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争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好吧,既然如此,就说说这个威廉,他不会是和美国新崛起的威廉基金会有什么关系吧?据说这个基金会控制了泛美财团的不少股份。”鲁普雷希特多少还是从长途电报中获得了一点信息,不过也只是只言片语,对于他的判断几乎毫无帮助,倒是无端的生出了很多疑惑。
泰尔多尔公爵一咧嘴,心道:就怕是这样。
不过转而一想,他似乎从王学谦的身份上,找到了突破口:“殿下,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先针对威廉,先搞定他。因为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民国官员,从美国传来的消息,民国在华盛顿会议上非常不顺利。而这个威廉,就是民国派去华盛顿的外交次长,因为在开幕会上毫不留情的抨击了英国政府出卖盟友的行为,闹的沸沸扬扬。但是这次冲动,也让他不得不脱离民国外交团。所以对付这个人,我们可以用民国需要的东西来打动。至于约瑟夫雅克虽然难以猜测,但是估计美国政府委派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洛克菲勒财团的老约翰在不久之前,去过鲁尔,随后去了巴黎。可见美国是不希望德国分裂,并被法国和比利时控制的。”
“好就先满足威廉的需要。”王子殿下下定决心,随后他有烦难起来,犹豫道:“可是,为什么不知道威廉会需要什么?”
“飞机!”
泰尔多尔公爵显然是做过功课的,他从幕僚口中知道,英美对民国限制了飞机的出口。虽然他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但他对德国的飞机是非常有信心的,在欧战中,德国飞行员的优异表现,简直让英法联军的空军黯然失色。
虽说‘红骑士’里希特霍芬在战争结束前阵亡了,但是他击落敌机80架的辉煌战绩,却保留了下来。之后接过里希特霍芬中队指挥员的戈林,也在战争快结束的几个月内,击落了22架敌机的骄人战绩,成为德国新一代的王牌飞行员。
要不是战争结束了,就戈林的战斗效率,只要两年时间,说不定就能超越里希特霍芬,成新的传奇。
虽说传奇死了,但是戈林或者。
虽说德国空军解散了,但是巴伐利亚的飞机工厂却在。
作为战争的失败者,德国的贵族对英国的怨恨,根本就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既然英国人禁止的事情,对于德国来说,就是好事,要支持:“反正民国在遥远的亚洲,就让英国人去头痛去。运输也不是问题,英国人会查德国的船只,但绝对不会去查美国的船只,只要飞机上船等于是好处给足了。威廉应该说不出反对的话来,再说了我们是借钱,并不是拿钱不还了……”
鲁普雷希特王子终于点头了,说:“可是飞机目标太大,不到汉堡港就会被查处了。”
“拆开来,装箱。大不了让飞机工厂的人派人去民国帮忙组装。”泰尔多尔公爵咬牙道。
唯独让鲁普雷希特王子担心的是:“巴伐利亚的飞机工厂停工了。”
“飞机就是一个木头架子装个发动机,工厂生产发动机不违反条约,大不了让民国人造飞机除动力部分的其他部件,也不是多难的事情。”泰尔多尔公爵一句话,飞机如此高端的工业,说成了低级产业。
鲁普雷希特王子还在犹豫……
泰尔多尔公爵坚持道:“现在外部局势已经混乱的让人无法预料,说不定那个政党上台之后,会向王室伸手,没收贵族产业。因为你、我都知道,巴伐利亚政府根本没钱,要钱,除了向美国人借款之外,只能抢劫贵族的了。”
鲁普雷希特这才决定:“就这么干,明天就带威廉参观宝马工厂!”(未完待续。。)
...
