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领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倦鸟迷途




第503章 接战
    随后,多隆带着自己的部队鱼贯入场,巴布泰也带着自己的部队鱼贯入场,两支部队分列马宝的中军背后两百米处左右。

    主将带着亲卫队登上高岗俯视战场,他们的部队被地形分割两侧和开阔地带的马宝的部队以及前面的新军镇部队隔着丘陵,小河,小山沟,几处小树林。

    多隆作为主将他一到,马宝和新军镇的几位将官还有巴布泰,纷纷朝着他的军中跑去,在多隆所在的山岗上拜见了多隆,听后多隆做战术安排。

    多隆是见识过华夏军的火器部队的厉害的,这也是他率军躲在军队背后的原因,好逃跑啊。

    巴布泰虽然也见识过洪承畴的新军的厉害,可他还是不以为然,他是一个高傲的清军满族人,依然认为自己的满清部队能吊打敌人。

    在他们去见主帅的时候,王能所在的新军镇标已经列阵好了。

    他们左侧是新军镇的炮兵部队,装备仿制华夏军三磅炮,四磅炮,六磅炮,九磅炮,十磅炮,十二磅炮,十八磅炮的炮兵部队臃肿而杂乱。

    在一队千人绿营部队的保护下,近四千人的炮兵部队有一半分到了王能的这一翼侧面,这也是清军和清军和华夏军学习的,但他们和华夏军不一样的是炮兵部队都会集中到一起来,按说这样比较先进一些,可他们连小炮都集中起来了,就有点太过了。

    王能所在的步兵标后边是巴布泰的清军部队,负责监视他们,起着督战队的责任,同时也起着他们一旦不敌,或者有需要,这些清军部队就会冲上去砍杀敌人。

    谁也没有看到王能的亲兵中多了十几个人,这十几个人在开战之初就分散在能控制的火绳枪营中,活动起来,很快这些火绳枪营的士兵和军官都变得面色有异,带这些紧张,眼神游移,不过因为华夏军筹谋时间长,所以这个标被控制的程度相当高,除了拿着冷兵器,腰里别着仿制华夏军的一队五百人的清军监视部队,其他两千五百人的火绳枪营兵都是王能控制的华夏军了。

    王能看着身边的一名亲兵,实际上是华夏军的军情部行动小组的情报人员,“大都督要咱们怎么做”

    那个伪装成他亲兵的情报人员道:“相机而动,在不暴露你的华夏军身份的前提下,临阵倒戈,帮助大顺军忠贞营打败敌人,吃掉敌人的这一镇新军,成功以后潜伏在大顺军,等待命令,部长让你保护好自己,可以一时委曲求全,但不要冲动的去反抗大顺军,时机未到,不能轻易牺牲,或者轻易绞杀大顺军,他们的存在对华夏军有好处,这也是大都督的叮嘱。”

    “王能遵命。”

    这时候,马宝等一干将领已经从多隆的中军回到了各军中,各军已经基本到达战位,随时准备出击了。

    战场上空张强的战鹰已经观察了一个小时多了,战鹰现在还不能划为有形的鹰,所以敌人还是看不到,战鹰现在翱翔的空域越来越高了,已经上升到了六千米高空了,把整个战场都尽收眼底。

    战鹰的可以监视的直接视野达到了三十公里远,边缘视野也达到了五十公里远,滞空时间更长,但消耗的精神力更多。

    对于眼前这场战争他也不看好高一功部,只是能祈祷高一功部能坚持的更久一些,等待王能找时间发动,一劳永逸的歼灭这一支洪承畴寄予厚望的新军镇,这一支新军镇根据情报人员传来消息,配备的都是洪承畴所掌管的新军能配备的最好装备,也是清军最早建立起来的新军镇部队,战斗力肯定磨合的差不多了,兵力都是青壮为主的明朝百姓,可以说比起已经入关十几年之久的清军其他部队更加纯净和有战



第504章 动手
    面对一窝蜂冲上来的清军,大顺军蒙了,也只能胡乱打,各自为战了。

    而马宝突然发现,他的大炮无法开火了,怎么了,这时候的大炮清军没有间接射击技术啊,都是直射,如今巴布泰的清军冲上去了,他的后方的清军炮兵就无法开火了。

    要不这大炮炮弹打的是自己人啊,所以马宝就没有命令炮兵打大顺军,大顺军也就逃过了被大炮蹂躏的时间,要不然以高一功的心思,以大顺军的士气,装备比他们好一些的清军新军的大炮一顿蹂躏,崩溃是早晚的事情,但近战肉搏,他们还是有一定的信心的。

