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风鬼传说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六道
别看宁南军的队伍很庞大,但其中大多都是马车,兵力并不多,充其量也就一个兵团,己方以四个兵团打宁南人一个兵团,就算战力相差再悬殊,也没有打不赢的道理。
何况,将士们之所以愿意跟着他进入沃罗城邦作战,都是想着能大赚一笔钱财,如果这一场战争打完,己方将士什么战利品都没有捞到,回到索兰城邦后,将士们对他的支持也会锐减。
下面众将的意见,有让阿西诺听进去,他也终于下定了决心,与宁南军打这一仗。
由于没有携带火炮,索兰城邦军无法与宁南军展开远距离的交战。阿西诺倒是也很聪明,起码他还知道扬长避短的道理。
他先派出数千将士,悄悄绕行到宁南队伍的前面,而后这数千人乔装成逃亡的沃罗城邦百姓,率先接近宁南军。
从体型样貌上来看,索兰城邦人和沃罗城邦人没有区别,都是贝萨族人,他们的语言也都是用贝萨语。
这数千索兰城邦军穿着便装,边向宁南军的队伍那边奔跑,边连连尖声叫喊:“风军来了!风军打过来了——”
宁南军的主将名叫王诚,是一名兵团长。突然看到前方奔跑过来这许多的沃罗城邦百姓,他暗暗皱眉,问身边精通贝萨语的部下道:“他们在喊什么?”
翻译人员急忙说道:“将军,百姓们好像在喊,风军来了!”
“风军?”王诚眉头紧锁,心中嘀咕道:哪来的风军?根据己方的探报,风军都在沃罗中部的主战场上,也没听说风军又从杜基调兵进入沃罗城邦啊!
己方行进路线的前方出现风军,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他们现在护送的可是杜基战场数十万将士的补给,关系到数十万将士的生死存亡,不能出现一丁点的差池。
王诚沉吟片刻,传令道:“把前方逃亡的百姓统统带过来,询问清楚风军出现在哪里,又有多少兵力,我军准备隐藏避让!”
“是!将军!”周围众人齐齐答应一声。
对这些流亡百姓的身份没有产生丝毫的怀疑,倒也不能怪王诚疏忽大意,依照宁南军的探报,沃罗城邦的南方的确不应该出现敌人。
风军和金斯克城邦军都在主战场和左将军叶南天一部在交战,索兰城邦军则是被风军嫌弃,让风军给故意支走了,去攻打沃罗城。
王诚毕竟不是神仙,怎么可能会未卜先知,提前算到去攻打沃罗城的索兰城邦军会分出主力部队,悄悄南下,前来攻打诺维城。
这就是战场上的变数,哪怕情报再精准,也没有变数来得快。
宁南军将逃亡过来的百姓收拢到一起,询问他们有关风军的消息。结果这些逃亡百姓接近了宁南军之后,突然亮出暗藏内衣内的短刀,对近在咫尺的宁南军将士下了毒手。
索兰城邦军在火器对战中的表现不怎么样,但做近身肉搏战倒是一把好手,而且这几千人都是阿西诺精挑细选出来的近身格斗高手,他们一出手,就把宁南军杀倒好大一片。
在数千索兰城邦军突然发难的同时,阿西诺率领着三万多的主力大军,由宁南军的左右两翼以及后侧突然出现,对其展开了围攻之势。





风鬼传说 第1252章 矛盾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风鬼传说最新章节!
第1252章 矛盾
四面八方突如其来的敌人,将宁南军杀了个措手不及,而且宁南军也根本不敢与索兰城邦军交战。
要知道他们现在所护送的马车上,其中大半装载的都是武器弹药,这一万宁南军将士等于是站在火药桶上,哪怕只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流弹,都有可能把这个巨大的火药桶引爆,将他们炸个尸骨无存。
如果遭遇的只是小股敌军,宁南军还能认为那是巧合遭遇,有信心将其强行打退,可现在遭遇的是数万之众的敌军,而且这么多的敌人能提前埋伏在己方南下的路线当中,显然敌人是对己方的举动了如指掌,提前做好了周密的部署,宁南军哪里还敢再继续打下去?
