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农门小福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风十里
有金媒婆在,不好在这里说。
常氏已经起身,扶起戚康乐:“小鱼说得对,走,带婶子去你屋里看看,来了好几回了,还没去坐过呢。”
又对金媒婆道:“金姐姐,劳您先坐着,我陪这孩子去说说话。”
金媒婆看出端倪,点头笑道:“常家妹子请便。”
常氏跟着戚康乐离开堂屋。
顾大丫追上去阻止,可戚康乐却笑道:“娘,让女儿自己跟袁婶娘说吧。”
说着,掰开顾大丫拽住自己的手,带着常氏去了自己屋里,丫鬟晓敏也没带,就她们两人关上门说话。
屋里,戚康乐再次跪了下来,对常氏磕了一个头:“这一拜,是向婶子赔礼道歉的,这事儿拖了几年,是我的不对。”
常氏原本也是很喜欢戚康乐的,一心要娶她做二儿媳妇,就是这两年被戚康乐拒绝得生气了,这才对她没了好脸色,见她这般,是把她扶起来道:“不必如此……也是那小子心里念着你,不乐意娶别人。”
戚康乐听到这话,一直忍着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但她很快擦干眼泪,把自己为何不答应婚事,不想嫁人的原因说了出来。
常氏听罢是彻底懵了:“你,你说啥?你家以前做过下人?你是丫鬟?还进过楼子!”
常氏差点晕了过去。
她知道顾大丫家是逃荒过来的,一定有些事情瞒着,可没想到是这么大的事。
做过下人没啥,做过丫鬟……只要没有被主家的男人碰过也没啥,可进过楼子里,虽然只是进去几天,却也是要人命的事儿!
虽然戚康乐说她跟顾大丫只是在楼子里做粗活,并没有失身,还是清白的,可这话说出去谁信?谁信!
要是她家娶了戚康乐,以后这事儿被人知道,不说她家会成为全县笑柄,戚康乐也要被沉塘,连她家都要被出族赶出村子去。
这事儿太大了,常氏活了大半辈子,年轻的时候也是帮着老爹做过生意的,她可以接受戚康乐经营酒楼,却无法接受她进过楼子里。
戚康乐早就料到自己把事情说出来后,常氏会接受不了,她笑着道:“袁婶娘回去吧,给常二哥再找个好媳妇,让他别再念着我了……他要是追问,您就说我是石女,如今没来月事,不能生娃。”
这样的理由算是合情合理。
常氏听罢,看着戚康乐的笑脸,掉下眼泪:“乐姐儿,我……”
戚康乐道:“婶子不用说了,您没有错,万般皆是命。”
又笑道:“不嫁人也挺好的,我如今有酒楼、有田地、等过几年买了宅子,再买上几个下人,收养两个孩子,这辈子也能过得很好。”
常氏听罢,眼泪掉得更汹。她是独女,自小就知道女人活在世上不容易,她是心疼戚康乐的,可让她如今立刻说出不介意的话,她是真的做不到。
许久之后,常氏只说了一句:“乐姐儿,你是个好的,婶子谢谢你。”
但凡戚康乐有点私心,她就能瞒下这事儿,嫁给瑞哥儿。要是运气不好,等事情被人知道后,戚康乐也已经是她家的人,她家就得陪着她受人嘲笑一辈子。
……
两刻钟后,常氏自己回到了前边正房堂屋,对顾大丫道:“顾家大姐,今天是我的不是,家里还有事儿,先回了。”
又道:“带来的礼还请你收下,算是赔礼。”
言罢,喊上金媒婆,离开戚家。
顾大丫是一边掉着眼泪,一边追出去,把常氏拽到墙角,低声求她:“别把这事儿说出去,求你了大妹子,我给你磕头。”
常氏点头:“顾大姐放心,这事儿我不会说……乐姐儿不过是月事不准罢了,您找个好大夫给她看看,或许能治好,以后能生出孩子来。”
常氏知道自家跟戚家的事儿闹了三年,有很多人在看热闹,想要听八卦,为了不让别人知道真相,她干脆把戚康乐说的借口拿出来说了,让别人以为两家的亲事不成是因为戚康乐难生养。
顾大丫听罢,点了点头:“谢谢你。”
心里却是肝肠寸断,她骂了乐姐儿三年,还是没能打消她说出真相的念头。
常氏不好多待,很快就离开墙角,带着金媒婆走了。
常氏是坐着骡车来的,骡车离开村子的时候,果然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一路上都有人在冲着骡车问:“哟,袁家的又来了?亲事成了吗?又被拒了?”
