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世争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不过眼下紧要的事就是,将眼皮子底下这些段祺瑞花了死力气,大价钱,武装起来的边防军,好好的在曹锟的眼前露一手,一来显露他王怀庆的能耐;二来,也是让曹锟能够重视他,卖直系一个人情,到时候总少不了亏待他的时候。
等到众将官离开,副官这才战战兢兢地接过卫兵送来的茶水,王怀庆优哉游哉的嘬了一口清茶,顿觉得神清气爽。
“大帅,您这样行吗?”副官小心的伺候在边上,心思却不在眼前。
王怀庆瞥了一眼部下,能够当副官的,都是亲信中的亲信,他自然不怕乱说话,转身别人卖了:“你小子,学着点吧?淮军,可是当年大清朝的最后的救命稻草,要不是受人排挤最深,说不定根本就没有后来什么事。段祺瑞的嫡系部队,可比当年淮军的装备还要好,训练也强,军官的本事也不算孬,要不是因为这些年,内部互相的挤兑消耗,军心不稳,士兵多半没有死战的决心。可即便是再不稳的军心,支撑一晚上的反攻,那是绰绰有余……”
副官吓的是额头冷汗连连,心说:“您老是老善后来的,可不是给曹大帅找不痛快的来了。”
“嘿嘿……你小子这是不懂了吧?有本事的人,才会被重用,但也不会太重用。可我在他们眼里,是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吗?一个个都趾高气扬的,自以为胸有沟壑,满腹的治国方略……狗屁!”
王怀庆不满的喷了一句:“也就是摊上老子,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打了胜仗是运气,打了败仗,才是应该的。所以,搁在别人我不知道,但是我身上,要是能够打一场胜仗,然后安安稳稳的投降……得到的好处肯定是最多的。”
“可徐总统可不是跟您这么嘱咐的啊!”
“他不过是一个文人,哪里懂我们军人的想法。”
副官低眉顺眼的退走了,其实他很想说。王大帅的想法,其实这没人懂!
……
还真别说,涿州前线,靠近卢汉大桥的地方是日本护路军的地盘,早些天,吴佩孚就吃了日本人的亏,眼看涿州城要攻下来了。这小鬼子派兵过来搀和,无奈之下,这才退兵。让涿州防线缓过一口气来,这下倒好,曹锟吓得连铁路边的防御征地都不要了。
皖系军队,两个师的边防军。三个地方旅,沿着二十公里的铁路线,一路往前猛攻。
驻守在涞水一带的冯玉祥,一下子被打蒙了,半夜里,枪声、炮声,泼水似的一阵急过一阵。大半夜的,冯玉祥的第7师一下子被打傻了,都在睡觉呢?怎么就又打上了?
才不到半个小时的时候,一个师的阵地,就被冲的七零八落的。
部队开始败退,但还不仅仅是这样,吴佩孚在高碑店一带,更是受到猛烈攻击。一晚上节节败退,天亮的时候,已经推出去三十多里地了。
气的吴佩孚上蹿下跳,可一转眼,玉帅,吴佩孚也感觉不对啊!
总透着那么一股子邪气,说不上来的别扭。边防军战斗力一点都不差,可主帅段芝贵是个饭桶不是?真要这么能打,别说困兽一个涿州城了,当初高碑店一战。就不该是一面倒的局势,让他给拿下来了。要不是日本人作祟,说不定他手下部队都打到京城了。可段芝贵真要这么能打,还有他什么事吗?说不定连直系的大本营,保定府都被他老段家给打下来了。
还有曹大帅的什么念想?
该啃老米的还是去啃老米,来的实在。
就当吴佩孚满脑子憋屈,想的头都痛了的时候,后面打阻击的部队突然报告,边防军退了。
吴佩孚虽说当年中过秀才,说文武双全也一点不假,可被对方来这么一出,也是弄得晕乎乎的,摸着刚剃的头,大骂道:“娘老子的,这是打的什么仗?”
更让吴佩孚气得骂娘的是,边防军阵地欢欣鼓舞的举着白旗,来他的指挥部来商量投降的事情。这下子,整个人都傻了,这哪里是打仗啊?简直就是玩人吗?
打了人一顿,然后过来说,这是来送礼的。
天底下,哪里会有这样的道理?
可闹明白之后,吴佩孚气得差点一枪崩了来谈判的人,甚至连王怀庆都怨恨上了,这货摆明了边防军不是他的部队,别人家的孩子,他管什么死活?可来谈判的人还死硬的梗着脖子说:“投降,并不是部队没有战斗力,而是为了和平!”
