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领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倦鸟迷途

    洪承畴当然也不好过,多尔衮对他的知遇之恩,让他内心相当的痛苦,多尔衮代表的是满清女真人,也就是被蒙元灭掉的金国,金国打的南宋灭亡,却被蒙元灭掉,如今女真人作为金人的后代,却要承受他的背叛。

    “不说了冯大人,事实上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要保住我们的性命和荣华富贵,我们就得如此做,否则难道让我们看着别人踩着我们的尸体上位,成就别人的丰功伟业吗”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现在形势这么复杂,已经出现了鲁国,华夏军,南明国,永历大明,还有个叶尔羌国,难道我们也要自成一国吗”

    冯铨很无奈的对洪承畴道。

    &




第468章 会鳌拜20
    围攻鳌拜的战斗其实早就打开了,不过萧飞好像不急于一口吃掉鳌拜,总是派三几百人进攻,当然是龙骑兵了,跑到小镇外面打几枪,然后迅速退回来,等敌人气急败坏的追出来,然后再打几枪,敌人追再打几枪,敌人一次两次上当了,追出个几里地,然后被埋伏在外面的骑兵包了饺子,一次吃掉敌人上千骑兵。

    两三次以后,敌人就不吃亏了,反而也不进攻王玉群的第十九野战旅防守的关隘了,而是全军退回了小镇,开始修筑工事,准备坚守了。

    曾经大名鼎鼎,勇决大清的鳌拜成为一条死鱼,被围困在小镇中,默默的等待死亡的到来。

    看到鳌拜如此反应,开始还想着一举消灭鳌拜的萧飞,心一动,就开始骚扰加围困,想要吊来更多的清军,围点打援,这也是张强训练他们的时候教给他们的战术。

    不过萧飞很快就失望了。

    都过了几天了,不仅没有湖北州的清军向这里急进,来救援鳌拜,反而湖北州的清军纷纷撤个一干二净,连远处的清军也纷纷撤退了,他收到的消息,佟大为带领骑兵旅和跟随的第二十三野战旅兵不血刃的拿下多座县城,胜利的拿下武汉府,然后转而向上拿下了宜昌府。

    就这清军也没有几个,沿途的官府纷纷挂印去职,大门都是敞开着的,很多县城都是敲锣打鼓,迎接王师的姿态。

    这就然萧飞坐蜡了。

    连忙和正在湖广埋头建设的张强联系,张强派出了人员和军情部联系,米林急忙下令调查,十几天以后,消息传来,萧飞苦笑不已,清军居然撤退了,全部撤入了安徽州那一半的地盘,或者撤入了河南府,淮安府,一些进入了山东州,清军好像在收缩兵力。

    目前丢给他们的困难是没有那么多的兵力抢占湖北州的大量地盘,被一些大明起义军和反正军,还有湖北州的何腾蛟抢占,当然少不了李过的忠贞营,大顺军。

    知道了这样的情况,张强下令萧飞,马上把骑兵拆散,向各个方向,能抢占几座县城算几座,同时命令驻守九江府的第二十四野战旅派人渡江,增援接管武汉府的第二十三野战旅的留守兵力,在哪里建立防线,防止清军突袭。

    萧飞则命令朱哥带着骑兵旅加上两个刚刚补充过骑兵的野战旅的骑兵快速进军,去增援佟大为驻守的宜昌府,帮助佟大为稳固局面,防止永历大明的何腾蛟袭击华夏军,自己带着两个野战旅,还有王玉群的野战旅继续包围鳌拜,张强还没有对鳌拜如何处置做出指示。