此战爆发的突然,结束的也快,最终以王诚一部的缴械投降而告终。
如此的结果,连阿西诺都傻眼了。
他本来还是抱着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抢走一批宝贝逃跑的心理,万万没想到,这支宁南军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双方之间的战斗都没来得及全面展开,就提前结束了。
在震惊过后,接踵而至的便是狂喜。阿西诺简直兴奋得手舞足蹈,乐得嘴巴合不拢,以胜利之军的姿态,傲然接受了宁南军的投降。
阿西诺以为这次的大胜能缴获到价值连城的宝贝,结果在搜查的时候,他傻眼了,宁南军马车上装载的箱子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玉石,更没有金银珠宝,其中的一半是粮草,另一半全是火器和弹药。
别看阿西诺是军团长,但他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武器弹药,那已经不是数以百箱了,而是数以千箱、万箱。
阿西诺终于意识到事情不简单,没敢耽搁,急忙派人给蔡煌传送消息。
刚接到阿西诺传来的战报时,蔡煌的鼻子都快气歪了,他让阿西诺去攻打沃罗城,结果他偏偏跑到南方去攻打诺维城。
两座城池,一个南一个北,风牛马不相及,而且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也不能相提并论。
不过看到战报后面的内容,蔡煌也被吓了一跳。区区一万的宁南军,携带的火铳竟然多达数万支,弹药不计其数,超过了上万箱之多,很显然,这支宁南军不是南下打仗的,而是要进入杜基,给杜基的宁南军运送给养的。
在双方交战这么激烈的情况下,宁南军竟然还能分出一个兵团,运送这么多的武器弹药前往杜基,显然,于杜基作战的宁南军后勤补给出了问题,而且还是大问题。
蔡煌很快给阿西诺做了回复,首先他称赞了阿西诺的指挥得当和索兰城邦军的英勇表现,而后,他嘱咐阿西诺,把缴获的武器弹药全部销毁,至于被俘的宁南军将士,立刻押送到前线。
要销毁这么多的武器弹药,阿西诺也很舍不得,但留下来又确实没用。索兰城邦军的武器是由风国提供,而风国的武器规格与宁南的武器规格不同,宁南军的弹药,索兰城邦军根本用不了。
阿西诺这次总算是听从了蔡煌的指挥,把从宁南军手里缴获的武器弹药全部摧毁,至于缴获的粮草,他则带到前线,送给蔡煌当礼品。
此时沃罗城邦的主战场,金斯克城邦军正与叶南天所率的一个军团在交战,蔡煌的第五军团,则是向宁南军的后方推进,欲截断宁南军的后勤补给线,让进入沃罗城邦作战的二十万宁南军,变成一支孤军。
不过第五军团推进到驼峰山的时候,被驻守在这里的宁南军死死顶在了。
驼峰山的主峰,是两座大山,一左一右,位于道路的两侧,想要通过驼峰山,就必须得从两座主峰之间峡谷穿行过去。
而现在,两座主峰都被宁南军占领,风军若是强行通过,得遭受峡谷两侧山顶的宁南军夹击。
驻守在驼峰山的宁南军兵力并不算多,只有三个兵团,但就是这么三万人,死死卡住了风军的去路,让风军难以越过驼峰山一步。
连日来,蔡煌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驼峰山的天险当真是易守难攻,风军久攻不下,反而自身损兵折将甚巨。
就在蔡煌焦头烂额的时候,以阿西诺为首的索兰城邦军到了,同时还带来了被俘的一万宁南军。
蔡煌视察宁南军俘虏的时候,脑中灵光一闪,计上心头。当天,他令人拉出来一个营的宁南军兵卒,安置在驼峰山的山脚下。
而后,他又下令将这一千人的宁南军兵卒全部处于凌迟极刑。
别看蔡煌投军之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但骨子里的性情并没有改变,阴狠冷酷,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当着守军的面,对宁南军的俘虏进行凌迟,这个攻心之策太狠毒了。
驼峰山的山脚下,简直都成了屠宰场,人们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响彻山谷,也清清楚楚地传进山顶守军的耳朵里。
凌迟极刑不是谁都可以执行的,那需要专业的行刑刽子手,能让犯人挨上千刀而不死。风军在执行的时候,当然没有这么专业,但让一个人挨上两三百刀不死,还是能做到的。
第一天的集体凌迟,没什么效果,第二天,蔡煌又拉来两个营的宁南军,继续执行集体凌迟,等到第三天的时候,蔡煌将受刑宁南军的人数增加到三千。
