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领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倦鸟迷途

    一位知府道:“大人,是否派遣兵马去救援,我们不能让那些志士们寒心,一定要做到即便救援不成也得让天下人感到我们的心意。”

    众多将军和官员并不说话,气氛有些沉闷,因为谁都知道目前这些人的处境,叛变朝廷,被朝廷遗弃,这都是对于他们最大的打击,他们可是想着升官发财,荫庇子孙,享受万年富贵,至少能享受大清朝廷的富贵,可现在一切都没有了,他们成了叛贼,就像浮萍一样没有了依靠,没有了效忠的对象,这让他们非常的慌张,就像一个信徒的信仰被击破一样,感到迷茫了。

    洪承畴善于使用计谋,但他高傲的性格并不适合笼络人心,让其他人效忠,很多人是因为在这片土地上,在他的势力范围内并没有机会反抗他,在坐的那个不是官油子,也许让他们构思什么战略,他们眼光短小,反而会办坏事,但如果让他们看清楚当下站在那里对自己最有利,他们绝对不会选错,如果连这点眼光都没有了,那么他们也爬不到这么高的位置了。

    坐在这里的文官都是知府级别的,武将都是参将级别的高官,文官里面还有很多都曾经是大明的两淮总督,兵部侍郎,弘光朝廷的大学士,大清的各部致仕官员,豪强列绅等,他们知道如果不顺着洪承畴,那么下场就和鲁国被洪承畴灭亡一样,抄家杀头,流放,血腥的清洗。

    他们并不看好山东地界的那些他们的同僚,以为盯着朝廷大义的名义,效忠朝廷,反抗洪承畴就可以了,那是自己找死,洪承畴这里虽然落魄了,可实力还在,十五个新军镇,实打实的精兵,也许打不过华夏军,可是防守住这块地盘,华夏军也不敢说轻易打过来。

    依然控制在手里的兵工厂,源源不断的制造出合格的兵器,质量比起大清制造的要好的多了。最近听说他们已经成功仿制出华夏军现在的制式列装的兵器金改2火绳枪,也许在射程和威力,质量上不如华夏军的金改2火绳枪,可总是接近了华夏军的武器装备了,拉小了同华夏军的距离。

    这给了在坐的武将们一些底气,加上洪承畴这些年来的素以稳健和筹谋见长,在长江防线上抵挡了华夏军北上的脚步十几年,犹如一座丰碑一样在很多被华夏军杀死,俘虏,驱赶,战胜的满清武将和指挥兵马的文官队列里面独一无二,所以大家到现在还坐在这里,听从洪承畴的领导。

    如今,士气虽然低迷,可大家还是希冀洪承畴能带领大家打出一场胜利,带领大家走向胜利,至于满清朝廷,他们虽然希望能重新回归满清的统治之下,背靠大树好乘凉,不过这些都是希冀了,也许能成,也许有希望,不过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希望能变成现实,现在最大的要求就是活下来,至少洪承畴领导的这个地盘上的大家能活下来,并且坚持的




第606章 高明的应对
    冯铨看着洪承畴一言不发,着急的说道:“大人,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啊,如果今天不救田斌,那其他的人怎么想,咱们以后不成了丧家犬了还有没有人替咱们效力了”

    洪承畴看了他一眼,放下茶杯,对众人道:“今天就这样吧,下去以后,每个人安抚好下属,不让他们给咱们添乱,我想新皇登基,是不会让那些人猖狂许久的,一定会处理那些敢于妖言惑众的奸人,这天还是大清的天,这是我前些天没有派兵收复那些背叛我们的地盘上的城池和地盘的原因,你们也要心里有个准备,咱们汉人官员离不开大清,大清同样离不开咱们,总有一天,咱们会等到昭雪的哪一天,等到新皇认识到咱们的存在对大清有利的哪一天的。好了,散了吧。”

    众人诧异的看着起身走向后堂的洪承畴,都到这个时候了,洪承畴还说这样的话,他们的思想一下没有转变过来,就连冯铨也没有。

    可掌权的是洪承畴,手下的这些将领也不敢背叛他,文官们虽然有千般心思,也不能在这里明白表示,只能服从洪承畴的安排,忘掉田斌,忘掉那些被清军占领的地盘,忘掉华夏军,忘掉一切,等待着局势明朗的哪一天。

