默不语,心中却思绪翻飞,想要得出一个完全之策,听了俞岱岩的话,他暗自点头,此言不假,凭借武当一派之力,还是损失几个中坚高手的情况下,要从京城救人,不是一个好主意。
呼,紫霄宫内的烛光微微一闪,大殿中央便多出了一人,此人正是太元。
“六大派的下落,贫道差不多已然知晓,若我所料不错,他们应该被关押在万安寺内,有汝阳王府众多高手看管,还有诸多精锐兵马守护,想要救人,还需从长计议。”
这话一出,众人一个激灵,霍然转身看了过来。
“太元小友所言属实?”
张三丰眼中一亮。
“这消息应该错不了,无忌,明日你便传讯下去,召五散人,光明左使杨逍,各自行动,安排前往京城救人之事,他们安排妥当后,半月之后,在京城汇合。”
太元道人对张无忌吩咐道,也不管他脸上惊喜莫名的神色,心绪平静的很。
救援六大派,并不算他心血来潮,一开始他也没有准备让这些人真的陷落在京城大都之内,要知道,不论那些人心性性格如何,都也算是中原武林的精华,若是真的被元蒙朝廷一网打尽,对中原武林来说,就是一场灾难,若明教只是一个简单的江湖门派,那中原各派衰落自是一件好事,正好是自身崛起的时机,可明教不单是一介江湖门派,而且矢志反元,驱逐鞑子,如此一来,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人死去,反而要出手相助,把他们从元蒙朝廷手中救出,保住中原武林的元气,也为反元之事增添几分力量。
“多谢太元小友相助了,老道感激不尽!”
张三丰也是没有想到,太元道人竟然会出手相救六大派,前些时日,六大派可是声势浩大地前往光明顶,要围剿明教的,双方可以说是有着深仇大恨也不为过,如今太元道人作为明教教主,却准备出手相助,这让张三丰如何不惊讶感激。
“呵呵,张真人不必客气,贫道所为,也只是为了保住中原武林的元气罢了,此番被那元蒙朝廷抓去的可都是各派顶尖高手,中原武林的中坚力量,若能救出他们,日后反元大业便可增添几分胜算,这和我明教驱逐元蒙的目标是一致的,贫道作为明教教主,自是不得不为。”
“太元教主好气魄,我等佩服。”
俞岱岩和殷梨亭即使以往对明教没什么好印象,可此时也不得不大为赞叹,世间广阔,众生繁多,可不是每个人都能以德报怨的。
在他们看来,太元道人如今的做法,就是以德报怨的典范了。
“好,那便这么说定了,无忌,距离大都之会还有一段时间,你这几日抓紧为你两位师叔治疗伤势,等到时机一到,立刻赶赴大都。你作为明教副教主,此次行动便由你来主持,有杨左使,鹰王,蝠王等人在一旁提点,应该没多大问题。”
太元道人话风一转,让张无忌有些措手不及。
“教主,这,这如何使得,我年岁轻轻,如何能主持这等大事,一个不好,岂不是要出大乱子?”
张无忌有些心惊胆战,此次行动可非同小可,想要从元蒙大都把一众武林高手救出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中的种种谋划,执行,都不是易于之事,他从小到大,哪里经历过这等场面,而且此次事情,说的不好听些,那可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不仅那些六大派的高手情况不妙,就连明教众人,恐怕也是凶险莫测了,这个压力,对他来说,着实有些太重大了。
“能有什么乱子可言,以你当下的武功修为,武林中罕有对手,加上我明教高手众多,救人之事虽然难办,可成功的希望已经不少了,这也是对你的考验,你终归是要做上明教教主之位的,贫道志不在此,过些时候退位之后,你就要统领群雄,没有点手段威望如何能行!”
