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倦鸟迷途
几次同马得功的战斗据说表现不差,打的以冷兵器为主的马得功丢盔弃甲,仓皇逃遁。
所以重新返回隆武南明的李成栋很想让自己的部队也换成那种军服和那种武器。
不过在今天见到穿着胸甲,戴着臂铠,头顶顶着简易的明军头盔,身上穿着华夏军青色军服的骑兵旅,李成栋就傻眼了,人家比起隆武南明的骑兵和步兵看起来都精锐很多。
尤其是有的骑兵背上居然也背着火枪,这种火枪比明军手里的火枪短了很多,还没有火绳,他就想要这种没有火绳的火枪,骑兵旅还有炮营,拉的都是经过改装的适合骑兵旅的六磅炮,单匹马拉大车,大车后面是减轻重量的六磅炮,射程上和威力上不如陆军的,但骑兵拥有火炮,这是相当骇人的事情,意味着,打你的时候还会有火炮支援,敌人的骑兵只能挨打。
“这个不行,那是华夏军骑兵的制式武器,如果给了你们我是要被治罪的,我只能给你们以前缴获清军的火枪,火炮,还有华夏军的兵器和铠甲,以及金改1火绳枪。其他的都不行。”佟大为道。
两个人好说歹说,就是不行。
只能作罢。
王得仁问道:“那兄弟,你们帮助我们训练两支骑兵旅,之后我们会装备什么武器是不是和你们一样,如果是一样,不如先把这种武器给我们如何”
佟大为笑笑,肯定不能装备和华夏军骑兵旅一样的装备,以华夏军的规矩,卖出去的东西一定隔代,他不知道隔代是什么意思,但大致明白自己能揣测一些,就是那些兵器都不如华夏军,比敌人装备的好,这是华夏军的传统。
军情部早就和兵部商量好了,给隆武南明的骑兵旅装备以前龙骑兵和猎骑兵的那种配备。
三个团,一个团为纯冷兵器的枪骑兵,当然华夏军不可能把隆武南明的骑兵都搞成像华夏军
第420章 南明烽火1
李成栋和王得仁二人也是没有办法了,如今爹不疼,娘不爱的,你让他们怎么办只能自己想办法。
二人最后和佟大为敲定,大约一百万两银子的武器装备和训练合同。
李成栋人多,要了大刀一千柄,长枪二千杆,盾牌四千个,清军短弓两千张,清军长弓三千张,清军和明军制式弩弓三千张,清军鸟枪一千杆,明军火铳一千杆,华夏军金改1火绳枪四千杆,清军虎蹲炮三百门,清军佛朗机炮二百门,清军大将军炮五十门,红衣大炮一千五百斤的三十门,两千五百斤的十二门,这些都没有多少钱。
华夏军的金改1火绳枪稍微贵了一些,每杆三十五两银子,这些都是华夏军使用过的,退役的,即便贵一些,也和以前葡萄牙人卖给清军和明军的比金改1还要不堪的火绳差不多价格,可能还要便宜一些,两个人也是在葡萄牙人哪里买过火绳枪的知道最贵的时候百两银子一杆,你想要还没有呢。
关键是华夏军的火炮,华夏军先前同清军大战以后使用的火炮目前华夏军基本上淘汰了,质量好的,完整的,重炮都放在城头,关隘上,让民兵和守备部队使用,正规军全部装备了新式火炮,比以前质量更好,重量更轻,机动性更好,射程更远,还装备了实验性质的开花弹。
华夏军近卫旅每一个旅配备一个新式火炮旅,野战旅每一个旅配备一个新式火炮营,另一个营为旧式的火炮营,只不过保存比较完好,状态好的六磅炮以上的火炮,三磅炮,华夏军正规军也淘汰了。
如今六磅炮虽然比三磅炮重一点,但射程能覆盖八十米到七百五十米的范围,比起加上三磅炮覆盖三十米到一百五十米范围,六磅炮更加节省兵力,多加几门六磅炮,就让庞大的炮兵部队精简下来不少,组成了更多的野战旅的炮兵,以前华夏军不过三到五个炮兵旅,如今都拆分到了各个正规军部队,不再单独保留炮兵旅了。
淘汰下来的火炮,旧式的三磅炮和六磅炮少量装备了守备部队,一个守备团有一个百户,相当于一个连的炮兵,民兵部队,大队级别的有两个连的炮兵,其余的都放进仓库了,准备卖钱。
这样情况下,作为曾经向隆武南明,各地起义军,还有永历南明推销过武器装备的佟大为,责无旁贷的要干老本行了,向二人推销起这些武器装备了。