    他们纷纷从府衙走出来,然后坐着轿子,骑着马回到他们的府衙里面呆着,想办法,想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动作,可一切的动作都好像是多余的,如果洪承畴坚决反清,他们还可以投机取巧,就像被占领的那些地盘上的文官武将一样,向大清卖给好,把洪承畴卖了,问题是人家洪承畴没有说要反清,也没有说不反清,如今洪承畴手里掌握的兵力在大清的军事蓝图中属于比较重的筹码,他们也把握不准大清到时候会不会再次请洪承畴回去,到时候如果他们投机取巧了,反叛洪承畴,以后在朝廷里面怎么混,是不是会受到洪承畴的打压,这个程度不好把握。

    这让很多人感觉到为难,即便有动作也不敢动了,即便有想法,也不敢付诸于实现。

    而冯铨回到自己的府邸以后,仔细思量一下,顿时觉得洪承畴这一招高明,连他都被蒙蔽了,他是洪承畴下面最大的官员,洪承畴这一招把他也算计进去了,如果他被大清拉拢,很快洪承畴就能派兵剿灭他,如果他向大清表忠心,大清也不能越过洪承畴接受他,如果他坚决反对洪承畴,洪承畴要反清,那么他也拉不走多少兵力,不会给洪承畴造成任何伤害。

    蹉跎哀叹一番以后,冯铨不得不承认在这上面,他完全不是洪承畴的对手。

    自己还有选择吗

    难道投靠华夏军吗

    自己这样一个大汉奸,又身居大清的高官之列,是为数不多的大清汉人高官的代表,这是华夏军要清除的对象,他没有可能投靠华夏军。

    他思索良久,发现没有一条路是自己能走的通的,只能跟在洪承畴后面,等待他出招,即便被洪承畴出卖,也只能跟着他,生死前程都把握在洪承畴手里。

    一行三人,躲躲藏藏,闪闪烁烁,在乡间小路行走,不时走上已经铺就石子,并且在石子上面浇灌了一层土石灰糯米糕等混合的土法水泥。

    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样,也有了石子的坚硬,虽然不是太美观,可走起大车来,平稳结实,还不咯脚,关键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远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干净了很多,因为大明没有后世那种重达几十吨的汽车,即便有运输的马车,也绝对不会超过几吨的重量,这点重量对于这种低级的道路来说,绰绰有余,这就是张强带给这个时代的改变。

    &



第607章 原来田斌叛变了
    田斌为什么会突然跑到聊城,这可不是一支忠心的为了提携他的主人着想的部队,如果是是忠心为主,肯定会沿着海边或者运河而下,一路打过来,即便有蒙古骑兵的追击,也能利用断尾求生这样的方式不断的获得逃生的机会,以现在火器为主的战争模式,就冯铨的看法,田斌这样的将领很快就能穿过刚刚经历一片叛乱的清军的地盘,直接到达洪承畴的地盘上。

    也许在黄河那一边还是非常危险的,但过了黄河到达淮河岸边,即便这边的原先支持洪承畴的官员和武将都叛变了,但部队不是很多,而且刚刚经历了一场叛乱,人心未定,他们担心的应该是洪承畴会不会派兵围剿他们,这时候一定拼命的往大清朝廷派遣求援的信使求救,而不是去拦截一支英勇善战的又曾经是守卫京城的禁卫军的强大部队,即便是有些人鬼迷了心窍,想要建功立业,也召集不起足够强大的军队拦截他们。

    从搜到的情报来看,当时多隆的军队离着他们足有五十里远,而且隔着多重山河,想要追上他们,甚至和他们碰上的几率肯定不如紧追不舍的蒙古骑兵的要高多少,想要拦截,除非派出骑兵,加速跑过去,而他们的骑兵不仅经验不足,而且是临时拼凑出来的,蒙古骑兵和满清骑兵虽然厉害,可也不能阻挡几万大军的前进,尤其是现在火器证明了可以在一定的优势兵力面前完胜骑兵的情况下,派出骑兵和送死没有什么区别。

    而已冯铨对多隆的看法,有点才干,但和鳌拜这种领军作战经验极其丰富的人来说还嫩的很,而且善于逃跑才是他的主要特点。

    所以能想出用骑兵甩开大部队去追击这个办法的人一定不是多隆,多隆太谨慎了,他肯定不会允许自己的部队脱离骑兵的保护,毕竟在大清和大明的主要作战思想里面,骑兵还是主力,还是一种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

    而情报上显示,多隆没有那么做,而是按部就班的带着主力部队,沿路收拢兵力,好像兵力越多就能让敌人害怕,就能让敌人束手就擒一样,其实是他缺乏安全感而已。

    他昨天的战斗表明,真的如冯铨所预料的那样,最后多隆派出骑兵迎击田斌的军队的策略是错误的,田斌的先锋军只用了一千人的损失就置换了他五千骑兵,一举消灭了他近一半的骑兵兵力。