    因为这些兵有几千兵都是百战精兵,其他的兵也不是刚开头的没有见过打战的老兵油子,谁都知道此时不打一会儿,转身就跑的话,死的最快的是他们,他们不同于新兵,知道什么时候必须拼命,什么时候能转身就跑。

    这比没有经历过大战的清军新军镇新兵要经验丰富多了。

    巴布泰的清兵承受了大顺军炮兵的打击,冲过六百米距离的战场,转眼就到了一百米距离上。

    大顺军士兵尽管慌张,可人家有经验啊。

    经过训练以后,又有督战队管着,很快就噼里啪啦的开枪了。

    清军的骑兵像下饺子一样纷纷落下,然后后面跟着的步兵还在二三百米远,大炮继续毫无阻拦的打进他们的队伍。

    巴布泰的清兵没有经历过炮火,以为还是以前的明军,一味的想要抢到敌人面前,等待敌人崩溃,然后一拥而上,结果,损失惨重,等接近了五六十米,他们也能开弓射箭了,已经损失了二三百士兵了。

    那边,马宝的炮兵能开炮了,因为多隆的部队已经从另一侧绕过去了,他们直击侧翼的野战旅,然后从野战旅身边绕过去,同高一功的骑兵撞在一起了。

    双方的骑兵在丘陵之间,山地之间,平原上,树林中肆意追杀,步兵则一边冲锋,一边绕过野战旅,往后方冲锋。

    高一功调集步兵部队冲过去,阻挡清军的进攻,看起来不敌,但有利的阻挡了敌人的进攻,给刘国轩的部队争取了逃跑的时间,当然,高一功是不会让他逃跑的,早就让他摆好了阵型,向自己的中军靠近,他想要依靠中军的兵力来阻挡敌人的进攻。

    中军的炮兵因为地势的原因,已经轰隆隆的朝着冲过来的多隆的步兵开了三次火了,多隆的清兵步兵死伤二三百人。

    不过清兵战斗力毕竟顽强强大,这点死伤根本不能让他们崩溃,至多是有些士气低落,有些慌乱。

    接下来马宝的两个火绳枪标面对精锐的大顺军火绳枪营才是真正的战斗。

    由于此时双方的中间已经没有清军步兵了,因此另一侧的清军炮兵能开火了,直接把炮弹打到了大顺军中军之中,没有去管火绳枪营。

    面对敌人厚此薄彼的照顾,大顺军火绳枪两个营业毫不客气,直接用自己营中的火炮给当面的敌人以重击。

    四五百米距离上,清军的两个标,六千人的部队,承受了几十颗炮弹的轰击,队形变得散乱起来,他们还是第一次同敌人的火绳枪部队战斗,不由的开火,胡乱的开火,四五百米的距离,即便是跑的快的营也不可能让子弹飞行三百多米距离击中大顺军。

    大顺军打了半天发现局势居然对自己有利,敌人损失的比自己还多,不由的士气大振,稳定下来,射击的也更加顺利了,等敌人进入了一百五十米的距离,已经有零星的子弹通过齐射打到了清军的队伍中去了。

    不过毕竟是以一个野战旅三千多条火绳枪攻击敌人,敌人可是拥有近五千火绳枪,后面还有骑兵和步兵,野战旅的兵力也不占优势,很快敌人在损失了两三百兵力



第505章 士气低落
    谁也没有想到大顺军忠贞营会打的如此坚决,清军的伤亡不过一刻钟功夫,就有千人死伤,一接战就让清军吃了大亏,清军是骑虎难下,双方都绞杀在一起,如果一番后撤,不等脱离,对方就会把你杀的片甲不留,见此情形,双方主将只能拼命收拢士兵,拼命和敌人打反击,而大顺军是想着撤退,却无法约束兵将。

    大顺军的兵将分为四块,刘国轩一块,正在一边逃,一边同清军的步兵绞杀在一起,他们陷得不深,所有逃起来不会有什么困难。

    高一功部尽管也有心理准备,可为了给刘国轩部拖延时间,他们同多隆的骑兵和步兵绞杀在一起,完全放弃了对战阵的指挥,这使得前面的两个野战旅只能各自为战,而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被缠住跑不掉了。

