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悍戚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未知
只有让马超走了,他徐庶才能真正当家作主,在这凉州,乃至关中大地上,大展拳脚。施展才华。
“子龙,今凉州大局已定,然变数犹存。
韦端和天水四大姓争执不断,据说有意从岷山抽调参狼羌助阵……而且,我听说曹操欲亲自坐镇长安,督战关中。若我猜测不错,他定然会派人前往汉中,游说张鲁前来为之助阵。
那张鲁和刘璋恩怨颇深,相互征伐不断。
而刘璋而今占居西川,实力胜过张鲁……若曹操以利诱之。想必张鲁便不会拒绝。所以我要你率矢锋骑出击,于最快速度夺取陇西。封住武都通往凉州之路,保证瓦亭之战顺利进行。”
赵云听罢,也不犹豫,便点头答应下来。
徐庶松了口气,在太师椅上坐定。
此一战,当为我扬名之战,不管是谁阻挡于我,某必杀之!
+++++++++++++++++++++++++++
建安八年十月中,关中之战于悄然无声中,拉开了序幕。
赵云率先出击,攻占安故。
韦端之子韦康死守狄道,并派人向韦端求援。而此时,韦端在临洮正抵御天水四大姓的攻击,得知赵云兵进陇西,不由得大惊失色。
“坚寿误我,坚寿误我!”
之前他听信皇甫坚寿的游说,同意曹操进驻凉州。
本以为能借此机会,打压西凉军。
按照韦端的想法,他是不可能真的支持曹操。他只是想用曹操来牵制西凉军,而后用西凉军牵制曹操。这样一来,他便可以居中左右逢源,坐收渔人之利。只可惜,随之曹操失瓦亭,韦端的诸般算计成了一场空。不禁没能牵制西凉军,反而惹来一身骚,令凉州士人反对。
最恼火的,便是那薛夏。
天晓得他杀一薛夏,怎会惹来这么大的麻烦,引得凉州士人抱成团的反对他。
这种情况下,天水四大姓出兵陇西,也使得韦端恼羞成怒。你个小小豪强,居然也给我添乱?当初如果没有我的支持,又何来你天水四大姓如今的声势。所以,韦端一怒之下,兴兵来战。
可谁料想,汉军在这个时候,向陇西发动进攻。
“立刻派人传信,让元将弃守狄道,屯兵鸟鼠洞穴山。我将提兵前往五溪聚与他汇合……只要我能坚持十天,参狼羌必然会来支援。曹司空更不会见死不救,看那狗贼能奈我何。”
狄道无险可守,说实话不宜作战。
所以韦端便让韦康领兵屯驻鸟鼠洞穴山,而他屯兵五溪聚,可以相互呼应,抵御敌军。
他相信,只要能撑过这段时间,便可以迎来转机。
且不说参狼羌,曹操真能坐视那西凉军,占领了凉州不成?
只是,他命令才发出,便得到了从狄道传来的消息。
赵云攻占狄道,越白石山直逼五溪聚……
“怎么可能!”
韦端感到一阵发懵,有些弄不清楚状况。
这韦康刚传信说赵云占领了安故,何以就攻破狄道城?就算那狄道再不经守,韦康手里也有万余兵马,怎么也能抵挡一下。可这一眨眼,狄道就被赵云攻破了,难不成那赵云有妖术不成?
“元将呢?”
元将,是韦康的表字。
韦端心系爱子,连忙询问那斥候。
斥候哭诉道:“公子他……在乱军中被贼人所杀。”
“啊!”
韦端只觉心里一痛,好像刀搅一样。他只有韦康这一个儿子,可说是把一生心血都投注于韦康身上。而韦康呢?也很争气!史书记载,韦康身高八尺五寸,相貌英俊,雅度非凡。
孔融曾评价韦康:渊才亮茂,雅度宏毅,伟世之器也。
而太尉杨彪也称赞说:“韦康年少有老成之风昴昴千里之驹。
可现在。他韦家的千里驹。却死于乱军之手。怎不让韦端心痛?
“那赵云,是如何攻破狄道?”
“狄道非是被赵云所破,乃是贾洪勾结贼人,开城献降。
大公子觉察之时,为时已晚,西凉军入狄道之后,便在贾洪等人带领下直扑府衙。大公子在乱军中,不知为何人所杀……”
“贾洪……狗贼邪!”