在佟大为的劝说下,李成栋买了三磅炮八十门,六磅炮五十门,九磅炮三十门,不是他不想多买,这些都比缴获清军和明军的,甚至葡萄牙人的要好的多,只是贵,一门三磅炮达到了三百两银子,六磅炮七百两银子,九磅炮一千两银子,这些就掏了他九万两银子,加上炮弹,火炮就是十二万了,还得交训练费,就是十五万两银子。
先前买那些也话了三十多万两银子,这一下近五十万两银子出去了,他心疼的很啊。
而王得仁也购买了差不多的五十万两银子的武器装备和火炮,训练费倒没有多出,因为他是朝廷给出,本来就是定下他的部队接受骑兵旅改变和训练,这钱他当然不能自己出了,要朝廷出了。
做成一笔买卖的佟大为当然是高兴,大醉而归。
几日以后,红红火火的训练开始了。
以往他不觉的自己是个训练部队的能手,因为他自己都是半路出家,归降华夏军的,可当他开始训练的时候,无论是苏正清手下的新编骑兵旅,还是王得仁手下的新编骑兵旅,亦或是李成栋手下的那两万士兵,都在他指挥的骑兵旅的训练教官的训练下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不到一个月,就有模有样了。
这让
第420章 南明烽火1
李成栋和王得仁二人也是没有办法了,如今爹不疼,娘不爱的,你让他们怎么办只能自己想办法。
二人最后和佟大为敲定,大约一百万两银子的武器装备和训练合同。
李成栋人多,要了大刀一千柄,长枪二千杆,盾牌四千个,清军短弓两千张,清军长弓三千张,清军和明军制式弩弓三千张,清军鸟枪一千杆,明军火铳一千杆,华夏军金改1火绳枪四千杆,清军虎蹲炮三百门,清军佛朗机炮二百门,清军大将军炮五十门,红衣大炮一千五百斤的三十门,两千五百斤的十二门,这些都没有多少钱。
华夏军的金改1火绳枪稍微贵了一些,每杆三十五两银子,这些都是华夏军使用过的,退役的,即便贵一些,也和以前葡萄牙人卖给清军和明军的比金改1还要不堪的火绳差不多价格,可能还要便宜一些,两个人也是在葡萄牙人哪里买过火绳枪的知道最贵的时候百两银子一杆,你想要还没有呢。
关键是华夏军的火炮,华夏军先前同清军大战以后使用的火炮目前华夏军基本上淘汰了,质量好的,完整的,重炮都放在城头,关隘上,让民兵和守备部队使用,正规军全部装备了新式火炮,比以前质量更好,重量更轻,机动性更好,射程更远,还装备了实验性质的开花弹。
华夏军近卫旅每一个旅配备一个新式火炮旅,野战旅每一个旅配备一个新式火炮营,另一个营为旧式的火炮营,只不过保存比较完好,状态好的六磅炮以上的火炮,三磅炮,华夏军正规军也淘汰了。
如今六磅炮虽然比三磅炮重一点,但射程能覆盖八十米到七百五十米的范围,比起加上三磅炮覆盖三十米到一百五十米范围,六磅炮更加节省兵力,多加几门六磅炮,就让庞大的炮兵部队精简下来不少,组成了更多的野战旅的炮兵,以前华夏军不过三到五个炮兵旅,如今都拆分到了各个正规军部队,不再单独保留炮兵旅了。
淘汰下来的火炮,旧式的三磅炮和六磅炮少量装备了守备部队,一个守备团有一个百户,相当于一个连的炮兵,民兵部队,大队级别的有两个连的炮兵,其余的都放进仓库了,准备卖钱。
这样情况下,作为曾经向隆武南明,各地起义军,还有永历南明推销过武器装备的佟大为,责无旁贷的要干老本行了,向二人推销起这些武器装备了。
在佟大为的劝说下,李成栋买了三磅炮八十门,六磅炮五十门,九磅炮三十门,不是他不想多买,这些都比缴获清军和明军的,甚至葡萄牙人的要好的多,只是贵,一门三磅炮达到了三百两银子,六磅炮七百两银子,九磅炮一千两银子,这些就掏了他九万两银子,加上炮弹,火炮就是十二万了,还得交训练费,就是十五万两银子。
先前买那些也话了三十多万两银子,这一下近五十万两银子出去了,他心疼的很啊。
而王得仁也购买了差不多的五十万两银子的武器装备和火炮,训练费倒没有多出,因为他是朝廷给出,本来就是定下他的部队接受骑兵旅改变和训练,这钱他当然不能自己出了,要朝廷出了。
