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门小福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风十里
“蛋黄也要打发?”秦三郎就算再淡定也有点扛不住了,问道:“你到底要做什么新鲜吃食?太麻烦就别做了。”
顾锦里很是严肃的教育道:“怎么可以半途而废,而且这是特意给你做的生日礼物,你难道不想要吗?”
秦三郎:“……”
其实他可以不要的。
但他最终点头:“确实不该半途而废,那我先回家吃午饭,一个时辰后再过来。”
秦三郎就这么回去了,一进家门就被秦二郎嘲笑:“忙了半天,连顿午饭也没混到。”知道那个土丫头心肠歹毒了吧。
不过后半句话,秦二郎没有说出口。
三郎警告过他,不许再说顾锦里的坏话,他了解三郎,他是个能忍的,可只要说出来的话,一定会做到。他要是敢再说那条鱼坏话,三郎一定会揍他。
秦三郎没有搭理秦二郎,去后院喂马之后,直接挑着水桶去了自家的荒地,给三亩黄豆浇水。
如今已经是六月中旬,黄豆早已结果,黄豆夹鼓了起来,再过不久,黄豆就能采收。
秦三郎的脚下功夫不错,走得又快又稳,不过大半个时辰就给三亩黄豆浇完水。
回到家后,他打了两桶水,简单的洗去身上的汗味后,坐在堂屋里休息盏茶的工夫,便起身去了顾锦里家。
至于午饭,他们家是不吃的,只吃早食晚食。
爷爷说,他们得保持这个习惯,要不到了危难时刻,以后会扛不住饿。
“小鱼,我来了。”秦三郎敲敲院门后,走进院子,看见顾锦里后问:“蛋黄拿来,我给你打发。”
顾锦里看着他被晒得黑红的脸,递给他一碗鸭油拌面:“这是给你做的,算是午饭跟长寿面,你赶紧吃,吃完好干活。”
秦三郎一愣,看向木碗里的面条,面条做得不是很好看,比不得他以前家里的厨子做的,但此刻闻着,却觉得特别特别的香:“谢谢。”
他接过面条,拿过筷子,几口就给吃完了。
顾锦里见他吃得这么快,以为他是饿狠了没吃饱,便道:“只做了一碗,你要是还饿就先忍着,过个把时辰就能吃上蛋糕。”
面是贵东西,三奶奶平常不让做,今天这碗面,还是知道是秦三郎的生辰后,才给拿的面。
秦三郎笑道:“没事儿,刚好留着肚子吃蛋糕。”
那可是他的生辰礼。
“那成。”顾锦里到厨房拿了加上牛奶、面粉、碎饴糖的蛋黄出来,递给秦三郎:“拿着,打吧。”
牛奶是昨天在尚家村买的水牛奶,水牛奶也能做蛋糕,营养价值还很高。
秦三郎接过陶盆,开始打蛋黄,这次只打了两刻钟,就把所有东西给打成流动的面糊状。
“可以了,给我吧。”顾锦里拿过陶盆回了厨房,把打发好的蛋清一点点加进面糊里,搅拌融合后,把家里最小的一个铁锅给拿出来,给锅底跟锅壁刷上一层油后,再把面糊倒进铁锅里,开始烧火,用小火慢慢烤着。
足足烤了半个时辰才停火。
一打开锅盖,焦香甜腻的气息扑鼻而来,她看着锅里的蛋糕,见表面微黄,用手轻轻一按,蛋糕能回弹。
“成啦。”她高兴的把铁锅给搬下来,用竹片把铁锅外的锅灰剐干净后,一个倒扣,把铁锅扣到铁板上。
取下蛋糕后,直接端着铁板出去:“蛋糕来啦,秦小哥,去把我家的桌子搬出来。”
秦三郎正在教下学回来的顾锦安招式,闻言进了堂屋,把桌子搬到院子里。
砰一声,顾锦里把铁板放到桌子上,指着上面的蛋糕道:“这就是蛋糕,闻着是不是很香甜?”
