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领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倦鸟迷途

    “是,大都督,咱们就从缴获日本人的物资开始说起。”说完他翻了一下账册。

    “本次缴获日本战船二十艘,仿制我大明的福船,用来运送士兵和物资的,总共一百二十艘,同时还有其他的大明海盗的广船,福船一百三十一艘,扣押随军的日本商人一百二十名,大明在日本的海盗商人三十五名,以及他们的水手护卫七百三十五人。”

    张强打断他,“把人全部送到汀州府,劳动改造,不服气的送到苦役营,劳作致死,永世不得超生。”

    “是,大都督。”阮述答应下来,然后继续道:

    “根据统计,这次日本这个大明总共带来日式刀剑一千三百五十把,日式铁枪七百杆,日式火炮五十九门,火药三百五十桶,铅弹三千五百万发,火绳七千六百九十根,日式铠甲一千三百套,日本战马三百五十匹,另外日本修船的木头三百五十根,木板三百五十块,……等等,初步统计,总计银两三百五十万价值。”

    “还有,日本人带来金银总计一千三百万两,粮草总计二百三十万两。”

    “不错,这些全部搬到金华府总督库房里面交给户部统计。”

    阮述继续道:“再说英国人,本次英国人被俘的战船七十五艘,其中有三桅大船三十二艘,跟随英国人来的殖民地商船总计二百余艘,其中八十八搜为武装商船,俘获敌人水手,士兵,商人,一千三百人。”

    “另外,缴获英国让你的战马三百一十匹,铠甲一百二十套,兵器一万三千把,火绳枪总计四千三百杆,质量差不多和金改1火绳枪差不多,也许还稍微超过一点,火药一千三百桶,炮弹九千发,铅弹三万发,火绳九千一百条,修船用木头三千根,木板三千块。”

    “再者,英国人的金银总计一百三十万两,另外还有各种商品,总计价值四千一百万两,”

    “哼哼,这么有钱还来抢咱们的,真是不知死活,把这些送入金华府总督库房,让户部统计,计入国库收入。”

    张强怒哼一声,冷冷的把敌人的物资和钱粮全部收入华夏军囊中,他一点也想给明军,明军太败家了,自己援助他们那么多,又是银子,又是武器装备,就这样和差不多两万兵力的泰西人联军打,打了大半个月损失十来万人,还到最后被人家击溃,差点连累了自己。

    “再就是西班牙人,西班牙人这次来了大约三百多艘船只,其中三十多艘克拉克战舰,十五艘盖伦帆船,另外还有一些南洋的大明人的商船,以及西板牙人的商船,二百多艘,带来了不菲的货物,武器装备倒没有带多少。金银也只带来一百多万两而已。”

    “西班牙人真穷。”张强鄙视道。

    “不过西班牙人带来了西班牙火绳枪三千多杆,火炮二百多门,大都是一些重炮,十八磅的,二十四磅的,三十二磅的,炮弹和子弹,火药有三万多。”阮述道。

    “阮武在哪里”张强问道。

    “目前在第三舰队,在宝中港停留。”阮述诧异的望着张强,不知道张强怎么突然想起阮武来了。

    “调他来,升为参将,组成水师第六舰队,驻扎在壕门境,水师一个陆战队驻扎在这座城堡和海港码头上,从此以后壕门境就是咱们第六舰队的驻地了。”

    &




第410章 巨大的缴获
    回到城堡的领主大厅里面坐下来,张强端着一杯西方人喝的咖啡,静静的听着水师的缴获。

    阮述道:“启禀大都督,这次除了抓住逃跑的各国总督以外,水师还抓住了逃跑的日本大名德康家一,以及他的家将们,一共是七百二十名日本人。”

    “押走,送到金华府。”张强对于这些被俘的人不感兴趣。

    “是,大都督,咱们就从缴获日本人的物资开始说起。”说完他翻了一下账册。

    “本次缴获日本战船二十艘,仿制我大明的福船,用来运送士兵和物资的,总共一百二十艘,同时还有其他的大明海盗的广船,福船一百三十一艘,扣押随军的日本商人一百二十名,大明在日本的海盗商人三十五名,以及他们的水手护卫七百三十五人。”