太元道人语气严肃郑重,显然没有一丝开玩笑的成分。
张无忌面色变化,正要说些什么,张三丰已经开口,却是让他答应下来。
无奈之下,张无忌也只能赶着鸭子上架了。
这件事情商量妥当之后,接下来的几天,便没什么大事,张无忌一心为殷梨亭和俞岱岩治疗伤势,有黑玉断续膏在手,一切都进展顺利。
韦一笑和殷天正等人已经下了武当山,开始联络明教各路人马,准备半月之后的大都之行。
太元道人这个教主反而清闲起来,他每日里在武当山打坐炼气,揣摩武学,磨练先天真气,为接下来突破胎息之境做准备。
这一日,张无忌等人已经下了武当山,朝着元蒙大都而去。
“太元小友,你真的放心让无忌来主持这次的事情?大都之内,凶险莫测,他们还要救出六大派的各路高手,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张三丰淡淡一笑,对着身边的太元道人问道。
“呵呵,张真人,那无忌可是你的徒孙,连你都这么放心,贫道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这事情虽然艰难,可正因如此,也才有他树立威望的时机,否则的话,贫道空口封他一个副教主,没有威望,没有贡献,日后如何统帅明教群雄?”
太元道人一副平淡的模样,半点都不担心,心中暗自说了一句,若是按照原本的路线,本来就是张无忌带着明教群雄前往万安寺把众人都给救了出来的,眼下虽出了他这个意外,可张无忌到底还是练成了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一身武功足以傲视天下,如此一来,万安寺一行,当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看来小友已经成竹在胸了啊。”
张三丰微微摇头,也不再多说。
“张真人,且不说那么多,你我继续回去论道才是正事,其他的事情哪有先天大道来的重要。”
太元道人哈哈一笑,脚步一闪,率先纵入了山道之上,几个闪烁,就是几十丈的距离。
张三丰自不会落后,大袖飘飘,脚下生风,也紧随而去。
求道武侠世界 第五十三章 大都火起
事实也却是如此,对张三丰和太元道人这等层次的武学宗师来说,世俗之事定然是没有先天大道来的重要,如今好不容易两个先天宗师聚在一起,那还不争分夺秒地谈论武学?
而且有张无忌和明教一行人赶往大都,救出六大派的人还是没多少问题的。
武当后山,一座草庐之内,此地就是张三丰往日闭关之所,简单朴实,没有多少奢华,暗合大道至简真意。
在太元道人眼中,这片区域,其中的一草一木,都暗含玄机,似有深沉的奥秘蕴含其中,隐约可见不一样的风景。
他知道,这等异象玄机,必定是张三丰的手笔,其他人境界不足,还难以布置出这等韵味深沉的居所。
一张矮几之上,清茶两盏,袅袅清香扑鼻,张三丰和太元道人相对而坐,他们身边,摆放着一本本或薄或厚的书册,这些书册,不是佛道典籍,也不是农工医书,而是武学秘籍。
全真心法,混元功,破玉拳,辟邪剑谱,华山剑法,希夷剑法,夺命连环三仙剑,百变千幻云雾十三剑,回风落雁剑,衡山五神剑,玄冥神掌,乾坤大挪移,纯阳无极功,武当九阳功,九阳神功,武当绵掌,神门十三剑,武当两仪剑,太极拳经,种种武林中的上乘典籍都一一摆在这里,若是被旁人看去,怕又是一场腥风血雨般的抢夺。
只是对太元道人和张三丰来说,这些秘籍也只是等闲,到了他们这等武学境界,单纯的一本武学秘籍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先天大道,重在开悟,心领神会,若不能参透玄机,就算再厉害的神功典籍,都没有多大作用。
这几天来,张三丰和太元二人就居住在这武当后山,每日里研讨武学,参悟典籍,领会其中的武学智慧。
“张真人,如何?”