韦端不禁捶胸顿足。对贾洪更破口大骂。
他哭道:“我早知那八大儒宗盘根错节,休戚相关。
之前我便要杀了那老狗,偏你反对,言不可一错再错。而今元将你却受其所害,我必与你报仇。”
贾洪,是陇西名士,八大儒宗之首,与薛夏交情莫逆。
韦端杀了薛夏之后,便有心将其余七人斩杀。可是韦康却不同意!他认为韦端杀死薛夏已经铸成了大错,如果再杀了贾洪。势必会令整个凉州士人所仇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韦康说的也有道理。而此人宽厚。甚至有些天真……历史上,马超围城时,曾偏说韦康饶他性命。
当时韦端已死,韦康接受凉州牧。
杨阜等人都强烈反对韦康投降马超,可是韦康不相信,开城投降。
没过多久,马超便找了一个借口,把韦康杀死……
这个人,可以为名士,却做不得一方诸侯。而现在,也正是因为他的天真,使得他送了性命。
韦康认为,饶了贾洪他们,可以缓和与凉州士人之间的关系。
可问题是那贾洪与薛夏犹如手足,又怎可能善罢甘休?
韦端强忍悲恸,问清楚了狄道的情况。听闻赵云在占领狄道之后马不停蹄便越过白石山往五溪聚而来,韦端不禁咬牙切齿。
“闯儿欺我太甚,若非是他,我焉有今日。”
他觉得,凉州发生的这一切变故,都是刘闯惹来的麻烦。如果不是刘闯支持马超,如果不是他帮着马超替父报仇,又何来这许多的麻烦?刘闯是幕后黑手,而马超便是那引狼入室之人。
殊不知,在他对马超破口大骂的时候,马超三兄弟带着西凉兵已离开凉州,进入了河东……
“不杀赵云贾洪,我誓不为人!”
韦端在伤心过后,咬牙切齿道:“传我命令,点起三军,我要让那赵云死无葬身之地。”
“且慢!”
就在这时候,从一旁闪身站出一人。
韦端看清楚那人,不由得眉头一蹙,“伯彦,何以阻拦我?”
这个人名叫李俊,表字伯彦,是凉州武都人。
在历史上,韦康被马超所害,正是这李俊和杨阜等人设计,为韦康报仇雪恨。他是极为坚定的韦派份子,对韦家更忠心耿耿。韦康看他阻拦自己,心中颇为不喜,脸色也随之阴沉。
“莫不成,伯彦不欲我为元将报仇?”
李俊连忙摆手,“主公此话从何说起……元将待我如手足,我怎可能不想为他报仇?
只是,那赵云骁勇善战。主公莫忘了,他在河湟谷地面对千军万马犹能杀得老羌人仰马翻,其勇武可见一斑。我听说,此人还是刘闯的妻兄,甚得刘闯所重。所以,对付此人,只能智取,不可力敌。
我有一计,若将那赵云生擒活捉,说不得可逼迫西凉军退兵。
主公想来,那赵云既然被刘闯那么看重,又怎可能看他身死?至于元将之死,依我看与赵云关系不大。本就是敌对双方,他围攻狄道也在情理之中。真正的元凶,是那贾洪,是那天水四大姓。贾洪之流之所以敢背叛,便是因为西凉军来犯……若西凉军撤走,贾洪何足畏惧?就算是那天水四大姓,也不过一群跳梁小丑。若没有西凉军支持,他们什么都不是。”
韦端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不得不说,这李俊说的也颇有道理……害死韦康的人不是赵云,而是那贾洪之流。
想到这里,韦端深吸一口气。
他强压着心中的恨意,低声道:“伯彦所言极是,可那赵云骁勇,却不知伯彦有何妙计,将他生擒活捉?”(未完待续。。)rt





悍戚 第355章 冀州之战第三弹(四)
赵云也没想到,狄道之战会如此轻松。
贾洪的临阵倒戈,使得汉军轻而易举攻克了狄道。至于韦康之死,他并不是特别清楚。汉军攻入狄道之后,便展开了激烈厮杀。混乱之中,谁晓得谁是谁?甚至到现在也没有人清楚这韦康究竟死于何人之手。看情况,更像是被流矢射杀……所以赵云对此,也颇感到无奈。
他出兵之前,徐庶对他说,尽量保全韦康性命,也是希望能够借用韦康来控制凉州。
