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门小福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风十里
到底是什么事儿?
正在顾锦里暗自思量之时,秦二郎的声音突然传来:“小鱼,三郎前天在山上找到几株药材,给你带来了,你带着他到后院去,先把药材种了吧,免得药材枯死。”
说着,把手里提着的一个小布袋塞给秦三郎,再在背后推了他一把。
顾锦里眉头微蹙,心下暗道,见鬼了。这个秦二郎平时根本不搭理他们,今天不但面带笑容,还主动跟她说话,他想做什么?怎么她的心里突然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秦三郎被秦二郎推出去,只能拿着装有泥土跟几株药材的小布袋走到顾锦里面前,道:“小鱼,去后院吧,我跟你先把药材种好,再去尚秀才家。”
“好。”顾锦里卖秦三郎面子,带着他往后院走去。
两人来到后院的一片小洼地里,这里还有十几株药材,是太过难活,被顾锦里特意种在这里,没有移栽到地里去的。
顾锦里四周看看,见后院没人之后,问秦三郎:“秦小哥,你们家到底有什么事儿?你直说吧。”
他们是一起逃荒来的,经历过生死,还有什么是不能说的。
秦三郎很愧疚,他已经利用小鱼,把他们几家拉进泥潭里,如今还要自私的让她帮忙。
可现下,他跟二哥的叔父们活着,那是成年男丁,且是身上有军功的将军,皇帝能被他们祖孙三人的诈死骗过,却不会放过他们两家的叔父,就算是叔父们死了,皇帝也要见到他们面目清晰的全尸。
秦三郎蹲下,拿来旁边的一根小木棍,用木棍挖着小洼地里的泥土,把自己带来的牛膝藤、当归、何首乌给一株一株的种下去。
顾锦里看得皱眉,秦三郎到底想跟她说什么事儿?有这么难以启齿吗?
在她快要忍不住催促他的时候,秦三郎终于开口:“小鱼,那种能把人画得很像的画技……你能让安哥儿别去县衙里教给画师们吗?”
少年低着头,艰难的把剩下的话说出口:“我跟二哥家都有叔父活着,有人在找他们,要是被抓到,他们可能会死。”
他觉得自己混蛋极了,小鱼一次次的帮他们,而他们却一次次的给小鱼找麻烦。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跟秦二郎不是亲兄弟?你们家还有叔父活着?”顾锦里看着秦三郎的背影的,有些生气的道:“你给我站起来,看着我说话。”
秦三郎知道她生气了,听话的站起身,转过来面对着她:“是,我跟二哥并非亲兄弟。”
原本这事是不能说的,但他愧疚,所以想把这件事告诉她。
顾锦里闻言,没有说话,一双颇为灵动的眼睛聚着寒光,盯着秦三郎,把秦三郎盯得无地自容,险些落荒而逃。
在秦三郎极其难堪之际,却听到顾锦里说:“行,我答应你。”
秦三郎猛然抬头,脸上满是震惊:“你真的愿意帮我们?”
顾锦里冷笑:“我有选择的余地吗?要是不帮你们,我们几家还有活路吗?”
她知道秦家祖孙的来历不简单,可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是逃犯。
要是秦三郎口中的叔父被抓,那秦家祖孙三人也会被抓,而跟着秦家祖孙一起逃荒几个月的他们,也会被抓起来。
为今之计,她只能尽力帮秦家,否则她这辈子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
顾锦里有一种突然日了狗的感觉。
她很生气!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200章 咬【新年快乐^0^】
“小鱼,对不起。”秦三郎很愧疚,可他知道,再怎么道歉,也无法弥补他们害了几家人的事实。
顾锦里看着秦三郎,心情很复杂,想一拳揍扁他,又念着他路上对他们几家的好。
逃荒艰难,天天都死人,要是没有他们秦家祖孙帮忙,他们几家人不可能全都活下来,路上起码要死上几个人。
总之,她现在很矛盾,很想咆哮!
顾锦里磨着牙齿,压抑着内心的怒火,可惜压不住,她也不压了,直接抓住秦三郎的手臂,撸起他的袖子,对着他的手腕,狠狠咬了一口。
“嗯~”秦三郎吃痛,却不敢抽回手,她没气得把他给砍了,已经算是好的,只是咬一口而已,虽然咬得有点狠,但没事的。
少顷,顾锦里松开他的手臂,看着他渗血的伤口,心里终于舒坦了。
“你们祖孙小心一点,别把我们几家拖累死,要不然,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们!”说完,扔下秦三郎,快步离开,她现在是多看他一眼都觉得糟心。
秦三郎怕三爷爷他们发现端倪,急忙放下袖子,盖住手腕上的伤口后,快步回了前院。
前院里,顾锦安在不解的问顾锦里:“你要跟着我去先生家,去做啥?”
