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领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倦鸟迷途




第662章 小香江
    对于放过洪承畴鲁国的决定在朝中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的,尤其是南明国投靠的那帮官员,他们对于华夏军放过这帮余孽简直就是助纣为孽,一时间朝中大臣们纷纷扰扰,以各自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让周粥也一度犹豫了很久。

    但这种声音在监察部介入调查以后就销声匿迹了,监察部的新任尚书杜歌,对就是杜歌,这个当过监察部副部长,监察部侍郎的家伙,在结束了对李定国部的援助以后,就返回了朝堂上,可是没有位置让他干啊,很多位置人家虽然是兼职,可是干的都比他好。

    在外交部张亮还在外面的时候,他也只能以外交部侍郎的名义暂代外交部的尚书的工作,可他并没有事情干,每天还是就和坐办公室的人一样,端着一杯茶,走来走去,十分消闲,直到有一天朱聿健看到他那个样子,非常恼火,觉得他不干事情,于是去周粥哪里告了他一状,周粥马上把他叫来,让一个副首相告一状,即便是周粥也要做出点什么,于是对他罚俸半年,下放到了惩戒营当了副总监,每天在矿山上,河道里面,修建道路的工地上跑来跑去,跑了一年之久,直到朱聿健因为年龄和身体的关系退休了,他才重新返回朝堂。

    回来以后还是安插到了监察部任侍郎,侍郎相当于副部长,干一些文书工作,可这对于他来说还是很为难,因为监察部的尚书是陈函辉,老革命了,人家从1644年就是反清的义士,义军领袖,对工作那是认真负责的,退休之后又被叫回了朝堂,任监察部尚书,虽然他的身体已经不好了,可是还是亲自抓很多工作,因为知道他同张强的关系,也同尤海波的关系,并没有怎么针对他,任由他那么闲着,直到陈函辉去世,他才被尤海上了监察部部长的职位。

    当上了监察部部长想要清闲也不行了,于是很忙碌,因为同朱聿健的关系,他对于那些南明官员同样不是很友好,很多贪污的南明官员被他查出来,直接丢进监狱,所以这次大家鼓嘈这件事的时候,被他以雷霆手段拿下好几个人,南明官员就闭嘴了。

    这一方面也说明这一方面张强把南明国官员收入华夏国朝堂是一个错误,明显把一群整天知道打嘴仗的人收了进来。

    不过张强听到民情部的报告以后并没有发作,而是一笑置之。

    他在意的是留下鲁国这个窗口,华夏国能获得什么利益。

    利益不小,鲁国在即同华夏国签订停战协议以后,又同大清取得了联系,这个过程虽然艰险,艰难,但已经主政的康熙皇帝还是原谅了洪承畴的背叛,同时也承认了洪承畴的鲁国,同样和洪承畴签订了停战协议,并且让洪承畴承认是大清的藩属国,向大清进贡礼品和金钱。

    但因为实际上朝堂里面还是有汉人官员的,大清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加上洪承畴曾经是汉臣,因此只是象征性的给了一些,不过一百万华夏元而已,这对于几个月来已经尝到同泰西人远航的贸易船只做买卖,同华夏军做买卖获得不菲的税收的鲁国来说,不是什么大事情。

    之后,鲁国再次同日本大名打了一场海战,海战中歼灭了日本的船队,使得日本大名,鹿儿岛上的大名将军转而开始接触和讨好鲁国,从而打开了日本市场,日本人的贸易船队也来到了鲁国贸易。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华



第663章 巨大的利润
    一支金改1火绳枪100华夏元,相当于以前的十两银子一支,一支金改2火绳枪300华夏元,相当于三十两一支,一门华夏军铸造的三磅炮九百华夏元,六磅炮一千二百华夏元,九磅炮一千八百华夏元,十二磅炮三千华夏元,十八磅炮五千华夏元。

    大刀长矛论斤卖,一斤五十华夏元,盾牌,铠甲,一件一百二十华夏元,这些都是缴获鲁国和清国的,华夏军自己的一口大刀一百二十华夏元,一杆长矛八十华夏元,因为只是枪头而已,要枪杆,白蜡杆的要加五十华夏元,盾牌,铁盾牌三百华夏元,钢盾牌五百华夏元,铠甲一副要一千二百华夏元。

