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无限召唤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堂燕归来
武安国忙是笑道:“陛下圣明,蔽庄离博县确实不远,大概也就一天的脚程。”
“这么近么。”陶商点点头,笑道:“既然这么近,朕就去你府上坐一坐,反正将士们还得休整一两日,不知安国你欢不欢迎。”
武安国如此识大体,为大魏立下了巨功,陶商前去武家庄也算是给武安国撑场子,做一个榜样,让泰山郡的大小豪强们知道,跟着天子混才有肉吃有面子,让他们不敢向宋江靠拢。
武安国当然是受宠若惊,惊喜万分,忙道:“陛下圣驾光临寒舍,实在是草民莫大的荣幸,草民岂敢不欢迎,自然是一百个欢迎,一万个欢迎。”
陶商一笑,便叫大军且在博县休整,他则带三千精骑,随着武安国前往武家做客。
……
博县东北大道。
宋江还在狂奔,从夜里逃到午时,惊魂落魄的宋江,足足逃出了三十余里地,确认魏军没有穷追而来之时,才敢停下脚步,喝一口水,喘那么一口气。
宋江停下脚步,聚拢收拾败兵,却肉痛的发现,自己的三万多大军已灰灰了半数以上,逃来的兵马不足一万五千余人。
就在不到一个月前,宋江还有五万雄兵,短短时间内就损失到这种程度,焉能不叫宋江肉痛。
大道旁。
宋江铁青着脸坐一棵大树下,大口大口的往嘴里灌着水,一脸的恨怒不甘。
“陶贼,陶贼——”
空有一腔愤怒,宋江却只能一遍遍的咬牙念着陶商的名字,好象光靠诅咒就能够杀死陶商一般。
李逵也气呼呼的骂道:“公明哥哥,我觉的那陶贼也没啥了不起的,要不是武安国那王八羔子叛变,陶贼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休想攻下咱博县城,都怪那姓武的狗东西!”
“武安国,武安国——”宋江的嘴里,又改成了咬牙切齿的诅咒武安国。
就在这个时候,戴宗却飞奔而来,拱手道:“禀大王,那武松带着一千败兵,也赶过来会合了。”
“他奶奶的,这个叛贼竟然还敢来,老子一斧子剁碎了他!”李逵第一个跳起来,愤怒的咆哮大骂。
宋江也怒道:“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本王要杀了他!”
愤怒之下,宋江当场就要下令,命林冲李逵众将率军出击,把武松和那一千兵马,统统灭了干净。
“大王息怒。”吴用却拦下了他们,劝道:“这武松是否参与了其父叛乱,目前还尚未可知,他既然敢前来会合,就说明他很有可能并不知情,我们这般盲目动手,说不定会杀错了人。”
宋江身形微微一震,怒火又被压了下去,头脑恢复了几分冷静。
细细一想,吴用所说,似乎也有道理,武松要真叛乱的话,就该投奔了陶商才对,为何还敢前来,那不是前来送死么。
武松应该没这么傻。
“军师所言固然有其道理,但武家叛乱,武松身为武安国之子,无论如何也洗脱不了干系,哪怕是万一,这个险我们也不能冒。”诸葛诞却冷冷的提醒道。
宋江的眼中立时杀机再起,拳头一握,点头道:“说的不错,武松倘若真的心怀异心,再让他混到本王身边,将是何等的凶险,本王绝不能再冒这个险。”
一时间,主张杀武松的意图,占据了上风。
吴用无奈,只得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不妨做好准备,等武松前来后,听其言,观其行,再随机应变。”
宋江采纳了吴用的提议,当下便令李逵林冲花荣等将做好准备,布下重兵,方才传武松前来相见。
片刻后,那一千兵马赶到,就地停止了前进。
未多时,武松便在众人质疑的目光注视下,单枪匹马的来到了那棵树下。
此时的宋江则正襟危坐在石头上,目光阴沉如铁,冷冷注视着他。
左右林冲,李逵和花荣几员大将们,也个个手扶着兵器,目光警惕的盯着他。
看到这等场面,武松立时就感受到了气氛有些不对劲,心中也悄生了警惕。
虽如此,他却还是翻身下马,几步上前,向着宋江拱手一拜,口中愧然道:“罪臣武松,拜见大王。”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真面目
武松确实是心怀着负罪之心,前来向宋江请罪。
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的父亲武安国。
武安国的一场叛乱,生生的把博县失陷,令泰山军损失了半数以上的兵马,更把宋江逼到了这等狼狈的境地。
自己的父亲做出了这样的事,武松焉能不为之愧疚。
“武松!”宋江脸色又是一沉,厉声质问道:“武松,你好大的胆子,本王待你不薄,你竟然敢勾结你父叛乱,你的忠义何在,你的良心何在?”
