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世争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如果把曹锟的这辈子剖析的话,尤其是从军之后,当官了之后,他的人生在五十岁是一道分水岭。划分了他两个时期的诉求。五十岁之前,他的愿望可能和大多数没有子嗣的男人一样,要儿子,要生儿子。当他要绝望之际,没想到老天眷顾,让他接连在两年之内,多了两个亲生儿子。
当然这种好运,让曹锟当时都不敢相信。
而在五十岁之后,曹锟的目标也只有一个,当总统,当民国大总统。
说起来,曹锟也是一个可爱的人,贪财拒绝革新甚至畏惧洋人,而几乎从来不和洋人来往……种种奇怪的举止,都无法把这么一个人,去和眼下的大元帅联系起来。
曹士杰也是带着这么一个目的,才来的上海,对于曹锟的竞选之路来说,南方是任何一个北方军阀竞选上的雷区。但是眼下,机会来了,李厚基投靠了曹锟,只要让王家,还有占领了江苏的卢永祥认可,加上湖北的控制,仅仅靠着湖南贵州云南两广这几个地方的议员,是扑腾不起浪花来的。
要不是脸黑,看不出曹士杰涨红着脸,但是他自己却感觉脸颊烧的发烫:“子高,明人不说暗话,家叔的意思就一个,明年年初,国会竞选将开始,竞选重中之重,就是总统的归属……家叔希望,你和卢督,能够做出表率,给家叔的竞选之路增加一份筹码。”
王学谦哑然失笑,他可能是和英国人谈判,已经魔怔了。想着曹锟这样的大人物,走出的每一步棋,都是别有用意的。没想到是如此简单的一个要求。
想到自己谨小慎微的样子,王学谦放声大笑起来:“曹兄你应该早说!”
“早说?”曹士杰大为不解,他难道说的不清楚吗?
卢永祥是段祺瑞的督军团成员,是核心,眼下更是中流砥柱。曹锟想要当总统,他能不在背地里破坏?更不要谈什么支持了,想都不要想。曹锟的意思,只不过是让卢永祥装装样子,睁一眼闭一眼的,让他先当上总统再说,别私下里搞小动作。
曹士杰纳闷的问:“子高,难道其中还有故事?”
“曹大帅当年就该竞选成为副总统,眼下的局势,燕京的政令无法传达各地,徐大总统虽然在政见上颇为明锐,但无奈是一个文人,燕京城需要一个强势人物一挽狂澜,但是想来想去,也只有令叔有这个实力,更有此担当……”
王学谦好像不要钱似的夸奖,再次让曹士杰有种掩面逃离的窘迫。原因自然是说的太好了,连他这个当侄子的,听得都有些不太相信,这是真的。
“子高说的是真心话!”曹士杰激动的凝视王学谦的双眸,想要从对方的表情中看出最真实的想法。
王学谦却点头道:“其实曹大帅竞选的问题,我已经和卢督商量过,有不少阻力……”
“阻力?”曹士杰惊叫道。
王学谦一说阻力,曹士杰就紧张起来。盖因曹家都在为曹锟竞选总统努力,阻力当然有,但是这一仗曹家势在必得。也不是一个曹士杰想要反对,就能反对的。
这是家族意志,不会因为他一个人的想法,而做出更改。
王学谦给对方一个稍安勿躁的表情,随后拿起咖啡壶,给对方的杯子里添上热咖啡,继续话题道:“一来,广东哪里闹的厉害,估计云南两广是绝对不会赞成的,甚至我得到消息,广州还想出来一个‘北伐’的念头……”
曹士杰冷笑:“就孙某人的那点本事,给他一百年造反,也成不了事。”
“且不说成事,但是坏事是肯定的。”王学谦一语双关的说道:“云南方面的态度,一直以来都是和广州那边走的很近。”
“根本就不是走的很近,他们是穿一条裤子的,从蔡锷那时候起就是这样……”
曹士杰不耐烦的挥手道。
王学谦赞许的点头道:“加上贵州,湖南两地,就已经四个省份了,如果南北分歧继续下去,将是有一场大战。但是对民国来说,这样的内战是亲者痛,仇者快的……”
“民国自从建国之后,纷争不但,内乱四起,关键是别有用心的人,为了私利而望谷国家利益不顾,挑起事端,尤其以南方各省为甚……王某虽然是一介书生,但也不愿与之为伍,这是违背了建国初衷的想法,国家需要建设,民族需要崛起,所以请曹大帅出面主持政府工作,当然是众望所归……但是竞选是需要一笔不菲的资金运作,王某和卢督也为此商讨过对策……”
不知不觉之间,王学谦的语调变得铿锵有力起来,甚至让不明所以的人还以为,王学谦是在训斥曹士杰,但是曹士杰本人却甘之如饴,仿佛非常享受的样子。
曹士杰也客气道:“子高,你和卢督,有这个心思就足够了,还怎么能要你们的钱?”
