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乱世权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苍蝇尾巴
谁都不想赔钱,谁都不想被缇骑请去谈话,谁都不想死。
不想,自然是要极力阻止的。只要阻止,就是新一轮的战争。
大晋军方不会允许这件事情发生。这件事一旦被有心人联系到了谢神策身上,不光是司马弼与洛阳府兵不会放$¤,过他,就是他的老丈人也会不高兴。
绝人财路等若杀人父母不共戴天。何况还有可能要命?
谢神策在那一刻,心脏猛然加速。
不过片刻,谢神策又平静了下来。
因为这样的事,不管是军方不愿意看到,晋帝,也是不愿意看到的。
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朝议通过了关于伤兵营与军营规划的报告。
也就是说,晋帝并没有借机将事情闹大的打算,而大晋军方也应该是与晋帝达成一致。
没有闹大,谢神策也就知道之后在面对这些事的时候,该把我多大的力度了。
谢神策微微一笑,对谢衣说道:“侄儿......知道了。”
谢衣点头,拍了拍谢神策的肩膀,安慰道:“也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陛下有他自己的考虑......任何事情都比不上他的雄心壮志,你能表现出应有的价值,他就会一直是你最坚固的后盾。所以这件事,算是他对你宠信有加,所做的表示了。”
“大伯,我明白了。”
“然而有一点,我不是很明白。”谢神策随后又说道。
“陛下,到底是先王后法,还是先法后王?”
谢衣微微一怔。王和法,自然是手段,所谓的先后,也就是是统一与治国的顺序。
晋帝是准备先统一全国,在治理国家,还是准备先治理国家,再统一全国呢?
“依照以前来看,似是先法后王。”谢衣顿了顿,说道:“最近几年,倒是颇有些先王后法的意思。不过更多时候,倒显得是两者兼有之。”
谢神策认真的说道:“依侄儿来看,陛下错了。”
谢衣诧异:“陛下所谓,顺应时局,何错之有?”
“变法,自古以来就是就往图强的最强有力举措,陛下既然有一统之志,便需要大胆革新,除去疲敝,推陈出新。然而近几年陛下所为,更多的是对大晋的小修小补,谈不上法。”
“而与诸国的战争,也谈不上王。对鲜卑,只是为了固边与获取战争赔偿,扩充实力,增强西北军。对北燕,则是被动防御,一战过后,河北道元气大伤,大晋随之风雨飘零。如今的对秦,则更是不得已而为之。根本不是陛下讨贼诏‘犯我大晋者,虽远必诛’这样的强硬有力。”
“我大晋,正在走下坡路。而在这种情况之下,陛下仍然没有下定决心,将最大的障碍破除......反而在侄儿这样的小事上,也要表现出恩惠来。这是妥协,这是小气,这是......呵,不应该是这样子的。”
谢神策一气说完,看着谢衣的眼睛。
谢衣将手放在谢神策的肩膀上,看着侄子的眼睛,认真的想了一会儿,说道:“陛下常言治大国如烹小鲜,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我非是不懂,只不愿理会尔。我不是陛下,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也从来没有去想他心里在想什么。大伯就是你大伯,也有不知道的时候,而且不知道的还比你多。”
谢神策说道:“爷爷常说,懂得越多,不懂的就越多,大伯想来是这种人了。”
谢衣理所当然的答道:“那是自然了。你还是太年轻,做事太莽撞了。”
“谨记大伯教诲。”
“哈哈哈哈,孺子可教。”
......