宋江的质问之言才刚刚出口,李逵就跟着的骂道:“武松,你这个没良心的家伙,公明哥哥哪里对你不好了,你为啥要背叛他,你的良心让狗给吃了吗?”
武松被这般冤枉质问,心中顿时涌起了无尽的憋曲,但确实是理亏,只能硬生生的咽下了这口冤枉气。
深吸一口气后,武松拱手正色道:“大王明鉴,松对大王是忠心不敢,绝无半点他念,博县这场变乱,完全是家父自作主张,松完全不知情。”
“既然你说你不知情,那为何魏军冲入城中时,你非但不拼死力战,却自己先败走,这你又如何解释?”宋江又质问道。
“这……”
武松语滞,停顿了一下,方才愧然道:“臣未能力战,是因为臣当时知道家父叛乱的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被惊到失魂落魄,失去了心智,已无法再死战下去,所以才败走,并非是有意不想抵抗。”
“狡辩,你这纯属是狡辩,鬼才信你!”李逵立刻扯着嗓子骂道。
宋江也冷哼一声,一脸不信的表情,冷冷道:“武松,你不觉的你编的这个理由太过牵强了吗,你以为本王会信吗?”
宋江不信,李逵不信,左右林冲花荣等大将们,一个个也皆是狐疑不信的目光,包括周围那些泰山卒,没一个人的眼神是信任他的。
那一道道怀疑的目光,让武松有种如芒在背的痛苦,心中的冤枉气也是越聚越强。
再次深吸过一口气后,武松目光正视宋江,用略显悲壮的语气道:“大王对松有义,松才会以忠义报效大王,我武松对天发誓,对大王绝无二人,若大王还是执意质疑松,松也没有办法。”
武松这等于是被逼到了破罐子破摔,干脆把话撂下这里,我就是没有背叛,你们爱信不信。
显然,武松也是性格刚烈自负这人,如此被质疑冤枉,自觉尊严受损,也确实不想再做过多的解释。
只是,武松这等态度,却把宋江听的是脸色一变,更加阴沉。
倘若武松能跪在地上,极尽惶恐的请罪,请求他的宽恕,他还说不定真能暂时放下猜忌,至少在表面上原谅了武松。
但眼下武松这态度,却着实让他恼火。
眼珠子转过几转,宋江心中迸出一个念头,便强压下了心中的怒火,沉声道:“本王也想信你,但毕竟是你父亲发动了叛乱,你想让朕信你,只有先证明你自己的清白。”
“大王想让臣如何证明?”武松望着宋江问道。
“很简单。”宋江眼中迸射出了冷绝如铁的杀机,“本王要你大义灭亲,杀了武安国这个叛贼!”
大义灭亲!
这个条件提出来,除了头脑简单的李逵之外,其余林冲,花荣,诸葛诞等武将们,皆是神色一变,眼中涌现出了惊异之色。
就连吴用也是神色惊变,万没有想到,他的大王竟然提出这样的话,竟然要让武松去大义灭亲,去杀自己的父亲!
武松更是身形一震,脸上刹那间涌起了深深的惊怒,腾的从地上跳了起来,以极度失望的目光死死看向了宋江。
那眼神,隐隐已起杀机,看的宋江是背后一寒,下意识的就摸到了腰间剑柄,脚腿上的肌肉也绷了起来,作好了逃跑的准备。
“大王要我做什么,请大王再说一遍!”武松脸色也阴沉下来,几乎是一字一句的问道。
宋江轻吸一口气,压制住了心中寒意,故作镇定,厉声道:“那朕就再跟你说一遍,你想证明自己的清白,只有亲手杀了武安国,否则,本王绝不会相信你!”