王学谦不容反对的挥手道:“这是民众的愿望,并非王某为了私利!”
和明白人说话,就是这么舒服,曹士杰终于摆出一副相见恨晚的样子,握住王学谦的手,感慨道:“一切都在不言中!”未完待续。。
...





大世争锋 第806章 【家主的野望!】
身居高位,高官是少不了的,但是还有一个评定标准——门庭若市。
就像是在直皖战争之后,‘直系’大获全胜,派兵进驻燕京,而作为‘皖系’政务派的徐世昌,虽然身为民国最高元首,民国大总统,但是门庭冷落的都能网麻雀了,这也预示着,他的政治生命,已经开启了‘倒计时’。
从杭州,赶来的王鸿荣。
刚刚住进西摩路的王公馆,虽然按照他的见底,也明白,这处房产已经不是当初王福安花一万大洋,买下的那幢破败的花园洋房。重建,修缮,甚至将周围的土地买来之后,扩建了数倍,才有了眼下的规模。
不过,王鸿荣揣着明白装糊涂,认定了房子的钱是自己出的,当然,他这个王家家主,在这里应该享受最尊崇的待遇。
站在二楼的窗台前,眼下的王家,确实有种家族崛起,超然的优越感,送礼的,拜访的,有事没事来凑热闹的,阿谀奉承的……一波又一波的人,像是走马灯似的,来的又走。
一开始,王鸿荣也感觉这样的热闹,对于沉寂了太久的王家来说,是值得浮一大白的喜事,加上王家要娶儿媳妇,对于一个大家族来说,人丁单薄,最怕的就是后继无人,王家开枝散叶维系在一个人身上,总是有些不保险,子孙才是一个古老家族传承下去的纽带。加上,他将出任浙江省长的消息,在浙江官场传的沸沸扬扬……
人逢喜事精神爽,王鸿荣确实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可是很快他发现。情况并不是他现象的那么简单,因为……似乎如同集市一般的喧闹中,没有几个人是来拜访他的。就是以老朋友的身份来拜访他,也多半是旁敲侧击的来他这边套口风。问的都是他儿子的喜好,作为一个父亲,看到儿子成就一番事业,当然是高兴的,但是作为一家之主,还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却被无视了,这种失落感。仿佛像是站在铁窗前,眼前的所有都是灰暗的灰白。
这种失落,其实对于王鸿荣来说,并不陌生。
当年,他错误的估算英国洋行对于浙江丝绸的需求,出面囤积大量生丝,最后损害巨大,差点步了胡雪岩的后尘。王家当初最重要的资产,包括钱庄,桑林。茶园几乎一夜间都成了别人家的产业。
要不是妻子陈玉舒站出来,果断的砍掉大量的房产,收益并不丰厚的资产。投入还是新兴行业的银行业,这才让王家避免了落魄的威胁。而当初的王鸿荣,也是这副情景,落魄的躲在小屋里,书案上一本诗册,几张山水,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可是当时他的心思都是在王家的门口,牌楼,那些曾经辉煌的过去。更让他内心饱受煎熬的是。除了家里的下人,在外面。曾经的合作伙伴,商会的同仁都已经忘记他一般。大大小小的事,都是请教陈玉舒。
这种滋味,肯定不好受。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仅次于老婆偷人……
眼下的情况,儿子似乎遗传了妻子陈玉舒在商界的基因,这才回国多久啊!连王家几百年的积累,在王学谦的面前,都已经黯然失色。更不要说,那些有头有脸的政坛人物。虽然来的没有一个是军政高层的大人物,但是大人物身边的亲信都来了。
这时要干啥?
王鸿荣咬着后槽牙,气鼓鼓的对着窗口运气,他堂堂的一省之长,竟然被无视了!
王学谦在暗暗好笑,曹锟对于权利,面子的追求,宛如一个喜好攀比的街头小混混一样,贪恋的程度让人诧异。而根本没有想到,从小受到礼教熏陶,孔孟之说的老爹,似乎对权力的渴望,一点也不比出身市井的曹锟少一点点。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虽然读书人成就官场传奇,是每一个名教中人最为关心的事。但是一旦成了官,还是高官的话,仁义两个字还能用吗?孔孟的那套学说,在官场几乎是一剂毒药。
那么,那么多读书人热衷官场。原因到底如何?