    冯铨继续思考着田斌转变路线的问题,如果是为了躲避前方的拦阻,不知道前方的多隆部队,也说的过去,突然改变路线,出其不意的甩脱对手,这是带兵的将领经常干的事情,这有一定的风险,因为田斌的决定是把自己和部队带向一个清军兵力相对聚集的地方,哪里是清军和华夏军对峙的前线,兵力部署肯定密集,田斌该不会是想着自己的那点兵力能突破清军的那么密集的边境部署的兵力,或者想做到灯下黑,敌人想不到他会走那边,因此就改变行军路线吧

    诸多想法都是在为田斌解释,脱身,可在最后田斌为什么会死战呢

    到昨天上午,他即便走进了那条河谷地带,也能顺利脱身,为什么要一条路走到黑呢

    先锋军同敌人战斗,甚至打败敌人的时候,他的大军主力还没有进入河谷地带,那片地域随便哪个山谷一走,十几里宽的地方,带着主力部队脱身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且走山区会绕开蒙古骑兵的追击,同样也绕开了叛变洪承畴清军的拦阻,至少能给大部队反应争取一天的时间,那样他们就又能把蒙古人的骑兵甩开一天以上的路程,至少能取得七十里的空间和距离,他为什么还要带着主力去迎击多隆的六万大军呢

     



第608章 战争还在继续
    这是第二天的中午,田显望着犹如洪水一般冲过来的蒙古骑兵绝望的闭上眼睛,这不是他能抵挡的了,到现在他的三千战力几乎耗尽,就连两千民兵都拿上手中的兵器冲上去同蒙古骑兵厮杀。

    一里多宽的最后阵地上,蒙古骑兵犹如打了鸡血一样不顾陷阱,不过机关,不顾地势不利的因素,不顾伤亡惨重的因素,杀红了眼,因为这是舒尔特的奇耻大辱,六万骑兵,六万曾经统治过这片土地的蒙元骑兵,居然被不到六千兵力的叛军阻挡了两天一夜,还伤亡近两万兵马,这以后让别人怎么看他这个人,以后他还是蒙古的勇士,大清的巴鲁图吗

    他孤注一掷,不像先前那样谨慎和小心,即便地形不利于骑兵冲击,他依然派出骑兵倾巢出动,分作数股,从正面突击的骑兵五千兵马,从侧面突击的两股兵力总和五千兵马,以及放弃战马从山峦上爬过去的也有四千兵马,他就不信了,两万兵马一起攻击,敌人还剩下区区两千多人,能挡住他十倍的兵力的进攻

    确实,挡不住,他已经看到了,敌人的正面阵地都摇摇欲坠了,几乎再加一把劲就能突破了。

    他看了一眼远处十几里地那面的多隆的同叛军主力的厮杀阵地,哪里依然枪声,炮声,喊杀声不绝于耳,这证明什么,敌人的叛军还没有被多隆打的崩溃,还不能同他里应外合,消灭这股叛军。

    他不禁腹诽多隆,听说他是个逃跑将军,在同华夏军的战斗中十次有八次在逃跑,还有两次是在同华夏军的冷兵器小部队打战,以优势兵力打战,赢了也没有什么好高兴的。

    一行三人,躲躲藏藏,闪闪烁烁,在乡间小路行走,不时走上已经铺就石子,并且在石子上面浇灌了一层土石灰糯米糕等混合的土法水泥。

    这使得的道路有了水泥的模样,也有了石子的坚硬,虽然不是太美观,可走起大车来,平稳结实,还不咯脚,关键是加速了行人奔走在道路上的速度,远比土路要快很多,比土路要干净了很多,因为大明没有后世那种重达几十吨的汽车,即便有运输的马车,也绝对不会超过几吨的重量,这点重量对于这种低级的道路来说,绰绰有余,这就是张强带给这个时代的改变。

    不能说有多高级,多先进,但绝对便利。

    而且随着研发人员的增多,主要是华夏军在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的行业考试,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考试,低级的人员可以拿到一份官府认证的行业资格证书,拥有这些证书,你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卖给官府,官府支付一定的金钱买下的研究成果。

    这是行业全民认证资格证书,拥有这份证书就像读书人考上了童生一样,是一份荣耀,在村里也能获得村长或者保长,乡长的接待,并且让大家高看你一眼,在这些低级别的行政岗位上,你还能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还有一份基本的月奉工资。