    总之,张强把鲁国的那些缴获的东西都处理给了鲁国,然后又把自己库存的那些冷兵器都卖给了鲁国。

    在签订停战协议几个月时间,华夏军处理了几十万件这样的物资,都卖给了鲁国,赚取了两千万华夏元的收入。

    张强想来洪承畴不会全部装备自己的兵马,他买到这些,转手卖给了清军,高丽军,日本军队。

    他卖给以上的国家的当然是次品了,好的东西,新的东西他都装备了自己的军队,连他的军队换下来的旧货他都卖给了高丽军队,赚了高丽军队一笔钱,转手多赚了五百万华夏元。

    不过张强并不生气,做买卖吗,你总不能让别人不卖东西,都用在自己身上吧,反正华夏军已经从中赚取了不少利润,还处理了自己的库存,要不然放在仓库里面等着生锈,卖废铁吗

    一行三人,躲躲藏藏,闪闪烁烁,在乡间小路行走,不时走上已经铺就石子,并且在石子上面浇灌了一层土石灰糯米糕等混合的土法水泥。

    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样,也有了石子的坚硬,虽然不是太美观,可走起大车来,平稳结实,还不咯脚,关键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远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干净了很多,因为大明没有后世那种重达几十吨的汽车,即便有运输的马车,也绝对不会超过几吨的重量,这点重量对于这种低级的道路来说,绰绰有余,这就是张强带给这个时代的改变。

    不能说有多高级,多先进,但绝对便利。

    而且随着研发人员的增多,主要是华夏军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的行业考试,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考试,低级的人员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认证的行业资格证书,拥有这些证书,你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卖给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钱买下的研究成果。

    这是行业全民认证资格证书,拥有这份证书就像读书人考上了童生一样,是一份荣耀,在村里也能获得村长或者保长,乡长的接待,并且让大家高看你一眼,在这些低级别的行政岗位上,你还能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还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资。

    村里面人读个书信,认个字,或者打造个什么,找个权威认证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来的东西要比大家没有得到认证的人卖的价钱高一些,算个帐,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张煌言就一路走,经过乡村就通过带路的向导小伙子的嘴了解到这些东西。

    低级认证并不需要你识字或者读过书,只要你在行业里面能弄个拿出手的东西,并且获得官府认可就行。

    并且能获得免费上成人夜校的资格,如果再夜校里面获得毕业



第664章 放开商业贸易
    建立鲁国这个对外贸易的桥头堡,加上宝岛州同郑成功的贸易,郑成功的商队在鲁国和宝岛州,金陵,泉州,广州这几个地方的走动和串联,使得华夏军的税收和海贸收入像当初一样成倍的增长,不过半年时间,华夏军的海贸收入就迅速达到了五千万华夏元,军火收入,以及从鲁国获得的贸易和关税收入就达到了八千万华夏元,这使得华夏军的财政终于好转了。

    此时,华夏军的对外战争几乎全部结束,很多大战都剩下了扫尾,很多计划打的战斗都还没有开始打,现在他们只是在努力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努力稳定那些被四处移民,矛盾不断的各个民族同汉族人口产生的矛盾,汉族之间南北对立,以及地域对立产生的矛盾,以及语言,生活习惯产生的矛盾。

    张强把这种矛盾当做自己一辈子的事情来抓。

    他做着和秦始皇同样的事情,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钱币,统一信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目前看起来是在南方,尤其是东南做的非常好,东南和西南一部分地区也非常好,几乎连成了一个整体。

    还有十万支则是宝岛民兵普通大队手里,百姓村庄的一些民兵手里,这是因为宝岛州刚刚经历过移民,整个地区还不太稳定,这些移民中有着大明土地上各个土司民族的百姓,还有东南亚分流过来的土著百姓,以及汉人罪民百姓,华夏军移民过来的百姓,各种各样的民族混在在一个地方,要把他们同化为一个华夏民族,需要时间,而这之前是矛盾重重,随便一点事情都能点燃一个地方的怒火,引起混乱,起义。