盏茶功夫过后,太元道人轻声问道。
“不错,这些典籍,正奇皆有,包罗甚广,老道参悟之后,大有所得。”
张三丰捏须微笑,这话属实,张三丰虽是天纵奇才,一代宗师,一手创立了武当派,可他一身武学根基缘起九阳神功残卷,若说博大精深,那却也不实,而且武林各派,对自家武学典籍,无不凋敝自珍,即使他武学大成,堪比天下第一人,想要得到诸多典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他自重身份,也不会强行掠夺诸派典藏,如今太元道人拿出了几世积累的诸般秘籍,令他大开眼见。
“唉,可惜,当今武林,各家各派门户之别太大,种种功夫秘籍都藏的严严实实的,想要博采众长都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这也没什么办法,武林形势如此,千百年来的传统如何能轻易打破。”
说到武林现状,二人也没什么更多的办法,好在他们也不在意这些,继续谈论武学。
张三丰一身太极大道,阴阳相济,刚柔一念,以太极统御万法,精深微妙,太元道人听他讲解武学道理,收获良多。
同样,太元道人几世积累,心意纯粹,剑意凛然,以太上之心,驾驭无情剑意,剑道精妙,走的是一剑破万法的路子。
转眼就是几日时间,太元道人在武当山上大有所获,心意越发精纯,精神勃发,剑意森森,一身先天真气绵绵精纯,流转周天,自身越发圆满圆融。
修行到了这一步,已经是先天第一步洞玄境界的巅峰,只差一丝感悟,便可胎息有成,把功夫练入五脏六腑,生机绵绵不绝。
这一日,已经到了明教众人约定的半月之期,太元道人起身离了武当山,朝着元蒙大都而去。
虽说对张无忌等人有信心,可他还是要去看看,务必不能让此事出现变数。
元朝大都,京城之地,熙攘繁华,胡汉共存,走在街上可以看到风俗装束各异的外族之人,蒙古人,色目人,西域各族人等等。
此时元蒙天下虽已经是沸反盈天,烈火烹油,各路义军层出不穷,可作为元朝都城,大都仍然是一片繁华景象,建筑华丽,人流如织。
太元道人一身青衣道袍,走在大街之上,虽身处闹市,可却心神清冷,如冷月高悬,洞烛世间,似是与周围的气息格格不入,又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复杂矛盾而又和谐的气息出现在他的身上。
他并没有和张无忌等人汇合,而是独自一人在街上行走,观察人世浮华,万象红尘。
时间一晃便是几天,这一夜,太元道人在一家客房之内盘膝静坐,一呼一吸之间,若灵龟,似青蛇,时而深沉悠远,时而急促灵动,一身真气圆满澎湃,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静谧的夜色下,显得清冷诡异,身上也仿若有一层蒙蒙光晕在缭绕蒸腾。
陡然间,寂静的夜幕下,一阵阵喧哗之声由远及近,太元道人从空明澄澈的心境中清醒过来,眼眸一闪,就见到外面夜空之下,一团团金红色的火焰冲霄而上,还有无数人惊叫呼喊之声传递过来。
“咦?看来时机已经到了?”
他微微说了一句,身形一飘,已然从客房窗口飘然而出,腾挪纵跃在一座座屋脊之上,似是一抹青色的幽影,消失在茫茫暗夜之中。
今日的汝阳王府热闹非凡,大约三更时分,王府后院忽有大火熊熊而起,立时便惊动了诸多王府守卫,一时间广阔的王府之内,人影重重,乱作一团。
火势凶猛,直冲半边天,半个大都城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王府之内,不乏聪明智慧之辈,只看这情形,便知道今日的大火,内有乾坤,怕是有人故意纵火了,只是这等事情,说出来也没什么用处,汝阳王府在元蒙朝廷中,地位尊崇,汝阳王更是元蒙的支柱人物,他是万万不可有事的,所以王府之内,人流匆匆,开始全力救火。
万安寺,是京城一座大寺,地处城西,距离汝阳王府的距离不远不近,大火一起,寺中就是一阵轰动。
此时赵敏正在万安寺中,这些时日,她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这寺院中度过,此中缘由,并不是他笃信佛法,而是万安寺中关押了六大派的各路高手,这些人全都被他以十香软筋散所制,每日里都要找几个人出来比试武学,想要借机洞察各派武学的招数奥妙,可怜众人往日里虽都是武林中响当当的人物,可此时身中奇毒,一身内力无法发挥出来,只是凭借招数之力,如何是赵敏的对手,往往交手一番,就会败下阵来,白白受一番折辱。
对于赵敏的心思,各派众人也不是不了解,可惜身不由己,心中明白也好,糊涂也罢,仍然要硬着头皮上。
赵敏刚刚领教了崆峒派的一门精妙剑术,正想着仔细参悟一番,就听得外面一片哗然,出门抬头一看,半边天空都红了起来,那起火的位置,让她心头一凛,正是汝阳王府。
“郡主,不好了,王府起火了,王爷和世子都在府中,火势凶猛,也不知他们有没有损伤,咱们要不要前去支援?”