常氏是一概不理,金媒婆却忍不住了,问道:“常家妹子,到底是咋回事?”
常氏知道这些媒婆的嘴,生怕戚康乐的事情会漏出去,给戚家顾家带来麻烦,把戚康乐说的借口又拿来用了:“是姑娘月事不准,怕是不好怀上,这才多次拒了我家的求亲。”
金媒婆听罢,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这姑娘可不能娶,你家二儿还要继常家香火,生不出娃的姑娘,娶回家干啥?”
无后可是大事,金媒婆算是彻底信了这话,往后有那八卦的媒婆问起,她也是说的这个理由。
常氏只是点点头,并没有再说话,心里累得不行。到了镇子后,给了金媒婆五两银子的报酬,又雇了辆骡车把金媒婆送回府城去。
……
晚上常二瑞回家,得知自家老娘又去了戚家,是气得不行:“娘,您怎么能瞒着儿子去戚家提亲,都说了让儿子自己来,您老这么做,只会把乐姐儿推得更远。”
这回常氏没有吼他,而是温和的劝道:“瑞哥儿,别等乐姐儿了,她是石女,这辈子都怀不上娃。”
常二瑞听得是晴天霹雳:“娘,您听谁说的?怎么可能?”
常氏道:“是乐姐儿亲口对我说的,这就是她抻了三年不答应婚事的原因。”
又苦口婆心的道:“儿啊,娘知道你喜欢她,可你是要继常家香火的,乐姐儿生不出娃,怎么给常家传宗接代?”
怎知,常二瑞懵了片刻后,是直接跪下道:“娘,乐姐儿生不出孩子,可以从大哥家过继,或者直接让小弟继常家的香火。”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635章 娶不娶?
他可是有三兄弟的,大哥大嫂在去年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以后还能再生,不怕没有带把的继承常家香火。
常氏听得都惊了,指着他道:“你,你说什么?你为了戚康乐愿意一辈子没孩子?你是疯了吗?!”
从古至今,有哪个男人能做到这样?
常氏是个古代土著,听到这话是气疯了,抄起家里放着的木棍就往常二瑞的身上打,砰砰砰,把常二瑞打得不轻。
常二瑞忍着剧痛,就是不求饶,常氏把棍子打断了都没用。
常氏气得哭了,指着常二瑞骂道:“你个被个女人蒙住眼的东西,给老娘滚出去跪着!”
常备瑞这几年是跪了不少,是忍痛爬起来,跪在正房院子里。
袁老荣是个很疼媳妇的人,而常二瑞是要继常家香火的,所以每次常氏教训常二瑞,他都不会说什么。
见常氏打完了,他进屋里安慰常氏:“别哭了,你自己生的儿子你还不知道?打了三年你不累?”
又叹道:“瑞哥儿对戚家丫头的心估摸着这辈子都改不了了,他说的法子也可行。反正都是你的儿子,过继老二跟老三没啥区别。”
袁老荣还开玩笑的道:“我都不介意,你气什么?这三个可都是我袁家的种。”
常氏听到他的话,想起戚康乐说的事儿,再想到瑞哥儿那个犟脾气,是气得又哭了。
袁老荣见她哭得太惨,跟以前不同,皱眉问道:“咋了?是在戚家受气了?让你别自己亲自去你非要去,受气了又自己哭。”
常氏不理他,是一个劲的哭,哭自己儿子,也哭戚康乐。
袁老荣见她实在是不对劲,追问道:“到底咋了?你倒是说话啊,哭啥子?”
常氏这辈子是有什么话都跟袁老荣说的,忍了片刻,把他拉进里屋,对他小声的说了戚康乐的事儿。
袁老荣听得也懵了,但他毕竟不是个简单人物,是个能靠着给上香的富户老太太们说吉祥话说出一座青砖大瓦房的人。
“戚家姑娘还是清白的?”袁老荣问道。
常氏点头:“嗯,她脸上的疤就是为了保住清白留下的。”
又大骂李家:“那李家当真不是个东西,戚家这么护住,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幸亏祁家还算不错,顾家也去救得及时,这才没出事儿。”
袁老荣又问:“那李家如今咋样了?”