说话之际,宋江已向左右林冲暗使眼色,叫他们随时警戒,以免逼到武松狗急跳墙。
武松目光死死盯着宋江,久久不言,突然之间,仰头放声大笑起来。
笑声回荡在天地之间,充满了讽刺,充满了悲凉的意味,听起来更好象是在自嘲一般。
宋江顿时一愣,眼神迷茫,搞不懂武松为何会突然间,莫名其妙的大笑起来。
“武松,你个没良心的玩意儿,你笑啥?”李逵指着武松咆哮道。
笑声嘎然而止。
武松低下头来,失望的目光望着宋江,苦笑着自嘲道:“我在笑我自己,原以为你宋公明乃是仁义之主,当初才不顾父亲的劝阻,一门心思的前来投奔你,没想到,果然还是父亲说的对啊。”
宋江脸色一变,眉宇间怒色腾燃而起,岂听不出武松的言外之意,明显是在讽刺于他。
就在宋江打算发作之时,武松却突然一拱手,冷冷道:“宋公明,你叫我去杀我的父亲,这等灭绝人伦的禽兽之举,我武松是绝对不会做,到了这般地步,你我兄弟之情,君臣之谊已尽,咱们就此别过了。”
说罢,武松拂袖转身,翻身上马就要离去。
他这等言行,分明是打算背弃宋江,就此一刀两断。
宋江从震惊中清醒,不由恼羞成怒,大喝道:“好你个叛贼,你终于露出本来面目了,来人啊,把这叛贼给本王拿下!”
号令传下,李逵等众将,作势就要围上去,左右那些泰山卒们也蜂拥而上,就想要拿下武松。
武松却早有准备,翻身上马的一瞬,就趁着所有人未围上来时,迅速解下自己腰间的酒葫芦,仰头灌了个干净。
酒饮下,武松把葫芦往地上狠狠一扔,浑铁棍一横,厉喝一声:“谁敢挡我武松的路,别怪我不念兄弟情谊!”
这一声虎吼,把左右围上来的泰山军们,吓的身形一震,不由自主的又退了下来。
就连气势汹汹的李逵,眼珠子里也迸射出了惧意,本能的后退了几步。
还有林冲这等泰山军武道第一高手,眼中也涌起忌惮之色,没有继续上前。
因为他们已看武松喝下了酒。
他们皆知道,武权有着怪异的天赋,酒一下肚是武道飙升,甚至能爆发出初级武圣的战力。
武圣面前,就连林冲这等绝顶高手,都是蝼蚁般存在,连他尚且忌惮,何况是其他人。
武松赫退众人,回头瞪了宋江一眼,目光如刃。
宋江也吓的浑身一颤,下意识的往后退了几步,生恐武松仗着酒狂后的武力值,冲向自己来下杀手。
武松却终究没有对他动手,冷哼一声后,拨马提棍,扬长而去。
在场的泰山卒们,谁也不敢以身犯险,自觉的让开了一条路来,任由武松远去。
望着武松绝尘而去的身影,宋江半晌后方才省悟过来,不由恼羞成怒,冲着林冲等人斥问道:“你们都傻了吗,为什么不动手,竟让那叛贼逃走?”
林冲脸上掠过几分惭愧,却只得解释道:“大王也知道,那武松喝过酒后武道爆涨,大王当时离他这么近,我等不敢轻举妄动,也是怕激怒了他,狗急踏墙,若是伤到大王就不好了。”
“就是就是,我李逵才不怕他,要是不怕公明哥哥有事,我早就上去剁碎他了。”李逵也赶紧跟着附合,替自己的胆却开脱。
一时间,宋江是又气又恼,憋了一肚子的火,却又无处发泄。
气了半晌,蓦然间宋江眼中闪过一丝阴色,向着诸葛诞喝问道:“你既去过武家,可知那武家离此有多远?”
“回大王,武家离这里不过半日脚程而已。”诸葛诞忙答道。
“只有半日脚程么……”
宋江眉头暗凝,心中默默算计了一阵,目光凶光爆涨,咬牙恨恨道:“武家父子背叛本王,把本王逼到了这等地步,本王若不灭他武家满门,岂能咽得下这口恶气!”
