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当王爷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月关
老六谢种财一拍大腿道:“对对对,我也听说过,听说他家祖上叫孔种泥。做官都做了好几十代了,是很有名地大官,他家一定有钱,杀去曲阜吧”。
他的孪生兄弟。老七谢种宝恨声道:“奶奶地,我们兄弟一个叫种财,一个叫种宝,结果啥也没种出来,他倒好命,种泥的居然做了大官,抄他的家!”
众山贼一听齐声应和,内中也有读过几天书的。知道六爷、七爷跟睁眼瞎似的,压根不识字儿,能听说孔圣人的字就很不错了,所以只是暗暗好笑,却不敢去挑他们地错。
红娘子咬着唇思忖片刻,秀眉一拧,霍地起身,英气勃勃地俏脸上涌起一片杀气:“好!我们下山。记住。我红娘子地人只杀贪官恶霸、只抄富商地主,一路之上不得学杨虎滥杀无辜。奸淫掳掠者,一概杀无赦!”
崔家老寨地将领们齐齐站起,轰然拱手道:“谨遵红帅号令!”
崔莺儿猛地一挥手:“拔旗起寨,攻打曲阜城,抄了老孔家,出发!”
张永、戴义、苗逵对司礼太监一职都眼热不已,不过虽说三人争执不下,却没有一个人去找杨凌为自已助一臂之力。因为私下一权衡,三人都觉得自已在杨凌面前未必比对方更有份量,如今乱中取利或有机会,如果让杨凌插手,一旦他决定帮助的人不是自已,反而完全没有了希望。
所以三人彼此心照不宣地维持着目前这种微妙的局势,没有一个就此事向杨凌求援。可是李东阳拜访杨凌之后,杨凌立即入宫,邀皇帝踏青赛马,去外四家军演武练兵,回来后小皇帝便胸有成竹,勿庸置疑地直接下了旨意。
杨一清由兵部左侍郎迁吏部尚书,梁储入阁任文华殿大学士,刘忠任户部尚书,双方各给一个甜枣,算是暂时达到了一种权力均衡。
不过这一来,兵部尚书又出缺了,文臣武将们摩拳擦掌,正欲再搏上一搏,这块大馅饼却意想不到地落到了一个谁也没想到的人物手里,这位福星,就是宣府巡抚陆完。
这位仁兄是进京给刘瑾送礼的,因为迟到被刘瑾大骂了一顿;紧跟着因为在朝房里闲的无聊,帮皇上说了句好话,劝大伙儿别为了皇上没让大家给太皇太后下跪的事把皇上逼地太紧,结果坏了刘瑾的好事,又被叫去大骂一顿。
老陆愁的不行,于是去拜访了一趟杨凌,不料这事儿被刘瑾知道了,再次把他叫去,象灰孙子似的一通臭骂。
刘瑾三骂,把这泥人的土性儿给骂出来了,陆大人脖子一梗梗,横着身子就出了刘府,准备卷铺盖滚蛋,孰料随后刘杨之争斗地正紧,满朝瞩目,堂堂宣府巡抚陆大人就被人给忘记了。
直熬到今天,陆完才得着机会见驾述职。正德一听他报上名来,对他印象就挺好,因为那天他在朝房说的话,有人告诉皇上了。紧跟着刘瑾一倒台,有关陆完不畏权阉,当面力抗刘瑾。不献贿赂,从刘家昂昂而出,大义凛然的英雄事迹,通过他自已的渲染也传播开来。
他是天天蹲朝房等着皇上召见地,在那儿喝着茶水瞎嗑牙,整天跟朝官们吹牛皮,就有多嘴的偶尔跟皇上提起过这事,所以他一报官职姓名。正德想起这两件事,顿时龙颜大悦,便很高兴地和他聊了几句。
聊到当今乱匪战局,陆完是宣府巡抚,那地方几乎年年打仗,这人对军事还是很有几手的,于是和皇上攀谈一番,见解独到。很得正德赏识,于是正德一声令下:“宣府你不用回去啦,就给朕顶这兵部尚书地缺儿,主持剿匪大计”。