顾锦里道:“先前太忙给忘了,昨晚才想起来,教我画技的那位老人家交代过,让我不要把这种画技外传。”
这个理由找得很差,可这是她现在能想到的,最好的应对借口。
好在古代对独有技艺看得很重,一般不会外传,这个借口,还算是能说得过去。
秦老跟秦二郎听到这话,两人是松了一口气。
秦二郎看着走出后院的秦三郎,对他笑了笑,秦三郎没搭理他。
三奶奶听到顾锦里的话,责备着她:“你这孩子,咋能把这么重要的事儿给忘了?这家传技艺可是要用来传家的,人老先生好不容易教你,你要是给传出去,咋对得起人家?”
三爷爷点头道:“老婆子说的没错,别人传家的东西,咱们有福气学学就成,可不能把这技艺外传,毕竟不是咱们自己的东西,传出去了,心里有愧。”
顾锦安是个聪明,知道小鱼突然说起这事儿,应该是跟秦三郎有关。
他顺着三爷爷三奶奶的话说下去:“既是教你的老人家特意交代的,那咱们今天就去跟先生说一声,到县衙教画师新画技的事儿,算了。”
三爷爷喊上顾大山:“大山,我们跟着一起去,给文远赔个不是。”
两个孩子年纪都不大,这赔礼道歉的事儿,得有个长辈跟着去,才像样儿。
“好。”顾大山应着,立刻转身回屋换衣服。
崔氏跟着进屋,收拾出一份赔礼来,递给顾大山:“到了尚家,好好跟尚秀才说,别影响孩子。”
“诶,知道了,你放心吧。”顾大山接过赔礼,一行七人,快步向着尚家村走去。
两个时辰后,他们来到尚家,见到尚秀才后,三爷爷把顾锦安不能去县衙教授画师们新画技的事情说了。
他带着顾大山父子三人道歉:“文远,实在是对不住了,孩子年纪小,一路逃荒过来,受了不少惊吓,近来家里又忙,把那位老先生的交代给忘了,给你添麻烦了。”
尚秀才觉得很是惋惜,这可是顾锦安扬名的好机会,就这么白白错过了。
“先生,此事无法成行,对学生来说,是件好事。”顾锦安笑得坦然:“学生想要扬名,在文人中立足,但更希望靠着自己的真本事扬名,而不是拾人牙慧。”
尚秀才原本觉得可惜,听到这话,很是欣慰:“好,先生果然没有看错你。”
尚秀才转身,对着一旁的姜县尉作揖:“岳父大人,新画技的事儿,不成了,请您老见谅。”
姜县尉道:“无妨,这不关你的事儿。”
他只是觉得奇怪,怎么先前说得好好的事儿,突然就反悔了。
顾锦里敏锐的察觉到,姜县尉心中有疑虑,正在思量着应对之法,那个跟着姜县尉前来的阿霁突然说道:“姜叔,阿霁在大戎那边学过一种新颖的画技,名叫金氏画,跟安哥儿所画的那种新画技有些相似,阿霁可以把那种画技教给县衙的画师,一样能帮您缉拿逃犯,您老不用担心。”
“哦,大戎还有这般厉害的画技?”姜县尉来了兴趣,对阿霁道:“你身上可带有那种金氏画的画作?”
“去年回家用金氏画给家父画了一张画像,刚好可以给姜叔看看。”阿霁解下腰间的一个荷包,从里面带出一个镂空玲珑球,打开玲珑球,拿出一张卷起来的小纸,打开小纸后,上面赫然是一个精神抖擞的老头。
雷五爷是见过宁老头的,看见这幅小画后,叹道:“跟宁伯爷有个五分相似。”
姜县尉看过顾锦安画的人物像,再看这幅金氏画,心里有些不得劲。这金氏画虽好,却比不上顾锦安的新画技。
但聊胜于无,顾锦安竟然不愿意到县衙教授画师新画技,阿霁去教这种金氏画,也很不错。
“行,安哥儿到县衙教授新画技的事儿,算了。”姜县尉一锤定音,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顾锦里却是看着阿霁,这个阿霁到底是什么来头,怎么会这种类似于现代工笔素描的画技?
难道……他也是个穿的?