只不过现在韦康死于流矢,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混战之中突发状况很多,他总不能让部下问清楚对方身份在进行厮杀。所以,韦康死了也就死了,说实话赵云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贾洪打开城门,算是立下首功。
不过在狄道破城之后,赵云本打算去论功行赏,却发现贾洪在家中自尽。
贾洪留下一封书信,把原委一五一十道来。
薛夏是我过命的好朋友,而且他指责韦端,也算不得错误。这年月,清流名士的地位很高,可以抨击朝政,指点江山。而施政者对他们,却无可奈何。就比如曹操杀了边让,黄祖杀了祢衡,果真是他们残忍嗜杀?说穿了,那边让也好,祢衡也罢,都有取死之道,只不过他们有一个清流名士的身份,使得当权者对他们颇为忌惮,有的时候更是束手无策……
比如曹操,他杀了边让之后,便引发兖州动荡。
于是乎在遇到祢衡那种狂生的时候,他也不得不顾虑三分,于是把祢衡送给了刘表。刘表对祢衡生了杀心。同样不敢轻举妄动,而是把祢衡送去江夏,交给黄祖来处置。黄祖对祢衡可谓是待若上宾,可祢衡却依旧狂妄不羁,数次让黄祖难堪。最终使得黄祖一怒之下杀了祢衡。
总之,名士是这个时代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
韦端杀了薛夏,是对士人集团的一次挑衅。贾洪身为凉州八大儒宗之首,和薛夏更情投意合,怎可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所以,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谊。贾洪决定背叛韦端。
可另一方面,韦康是个宽厚之人。
贾洪在狄道居住的时候,颇得韦康关照。
韦端杀了薛夏后,曾想要杀了贾洪,却被韦康阻止。
这份情谊,他贾洪也心领了。所以他打开城门背叛韦端。却不想使得韦康身死,心中格外愧疚。
在得到韦康死讯之后,贾洪便决定自杀,也算是偿还了韦康的恩情。
赵云看罢书信,也颇为感动。
于是下令为贾洪厚葬,并派人前往金城县,将韦康的死讯以及贾洪的书信一并交给徐庶。由徐庶负责处理。
随后,赵云命和鸾暂领狄道,他亲率大军东进,直奔五溪聚。
兵贵神速,既然夺下狄道,那接下来便要尽快除掉韦端……不趁着这家伙倒霉时痛打落水狗,一俟他回过神来,势必会更加疯狂。赵云很清楚自己的使命,所以刻不容缓,挥军东进。
五溪聚。便位于洮水以北,毗邻襄武。
赵云抵达五溪聚的时候,襄武令,天水人姜叙率部前来汇合。
这姜叙,和杨阜是姑表兄弟。更因姜叙的举荐,投奔刘闯帐下。
双方在五溪聚扎营,便商议如何南下,攻打漳县。可就在这时候,忽闻辕门外有一支陇西军前来搦战。领军的大将,便是李俊。
“李伯彦骁勇,且颇有谋略,精通兵法。
这个时候,他本应死守漳县,等候援兵,何以率部前来搦战?将军当谨慎小心,此中必有蹊跷。”
赵云闻听,不禁冷笑。
“伯奕放心,自我为皇叔效力以来,南征北战,东讨西杀,什么场面没经历过?
区区一李伯彦,尚不在我眼中。
我当率一部兵马出战,请伯奕为我押阵……若能除了这李俊,漳县之战也可以少费些手脚。”
姜叙身在凉州,自然听说过赵云在河湟的威名。
而且杨阜来信也告诉过他,子龙将军私下里虽然温和,实则内心骄傲。
他是皇叔的妻兄,论武艺更是皇叔帐下翘楚,乃皇叔帐下十大将之首,为人谨慎,心思缜密。你到了之后,当尽量和子龙将军配合,为他拾遗补缺。大事之上,相信将军自有定夺。
有了杨阜的叮嘱,姜叙对赵云也就多了几分了解。
当下,他不再阻止赵云,而是亲自带队,为赵云压阵。
五溪聚外,陇西军严阵以待。
旗门下,李俊率众将正向汉军大营眺望。
只听汉军大营中传来一阵鼓声,紧跟着辕门打开,一队汉军从营中杀出来,迅速列阵集结。
为首一员大将,头戴亮银盔,身披亮银鱼鳞铠,手持龙鳞枪,脸上带着一副半遮面的银鳞面具,身披白袍,腰系玉带,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身后大纛旗上,写着一个斗大的‘赵’字。