三奶奶正在准备明天铺子开张用的祭品,听到这话,放下手里的香烛,往铁板上看了一眼:“这就是你鼓捣半天做出来的东西?看着是有个糕点样子。”
顾锦里听出来了,三奶奶这是嫌她做的蛋糕丑:“看着是一般,可吃起来一定好吃,对吧程哥儿。”
程哥儿重重点头:“对哒,二姐说好吃那就一定好吃。”
三奶奶笑话他:“你个小马屁精,只会夸你二姐。”
程哥儿回头看着三奶奶道:“我也夸三奶奶的,三奶奶最好了,天天做肉给我们吃。”
如今大丫家做卤味,每天都要买新鲜肉,三奶奶看着家里的几个孩子馋肉,干脆每天拿出二十文钱,买上一斤五花肉,做给几个孩子吃。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335章 忙碌
“你这小嘴甜的,是越来越会说了。”三奶奶笑得合不拢嘴,恨不得把程哥儿抱在怀里亲一顿。
顾锦里已经拿来一把菜刀,对秦三郎道:“秦小哥,快许愿,许完愿咱们切蛋糕吃。”
至于蜡烛嘛,明天铺子开张,家里倒是买了几对红蜡烛,可如今的红蜡烛有两根手指那么粗,用来做许愿蜡烛,她想想都觉得那个画面不忍直视。
“许愿?”秦三郎想,应该跟去庙里上香求神保佑差不多,他不知想到什么,真的双手合十,闭上眼睛,认认真真的许了……两个愿望。
少顷,他睁开眼睛,笑道:“好了。”
顾锦里立刻拿刀切蛋糕,蛋糕很大,足足切出二十块,她拿了一块给秦三郎:“秦小哥,生辰快乐,祝你心想事成。”
秦三郎扬起一抹笑容,接过蛋糕,咬了一口,甜味跟奶味混合着焦香,充斥着他的口腔,让他的笑容有一丝减少。
顾锦里问道:“好吃吗?”
秦三郎点头:“好吃。”
虽然他不喜欢甜腻的东西,但这种蛋糕确实好吃。
“二姐,二姐,我也要吃。”程哥儿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香味四溢的蛋糕差点流口水。
“给你。”顾锦里递了一块蛋糕给程哥儿,又拿去给三奶奶、崔氏、顾锦绣吃。
顾锦安说了句恭贺秦三郎生辰的话后,也拿起一块蛋糕来吃,他喜欢吃甜食,这种蛋糕正合他口味:“不错,松松软软的,甜糯焦香,很好吃。”
三奶奶吃了蛋糕,也觉得好吃,只是费鸡蛋,还费糖。
“三奶奶,我们能进来吗?”顾德旺带着顾德发,两兄弟扒着院门口,往院子里看着,不住地咽口水,想进来吃糕,又怕三奶奶骂人。
三奶奶看他们一眼,道:“进来吧。”
“诶。”顾德旺拉着顾德发,跑进院子来,很会来事的把院子里的人都喊了一遍,最后仰头看向顾锦里,哀求般道:“小鱼姐。”
顾德发跟着喊:“小鱼姐。”
顾锦里看着他们那馋样,一人给了他们一块蛋糕:“吃吧,慢点吃啊,一人只有一块,吃完就没了。”