    村里面人读个书信,认个字,或者打造个什么,找个权威认证一下,就找你,或者你拿出来的东西要比大家没有得到认证的人卖的价钱高一些,算个帐,和官府打交道都得找你。

    张煌言就一路走,经过乡村就通过带路的向导小伙子的嘴了解到这些东西。

    低级认证并不需要你识字或者读过书,只要你在行业里面能弄个拿出手的东西,并且获得官府认可就行。

    并且能获得免费上成人夜校的资格,如果再夜校里面获得毕业,也就是说认识



第609章 主战场
    在田斌这边其实打的比田显更加辛苦。

    他这边的武器装备其实并不比多隆那边的武器装备更有优势,因为大家都是从清军这个大家庭里面出来的,清军这个大家庭里面的武器装备是从洪承畴哪里要来的,洪承畴属于清朝,自从他的兵工厂成功的仿制了华夏军的金改1火绳枪以后,多尔衮就把他的兵工厂的大部分骨干工匠都调走了,在燕京成立了一个衙门。

    但这个衙门绝对没有冯铨治理下的衙门高效和严于律己,很多人都是一些大清王爷安排进来做工的家丁,是为了掌握这一份财源,是的越是穷的人,从一个寒冷的地方过来的人,越是贪婪,这些王爷们派遣的人进入这个衙门不断的压榨那些工匠们,工匠们已经从一个洪承畴哪里极为看重的工匠,变为了王爷们的奴隶。

    这个衙门从一个努力上进的衙门变成了明朝时期的烂到根子上的钱袋子,各种制度在这些王爷们特权阶层面前形同虚设,于是各种偷工减料,各种消极怠工,以及工匠们敝帚自珍的戏码不断上演,几年之后已经变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明朝工坊,顺治接掌以后,虽然经过整顿,可也没有多少起色。

    工匠们没有再开发新的武器装备,而是吃老本,给上官打造一两把精致的火枪还是很好的,质量善可,但给大兵们用的火器,也就比明朝的火铳,清朝的鸟铳更加好一点,相当于金改1开始一些时候的版本,最多能达到0.6以上的版本,根本打不到洪承畴交给他们的时候的0.8版本的质量,而洪承畴这边因为一直是冯铨管理,所以质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到了这几年已经开发出了相当于1.2版本的金改1火绳枪了,这比华夏军的火绳枪金改1版本还要高。

    虽然是微小的改进,可以也比华夏军早已停产的金改1火绳枪要好多了,至少少了一道工序,质量提高到了五百发无故障的地步,射程也远了十米,但比起华夏军金改2火绳枪的便捷来说,还是远远不如,但这样的版本洪承畴是不会给顺治的,他自己只是少量打造,工匠们也早已把工厂搬到了扬州府一处偏僻的山里,少量生产,悄悄装备精锐部队。

    这点洪承畴依然跟随着华夏军的脚步。

    这样的原因使得田斌他们使用的武器质量低劣,因为是禁军,能拿到0.8版本的好的金改1火绳枪,不过因为事情发生的唐突,所以他们还是大量的抄走了清军储藏在库房里面的0.6,0.5,甚至是0.1版本的快和清军的鸟枪差不多的火绳枪了。

    一路上战斗过来,质量好的火绳枪已经损失不少,到如今他们手里的火绳枪大都是0.6版本的火绳枪了,这种版本的火绳枪也不保险,子弹打的多了,枪管过热是会爆炸的,损坏不少火绳枪,他们同多隆的两个新军作战的第二天,平均装备的火绳枪的已经大都是0.6,0.5版本的火绳枪了,只有千杆火绳枪为0.8 版本的金改1火绳枪了。

    完完整整的金改1火绳枪不足200杆,所以面对同样是差不多装备的多隆的清军新军他们的武器优势已经变得微乎其微了。

    这样造成了他们难以在兵力少的情况下,很快击溃多隆的部队的原因。

    多隆在跑了一万汉军旗,一万绿营兵,损失了五千骑兵的情况下,依然有三万五千兵马,加上被追回来的两千乡勇士兵,他们依然有三万七千兵马。

    而田斌这边,伤兵满营,三万兵马第一天的战斗中损失了五千兵马,民夫逃走一千多,先锋军损失两千兵马




第610章 绝地反击
    这一阵清军的猛烈冲锋,让田斌反应不及,前方的两个新军镇几乎被打穿了防线,士兵们毫无组织的溃退了。
1...158159160161162...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