三千人一同挨刀子,现场的情景已经不是正常人所能承受的了,和人间地狱没什么两样,许多索兰城邦军的兵卒只是跑过来看了一眼,便被当场吓晕。
连续三天的折磨,让驼峰山上的守军终于承受不住,人们的心里防线被彻底摧毁,蔡煌用了无数种手段都勾引不出来的宁南守军,在这一天集体下山,主动迎击风军。
蔡煌等的就是这个,失去了天险的倚仗,在他眼里,三万发了疯、没了理性的宁南军根本不值一提。
他统帅第五军团沉着应战,很快便对三万宁南军形成了包夹之势。
三万人的大军,整整三个兵团,战斗持续到天黑后,已荡然无存,战场上,到处都是宁南军的尸体,到处都有被炸碎的尸块,尸体叠着尸体,血流成河。
驼峰山一战,是真正意义上蔡煌独立指挥获得的一场大胜。
他的手段虽然卑劣,但战略意义已然达到,风军占领驼峰山后,切断了叶南天一部的后路,也切断了宁南军与宁南国内的联系。
驼峰山的失守,对沃罗城邦境内的宁南军和对杜基境内的宁南军,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当然,此战大获全胜的首要功臣,并非是蔡煌,而是歪打正着的阿西诺。
杜基战场和沃罗城邦战场所发生了这一系列战况,都是上官秀成功偷袭捷亚后所产生的连锁反应。
己方在杜基主战场的局势岌岌可危,沃罗城邦战场,己方又陷入被动,宁南朝廷陷入到一片慌乱当中。
按理说,这个时候宁南应该立刻派出威望最高的大将军君胜天,率军前往杜基或者沃罗城邦,及时稳定前线危急的局面。
可君启明的归顺风国,这直接导致宁南新帝长孙伯昊和朝中一大批的大臣,对君胜天已不再百分百的信任,甚至许多大臣都偷偷给长孙伯昊上疏,建议长孙伯昊,决不能把救援大军的指挥权交到君胜天的手里。
对此,长孙伯昊亦是深以为然。
首先,君胜天本来就不是他的嫡系,皇子渊和皇子昊争夺皇位的时候,君家一直保持中立,看似君家放弃了站队,谁都不得罪,没有任何的风险,但代价是,君家也没有赢得新皇帝的任何好感。
其次,君启明可是君家的直系子弟,他能倒戈向风国,起码说明君家对新皇帝并没有坚定不移的忠诚,谁又敢保证君胜天不会步其后尘,也向风国倒戈。
这个时候,长孙伯昊心里也很复杂,他即忌惮君胜天,又十分欣赏君胜天的能力,只要君胜天是真心实意的效忠于他,由君胜天亲自出马,肯定能稳住前线的局势。
就在长孙伯昊犹豫不决之时,君胜天做了两件蠢事。第一件,他给长孙伯昊上疏,请长孙伯昊立长子长孙雄策为太子。
长孙伯昊年纪不大,他的长子长孙雄策才只有两岁,君胜天在他刚刚登基的时候就建议他册立太子,究竟是何意?是盼着他早死,还是等着长孙雄策登基之后,他好能有举荐之功?
册立皇储,这向来都是皇族的大忌,除非谏言的大臣和皇帝真的是交情过硬,君臣之间已达到亲密无间的程度,否则谁插手这件事,谁离死也不远了。
君胜天显然和长孙伯昊没达到这种交情,他的谏言,已令长孙伯昊极为不满。
此事过去没多久,君胜天又做了另一件蠢事,就是向长孙伯昊主动请缨出战。
要说以前,长孙伯昊还真有心让他率军出征,稳定前线的局势,但随着君胜天上了立储的奏疏后,长孙伯昊便已打消了这个念头,现在君胜天的主动请缨,让长孙伯昊都感觉不寒而栗。
此时此刻,在长孙伯昊的心里,君胜天的请缨,不是要出征稳定前线局势的,而是来向自己要兵权的。他要兵权又是为了什么?是不是要罢黜自己,另立新君?
君胜天的这两封奏疏,简直像两把刀子似的,深深插进长孙伯昊的心坎里,让长孙伯昊对他的忌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对于此事,连后世的史学家都百思不得其解,那么聪明的君胜天,怎么就写下这么两封奏疏。
也许他是错误了定位了他和长孙伯昊的关系,也许是他真的在为昊天国的大局着想,认为在此时局下册立太子可以以防万一。
但不管怎么说,他的两封奏疏,让君胜天在长孙伯昊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这也直接导致了长孙伯昊弃用君胜天,改用卫将军周朝先统帅大军,增援前线。
启用卫将军周朝先,这是长孙伯昊在朝堂上当众宣布的,散朝后,君胜天的脸都是白的。或许在这个时候,君胜天才意识到,自己的那两封奏疏,已然触碰到了皇帝的底线。
当外务大臣张九维询问君胜天,如何看待陛下令卫将军出征这件事时,君胜天的回复是:“昊天境外之屏障,将荡然无存,百万大军,不知有几人生还。”




风鬼传说 第1253章 被俘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风鬼传说最新章节!