    张强打断他,“把人全部送到汀州府,劳动改造,不服气的送到苦役营,劳作致死,永世不得超生。”

    “是,大都督。”阮述答应下来,然后继续道:

    “根据统计,这次日本这个大明总共带来日式刀剑一千三百五十把,日式铁枪七百杆,日式火炮五十九门,火药三百五十桶,铅弹三千五百万发,火绳七千六百九十根,日式铠甲一千三百套,日本战马三百五十匹,另外日本修船的木头三百五十根,木板三百五十块,……等等,初步统计,总计银两三百五十万价值。”

    “还有,日本人带来金银总计一千三百万两,粮草总计二百三十万两。”

    “不错,这些全部搬到金华府总督库房里面交给户部统计。”

    阮述继续道:“再说英国人,本次英国人被俘的战船七十五艘,其中有三桅大船三十二艘,跟随英国人来的殖民地商船总计二百余艘,其中八十八搜为武装商船,俘获敌人水手,士兵,商人,一千三百人。”

    “另外,缴获英国让你的战马三百一十匹,铠甲一百二十套,兵器一万三千把,火绳枪总计四千三百杆,质量差不多和金改1火绳枪差不多,也许还稍微超过一点,火药一千三百桶,炮弹九千发,铅弹三万发,火绳九千一百条,修船用木头三千根,木板三千块。”

    “再者,英国人的金银总计一百三十万两,另外还有各种商品,总计价值四千一百万两,”

    “哼哼,这么有钱还来抢咱们的,真是不知死活,把这些送入金华府总督库房,让户部统计,计入国库收入。”

    张强怒哼一声,冷冷的把敌人的物资和钱粮全部收入华夏军囊中,他一点也想给明军,明军太败家了,自己援助他们那么多,又是银子,又是武器装备,就这样和差不多两万兵力的泰西人联军打,打了大半个月损失十来万人,还到最后被人家击溃,差点连累了自己。

    “再就是西班牙人,西班牙人这次来了大约三百多艘船只,其中三十多艘克拉克战舰,十五艘盖伦帆船,另外还有一些南洋的大明人的商船,以及西板牙人的商船,二百多艘,带来了不菲的货物,武器装备倒没有带多少。金银也只带来一百多万两而已。”

    “西班牙人真穷。”张强鄙视道。

    “不过西班牙人带来了西班牙火绳枪三千多杆,火炮二百多门,大都是一些重炮,十八磅的,二十四磅的,三十二磅的,炮弹和子弹,火药有三万多。”阮述道。

    “阮武在哪里”张强问道。

    “目前在第三舰队,在宝中港停留。”阮述诧异的望着张强,不知道张强怎么突然想起阮武来了。

    “调他来,升为参将,组成水师第六舰队,驻扎在壕门境,水师一个陆战队驻扎在这座城堡和海港码头上,从此以后壕门境就是咱们第六舰队的驻地了。”

    &



第411章 紧张应对
    壕门境已经成为历史,为了消灭葡萄牙人在这里的影响,张强把这里所有的泰西人掳掠一空,把这里曾经的大明人口掳掠一空,几十万人成为华夏军的“奴隶”被丢进了俘虏营和苦役营,打上了罪民的烙印,永世不得超生。

    并且把这里改了一个符合中国人习惯的地名,澳门。

    李光熊成为这里的按察使,直接管理这里,监督这里,南明国移民广西和广东,江西边境的边民三十万人,来到这里,填充这里的人口缺口。

    苏正清因为累积的功劳升为总兵,但他却不能在这里管理这里,整合好的残余的两千明军和这里来交接防务的南明国卫指挥使带领的五千卫所兵交接完以后,回到了九星县城,在哪里整合了哪里留下来的一千明军兵马,留下一个千户以后,带着三千兵马返回肇庆府。