三天后,秦军向晋军发动了进攻,晋军应战,两军对垒。
这是谢神策第一次见到规整的秦军。
长枪林立的大方阵极具气势。长达四丈的长矛,密密麻麻的枪头,以千人为方阵,置于战场,仿佛刺猬一样,缓缓而行,即便是隔着两三里远,谢神策也能感受到强大的压迫感,心脏在胸腔砰砰作响。
与亚历山大方阵或是西班牙大方阵相比,秦军的大方阵有着二者不可企及的优势——秦弩。
这种射程远,力道大的强弓,一直是秦军的制胜法宝之一。秦军在本就泼水不进的大方阵中安插着不少的弓弩手,在敌军即将短兵相接的时候万箭齐发,打乱敌军攻势节奏的同时造成杀伤。
一百五十步,秦军能轮转三次射击。战果通常相当可观。
秦军中,并没有晋军惯常配备的刀盾兵,呈现出一种明显的攻击性。这与秦人天生尚武的习性有关。
谢神策在谢衣的帅旗下,远远望着溅起漫天灰尘的秦军方阵,以及不疾不徐迫近的轻骑,表情凝重。
没有见到前几次出现在战场上的大白鱼骑兵。
不过谢衣此战也没有摆出那两千西北陌刀。
步兵的短兵相接要远远迟于弓箭手之间的较量,在这上面,晋军明显是占不到便宜的。在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之后,以刀盾兵为排头的府兵精锐率先接触到了秦军的大方阵。
厚实的阵型以及密集的枪头,能够保证秦军几乎不费多大力就能压制住晋军的进攻,侧翼的轻骑总能在晋军做出应对之时及时的策应,以弓箭压制晋军的行动。
晋军一度陷入不利的局面,不过在谢衣的指挥下,屡屡将秦军轻骑抵挡在外,大方阵也始终被拒之于晋军弓箭手射程之外,战况一度胶着。
此战从清晨到正午,双方交战达两个时辰,战场已被浓烟遮蔽了太阳,入眼满是焦黑与血红。
秦军最终无功而返,在大方阵的掩护下,有序撤退,谢衣下令以一支八百人的骑兵远远的尾随了一段时间后,也撤军了。
这就是谢神策达到西线之后,参与的与秦军的第一场较量。
只不过这个参与,是全程参观的意思。
谢衣在虞家堡的行辕里制定了又一阶段的作战计划,之后与谢神策说了会儿话。
“秦军与鲜卑人,与燕人,与山贼如何?”
谢神策答到:“鲜卑人几乎全部骑兵,机动性极大,战争的自主性强,难以捉摸。燕人则是骑兵占绝大多数。侄儿在晋州的时候,看过慕容城的行军列阵,各种兵种的使用进退有度,十分厉害,其中幽州范阳铁骑又冲击力极强,与他对阵,压力更甚今日的秦军。山贼不必去说,组织纪律都比不上各国精锐。”
“至于秦军,大白鱼骑兵没有出现,这一战还不能说明什么,侄儿不敢妄下定论。”
谢衣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今天秦军的战力,连往日的一半都没有。你没有见过秦军展示完全战力的样子......我要说的是,不要被秦军的表象迷惑了。今天这一战,我军阵亡不过三百人,秦军也相似,却打了两个多时辰,不是双方惜命,只做试探性进攻,而是调度合理的结果。”
“在当年的函谷关大战之后,我在西线曾经与白颜的大白鱼骑兵有过交手,完全不输后来的奚人铁骑。秦人的河西军战力比之洛阳精锐府兵,丝毫不差。需要注意的是,秦军对于弓箭的使用,秦弩的厉害,你今天也看到了,相同的距离,无论是我大晋,还是草原人乃至是北燕,都处于绝对的劣势。”
“今天领军的是河西军总管徐欢,他对于调度一事尤为娴熟,比之白良玉犹有过之,其人堪称名将,是个难缠的人,你要注意。”
谢神策一一记下,然后取来缇骑的情报,对比归纳,然后总结出秦军河西军总管的徐欢的用军章法。
不过章法这种东西,只能说作为参考,倚为战阵之上的破敌之策是不可能的。历代兵家都奉行“兵者诡道”的思想,行军打仗都力求让人捉摸不定,脱离窠臼,最是追求变化,力争奇正相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
谢神策当然知道这样的总结不会有太大的实际作用,不过作为缇骑,记录分析已经是习惯,就当做是作业了。这样的材料以后当做一种参考分析也未为不可,虽然不一定正确。
两天后,谢神策随着两百黑甲卫与一百斥候侦查秦军动向。
这一拜斥候,就是由太行山山贼的军神尹中和率领。
在夜间,谢神策等人在伍姓湖畔扎营,看着倒映着火光的湖面,谢神策就着星光想着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一些事。
从讲武堂到太行山山贼,从四面树敌到各个击破,从朝堂到地方,谢神策觉得自己忙碌,这让他有些累。
身体的劳累,多次受伤倒在其次,主要还是有些人再也回不来了,这让他在怨恨之余,产生了深深的无力。
(ps:准时奉上!弱弱的求个推荐~。~)





乱世权臣 第二百八十章 天边一线大白鱼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权臣最新章节!