第1253章 被俘
宁南的卫将军周朝先,此人并不简单,非世家子弟,而是出身于草莽,他能做到卫将军这个高位,完全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踩着无数人的肩膀硬爬上来的。
周朝先文武双全,知兵书、晓战法,自身也是突破灵空境的灵武高手,为人豪爽,颇具江湖义气。
在君胜天的眼中,周朝先是上等的将才,中等的帅才,下等的战略家。
让他率领一军去打仗,去冲锋陷阵,他绝对可以胜任,但他缺少战略眼光,缺少大局观,这没有办法,是由于他江湖草莽出身的环境造成的局限性。
现在的国战战场,早已不再是局部战场,而是由许多个局部战场组成的一个环环相扣的大战场,任何一个局部战场的走向,都会影响到整个战局。这便需要军中主帅极具战略眼光,极具运筹帷幄、把握整体战局的能力,而这,恰恰是周朝先所欠缺的。
这就是君胜天对周朝先的定位,事实证明,君胜天的定位一点都没错,周朝先所统帅的宁南援军,在局部战场上连战连捷,高奏凯歌,而在整体的国战战场上,宁南军却是在节节溃败。
周朝先率军出征,支援前线,他的进军路线有两条,第一条是进入杜基,增援辛继瑶一部。
此时的辛继瑶一部,正在杜基西部战场苦苦支撑,如果周朝先能率领援军从风军的背后攻杀上来,立刻能解辛继瑶一部的燃眉之急。
第二条进军路线是沃罗城邦。随着驼峰山的失守,叶南天一部在沃罗城邦内已成孤军,面临的局势和压力并比辛继瑶一部乐观不了多少。
周朝若能率军来援,可解叶南天一部的危急。
两条进军路线,其实这并不难选。
杜基是两国国战的主战场,这里的宁南军有近百万之众,生死存亡,关系重大。而沃罗城邦战场,只是次战场,宁南军在这里只有两个军团,不到二十万人。
孰轻孰重,显而易见。但周朝先却出人意料的偏偏选择了第二条进军路线。他之所以会选择向沃罗城邦进军,其实也很简单,他和叶南天的私交甚好。
周朝先是仕途之路,一直都有叶南天提携的影子,当初救援沃罗城邦的时候,也是他和叶南天一同率军去营救的。
现在叶南天落难,出于江湖义气,周朝先根本没有多做考虑,便决定先出兵沃罗城邦,解叶南天的被困之危。
可以说周朝先的第一步棋就是错的,接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这步错棋的基础上,错上加错。
杜基。
上官秀偷袭捷亚之后,没有返回西部主战场,而是一路向东,去与胡冲的第三军团汇合。
胡冲的第三军团在穆日山成功伏击了来袭的宁南军,导致留守杜基东部的宁南军元气大伤,以胡冲为首的第三军团的胆子也大了许多,敢于深入杜基的腹地,偷袭宁南军的各处军事要地。
西部战线的宁南军后勤补给补充不上来,捷亚的遇袭是一个原因,另外的一个原因,正是出在第三军团身上。
在杜基的乌塔尔地区,上官秀一部顺利与胡冲一部汇合。
乌塔尔位于杜基的东部,距离杜基的都城哈吉较近,目前,第三军团下一步攻击的目标,正是哈吉。
宁南军在杜基的局势已经很不乐观,如果这个时候哈吉又失守,对宁南军的士气更是无比沉重的一击。
哈吉处于宁南军势力范围的中心腹地,胡冲要打哈吉,这个战略意图太大胆了,不过目前西线的战况越来越吃紧,宁南军的整体兵力都在西移,腹地空虚也是事实,强行攻陷哈吉,也不是不可能做到。
第三军团,行营中军帐。
上官秀揉着下巴说道:“我记得,宁南军还有三个军团留在杜基东部。”己方若进攻哈吉,这三个军团一定会出兵增援。
胡冲悠然一笑,说道:“宁南人留在东部的三个军团,在分兵作战时就已经垮了一个军团,后来偷袭穆日山不成,反中我军的埋伏,又垮了一个军团,目前三个军团的总兵力合在一起,已不足二十万,龟缩在营地之内,一步也不敢迈出,不足为虑。”
上官秀笑了,说道:“如此来说,现在强攻哈吉倒是个不错的时机。”
胡冲正色道:“的确是这样的!”