大世争锋 第1011章 【鸡肋?】
bw,这个品牌在后世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汽车品牌。
但是在1918年之前,这家公司是一家彻彻底底的飞机制造厂,出产的侦察机专供德国空军。
三年之后,宝马工厂决定改行,不造飞机,改行做摩托车。一下子从高精尖的航空工业,掉在了地上,摔在了泥里。可对于宝马工厂来说,他们也是无奈,德国战败之后,德国国内的飞机制造工厂都不允许生产飞机,这是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等国的共识。也不能怪宝马工厂不务正业,自甘堕落。
其实,在二十世纪初,很多后世知名的工厂都做过一些让人目瞪口呆的产品。
比如说法国的米其林,轮胎业的大亨。
但是在欧战的时候,米其林却勉为其难的在生产飞机轮胎的基础上,开始建造轰炸机,并一跃成为法军最主要的轰炸机供应商。说起不务正业,米其林也是此件的翘楚,一般企业拍马都赶不上。
当然,这个事实也说明了,20年代的飞机,还和高精尖打不上关系,连做轮胎的都敢改行造轰炸机,军队还敢用,可见飞机还真是一个木头匣子装个发动机的工艺,就算难,也难不倒哪儿去。
可即便如此,王学谦也没有打算在眼下的民国建设飞机工厂。
不是缺钱,就算是一家轰炸机工厂,规模中上,工人上千,其实除去土地和房屋的开支之外,需要投入的资本绝对不会超过50万美元,甚至还不如一艘战列舰的投入。
主要是配套的工业无法跟上,让民国在短期内,无法发展独立的航空工业。在民国,连飞机上轮胎和轱辘都需要进口,国内生产是空白的工业体系,怎么可能支撑起来一家飞机工厂?倒是一家小型的组装工厂倒是可以想一想。
当然,建造战列舰也是痴心妄想。
别说战列舰上最核心的动力系统和装甲防护钢板。就算是普通的铆钉都可能在国内无法生产,需要通过洋行的采购,也就是进口。最后买回来一大堆零件,这又不是搭积木。搭错了,重来就是。万一泡汤了,可是几百万就这样打水漂了。当然战列舰就算造不成,几万吨钢铁是不会被浪费的,打农具还是可以的。钱是小事。总不能为了训练国内工人的失败经验,出这么大的一个洋相吧
系统工业可不是想要筹备,就能一下子筹备起来的,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积累的过程。
眼下这个目的已经初见成效,当然在工业上,浙江也不是毫无突破。自从进入二十年代之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都已经开始走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并通过了研制步骤,美国已经计划改造一部分铁路。所以。火车头制造技术,对于西方来说,已经不算是技术壁垒,可以拿出去交换的东西了。
商团在抵达美国不久之后,东方铁路公司就获得了美国蒸汽火车头的制造技术。
回国之后组建工厂,相信几年之后,可以用上国产的火车。
而在重工业方面,王学谦也有了新的突破,在获得了大冶铁矿之后,地质探勘小组已经在河南平顶山等地发现了多出煤矿。采矿机械已经在上海采购。武汉钢铁厂也已经在筹备。
……
种种迹象表明,浙江财团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工业化的基础建设上,现在浙江缺少的是机器,基本的操作人才。普通的工程师,只要自主人才培养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浙江,乃至整个民国的华东将出现法天赋地的一面。
飞机,战舰,潜艇等武器的研发。并不在王学谦最近的工作日程上。。因为很多工业部门都只是开始筹备工作,根本无法满足这些机械制造工业集大成的产品。他真要是敢这么做的话,那真是好高骛远了。
在接到巴伐利亚王室方面的通知,第二天,他有幸参观巴伐利亚最重要的工厂,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只要稍微对德国的著名工业品了解一些的人都知道,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就是宝马。这是一家以巴伐利亚地区为大本营的发动机的研发制造公司。
急需资金接待外商的政府官员基本上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拿出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来,让对方满意,而把钱落在自己的口袋里。而一家飞机制造工厂的参观,说白了,就是等于巴伐利亚政府和王室都已经默认,这就是谈判的筹码。
至于王学谦要拿出什么代价,都是关起门来谈判的内容了。
而王学谦原本准备假道从德国去俄国的计划,因为特殊原因,不得不搁浅。原因很多,波罗的海几乎被英国舰队封锁了,加上英国的‘死忠’——波兰加设了封锁线,最便捷的路线已经不安全了。波兰和俄国的战争结束并不长,华沙战役之后,波兰军已经失去了对俄军进攻的勇气。只能把怨气撒在去俄国的旅客身上。介于波兰政府的阴暗心思,只能另辟道路,而王学谦也意识到他的目标太大,很可能在半路上就被人截下来。既然自己无法去,那么就让对方来。他相信凭借自己的身份,对方只要哪怕有一丁点的诚意,就不会放弃。
王学谦在私下里已经从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哪里得到消息,他的行动已经成了英国特工的头号目标当然还不至于刺杀,但却在严密监控之中。
这样,他的俄国之行,必然会受到多方的阻碍,而在阻碍无果的情况下,就英国人的做法,扣押,监禁,然后转送回国,都是做得出来的。
于是,出发去俄国的人就成了陈布雷。
当然,他从奥地利转道去罗马尼亚,最后进入乌克兰。而在此之前,路德维希给他的建议是好好地待在德国,最好早一点事做,用来转移英国人的注意力。于是购买技术就成了王学谦用来保护自己最好的掩护。
陈布雷轻声的敲响了房门,然后将获得的资料放在了王学谦的书桌上,饭店虽然尽显奢华,但是住的人却不多。让人感觉有些空旷。王学谦在沙发上站起来,走到陈布雷面前道:“布雷,明天就要启程了,没想到原本计划的东方之行却要取消了。”
“先生。我担心……”
“你什么都不用想,只要知道,你是带着友谊而去的。但是下决定的人不是你。”王学谦临行前的嘱咐,对陈布雷还是挺管用的。他顿时明白了此行的目的。
既然王学谦被监视,无法去俄国。那么俄国人来德国呢?