……
武家庄。
庄子大堂,书案上已堆积了大量的账薄,潘金莲正跪坐在那里,一面翻看账册,一面听着下边管家们报告。
眼下武家能掌事的,全都被武安国带往了博县,武家上下只余下了一群老弱妇孺,潘金莲成了唯一能掌事的人,所以这庄中大大小小事务,武安国都交待由她来打理。
潘金莲虽然年不过二十,但也算出自于大户人家,也读过书见过世面的人,执掌家务这几日,倒也算把偌大的武家庄,打理的井井有条。
前些日她处理这些账务,还算得心应手,但今日不知道因为什么,却总是静不下心来,下边管家们禀报时,她时不时的就走了神。
“行了,今天就先到这吧,你们都下去吧。”潘金莲实在是听不下去,便合上了账薄。
几名管家们匆忙告退。
潘金莲则站了起来,走出门外,轻吸一口气,伸了个懒腰,享受外面初春的暖阳。
如今已是冬末初春,这几日天气已转暖不少,却不知为何,潘金莲却感觉背上,却忽然掠过了一丝寒意,让她心中有些不安。
她便下意识的束紧了衣衫,依着沿廊柱子,素手轻捻着发丝,目光恍惚的望着南面方向。
那是博县的方面。
武安国说要赌上武家的兴衰,帮着魏主陶商夺下博县,到现在还没有音讯,也不知是胜是败,潘金莲自然有些开始担忧。
“陶商,陶商,外公说的那个魏帝陶商,真的有那么厉害,让外公不惜跟舅舅翻脸吗?”潘金莲喃喃自语,思绪遐想起来。
她的脑海里,悄然浮现起武安国给她讲术的那些,关于陶商的神奇事迹,讲到陶商如何从一个纨绔之之徒,一夜之间变成了枭雄,从刘备手中夺回了属于陶家的徐州,让天下人刮目相看。
武安国还讲到了,陶商的麾下如何奇人异士倍出,他又是如何带着这些奇人,破吕布,逐曹操,灭袁绍,杀刘表,败孙策,短短数年之内,扫平天下群雄,一手创立了大魏帝国。
那种种的不可思议,种种近乎于奇迹般的反败为胜,都让潘金莲这个正当崇拜英雄年纪的少女,为之神往。
“真想看看,这个魏帝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潘金莲喃喃自语,如水的眸中流转着几分憧憬向往。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千钧一发
不知不觉中,潘金莲开始幻想起了陶商的相貌,种种画面,如过眼云烟般在脑海流过,时而暗笑,时而又失神。
院子里伺候的那些家丁婢女们,看着这位表小姐莫名其妙的样子,皆是茫然不解,彼此眼神交流,窃窃私议。
之前的潘金莲,代掌武家,那可是一副大小姐的气派,俨然一个女强人,让他们无不心生几分敬畏。
而现在的潘金莲,却忽然间气质突变,如那念惦心上人的小女儿一般,捻揉着发丝,没来由的暗笑,自然叫下人们大感意外。
潘金莲被他们的窃窃私语声惊醒,蓦然抬头,看着他们暗笑的样子,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
她脸畔顿时微微一红,杏眼一瞪,斥道:“都笑什么笑,没事情做吗!”
一众家丁婢女们吓了一跳,赶紧都不敢再吱声,纷纷退了下去,没事也要找事去做。
众人散去,潘金莲脸色这才恢复如此,摇头轻叹一声,又回到了堂中。
她跪坐下来,屏除了杂念,集中起精神,重新又翻起了账薄。
突然间,堂外传来异声。
是喊杀声!
就听到突起的杀声,正从庄门方向传来,似乎有兵马正在进攻庄壁。
潘金莲脸色一变,立时警觉起来,急是扔下了账薄,奔出了大堂,想要看个究竟。
杀声显然从院墙那边传来,院子里的婢女们也个个慌张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难道……”潘金莲的心头,不禁掠过几分不好的感觉。
她也不及多想,忙是提起裙子,三步并作两步,向着庄壁方向奔。
还没有赶到正门时,潘金莲就花容变色,却见武家的家兵们已乱成一锅粥,正抱头鼠窜着四散崩溃而来。
“怎么回事,你们在跑什么?”潘金莲揪住一名家兵喝问道。
那家兵颤声答道:“表小姐,天塌下来啦,那泰山王宋江突然带着大军杀进了庄子里来啦,见人就杀,咱们根本挡不住,表少姐快跑吧。”
说着,那家兵就挣脱了她,落荒而逃。
宋江竟然杀进了庄里?
潘金莲花容惊变,便想那宋江竟会亲自杀到这里来,难道是武安国事败,宋江前来报复不成?