“诶,多谢小鱼姐,我们一定慢慢吃。”说是这么说,可顾德旺两兄弟接过蛋糕后,狼吞虎咽,不一会儿就把蛋糕吃完了。
“好吃,甜甜的,软软的。”顾德旺舔着嘴巴,眼馋的看着铁板上的蛋糕,可惜顾锦里不会再给他。
这是秦三郎的生辰礼,大家一人只能吃一块,剩下的要给秦三郎带回去。
顾德旺兄弟最近很听顾锦里的话,是她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学他娘那套,嚷嚷着要吃。
顾锦里把手里的蛋糕吃完后,拿来一个布袋,捡了八块蛋糕装进布袋里,递给秦三郎:“秦小哥,你拿回去给秦爷爷他们吃吧,要是吃不完就带去司兵所,蛋糕是烤制的,可以留三五天。”
又道:“秦小哥,你等会儿来帮忙杀鱼吧,我们家要给姑姑家帮忙做卤味,那卤鱼块好卖,得多做的。”
铺子明天张开,到时候豆腐跟卤味会一起在铺子里卖,不少老客都说了会来买,几家人这两天一直在准备着。
秦三郎早就看见摆在厨房廊下的两缸鱼,听到顾锦里开口,自然是应下来:“好。”
他接过布袋,提着蛋糕回家。
秦老没在,明天铺子开张,他一大早就跟着三爷爷去镇上忙活了,秦三郎拿出两块蛋糕给秦二郎,不出意外的,秦二郎嫌弃地推开他的手。
秦三郎乐得省下两块蛋糕,把那两块蛋糕放到堂屋桌上,用陶碗扣好后,又去顾锦里家帮忙。
秦三郎刀工不错,杀鱼那是一等一的好手,跟顾锦安两人忙活一个时辰,把两缸鱼给杀完,又剁成三指宽的大块。
崔氏起油锅,把他们剁好的鱼块放进油锅里炸,炸得焦脆后,捞出来控油。
顾锦里则是重新熬了三锅卤汁,等把卤汁熬好后,把炸鱼块放进卤汁里去泡着,明天正好卖。
“顾三奶奶,我们送豆干跟油豆腐来了。”老朱母女跟王马氏姑嫂一人挑着一担子东西进了院子里。
三奶奶指着厨房道:“送到厨房去,小鱼她们在厨房。”
又道:“你们一会儿到大丫家去看看,问问她家还有没杀的鱼没有?要是还有就送过来,三郎在杀呢,那孩子手快,杀鱼比平哥儿利索。”
戚康平的腿如今已经好得差不多,小鱼跟吴老大夫都说,可以拄着拐杖适当的走走路,今天忙,大丫就让他坐着帮家里杀鱼、洗肉洗菜的,可他干活慢,刀子用得不利索,三奶奶怕他杀不完大丫家里的鱼。
“诶,我们回去的时候去大丫姐家看看。”王马氏说着,把豆干挑到厨房廊下,对顾锦里道:“小东家,豆干、油豆腐我们给你放厨房廊下了。”
“好。”顾锦里舀了一勺卤汁,尝了尝味道,觉得味道足够浓了,满意的放下勺子。
王马氏四人放下担子后,提着扁担离开。
片刻后,王马氏跟许王氏又挑了四桶鱼来,放到秦三郎旁边,对顾锦安道:“少东家,这是大丫姐家剩下的鱼,都在这里了。”
顾锦安剖着鱼肚子,掏出内脏后问道:“姑姑家忙得过来吗?还有什么活计没做的?”