只要谈判如期举行,就算是密探的话,迫切需要外交支持的俄国也会迫不及待的将部分谈判内容宣布出来的。就算是这种宣传是在俄国国内的,但是英国在俄国的密探很快就是将消息传递到英国,甚至华盛顿。到时候,引起的轩然大波,就不是一个英国外长能够挡得住的。
“果然是宝马!“
清晨,为了掩人耳目,王学谦在饭店里私下送别了陈布雷,并没有去火车站。从慕尼黑到维也纳。布达佩斯,在抵达布加勒斯特之后,陈布雷的俄国之行就不会太麻烦了。
因为距离俄国境内已经不远了,而外交上被封锁的俄国,就回千方百计的打破这种封锁,将人员安全的送到莫斯科。别看中间要穿过三个国家,但实际上这三个国家的路程,还不如基辅到莫斯科的路程。一切顺利的话,最多只要半个月的时间,陈布雷就能够回来。
当然他带着的还有一份外交函。民国的外交函,签署的人员是外交次长。就算是一张纸,对于俄国来说,也是含金量十足的一张纸。
路德维希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打了个哈欠,对于学者来说,没有比彻夜读书更让人感受到的寂静的美妙了。显然这位维也纳大少,一晚上没有睡。
“今天去哪儿?”
王学谦纳闷的看了一眼路德维希,在这位的眼中,慕尼黑就是一个小城市。当然王学谦也认同这样的话。因为不到五十万的人口,对于居住在数百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的人来说,多余安静了一些。
而路德维希就算是站在马路上,也是非常拉仇恨值的。
因为这家伙的眼神,总之带着一种鄙视,还能让被他看到的人感受到心灵空虚的鄙夷。每当被注视着惊慌失措,并感觉无所遁形的时候,这家伙就会嘴角露出得意的微笑。就算是王学谦在很敬仰罗素的前提下,也觉得罗素的爱徒很欠揍。
好在这家伙在王学谦的面前还算正常。
“没有睡好?”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优雅的吃着食物,这是他从小贵族教育的遗迹,在他的身上,除了吃饭的时候,已经很难从其他地方看的出来了:“没事,研究工作自然是辛苦的,但是乐趣无穷。”
“可是你的行李中并没有带书啊!”约瑟夫雅克不解的问。
见路德维希凶神恶煞的模样,仿佛要吃人,约瑟夫雅克有点心惊胆战的补刀:“你自己说的,这可不是我打听你的私生活。还有你在旧书店买了一本《少女时代的贞德》的书。”
路德维希不在乎道:“这是一本诠释宗教的书籍,揭露了人性最阴暗的一面,难道不值得研究?”