    不过目前来看,主要的矛盾已经不是他们同清军鳌拜的战斗了,而是同湖北州的永历大明和大顺的李过的忠贞营的关系如何处理了。

    还有陈友正等反正军,起义军的关系。

    萧飞不得不佩服洪承畴这个对手,他把一个很难的难题交给了华夏军,而不是正面同华夏军作对。

    他要完成张强交给他的任务,就要处理这个难题,否则如果遇上永历大明,忠贞营,还要反正军,如果人家不承认他们,或者不愿意投降他们,如何处置

    目前华夏军虽然同永历大明有少许摩擦,但总体关系还处于冷淡处理状态,张强也不愿意去主动揭开这个盖子,同南明军倒是时有摩擦,还打过几次小战,可总体来说两国还属于盟友关系,准确来说南明国属于华夏军的附庸国,可人家也是大明的合法继承者,是正统,那些起义军和反正军说不定还认人家,隆武说不定还承认人家们,如果打了这些人,说不定同南明国的关系会下降。

    华夏军不怕南明国,南明国也打不过华夏军,可在此刻,处理起来还是要谨慎一些,不该惹的事情不惹,能用微小代价做成的事情就用微小代价去拿下,这是张强的办事准则。

    就这样拖了半个月,即便是军情部的情报人员反应再迟钝,路途上传达情报再慢,张强也得到了军情部的汇报,差不多得到了洪承畴和冯铨得到的清军有变的情报。

    看到这样的情报,张强也楞了,什么鬼,大明成了战国时代了,真的分列成多个实体国家了吗

    看这样的情况,豪格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胆气,竟然敢鼓起勇气去想要拿回属于他的皇帝的位置,若干年前,要不是多尔衮,豪格就是合法的正统的合法的最有希望接任皇太极的皇帝位置的人,他是长子啊,按照华夏土地上的传统,长子继任皇帝是最合法的没有争议的选项。

    可惜多尔衮这个皇叔和济尔哈朗等人用实力剥夺了他的合法继承权。

    这样的情况是张强愿意看到的,大清内讧,也是大明这些皇帝和反清志士愿意看到的,但却对华夏军军下一步的行动造成了难题。

    到底是应该继续一路北上,拿下满清,还是让满清继续互相残杀,等大局落定了再进攻

    还有就是以后和南明,大明,这些势力如何相处,情况有变,大清内乱,如今南明国已经被华夏军甩在后面,人家身后,左右没有敌人了,以南明隆武的尿性,肯定马上要和华夏军翻脸,即便不攻击华夏军,也会暗中捣鬼。

    这样的情况的变化出乎张强预料,如果多尔衮不死,大清还是一个整体,他能死死的压住顺治皇帝,顺治可无法把分散在整个大明土地上的清军全部拿捏到一块,继续进攻永历大



第471章 新变局
    “古大人,你认为有问题的是什么”张强抓住古月笙的话语问道。

    古月笙道:“还是那个,我不同意给清军提供我们的武器,那样是助纣为孽,”

    “哈哈哈,”众人大笑。

    古月笙依然执着的说道:“如果两个清军对立势力获得我们的武器,实力加强,他们内部突然化解来,或者冰释前疑,我们不是亏了,反而壮大了敌人实力”

    米林点点头,“嗯,这种考虑也不错,有这种可能,那样我们以后再打他们就有些难了,不过我们可以严格控制武器的出口和数量,还尽量使用缴获的敌人武器贩卖给敌人,即使我们不提供武器,敌人也有四个镇,四万多兵力装备了火器,他们接下来肯定有明白人看清楚以后战争的发展趋势,会向这方面发展,我觉得小心一些就行了,但钱还是要赚的。”

    众人微微点头,张强看着朱大典没有走,朝他挥挥手,让他先去办他的事情去了。

    这样堂上留的官员就越少了,最后张强把其他一些低级的官员也打发走了去办事情去了。

    留下了米林,米淳,古月笙三个人在堂上。

    商讨了一会儿,米林先走了。

    军情部的摊子是越铺越大了,他都快管不过来了。

    华夏军如今最忙的有两个人,米林和周粥,米林的军情部摊子越来越大,而张强还从他的部署里面不断的调出人手,去充实民情部,民情部后来才发展起来,军情部干将,也是国防部干将,黄韬,被调到了民情部,执掌民情部对内执行监视,马三立带兵去了,马汉也带兵去了。