戚康乐是跟常氏说了的,闻言回道:“败了,家里的男人不是瘫就是傻,剩下一个李三爷是个不会经营的,家里的日子过得很艰难,要不是祁家给了一座宅子,李家就得露宿街头。”
袁老荣不解的问:“祁家给了李家宅子?祁先生不是跟顾家做生意吗?关系很不错啊?以顾家丫头护犊子的脾气,怎么可能任由祁家这么护着李家,她不得撕了契约,再找人把祁先生给打一顿?”
常氏道:“李家会败就是顾家丫头做的,她跟祁先生做生意也是让祁家把李家放在眼皮底下看着,让李家越过越差,不让李家有翻身的一天。”
这些也是乐姐儿告诉她的。
袁老荣听得拍案叫绝:“这个法子好。要是把李家赶走,以李家的家业,估摸着还真能再过几十年好日子。”
把仇人放在眼皮子底下盯着,让仇人一辈子不能翻身,这才是最痛快的报仇方式。
袁老荣听完后说道:“李家已经不足为惧,是不可能把戚家丫头的事儿说出去的。只要戚家丫头不去府城,不被以前的人撞见,这事儿就能瞒下来,没啥大不了的。”
常氏惊了:“没啥大不了?你疯了?”
袁老荣看着她,拍拍她的手,笑道:“不用像见鬼似的看着我,我是真的觉得这没啥,顾家戚家把这事儿瞒得挺好的,戚家丫头也是心里有咋们家瑞哥儿,不想害他才把真相告诉咱们。”
又说起自己以前的事儿:“你是知道的,我命苦,小时候是差点饿死,那时候就觉得快要活不下了。可怎么知道去路边跪一跪就能活命了?还能活得这样好。”
“你瞧,原本以为是过不去的死路,没成想竟然活了。”袁老荣道:“我是经历过几次死劫的,你也因为是独女从小被人嘲笑,咱们应该活得比别人更加明白才是。”
常氏皱眉:“你如今是啥意思?难道继续让瑞哥儿娶戚家丫头?真不介意?”
袁老荣没有回答,而是问她:“那你心疼戚家丫头不?心里有没有很可惜?”
常氏沉默一会儿,最终点头。
袁老荣道:“我跟你是一样的心思,觉得戚家丫头不错,但心里又有点介意,但跟她过日子的毕竟是瑞哥儿,要是瑞哥儿能接受,咱们忍个几年,入土后也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小时候,他只希望自己能有口饭吃,可以活下来就成,如今有家有业的,已经好了不知道多少,小辈的事儿,他不太管太多。
“且瑞哥儿对戚家丫头是真的上心,你那个石女的借口他都不在意,把真相告诉他吧,看他怎么决定。”
常氏心里还是不得劲,道:“你让我再想想。”
袁老荣道:“别想了,直接把问题抛给瑞哥儿,要是他自己接受不了,你也不用再想了,多省事。”
常氏瞪他:“有你这样当爹的吗?一点也不心疼儿子,你不会是觉得瑞哥儿要继常家香火,所以由着他自生自灭吧?”
袁老荣真是冤枉道要死,可他了解常氏,她是每次生气快要气消的时候都会怪他一顿,他都习惯了,说道:“我把瑞哥儿喊进来,把实话告诉他吧。”
拖来拖去的不是他家的风格。
常氏没有说话,袁老荣知道她是默认了,开门出去喊常二瑞。
常二瑞听完自家老娘的话,是彻底懵了,根本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娘,您是不是在骗儿子?”
啪一声,袁老荣一掌拍在常二瑞的后脑勺上,骂道:“再敢这么跟你娘说话,老子活劈了你。你娘为了你的事儿,可是操碎了心,真相就是这个,娶还是不娶,你自己决定吧。”
又道:“老子先把话跟你说清楚,要是愿意娶,娶了之后就不能介意,得好好对人家,不然你就别娶。”
……
戚家,一片愁云惨淡。
戚盘子道:“乐姐儿怎么就把这事儿给说出去了?”
都瞒了几年了,再瞒下去又会怎样?
戚康明却道:“说了也好,总比嫁过去后袁家知道真相,把姐姐给沉塘了好。”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636章 詹家叔侄
“那乐姐儿以后咋办?”戚盘子有些生气的问着,他还是希望女儿能嫁给袁家的,不想她孤伶伶的过一辈子。
戚康明道:“跟着我过,以后我会照顾姐姐,将来我娶媳妇生孩子了,我的孩子就给她养老送终。”
戚盘子:“跟着兄弟过,没个亲生的娃,你姐姐老了以后是要受气的。”
将来明哥儿娶的媳妇还不知道好坏,要是不好,给乐姐儿脸色看咋办?