就在她惊异猜测时,前方杀声大作,大批的泰山卒已经杀入了庄中,逢人就杀,一个不留。
几名忠心的家兵赶了过来,不由分说的把潘金莲架走,送上了马车,由后门逃离了庄园。
潘金莲头探出车窗,回望武家庄,却见整个庄子已是火光四起,惨叫声不绝于耳。
当马车从侧壁外逃离时,潘金莲更看到数以千计的泰山军,还正蜂拥着从正门破入,个个都跟疯狂的野兽一般。
因是武安国带走了大部分的家兵,庄中只留下了不到几百号人,焉能挡得住宋江的突袭,这个时候,潘金莲也是无能为力主持大局,只能跟其他武家人一样,充庄而逃。
至于杀入武家的泰山军,则奉了宋江之命,逢人便杀,不分男女老幼,统统要杀了干净。
只有灭了武家满门,宋江才能稍稍出一口恶气。
当然,宋江也下了命令,所有人都可杀,却唯独要留下潘金莲的性命。
他要尽情的蹂躏这个青徐第一美人,这个武安国的宝贝外孙女,尽情的羞辱她,好让武安国和武松蒙羞。
武家庄。
当宋江策马昂首踏入武家庄时,偌大的庄子,其中的武氏一族已逃的逃,死的死,遍地鲜血尸体,俨然是经历了一场屠杀。
宋江从尸体间踏过,扫望着这血腥的画面,眼眸中迸射着丝丝血腥的兴奋,有种大仇得报的痛快。
“大王,武家没逃的人,都被我杀了个干净,这个是武安国的侄子,也被我一刀宰了。”
李逵一身是血的飞奔而来,手里边还拎着颗人头,看首级是一个孩童,年纪不过七八岁。
“杀的好,武家人敢背叛本王,都该死!”
宋江大笑着喝彩,眼珠子四下扫了一扫,又问道:“那个潘金莲呢?”
李逵道:“适才我抓了几家武家家兵盘问,那姓潘的小婊子好像从侧门逃出去了,肯定是往博县方向逃去了。”
听到潘金莲还活着,没有死在乱军之中,宋江的眼中立时迸射出一丝精光,嘴角钩起了一抹邪意。
他便冷笑一声,摆手道:“本王岂会让这姓潘的贱人逃走,叫他们放火把武家庄一把火给本王烧了,其余人随本王去追击潘金莲。”
宋江杀了这么多武家人,自然不会手软,干脆把武家烧成白地,那青徐第一美人潘金莲,更是不可能放过。
“公明哥哥够霸气,武家就该烧光抢光杀光!”李逵狰狞的笑着附合。
他当当下便宋江号令传下,那些泰山贼们皆是兴奋如狂,先是把武家掘地三尺,一切值钱的玩意儿,统统都抢掠一空,接着又四处放火,转眼间便将偌大的一座武家庄,烧成了熊熊火海。
宋江则带着李逵,率领着其余兵马,沿着通往博县的大道,一路前去追击出逃的潘金莲。
狂尘袭卷而去,只将一片火海,留在了身后。
而此时,潘金莲的马车已逃离了庄子数里之远。
她虽是甩开了宋江一段距离,但毕竟坐的是马车,逃跑的速度不快,宋江是一路狂奔,用不了多久,便在大道前方看到了马车的影子。
宋江血丝密布的眼中,立时涌起了丝丝兽光,嘴角钩起深深的邪意。
想象中潘金莲那绝美的样子,不断在脑海中浮现,他已迫不及待的想要蹂躏潘金莲,以向武安国和武松报复。
“武安国,武松,你们两奸贼父子,敢背叛本王,本王就让你家潘金莲生不如死,嘿嘿——”
宋江精神愈加兴奋,眼中的兽念也越来越狂烈,快马加鞭,疯狂的追击,眼看着就要追上马车。
“表小姐,后面好像是宋江亲自追来了,就快追上来啦。”赶车的家丁惊慌的叫道。
马车内的潘金莲,却是正襟危坐,水灵灵的眸子中,闪烁着一丝不安,但整体上却依旧保持着淡定。
她的手,却悄悄的伸入了衣袖之中,摸到了那柄防身的匕首。
这是她适才临出逃之前,从家兵们那里讨来的,就是为了在万不得已之时一用。
她知道自己相貌绝美,也知道那些追兵有多凶残,自己若是落入他们手中,必定是清白不保。
她要宁为玉碎,不为瓦解!
身后的马蹄声越来越近,潘金莲秀眉也越凝越深,匕首缓缓从袖中抽出,越握越紧,已做好了随时自尽的准备。
她宁可将自己冰清玉洁的身体杀死,也绝不愿落入那些泰山贼兵手中,任由他们蹂躏。
马车的后方,宋江越追越近,很快就跟马车并行狂奔,口中大叫道:“停车,立刻给本王停车!”
1...441442443444445...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