    何况还有海上的海盗不时的通过漫长的海岸线到达岸上骚扰百姓的定居点,民兵大队的巡逻队不可能都照顾到,因此很多百姓家里,还有一个村的定居点都配备着退伍的民兵和提拔起来的民兵,他们手里必须有武器,才能让他们自保。

    一行三人,躲躲藏藏,闪闪烁烁,在乡间小路行走,不时走上已经铺就石子,并且在石子上面浇灌了一层土石灰糯米糕等混合的土法水泥。

    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样,也有了石子的坚硬,虽然不是太美观,可走起大车来,平稳结实,还不咯脚,关键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远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干净了很多,因为大明没有后世那种重达几十吨的汽车,即便有运输的马车,也绝对不会超过几吨的重量,这点重量对于这种低级的道路来说,绰绰有余,这就是张强带给这个时代的改变。

    不能说有多高级,多先进,但绝对便利。

    而且随着研发人员的增多,主要是华夏军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的行业考试,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考试,低级的人员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认证的行业资格证书,拥有这些证书,你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卖给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钱买下的研究成果。

    这是行业全民认证资格证书,拥有这份证书就像读书人考上了童生一样,是一份荣耀,在村里也能获得村长或者保长,乡长的接待,并且让大家高看你一眼,在这些低级别的行政岗位上,你还能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还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资。

    村里面人读个书信,认个字,或者打造个什么,找个权威认证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来的东西要比大家没有得到认证的人卖的价钱高一些,算个帐,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张煌言就一路走,经过乡村就通过带路的向导小伙子的嘴了解到这些东西。

    低级认证并不需要你识字或者读过书,只要你在行业



第665章 经营这个王国
    结束了一系列大战,放开了商业,使得华夏国马上充满了活力,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不过这还不够,毕竟被压制了十几年时间,毕竟大明这片土地上经历了十几年战争,如果从崇祯主政大明开始的全部十七年算起来,华夏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已经三十年都沉浸在战火之中了,这对于一个民族的伤害是巨大的,是灾难式的,想要靠十几年的时间就让一个备受摧残的国家重新站起来,根本不可能,张强只能徐徐图之,所以战争刚刚有所缓和,他就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民政上来了。

    还有十万支则是宝岛民兵普通大队手里,百姓村庄的一些民兵手里,这是因为宝岛州刚刚经历过移民,整个地区还不太稳定,这些移民中有着大明土地上各个土司民族的百姓,还有东南亚分流过来的土著百姓,以及汉人罪民百姓,华夏军移民过来的百姓,各种各样的民族混在在一个地方,要把他们同化为一个华夏民族,需要时间,而这之前是矛盾重重,随便一点事情都能点燃一个地方的怒火,引起混乱,起义。

    何况还有海上的海盗不时的通过漫长的海岸线到达岸上骚扰百姓的定居点,民兵大队的巡逻队不可能都照顾到,因此很多百姓家里,还有一个村的定居点都配备着退伍的民兵和提拔起来的民兵,他们手里必须有武器,才能让他们自保。

    一行三人,躲躲藏藏,闪闪烁烁,在乡间小路行走,不时走上已经铺就石子,并且在石子上面浇灌了一层土石灰糯米糕等混合的土法水泥。

    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样,也有了石子的坚硬,虽然不是太美观,可走起大车来,平稳结实,还不咯脚,关键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远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干净了很多,因为大明没有后世那种重达几十吨的汽车,即便有运输的马车,也绝对不会超过几吨的重量,这点重量对于这种低级的道路来说,绰绰有余,这就是张强带给这个时代的改变。

    不能说有多高级,多先进,但绝对便利。

    而且随着研发人员的增多,主要是华夏军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的行业考试,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考试,低级的人员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认证的行业资格证书,拥有这些证书,你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卖给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钱买下的研究成果。