无非是,高楼大厦,妻妾成群……或许还有好名的。这也是燕京的官场不断传出,那些从东洋留学归来的学子,出去的时候,一个个以民族崛起为己任,但是一旦学成归国之后,却都一头钻入官场中经营,可是官场的官位就那么多,颇感压力的官员不免少不了抱怨几句,‘留洋者多为善官场专营,尤以东洋者为甚’。这话当然要分开来听,前半句,当然是说留洋学成归来的人吃香,入官场也是必然的。
但是后面一句,却夹杂着怨气,甚至是不屑。留学东洋的学子,似乎人品都坏掉了。
也不知道,是日本这地界不太平,善于出刁民,还是留学东洋的学生不学好,一个个都学坏了。
总之,怨气很重。
官场就是如此,一旦过了一把瘾之后,再想要舍弃,对于任何人来说都难以割舍。特权的好处,地位的尊崇,几乎让九成的官员,都迷失在权力之中,无法自拔。
王鸿荣回头冷冷的看了一眼王福安,相比儿子的那个洋人管家,王福安在上海几乎也只能做一些跑腿的活,好在王福安还算本分,没有多少抱怨。
但是站在王鸿荣的立场上,家生子还是要比洋人可靠的多。
“老爷,都快晌午了,您想要吃点什么?”
“不饿!”
“陈家那边,需要老爷出面……”
王鸿荣眼神一冷,生硬道:“他们娘俩商量好了,哪里需要我这个当爹的出面……”或许感觉到自己不该在一个下人面前,流露出对儿子太出色,从而不满的情绪,王鸿荣这才叹了一口气,颇为无奈的补充:“我知道。下午我去陈家一趟。”
王福安偷偷的抹汗,跟了老爷四十年,他当然清楚王鸿荣心里头不顺的原因。但是有些话,不是他一个管家能够多开口的。尤其是王家的情况非常特殊。王学谦是独子,将来少不了这个家还是王学谦当,真要是交恶了少爷,将来还有他的好日子过吗?
即便,等到王鸿荣从家主的位置上退下来,王福安也是风烛残年的年纪了,但是他也是有子孙,有家人的。攀附在王家。才有王福安一家人的好日子。要是离开了王家,还有谁会给他一点好脸色看?
王鸿荣冷漠的口气,仿佛全世界都要与之为敌,王福安虽然明白自己家的老爷,到底是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原因还是出在外头。谁都没有想起来,王家的家主也在上海,可是偏偏来拜访的客人,没有一个人想起他来的。
这时候,公馆里的仆人敲开了房门。
看到王鸿荣冷若冰霜的表情。顿时吓的一哆嗦,战战兢兢的看向了王福安。老管家为人和气,至少在下人的印象中。从来没有脸红过。王福安埋怨道:“有事就说!”…
其实也是帮着那个敲门的仆人分担一些王鸿荣的火气,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王鸿荣当然不回去找王学谦的麻烦,毕竟他要维持一个家主的威严,不能让人看出来,一个当父亲的,连儿子的成功都无法容忍。真要这样传出去了,也就成了他王鸿荣身上的污点了。可要是在王公馆,惩办一个下人。就是王家父子的感情一般,王学谦也不会开口给自己的仆人求情。这也是维护王鸿荣家主的威仪。
“是……是有一位客人。想要拜见老爷!”
仆人结结巴巴的开口,没等王鸿荣开口。王福安就抢先问道:“哪位客人,可是老爷的故交?”
王鸿荣满意的点点头,他心里也琢磨着,是缫丝工会的吴家派人来了?
还是钱庄的余老板?
……
一大堆在上海,有交情,没交情的人,在王鸿荣的脑子里过了一遍之后,就是想不出来,是谁?
仆人其实也不清楚,来客的身份,倒是知道客人来的时候,是周作民作陪,身份好像有些神秘,但是肯定很尊贵,因为少爷在听到客人到来之后,马上出门迎接。
不过,真要是让他说出客人的名讳,却是千难万难。
支支吾吾的,憋出一脑门子的热汗,就是说不出对方的身份。王福安挥手道:“你先出去。”等到仆人离开之后,王福安这才近身开口道:“老爷,老奴去问问……”
“甚好!”王鸿荣惜字如金道。
在上海的这两天,他颇感无趣,主要是上海的繁华,似乎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王鸿荣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杭州,他的一亩三分地上,至少杭州城的官场,有的是人来巴结他。
很快,王福安匆匆忙忙的推门再次进来,不过和刚出出门时候的不紧不慢,甚至有些拖沓的动作截然不同的是,此时此刻的王福安甚至有种慌不择路的盲目。
“慌慌张张的想什么样子?”