上官秀转头看向君启明,问道:“君大人。”
“微臣在!”君启明现在已成为上官秀身边的近臣,对宁南军有不懂的地方,上官秀都会第一时间询问君启明。后者也觉得自己受到了上官秀的重用,毫无背叛者羞愧的心理,心安理得的待在上官秀身边出谋划策,只要上官秀问到他头上,他是知无不言,言无遗漏。
“哈吉守军的兵力如何?”
“回禀殿下,目前镇守哈吉的是一个义军军团,外加两个宁南军的兵团,杂七杂八的兵力合到一起,大概在十五万人左右。”君启明正色说道。
“十五万的大军据城坚守,我军若想攻破城防,只怕并不容易。”
君启明眼珠转了转,小声说道:“殿下,杜基王室就被软禁在哈吉。”
听闻这话,上官秀、胡冲等人的眼睛同是一亮。
杜基的王族尚在,这可是极为重要的情报,己方一旦把杜基王族解救出来,那么,效忠于宁南人的义军,十之八九都会倒戈,这等于是拔掉了一颗宁南人的爪牙。
上官秀沉吟片刻,问道:“杜基的王族不是都已经死光了吗?”
“是死了不少,但仍有血脉尚存,其中有二王子达尔登?阿扎宝和五王子锡格兰?阿扎宝,另外还有几名杜基公主。”
上官秀眨眨眼睛,噗嗤一声笑了,说道:“我以为,宁南人早已经把杜基的王室斩尽杀绝了呢!”
君启明耸耸肩,说道:“本来朝廷是有这方面的打算,但为了能长治久安的吞并杜基,朝廷最后还是决定先在杜基竖立起一个傀儡国王,先利用这个傀儡国王,花费一、二十年的时间,将杜基一点点的同化,只要文化上统一了,那么领土和族群的统一也就成为水到渠成之事。达尔登和锡格兰这两位王子,就是朝廷原本打算扶植的对象。”
可惜,宁南的百年大计还没来得及实施,风国就突然对宁南开战了,杜基也成为两国交战的主战场。
上官秀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在吞并异族这件事上,宁南可谓是经验丰富,它的大部分领土正是靠这种方式得来的。
君启明继续说道:“眼下,王族在杜基的威望和影响力仍在,只要能把达尔登和锡格兰这两人解救出来,将其中一人推上王位,登高一呼,依附于宁南的杜基义军,自然瓦解,我方这边,反而会多出一支不容小觑的助力。”
上官秀仰面而笑,看向胡冲,问道:“老胡,你认为呢?”
“此计甚佳,只是,想从哈吉城内救出达尔登和锡格兰,恐怕绝非易事。”
对宁南这么重要的两个人,看管必然森严,甚至想查出他们被关押的地点都很难困,否则不用己方去营救,杜基人自己就把他们救出来了。
君启明对上官秀躬身说道:“微臣只知道达尔登和锡格兰被关押在哈吉,但至于具体被关押在什么地方,微臣并不清楚,还请殿下明鉴!”
上官秀淡然一笑,拍了拍君启明的肩膀,示意他安心。他说道:“不管这些杜基王族被关押在哪里,只要我们攻陷了哈吉,自然可以找到他们。”
胡冲幽幽说道:“哈吉的十五万守军,杜基人是主力,如果能提前救出王族,我军攻占哈吉,将易如反掌。”
上官秀轻轻敲打着额头,沉默未语。他当然知道若能提前救出王族,对于己方攻打哈吉会有多大的帮助,关键是偌大的哈吉城,要想从中找出被藏起来的王族,又谈何容易。
他沉思许久,问道:“君大人,目前哈吉的主将是谁?”
“赛尔别伊。”
“杜基人?”
“是的,殿下。不过,赛尔别伊虽是杜基人,但却是奴隶出身,对杜基没有多深的感情,但对宁南,却称得上是忠心耿耿,他也是辛继瑶身边最得力的干将之一。”
“其为人如何?”
“就是一头冷血的野兽,目中无人的狗腿子。”君启明显然对赛尔别伊的印象极差,提到此人,他的神情迅速冷了下来,说道:“赛尔别伊年幼时是奴隶,后来不知道怎么逃了出来,投到玄灵宫门下,学艺三十多年。听说年幼时,他的身上打满了奴隶的烙印,他也因此羞于见人,身上长年穿着厚重的盔甲,微臣也从未见过他的真实样貌。”
1...544545546547548...605
猜你喜欢