    这是行业全民认证资格证书,拥有这份证书就像读书人考上了童生一样,是一份荣耀,在村里也能获得村长或者保长,乡长的接待,并且让大家高看你一眼,在这些低级别的行政岗位上,你还能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还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资。

    村里面人读个书信,认个字,或者打造个什么,找个权威认证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来的东西要比大家没有得到认证的人卖的价钱高一些,算个帐,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张煌言就一路走,经过乡村就通过带路的向导小伙子的嘴了解到这些东西。

    低级认证并不需要你识字或者读过书,只要你在行业里面能弄个拿出手的东西,并且获得官府认可就行。

    并且能获得免费上成人夜校的资格,如果再夜校里面获得毕业,也就是说认识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并且认识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参加资格认证二级



第666章 南明官员的问题
    随着金声和尤海波这对华夏军起家的功臣重回内阁朝堂,朱大典和朱聿健退出内阁,退休回家,杜歌接任陈函辉的监察部尚书一职,使人们看出,战争基本结束以后,张强已经重新收回对内阁朝政的掌控,任用旧臣就是这种掌控的表现。

    朱大典身为国舅,不能同时掌控更多权利,防止外戚专权,朱大典的身体也不行了,张强顺水推舟,把他送下去了,让他享受太平去了。

    朱聿健作为曾经的皇帝,张强即便再怎么优待他,对他来说肯定有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惆怅和心结,这样的情绪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内阁的一些运作不是很流畅。

    总有一些拖延,张强也知道这些事情,可他不会说出来,军情部和民情部就是他的耳目,什么不知道,南明国和华夏国有很深的渊源,张强不会因为一点事情破坏这种团结和稳定,但朱聿健身体不好,他就有理由了,于是把朱聿健也弄的退休了,华夏军不养闲人,这是规定,即便朱聿健还有一点贪恋权势,张强也毫不犹豫的将他拿下了。

    当然是那种客客气气的拿下,不是强势驱逐,这些事情已经过去大半年了,但张强发现朝廷运行的还不是那么流畅,他找来周粥问询。

    周粥扭捏了一会儿,说出了他的为难,他的担忧。

    他真的不想承认是他无法管理好整个内阁,可这真的不是他不想管理好,而是真的他有些地方的确不知道该怎么办。

    周粥现在管理着户部和吏部,把财权和人事权拿到手,这是他的聪明之处,可很多事情不是只要有了财权和人事权就行了,他实际上没有什么班底的,这么多年来他都是靠着张强的信任和作为张强心腹,听张强的话而强行混过来的,以前一般老兄弟,大家还能听他的,现在那帮老兄弟都在外面出任封疆大吏,一州巡抚,或者在张强管理的部门任职,内阁都是一些大明的臣子,不管是南明还是弘光,永历,鲁监国的旧臣,还是新提拔的大顺军的旧式人马,都在内阁里面,或者地方巡抚上。

    华夏军虽然理念很新,模式也很新,可人员配备上都是一些旧式理念的人物,所以很多时候张强告诉周粥的事情,周粥推行下去,一般都难以实行,或者效果不是想象中的理想。

    听了周粥的诉苦,张强仔细回忆这些年来王国的一些人的情况,华夏军虽然取得了无比辉煌的胜利,可是这种胜利是在军事上的,而不是在民政上的,民政上只是保持了明朝最辉煌时期的一种平稳,由于民情部和监察部的作为,华夏国的官员不像其他王朝的官员那样怠政和贪腐,可也没有多少积极性,他们是被自己推着走的。

    “如果我们要对自己的官员体系进行一次清理,你认为应该让那些官员上,那些官员下”张强推开桌子上的菜,端起身边侍女奉上的茉莉花茶问道。

    周粥身体靠在一边的沙发里面,是沙发,有张强这位穿越者,一个区区的沙发,当然不需要大惊小怪的,早在很多年前,华夏军就已经几乎全部后世化办公了,而不是古典韵味的红木家具,黄花梨官帽椅,那些冷冰冰的木材家具,华夏军所有的办公地点都增加了办公桌,沙发,茶几,待客的长沙发,甚至还有挂衣帽的衣帽架子。
1...172173174175176...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