王鸿荣这些天是看谁,谁不顺眼,仿佛全世界都和他要作对似的。看到王福安的表情,火气一下子又涌上来了。
“老爷!”王福安无视了王鸿荣的不悦情绪,径直跑到了王鸿荣的面前。他刚才出门的时候,也是一阵犹豫,远远的看了一眼想要拜访王鸿荣的客人,面生的很,显然他不认识。加上对方凶神恶煞般的表情,他也不敢上去直接问,找了王学谦的机要秘书陈布雷,才把客人的身份弄清楚,这下,一把年纪的王福安也不敢怠慢,先把客人带到了在楼梯口的会客室,虽然比不上书房宽敞,但是书房已经被王学谦霸占了,肯定不能把客人赶走,让王学谦腾出地方也不现实。
只是偷偷的在王鸿荣的耳畔说了几个字,王鸿荣死气腾腾的脸上,忽然间像是活过来了一样,眼神都放着光彩,高声道:“还傻站着干嘛?请贵客!”
说话间,王鸿荣却健步如飞的先一步走出门口。
“安排在哪里?”
“会客室。”
“怎么不去书房?”
“书房有客人。”王福安是打听清楚了,才来回话的。他也是熟知王鸿荣的习惯。喜欢一问到底的性格,眼里不揉沙子。
王鸿荣脸色不悦道:“谁的客人比他还重要?”
“全国总商会的聂副会长,银行公会的宋会长。燕京外交部的颜总长……还有……”王福安随口说了两个人的名字,就让王鸿荣气的想要动手打人的冲动。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就不给自己引荐,引荐。
王鸿荣一摆手,脸上涌着怒气,不耐烦道:“王福安,你是来给我添堵来的?”
王福安猛然惊醒,这当口,可不能给老爷找不痛快。只好低眉顺眼道:“老奴也是绝对让少爷腾出书房失了礼数,我们王家礼仪传家……”
“算了。老爷是那些没有度量的人吗?”王鸿荣脸红心不跳的沉言道:“带路吧,曹将军可不能怠慢了。”
进入会客室的时候,曹士杰正口干舌燥的大口喝着茶,温度正合适。在书房,咖啡实在不对胃口,可是谈了一个多小时,早就渴了,找个机会,把事情交代完,也算是了却了叔叔曹锟的一桩心事。
“怠慢了。怠慢了,怎么能让曹将军喝凉茶呢!”
“去,上新茶。”
王鸿荣一走进会客室。变脸似的,热情万分,曹士杰举着茶杯都有点发愣,随后明白了,眼前站着的气度宛如学者的就是王鸿荣。这天气,凉茶喝着才舒坦,热茶又不是他这样的军人风风火火的脾气能够等得了的。
本着交差的心思,曹士杰却一开口就直奔主题。
屏退左右之后,将盖着鲜红大印的一份任命书放在了茶几上。王鸿荣虽然眼热官场,但是这时候却端起架子来了。也不看茶几上的任命文书。反而天南地北的说起来,曹士杰郁闷的差点一头撞在茶几上。他一个军人,走过的地方的也不多,哪里知道法兰西的甜点,英吉利的午后红茶?
曹士杰好不容易找了一个空,这才打断了王鸿荣海阔天空般的交谈方式,其实曹锟也明白,燕京不少官僚世家出来的官员,都是这个脾气。
心里热的很,可是脸上就是忍着,不说……憋着。
比谁先沉不住气,可是曹士杰不是来和王鸿荣拉家常的,而是把曹锟交代的事办完,他也就能交差了。没想和王鸿荣继续耗着,已经和王学谦颇为伤神的商谈了一阵,已经心力交瘁的曹士杰急着想要离开,所以没等王鸿荣把话题收回去,就开口道:“王参议,浙江是我民国经济重省,自古以来仅靠着桑茶,就是一笔北方很多省份不敢想象的财富。但是如此重要的一个省,半年来,却没有一方主政,导致民生艰难,百姓凋敝,在此困难之际正需要德高望重之人出面……”
这通话,听着舒坦啊!