外廷至此算是平静下来,众人瞩目的就唯有司礼太监一职了。苗逵三人坐不住了。他们知道外廷能这么快处置完毕,小皇帝绝对是听取了杨凌的意见,却不知他对内廷安排是否也做了进谏。
现如今外廷已定,皇上对司礼监首领一职始终不表态。三人惴惴不安,已经沉不住气了,戴义提着厚重的礼物,头一个溜来找杨凌,想做最后试探了。
戴义来时,杨凌正抱着白白胖胖的儿子在花园里逗金鱼。两尾大金鱼被捞到浅底青花缸里,大嘴一张一合地吐着泡泡,杨家大少瞪着两只乌溜溜地大眼睛。看的十分得趣儿。
等戴义一到,喋喋不休地开始表忠心诉苦处,大讲自已如何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功也有疲劳的时候,杨大少爷就不看金鱼了,他瞪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盯着面前这位脸上挂着一成不变地笑容,嘴巴一开一合却不吐泡泡的家伙。瞪了好久。直到瞪的困倦了,趴在老子怀里沉沉睡去。杨凌才拍拍儿子的小屁股,对戴义面色沉重地叹了口气。
戴义一见大为紧张,连忙道:“怎么?莫非国公……..不不不,是皇上已有了安排?”
杨凌慢悠悠地踱到葡萄架下,从石几上拿起一条薄毯给儿子搭上,然后坐在藤椅上道:“戴公公,坐”。
戴义小心地在一旁坐下,欠着身子听着他说话。
杨凌低声道:“戴公公,想必你也知道,皇上最信任的,就是我和刘瑾”。
“不错不错”,戴义陪笑点头:“如今刘瑾伏诛,您是皇上跟前第一红人,一言九鼎,无人能及”
杨凌淡淡一笑,说道:“戴公公,你知道吗?刘瑾那么得皇上信任,皇上不只是把他当做自已地内臣,还是自已地亲人呐,可是刘瑾数十条大罪一翻出来,很是伤了皇上的心。皇上是天子,是君上,却被刘瑾玩弄于股掌之上,欺骗了这么久,皇上很受触动啊”。
戴义若有所觉,小心翼翼地道:“国公地意思是……..?”
杨凌幽幽一叹,一阵风来,带来一阵果木的清香,香风徐徐,掠起了儿子额头几缕乌发。杨凌替他掩了掩被角,轻声道:“戴公公不是外人,我就对你实话了吧,内廷司礼太监一职,久悬不动,那是皇上的一个饵啊……..”。
“一个饵?”
“不错,一个钓鱼的饵。我到现在,仍得皇上如此信任,那是因为我已经成了国公,不会再触及国政。你们呢?皇上最信任、服侍他长大的刘瑾都贪权欺主,皇上会没有疑心吗?”
戴义怵然惊心,脸上变色道:“国公是说……..皇上久悬司礼太监一职,就是想看看我们谁要去争、谁眼热这个职位?”
杨凌微微点头,戴义惊惶道:“幸好,幸好咱家不曾向皇上提起”,他倏地起身,向杨凌长揖一礼,感激地道:“皇上地心事,也只有国公爷您才知道。也只有您,才肯如此坦然告知咱家,戴义实是铭感五内”。
杨凌笑笑,说道:“坐,坐下,咱们的关系非比寻常嘛,我不告诉你还能告诉谁?”
“戴公公,你说王岳权大吧?独掌十二团营、两厂一卫,是先帝爷最信任的内臣。当初内阁三老、六部九卿、满朝文武试图杀我、杀八虎,还得千方百计的巴结他,借助内廷之力,然而他们却最先倒霉,一夕之间成为阶下之囚,你说是谁地本事?”