    田斌也远在敌营中,王冲和赵狐也在敌营中,张超又有其他任务,他得重新培养人手。

    事必亲躬,可算累了。

    周粥一个人贵为首相,执掌内阁,可内阁让张强安排的到处都是,金声今天也被调出去了,杜歌还在内阁,可也管着一摊子,钱秉镫也在内阁,方以智也在,可周粥的身边的内阁各部还是人手不完整,还得他事必亲躬,也是累啊。

    民政可是比打仗更加累人。

    所以张强赶紧把朱大典叫来商量一下,就打发回去帮助周粥了。

    把内阁的各部尚书安排在各州做兼职巡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给这些尚书加担子,同时也分担周粥他的压力,让他只管中枢的事情就行了。

    唉,来了这些年了,自己这个穿越者做的还是行军打仗的事情,对民政可是半点插不上手啊,要让自己去搞,那该有多乱啊,看来穿越者只适合引导和平时出点小点子,最重要的是当甩手掌柜,享享福。

    可自己这些年来享福了吗

    好像这违背穿越者的定律啊,那个过来不是左拥右抱的,自己却连个体己的人都没有啊。

    自己是不是应该去找个女人了

    哪有那么容易啊,朱盼盼倒是不错,可开头和自己的误会,让自己对她的印象相当不好,现在虽然因为他老爹的努力,两个人也因为时间关系,改善了不少,可这个女人又像她老爸那样迷上钱了,开始学着赚钱了,还搞的不错,相应的时间就不多了,两个人一个因为打战,一个因为经商,见的次数就少了。

    唉,命运捉弄人啊。

    一番感叹,张强回过神来,放下手中的茶杯,看看大堂上,除了侍立的亲卫,就是米淳和古月笙两个人了。

    米淳和古月笙在远处不知道在商量着什么,好像把自己忘记了,

    “咳咳,”张强咳嗽两声,提醒他们自己还在这里。

    古月笙和米淳跑过来,也没有一点不尊重,也不是很



第472章 战争红利
    李定国这时候跑去营救永历去了,张强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反应过来,等他脑袋里面的各种关系缠绕逐渐理清楚的时候,才缓缓的说道:“对于我们来说,正好,可以放心的打何腾蛟了,不用担心什么了,文安之和那帮大顺的旧将都在四山州,他们手再长也管不到我们,不会对我们造成什么伤害,这个情况可真是及时啊。”

    “去给萧飞传令,尽快搞定何腾蛟,要不投降,要不就被灭掉,给何腾蛟带个消息,先礼后兵。”

    “是,大都督。”亲卫传令去了。

    张强感到轻松了,起码对手永历大明不会和自己作对了,不可能和南明国联手了,这样自己要对付的就是一个实力不济的南明国了,他们不会翻起什么大浪花,至少不能和自己兵戎相见,他们都是华夏军教出来的,知道华夏军的厉害。

    至于一些小手段,肯定有,问题是华夏军会怕他们吗

    不可能的。

    李定国啊,你走的真是时候,张强就怕李定国带兵来和华夏军死磕,那个家伙至少是明末少有的战神级别的战将,清军很多将领都折在他手里,要不是他实力较弱,要不是永历扶不上墙,李定国可能带领大明复国,这点要是具体推演起来还真是有那么一点可能的。

    不过实在是几个大明朝廷都是扶不上墙,不能帮他多少,他又是躲在云南州那么偏僻远离中原,远离财富和远离资源的地方,不仅是穷山恶水,还是人口匮乏的省份,哪能应付得了吴三桂这样有清军源源不断的输送各种物资的大奸雄,最后不得不逼的远走缅甸,后代成为哪里的汉人华裔。

    而吴三桂凭着上国的优势,逼着白莽交出了永历,然后用弓弦勒死了永历,结束了汉人最后一个抵抗的国君,汉人朝廷。

    而汉人则开始了长达二百六十多年的被洗脑,被统治,被压迫的时代,直到近代历史翻开新的篇章。

    华夏军的各方都安排妥当了,张强也带轻松了一些,带着人手在湖广州游历起来,去了各个地方,总体来说,经过这一个月来的战斗,湖广州基本上已经安定了下来。

    唐殿风很有一种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不到半个月上任的时间,就将湖广州梳理的井井有条,各种官员随着金华中枢的相继配置到位,湖广州的大明,南明,还是何腾蛟的私人派遣的官员,或者清廷任命的官员,一律被拿下。