沉思间,赵敏耳边响起一道急促的生硬,眼光一闪,却是她手下的阿大。
“这火来的诡异,却是要小心谨慎,这样吧,让玄冥两位师傅驻守万安寺,其他人随我支援王府!”
赵敏心思何等敏锐,一眼就看出今夜的大火恐怕其中另有玄机,说不定就和万安寺之事有关,可她也不得不做出如此决定,毕竟六大派的人虽然重要,也没有她的父兄来的宝贵。
“是,郡主!”
阿大领命而去,不多时赵敏一行人就匆匆离开了万安寺,朝着汝阳王府方向而去。
这一切都被万安寺外一处阴暗角落的一人看在眼里,见得赵敏率领大队高手离去,他身形一晃,闪电般没入重重黑暗之中。
万安寺外不远处的一处院落之内,正是明教众人的汇聚之地。
刚才打探消息的,正是众人中轻功卓绝的韦一笑。
韦一笑的消息一到,明教众人暗自点头,事情已经成了,一切都向着他们计划的方向发展。
“副教主,赵敏已经带人离开,咱们该行动了。”
杨逍淡然出声,其他众人纷纷附和。
“好,既然如此,咱们这便出发,等到六大派众人身上的毒性一解,立刻出手救人。”
张无忌这些日子,参与这等大事,心性气势也都磨练出来一点,这番话说出还真有几分副教主的气概。
明教此次前来的都是精锐高手,一个光明左使,两个护教法王,五散人,加上张无忌这个副教主,个个都是江湖上的顶尖好手,身法矫健,悄无声息地就潜入了万安寺内。
六大派众人所关押之地,就在万安寺内的一座七层宝塔之上,此时这宝塔之内,也有一股诡谲的气氛开始酝酿,一道黑影身形飘忽地走过一层层地界,不断把十香软筋散的解药拿给六大派众人。
一切都进行的有条不紊。而这派发解药之人,正是明教的光明右使范瑶,也是汝阳王府的苦头陀。
范瑶此人,当年阳顶天消失之后,直接离开光明顶,销声匿迹,后来更是自毁容貌,潜入了汝阳王府,一晃已经多年,这一次,他终究等来了这个大显身手的机会。
暗中联络明教众人,偷出十香软筋散的解药,这一切若不是有他在,明教众人想要救出六大派,恐怕没那么容易。
求道武侠世界 第五十四章 葵花轻雨
明教救人的行动,如火如荼,按部就班,很快整个万安寺便轰动起来。
只是赵敏带走了大量高手前去救援汝阳王府,这万安寺内的守卫力量就有些薄弱,玄冥二老虽武功卓绝,江湖绝顶,可一个张无忌便可以把他二人生生牵制住,剩下的诸多高手对付一些普通的元蒙士兵还是绰绰有余的。
太元道人此时就站在万安寺不远处的一条街道上,气息渺渺,似有似无,望着前面的一片喧哗,默然不语。
汝阳王府门前,赵敏一行人一番急赶,已经到了。
“郡主,咱们抽调了不少高手回来,万安寺那边怕是要撑不住了,那些六大派的人?”
阿大在赵敏身边轻声说着,一副忠心为主的模样,腰身都弯了下来。
“不必担心,我自有打算,想要救出六大派的人,哪里有那么容易。”
赵敏自信十足,这些时日,她可不是只在万安寺中挖掘武学,暗中还做了大量的准备,想到那一抹紫色的身影,她的信心又充足了不少。
喧哗阵阵,人喊马嘶,这一夜,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夜。
太元道人静静矗立,本来若有若无的呼吸忽然停顿了一下,接着幽幽地叹息了一声。
“阁下既然来了,又何必躲躲藏藏呢,贫道真是没有想到,元蒙朝廷竟然还有你这样的高手!”
他忽然出声,这条街道都似乎在这一刹那变得寂静了起来,再看太元的目光幽若深潭,直直地看着面前不远处的一片黑暗。
“嘿嘿,小道士好高深的功力!”