戴义恭维道:“当时咱家就在司礼监,对此知之甚详,自然是国公爷您巧施妙计、力挽狂澜。国公爷使雷霆手段,一夜之间铲平内廷,待到天明,十二团营、厂卫司礼监尽握手中,待得文武百官上朝,也只有望洋兴叹了”。
杨凌摇头道:“错了!若不是刘瑾率八虎哭求,稳住了皇上,我怎么来得及回京?若没有苗逵逮捕王岳。断了他们调动京营清君侧的念头,他们岂能这么快束手待毙?
还有这一次,刘瑾一朝失手,若没有你戴公公和苗逵、张永还有牟斌巧施妙计,刘瑾焉能除掉?只怕此刻皇上息了怒。他又被赦回朝廷耀武扬威了”。
戴义眨巴眨巴眼,有点不明白杨凌的意思。
杨凌道:“内廷之险,永远来自于内廷。若没有八虎和苗逵,王岳不会倒。若没有你戴公公和苗逵、张永。刘瑾也不会倒。他们那时,上得君心,下压群臣,得罪了内廷同僚,都落得了这般下场。
现如今呢,皇上忌惮于司礼监一职,把它当成一块试金石,试臣下忠诚之心地石头。一块钓出野心勃勃者的钓饵。欲谋其位,先失圣心;而一旦上位,下面又有其他几位手握厂卫和京营的实力,无论资历、权力、圣宠都相差无几的几位内官,你想想这司礼监首领一职,岂不成了一座要命的火炉,上下左右,四面烟火。谁受得了啊?”
戴义越想越怕。这哪是内相啊,这简直就是勾魂地阎罗令牌啊。戴义感激涕零地道:“多谢国公指点,否则戴义浑浑噩噩,只怕自已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啊。多谢国公爷,咱家安心待在东厂,老老实实为皇上办事,只要皇上宠信,那在哪儿都是一样的”。
杨凌微笑道:“正是此理,不过若是其他两位上位,居司礼太监之职,那不是害了他们么?我实在是于心不忍。况且只要他们安守现在地职务和本份,那就是你的好友臂助,不会生了嫌隙、断了交情,你也不想他们自蹈死地,然后换上个毫无交情的太监当西厂或者京营首领吧?”
戴义点点头,忙道:“国公有何妙计?”
杨凌笑道:“你今日能来,明日他们定是也要来的,到时我把皇上的心意稍稍暗示一番,他们就不会再起贪婪之念了。可是司礼监又不能空着,我看你们不如举一个忠厚老实地内监做司礼首领,这样你们就能相安无事,平平安安。
就象王岳、范亭他们,王岳是司礼太监,把持内廷几十年,下边范亭等大太监各司其职,既不受约束,又不怕被人剥了权,要不是他们受外廷蛊惑,逼宫乱政,现在还安安稳稳地坐在那儿呢,哪轮到别人上位呀?你原是司礼监四大首领太监之一,对此应该深有体会”。
戴义想起王岳做司礼太监时,各大首领相安无事地情景,不禁连连点头。
杨凌若无其事地道:“你不妨循此例,主动向皇上举荐一个老实忠厚、没有野心的内监任司礼首领,这样对你现在地权力没有影响,又可以向皇上表白忠心,显示出你的忠诚和毫无野心,何乐而不为呢?唔……..我看那个杜甫就不错,憨厚老实、资历人脉又比不了你”。
“好!多谢国公爷指点,咱家现在就回宫,向皇上举荐司礼首领”,戴义激动的满脸通红:“ 万幸啊万幸,幸好走了这一遭,否则失了圣宠、丢了性命,自已都不知道为什么,这一趟来的值、这礼送的值啊!”
戴义连忙道谢离去,急匆匆地进宫去了,生怕别人抢在他前头向皇上表白自已大公无私。
苗逵提着厚礼登门了。
杨凌正趴在床上,享受着高文心的妙手按摩,他披上袍子,走到外间,和苗逵分宾主坐了,两人寒喧一番,杨凌推心置腹地道:“苗公公不是外人,我就对你实话了吧,内廷司礼太监一职,久悬不动,那是皇上的一个饵啊……..”。
……..
苗逵兴匆匆地走了,带着一种没有落进陷阱的幸福感。
张永随后来了,随后也幸福地走了……..