做成一笔买卖的佟大为当然是高兴,大醉而归。
几日以后,红红火火的训练开始了。
以往他不觉的自己是个训练部队的能手,因为他自己都是半路出家,归降华夏军的,可当他开始训练的时候,无论是苏正清手下的新编骑兵旅,还是王得仁手下的新编骑兵旅,亦或是李成栋手下的那两万士兵,都在他指挥的骑兵旅的训练教官的训练下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不到一个月,就有模有样了。
这让
第421章 南明烽火2
张强在长江沿岸各个府巡视,检查这里的防御和备战工作。
清军的装备越来越好了,清军训练出来的新军越来越有战斗力了,清军二十八个镇逐渐的成军,每军一万一千人,和华夏军的近卫旅一样的规模和军制,学习华夏军清军是个好学生,凡是华夏军近卫旅里面有的编制,他们都学习,华夏军里面怎么装配武器,他们都怎么装配。
张强不得不说,洪承畴,真是个好学生啊。
不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洪承畴训练出来的前三个军,田斌他们的第一军,以及比较精锐的第二军,第三军,居然给多尔衮给调到了燕京,拱卫京城去了。
于是华夏军当面就只剩下了二十五个镇,这二十五个镇根据留在那里的军情部情报员汇报,已经有十个军完成了整备,和第一军一样精锐了,十个镇差不多完成了八成,剩余五个镇是新编的满人部队,全是满人带领,由滞留在哪里无家可回的葡萄牙士兵担任军官,还有一部分走不了的荷兰军官担任炮兵军官。
这五个镇虽然兵力少了一些,大约八千五百人,但他们的骑兵多了一些,都是满人精锐的步战骑兵,能拉满人长弓,战斗力在对战冷兵器部队的时候还是很厉害的,而且这些满人精锐士兵都很勇猛,不怕死。
根据情报显示,这些满人镇,由顺治皇帝的亲信控制着两个镇,鳌拜控制着一个镇,其余两个镇是济尔哈朗和莽古尔泰的亲信各控制一个镇。
怎么看顺治皇帝和他的盟友们好像控制了这边的局势,其实那二十个镇都是由洪承畴控制的,洪承畴是效忠多尔衮的,而且洪承畴这里还控制着一些没有加入新军的蒙古骑兵和满族清兵部队,也有十来万人。
所以顺治皇帝的势力在这里还是很小,不足为惧的。
张强通过这些情报能揣测出顺治皇帝年龄越来越大了,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已经想要夺回自己的皇帝权利了,他已经把手伸到了前线军中,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了。
张强只能高兴,清军开始闹内讧了,多尔衮调回三个军的新军,就知道他怕自己对于满清朝廷的把控失去先手,先从这里调走洪承畴培养出来的亲信军队,巩固自己的权利,压制反对自己的那些王公大臣们。
乱吧,越乱越好,越乱对汉人越有利,对于华夏军越有利。
张强一个一个野战旅,一个一个守备团,一个一个民兵大队的视察过去。
从魏无忌坐镇的金陵府府城开始,和魏无忌交还了情报和看法,两个人都认为清军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不需要多做准备,以现在的十个野战旅,十个守备团,十个民兵大队,三个骑兵旅,大约二十五万兵力,防守河岸,加上新组建的江河舰队监视敌人,完全可以减轻华夏军的负担,并且防备住敌人的突袭。
无论是华夏军还是清军想要攻打对方,都需要登陆作战,有十个民兵大队,每个民兵大队一万人的巡逻和监视,无论哪个渡口还是地方都能覆盖住。
在敌人前期登陆的时候,兵力还不是很多的时候,驻防的守备团都能及时率领民兵大队挡住,然后把歼灭敌人登陆部队的任务交给附近的野战旅,野战旅完全由能力和敌人打个不相上下,在前期稳固防守住各个地段,哪怕被突破了,后方的野战旅能梯次补防,近卫旅能迅速带领防守金华府中枢的部队,形成主力部队对敌人的攻击予以击退。