    华夏军配备的官员上位,按照华夏军的规制,开始改造各地的官府,梳理人事关系,提拔一批,打倒一批;很快已经恢复到战乱前的安定状态。

    民情部派遣的官员和情报人员迅速的深入田间地头,官府,商埠,进行明察暗访,很快揪出了一批民愤极大的地主和豪绅,官员,抄家,抓捕,下牢。

    很快张强就知道了这次抄家,下牢所收获的资财有多少了。

    不算那些物资,光银两就达到了一千万两,令华夏军在湖广州的财政一下充盈起来,抛去前期为湖广州的战斗付出的军费二百万两,后期派遣民兵和官员付出的费用一百万两,消耗物资,弹药,以及伤员,百姓安置用去的三百万两银子,华夏军获得了四百万两盈余。

    这些都是华夏元折合过来的银两数目,这意味着,华夏军将在湖广州的投入全部收回,还赚了四百万两,同时这四百万两银子将作为湖广州的财政留在湖广州,不用上交,等于华夏军不用在湖广州承担前期建设的费用,少用了四百万两,极大的缓解了华夏军的财政。

    华夏军虽说占领了大明东南,西南一小半地盘,等于是把大明原先最富庶的地盘占领了,所获得的资财肯定要多,而由于张强开发出了各种赚钱的方法,比如贩卖军火,把各地的商品集中起来由华夏军发卖,赚取了巨额利润,充盈了华夏军的国库,可华夏军开支也巨大啊。

    首先,华夏军养着庞大的军队,军费开支就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原先一个浙江州,华夏军三个府的军费开支是三百万两,后来扩大到了五个府的地盘,占据了福建州的两个府,军费开支达到了五百万两,加上后来又养了水师,水师规模小的时候不过上百条船,十来万两的开支。

    可张强对郑采用兵,军费开支就达到了百万两,还好,获得了千万两的物资和银两,缓解了财政窘境,还赚了一笔,之后,又开始大修境内的道路,疏通河道,使用的虽然是俘虏和囚犯,可一些工具,以及监管军队的开支还是需要的,后来又开始造船,扩大水师,同郑洪奎打战,同荷兰人好葡萄牙人打战,军队越来越多,地盘越来越大。

    军费开支从五百涨到了八百万,财政开支从一千五百万涨到了三千万。

    彼时,除了核心地区三个府的税收和打仗缴获,只能靠贩卖军火,从郑成功和西班牙人哪里获得一些收入,其他的地方还需要补贴,后来浙江州全面收复,多了十几府的收入,但也是入不敷出,新打下的地方收的税收还不如补贴他们的多。

    之后拿下福建州把拿下的地盘给了南明隆武,缓解了不断扩大地盘带来的财政补贴的巨大支出,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终于使得收支面前平衡了。

    可后来又有了同清军的战斗,南明几乎被清军打的灭国,不得不出兵,军队再次扩大,开支又大了,一次战斗之后,南明复国,张强还是不敢接受那些地盘,等彻底打败了清军,歼灭敌人六十万兵力,获得了不少缴获,同时把南明这个付不起的阿斗撵到了广东州,稳定了局势,才慢慢发展了起来,财政收入剧增。

    这是因为没有多少大的战事了,商路通了,而张强又大规模的贩卖缴获清军和南明国的物资,获得了南明国地盘上各府,各县的府库收入,才缓解了财政压力。

    如今华夏军地盘上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千万,这是合并了湖广州,江西州,福建州,安徽州一半,苏州州一半,广东州一半所带来的地盘收益,人口收益以后达到的效果。

    华夏军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一亿五千万华夏元的收入,可以很轻松的照顾那些新占领的地盘了。
1...127128129130131...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