李俊立刻明白过来,这员大将,恐怕就是赵云赵子龙。
他刚要催马上前,就听身后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杀鸡焉用牛刀,将军又何必亲自出战。
某愿出战,为将军斩他首级。”
话音未落,一员将跃马而出,便向赵云扑去。
李俊认出那人的身份,原来是武都人苻健。
说起苻健,并非汉人,而是武都氐人……韦端统领凉州多年,在对待异族方面,倒是有些成就。至少在他治下,他安抚住了羌人,拉拢了参狼羌,更稳住了武都氐人。这苻健,便是武都小氐王。韦端这次和天水四大家对抗,也请来了武都氐人助阵。苻健早就憋坏了,今李俊搦战,汉军出营。苻健便再也忍耐不住,纵马轮锤,便扑向赵云,想要夺取这头功一件。
李俊张了张嘴,却没有唤住苻健。
他知道赵云骁勇。但苻健在武都氐人之中,更有第一勇士的称号。
一杆长柄倭瓜锤,重约八十余斤,在武都,乃至于在汉中一带,名声极为响亮。无人能敌。
正好看看,这赵云有何本事。
李俊想到这里,便任由苻健前去对战。
赵云刚摆好阵,就见对方杀出一将……看打扮,却不似汉家将领,特别是头戴金环。散发披肩的发式,赵云便知道,此人不是羌人,便是氐人。心中不禁一冷笑,赵云二话不说,拧枪跃马便迎上去。
苻健厉声喝道:“我乃武都小氐王苻健,汉家人通名报姓。”
赵云冷笑一声。“一蛮夷小王,也敢嚣张,先吃我一枪!”
龙鳞枪扑棱棱一振,一式盘蛇出洞,唰的便刺向苻健。苻健轮锤相迎,枪锤方一交击,赵云就试探出对方的力量。这家伙力气不小!不过,在赵云看来,苻健显然还不足以做他对手,两人马打盘旋。三个回合之后赵云突然大枪一拦,铛的崩开苻健手中长柄锤之后,枪顺势在手中一领,唰的一枪刺出,快如闪电。苻健只看到一抹残影。等他想去抵挡的时候,那杆龙鳞枪已到他胸前。想要闪躲已经来不及,就听噗嗤一声,龙鳞枪撕裂了苻健胸前铁甲,狠狠贯入苻健胸口。
苻健大叫一声,从马上噗通一下栽倒下来。
赵云甩去枪头上的血珠子,根本没有去看苻健一眼,大枪遥指李俊,“李伯彦,你不是要与我比试吗?
赵云今在此处,还不上来受死!”
李俊的脸色,顿时变得格外难看。
在他看来,苻健或许不是赵云的对手,但至少也能够抵挡一下。
可谁料想只三个回合……
李俊心里本有些犹豫,可听了赵云的喝骂声,顿时勃然大怒。
他大喝一声,拍马舞刀便向赵云扑来。
赵云毫无惧色,与李俊打了十余个回合,二马错蹬时猛然抽出那口镔铁刀,反手唰的一下子便扫过去。李俊在马上听到锐风声响,连忙一缩头,那口镔铁刀把他头上兜鏊顿时劈落。
李俊吓了一跳,忙拨马就走。
赵云立刻追上去,身后矢锋骑同时呼喊,向陇西军发起攻击。
李俊这时候哪敢再和赵云纠缠,匍匐马背上落荒而逃……他这一走,陇西军顿时大乱。与此同时,矢锋骑发起冲锋,陇西军只抵挡片刻,便随着李俊败逃下去。
赵云率矢锋骑,紧追不舍。
而姜叙却眉头一蹙,心中突然生出一丝不祥之感。
按道理说,李俊败了,应该是往漳县方向逃走。可他现在败走的方向,却明显不是漳县,而是鸟鼠同穴山的方向。
那鸟鼠山,是中国文献中最早有记载的名山之一。
山海经中有记载:鸟鼠同穴山,渭水出焉……
所以,这鸟鼠山实际上也就是渭河的发源地。它是古代渭河进入洮河谷地的要道,也是西秦岭北支山脉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原通往西域的边塞要地,更是丝绸之路必经之所在。
这里,位处高原,鸟鼠同穴。
飞鸟以鼠穴做鸟巢下蛋,而鼠类则通过飞鸟报警,防止猛禽侵犯。
鼠在穴内,鸟在穴外,各自生育,互不侵害,甚至相互扶持,也是这鸟鼠同穴山名字由来。
姜叙熟知陇西地形,一眼便看出李俊败逃的方向是鸟鼠同穴山的方向。
他心里不由得暗道一声:不好!