所以不需要抽调后方的野战旅和驻防的野战旅形成主力战役集团和敌人进行决战。
为什么说十个野战旅呢
华夏军不是有二十三个野战旅吗
那是因为在南明国方向上,在面对湖广的江西州,总共驻扎着六个野战旅,一个骑兵旅,防备敌人从哪个方向上突破,其他的一个野战旅驻扎在汀州府,一个骑兵旅去了南明国,三个野战旅在宁波府,绍兴府,杭州府,三个府梯次守备,两个野战旅在宝岛由贺锦和金麒防备郑成功,一个野战旅,也就是由葡萄牙人和荷兰人,西班牙人俘虏组成的野战旅正在漳州府驻扎整训,同时也是西南方向以及敌人从海上过来的防守补充部队。
近卫2旅在仙居县守备工厂,近卫三旅刚刚组建完成,在处州府驻扎,近卫1旅在中枢驻扎,1个骑兵旅在金华府东阳镇驻扎。
外部边境重兵把守,内部以点带面防守和镇压,目前来看华夏军的兵力还是够的。
各个府城还有守备团,各个县城有守备营,各个镇有守备百户,相当于连,可以说机动兵力也不少,原先的核心区域的民兵不时被裁撤了,就是转移到了边境新打下来的州府县城了,核心区域已经没有了民兵和村卫队,只有各个官府的衙役和捕快了。
华夏军正在把战时的兵力全部抽调到边境地带,中心地带还政于民了,这样能减轻地方上的税收压力,财政压力,他们不需要出很多钱来养民兵和村卫队了,使得核心区域和中心区域的经济复苏,百姓安居乐业,回归华夏军体
第421章 南明烽火2
张强在长江沿岸各个府巡视,检查这里的防御和备战工作。
清军的装备越来越好了,清军训练出来的新军越来越有战斗力了,清军二十八个镇逐渐的成军,每军一万一千人,和华夏军的近卫旅一样的规模和军制,学习华夏军清军是个好学生,凡是华夏军近卫旅里面有的编制,他们都学习,华夏军里面怎么装配武器,他们都怎么装配。
张强不得不说,洪承畴,真是个好学生啊。
不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洪承畴训练出来的前三个军,田斌他们的第一军,以及比较精锐的第二军,第三军,居然给多尔衮给调到了燕京,拱卫京城去了。
于是华夏军当面就只剩下了二十五个镇,这二十五个镇根据留在那里的军情部情报员汇报,已经有十个军完成了整备,和第一军一样精锐了,十个镇差不多完成了八成,剩余五个镇是新编的满人部队,全是满人带领,由滞留在哪里无家可回的葡萄牙士兵担任军官,还有一部分走不了的荷兰军官担任炮兵军官。
这五个镇虽然兵力少了一些,大约八千五百人,但他们的骑兵多了一些,都是满人精锐的步战骑兵,能拉满人长弓,战斗力在对战冷兵器部队的时候还是很厉害的,而且这些满人精锐士兵都很勇猛,不怕死。
根据情报显示,这些满人镇,由顺治皇帝的亲信控制着两个镇,鳌拜控制着一个镇,其余两个镇是济尔哈朗和莽古尔泰的亲信各控制一个镇。
怎么看顺治皇帝和他的盟友们好像控制了这边的局势,其实那二十个镇都是由洪承畴控制的,洪承畴是效忠多尔衮的,而且洪承畴这里还控制着一些没有加入新军的蒙古骑兵和满族清兵部队,也有十来万人。
所以顺治皇帝的势力在这里还是很小,不足为惧的。
张强通过这些情报能揣测出顺治皇帝年龄越来越大了,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已经想要夺回自己的皇帝权利了,他已经把手伸到了前线军中,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了。
张强只能高兴,清军开始闹内讧了,多尔衮调回三个军的新军,就知道他怕自己对于满清朝廷的把控失去先手,先从这里调走洪承畴培养出来的亲信军队,巩固自己的权利,压制反对自己的那些王公大臣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