不会这么狗血吧。
阿霁察觉到顾锦里的目光,看向她,笑得和煦:“小丫头,不必惊讶。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阿霁以前在京城的时候,也觉得京城是整个天下,后来到处游历,又到了大戎之后,才知道京城不过是天下一隅。”
顾锦里笑得天真无邪:“阿霁叔说的是。”
阿霁看着她的笑容,心里有点发毛,似乎想起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但很快就把心底的那点恐惧压下去。
说完画像的事儿,秦二郎跟秦三郎对着姜县尉抱拳:“县尉大人,我们兄弟愿意进司兵所当兵,请县尉大人成全。”
“你们兄弟今天来文远家,就是为了这事儿?”姜县尉问道。
他的话音未落,书房外就传来姜旗满意的大笑声:“哈哈,秦家后生,你们终于想通了。”
又看向姜县尉,道:“爹,儿子好不容易招来两个好后生,您可别问太多问题,把他们给吓走了。”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201章 楚氏怒火
“你老子我还什么都没问呢,你就护上了。”姜县尉不满地瞪着自家儿子,摆摆手道:“行行行,老子不问你,你自己看着办吧。”
姜县尉很满意自己的这个大儿子,很多事情已经交给他去办,想让姜旗慢慢地接管他手里的东西,再立上几个功劳,等他百年之后,靠着阿霁家跟几位拜把兄弟的关系,把县尉的位置传到他的手里,让他当县尉。
姜县尉其实并不一定要自家把县尉一职给把住,只他心里有些不安,总觉得这世道可能还要乱。
乱世里,当个一官半职的,对一个家族来说,太重要了,关键时刻,能保命。
“谢谢爹成全。”姜旗耍宝般冲着姜县尉抱拳行礼,跨进书房后,坐到一张椅子上,收起笑脸,对着秦二郎秦三郎道:“司兵所虽然不是真正的军营,但做的也是保家卫国的大事儿,你们既然要进司兵所,就得做好殉职的准备。这世上可没有什么活计是轻松的。”
秦二郎闻言,第一次正眼看姜旗。原本以为只是个乡下小县城的兵头,没成想,这个姜旗还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很是有些高义。
秦二郎抱拳道:“姜叔放心,我们兄弟进司兵所就是为了保家卫民,没有看不起司兵所的意思。”
秦三郎亦抱拳保证:“小子跟二哥想的一样。”
姜旗听后,很是满意,特别是秦二郎。先前他有些嫌弃他过于阴沉,没有三郎那般爽朗,如今也放下心来。
“那成,你们三天后到县衙去,到时候我带你们去司兵所。”姜旗提醒道:“司兵所是每年二月初招收新兵丁,训练三个月后比试,比试不合格者,会被逐出司兵所。你们虽然是我招进司兵所的,可要是比试不合格,也要滚蛋。”
算算日子,秦家兄弟比别人晚进司兵所一个多月,但他们家里人当过兵,两人都有拳脚功夫,姜旗很看好他们,并不觉得他们会比不过其他兵丁。
要是真的比不过,姜旗不会留他们,只当自己看走眼了。
“姜叔放心,我们明白。”秦二郎跟秦三郎应道。
姜旗满意点头,看向秦老,想起他几个儿子悉数死在战场上的事儿,最后问道:“秦老,您真的愿意让两个孩子进司兵所?要是您老不愿意,我不会收他们。”
秦老道:“姜大人放心,老头子已经想通了,趁着他们年纪不大,进司兵所当个几年兵,要是混不出个名堂来,再让他们回家,他们也就能安心在家里种地啦。”
秦老的话音刚落,阿九来到书房门外,站在台阶下,冲着书房内禀告道:“老爷,大丰村罗家的武哥儿来了,说要求见大舅爷。”
书房里的众人听得一惊,三爷爷已经站起身,问阿九:“那孩子怎么来了?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儿?”
阿九笑道:“顾家老爷子放心,门房已经问了,武哥儿说家里没出啥事儿,是他自己来找我们大舅爷,说是想进衙门当差。”
三爷爷他们听到这话,更加吃惊,顾锦里皱眉,罗武这是怎么了?他不是一直不肯离开村子,要守着她家大姐吗?怎么突然要去县衙当差?