内廷司礼监首领之职,意外地落到了忠厚老实地杜甫头上,更难得的是,皇上突然决断,调整了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人选,外廷还在余波荡漾、议论纷纷,内廷三巨头却众口一辞,空前的团结一,杜甫做内相,势不可挡。
朝廷中的权力争霸赛终于尘埃落地了,朝廷派苗逵为监军再赴霸州,与许泰一起节制霸州附近诸府道六万大军,开始围剿响马盗。山东巡抚调兵遣将,天津巡抚、保定巡抚各自奉命带军入山东,联合剿匪。
江湖争霸赛,硝烟方浓……..





回到明朝当王爷 第364章各捕各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当王爷最新章节!
第364章各捕各蝉
虽然战事尚没有波及京城,朝廷也不相信这两股乱匪敢攻击京师,但是城禁依然变的严格起来。九城巡逻、守门的官兵增加了三倍,匆匆来往的官兵,提示着放眼仍是一片繁华宁静的人们,天下正在打仗。
杨凌把卢士杰送出了南城门,一辆乌漆马车,四个身材强健的侍从倚马而待。杨凌对卢士杰道:“卢兄,战火虽未出河北、山东,但是路途遥远,总是不太安全的。这四个侍卫负责护送你安全抵达江南,谷大用、严嵩会安排船只送你去东瀛担任大明文宣使。
如今江南才子唐伯虎正在那边,颇受东瀛各地大名尊重,卢兄到了之后,可以与唐伯虎一起传播我中原文化,教化蛮夷之地。在那边先待上一年半载,熟悉了之后,还请卢兄多多邀请士林好友,往来于中日之间,于商贸交易之余,把我上国文化教谕彼国”。
卢士杰是刘瑾的高参,不过知道这一点的只有刘瑾身边几个近人,这些人现在都被砍了头,其他人顶多只知道卢士杰和刘瑾是老乡,彼此来往亲密而已,即便这样的资料,也被戴义从厂卫的问讯记录中抹掉了。
其实卢士杰大可留在京里为官,可是上次在四川望竹溪,卢士杰佯狂自恃,被杨凌一番讥讽后,倒似豁然开朗,真的无意仕途了。杨凌挽留再三,卢士杰执意要走,万般无奈,杨凌便提出请他赴东瀛传播中土文化。
想不到这一点卢士杰倒是一口答应下来,他也听说过江南才子唐伯虎现在在东瀛威风不可一世,各地大名、将军对他敬若神明,不敢稍有亵渎。做为一个文人,能有如此待遇,夫复何求?
卢士杰微笑拱手道:“国公放心,卢某定然不负重望,在下这便启程了”。
杨凌亦含笑还礼,目遂卢士杰登车远去后,才对大棒槌道:“走,去兵部。看看最新战况如何。”
杨凌目前还兼着外四家军副帅的职务,有拱卫京师之责,同时这两年朝廷但有外事,正德一向启用杨凌出马,这次霸州、青州两股乱民造反,一则还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二则他也不忍再让杨凌整日奔波在外,所以只让他负责京师安全。并参赞军机,常去兵部坐阵。
兵部,本是六部当中最清闲的衙门,如今却最为忙录,进进出出尽是军驿人员。传递军情、申拨粮草、役夫、车马等等事宜,再由兵部传达其他部司,兵部行人司忙的不可开交。
杨凌匆匆步入兵部正堂,只见宽敞的大厅中摆着两套沙盘。墙上还悬挂着巨幅地图,一些参赞、参议人员忙忙碌碌,根据传递来的最新情报匆忙标改着记号。
兵部尚书陆完侧坐在八仙桌后,满桌地公文堆积如山,几乎遮住了头面,旁边站着一人正和他说着什么,瞧见杨凌进来,那人先高叫了一声:“国公爷!”
杨凌定睛一看。见是江彬,不由笑道:“江彬,你怎在此?”