王马氏道:“大丫姐说了,处理鱼是最麻烦的,少东家这边帮着她家弄好就差不多了,如今已经在烤鸭子。”
顾锦安点点头:“好,你们先回去吧,这边不用你们帮忙。”
王马氏她们还要回作坊继续忙着,听到这话,把四桶鱼倒进缸里后,挑着木桶走了。
秦三郎在顾锦里家一直忙到天黑,才把剩下的鱼杀好剁好。
顾锦里记着今天是秦三郎的生辰,想着秦老他们应该不会给他过,而他又在她家忙了一天,不留人吃顿饭有点过分,便道:“秦小哥,你们家今晚来我家吃饭吧,给你做好吃的。”
三奶奶已经准备好明天祭拜的东西,正在洗米做饭,闻言说道:“是啊三郎,今晚留在家里吃晚饭。今天大家都忙,你们家肯定没做饭,又是你生辰,得好好吃一顿。”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336章 宾客盈门
她指着厨房里的卤味道:“不用怕给我们添麻烦,这菜都是现成的,等会儿再去你大丫姑姑家拿只烤鸭回来就成。”
秦三郎没有拒绝,爽快的应下:“好,我回去喊上爷爷跟二哥就来。”
他杀了一个多时辰的鱼,身上都是鱼腥味,难闻得很,得回家洗个澡,换身衣服。
秦三郎回到家里,立刻洗澡洗头,刚洗完回到堂屋,秦老就回来了,看见桌上的蛋糕,好奇的吃了一块,眉头微微一皱:“有点甜了。”
秦三郎擦拭着头发,回道:“是有些甜,不过好吃。”
“好吃?”秦老看着秦三郎,有些吃惊,这小子从小就不爱吃甜腻的东西,如今竟然说这蛋糕好吃。
秦老打量了秦三郎一眼,收回目光,没有说什么,默默地把手里的蛋糕吃完。
“爷爷,三奶奶知道今天是我的生辰,让我们祖孙三个去她家吃晚饭。”
秦老时常被三爷爷喊去顾锦里家吃饭,听到这话,笑道:“正好,有他们给你过生辰,我倒是省事儿啦。”
如今虽是大不如前,但他不想委屈了三郎,毕竟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秦老起身,拍拍右边的屋门,对里面的秦二郎道:“去小鱼家吃饭,今天是三郎的生辰,你这个当哥哥的不去,这事儿圆不过去。”
以往大家一起吃放他不去,还能给他找个干活或者是太累的借口,今晚可是不行。
秦二郎很气秦三郎今天去给顾锦里家做杂活,觉得他这样很跌份,不想去吃顾锦里家的,可知道这次不去不成,只能翻身起来,跟着秦老、秦三郎去了顾锦里家。
顾锦里家已经做好饭菜,今天虽然忙碌,可因着是秦三郎的生辰,饭菜很是丰盛。顾锦里还偷偷留了三条鱼,做了个铁板烤鱼。
秦三郎看见饭桌上的铁板烤鱼,眼里闪过一抹亮光,他喜欢吃烤鱼,可他以为,鱼已经被杀光剁块做成炸鱼了,没想到小鱼还留下三条,做了他喜欢吃的烤鱼。
“三郎快吃,你不是最喜欢吃烤鱼嘛,家里特意给你做的,赶紧吃。”顾大山把烤鱼推到秦三郎面前,又指着烤鸭道:“烤鸭也不错,皮脆肉嫩,多汁得很。”
“诶,多谢大山叔。”秦三郎自打逃亡以来,就没有想过自己还能过生辰,可今天却是有这么多人给他过生辰,他心里有股子说不出的滋味。
大家伙高高兴兴的给秦三郎过了生辰。
吃完饭后,秦家祖孙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等着其他几家人来,说了明天铺子开张的事儿。
陈氏最高兴:“我们白天的时候已经把铺子收拾得差不多了,前铺厨房跟后宅厨房的土灶都已经开了,明天大丫姐把家里的卤味锅直接拉过去就成,灶够用的。”
顾大丫家做卤味需要很多灶,不过铺子两有个厨房,每个厨房里都有六个灶,足够两边人用的。