声音尖锐沙哑,刺人耳膜,很是难听,话音未落,太元道人面前便已多出了一人。
此人一身紫衣,面色苍白如玉,没有丝毫血色,气息显得格外地阴沉,只有一双眸子,精光闪闪,在深沉的暗夜中吞吐不定。
来人现身,太元心头一震,面色也肃然起来。
在太元道人的感应中,眼前这阴气森森之人,恰恰相反,精神笼罩下,此人仿若一轮炽烈的骄阳,熊熊的热力几乎焚天毁地,可怕无比。
这种肉眼所见和神念所感下截然相反的气质,如何不令人震惊。
“阁下何人?”
心中虽有震惊,可太元面色却平静如水,这也是他的心境如水,剑意纯然,哪怕天崩地裂也不能动摇心灵,静静地询问。
“咱家轻雨,小道士是来阻挡咱家之路吗?”
此人是一个内宫宦官,这一点以太元的眼力,不难看出,心思转动间,对于此人的来意隐约有些明白过来。
“贫道太元,明教教主,你若想要前往万安寺,那怕是不可能了。”
太元淡然开口,身形不懂,夜风之下,衣衫如铁,没有丝毫飘动的迹象,看上去很是诡异。
“明教教主?原来如此,那便没办法了,咱家领教道士你的功夫吧。”
轻雨语气越发轻柔,说话间,身影一闪,便是紫光一片,阴柔诡秘到极点,刹那间便到了太元道人面前,一股尖锐凌厉的气劲直冲眉心而来。
眼神如电,光华一闪,他便看到,这轻雨手呈兰花,拇指食指夹着一枚暗沉沉的绣花针,细小的绣花针刺破虚无,空气都荡起一丝丝涟漪,似有无数细碎的气泡在空中崩溃开来,玄奇而诡异。
这一刻,太元道人猛然想到了一人,东方不败!
不错,眼前这轻雨宦官,出手动武间,给他的感觉仿佛是东方不败再临。
“葵花宝典!”
心头凛然,太元忽然明悟,眼前之人所使出的功夫,定然是葵花宝典无疑了。
他都没有想到,相隔茫茫时空,他竟然还能遇到修习葵花宝典之人。
而且眼前这人,一身功夫,虽不曾有东方不败那等堂皇大气,霸气凛然,可阴柔诡秘之处,却更胜一筹。
这也是因二人心性有别才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气质。
嗡,剑吟陡起,一抹寒光突兀出现,叮的一声,清脆悦耳,太元道人神而明之,手中长剑抖动间,便和轻雨手中的绣花针激烈的碰撞在了一起,精纯强横的先天真力在虚无中交锋。
二人交手,快捷如电,黑夜之下,一青一紫,两道声音纵横交错,残影层层,如梦似幻,几个弹指的功夫,二人就不知交手了多少次。
激烈的金属颤动声停了下来。
“好剑术!”
“葵花宝典果然名不虚传!”
两人同时开口,彼此对视,都从中看到了慎重。
眼前之宦官轻雨,竟然也是一尊先天宗师。
太元道人已然明白过来。
到底是一国帝朝,底蕴深厚,元蒙虽然如昨日黄花,接近末代,可朝廷之内,仍然有一个先天宗师坐镇,这让太元道人多少有些意外。
而且这轻雨一介宦官,残缺之身,竟也能成就先天宗师境界,其中的才情智慧,不可测度,令人惊叹。
“你竟知晓咱家所练的神功?”
轻雨眉头一皱,心中疑惑震惊,他所修的葵花宝典,乃是宫廷大内流传的一门神秘武学,轻雨少年之时偶然发现,这门功法当初还很是残缺,诸多精义不全,全仗他天纵奇才,几十年修行下来,才慢慢把这一步武学完善,前几年才取名为葵花宝典,自问这个秘密普天之下,只有他自己清楚,却是没有想到,竟然在太元道人口中听到了葵花宝典这个名字,如何不让他心神动荡。
一切只是瞬息之间,轻雨已经再次出手,他脚步飘忽,身形如鬼魅,恍惚间,化作几十道残影,嗤嗤之声不绝,凌厉尖锐的劲风层层叠叠杀来,招招都凶险莫测,直击要害。
太元眼前一花,周身处处都是轻雨的身影,一枚枚漆黑深沉的绣花针,细小锐利,可洞穿金石,带着森然冷酷的气机,刺向了他周身要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