尹中和带领的一百名斥候,就是从他本部的三百亲兵中挑选出来的,经过西北军的训练之后,战力已经接近西北军的游骑兵,相当不俗。
再见尹中和,谢神策没有什么多余的话,尹中和也没有任何多余的表示,除了必要的请示以及报告,两人几乎没有任何言语。
尹中和有没有融入西线的气氛?执行任务的成功率是多少?与哪些人关系不错?又与哪些人交恶?谢神策统统不关心。
之前是有过将尹中和纳入缇骑司体系之中的想法,但谢神策在结束与山贼的大战之后又改变了注意。
尹中和为了山贼能亲身赴险,这一点他很欣赏。但在战局已定之后的彻底投诚,则让谢神策对其有了些不屑,虽然之后尹中和在对严杰崆的追杀中竭尽全力,但最终也还是没有杀死严杰崆不是?
所以谢神策对尹中和还是不放心。
谁知道尹中和是不是追上了严杰崆然后又放走了他,最后以错误的信息将自己滞留在了后面?
谢神策是阴谋论者,这样腹黑的揣测,几乎就是顺理成章的。
而在尹≡↓,中和没能完成军令状而负荆请罪的时候,谢神策却只是微微笑了一笑,然后将尹中和派到了西线,美其名曰“戴罪立功”。
不相信是一回事,但谢神策也不会借机对尹中和做些什么,至于杀了他,更是不可能。
这里面,有谢神策自己的考量。
当然,派到西线不是借谢衣之手杀之,也不是存了什么险恶的心思要将尹中和玩死,只是出于更合理的安排罢了。
事实证明,谢神策将其丢到西线战场上后,从未有过半句过问,尹中和也很好的发挥了他军神智囊的作用。在斥候营中的作用日显,很快就凭借军功晋升成为了队长,麾下有自太行山时的亲兵中挑选出来的一百人。
尹中和为人谦逊、懂礼、守纪,又有谋略,善于表达,因此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获得了整个斥候营的喜爱。在多次受功之后,地位也水涨船高。
谢神策看着远处洗刷战马的尹中和,微微的露出了笑意。
也算一个不错的人才了。
就着清水,谢神策简单的吃了一些东西,然后将食物包好,放进行囊里,走进帐篷,很快的睡着了。
第二天,三百骑兵继续往西北查探,搜寻秦军可能的痕迹。
临近中午的时候,斥候来到张镇,在这里,尹中和报告,发现了马蹄的痕迹。
根据马蹄存留的深浅与大小来看,有一队百人规模的骑兵曾经过这里,约一个时辰前才离开。
谢神策与尹中和才刚刚到这里,那么这之前经过这里的人,自然不会是晋军。
不是晋军,就只能是秦军了。
秦军有动向?
谢神策下马,来到马蹄印记残留处,蹲下捻起一撮泥土,慢慢揉捏,仿佛是要感受马匹留下蹄印时的力量。
有经验老道的缇骑黑甲卫说道:“是往东南方去的,跟我们来的方向有点偏,因此没能遇上。提督大人,是不是追击?”
谢神策摇了摇头,然后说道:“不追,写成密信先寄回去,我们继续搜索,注意监视查探,小心让秦人发现。”
尹中和说道:“提督大人,秦军的斥候出现在这里,一定是有原因的,属下建议,要不要先弄清楚秦军的意图?”
摇了摇头,谢神策拍了拍手,站起身来,说道:“不用了,这是河西大马,速度极快,我西线的的战马虽耐力极佳,但凭借速度,难以追上。你之前也说了,秦军斥候离开也有一个时辰了,这时候去追,得不偿失。”
“反正往东南,是我们的地盘,他们钻的越深,也就越危险。”
否决了尹中和的建议,谢神策执意不追,继续向西北方查探。
此时的主战场在山西道境内,谢神策探查的区域也都是大晋的国土,但因为之前秦军的推进,山西道靠近黄河的相当一部分区域,已经变成了沦陷区。
坚壁清野之类的举措没有必要,也来不及,谢神策如今所在的张镇,周围的村庄还有晋国的居民,只不过从军事意义上来说,是一块飞地。属于两军谁来谁占领,撤走就没人要的这么一块地方。
村庄的青壮年都已经逃到附近的城镇了,剩下的基本都是老人与妇孺,靠着丁点的粮食维持生存。
谢神策没有进入镇子,镇子里面有两军的谍子,谢神策不想引起注意。只在原地等待与镇子里面联系的黑甲卫归队。
有黑甲卫早大队人马大半个时辰进入镇子,估摸着也应该要回来了。
果不多时,有数名黑甲卫飞奔而至。
数人也不下马,就在马上抱拳说道:“提督大人,情况有变。”
“适才过去的一百多人,确实是秦军斥候,目的不详,但我军安插在张镇的谍子已经遭到了袭击。”
“卑职等只发现了一个幸存者,伤势太重,没能带回来。”
“秦军斥候貌似是在找什么东西。”
谢神策皱起了眉头。
找东西?会是什么?