戚康明道:“爹,姐姐跟着兄弟过,即使受气也有限,总比嫁出去,事发后被沉塘的好。且我不会让姐姐受气。”
戚康明历来强势,如今家里很多事情都是他说了算,戚盘子虽然心疼女儿,可乐姐儿已经把事情说出去了,他听了戚康明的话后,只能作罢。
他们三人是在戚康明的屋子里说的这些话,戚康平去了顾锦里家接莫芹子,在顾家吃完饭才回来的,因此莫芹子并不知道这事儿。
晚上,戚康乐是在顾锦里的屋里睡的。
顾锦里跟顾锦绣住在一个院子里,但两姐妹有各自的屋子,并不住在一起,戚康乐来了能跟顾锦里随意说话。
顾锦里问她:“表姐后悔吗?”
戚康乐摇头:“不后悔,就是觉得对不起他,耽误他几年。”
这个他指的是常二瑞。
戚康乐也是喜欢常二瑞的,只是因着进过楼子的事儿,这才从来没有表明过。
顾锦里没有再问什么,只是借个地方让戚康乐可以好好舔伤。
第二天天刚亮,程哥儿跑来敲顾锦里的房门:“二姐,你起床没有?”
他早就盼着二姐回来了,可昨天姑姑家出了事儿,家里人都不太开心,二姐也要陪着乐表姐,都没有跟他好好说话。
“起来了。”顾锦里应着,打开房门,看着眼前的小家伙。
程哥儿已经快八岁,如今是长高了不少,手长脚长的,模样跟顾锦安有几分相像,是个俊俏的小郎君。
“二姐早。”程哥儿看见自家二姐,笑着打招呼,眼睛弯弯的模样,跟顾锦里笑起来的时候有些像。
顾锦里捏他的鼻子:“早啊,今天你要帮着收草,下学后早些回来。”
顾锦安没在家,拉着酱油去金陵府,顺便参加文会了,要过段时间才能回来。
程哥儿拍着胸脯,小大人般道:“嗯,二姐放心,我一点也不比大哥差的,会把收草的活计做得很好。”
吱呀一声,对面顾锦绣的房门开了,顾锦绣走了出来,笑道:“你不是觉得安哥儿最厉害,天下第一。那你如今不比安哥儿差,是天下第几?”
三年过去,顾锦绣出落得越发秀美,当真是十里八乡的一朵花,但她不常出门,是待在家里,很多人都没见过她,就没传出什么绝色的美名来。
古代农家,绝色两个字可不是什么好名声,不要也罢。
程哥儿道:“大姐,你被二姐教坏了,你以前都不这样的。”
又跑过去问道:“新书袋做好了吗?最近功课好多,以前的书袋都装不下了。”
顾锦绣道:“做好了,大姐给你拿。”
说着进屋给他把新书袋拿来。
“看看,够不够大?”
程哥儿接过,看了看,笑道:“很大,够用了,谢谢大姐,大姐最好了。”
顾锦里挑挑眉道:“你这话都说多少年了,我们都不信了。”
程哥儿最喜欢的就是安哥儿,但小家伙会做人,只要拿到哥哥姐姐的礼物,就会说最喜欢这个,最喜欢那个的。
程哥儿被笑话也不生气,而是拿出一张请帖,递给顾锦绣:“大姐,先生夫人给你的帖子,你这次去不去?”
夏夫人经常给顾锦绣送帖子,但顾锦绣一般不会去,她收下帖子,回道:“问你二姐去,她同意大家就去,不同意就不去。”
程哥儿道:“大姐,你是大姐耶,怎么能一直听二姐的?”
一点也没有老大的样子,身为老大,要威武。
顾锦绣笑道:“因为大姐笨啊,很多事情都不懂,你二姐聪明,听她的就对了。”
顾锦里很是得意,冲着程哥儿扬着下巴道:“呵,看见了吧,只要够聪明,老二也能过上老大的日子。”
程哥儿哼哼:“二姐就会欺负大姐。”
不过帖子送到了,大姐去不去,夏夫人都不能怪他。
而且大哥跟二姐说了,他们才是一家人,对于别人的要求,他听听就算了。
顾锦里走过来,用冰凉的手搓着他的脸,坏坏的笑道:“二姐不但会欺负大姐,还会欺负你,冷不冷?”