这话别说吴佩孚听着假,连说话的那人也觉得脸上滚烫,滚烫的。
不仅如此,对方王怀庆还通电了,口口声声说,内战可耻,坚决要和平结束战争,必要的时候,放弃军队抵抗。
尼玛,都准备放弃军队了,还打的这么狠?
对于曹锟来说,曹瑛在东线面对徐树铮,本来就艰难,要不是直系控制这粮道和截断了皖系的财源,打到这个份上,连曹锟都有些灰心了。王怀庆虽然做出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但对于曹锟来说,这依然是天大的好事,马上电令吴佩孚,最高规格接待。
王怀庆的这通电文,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喜的曹锟,终于媳妇熬成婆,这么多年,一直生活在段祺瑞的阴影之下,这一刻他才感受到扬眉吐气的痛快。愁的人嘛,当然是困居在浙江的卢永祥。在没有广播电台,没有电视直播的时代,军阀都喜欢用通电,来向全国人民通报他的重大决定,比方说通电下野……王怀庆的全国通电,不仅获得了各地的支持,毕竟自己人搞自己人,总不是让人开心的事情。
卢永祥坐不住了,要是浙江各地的势力还是这么不对付,尤其是对他阳奉阴违的,背地里想着方的想要将他从督军的位置上搞下来,最后甚至不用直系控制政府之后的罢免,他的手下就能把他给罢免了。
无奈之下,只能准备提前让段宏业先去和王学谦商量,来临安谈。
至于能够谈成什么样,连卢永祥心里都没底。
不是他没有底线,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该拿出多少诚意,拿的多了,他心里不痛快,拿的少了,王学谦和浙江财团能乐意吗?
唯一让他欣慰的是,王学谦在段宏业的一再恳求下,或许是认为他的自身安全不用担心,决定去临安一趟。
既然来,就说明对方也不是毫无诚意,卢永祥在书房里坐立不安的自我安慰着。
忽然卫兵报告:“参议大人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大世争锋 第439章 【卢督】
“贤弟,你总算来了。”
卢永祥坐在花厅里,见到从照壁拐进来的陆翰,从太师椅上战了起来,迎接过去。
区别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在民国,乃至华夏上下数千年的斗争历史,一支军队可以没有一个出色的参谋长。但是绝对不能一个才智敏捷的军师,俗称文人。
卢永祥也是如此,他本来就是正规路子出身,行军打仗,排兵布阵对他来说并不难。
可是如何掌控地方,如何稳固根据地,就不是一个出色的参谋长所能够胜任的了。更何况,自从春秋战国以来,军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在战场上的帮助,更是战略上的决策布置。
这可不是糊弄人,就说刘备,没有军师的时候,累累如丧家之犬,一流流浪,说流浪也不算准确,倒是娶媳妇不耽误,估计人生毫无希望,只能留下浪了。
可当他有了军师之后,就不一样了,不管是徐庶、诸葛亮、还是庞统,都是难得一见的智囊。刘备也靠着这三个人,一下子就生发了起来,夺襄阳,占西川,登基当皇帝,还不是靠着这三位?
虽然徐庶走了,庞统死的太早,留下一个诸葛亮,就奠定了一方霸主的地位,也足以说明军师的作用了。
卢永祥清楚主心骨的重要性。所以,他对手下的首席幕僚陆翰就特别的看重,礼贤下士这种事情他是绝对不会体现在下面的军官身上的,但是对于陆翰,他还真的不敢有多一点的脾气。
就像是张作霖面对杨宇霆是一个道理。
“大帅,陆某愧不敢当!”陆翰作为幕僚,当然也要有幕僚的样子,别以为卢永祥对他客气,他就能当福气了。
两人落座,先不说话,等着仆人将茶水送上来,卢永祥挥手屏退了左右。这才叹气道:“王家小儿要价太高,让卢某是在难以抉择。浙江要是丢掉,江苏又没有拿下,天下之大,卢某将无安身立命之所。”
“不过大帅,您想过没有,即便在浙江,你的日子也一样不好过?”
人活一张脸,陆翰这么嘴直口快的问话,把卢永祥驳斥的面红耳赤。哑口无言。良久。才憋出这么一句来:“你就一定以为,这江苏地面我就能摆的平?”