李俊这次前来,看样子是有备而来……只怕他还有奸计!而子龙将军不清楚陇西地形,只怕会中了埋伏。
想到这里,姜叙连忙派人前去阻拦。
可矢锋骑冲锋起来,快如离弦之箭……等到姜叙反应过来的时候,赵云带着矢锋骑,已朝着李俊逃跑的方向追击下去。
姜叙心里一紧,连忙道:“传令三军,与我出击,切不可是赵将军遇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t




悍戚 第355章 冀州之战第三弹(五)
只是,匆忙追击,难免会有些磨蹭。
虽然说‘军令如山倒’,可东汉时期的兵员素质,的确是不怎么出色。等到姜叙率部追击的时候,赵云已带着矢锋骑追出去十余里。前方陇西军已经彻底溃败,而李俊更带着人亡命逃窜。
眼看着追到鸟鼠同穴山下,忽听得一阵隆隆战鼓声。
从鸟鼠山两侧杀出一支人马,韦端端坐马上,双眸赤红,厉声喝道:“杀赵云者,赏万金!”
李俊之前劝说韦端,对赵云最好是生前活捉为好。
可是,韦康毕竟是因赵云而死,韦端又怎可能放过他?
他比李俊看得更加清楚,而今凉州时局,已不再是他能够控制。
如果活捉了赵云便能迫使刘闯收兵,那刘闯便不会有今日这样的局面。
所以,韦端临阵改变了主意,要斩杀赵云,为韦端报仇……乍见陇西军伏兵四起,赵云面具背后的目光,却依旧沉冷。看着如潮水般涌来的陇西军,赵云非但没有露出半点惊慌之色,心中反而腾起一股强大的战意。他紧握手中龙鳞枪,猛然一催战马,爪电飞黄仰天长嘶。
“想当初,某在河湟,兵不过百人,却照样杀得羌贼丢盔卸甲。
我矢锋骑从不问敌人有多少,只看敌人在何方……矢锋骑,随我出击!”
“杀!”
三千矢锋骑同时呐喊,震耳欲聋。
对面扑来的陇西军士兵,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那股子狂野的杀意。
赵云跃马拧枪,一马当先。
两名陇西军将领上前阻拦,却被他一枪一个。刺落马下。
身后矢锋骑,长刀闪闪,杀入乱军之中。陇西军人数众多,可是面对着如此凶猛的冲锋,顿时乱成了一锅粥。赵云在前方领路。所过之处只见枪影重重,陇西将士无不被他刺落下马。
韦端在中军看得清楚,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赵云,怎地如此凶悍?
不过这时候,他是绝不会退缩。赵云你就算在骁勇,又能怎样?我这次调集三万大军。十倍于你。若不能将你击杀在这鸟鼠同穴山下,我日后又如何阻挡住你西凉军更加凶猛的攻击?
韦端别无选择,唯有死战而已。
他调兵遣将,下令全军冲锋……而李俊这个时候,也带着残兵败将翻身回来,加入了战团。
对于韦端临时改变主意。李俊也颇感无奈。
不过,既然已到了这个地步,说什么都没有用。如果不能杀了赵云的话,只怕他们也无力继续留在陇西。
想到这里,李俊大吼一声:“元博,今日是你我报效主公之时,你我联手。斩那赵云。”
元博,名叫王灵,武都人氏。
历史上此人与李俊联手,协助杨阜为韦康报仇。
不过这个时候,杨阜已经投效刘闯,历史上那几位义士,也只剩下李俊和王灵两人跟随韦端左右。
王灵年过三旬,生的相貌果毅,膀阔腰圆。
胯下马,一柄开山斧。是韦端帐下一员猛将。他和李俊一直不太对付,不过听到李俊的呼喊声,王灵没有拒绝,大吼一声纵马而上,带着十几员部将和李俊一左一右。便围住赵云。
十几员陇西将,把赵云围得风雨不透。
却见赵云毫不慌张,大枪翻飞,上护其人下护其马,枪影环绕周身,每一次出枪都会有一名陇西将从马上跌落。不过,李俊王灵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是养气巅峰的武将。两人联手,带着十几员将围住赵云狠杀,即便赵云骁勇,一时间也无法从重围中突围,被死死纠缠住。
而其余将领,则在韦端的指挥下,开始向矢锋骑发动了攻击。
1...273274275276277...3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