    肇庆府,在这里他整编了一些逃回来的明军将领的兵马以后拥有了一万的兵马,成为守卫肇庆府的卫戍部队司令。

    苏观生第一次掌握了隆武朝廷,更加强势了。

    李光地返回肇庆府加官进爵,所获不少。

    但这些和张强已经没有任何的联系了。

    历时两个月,他重新回到了华夏军的中枢,金华府府城。

    回到了金华府府城,他就对警卫团进行一次整编和调整。

    以这次战斗骨干和剩余的警卫团兵马为骨架,从近卫旅和野战旅以及大的地方守备团里面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近卫旅第三旅。

    并且全面换装升级版本的燧发枪1.0,这是战斗一结束以后张强让人带着这次战斗中留下的警卫团军官们对于战斗时候滑膛燧发枪和线膛燧发枪写出的使用评估报告改进的,全部使用线膛燧发枪,装备肉搏的改进的刺刀,淘汰一些冷兵器兵种,部队只保留一些长枪兵,用于应付敌人的骑兵。

    而新的警卫团则全部改变为龙骑兵,装备升级版的燧发枪1.0,其实就是来复枪。

    对于后装三颗子弹的燧发枪,全部摈弃,虽然射速快,但不容易瞄准,三轮打完以后,还得长时间的等待换弹,这对于大规模的战斗是很致命的。

    倒不如多排列几行射速慢的来复枪来的效果好一些。

    精简发展线路,摒弃掉一些杂七杂八的编制,使得部队变得纯粹一些,更好指挥一些,统一兵器,统一兵种,统一的训练,使得部队更加精锐一些,才是正道。

    也许来复枪也有致命的缺点,子弹不容易装填,装填速度太慢,但经过改进以后能使得射程增加,达到一百二十米以上,这样能在更远的距离准确打中敌人才是战斗的精髓,使用滑膛燧发枪提升的那点速度会被敌人的兵力优势抵消,倒不如远点,站在一百二十米处,攻击敌人,在敌人需要跑到六十米上下才能打中自己的时候,起码能比敌人多打三轮,这三轮有可能使得敌人崩溃。

    这次战斗为了保证燧发枪的射击准确率,放敌人接近了六十米,虽然敌人的子弹不一定能打中自己人,或者说打中的不是太多,但面对敌人优势兵力的时候,自己的滑膛燧发枪的准确率不会比敌人多提高一些杀伤,往往敌人打死自己这边三十个人,自己这边打死敌人四十五个人,十五个人的死伤对于敌人来说还真不多。

    哪怕华夏军可以比敌人多出十米秒的射速,多打一轮,也不过多四十五个人的四万,在面对敌人雄厚的兵力的时候,也许敌人的士气不是很高,战斗力不是很高,但敌人的督战队却能让敌人不会有太大动摇,这样敌人就能用人数优势抹平华夏军的科技优势。

    也许清军的火力不如泰西人,可他们已经更新了装备,仿制金改1火绳枪,这就在质量和射程上提高了,杀伤力也提高了,这对华夏军来说是一个威胁。

    &n



第411章 紧张应对
    壕门境已经成为历史,为了消灭葡萄牙人在这里的影响,张强把这里所有的泰西人掳掠一空,把这里曾经的大明人口掳掠一空,几十万人成为华夏军的“奴隶”被丢进了俘虏营和苦役营,打上了罪民的烙印,永世不得超生。

    并且把这里改了一个符合中国人习惯的地名,澳门。

    李光熊成为这里的按察使,直接管理这里,监督这里,南明国移民广西和广东,江西边境的边民三十万人,来到这里,填充这里的人口缺口。

    苏正清因为累积的功劳升为总兵,但他却不能在这里管理这里,整合好的残余的两千明军和这里来交接防务的南明国卫指挥使带领的五千卫所兵交接完以后,回到了九星县城,在哪里整合了哪里留下来的一千明军兵马,留下一个千户以后,带着三千兵马返回肇庆府。