姜旗很高兴,哈哈笑道:“这是不来则以,一来就来三啊。阿九,你去把罗武带进来。”
“诶,小的这就去。”阿九转身离开,不多时,就把罗武领到书房。
罗武是匆匆赶来的,额头上还冒着汗珠子,鞋子上还带着泥土。
他生怕自己满鞋子的泥会脏了尚秀才的书房,在台阶下拱手说了一声恕罪后,立刻跑到院子里的草丛边,把鞋子上的泥巴蹭掉后,才跑回来,进了书房。
对于他的举动,尚秀才他们并未说什么。
罗武似乎很急,没有跟三爷爷他们打招呼,而是一进书房,就对着姜旗抱拳道:“姜叔,小子已经想清楚了,要进县衙当差。”
姜旗还没说话,姜县尉就道:“理由呢?你昨天还说不想进衙门当差,怎么一天就改变主意?”
姜县尉并不喜欢年轻人把主意改得太快,这会让他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稳重。
而秦家兄弟是因为秦二郎昨天就说了,他想要去当兵,只是被秦老拦住了。
罗武犹豫半会,开口说道:“是家里的爹娘想要小子进衙门,小子昨晚听了爹娘的话,想了一夜,觉着进衙门当差,不但能历练自己,还能护着点家人,便决定去县衙当差,还望姜县尉跟姜叔收下小子!”
罗武没有说谎,只是隐瞒了一些事情。
他今年已经十八,而绣姐儿在正月的时候已经年满十五,及笄了,可以开始谈婚论嫁。
然而,他跟他娘暗示了几次,他娘都没有给他准话。
昨天从顾家回去后,他又求他娘,让他娘选个日子,到顾家去提亲。可他娘却发火了,说出一句让他震惊的话:“你要是还这般黏着绣姐儿,我是不会让你娶她的!”
罗武当时就惊了,问他娘:“为什么?难道是娘不喜欢绣姐儿?”
又以为他娘是因为拐子拐人的事儿,不喜绣姐儿,赶忙为绣姐儿说话:“那晚拐子拐人的时候,绣姐儿虽然被柳姐儿他们拖走,可并没有拖多远,很快就被小鱼救了,绣姐儿没有吃亏,她是清清白白的姑娘家,娘不要嫌弃她。”
楚氏听到他的话,更加生气:“我什么时候嫌弃绣姐儿?这一路逃荒,我们都是有眼睛看的,绣姐儿并没有在路上吃亏。”
“那娘你为啥不让我娶绣姐儿?”罗武很是不解:“娘应该知道,儿子从小就喜欢绣姐儿,一颗心都扑在她身上。这辈子,儿子只认定她一人,求求您成全儿子,去顾家提亲,让儿子娶了绣姐儿吧。”
罗武说这话的时候,声音都有些哽咽:“您不让儿子娶绣姐儿,儿子只能打一辈子光棍!”
楚氏听到这话,非但没有妥协,反而道:“那你就别娶了,自己一个人过吧。”
罗武没想到自家老娘的态度会这么坚决,听到她让自己打光棍的话,是彻底惊了,愣愣的看着她。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202章 再买人
楚氏豁出去了,直接对罗武道:“别以为我跟你爹只有你一个儿子,我们就会怕你打光棍,早早给你娶媳妇。我告诉你罗武,不可能,我们是一路逃荒过来的,能活下来已经是万幸,至于孙子不孙子的,我们抱不抱都可以。”
所以别拿这辈子打光棍来威胁她,她不吃这一套。
罗武听到这话,眼圈通红,哽咽着问楚氏:“娘,您别生气,要是绣姐儿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儿子替她给您赔不是,您不要生她的气。”
楚氏却是气笑了,指着罗武道:“你以为,我不让你娶绣姐儿,是因为生绣姐儿的气?错了罗武,我气的人是你!”
罗武听到这话,彻底懵了,好一会儿才问道:“娘,儿子到底做了什么,让您这般不满?”
“你还有脸来问我?!”
楚氏把对罗武的不满全都说了出来:“自打咱们安定下来后,你可离开过村里?几家人做豆腐营生,一个个忙得很,镇上摊子正是需要人的时候,你却不去,让慧娘去镇上忙活儿,你只待在家里磨豆子,还一天几趟的往顾家跑,生怕绣姐儿有个好歹。可你以为,这么守着她,你就能护她一辈子吗?”
楚氏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声音带着哭腔道:“不能。武哥儿,你这么做,只会害了她一辈子!”
说完这话,楚氏的眼泪,再也忍不住的掉了下来。
旁边的罗父赶忙安慰她:“孩子他娘,别哭了,有我在呢。”
楚氏哭了一会儿,收起眼泪,继续对罗武道:“武哥儿,绣姐儿长得太好了,那般模样的姑娘,农家人根本护不住,你一个连村子都不出,只会磨豆子的农家汉子,拿什么来护住她?”