陈氏先前对顾大丫家暂时搬到他们几家的铺子里卖卤味很是不满,可她今天高兴,连带着说这话的时候都是笑容满面的。
“只是铺子里的水井没有打,咱们要用水不方便,还得去悬壶坊挑。”陈氏最不高兴的最是这个,挑水可是个力气活,如今是两家共用一个铺子,每天要用的水很多。
说完,陈氏还故意瞟了顾大丫一眼。
顾锦里看得想翻白眼,戚康明道:“大贵舅母放心,以后我每天都会给铺子挑水。”
陈氏等的就是这句话,赶忙笑着夸道:“诶哟,明哥儿就是懂事。那成,铺子挑水的事情就交给你啦。”
“三爷爷、爹,咱们的铺子啥时候打井?”顾锦里问道,古代吃水确实是个大难题,水井得赶紧打起来。
三爷爷道:“打井的位置我跟你爹已经看好了,不过还要再等一段时间,等打井师傅家收了麦子,种完黄豆、红薯后,才能过来开工。”
如今是六月中,种麦子的人家都忙着收麦子,再抢种一波黄豆、红薯,不能立刻就来。
袁工头他们建完第一间铺子后,也要回家收麦子,抢种黄豆,忙过农忙后,再回来给顾大丫家建铺子。
三爷爷接着道:“我昨天去地里转了转,咱们几家的黄豆也能收了,等过几天,铺子里的事情忙顺之后,咱们就得收黄豆,再抢种一波。”
耕种对于农人来说是天大的事,就算他们几家开了铺子,营生越做越大,也不能丢了农人的本分。
几家人又说了不少明天铺子开张的事儿,便各自回家休息。
第二天丑时,天还黑沉沉的,几家人就起来,顾大丫家起得尤其早,他们一家把卤味锅,一锅锅的搬到板车上,拉着板车就去了镇上铺子。
如今的卤味锅有九锅,顾大丫一家一次拉不完,是顾大山跟三爷爷两人挑着四个卤味锅跟在后面,帮忙送去镇上的。
其余几家人也在搬东西,白豆腐、香豆干、油豆腐、调味香料、一筐筐的豆渣、一桶桶的豆浆、还有豆腐乳,全都要运到镇上铺子去。
几家就一辆板车,根本不够用,好在何村长跟何十六把家里的牛车、板车给送来了,秦家兄弟又骑着两匹快马给运了几趟东西,忙活两个时辰后,总算是把所有东西都给送到铺子里。
运完东西后,几家人又回来捯饬一番,穿上新作的夏衣后,齐齐往镇上铺子去。
顾玉梅今天打扮得尤其精心,还抹了点胭脂,两个脸颊看着红了不少。
陈氏在旁边叮嘱她:“见了袁家人后,你有点眼力见,要是不得袁家人的喜欢,回来我劈了你。还有常二瑞,那是个不错的后生,你见了人家要多笑笑,别摆个臭脸,让人看了不喜。”
顾玉梅很反感陈氏跟她说这些,可因着铺子开张,她心情不错,听到这话没有抗拒,而是笑着答应下来。
几家人携老扶幼,匆匆赶路,终于赶在巳时初刻来到镇上的铺子。
他们到的时候,铺子外已经围了不少人,都是知道他们今天铺子开张,特意来捧场的,一个个就等着铺子开张买东西,可谓宾客盈门。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337章 县令牌匾
“顾家的,你们啥时候开卖?这可比平时晚了不少,都过巳时了,我们可是等了好长时间啦。”有客人等不及,看见几家人来后,扬声问道。
陈氏赶忙说道:“别急别急,诸位客人先排好队,再把银子给备上,我们再过小半个时辰就开卖。”
“还要小半个时辰,你们就不能快点?我们可是来给你们送钱来的。”有客人听了,抱怨更甚。
陈氏笑呵呵的道:“知道知道,各位客人都是我们铺子的财神爷,我们也想早点开卖,可定的吉时是巳时中刻,可不就得等着。”
顾大贵拱手对围住铺子的客人道:“诸位客人稍等,等吉时一到,我们祭拜过天地之后就开张。”
这些都是镇上或者附近村子的人,跟顾家豆腐摊已经混熟了,自然是能等的,抱怨几句后,便道:“成,那我们先等着。”