然后眼神鄙夷的看了一眼约瑟夫雅克,似乎再告诫这位来自美国的银行家,多读书是没错的。
约瑟夫雅克挣扎的眨巴了一下眼睛,因为这是一本英文,情节很媚俗,当然很符合他的阅读习惯。主要内容就是讲述一个少女在被爱人抛弃之后,堕落的过程,情节过程描写的堪称一流。按照描写的情节来说,这是一本艳情,很低级的读物。
可是路德维希如此理直气壮的说,他从这本书中研究宗教,这让约瑟夫雅克有些恍惚,难道维尔亚的教育真的这么厉害?不免有些心虚的嘟哝了一句:“可是,当时我也在书店,那本书很多,我也买了一本……”
“哎……”
哎,的意思就是路德维希发现,他还真的不适合打击约瑟夫雅克,平时骄傲的像个公主,可是一转眼,偷吃了糕点,还被抓了个现行,平日里嚣张惯了的路德维希竟然脸红的低下头了。
王学谦在心头哀叹:“这是宅男的通病啊!”为了掩饰彼此的尴尬,王学谦咳嗽道:“对于这一类的,要用批判的目光去审视,光看是不行的。”
路德维希难得立刻点头附和道:“对批判,威廉,你说的太好了。”
“对了,今天大公邀请我们去巴伐利亚发动机工厂参观,你们去吗?”
“我要睡觉!”路德维希拒绝道,他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约瑟夫雅克无趣道:“算了,有这心思还不如去视察集团下汽车公司的发动机工厂,德国工厂就是那么一回事。至于工程师,威廉,我不得不提醒你,他们是不会放手的。就算是肯给你,最后是花高价买的是一群可有可无的普通水准的工程师,真正的技术人才,是绝对不会离开德国的。”
路德维希赞同道:“约瑟夫终于把德国人看清了,对于日耳曼这个民族来说,凝聚力是他们存在的基础。让他们背井离乡,很难。想要搬到民国去更是不可能,飞机很简单的,你要是想要的话,去奥地利我给你弄。”
王学谦还真的不是看轻奥匈帝国的工业,只是习惯性的问了一句:“奥地利的飞机靠谱吗?”
“能飞起来。”路德维希不在意的回答,让王学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发展航空工业对民国来说太早,但是可以试着探索一下,比如从德国购买在库房里的飞机配件,然后回国组装。规模小一点不要紧,却能够培养一部分工人和技术人员,这倒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付出的代价也不大。
可从路德维希的嘴里听起来,仿佛飞机很不靠谱。
对于空战缺乏足够多了解的王学谦自然不懂,在没有雷达和导航的时代,飞机的定点对地攻击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作战科目,作为武器,飞机在一战的表现只有两个字形容——鸡肋。(未完待续。)xh123
(,,章节清晰、、)
大世争锋 第1012章 【飞机生产线】
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是一家成立在1916年的发动机制造公司。从其成立的时间段就能看出,这家企业是一家专门为了战争而成立的企业。
发动机公司,其实只不过是这家企业的一个掩护。
对于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最重要的产品是为德国空军制造合格飞机。
战争结束了,德国不允许生产任何飞行器。实际上,在一战时期,飞机的作战距离很短,就算是侦察机,也无法去英国本土侦查,反而在德军之中,大放异彩的是齐柏林飞艇,而不是飞机。战争结束了,活下来的人不得不考虑,如何继续活下去。公司的创始人奥拓先生,已经打算放弃飞机的制造。
这对于整个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俩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公司拥有最优秀的飞机设计师,但是对于接下来的公司转型,生产摩托车的准备不足。
尤其是资金准备,这是对整个德国的工厂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可是在前一天,王室的内政官员却打电话给他,有一家美国的财团负责人会来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参观。
这个消息振奋了从老板到首席设计师,几乎公司所有的高层。美国财团的到来,预示着将是充裕的资金,还有获得特许权,更早的开工。由于英法对德**工企业的限制,让吉斯坦奥托已经打算放弃军工业,转而进入民用行业。
但这给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带来的并非是转机,而是更庞大的资金需求。
原本只要二十万美元就能开工的工厂,如果放弃原本的生产车间,原来的大型设备,转而投入民用市场,就需要更多的资金用来购买设备,增加工人的培训等等。
要是在战争之前,吉斯坦奥托跟本就不会去担心这些问题,作为一家在法兰克福上市的股份公司。公司有足够多的吸引力,在资本市场募集到让公司能够顺利转型的资金。
但是现在,除非等到23年,五年解禁期结束之后。将整个飞机制造工厂卖掉,用卖掉工厂的钱,筹集少量的资金,开发新的产品摩托车。这是一个睿智的决定,但是缺乏合适的机会。
工厂的总设计师马克斯。毫不畏惧飞机的设计工作,但是面对摩托车?