“武哥儿,娘真的不是不想成全你,是知道你护不住绣姐儿,不想你害了她一辈子,也不想你害了自己一辈子,这才迟迟没有去顾家提亲。”
罗武懵了,原来他娘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不让他娶绣姐儿,他还以为他娘是对绣姐儿不满。
可是……
“娘,儿子能护住绣姐儿……”
“呸!你给老娘住口吧。”楚氏打断罗武的话:“咱们是逃荒来的,路上那些长得好看的姑娘是个什么下场,你也看见了。可你以为,只有逃荒路上才有抢姑娘的事儿吗?这太平盛世里,抢好看姑娘的事儿更多!”
楚氏言罢,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
罗父拍拍楚氏的手,扶着她,让她坐回凳子上,对罗武道:“武哥儿,你可还记得在老家的时候,严家庄有个年轻妇人被山上的土匪冲进庄子里抢走的事儿?又可还记得,甜水沟胡家的一个新媳妇被营里总旗抓走去做了小妾的事儿?”
“这两个都是出嫁的妇人,可就是因为长得太好,被人盯上了,全被抢走了。”
“那两个妇人的夫家是屁都不敢放一个,根本不敢去救人。娘家人倒是想去救,可救得回来吗?”
就连崔氏,年轻的时候也因为模样太好,被主家算计,嫁给个大山这个泥腿子。
后来到了顾家,被顾老太一直磋磨着,变得憔悴不堪,失了原本的颜色,这才没有被人抢走。
可崔氏刚来村里的时候,也着实惹了不少人眼。
“武哥儿,别怪你娘,为了你跟绣姐儿好,在你没有能力护住绣姐儿之前,我们是不会同意你娶绣姐儿的。”罗父苦口婆心的对罗武道:“这要是娶了,你一个护不住,那你们两人这辈子就完了。”
而罗武不知道,楚氏会这么激动,死也不让他娶绣姐儿,也是因着自己曾经遭过罪,吃过苦的缘故。
楚氏嫁过一回,但因为长得好,夫家没护住,被人给抢了,后来她逃了出来,被罗父所救,罗父不嫌弃她,两人就这么成了家,过了大半辈子。
可她一直记着自己遭过的罪,见绣姐儿长得那么好,罗武又一心想要娶绣姐儿,心里是怕得不行,就怕自己儿子护不住绣姐儿,让绣姐儿遭她遭过的罪!
这些事儿,罗父跟楚氏都捂得死死的,从来没有泄露过半句,也轻易不敢提起。但今天,为了罗武跟绣姐儿,楚氏跟罗父都隐晦的提了起来。
罗武不小了,已经十八岁,也知道严家庄跟甜水沟的事儿,心里自然是害怕的,可他还是想娶绣姐儿,这辈子不能娶她,他觉得自己活不下去!
“我们是为你跟绣姐儿好,你好好想想吧。”罗父说完,扶着楚氏回了屋子。
罗武则是一直在堂屋里跪着,直到罗父把他拽起来,两父子才去作坊守夜。
罗武的心里乱糟糟的,根本没有心思在作坊守夜。
罗父见他那魂不守舍的样子,最后还是心软,说了一句:“你要是真的想娶绣姐儿,就得有护住她的本事,不能天天待在村里。”
罗武被罗父点醒了,听到秦家祖孙三人跟着顾锦安去尚家村找姜县尉,要进司兵所的时候,他立刻追了上来。
这才有了他来尚家,求姜县尉进衙门当差的事儿。
衙差在乡下算是吏,农家人都怕,他想着,自己拼命做个几年,要是能当上衙役班头,有了护住绣姐儿的本事,他娘一定就会松口,让他娶绣姐儿。
姜县尉听到罗武的话,点点头:“你想护着家人,这是好的。”
衙门里每一个当差的衙役,几乎都是想要靠着衙役的身份,护住家里人。
“老大,你觉得呢?”姜县尉问姜旗。
姜旗笑道:“爹,儿子昨天就说了让武哥儿来县衙当差,您老还这么问,不是明知故问吗?”
姜县尉笑了,对罗武道:“你的身手老大已经试过了,是个能打的,不过想进县衙当差,也是要考核的。这样吧,你跟秦家两个小子一样,三天后到县里来,到时候老头子会带你去县衙,只要考核合格,你就能进县衙当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