“大贵媳妇,你快进去做黄金豆饼,要不开张的时候你们可忙不过来。”三奶奶催促着还站在铺子门口摆掌柜娘子款的陈氏。
陈氏听罢,诶哟一声,赶忙进铺子干活,顺便把自家的几个孩子给吼到厨房帮忙。
厨房里,楚氏、严氏、田婶三人已经带着自家的孩子忙开了。
顾锦绣不爱热闹,没从铺子正门进,而是跟着顾大丫他们绕到铺子后面,去了铺子后宅。如今正帮着把生豆浆倒进后宅厨房的锅里,加水加糖熬煮。
等把豆浆煮开后,她把豆浆装进一个个坛子里,挑到后院与铺子相连的门边,朝着在铺子厨房廊下夹豆腐乳的顾锦里道:“小鱼,豆浆煮好了,拿去分给客人喝吧。”
豆浆他们以往是不卖的,但今天开张,客人太多,他们就带了豆浆来,免费送给客人喝。
“诶,来了。”顾锦里刚应了一声,还没起身,罗武就快她一步,来到门边,接过顾锦绣肩上的担子,道:“这种重活,以后你喊我来做。”
顾锦里:“……”
罗武兄,别以为我家爹娘跟大哥不在,你就能跟我大姐说这么撩的话。
顾锦绣笑道:“不重,我在家里也天天挑水的。”
罗武看着她的笑容,心情好得都不想走了,可罗慧娘已经跑过来道:“哥,你看着绣姐儿傻笑做啥?赶紧把豆浆挑出去啊,要不客人们又该抱怨啦。”
罗武咬牙,慧娘这丫头怎么一点眼力见都没有?
可他也只能道:“我这就挑出去。”
又交代顾锦绣:“外面人多,乱得很,你就待在后宅,别出去,免得被人撞到。”
“好,刚好后面的屋子还没收拾,我去把屋子收拾了,再给姑姑家看后宅厨房的火。”顾锦绣笑道。
“哥,你咋不怕我被人撞到?”罗慧娘傻乎乎的问道:“我可是比绣姐儿年纪小。”
罗武不想理她,挑着装满豆浆的坛子往外走:“你会拳脚,别人还没撞到你,你就先一脚踹过去了,我不需要担心。”
罗慧娘想想,觉得也对,她的拳脚功夫可是很厉害的。
她跑到厨房,挑了一担子木碗,跟着罗武去了前铺,给等在铺子外的客人分豆浆喝。
客人们只见过顾家豆腐摊的人喝过豆浆,他们却是没喝过的,可尝到豆浆丝滑浓香的滋味后,全都喜欢得不行,纷纷问道:“这就是你们常喝的豆浆,好喝得紧,不但有豆香味,还有甜味,放糖了?以后铺子里卖不卖豆浆?要是卖,我们肯定来买。”
三爷爷笑道:“今天开张,豆浆是拿来送给大家喝的,只有这一天,以后是不卖的。”
豆浆要用来做豆腐,单卖豆浆有点不划算,再说了,他们铺子对面就是甘昌发家的茶寮,人茶寮卖的就是喝的东西,他们再卖,等于是抢生意,要结仇的。
客人们听到不卖,很是可惜,但想着这是喝的东西,比不得吃的,也就放下不提。
“尚秀才到、尚里长到!”朱长寿跟王勇夫站在铺子两边,清出一条路来,专门迎接来恭贺的贵客人。
周围的客人听到是尚秀才跟尚里长来了,全都识趣的让开,没有再挤在铺子门口。
三爷爷看见尚秀才跟尚里长,赶忙带着几家男人去迎:“文远、尚里长,你们能来,小店真是蓬荜生辉,快请进。”
顾锦安对着尚秀才作揖:“拜见先生。”
尚秀才看他一眼,点点头后,笑着对三爷爷道:“今天是顾三叔家的大日子,文远怎能不来。”
只是可惜,铺子开张人多杂乱,他不好把妻女带来。
又给三爷爷引荐:“这是文远的堂叔,也是我们这片的里长,这两个是堂叔家的孙子,老三子茂、老四子昇,与我有几分师生情谊,算是我的学生,今天跟着来道贺。”
尚子茂跟尚子昇的年纪跟顾锦安差不多大,两人皆是穿着长衫,戴着纶巾,做文人打扮,对着三爷爷几人作揖,道:“晚辈拜见顾老爷子、几位叔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