他确实被难住了。
摩托车是什么?
自行车加个发动机,这样想的人,一定会为这个幼稚的想法,而被弄得痛不欲生。速度快了,自行车的框架就根本承受不住发动机的肆虐,不安全,随时随地都可能散架。如果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真的造出了这样的交通工具的话,那么对于这家期待转型,公司雄心壮志的老板吉斯坦奥托来说。绝对是噩梦。
连摩托车的制造工艺,都已经让首席设计师伤透了脑筋,更不要说是汽车了。
面对吉斯坦奥托的以摩托车为跳板,准备进入汽车工业的吉斯坦奥托,马克斯多数时候都是无言以对。相比地上跑的汽车,飞机的制造确实要容易得多。
“马克斯,我们要走运了!”
困境中的公司,只要是能够安然走出困境的,企业的老板,或者经理大多数都是那种信心爆棚。不容易被打倒的顽固的家伙。马克斯放下手头的工作,无奈的摇了摇头:“吉斯坦先生,恐怕你要失望了,制动系统设计对整个摩托车的安全至关重要。但是直到现在,我们仍旧毫无头绪。”
“不用管这些小事了,马克斯,我要告诉你,我们马上就能迎来一个新的局面,将开创德国汽车工业的标杆……”
作为技术男。永远也不会懂得情绪激昂,宛如在街头游行示威的老板,如何看出破败如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还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放下手头的图纸,公司总设计师马克斯很像告诉他的老板兼朋友吉斯坦奥托,人不能一直活在梦里,会迷失自我的。
“好吧,我的朋友,你说说我们要走什么运了。”马克斯顿了顿,在兴奋不已的吉斯坦奥托面前,无情的补了一刀:“你的工厂还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开工,工厂已经请不起工人继续保养你那些宝贝机器,不用两年时间,只要半年,你的那堆宝贝机器将变成一堆废铜烂铁……”
吉斯坦奥托眼中怒火点燃:“你就不能让我高兴、高兴吗?”
工厂总设计师马克斯思索了一会儿,道:“我是一个正直的人。”
“好吧,你正直。我是一个奸商,这中算了吧。”吉斯坦奥托吧唧了几下嘴,突然又一次笑了出来:“你知道王室给我打了电话,告诉我明天谁会来吗?”
“王室要给你担保贷款?”
“该死的,你是上帝派来惩罚我的。”
作为德国,乃至欧洲最有钱的阶层,王室、大贵族的财产都庞大的让人咋舌,但是这些都是上百年,甚至几个世纪累计的财富。说白了,就是祖宗的遗产,谁会脑子抽了,给一家工厂作担保?
既然连担保都不可能,就更不要说借款了。
吉斯坦奥托决心不再和他的设计师团队的老大打埋伏,直接说出谜底:“告诉你,美国人要来了。”
“美国人,买你的工厂?”
“你……盼我点我行不行?”
要是把工厂卖掉了,按照美国人的庞大资本,立刻就能让工厂复工。失去了工厂,对于吉斯坦奥托来说,只要能换来钱,都不是问题。但是失去了产业工人,工厂内众多的熟练技师,他还能带着法巴利亚发动机工厂转型的希望吗?
“你听我说!”
“好吧,我听着。”设计师马克斯从善如流的点头道。
“我们可以把一部分的技术,还有工厂的股份转让给美国人,然后获得资金让工厂复工。当然最好的结果就是,我们和美国人合作,扔掉该死的摩托车,直接生产汽车!”
雄心壮志的吉斯坦奥托是绝对不会甘心于做一个两个轮子跑的交通工具的生产商,他有更伟大的目标。
当然,显示情况就是。巴伐利亚发动机工厂在大功率发动机的研发上,根本就不存在问题。但是小功率发动机的研发,确实让这家工厂的设计师们吃足了苦头。
“合作?”马克斯不屑道:“你以为银行家是万能的?”
对于手下人动不动就泼冷水,吉斯坦奥托只能哀叹。自己容易吗?换一个自信心防线低一点的人来,分分钟让他抑郁了。好在自己够强大,也有足够的野心:“是泛美财团。”
作为一名技术男,一个专业和汽车没有丝毫联系的技术宅男,马克斯弗利兹萌宠的眨巴着眼睛。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图纸和设计思路过了一遍都没有想起来,泛美财团到底是干什么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