“不是摆的平摆不平的问题,而是江苏的地方势力没有浙江这么复杂。”陆翰摇头摆尾的样子,确实有点狗头军师的模样。其实他心里清楚的很,早在之前,卢永祥就心动了,可付出太多,他心疼。
既想要控制浙江,又贪慕江苏的繁华,可惜苦于手中实力不足。
这就是卢永祥不久之前纠结的死去活来的难处,而现在,这个难处已经不再了。而是他是否能够保得住手中现有地盘的问题。
湖州嘉兴一代,是浙江天地最为富饶的地区,如果按照能够收到的赋税来说,一点都不比绍兴、宁波等地差。唯一的差别就是,宁波作为浙江最大的通商口岸。很多事情他管不了。
宁波商团的厉害,不仅仅是在浙江,而是在上海。
连英国人的巡捕房,想要抓捕宁波商团的人,都需要先过商团议事堂的认可,要是商团处理过的案子,即便是英国巡捕房的英国巡捕,也无权过问。
这就是强横,让卢永祥畏首畏尾的强横。
王鸿荣就是一个例子,他能困住王鸿荣,但绝对不敢去将王鸿荣抓进杭州城的大牢,没有商团的忌惮,卢永祥这样的军阀会畏首畏尾?
陆翰决定趁热打铁,在卢永祥边上敲边鼓道:“大帅,浙江的地面,说白了,谁也动不了,谁来都不好使。其实你我都知道,这是朱葆三、王鸿荣等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让您能够有那么一点薄财,维持军队。”
“可江苏就不一样了,江苏财团中,首屈一指的盐商,其次是银行,但银行不同于浙江的银行,那些银行都是政府的,像是兴业银行,浙江开发银行、四明银行等等,都是财团说了算,而江苏人办的银行,规模虽然比浙江的要大,但说白了,他们就是一个掌柜的,这银行还是属于政府。您要是当上了江苏的督军,局面就要好控制的多。”
“不一样的是,张謇是前清的状元,在江苏商人中,地位是首屈一指的。当年张謇和盛宣怀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被誉为南北财神,但是大帅您不要忘了,大生纱厂可不是名办的纱厂,这家纱厂是拥有官办的股份的,而只要控制了张謇,加上他手上也有盐田,江苏的盐政控制起来就不难……”
卢永祥心中像是猫爪子挠心似的难受,说来说去,浙江地面上的官绅,对于督军府来说,都是刁民。
动又动不得,背后有洋人撑腰;而江苏地面上的官绅,只要明面上他是浙江督军,就能说一不二,成为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可他还是不放心,还是因为袁世凯时期的‘善后大借款’,五国银行团控制了南北两个最大的盐市,北方的芦盐,还有就是江苏的苏盐。已经吃在洋人嘴里的东西,他们会安安分分的吐出来?
卢永祥的双手拄着马鞭的末梢,一眼就能看出,这个人是个急性子:“可盐税都让洋人控制着,让他们吐出来,能善罢甘休吗?”
陆翰见卢永祥心里头活络了,加紧道:“不敢休又能有什么办法?我可是打听清楚了,洋人虽说控制了盐税,但是一来征税困难,逃税普遍。二来就比较关键了,洋人用的人,也只能是民国的人,只要按照条约,每年收到的钱不少,就可以了。但是您想啊,这权利再大,也架不住手下的人阳奉阴违,糊弄顶头上司吧?而来监管盐税的洋人呢?喂饱了,税不少,他们那里会在意?”
“你是说,我们把事情捅出去?”卢永祥心里头一紧,顿时有点心虚起来。
这年头,被洋人打怕了,也不是真的不敢跟洋人打一场,而是各地的军阀底气不足。加上很多命脉,税收都控制在洋人的手中,这就要命了,打仗没钱,还打什么仗?
陆翰一拍大腿,懊恼道:“大帅,您这么还闹糊涂呢?盐税的事情,只要我们处理好了,到时候上上下下谁不念着您的好?曹大帅就是对您兵指江苏心有不满,这怨气也不过是发顿牢骚而已。”
卢永祥急了,打断道:“贤弟,你以为洋人会给我们面子?”
“大帅,不是我们出面去说,而是江浙财团捅破这层窗户纸。”陆翰故作高深的笑着:“反正前前后后,他们得到了好处,而浙江财团冒这么大的危险,最后得到是拿下浙江的军政大权,这不是一举两得吗?再说了,甜头要是不大,这生意能成吗?”