程哥儿急忙躲开,气道:“二姐你再欺负我,我就……”
顾锦里打断他:“你就咋样?大哥又不在家,你找谁做靠山?大团小团可是我买的,他们也要听我的。”
大团小团是两兄弟,大团功夫好,小团机灵,跟邱琅他们是一伙的,她跟顾锦安担心程哥儿会被夏先生笼络去,就把大团小团给了程哥儿,让他们天天跟着去夏家。
程哥儿在夏家要是遇到什么事儿,他们能及时帮忙,也能把夏家的事情告诉他们。
程哥儿又败下阵来,却没有气馁,而是说道:“二姐等着,总有一天我会比二姐厉害。”
顾锦里:“好呀,我等着,估计等到我入土那天还没等到,毕竟顾锦程那么笨。”
程哥儿听了却严肃的道:“二姐,都说过好多次了,不要老是说死死死的,二姐一定会长命百岁。”
小家伙依然记得她被牛家兄弟砸到脑袋差点死了的事儿,是听不得顾锦里说什么入土的。
顾锦里又感动了一把,道:“好,二姐以后不说了。”
又问他:“夏家近来有没有来什么陌生人?”
夏夫人看着顾锦绣年纪越来越大,是要按捺不住要给顾锦绣说亲了,如今夏夫人送帖子给顾锦绣,顾锦里是担心夏家来了什么所谓的文人狂士,夏夫人要把她姐接去,做啥变相的想看。
程哥儿摇头:“没有,先生家最近都没有来人。”
然而,他很快就被打脸了。
程哥儿刚带着大团小团到夏家,就听到一阵击筑声。
筑,古老的乐器之一,却很是受文人狂士的追捧,只要有文会,击筑、箜篌、吹笙是必不可少的。
果然没过多久,箜篌跟笙的声音就响起,乱七八糟的一起吹。
程哥儿皱眉,问着夏家的下人:“先生家来客人了?”
下人回道:“禀小郎君,确实是来客人了,昨晚半夜到的,一直跟老爷喝酒论文到现在。”
程哥儿听得问道:“来了几个人啊?听声音人不少?”
下人回话:“禀小郎君,来了三个人,是叔叔带着两个侄儿来的,都姓詹。”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637章 一群疯子
程哥儿听了道:“可是江南詹家。”
程哥儿知道这个江南詹家,詹家如今的三老爷跟夏先生相熟,乃是认识了三十多年的至交好友,这位詹家三老爷也是有名的狂士,最受人吹捧的就是他的画与击筑。
詹三老爷的画跟他的人一样,走的是狂乱风,画作大多是粗狂杂乱的山野景物。
至于击筑嘛。
听听,如今这乱得没边的击筑声不就是了。
夏家的下人回道:“小郎君说的没错,正是江南詹家。”
其实詹家以前并不在江南,而是在京城,只是前朝末年战乱频发,京城成了几方乱王跟各路枭雄的逐鹿之地,詹家为了躲避战乱,全家搬至江南。
而大楚建立之后,詹家原本想搬回京城,想在王都继续占据一席之地,可大楚第一任皇帝不喜欢世家,是咔咔咔砍了很多世家的脑袋。
詹家见此情景,是不敢回京城了。
不仅不敢再回京城,连大楚第一任皇帝说要世家豪族送女儿进宫为妃的时候,詹家也没有拒绝,是送了一个女儿进去。
因着这事儿,詹家被一流世家所痛骂,说詹家谄媚,送女儿给贼子。但詹家却说,他家这么做是为了保住世家的血脉,不让大楚皇帝再杀世家。
程哥儿觉得,这个詹家说白了就是想要两头讨好,可惜那个送进宫的女儿只生了一个公主就死了,并没有生皇子。
詹家是两头都没有讨好好处,没能巴结上皇家,又被一流世家豪族嫌弃。
以前夏先生也是很看不起詹家的,但他少年时期就跟詹三老爷相识,还共过患难,又折服于詹三老爷的击筑,因此这么多年来一直跟詹三老爷来往,对詹家也渐渐有了改观。
“小郎君来了。”夏家的官家从路尽头迎了过来,对程哥儿拱手行礼道:“小郎君,老爷的好友好了,正在听水园里击筑喝酒,请小郎君过去见见客人呢。”
小团在旁边听了道:“夏管家,都说了好多次了,别叫我们家程哥儿小郎君,叫程哥儿或者顾家老二就行。”
1...186187188189190...9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