    此时中军主阵的炮兵阵地已经被巴布泰攻占,炮兵四散逃跑,卷入了步兵的厮杀之中。

    次级野战旅也被巴布泰击溃,各自为战,要不是周围有清军的骑兵在像圈羊一样四处奔跑,驱赶他们,他们早就散了。

    还在坚持战斗的只有精锐的野战旅,他们伤亡最重,却最坚持。

    在必要的距离上,清军无法寸进,两翼的清军也只是给他们造成一些伤害,无法打乱他们的阵型。

    看到精锐的大顺军野战旅顽强的抵抗两支清军火绳枪营的进攻,张强也动容了,没想到大顺军还有如此坚贞不屈的战士,可惜他无法指挥战场,要不然他就得给王能他们下令去解救那支部队了。

    此时,王能他们已经屠杀了监视他们的清军满清士兵,掉头扑向身边的火炮营,很顺利的解决了火炮营以后,大部队爬上身边的丘陵,朝着巴布泰身后扑去。

    巴布泰完全没有想到身后有人反叛,等炮弹落在他身边的时候,他还在奋勇的砍杀扑向他战马的忠贞营长枪兵,就算乱了,忠贞营的精锐士兵还是不甘心被圈起来杀掉,积极反抗,因为巴布泰就没有想过要俘虏他们,无论吓破胆的,还是投降的,全都过去就是一刀,泥菩萨还有三分泥性呢,何况是人,见到无法在敌人手里逃生,忠贞营的野战旅士兵怒了,做出最后反抗。

    多隆击溃了刘国轩的残兵,高一功的兵将却无法一下击溃,双方混战在一起,多隆根本不知道后方被抄了后路,也不知道后方王能的部队叛变了。

    还在为击溃刘国选的残兵高兴,清军虽然兵力不如敌人多,不过三千来人,但场面上却是压着高一功率领的大顺军打。

    无论从士气还是装备上,还是心理优势上,清军都能碾压高一功的精锐部队,清军各个披甲,高一功即便是精锐也只有一半披甲,其他的人都是拿着缴获的杂乱的兵器,这无法和建制完整,配备着制式武器的清军战斗。

    多隆高兴的看着周围一片惨叫声和慌乱声,虽然有结团班对的大顺军在抵抗,但大面上,大顺军正处在崩溃边缘。

    只要再给他们一点压力,这支大顺军就崩溃了。

    没有洪承畴的火器部队,他也能打败大顺军,大顺军又不是华夏军,搞个火器部队,简直就浪费,你们继续玩你们的人海战术不好吗这样我还能多砍几个脑袋,建功立业呢,区区两万兵力敢正面和我两万多的清军正面硬抗,反了你们了。

    不过这也说明,大顺军没有退路了,他们在垂死挣扎,多隆很快理清了思路。

    “轰隆隆,轰隆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前方的火炮声依然轰鸣,枪声依然激烈。

    多隆有些厌烦,自己这边就快解决高一功的主力中军部队了,那面多余敌人数倍兵力的清军居然没有解决一群乌合之众,像话吗。

    “大人,大人,巴布泰死了,巴布泰死了,”一名巴布泰军中的校尉骑马跑过来,哭



第507章 不过一堆废品而已
    李过在高一功带领的忠贞营结束同清军的战斗之后三个时辰就派遣了党首素率领五千精锐步卒来援,同来的还有三千民夫,这些民夫一半是来接伤员和俘虏的,一半是运来消耗掉的箭支,弹药和炮弹的,党首素的步卒带着粮草一起前来助阵。

    王能的五千兵力,加上剩余的忠贞营七千多兵力,党首素的五千多兵力,还有一千五百民夫,这兵力又恢复了近两万兵力,高一功觉得能完成攻占平顶山的任务了,就带着部队继续前进,逼近平顶山县府。

    张强利用战鹰的视野看着摇摇头,他还以为清军的新军镇有多厉害呢,原来不过是一帮拿着火枪的步兵而已,这和华夏军强调的火力输出,远处击败敌人,骑兵追击的理念有着很大的差距,就没有再看接下来的战役,退出了战鹰视野。