卢永祥目光怔怔的看着门厅的方向,良久,这才像是下决心似的,点头道:“就按贤弟的意思,但事先不给一点甜头,恐怕浙江财团也不是好糊弄的。”
“大帅,您不用糊弄浙江财团,真要和朱葆三和虞洽卿,这些久经商场的老狐狸打交道,恐怕最后还让人得了便宜卖乖。您只要能够糊弄住了王家的哪位大少爷,就事就多半有希望。”陆翰神秘一笑,显得信心十足。
在他看来,一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子,能有多大的道行?
虽说段宏业和卢筱嘉的口中,把王学谦的能耐传的神乎其神,在陆翰这样的谋士来说,不过是小孩子见到成年人,感到一丝的无力罢了。
“贤弟的意思?”
“如今这世道,给出去的东西,对方要能守得住,才是真的给。要是守卫不住,这是家门不幸,养了一个败家玩意,可怨不得别人。”陆翰嘿嘿奸笑道,这一刻,他的表情让人有种奸计得逞的窃喜。
卢永祥脸上紧张的表情一下子舒展开了,他不就是舍不得浙江的地盘吗?
可要是能够安稳的拿下江苏,最后把人一脚踢掉,连带着拿下浙江。民国最富庶的两个省份在手,要是能够窥视安徽,争霸天下也有他卢永祥的一席之地。
对于卢永祥的想法,王学谦还不得而知。
他正在赶来临安的路上,心里头一直在琢磨,卢永祥到底有几分诚意?
好在,很快王学谦就不用在猜想了,因为在傍晚十分,临安城高大的城楼,宛如一个黑色的影子,出现在视线之中,与杭州的繁华相比,临安更显得宁静和孤僻。
很难想象,卢永祥的政府会设在这里,而不是铁路边上的杭州,让人琢磨不透。
督军府设在古城的主干道上,非常显眼,已经得到消息的卢永祥在花厅稳如泰山的不苟言笑,而身为幕僚的陆翰驻足在大门口,翘首以盼。
“子高,你好大的面子,陆叔平时连我都不假辞色,这次亲自迎接你,可见我父亲是非常看重你的。”卢筱嘉一改以前见人翻白眼的缺的表情,拉着王学谦的手臂,好的和亲兄弟似的,这让陆翰的目光有些呆滞,什么情况?
王学谦见对方一愣,心说:“这都看不出来,哥们给钱了。”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大世争锋 第440章 【吃着碗里的,惦记着锅里的】
督军府,多大的门槛啊!
平时来的人,不是求上门来的,就是督军府的属下,陆翰虽然不过是一个参议,位高,却无权。但熟悉督军府的人都知道,这个人在卢永祥身边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平日里,陆翰也不会为了一个小辈,而站在门口迎人。
他的身份,在督军府中,可比卢永祥的管家的卫队长要重要的多。
作为一个谋士,陆翰并不是一个只会夸下海口的人,对人、对事,都是有一套自己的处理办法。他就是想看看,王学谦一个毛头小子,到底是因为家世的原因,能呼风唤雨呢?还是真的是手底下有两把刷子。
至于段祺瑞将浙江的铁路贱卖给王学谦,在他看来,根本就不算本事。
条件苛刻,而且王学谦付出的钱,对于整个沪杭甬铁路来说,价格也不算低的离谱。再说了,段系正在危难时刻,正需要钱,按照段祺瑞的性格,签署一条铁路的转让协议,对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还是从国有转让给民族资本,说白了,也不算是卖国,要是说好听点,还能和振兴民族工业搭边。
“陆参议,您可是浙江稳定的大功臣啊!家父常说,浙江商业的稳定和繁荣,陆参议劳苦功高,当然也有卢督的知人善用。”不过是平常之极的客气话,王学谦也不过是随口一说。
文人嘛?
最喜欢听的,就是造福一方,这是千百年来,儒教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为官一方,造福百姓,是一个官员和幕僚最得意的事。只有在这个目标破灭,或者不干涉的情况下,才会想到捞钱。
前者。可以名垂千史;后者,发家致富。两不耽误。
“谬赞了!”明知道不过是场面话,但好话谁不想听?
陆翰也是满面春风,尽显幕僚,文人的性格。唯一让他不解的是,卢筱嘉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
但总不能让客人在门口就这么傻站着,陆翰把人让进去,也没开中门。当然王学谦也不奢望,他会让卢永祥如此重视,总不能几个月前还默默无闻的年轻人。一下子让一方土皇帝的督军,大开中门,倒履相迎吧?