    肇庆府,在这里他整编了一些逃回来的明军将领的兵马以后拥有了一万的兵马,成为守卫肇庆府的卫戍部队司令。

    苏观生第一次掌握了隆武朝廷,更加强势了。

    李光地返回肇庆府加官进爵,所获不少。

    但这些和张强已经没有任何的联系了。

    历时两个月,他重新回到了华夏军的中枢,金华府府城。

    回到了金华府府城,他就对警卫团进行一次整编和调整。

    以这次战斗骨干和剩余的警卫团兵马为骨架,从近卫旅和野战旅以及大的地方守备团里面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近卫旅第三旅。

    并且全面换装升级版本的燧发枪1.0,这是战斗一结束以后张强让人带着这次战斗中留下的警卫团军官们对于战斗时候滑膛燧发枪和线膛燧发枪写出的使用评估报告改进的,全部使用线膛燧发枪,装备肉搏的改进的刺刀,淘汰一些冷兵器兵种,部队只保留一些长枪兵,用于应付敌人的骑兵。

    而新的警卫团则全部改变为龙骑兵,装备升级版的燧发枪1.0,其实就是来复枪。

    对于后装三颗子弹的燧发枪,全部摈弃,虽然射速快,但不容易瞄准,三轮打完以后,还得长时间的等待换弹,这对于大规模的战斗是很致命的。

    倒不如多排列几行射速慢的来复枪来的效果好一些。

    精简发展线路,摒弃掉一些杂七杂八的编制,使得部队变得纯粹一些,更好指挥一些,统一兵器,统一兵种,统一的训练,使得部队更加精锐一些,才是正道。

    也许来复枪也有致命的缺点,子弹不容易装填,装填速度太慢,但经过改进以后能使得射程增加,达到一百二十米以上,这样能在更远的距离准确打中敌人才是战斗的精髓,使用滑膛燧发枪提升的那点速度会被敌人的兵力优势抵消,倒不如远点,站在一百二十米处,攻击敌人,在敌人需要跑到六十米上下才能打中自己的时候,起码能比敌人多打三轮,这三轮有可能使得敌人崩溃。

    这次战斗为了保证燧发枪的射击准确率,放敌人接近了六十米,虽然敌人的子弹不一定能打中自己人,或者说打中的不是太多,但面对敌人优势兵力的时候,自己的滑膛燧发枪的准确率不会比敌人多提高一些杀伤,往往敌人打死自己这边三十个人,自己这边打死敌人四十五个人,十五个人的死伤对于敌人来说还真不多。

    哪怕华夏军可以比敌人多出十米秒的射速,多打一轮,也不过多四十五个人的四万,在面对敌人雄厚的兵力的时候,也许敌人的士气不是很高,战斗力不是很高,但敌人的督战队却能让敌人不会有太大动摇,这样敌人就能用人数优势抹平华夏军的科技优势。

    也许清军的火力不如泰西人,可他们已经更新了装备,仿制金改1火绳枪,这就在质量和射程上提高了,杀伤力也提高了,这对华夏军来说是一个威胁。

    &n



第412章 发展和形势改变
    1655年的春天格外寒冷,因为现在大明还处于小冰河时代。

    转眼间张强这个一无所有的穿越者来到这个历史世界已经快十个年头了。

    自从和葡萄牙人一战,把葡萄牙人在壕门境,大明的土地上的殖民地抹消掉,然后回到中枢,进行军队调整,改编,扩编,张强的行程就一直满满的,忙碌的。

    在处理完军队,然后周粥的汇报使得张强进一步了解他统治下的三省加上两个半省,安徽和苏州省的一半,已经实现了全面的经济腾飞,人口飞速增长,军队实力大大增强,人民大部分已经接受了华夏军的统治,现在外面的人已经不叫这里为南明势力,南明朝廷,南明起义军,或者大明余孽了,而是叫华夏国了。

    华夏国的人民以当一个华夏国人自豪,因为他们是大明这片土地上唯一海上吊打泰西人,陆地上压制和超过南明国和其他南明朝廷的存在,同时和清军分庭抗礼,实实在在的实现了重整大明汉人的辉煌的目标,如今大明的汉人们已经不是以前那样士气低落,感到绝望了,因为他们还有一个地方可去,华夏国。
1...112113114115116...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