王鸿荣甚至有些得意的翘起了嘴角,感受着马屁不断的舒心。虽然心里头非常想要打开茶几上的任命书,但是必要的退让还是要的,言不由衷的客气道:“王某不才,虽然在家乡有些薄名,但是才能不显,德才不具,恐怕难当大任。”
曹士杰恨不得咬牙将任命书甩在王鸿荣的脸上,王学谦多疑,但是绝顶聪明,外人很难察觉到王学谦的疑虑。但是王鸿荣的表情,就让他有些抓瞎了。
请你当官,还做一个推辞,右一个才能不堪大任。
甚至他腹诽的想到,要是自己二话不说,干脆把茶几上的任命书收回去,估计气度非凡的王鸿荣说不定会扑上来,和他搏命。
“王公先不要忙着推辞,不如看看任命书?”
王鸿荣扭捏的拿起任命文书,但是眼神却飘忽的有种偷偷摸摸,让人不觉好笑。
其实,一省的省长,对于南方的各省来说,都已经是自己选了,没有燕京什么事。当然,这样选出来的地方官,多半是以军事势力最强的当选,和土皇帝没多少区别。
可是在南北势力交错的浙江,上海,江苏,湖南等省份,燕京政府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当然有了燕京的认可,主政地方的官员也就多了一份底气。
千篇一律的文辞,对于王鸿荣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当他看到最后的时候,却忽然一愣,随即有些失望的瞄了一眼曹士杰,放下任命文书的那一刻,王鸿荣沉闷的开口道:“怎么是代省长?”
这可和他的期望差的有些远。
毕竟,一个‘代’字,还有临时的意思,这和王鸿荣当初的期望有些远。
怎么?需要的时候想到他,不要的时候就一脚踢开,这世道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
可是曹士杰却不明道:“一省的省长,不是需要省议会的认可之后,才能任命吗?中央的任命是临时过渡。”
王鸿荣蹙眉,他当然清楚,这是辛亥革命刚刚胜利之后的《临时约法》中的关键部分,可是本来就没有人把这本《临时约法》当真,颇为不满道:“不过自从袁公之后,燕京方面已经不再重视国会,这是否……”
曹士杰闻听,差点破口大骂,别人不知道,他王鸿荣,在来的时候曹士杰还是打听了一二。当初袁世凯要解散国会,王鸿荣当时就是在京的国会议员,数他闹的最凶!
好吧,你不认也算了。
可是当曹家人,按照王鸿荣的路数来,却被质疑,诚意不足,这世界还有天理可讲吗?




大世争锋 第807章 【父子解嫌】
依然是下午三四点钟的样子,王学谦送走了商会的客人,上海滩最近有种像是资本聚热的效应,似乎民族工业在被英国人打压了一阵之后,一下子复苏起来。%
而王学谦的作用是无法低估的,商会的人都等着和王学谦攀附交情的机会。
没想到,王学谦还真的很配合,王家传出了和陈家联姻的消息。
有心了一打听,原来两家是从小就给两人订下的婚约,之所以蹉跎了这么些年,主要是王学谦在外求学,而陈家小门小户的,竟然也将女儿陈婉怡送去法国求学。
对于一般人家,贵族学校一年数百元的开销,已经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但是如果是私费留学的话,这个数字要往上翻十倍,几年的时间,花费两万大洋,不算多。对于陈家来说,如果真的是自己拿出来的,自然会被人刮目相看。谁说,女儿不要培养的?
似乎,所有人都认定了陈家生发起来的原因,就是和王家的联姻的同时,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了西摩路的王公馆的主人,王学谦的身上。银行业整合之后,将针对大型投资项目审核,谁都想要做大生意,奈何一没有外国洋行的资本,二没有门路,这才苦于找不到出路。但王学谦显然是给大多数有志之士,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虽然这样的机会也不知道那个幸运儿会遇到。
但有,总比没有强。
不仅王家,连带着银行公会的宋家,周家在上海的宅院,也是拜访者络绎不绝。
宋汉章等人找王学谦的来意,就是希望王学谦拿出一个可行的章程,是分股也好,资本债券融资也罢。总要有一个可行的办法,不然大家都要抓瞎了。
可是眼见于王家的热闹场面,来客也知道,王学谦是自顾不暇,根本就很难有心思想这些。
所以,简短介绍了一些情况之后,宋汉章等人就客气的告辞了。
送走客人,王学谦吩咐管家伍德:“就说我外出了,所有的客人都不见。”
1...374375376377378...6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