江彬笑嘻嘻地迎了上来道:“皇上委了我参将之职,末将要带兵杀回霸州去,寻那刘六战个高下”,说着又悄声说了一句:“您也知道,还有我那新纳的小妾呀,娇滴滴的美人儿。现在也不知道便宜了谁。娘的,不去找找我不甘心呐”。
杨凌忍住笑。说道:“嗯,你去带兵剿匪,倒是一个令人放心的人物,什么时候出发?”
江彬嘻皮笑脸地道:“这不正来拜见尚书大人嘛,军情紧急,请了将令便走,国公爷还有什么指示么?”
陆完也从公案后站了起来,慌忙绕过来拱手施礼道:“见过国公爷”。
杨凌忙道:“免礼免礼,我来是想了解一下近日军情,两地乱匪动向如何了?”
陆完一听,皱起眉头道:“国公爷,这样的仗,本官还真是从未见过。即便关外的鞑子,闯我边关攻城掠地,大致会攻打哪里,兵力会有多少,只要打上几仗,对于他们的实力和作战意图总能有个差不多地估计,可是这霸州响马贼、青州白衣军……..”。
他苦笑两声道:“根本让人无从揣测他们的行动目的,他们攻城掠地,完全以抢劫为主,同时裹胁了大量百姓参予暴乱,似乎根本没有长远打算”。
他指指两具沙盘道:“事实上,那些东西根本毫无用处,响马盗流窜速度之快,就是紧蹑其后的朝廷大军也追之不及,送进京来的情报早就过时了。据探马获得的情报,霸州响马盗现在约有一万八千余人,皆以骑兵为主。
霸州本地的马户,家家养马,所以他们很容易就获得了大量马匹来源。此外,他们攻陷城池、抢劫大户,也获得了大量马匹,这一万八千人,约有战马三万多匹,每个骑兵有战马两匹甚至三匹,轮番换乘,风飙电击,许泰的大军根本无法寻找到他们予以重创。”
江彬掐着下巴发狠道:“多派几路大军,四面合围,还怕他们飞上天去?”
陆完摇头道:“一马平川地地方,根本不必有路,处处都是路,需要抽调多少军队?如果能调集这么多军队,那不必响马造反了,光是他们的军饷粮秣就足以把朝廷拖垮”。
江彬咂巴咂巴嘴不说话了。
杨凌问道:“山东那边如何?”
一问到山东,陆完的脸色更凝重起来,说道:“山东那边有价值的军情奏报不多,主要是局势太混乱了。杨虎原来做山贼时还讲究盗亦有盗,专挑为富不仁的豪绅巨富和贪官下手,现在却狠辣异常,行事不择手段了。
此贼起兵后故意派些乱兵纵火烧屋,毁去田地,避战逃难地百姓回到家时已无家可归。他又留了人带了粮食招揽百姓造反,百姓别无活路只得入伙。杨虎用这个办法,裹胁了无数百姓,初步估计,短短一个多月,他的兵马已经接近八万之众。青州所辖十余县镇,现在已彻底糜烂,许多村庄或死或逃或从贼。剩余老幼不足一半”。
“砰!”杨凌重重一拳擂在桌上,目中喷火,脸色铁青,咬着牙道:“杨虎!”
他万万没有想到,杨虎为了成事,竟然丧尽天良,对无辜的百姓用上了绝户计,逼着他们跟着自已造反。这样的方法。许多起义者都用过,唐末冲天大将军黄巢就曾做过类似地事,从长安败退后,他甚至还抓人放在磨盘里压成肉饼携带,并驱赶裹挟大量百姓充作军粮。称之为两脚羊。太平军攻陷武汉三镇后,也用烧杀抢掠地办法,迫使无数无家可归的百姓被迫跟着他们造反。
这些造反者最初或者是受到不公待遇、受压迫太甚,但是他们起事后。一旦掌握了生杀予夺的权力,为了成就大事,为了招兵买马,就变的利欲熏心起来,裹胁、滥杀、不择手段,致使百姓生灵涂炭。
杨凌激愤之余,心中忽地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这样不仁不义之举,红娘子有没有和他同流合污?如果她也做出这种事来。天理昭昭,自已如何容她?一念及此,杨凌顿时茫然起来。
陆完见他神色怔忡,不由唤道:“国公爷,国公爷?”