但谢神策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
按道理说,张镇这么一个不小的镇子,处在前沿阵地,有敌我双方的谍子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秦人怎么可能将己方的谍子连根拔起呢?
蜂房在晋国还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吧?
难道夏侯一手打造的西线情报系统是纸糊的么?
打死谢神策也不信。
夏侯的能力如何,谢神策与周锦棉最是清楚,不说之前在谢神策改组缇骑司时还能够保持西线固若金汤,就是在近两年,在大晋最为危急的时候仍然能保持对山西道世族的绝对掌控,其人做事滴水不漏,可见一斑。
所以说,这次张镇的谍子被秦人拔出,应该不会是夏侯的失误。
不是自己人的失误,难道是叛徒?
那也不可能。
一个张镇,不管是秦军推进还是晋军反扑,都不是战略要地,秦人不至于在这样一个地方,因为找什么东西就暴露手中的底牌。间谍的使用,尤其是对方阵营中的暗桩的使用,从来都是极为谨慎的。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一个可能了。那就是他们早就被蜂房盯上了。以至于在今天因为找什么东西,被一举拔出。
黑甲卫的到的讯息并不完全,实际上当黑甲卫找到那名拼死逃过一劫的谍子之后,就发现那名谍子已经不行了。而那名谍子至死也没弄清楚秦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谢神策感到了一阵的莫名,但他本能的觉得有危险。
于是谢神策下令,直接向东边撤退,避免与秦人接触。
然而“你说你想要逃,偏偏注定要落脚”一般,谢神策在当天下午,还是迎头遇上了回来的秦人。
转过一道山坡,谢神策看见一道白色的线,从远处奔来。
白色的线,自然就是秦军斥候。只不过颜色让人害怕。
天边一线,如白云般席卷而来。
大白鱼骑兵。
(ps:晚上还有一章,大概十一点。)




乱世权臣 第二百八十一章 交战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权臣最新章节!
大白鱼骑兵。
清一色的白盔白甲白袍,长枪秦刀,每人配秦弩,箭矢二十四支,机动性与战斗力都是世间之最。
谢神策的神色变得极为凝重了。
谢衣不止一次的给他与谢神威科普过大白鱼骑兵的恐怖,就在最近,谢衣还不断的提醒他要注意可能会遇到的大白鱼骑兵,说是兵力相同或是稍微超出的情况下,能不战就不战,若是处于劣势,则是不管其他,只管逃命要紧。
而此时,谢神策两百黑甲卫与一百斥候,拢共三百人,遇上了将近一百五十骑大白鱼骑兵。
尽管兵力上几乎是敌军的两倍,但谢神策的直觉告诉他,自己是处在劣势的。
处在劣势,按照谢衣的话,什么都不用做,只管逃便是,然而现在的状况却是,逃也逃不掉的。
只不过是三四里路,就算是要逃,以大白鱼骑兵的速度,这样空旷的地形,不要两刻钟就能追上。
而且追上之后的短兵相接,对于晋军而言,就更加不利了。
毕竟是逃跑之后被追上的,士气上就会处于下风。
$, 不能跑。
这是谢神策的第一反应。
于是在与两名黑甲卫队长还有尹中和对视了一眼,谢神策下了决心。
“我们面前的,是秦人精锐中的精锐!大白鱼骑兵!曾经的天下第一强军!”
“我们将要迎战!”
“不因为别的原因,就因为他们此时在我晋国的大地上策马!就因为他们此时脚下的土地是我们晋国的,是——我们的!”