    对于洪承畴清军新军的恐惧或者担心,在此刻张强已经从心底里面开始鄙视了,这简直就是一堆废品,这要是让那帮外国人搞的话,肯定要玩出新花样。

    但让清军搞的话,他们崇尚的是无脑的勇猛,还有互相算计的谋略,战场上他们从来不会多动脑筋去玩战略或者战术的。

    张强摸着下巴思考,是不是再搞点事情,让那些士兵逃回去,然后被编入其他的新军部队,继续渗透瓦解敌人。

    想到这里马上执行,把米林叫来,两个人把这些想法一说,米林拍着桌子道:“大人真是厉害,我这就去安排,多派一些底层的人员进入洪承畴的清军里面,他那些新组建的新军镇部队我们渗透的还不够,这就让他们准备一些人手,把王能手里的情报人员和那些始终效忠我们的人派出一千多人。

    放这些人逃回去,一段时间后,起码混个底层的什长,伍长什么的,这样基本上就把底层的部队掌握住了,如果有一两个人像王能将军那样,那么咱们就能再控制住一些部队,就算不能混到如此高位,也能混个把总,百户什么的,到时候也能起到作用。”

    这样的事情早就在田斌时代就开始执行了,但田斌走了以后,华夏军要应付各路战斗,执行起来速度很慢,渗透的力度不够,最高也就王能这么一个标统,相当于游击将军的武将。

    是的,张强又想用渗透,埋伏间谍,然后颠覆的那一老套东西干洪承畴了,反正他已经在敌手的队伍里面埋了不少人马了,不过那些人马因为田斌所在的第一镇新军被调往燕京,保护多尔衮去了,为多尔衮站台去了,所以那一次几乎抽空了田斌所做的一切的努力,这一次张强决定加大力度,大干,快干,迅速的瓦解敌人。

    刚刚恢复到了二十八个新军镇的洪承畴部清军,这一次被忠贞营打掉一个,又只有二十七个新军镇了,只比洪承畴最强的时候多了一个,但这多出来的一个其实也没有什么战斗力,何止一个,实际上洪承畴部的新军镇现在战斗力最强的十五个,因为向豪格派出两个,在孔有德哪里,在湖广州哪里被消灭了两个,其实真正剩下的不过十一个而已,其他后面建立起来的,只能说略有战斗力,最后建立的这几个,可以说还没有什么战斗力。

    因为顺治和孝庄也不是吃素了,既然知道火器部队厉害,人家能不往你部队里面掺沙子

    所以新建立起来的几个洪承畴控制力并不高,让一群只懂得骑马射箭,吃肉,高调装,装装的满清贵族,皇亲国戚们来控制新军,除了内斗还剩下什么战斗力。

    所以说张强以为都是一堆废品,垃圾,只需要派遣人进去策反,加骚扰,最后来个反戈一击就行了。

    两个人商量了一番以后,几天之内筛选出几百精锐人员化妆一番以后潜行进入南阳府,加入到了王能的队伍里面去,之后王能用一些民夫替代了他们以及要



第508章 苦不堪言李定国
    虽然南明国和永历大明有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可他们还是保持着一丝克制,大规模的战斗并没有爆发,反而进行了长达几个月时间的交涉,双方互相派遣使者,进行嘴仗,隆武南明想要以大义的名义收复这些大明军队,而身在永历大明中的文官们也想着尽早投靠隆武大明,现在就一个皇者,一个宗亲血统了,他们不奉隆武难道还奉鲁国被俘的朱以海鲁王为尊吗

    显然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脑袋不太聪明的人会那么干了。

    鲁国已经灭亡了。

    如果鲁国还存在着很大一波势力强大的军将,割据军阀,到可以试试,问题是洪承畴干活那叫尽职尽责啊,投降的给予高官厚禄,起码是一个绿营参将,不投降的早就斩尽杀绝了,或者被驱赶的犹如钻地老鼠,再也不敢露头了,再如张煌言之辈,远遁千里,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他倒地是躲哪里了,还是已经被清军抓获,秘密押解上京了。

    不过这样的事情,放在清军里面是不可能保密的,至少不可能保密这么久,都一个月时间了,如果有,早就被各路的细作查探的一清二楚,然后大明百姓的那个嘴,早就一传百,百传千,弄得尽人皆知了。

    所以到现在张煌言的行踪还是人云亦云,不知具体为何。
1...135136137138139...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