卢家是山东人,其实北洋时期的军官,不少都是山东人。这和袁世凯有一些关系,上行下效,早期北洋的新军在山东征兵最多。
即便是华灯初上,已经是吃饭的饭点,但卢永祥却还是固执的先摆茶。想要探探虚实。
毕竟在饭桌上,很多话容易糊弄过去。
“贤侄,段总长已经发电报给我,你尽可放心。在浙江建设铁路,地方上不支持,就找督军府来。这可是振兴地方的大好事,卢某舔为浙江督军。对于地方实业是非常关注的。”先是说了一通官场话,他其实并不看好王学谦一个人真的能够将浙江南北铁路都建起来。
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关键是。洋人怎么看?
卢筱嘉见王学谦像是浑然不知的坐在太师椅上,低头吹着茶叶,只是在笑,心急的插话道:“父亲,来之前,探勘铁路大桥的两位留美博士,就被绑架,虽然后来很快被解决了。但是孩儿非常担心,倒时候少不得宵小窥视……”
卢永祥不悦的看了一眼大儿子,心说:“这小子出什么幺蛾子?怎么帮着外人说话?”
他也看出来了,卢筱嘉肯定是得了好处。
在这方面,卢永祥并不像是段祺瑞那样死板,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再说,自己虽然没有贪财的恶名,但也不拒绝送上门的好处。可问题是,铁路公司勘探的专家被绑架,这事可大可小,这小子到底想要说什么?
啪嗒……卢永祥面色如墨一般阴沉,怒道:“竟然有这等事?查,一定要一查到底!”
扭头对幕僚陆翰说:“陆翰你马上让督军府行文,发放到余杭,让警察局全部出动,必要的时候……让驻守在杭州的第4师出面,我就不信了,这朗朗乾坤,还有人胆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如此让人不齿的事来?”
虽说是查案,但卢永祥在不经意间,有点秀肌肉的意思。
“大帅,请听在下一言。绑架不过是误会,已经解决了。而沪杭甬铁路南段全面筹建还刚刚开始,要是闹的满城风雨,对铁路筹备也颇为不利,为今之计,要是铁路筹备方能够组建护路队,就好了。”王学谦放下茶杯,说话间显然已经不相信督军府有能力,或者说卢永祥根本就没心思想要帮着王学谦,把铁路建起来。
说白了,没好处的事,谁干啊!
浙江的地面,还真邪门了,打仗了,想要让乡绅捐钱吧,没人搭理他也就算了。可是收税的时候,却是越大的产业,就越难收到税,反倒是平头老百姓不敢糊弄督军府。
按照卢永祥的理解,铁路是个挣钱的买卖,但是跟他一分钱的关系都没有。他招来王学谦,可不是谈论铁路,更不是让王学谦组建私人武装。他是想着弄些军火来,充实他的嫡系部队。
卢永祥虽然不着急,但不代表卢筱嘉不着急啊!
要是他收了王学谦的钱,也就罢了,可他收到的不是钱,而是铁路公司未上市的股份,等着就是铁路能够顺顺利利的上市,然后他一下子作用数万好处。
一万股铁路股,在王学谦的保证下,至少价值5万大洋。
这笔钱要想收买卢永祥难点,或者说,卢永祥多半看不上这点小钱。但卢筱嘉来钱的门路太少,很多都是浙江地面上不入流的商户的孝敬。大商户,根本就看不上这么一个公子哥,再说了,商会都是英国撑腰,卢永祥胆子再大,也不敢跟英国人叫板吧?
卢筱嘉凑近了脑袋,由不得他不着急,在花厅里。原本是没有他的位置,只不过赖着不走,卢永祥也想起来要赶走儿子,而陆翰是个外人,这可是督军府,卢家内部,他也不合适开口。
而王学谦?更是求之不得了。
“父亲,我觉得子高说的有道理。将来铁路公司筹建,数千工人在建桥工地和铺铁轨,要是没有武装实力的约束。也不方便管理。那么多值钱的设备都放在工地上,要是让人偷了抢了,这损失就大了……”
卢筱嘉正说在兴头上,可突然耳畔犹如炸雷一般的喊声传来,卢永祥猛地一拍桌子,怒骂道:“小混蛋,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滚回自己的房间离去!”
卢永祥生气的是,王学谦并非是要组件什么保安队什么的,这样规模的武装。根本就不用给督军打招呼。那么答案就让卢永祥也不免紧张起来,是想要组建军队的口气啊!着他能答应?
“我……”
1...204205206207208...6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