“我知道大白鱼骑兵的意义,知道他们的战力,也知道我们的战力!会有人以为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
“但本提督要说的是,你们错了!”
“当年白颜的大白鱼骑兵被我大晋西北陌刀打败,就证明了他们也不是无懈可击的!他们也是人,也会失败!”
“既然他们以前会失败,那么现在为什么不能?”
“同是大晋强军,陌刀军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一样能做到!”
“缇骑与西军斥候并不弱于大白鱼!他们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这里,就是对我晋人的讽刺!就是在挑战我晋人的底线,就是在践踏我晋人的尊严!既然如此,我大晋士兵,唯有一战!”
“杀!杀掉秦人的嚣张气焰!”
“杀!杀掉秦人的狂妄无知!”
“你们......可敢与本提督一道,杀他个血流成河人仰马翻?”
谢神策环视四周。
沉寂一息,身后的三百骑猛然爆发出一声惊天的呐喊。
“有何不敢!”
“好!”谢神策抽出汉刀,大声说道:“今天就让那些自诩天下第一的秦人知道,我大晋不光有让他们胆寒的陌刀,还有骑兵的战刀!杀!”
“杀!”
“杀!”
“杀!”
呐喊过后,潮水般的,以黑甲卫为前锋,三百晋军骑兵雁翅形展开,向着大白鱼骑兵狠狠撞去。
马蹄踏在原野间,将新开的花朵踩入泥土,将将将抽出嫩芽的青草踏碎,将肥沃的黑色的泥土掀开,将天上的云朵震的发抖。
轰轰如雷鸣,两军如同闪电般迅速靠近。大片的黑与大片的白即将相撞。
秦军将领的嘴角微微翘起,他本以为这一队晋军斥候会像之前遇到的几支斥候一样掉头就走,然后被他吊在尾巴后面慢慢的如同猫玩老鼠一样消灭殆尽,没想到这支晋军居然没有逃跑,反而是迎头冲了上来。
这让他觉得有些不满。
难道是我大白鱼骑兵的威名还不够盛?
亦或者是对方没有认出来这是大白鱼骑兵?白盔白甲白色战旗不够明显?
总不会是以为人数上占优势就以为能吃的下巴?
徐欢骑在马上,微微举起了左手。
于是一百三十四名大白鱼骑兵缓缓抬起了右手。
右手擎着秦国制式单手。弩。但是这种单手。弩却比一般的单手。弩威力要更加强大。因为它是大白鱼骑兵的标配,更远,穿透力也更强,而且精准度丝毫不差。
一百三十四名大白鱼骑兵将手。弩调整到合适的角度,然后扣动机簧。
一阵箭雨落到了同时冲锋的三百晋军骑兵之中。有人中箭落马,一些人在中箭的时候就已经死去,或是被射穿头颅,或是被直接破甲洞穿心脏,另一些人则是落马后死亡。
三轮箭雨过后,徐欢微微眨了眨眼,伤亡并不像他预估的那么大。
单手。弩的威力有多大,没有人比亲手改进了其功能的徐欢本人更清楚,这样的距离,双方又是高速冲锋,借着强大的惯性与恰到好处的角度,晋军的伤亡最少也要翻上一番。
难道是盔甲的原因?
很明显,这群骑兵与之前遭遇的几拨晋军斥候并不一样。不是说人数上的差别。而是说,这支骑兵,很可能就是西北军的游骑兵。
精锐营的游骑兵三百一营,往往比五百人一营的游骑兵更加难缠。因为他们的装备更加精良,协同作战的能力更强,野战能力自然更甚一筹。一般的秦国游哨遇到这样的精锐游骑兵,基本上都是不敌而走的。
徐欢只是想了一想,很快便恢复了刚才的淡然。
就算是精锐的西北游骑兵又如何?
结果不会有多少的变化。相反,徐欢内心深处甚至渴望这支游骑兵能给他带来一些惊喜。
于是,这支游骑兵就果真给了徐欢一个惊喜。
秦军依仗弓矢优势,习惯性的会在冲锋是射出几拨箭雨以干扰对方的进攻节奏,然后再依靠快速的骑兵冲锋打乱对方的阵脚,之后就是单兵力量同样强大的骑兵展开杀戮,以此来一句击破敌军的阵地。
1...136137138139140...3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