“嗯?”杨凌忽地回过神来,陆完陪笑道:“国公爷可有什么指教?”
杨凌心念电闪:“不行,这一次一定要想办法领兵出征,阻止杨虎多造杀孽。可是。现在的身份。我无法主动请缨,必须得等一个恰当的机会。向皇上要求主持剿匪事宜。”
他心中盘算着,随口说道:“具体战事,当由临战将领自行发挥,战机瞬息万变,尚书大人坐镇中枢,万万不可独断专行。大局上来看,杨虎来自霸州,与霸州响马盗必有千丝万缕地关系,要防止两股贼寇合流。”
陆完深以为是,点头道:“京畿重地,陈兵二十万,主要集中于京城一线,下官近日会调度一部分人马布成三道防线,阻止两股匪寇合围”。
杨凌又道:“杨虎既然裹胁大量百姓为盗,短时期内声势必然大振,但是这样一来他就有一个难以解决地困难,那就是粮草。山东本就贫瘠,此时又是开春,经过一个冬天,积粮所存不多,就算尽数被他掳去,怕也难以支撑大军的生存,此人若不与霸州响马合流,为了粮食,则必取道南下,河南、江苏两地要加强戒备。
还有,江南是大明粮仓,税赋之源,这个地方万万乱不得,若失江南,大明江山便岌岌可危了,江南必陈重兵、严阵以待,如果叛兵真的从山东突围出去,也万万不可让他们取了江南”。
陆完唯唯称是,杨凌看了江彬一眼道:“你还是尽快赴霸州,与许总兵、苗公公合兵一处,争取尽快消灭刘六、刘七匪众,山东这边……..”。
他长长吸了口气道:“拚着溃烂一点,不可溃烂一片,争取把白衣军拖在山东,聚而歼之,尽量不要让他们突围出来,这样的话,仅靠山东本地官兵和天津、保定赴援的人马未必办得到,还需要抽调人手”。
陆完沉吟道:“按照国公的意思,江南要重兵戒备,那么要调兵只有三个来源,一是北方边军,二是京营,三是东南或西南。无论从东南或西南调兵,都需时良久,只怕远水难解近渴,只有从京营或边军抽调人马才切合实际一些。
京营虽有数十万大军,可是需要拱卫京师,天子脚下,万万出不得事,现在许泰已带走一路军队,轻易再不能调动了。边陲驻扎有大量精锐之师,您看从边陲重镇抽调军队赴山东做战如何?”
杨凌点头道:“我只是给你一些建议,具体安排不好越俎代庖,此事你还当同内阁细细商议,吏部杨尚书熟悉边军情形,如要从边军调兵,可以请他帮助参详一下。”
他想了一想。自言自语地道:“关外鞑靼、瓦剌彼此争战不休,伯颜手下大将加思布又率部独立,伯颜猛可自顾不暇,已经没有余力袭边,边境一直十分平静,或许……..从边境抽调兵马,是目前唯一的手段了”。
中原兵戈已起,四夷八方、内外诸獠岂能不蠢蠢欲动?
九边。真地平静么?
兀良哈草原。
一场新雨之后,天清地绿,空气新鲜,天边挂起一道绚丽地彩虹,犹如一弯七彩的桥。一望无际地草原已经窜起半尺高的绿草,中间点缀着各色不知名地野花。远处阳光下白得发亮地蒙古包如同朵朵蘑菇散落草原上。
伴随着一阵轻快的马蹄声,朵颜三卫的大首领花当在几名部落首领的陪同下缓缓驰骋在湛蓝地天空下,马群在牧民的驱赶下。云一般在草原上流动着。站在一片高坡上,向草原上望去,一条银亮的河象玉带一般从草原上蜿蜒而过,对面缓缓而起仍是一片高山,山上是密密高高地白桦林。在阳光下闪耀着一片银光。
1...314315316317318...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